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能力

第十二章能力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一)能力的概念

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或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只有从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他具有某种能力。在绘画活动中,一个学生在彩色鉴别、空间比例关系的估计等方面都很强,画得特别逼真,于是,我们说他具有绘画能力。在音乐活动中,一个学生的曲调感、节奏感和听觉表象等都很强,歌声优雅动听,于是,我们说他具有音乐能力。能力影响活动的效果。能力的大小只有在活动中才能比较。在其他条件(知识、技能、花费的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数学运算时,甲生比乙生更快地了解题意、采用简捷的方法、准确地进行计算,于是,我们说甲生的数学能力强于乙生。倘若一个人不参加某种活动,就难以确定他具有什么能力。

但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并不都是能力。例如,在音乐或绘画活动中人们可能表现出脾气急躁、性格开朗,也可能表现出情绪稳定、内向沉默。这些心理特征也可能会影响人顺利地完成音乐或绘画活动,但一般地说对于音乐或绘画活动却不是最必需的。而曲调感、节奏感、听觉表象对于顺利地进行音乐活动;彩色鉴别、空间比例关系的估计、形象记忆对于顺利地进行绘画活动,却是最必需的心理待征。没有这些心理特征,有关的活动便不能顺利地完成。因此,我们把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有时,人们也把像彩色鉴别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等某一种心理特征称为能力。其实,任何单独的一种心理特征都不可能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要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往往需要几种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例如,画家的工作,需要有彩色鉴别能力、形象记忆能力、视觉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优秀教师的工作,需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注意分配能力、观察力等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为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也称为才能。

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还与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但是,在这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人,更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西方心理学中,能力一词有两种含义;既可解释为实际能力(actual ability)也可解释为潜在能力(potential ability)。实际能力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做的。例如说,某人能说俄语,能骑自行车等,就是指他现在实际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以知识技能来表现,而知识技能主要是学习的成就或训练的结果。所以实际能力也称为成就(achievement),潜在能力不是指个人已经发展出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如果通过训练可能达到的水平,在英语中常用capacity(能量)、potentiality(潜力)或aptitude(倾向,才能)等词来表示。实际能力通过成就测验来了解;潜在能力通过倾向测验来了解。

(二)能力、智力、才能和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与能力并行使用,也时常会产生混淆。比如,我们常常用“才能”一词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但才能是指多种能力的结合。如教师的教学才能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而天才则是能力的独特结合,是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的结合。它使人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或叫特曼,L.M.Terman)教授用一种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天才,它认为,智商如果达到140分以上,就是天才。

智力即指一般能力,是感知、记忆、思维等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从90年代初,一个新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那就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ce)。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Sal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Mayer)于1990年提出的。所谓情绪智力就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情绪智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智力是与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萨罗威和美伊尔还指出,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地激励行为(Salovey & Mayer,1990)。

情绪智力的高低则用“情商”来衡量。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情商”的提法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情商能否和智商一样加一定量测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首先,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不同,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心智技能(智力活动)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机体运动的反馈信息,而心智技能则是通过操作活动模式的内化才形成的。总之,这是两种不同的技能。知识和技能都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其次,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一方面,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思维操作,从而发展了智力;学生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绘画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随着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发生。

虽然,能力离不开知识、技能,但能力和知识、技能毕竟不是一回事。一个学生靠死记硬背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能力可能是差的。另一个学生尽管考试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他能灵活地思考,甚至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说明他的能力比较强。因此,能力不表现为知识、技能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动态上,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人掌握知识技能时所出现的快慢、深浅、难易以及巩固的程度。

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正因为能力和知识、技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教师单凭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能力的大小是不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能力的种类

人的能力很多,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根据能力的概括程度和表现的领域,可将能力分为上述两种。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是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属于一般能力。学习、工作、创造发明、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这些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也称为智力。

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完成相应的活动是必需具备的。每一种特殊能力都是由该活动性质所制约的几种基本的心理品质构成。例如,构成音乐能力的基本组成成分有:(1)曲调感,即区分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2)听觉表象,即能随意地使用反映音高关系的听觉能力;(3)音乐的节奏感,即感受音乐的节奏并能准确地再现它的能力。

人要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一般能力和该种活动的持殊能力。在活动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的特别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例如,观察力是一般能力,但在农业技术工作中,除了需要一般的观察力外,还需要区别各种作物的形态、结构的细节,察看作物个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类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敏锐观察能力。这就是对农作物的特殊观察力。另一方面,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因为农技师在培育过程中的精细观察能力,有可能迁移到其他活动领域,表现出他的一般观察能力的发展。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能力的创新成分,可将能力分为上述两种。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模仿中主要包括两种成份:观察和仿效。个人“看到”或“听到”别人怎样行动,自己也跟着怎样做。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较复杂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过程。模仿能力的大小,表现为个人的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的行为方式的相似性上;两者愈相似,表明模仿能力愈强。

创作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总是与创造产物相联系的。创造产物通常是指“首创”加“适宜”的产物。如艺术作品和科学理论以及有创见性的谈话和奇特的建筑等。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人们通常是先模仿,然后进入创造;在创造中也是有借鉴的。人们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个别差异。

(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态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秉赋。如电视连续剧《大染坊》中的男主人公,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但最后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成就的民族资本家。

流体能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此外,研究发现,流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所以,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所谓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能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

晶体能力(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趋于平缓。

晶体能力依赖于流体能力。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经历,其中一个有较强的流体能力,那么他将发展出较强的晶体能力。然而一个具有较高流体能力的人如果生活在贫乏的智力环

