浅谈提高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的栽培技术措施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地区常见的一种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旱地甘蔗是干旱地区传统的种植物,在江城县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是本县甘蔗种植的重点。
笔者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对旱地甘蔗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甘蔗作为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对人们生活有重要影响。
旱地甘蔗受到水源灌溉条件的限制,要实现高产高糖的种植目标,就需要从栽培技术入手,并协调各种因素,实行集约化种植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基本需求,由此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地方特色种植项目。
一、江城县旱地甘蔗种植条件1、土地方面江城县位于云南南部,地处横断山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耕地总面积有3545km 2,常用种植面积有26.7万亩,水田和旱地不均匀分布,水田有6.7万亩,旱地则有20万亩。
土地的土质肥沃,土层厚度较深,有机质含量高,具体分布呈现出富钾、偏酸和缺磷等特点,主要有红壤、赤红壤、紫色土、冲积土等类型,非常适合旱地甘蔗种植。
2、气候方面江城县地理位置靠近山区,气候属于是低纬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
降水量充足,年降水量高达2283mm ,冬夏两季时间短,年平均气候达到18.7℃,基本没有无霜期,光照充足。
这些气候特征为旱地甘蔗种植提供了优势,在前期生长和后期糖分积累上都非常有利。
二、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分析旱地甘蔗实现高产高糖目标并不是简单从某一个环节入手的,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制定一个完整体系,从各方面分析。
1、土壤方面旱地甘蔗生长期长,对种植土壤层进行深耕深松,这样可以保证其根系发达,延伸范围广所吸收到的水分、养料就越充足,长势更旺,有助于高产。
具体可以使用拖拉机或是小型挖机,深度要控制在40cm 以上,之后再把土壤进行细作,保证土壤颗粒细小且疏松,有很好的透气性,保证甘蔗种植后根系可以顺利发育延伸。
此外,还要根据种植地形情况,开挖相应的排灌沟渠,深度控制在40cm~50cm ,支渠可以按照“十”字形开挖。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的栽培技术

切段时需要一次完成,确保切口平整,不伤害芽眼。 3.2 消毒处理 在将甘蔗苗进行切段处理后需使用 1 kg 石灰 和 51 kg 水作石灰水,将甘蔗苗浸泡在石灰水当中进行 26 h 浸泡,这样不仅能达到消毒处理,还能将甘蔗苗当中多余的糖 分进行分解,既可以促进苗芽生长,还可以避免病虫危害。 3.3 催芽眼处理 在进行消毒处理之后,需要对芽眼不饱满 的苗进行催芽处理,具体操作如下:使用薄膜或者香蕉叶作 为垫层,将一层种苗使用牛肥进行覆盖,也可以应用其他农 家肥,之后再放置一层种苗使用牛肥覆盖,重复以上操作之 后需要对种苗进行浇水处理,最后使用甘蔗苗覆盖,覆盖时 间为 2 d,如果 95% 以上的种苗芽眼饱满则进行种植。 4 堆施基肥
种植技术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的栽培技术
何爱民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广西平果 531499)
浅析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

G a o x i a o n o n g y e甘蔗种植生产作为柳州较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调整,由于甘蔗同其他作物栽培种植土地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甘蔗栽培种植逐渐转移至旱坡地。
柳州甘蔗种植面积超过76000公顷,其中旱地甘蔗占比达到9成左右。
因为旱坡地生产标准相对不足,土壤肥力不足,且当地存在间歇性缺水情况,导致甘蔗整体产量相对较低。
根据生产种植整体情况,当地实施甘蔗双高项目。
因此,应用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对发展当地蔗糖产业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与意义。
1、推广应用的栽培技术措施基于抗旱高产高糖两种为基础,推广良种栽培种植达到38732公顷,占整体种植面积的50.96%;对耕作制度做出革新,发展秋植蔗达4354.8公顷,占整体种植面积的5.73%;运用地膜覆盖达4848.8公顷,占整体种植面积6.38%;深沟板土镇压栽培达22800公顷,占整体种植面积的30%;穴植栽培达2888,占整体种植面积3.8%;喷施叶肥稀土达67001.6公顷,占整体种植面积88.16%。
对宿根蔗采取严格管理,并加强综合防治。