境中,那么他的晶体能力的发展将是低下的或平平的(Horn, J.L. & Cattell, R.B., 1966)。

把能力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是我们对个体能力发展的多维性有了更好的了解。不同的能力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达到成熟和出现衰退的时期也是不同的。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根据能力的特殊功能或在不同活动中的作用,可将能力分为上述三种。

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讲的智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

操作能力(operation ability)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操作能力是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成为顺利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

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不能完全分开。不通过认知能力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就不会有操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操作能力不发展,人的认知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社交能力(sociability)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判别决策的能力、解调纠纷、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这种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能力结构的理论

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品质所构成的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分析能力的结构,对于深入理解能力的本质,合理地设计出能力的测量手段,科学地拟定出能力培养计划,都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对人类能力的结构提出了许多假设,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因素说;结构说和信息加工理论。

一、能力的因素说

(一)二因素说

在心理学史上,最早对能力结构进行探讨的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1863—1945)。他认为人的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 因素)。人完成的任何一种作业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决定的。例如,一个人完成算术推理测验作业是由G+S a来实现的,完成言语测验作业是G+S b来实现的。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虽然人们都有这种能力,但每个人具有这种能力的大小却是不同的。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各种特殊活动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具有完成某种活动的特殊因素,不一定具备完成他种活动的特殊因素。换言之,各人的S因素既有大小的区别,也有有无的区别。不论个人有几种S因素,这些S因素之间,可能彼此互相独立,也可能彼此有些重叠,但是它们必定都含有一部分的G因素。下图是二因素说的图示。

斯皮尔曼还认为G因素是能力结构的基础和关键,它代表一般的心理能量,相当于生理能量,各种智力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广泛的取样来求得G因素。

斯皮尔曼的理论简单明确,为智力测验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很多智力测验的理论都是以这个理论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个理论也有局限性。因为斯皮尔曼早期是否定群因素存在的;同时他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并将它们对立起来。其实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也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多因素说和群因素说

桑戴克(Thorndike,1926)提倡多因素说。他认为智力是许多小的能力的总和,智力中的一般因素是不存在的。他把智力区分为三种成分:对抽象概念的适应能力,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和对机械问题或选择问题的适应能力。

3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者在智力测验中都应用因素分析法。塞斯顿(Thurstone,1938)用由56个测验组成的一组测验对218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然后用因素分析法求得智力由七种因素构成,被称为群因素论。他把这七种因素称之为七种基本心理能力:(1)词的理解力:了解词的意义的能力;(2)语词运用能力:讲字正确迅速和同义联想敏捷的能力;(3)计算能力:正确而迅速地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4)空间知觉能力:运用感知经验正确判断空间方向及各种关系的能力;(5)记忆能力:对事物强记的能力;(6)知觉速度:迅速而正确地观察和辨别的能力;(7)推理能力: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断的能力。

1941年塞斯顿根据这七种基本能力编制出基本心理能力测验(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PMAT)。塞斯顿曾认为他的七个因素结果是与斯皮尔曼的G因素假设相矛盾的。但是,后来人们认为,如果能够在塞斯顿的七个因素中进行第二因素分析并且能够找出一个一般因素,那么斯皮尔曼的 G因素将得到支持。也就是说,如果塞斯顿的七个因素中都有第二因素的话,这个因素就可以被认为是一般智力。

(三)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1983)倡议的。他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7种智力成分是:(1)言语智力(linguistic intelligence):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大脑的“布洛卡区”负责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这个区域受到损伤的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单词和句子,但不能将单词组成句子。

(2)逻辑-数学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3)空间智力(spatial intelligence):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等。大脑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的右后部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其辨别面孔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明显减弱。

(4)音乐能力(musical intelligence):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大脑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其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右半球损伤会造成成人的“失歌症”或音乐能力丧失。

(5)身体运动智力(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的每一个半球都控制或支配对侧身体的运动。

(6)社交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大脑额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识方面其主要作用,这一区域受到损伤,虽然不会影响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但会引起性格的很大变化。

(7)自知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像社交智力一样,大脑额叶对自知智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在能力构成的因素方面,学者们的看法还不一致。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能力中的一般因素大致相当于智力,而完成各种特殊活动又需要一些特殊的能力。

二、能力的结构说

把能力看成具有多种成分的复杂结构,称为能力的结构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弗农(Vernon,P. E.)的层次结构理论和吉尔福特(Guilford,J. P.)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一)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1971年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 Vernon)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以一般因素为基础,设想出因素间的层次结构。

他认为,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第三层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像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系统那样来设想能力的结构。

(二)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最初,吉尔福特(1959)曾认为,智力包含记忆能力因素和思维能力因素两大类。思维能力因素又包含认知能力因素、生产能力因素、评价能力因素,以及生产能力因素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新的信息在寻求正确答案中的聚合式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能力。1977年他根据智力测验研究结果的因素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资料来源:Guilford,1977)

他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的、视觉的(我们所听到、看到的具体材料),符号的(字母、数字及其他符号)、语义的(语词的意义和观

念)、行为的(本人和他人的行为)。它们是测验时给与的信息,是智力活动的对象和材料。智力操作指智力的加工活动,它根据测验时所给与的信息内容进行加工。智力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式思维、聚合式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物是指智力加工所产生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单元),可以分类处理(类别),也可以表现为关系、系统、转换和蕴涵。由于三个维度中含有多个因素,因而人的智力可以区分为 5 ×5×6=150种。吉尔福特认为,这些不同的智力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例如,给被试一系列四个字母的组合,如PIAS、FHKY、DSEL,要求其将它们重新组合成熟悉的单词,如FISH、PLAY、DESK等。在这一测验中,智力活动的内容为符号,操作为认知(即理解和再认),产物为单元,即按重新组合的字词数来计算成绩。根据产物的数量即可测度出一个人的符号认知能力。如果给被试呈现10种语音,然后要求他们立即(或延迟一些时间)重学出来。在这一测验中,智力活动的内容为听觉的,操作为记忆,产物为单元。这一测验的成绩即可度量一个人的听觉记忆能力。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同时考虑到了智力信息加工的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不仅有助于智力测验研究工作的深入,也有助于发现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对因材施教也是有助益的。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intellect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它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智力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Nesser,1967),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视觉、表象、言语、问题解决、决策等(Reed,1982)。认知心理学关于智力结构的研究,以斯腾伯格(1985)提出的三元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纳格利尔里和戴斯(Naglieri & Das,1990)提出的“智力的PASS理论”最具代表性。

(一)智力三元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试图用智力的三元理论来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他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component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智力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和智力经验亚理论(experienced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它们在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中起着不同作用。

所谓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含有三种机能的成分。一是元成分(metacomponents),是指人们决定智力问题性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例如,一个好的阅读者在阅读时分配在每一段落上的时间是与他要从该段落中准备吸收的知识相一致的。这个决定就是由智力的元成分控制的。二是执行成分(或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是指人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例如,词法存取和工作记忆。三是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tion components),是指人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所谓情境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它有三种形式。一是适应,指人们通过发展有用的技能和行为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

同的。区分有毒和无毒植物是从事狩猎、采集的部落人们的重要技能,而就业面试技能则是工业化社会的一种重要技能,他们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二是选择,指人们在环境中找到自己适当位置的能力。例如,同样是很聪明的人,有的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在事业上有建树;有的则不会选择,毫无建树。三是塑造。如果个人不能或不能很好地适应他的环境或不能选择一个新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智力活动可能对环境本身进行塑造。

关于经验智力,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比无能力的人能够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环境;他(或她)能较好地分析情况,用脑筋去解决问题,即使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经过多次解决某个问题之后,有能力的人就能不加思索、自动地启动程序来解决该问题,从而把节省下来的心理资源用在别的工作上。有些人能很快做到,有些人却难以做到这一点。这种能力就称为经验智力。它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经验的形成),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经验的自动化)。

斯腾伯格的理论,得到了对脑前叶受损病人的研究结果的支持。例如,有一位以前很成功的物理学家,在偶然的事故脑前叶受损,痊愈后他虽然仍有很高的智商分数;但却不能继续他的工作。他能按指示程序进行工作(如开车)但却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很清楚,这种人的行为缺少了智力中的一些重要成分,而这些成分却没有被大多数智力测验测量出来。

(二)智力的PASS模型

(Planning–aroudal –simultaneous 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 succesive,简称PASS)。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4种认知过程。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arousal)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

PASS模型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信息加工的心理学,二是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曾把大脑分成了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皮层运动区、运动区前方和前额叶等额叶的广大脑区。

PASS模型中的注意系统与鲁利亚的第一机能区相对应,信息加工系统与第二机能系统相对应,计划系统与第三机能系统相对应。

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第三节能力的测量

一、能力测验的类型及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一)能力测验的种类

根据测验的方式可将能力测验分为个体测验(individual test)和团体测验(group test);

根据能力的分类,可将能力测验分为一般能力测验(general ability test)或叫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special ability test)和创造力测验(creative ability test)。

(二)心理测验的必备条件

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前289年)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认为用数量来权衡心理特征是理所当然的。人的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确实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是可以测量的。然而,测量人的心理特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不能

直接观察,而且经常变化不定。为了测量心理特征,心理学家作了许多努力。从比纳(Binet,1905)设计的第一个智力量表起,已设计出上千种测验工具,如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气质测验、性格测验、态度测验等等。

当我们选用某种测量工具来测定心理特征时,一定会想到:我们所测得的结果是否稳定可靠(信度)?它是否能有效地测出我们想要测的特征(效度)?其他人在同样测验上的得分(常模)又是如何?信度、效度和常模是任何一种心理测量必备的条件,在选用和编制心理测验时都必须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被试的心理特征作客观的测量,并对结果的意义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力测量属于心理测验,在讨论能力测量之前有必要先讨论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1.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一个测验测量某种东西,其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测量是可靠的。我们之所以相信尺子,是因为它能给出同样的测量,无论是今天用或是明天用,无论是木匠用或是裁缝用。同尺子一样,心理测量技术只有当它反复测量并能给出相同的结果时才是可靠的。当一个测验具有信度时,用它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

不同的测验要求不同的测量信度。经常用来估计测验信度的有三种:

第一种叫折半信度。如果测量某种特征的测验是由许多小题目构成的,那么测验内部的一致性就很重要。在编制这种测验时可用折半法求其信度,即以一份测验施测于一群人,将测验的题目随机地分为两半,分别计算分数,用这两组分数求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称为折半信度系数。折半信度是估计测验信度的一种常用方法。一份经过精心编制的能力测验,其信度系数在0.90以上。