2、不同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1)甘蔗良种的推广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关于每公顷产量与田间锤度方面,桂糖44号依次增加27.3T与4.2BX;云蔗64/24以此增加21.2T与3.5BX;桂糖11号依次增加20.6T与2.62BX;川蔗8号依次增加1.5T与1.58BX。
与此同时,通过进行引种试验,成功选育获得抗旱、早熟且高产高糖的全新良种,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通过记性旱地甘蔗品比试验,能够选育并获得整体产量相对较高的良种,使得每公顷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增加幅度较为明显,对良种进行进一步的推广,有助于甘蔗整体产量的增加。
(2)秋植蔗种植与发展获得成功经验重点在于节令的掌握,应位于9月初开始播种,并位于10月上旬末期之前完成。
秋植能够使旱地甘蔗出苗率得到有效增加,使生长期得到有效增加,使甘蔗产量与糖分得到明显增加。
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与管理

种植技术2020.09 某区域甘蔗种植区由于多年的冬春大旱,使得甘蔗产量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降低。
为将这种现象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以提高甘蔗种植产量,作为技术人员应针对其高产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与管理,在大量试验中总结相关数据,为蔗糖产业的未来转型奠定基础。
1 甘蔗快锄低砍技术甘蔗快锄低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锋利的短把小锄作为收割甘蔗的主要工具,并在过程中应用低砍方式。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甘蔗产量,入榨甘蔗的糖分也能够有效提升,同时也是降低收割面病菌感染风险与提高其抗寒性能的关键方式。
1.1 优势以每667m 2,5000条甘蔗计算,采取该种收割方式每一条甘蔗的收割量将增加0.005kg,那么667m 2将共增收250kg,从而实现全面的增产增收。
再加上甘蔗入榨量与产糖率提升,制糖企业的制糖成本也将缩减;由于高位芽被去除的主要原因,使得甘蔗下部的芽萌发的要快的多,茎数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明显增长[1];该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宿根蔗留养数量达到了4至5根,种植费用减少使得蔗农收入明显增长;高位芽的去除使得在输送养分时只能通过低位芽,此种条件下对于甘蔗来说,无论是抗倒伏能力还是抗病虫害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1.2 技术要点应用此种方法地面与锄头之间的夹角应大于10°,且需要用力适中,避免出现一锄头砍不断的情况,增大赤腐病的发生风险,甚至影响萌芽率降低产量;一般情况下,不培土的甘蔗应紧贴土皮砍,若培土较浅则需要进入土壤大约3.3cm 处低砍,培土高的则需要进入到土壤5cm处。
2 甘蔗小水窖工程建设技术“靠天吃饭”是很大一部分甘蔗种植户的想法,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遇到干旱天灾将无法抵抗。
尤其是在干旱季节下,各处的用水均极为紧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加快小水窖的建设进度。
2.1 优势偏远地区甘蔗的种植生产条件不仅交通极其不便,且土地贫瘠、地块零散,以本文所举甘蔗种植地区为例,经常会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2]。
浅析提高旱地甘蔗产量和糖份的栽培措施

镇康县地处横断山系南末端,属滇西南中低山窄谷地貌。县内 地质为属燕山运动以后发展起来青藏滇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西支 皱褶带,代表性构造有镇康复背斜及较多的次级断裂和皱褶。主要 地质构成为石碳系和三叠系喷出岩,扭压性断裂发育明显。其中, 白云岩组含牙形刺化石,厚242m,薄板状灰岩组含瓣鳃和腕足类 化石,总厚度370余m。地层分布除中生带白垩纪、古生带下寒武 纪和下三叠纪以外均有出露,但以古生代三叠纪~第四纪为主。 3 镇康县甘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目标,是当前镇康县蔗糖生产上的一个 重大科研课题。目前镇康县甘蔗种植面积2.18万hm2,其中旱地蔗 1.74万hm2,占总面积的79.75%,这些旱地,耕作层浅薄、土壤瘦 瘠,有机质含量低,严重地影响到甘蔗的正常生长,旱地甘蔗单产 只达3.3t/667m2,甘蔗含糖份12.5%,与吨糖目标相差甚远。为了进 一步提高镇康县甘蔗单产,以至达到高产高糖目标,本文试图从镇 康县的土壤、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和甘蔗生长特点,就如何实 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提出个人浅见,以便抛砖引玉,为镇康县甘蔗 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从而实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 2 镇康县基本情况 2.1 区位状况