第二种叫再测信度,就是用同一种测验在不同的时间里先后施测于同一群被试,以测得的分数求相关,即得到再测信度系数。用再测法估计测验信度,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要适当。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过短,第二次施测成绩往往会受第一次施测的影响,从而造成再测信度的假性高相关。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过长,第二次施测成绩会因受心理发展和练习的影响,而使测验信度降低。由于测验信度受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测验都可有不止一个的再测信度系数。再测信度对于估计测量某种相对稳定的特质(如能力)是特别有用的。

第三种叫评分者信度。当测验要求评分者解释一个人的答案时,评分者信度是很重要的。例如创造力测验和测量性格的投射测验,在评分时都容易掺杂有主观判断的成分。因此在评分前,评分者必须经过相当专门的训练,这样评定的分数才不至于波动太大。考察评分者信度的方法是,随机抽取相当份数的试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记分规则分别给分;然后根据每份试卷的两个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评分者信度。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一致性达0.90以上,才被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2.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一个有效度的测验,测量的结果必然是该测验要测得的东西。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使用范围。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秤是用来测量重量的。用秤来测量重量是有效的,用它来测量长度便是无效的。同样,智力测验只能用来测量智力,用它来测量性格,那便是无效的。因此,在使用测验时,一定要预先了解测验的功能和它的使用范围。

确定一个测验效度的方法,通常是以一群人在该测验上的得分和另一个效度标准求相关,以其相关系数的大小来表示效度。以智力测验为例,通常用下列方法来确定一个智力测验的效度:(1)与标准的智力测验求相关。一般是与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相比较,求其相关系数。因为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是被以往的研究所肯定了的。(2)与学生在校的成绩求相关。因

为在条件(如年龄、环境等)相同的情况下,聪明者比愚笨者的作业成绩要好。(3)与学生就业后的成绩求相关。如果相关系数高,则该测验的效度就高。效度系数愈高(0.80以上),则预测效果愈高。这种效度是用来预测将来行为用的,因而称为预测效度。还有一种效度叫构想效度,它是根据某种心理学理论构想而建立的。例如第二节中介绍过的塞斯顿群因素模型强调智力由七种因素所构成,那么在编制智力测验的选题时,就必须集中于这七个因素方面的题目才是有效的。

有效度的测验能测量出我们要测的东西,它所测量的东西显然不是随意可变的。因此,有效度的测量也常常具有信度。但是,有信度的测验却不一定是有效度的。例如,测量脑袋的大小作为智力的高低,这种测量是很有信度的,因为用一根皮尺以同样的方法每次测量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是脑袋的大小却不是智力的有效测量,因为它与学生成就或智力测验上的得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脑袋的大小倒是帽子大小的既有信度又有效度的测量。

3.常模

个人接受测验所得到的分数叫原始分数。原始分数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把它同别人在该测验上得到的分数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其优劣高低。例如,在一个由78个题组成的测验中有一个人答对了47题,我们无法判断其优劣高低。只有当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只能答对34题时,才能对其作出判断。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同时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在编制测验时必须建立解释原始分数的参照标准。这个参照标准分数就是常模。换句话说,常模(norm)就是解释原始分数的参照标准。

常模的建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一般经过下列几个步骤:先是根据测验适用对象的某种特质,例如,年龄、性别或受教育的水平等确定一个总体;然后从具有这些特质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群被试作为样本,将测验施测于他们;对样本施测后所得的分数加以统计整理,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即可作为该总体在该项测验上的常模。

大部分测验编制者都会为年龄、性别或教育程度等不同的总体建立几组常模,以作为不同被试的比较标准。心理测验中常见的常模有:以年龄为样本建立的年龄常模(几乎所有的智力测验都建立有一组组的年龄常模),以年级为样本建立年级常模,以地区为样本建立的地区性常模和以全国样本建立的全国性常模。

任何心理测验都必须建立常模,信度和效度。但是在使用测验时没有一定的程序和记分方法,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也不能发挥测验的作用。因此,在编制测验时必须规定一定的实施程序,例如:如何发卷、收卷,如何对受试者说明做法,如何解答问题,如何控制时间等等事项也都必须在测验手册中明确加以规定。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使用同一测验时都必须按规定去做。至于记分方法也必须在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二、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是本世纪初法国政府为鉴别低能儿而聘请心理学家比纳(A.Binet)和他的同事西蒙(T.Simon)编制的。这个量表叫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它含30个题目,于 1905年首次发表,并于1908年进行修订。该量表发表后,美、英、德、日、意等国都有心理学家分别将其译成本国文字并结合各自的国情加以修订。这当中以推孟(Terman,1916,1937,1960,1972)在斯坦福大学先后四次修订而成的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最为有名。在我国第一次修订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是陆志韦(1924),以后陆志韦和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36),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1982)。

1.量表的说明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第三次修订版适用对象的年龄范围为3岁至18岁(最适用范围为4—14岁的儿童)。测验共分17个年龄组。自3岁至14岁,每一年龄组都有6个试题,l个

备用题。普通成人组和优秀成人I、II组各有6个试题,优秀成人III组只有3个试题,全量表共有112个题。例如:

五岁组(每通过一个项目得二个月)题项:

①人像画上补笔。

②折迭三角。模仿将一张六寸见方的纸对角折迭两次。

③为皮球、帽子、火炉下定义。

④临摹方形。

⑤判断图形的异同。

③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备用项目)用鞋带在铅笔上打个结。

七岁组(每通过一个项目得二个月)题项:

①指出图形的谬误。

②指出两物的相同点:(木和炭、苹果和桃、轮船和汽车,铁和

银)。

③临摹棱形。

④理解问题,例如“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一个找不到父母的三

岁小孩,你应该怎么办?”等。

⑤完成相应的类比:雪是白,炭是(?);狗有毛,鸟有(?)等。

③顺背五位数。

(备用项目)倒背三位数。

2.智商的计算

智力测验的结果,通常用心理年龄(Mental age,简称MA)和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来表示。心理年龄也叫智力年龄,是比纳于1908年创造的。心理年龄是以被试能通过哪一年龄组的测验项目来计算的。如果一个儿童通过了一套6岁组的全部项目(6岁以下各组的项目不用测,就算通过了),其心理年龄就是6岁。如果他还通过了7岁组的2个项目(代表4个月),8岁组的一个项目(代表2个月),而9岁组和10岁组的测验都没有通过(10岁以上各组就不必测了),那么,其心理年龄便是6岁6个月。

心理年龄这个概念虽然可以对同一年龄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但不能比较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为了便于不同年龄儿童智力的比较,斯特恩(Stern,W.1911)最先提出心理商数的概念,后来推孟在斯坦福大学修订比纳量表时最先加以应用并把它改称为智商(IQ)。智商是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简称CA)之比,因而也称为比率智商(ratio IQ)。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举例来说,某童1972年12月14日出生,1983年9月10日参加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他的测验得分经查知道心理年龄为11岁10个月,则其智商的计算方法如下:

年月日

实足年龄1983 9 10

1972 12 14

10 8 26

(如果要借位,任何1个月都以30天计算,1年以12个月计算;实足年龄得到的差数,满15天的进为1个月)

IQ=11岁10个月×100/10岁9个月=142个月×100/129个月=110 智商是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的得数,所以智商为100者,其智力相当于他的同年龄人的一般水平,属于中等智力。智商高于100,表明智力较佳;低于100,则表明智力较差。

在一般人口中,智商呈正态分布,即中等水平的居多数,两极端的为少数。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D.Wechsler)智力量表分为三种: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称WAIS),评定16岁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测定6至16岁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PPSI),评定4至6岁半儿童的智力。

这三种量表国内都有修订本。它们的项目类别大同小异,差别仅在于内容的难度。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由几种有效的智慧能力“聚集”而成的。这三种量表各包括11或12个分测验,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可以分别测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见书P406页表11-3“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举例”)。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为例,言语分量表包含的测验项目有:常识,理解问题,心算(算术),发现两物的相似性,背数和词汇等;操作分量表包含的测验项目有:图像组合,填图,图片排序,积木拼图,译码和迷津等。

韦氏智力量表的重要特点是:废弃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保留了智商的概念。但是韦氏量表的智商已不是传统的比率智商,而是离差智商(deviation IQ)。1960年斯坦福大学修订比纳量表时也采用了离差智商。所谓离差智商就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智商。即让每一个被试和他同年龄的人相比,而不像以前比纳量表所用的智商是和上下年龄的人相比。1960年修订的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的高差智商使每一年龄都有平均分数,M=100,标准差σ=16;而韦氏成人和儿童智力量表,其均数也定为100,但标准差σ=15。

因此,一个人的智力就可以用他的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组其他人的测验分数相比较来表示。以韦氏智力量表为例,其IQ的计算公式是:

IQ=100+15Z,其中,

式中:X为某一年龄组的被试测验的原始分数,X是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SD是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就是标准分数,它是一种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相对量数。

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甲生测验得80分,他的标准分数即为+1,他的智商IQ=100+15×1=115;乙生得60分,他的标准分数即为-1,他的智商IQ=100+15×(-1)=85。

因此,离差智商就是根据同年龄的被试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计算出来的智商,也就是根据标准分数计算出来的智商。

韦氏智力量表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能算出一个人在全量表上的离差智商,还能算出他在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上的离差智商。虽然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有很高的正相关(十0.77→十0.81),但这两种分量表测得的毕竟是不同的能力。这就有可能对一个人的智力结构的诸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

智力测验的种类很多。除前面介绍的两种个人智力测验外,还有团体智力测验,如适用于中、小学生的洛奇一桑代克智力测验(Lorge—Thorndike Intelligence Test)和美国陆军所使用的陆军普通分类测验(Army General Classification Test)等等。

三、特殊能力测验

这类测验包括对艺术能力、音乐能力和机械能力等的测验。要测定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能力,就需要对该活动进行分析,找出它所要求的心理特征,列出测验项目,进行测验的设计。例如梅尔美术判断测验(Meier Art Judgment Test),分析了美术家绘画活动的特点,以比例、平衡、明暗排列顺序、线条排列匀称、构图的统一等为指标,将著名的图画加以改

编制成100对图画,要求被试从每对画中选择出他感到的满意的图画。由于“正确的图画”反映了上述的艺术特点,并被25名美术家公认为较好的画。因此,被试的得分就表明其判断与美术家的判断相一致的程度。又如西肖尔(Seashore,1939)分析了学习音乐的能力,区分出组成音乐才能的六种特殊能力:辨别音高、响度、持续性、音色的差别,判断韵律的异同和音调记忆力,从而设计出6个分测验。张厚粲等(1988)编制的机械能力测验包括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纸笔测验由机械常识、空间知觉、识图理解、工程尺寸计算和注意稳定5个分测验组成;操作测验由手指灵巧、拼板组合、间接手部动觉反馈、双臂随意调节、理解性操作、操作知觉、双手协调和复合操作8个分测验组成。