镇康县属于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海拔2 978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低海拔510m,最大高差2468m,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 数2 232.6h,日照百分率50.5%,平均气温18.8℃,最高年平均气温 26.6℃,最低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36.3℃,正常年无 霜期333天,年降水量1 600~2 000mm,80%降雨集中在5~10月, 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甘蔗糖分积累。绝大部份地区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湿润。 2.3 土壤状况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分析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分析甘蔗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高产、高糖和高效的特点。
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和生产技术,可以达到甘蔗的高产高糖目标,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甘蔗的高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是选用优质育种材料,通过选育高产高糖品种,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含量。
第二是合理施肥,根据甘蔗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情况,科学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甘蔗的生长和发育。
第三是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和生长状况,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甘蔗植株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第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减少病虫害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甘蔗的高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是栽培管理,合理控制甘蔗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避免长时间处于生长阶段,减少光合作用的消耗,提高糖分积累。
其次是水分管理,科学浇水,避免土壤干旱和过湿,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甘蔗糖分的积累。
第三是合理叶片修剪,适时修剪去老化和病虫害叶片,保持植株的健康和营养平衡,促进糖分的积累。
第四是采用生长调控剂,通过合理地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促进糖分的积累。
甘蔗的高效主要是通过科学管理和生产技术来实现。
首先是科学制定栽培管理方案,根据甘蔗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确保甘蔗的良好生长。
其次是加强甘蔗的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田间巡视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病虫害,保证甘蔗的健康生长。
第三是采用现代化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如甘蔗机械化种植、采摘和运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甘蔗的生产效益。
甘蔗的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甘蔗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其糖分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制糖工业,市场前景广阔。
甘蔗的高产高糖可以提高产量和糖分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
科学管理和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甘蔗生产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甘蔗加工业和物流运输业等,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分析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分析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甘蔗的主要产品是糖,而且甘蔗还可以用来生产酒精、纸浆、生物质能源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含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分享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的实践经验和效益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甘蔗的品种选择是影响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的重要因素。
在栽培甘蔗时,要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糖分含量高、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
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含量,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益。
二、科学施肥甘蔗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科学施肥是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的关键。
在甘蔗生长期间,要根据甘蔗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甘蔗的养分供给。
还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甘蔗的生长环境,促进甘蔗生长。
三、合理管理甘蔗生长在甘蔗生长的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甘蔗生长的良好环境。
及时灌溉可以保证甘蔗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促进甘蔗的正常生长;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甘蔗的竞争,保证甘蔗的养分供应;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甘蔗的侵害,保证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含量。
四、科学收获科学收获是影响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的重要因素。
在甘蔗成熟期间,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获,避免收获过早或过迟造成产量和品质损失。
在收获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收获工具,保证甘蔗的完整性,减少甘蔗的损失。
五、效益分析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的实践经验,对于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含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实践证明,采用上述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含量,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益。
与传统的栽培方式相比,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使甘蔗的产量提高10%以上,糖分含量提高1%以上,减少成本,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的效益分析还包括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产品加工出品质量和增加出口收入等方面的好处。
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最新国标

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生产条件、新植蔗栽培、宿根蔗栽培、糖料甘蔗收获。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糖料甘蔗生产适宜区旱地甘蔗高产栽培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98 糖料甘蔗GB/T 35879 甘蔗螟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1 目标产量糖料甘蔗产量≥105t/hm2(7.0t/666.7m2)。
4.2 有效茎中大茎品种60000条/hm2~75000条/hm2(4000条/666.7m2~5000条/666.7m2),中茎品种75000条/hm2~90000条/hm2(5000条/666.7m2~6000条/666.7m2)。
4.3 单茎重中大茎品种平均1.40kg~1.75kg,中茎品种平均1.17kg~1.40kg。
4.4 蔗糖分糖料甘蔗收获期平均蔗糖分≥14.5%。
5 生产条件5.1 土壤条件土体厚度≥60cm,耕作层厚度≥20cm,质地沙壤土至轻粘土,pH5.5~7.0,有机质含量≥1.5%,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量≥60mg/kg。
5.2 气候条件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6000℃以上,年日照时数1400h以上,年降雨量1000mm以上,海拔1500m 以下。
6 新植蔗栽培6.1 耕整地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土层厚度、田块规模、甘蔗种植方式等因素,合理选择作业机具。
旱坡地要注意沿等高线深挖植蔗沟,深耕深度35cm~45cm,深松深度45cm~60cm,耕作层深、松、碎、平。