测验结果表明,一般智力同绘画能力、音乐能力、机械能力、运动能力的相关是低的,但却是正的。这说明上述这些特殊能力相对地不依赖于一般的智力。

四、创造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内容一般是常识性的,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测验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观察、记忆、理解和一般推理的能力。创造力测验的内容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是强调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异乎寻常的独特性,测验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发散式思维能力。例如,盖茨尔斯和杰克逊(Getzels & Jackson,1962)设计的一套创造力测验包括五个分测验如下:

(1)词汇联想测验——如让被试对“螺钉”、“口袋”之类十分普通的单词,说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颖的定义。以定义的数目、类别、新颖性等进行评分。

(2)物体用途测验——如让被试对“砖”之类的普通物品,说出尽可能多的用途。根据说出用途的种类及独创性进行评分。

(3)隐蔽图形测验——给被试看一张印有各种隐蔽图形的卡片;让被试者找出这些图形。根据找图形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进行评分。

(4)寓言解释测验——给被试呈现几个短寓言,但却缺少结尾,要求被试对每个寓言都做出三种不同的结尾:“有教育意义的”、“幽默的”和“悲伤的”。根据结尾的数目、恰当性和独创性进行评分。

(5)组成问题测验——给被试几节短文,让其用所给的材料尽量组成多种数学问题。根据问题的数目、恰当性、复杂性及独创性进行评分。

例如,在物体用途测验中,对“砖”的用途,甲生回答:可以造房子、造墙、造炮楼、铺路等;乙生回答:除了造房子、铺路外,可以用来抵门、做烟灰盆、当蜡烛台,甚至必要时当作武器、打击敌人。主试对两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甲生没有什么创造力,因为他想到的都是平常的一种用途“建筑”。乙生有创造性,因为他所想到的用途不仅种类多而且新颖,有独创性。

除上述测验外,还有多种创造力测验。下面列举的是各种创造力测验中所用项目的一些例子。

(1)独创性(Flanagan,1963)

一场罕见的风暴将小镇上一座电视传送塔摧毁了。这座电视塔建在小镇的一块平地上,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它的高度为300英尺,能为一个大的农业社区服务,现在当局准备重建一座新塔来恢复这项服务。这个问题的暂时解决办法是

(2)不寻常用途(Guilford,1954)

对下列物品,把你能想到的用途尽量地说出来:

A.牙签 B.砖 C.曲别针

(3)后果推测(Guilford,1954)

如果国家和地方的法律都突然被废止,请你想象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

(4)故事结尾(Getzels & Jackson,1962)

淘气的狗

一条淘气的狗过去常常悄悄地走在行人的脚后,然后突然咬他们。狗的主人只好将一个铃子系在它的颈上,这样无论它走到那儿,都会发出响声。这条狗想这真是太好了,于是很骄傲地响着叮当声走遍了全城。但是,一条老狗说……。

(5)图案的意思(Wallach & Kogan,1965)

要求被试说出下图中每个图案可能想象出的一切事物。

(6)改进产品(Torrance,1966)

向呈现一些物品如儿童玩具或被试的特定职业要用的器具,然后让被试提出对他们的改进建议。

(7)非直接联想(Mednick,1962)

让被试给出第四个词并使之与下列每组中三个词有联系:

A 老鼠一蓝色一农舍小屋; B.轮子一电一高;

C.外面一狗一猫; D.惊奇一线一生日;

(8)词的联想(Getzels & Jackson,1962)

要求被试对下列的每一个词写出尽可能多的意思:

A.母鸭;B.布袋;C.投掷;D.公平的;

许多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力分数之间的相关是低的,但是正的。也有研究认为智商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高低是由创造力测验的性质而定的,某种创造力可能要求较高的智力,而另一些创造力又可能与智力相关不高。尽管在智力和创造力的相关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高智商并不能保证高度的创造性,而低智商的人肯定只能得到创造力的低分数。相当数量的智力(一般认为最低阈限智商约为120)对于从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或艺术上的创造革新是必要的。

第四节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八个不同的时期,即乳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在人的一生中,能力(智力)的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

智力生长曲线

(资料来源:Baylay,1968.)

这个图示是美国心理学家贝利(Baylay)用贝利婴儿量表、斯坦福一比纳量表和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等为工具,对同一群被试从其出生开始做了长达36年的追踪测量,把测得的分数转化为可以互相比较的“心理能力分数”而绘制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智力在12—13岁以前是直线发展的,其后发展较缓慢,到20岁前后达到了顶峰,大致到26岁前后即保持水平状态直至36岁,而不再增长。

斯贝尔(Spear,et al., 1988)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的发展的研究,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见下图。

流体和晶体智力发展

(资料来源:Spear, et al., 1988.)

概括起来,在人生发展历程中,智力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成负加速变化:年龄增加,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点。

其他的研究也表明,人类的智力在35岁左右发展到顶峰,以后缓慢衰退,到60岁以后衰退速度极快。

3.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4.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例如,智力优异者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延续发展的时间也长;而智力落后者不仅发展缓慢,并且有提前停止发展的倾向。

但是,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例如,12岁时知觉速度已发展到成人水平的80%;而推理能力、词的理解力和词语运用能力等则要到14岁、18岁和20岁以后才分别达到同一水平(见书414页图11-8)。

创造力的表现也与智力不同。创造力的发挥主要在30—40岁这段年龄。它因从事的领域而有差异,化学是26—30岁,诗歌是25—28岁即30岁前,数学、物理学是30—40岁,心理学是30—39岁,技术发明是30—40岁,管弦乐、歌剧的作曲是35—39岁,绘画是35一39岁,至于创作长篇小说是40—44岁。因为创作长篇小说,不仅需要足够的才能,还要有足够的知识经验。有人统计了1901一1965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得者的年龄,物理学奖集中在45—49岁,化学奖集中在50—54岁,大部分人在40—50岁得奖。佩尔兹和安德鲁斯的研究认为,科学家创造力的发挥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30岁至40岁,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55岁左右。成人中期(35—50岁)是从事科学创造最旺盛的时期。这时既具有知读经验的积累又具有创新能力(灵活性、独创性)。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所谓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收到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而一向受到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指智力上的差异,它表明人的能力发展有高有低。研究发现,就一般能力来看,在全世界人口中,智力水平基本呈常态分布,即智力极低或智力极高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属于中等智力。下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抽取2~18岁的2 904人进行测验得出的智商情况。可以看出,表两端的百分数都很小,而中间部分很大。

表12-1 不同智商水平的人数分配百分数

心理学家根据智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 1.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或某种才能显著超过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的儿童。智力超常儿童智力一般在130分以上;其共同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浓厚的认识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敏锐的感知觉,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集中并易转移,记忆速度快而准;进取心强,勤奋,有坚持性。

在古代,这类儿童被称为神童,以为他们是天降神赐的。20世纪前,在西方学者中,天才遗传决定论占优势,这类儿童被称为天才。20世纪初推孟把智商达到或超过140的儿童称为天才儿童。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天才儿童的概念主要是由智商分数来说明的。50年代后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并指出智力测验不能鉴别儿童的创造力。以后学者们还认为天才儿童的概念里不仅包括创造力,还应包括像卓越的领导能力、数学能力等特殊才能。70年代末伦朱利(J.S.Renzulli)提出三圆圈天才儿童的概念,认为天才儿童是由中等以上的智力(包括一般智力和特殊能力)、对任务的承诺(包括强烈的动机,责任心等)和较高的创造力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作用高度发展的结果。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把这类儿童称为超常儿童,认为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中不仅包含智力和创造力,也包含一些非智力个性特征。

对能力超常少年儿童的发现和培养,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对超常少年儿童的培养。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开办以来,截止1986年又有12所重点院校试办大学少年班。我国心理学家对全国29名超常儿童的调查和追踪研究表明,这些儿童能力超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有鲜明的个性并且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有的较早地显示出数学才能,有的很小就能大量识字阅读,有的优于外语,有的擅长绘画,有的会做诗对歌……尽管他们在性格和能力类型上有很大的差异,但都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其共同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1)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这类儿童一般较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爱问这问那,并追根究底:他们很早就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兴趣相当广泛。例如有些二三岁儿童,不满足于看图画书、听故事,已对识字读书产生了兴趣。有个四岁儿童去动物园时,不满足于看看动物的样子,还要逐个去看关于动物的介绍,了解动物的产地、习性等等。

(2)注意集中,记忆力强。这类儿童的注意既广又能高度集中,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能集中几小时而不受外界干扰。他们的短时记忆明显超过同龄一般儿童的均值。识记快,保持久。例如一个五岁儿童,对一列十三位数字(5138427960358),小声念三遍能够顺背,再念一遍能够倒背,时隔半年后仍能正确顺背无误。

(3)感知敏锐,观察仔细。例如在感知实验中,他们明显地优于同年龄儿童,有的在反应速度和进行方式上还优于比他们大二至三岁的同班儿童。又如,有的三四岁的幼儿能分辨大小、长短和左右方位。他们的视、听觉辨别力发展突出,主要表现在能清楚分辨汉字音、形的细微差别上。

(4)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例如,在概括和推理水平上,他们不仅明显超过同龄儿童,而且超过比他们大二三岁的同班儿童,特别在解决难度大的课题时,这种差异尤为明显。一个五岁半儿童在十几分钟内算出六位乘六位的数(如 365427 X 243682一89047982214)并能在3~6分钟内正确解答鸡兔同笼一类的应用题,思维非常敏捷。他们的理解能力强,有独创性,例如有个儿童,两岁时玩积木,每次都要花样翻新,五岁半时造句不因袭老师示范的句型;做数学题也不满足他们的解题方法而试着自己另找解法,等等。

(5)自信、好胜、有坚持性。这类儿童一般比较自信、有进取心,他们爱和别人比,不但爱和同龄儿童比,有的甚至还要和成人比,比做题、比下棋、比成绩等,处处不甘落后。他们有主见,不易受暗示,干一件事一般能坚持,不受外界干扰坚持完成学习任务。查子秀等用《中国少年非智个性心理特征问卷》调查了北京人大附中超常班和常态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发现这两个班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明显的差异。

2.低常儿童

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推孟认为,智商70以下的都可以称为智力低常。智能不足并不是某一种心理过程的破坏,而是各种心理能力的低下,其明显的特征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不良。

智力低常可分为三个等级:轻度:智商69一50,生活能自理,能从事简单劳动,但应付新奇复杂的环境有困难,学习有困难,很难领会学校中抽象的科目。中度:智商49—25,生活能半自理,动作基本可以或部分有障碍,只会说简单的字或极少的生活用语。重度:智商25以下,生活不能自理,动作、说话都有困难。

低常儿童的主要特征为: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记忆能力差,语言发展迟缓,词汇贫乏,思维概括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总之,低常儿童整个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都低下。

造成智力低常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智能不足者都不是生理疾病所致,过去也未有过脑损伤的病史。他们大多健康良好,智能不足的程度也较轻微。这些人的父母智力水平也较低,家庭中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营养条件较差,这些可能是造成这一类型智力落后的原因。