等行距栽培按100cm~150cm开植蔗沟,宽窄行栽培按宽行100cm~150cm、窄行40cm~50cm开植蔗沟,要求沟深25cm~35cm,等行距沟底宽20cm~25cm,宽窄行沟底宽30cm~40cm,沟底平整、细碎松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质含 量较 为丰 富 , 自然肥 力较 高 , 宜甘蔗 生长 。 适
1 . 3气候 特 点
永 德县 地处 滇西南 边 陲 , 临沧市 西北部 , 边与 周 保 山市 的龙 陵 、 甸 、 施 昌宁 和 本 市 的凤 庆 、 县 、 云 耿 马、 镇康 接壤 。 县 国土面积 3 0 全 2 8平 方公里 , 总人 口
实用技 术 最 大降水 7 8月 , — 平均 降水 4 0毫米 。雨季 5 1 月 8 一036 %。 8
年平 均 日照 时数达 2 9 16小 时 ,年平均 气温 1.℃ , 7 4
糖份 得不 到提 高 , 土地利用 率还很低 , 普遍存 在拼资 源, 拼劳力现 象 。 在甘 蔗砍 、 组织上 还 出现乱 砍 、 运 乱 放现 象 。 大程度制 约入榨 蔗新鲜度 , 很 给制糖 工艺带
实 现旱 地甘 蔗高 产高糖 目标 ,是 当前 我县 蔗糖
生 产上 的一 个重 大科研 课题 。 目前全 县甘 蔗种植 面
积 3 .4万 亩 , 中旱 地 蔗 2 .3万 亩 , 26 其 60 占总 面积 的
3 % ,砖 红 壤 1 % ,棕 壤 1 % ,亚 高 山草 甸 土 . 5 . 7 . 6 00 % , 壤 含 量 总 体 上 是 富钾 、 酸 、 磷 、 不 .8 土 偏 缺 氮
较 肥沃 , 成土母 岩 以石灰 岩 、 页岩 为主 。据取 土化验
甚 远 。 了进 一步提 高 我县甘 蔗单 产 , 为 以至达 到 高产
高 糖 目标 , 文从 我 县 的土 壤 、 候 条件 , 培 管 理 本 气 栽 条件 和甘 蔗生 长特 点 ,就 如何 实现 旱地 甘蔗 高产 高
糖 提出个 人浅见 。 1永德 县 的基本 情况
永 德县 立体 气候 明显 , 干湿分 明 , 南亚 热带 与 属
北 热带 交汇 的河谷 季风 气候 。境 内降雨 充沛 雨量集
3.2 , 内居住 着汉 、 、 、 3 万 境 6 彝 佤 布朗 、 、 祜 、 昂 傣 拉 德
一 一
中, 年平 均 降水 量 18 23毫米 , 降水 量 4 . m , 年 22亿
要 表现 为 : 是蔗 区道路 不能满 足甘蔗 发展需要 , 一 数
量 不 足 , 量较 差 , 质 雨季 天很 多 蔗 区道路 不 能畅通 , 严 重制约农 用物 资供应 , 大程度 的影 响甘蔗生长 , 很
≥1 ℃积 温 6 0 ℃ 以上 ,年 日照 时数 2 0 0 00 0 0小 时以 上 。 平均气 温 2 .℃ , 年 03 年平均 降雨量 1 1 . 毫米 , 0 41 平 均 相对 湿 度 7 %, 亚 热 带河 谷 季 风 气候 , 6 属 全年 无霜, 干湿 两季分 明 , 非常有 利于甘 蔗前期 生长和后
期糖份 的积 累。 2我县蔗糖 生产 中存 在的 主要 问题
从 而制约产 量提 高 。 二是水 利设施 少 , 县三分之二 全 以上蔗地无 灌溉条 件 , 水养 蔗现象 突出 。 靠雨
等2 2种 民族 , 少数 民族 占总 人 口的 2 .8 全 县辖 1 %。 7
3镇 7乡 , 1 村 ( ) 18个 民 委会 1 3 6 3个 村 民小 组 及 国
营勐底农 场 。境 内最 高海拔 大雪 山 3 0 5 4米 , 县城所 在地 德党 海拔 1 0 5 0米 ,最 低 海拔 南汀河 谷 5 0米 ; 4 年平 均气 温 1 .℃ , 7 4 降水 1 8 2 3毫米 。
实 用技术
摘 要 : 地甘 蔗高产 高糖 栽培 技术 , 旱 它是 由各 项
先 进 、 熟 的单项技 术 高度集 约构 成 的完整 体系 , 成 它 们 之 间是 相互 依存 、 相互 制 约 、 互 影 响 、 相 相互 促 进 的 ,任何 一个 单项技 术都 会影 响到 高产 高糖 的实施 效果 ,只有 各项 先进 技术 的优 化配组 ,才能充 分协
来 极 大影 响。
最热 月( ) 6月 平均 气温 2 .℃, 冷月 ( 月 ) 均气 07 最 1 平
温 1 .0 , 1 ( 无霜期 3 9天 , 92 4 霜期短 , 热量 丰富 。 全 县蔗 区主要 分 布在海 拔 7 0至 10 m之 间 , 0 30
242硬件基 础 。全 县 蔗 区硬 件环 境不 理想 , .. 主
12土地 资源 .
调 , 同运 作 。最大 限度 的发 挥整体 优 势 , 而实 现 共 从
高产 高糖 目标 。
关键词 : 地甘蔗 高产 高糖 旱 技 术措施
永 德 全县 现有 耕地 面积 5. 亩 , 22万 占总 幅员 面
积 的 1 . % , 中水 田 1 .3 4万 亩 , 地 3 .7 7 08 5 其 2 0 6 旱 95 4 万亩 , 土壤 总 体 以红 壤 为 主 , 占 4 .%, 它 有 赤 约 28 其 红壤 2 .%,石 炭土 1 .%,紫 色土 43 03 0 2 .%,水稻 土
均。
7. %, 9 5 这些 旱 地 , 作 层 浅 薄 、 壤瘦 瘠 , 机 质 7 耕 土 有
含 量低 , 重 影 响甘蔗 的正 常生长 , 地甘蔗 单产 只 严 旱 达 3 . / , 蔗含 糖 份 1 .%, 吨糖 目标 相 差 0吨 亩 甘 25 与
土壤 以砖 红壤 和赤 红壤 为主 ,土壤垂 直 分布是 5 0-8 0 4 - 0 m为砖 红壤 ,0 - 1 0 m 为赤红 壤 ;土壤 - 80 - 30
11地 理 位 置 .
分 析 ,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3 。全 氮 01 % ,全 磷 % . 2
01 %, 全 钾 07 % ,碱 解 氮 182 P .1 .1 2.P M,速 效 磷
3 P M, . P 速效钾 1 1 P M, H值 51 2 7. P P 5 .。土层 深厚 ,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