比较严重的智能不足大多数是疾病、中毒、内分泌失调和母体疾病所致。较典型的智力落后疾病如唐氏综合症、苯酮尿症等。唐氏综合症患者脑袋小而圆,面宽扁,眼睛狭斜,鼻梁塌扁,舌尖厚且突出在外,身材矮小,五指短小,智力大多低下。唐氏症患者通常为年龄大的母亲所生。20多岁的母亲生出的婴儿患此病的概率为二千分之一,40岁以上的母亲生出的婴儿患此病的概率高达五十分之一。唐氏症不是遗传病,而是母体内的卵子长期暴露在

体内环境中受到损害,出现额外的染色体(47个染色体)之故。患苯酮尿症的智力落后者是由于苯酮尿新陈代谢失常而引起,其特征是头发和皮肤缺乏色素而呈白色,大多数属重度智能不足者。如果早期发现,喂以低苯丙氨酸食物可防止其恶化。

智力低常儿童由于其心理缺陷,无法与正常儿童随班上课,因此有设置特殊教育机构之必要。在这方面应注意要用可靠的智力测验工具确定其是否是真正的智能不足以及低能的程度,编出各种适合于他们的教材,用形象具体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对他们应抱有同情和理解的态度,耐心给予指导、多鼓励少批评,训练他们掌握几种简单而实用的技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或生活能自理的人。

(二)能力的类型差异

能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

知觉方面的差异有三种类型:综合型,即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能力较弱;分析型,即知觉具有强的分析能力,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较差;分析综合型,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即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记忆类型的差异,根据人们怎样记忆材料可分为:视觉型,运用视觉记忆效果好;听觉型,运用听觉识记效果好;运动型,有运动参加时记忆效果较好;混合型记忆,运用多种记忆效果较好。

言语和思维方面,有的人言语特点富于形象性,情绪因素占优势,属于生动的言语类型或形象思维类型;有的人言语特点富于概括性,逻辑因素占优势,属于逻辑联系的言语类型或抽象思维类型;还有居二者之间的混合型。在思维能力方面,每个人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品质上又都有自己的特点。

能力的类型差异,一般不代表智力水平的高低,只影响人们学习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经验的方式。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能力早期的显露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许多名人在幼年时期就显露其才华。李白“五岁读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明末爱国诗人夏完淳五岁知五经,九岁擅辞赋古文,十七岁壮烈牺牲。近年来,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一些早慧儿童,成为小画家、小音乐家、小文学家等。在中国科技大学,自1978年以来已招收多期少年班大学生,他们都是十四五岁就上了大学。

能力早期显露的事例,国外也不乏其例。莫扎特三岁时已在钢琴上弹奏简单的和弦,五岁开始作曲,八岁试作交响乐,十二岁创编歌剧;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四岁自由地阅读书籍,七岁能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九岁破格升人高中,十一岁写出论文,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就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据研究表明,能力早期表现在音乐与绘画领域中最为常见。据哈克(Haecker)、齐汉(Ziehen)的统计,儿童在三岁左右开始显露音乐能力的情况最多(如表12-2)。

表11-2最早出现音乐能力的年龄阶段

2.大器晚成

缺乏早期成就的人,并不能认为将来不可能有所作为。事实上,大器晚成的人在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姜子牙辅佐周武王,72岁才任宰相;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人类学家摩尔根发表基因遗传理论时已60岁了;苏联学者伊·古谢娃40岁才学文化,后跟儿子一起毕业于农业大学,很快获哲学副博士学位,73岁完成博士论文。

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因所专攻的学术领域具有某种长期性,不能一蹴而就,需长期努力;有的因早期不够努力,后期加倍勤奋的结果;或者是某种特殊能力显露较晚等。

一般说来,科学家作出最大贡献的最佳年龄是中年。专家们认为,中年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既有丰富知识经验,又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思维敏捷,较少保守,易于革新,勇于创造,是成才的好时机。有人对30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了统计,结果表明,30~45岁是人的智力最佳年龄区,30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75%的人获诺贝尔奖时年龄处于这个最佳年龄区,当代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年龄的峰值在36岁。莱曼

(H.C.Lehman)进一步研究了从事不同学科的人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见表12-3。

表11-3 不同学科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

要说明的是,各种不同能力在发展速度上是不同的。某些能力发展得较早,有的却很晚;到了老年,各种能力衰退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研究表明,知觉能力发展较早,也首先开始下降,其次是记忆力,然后是思维能力。比较、判断能力80岁开始急速下降,动作反应速度在18~29岁发展到最高峰,在以后年龄阶段中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从表12-4中可以看到,18~49岁这个年龄阶段,四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几乎都处于最高水平,尤其是比较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是最高。

表11-4 不同能力的发展水平

(四)特殊能力的差异

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个人在特殊能力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彼得罗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中,介绍了组织能力方面类型差异的具体事例:“据教师们评定,九年级共青团小组长尼古拉是个具有杰出组织能力的人,在他的身上观察到下述心理品质的综合:主动、敏感、关心人,同时又对人要求合理,有观察力、善于并乐意分析同学们的性格、兴趣和才能,有描述能力,对集体有高度责任感……八年级的维克多大胆地组织过许多活动。他也是个卓越的组织者,但却完全是另一种类型。他的组织能力是由另一些心理品质的综合组成:严峻、考虑周到并善于利用同伙中每个人的弱点、精明强干……”

这种情况说明,构成特殊能力的各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样顺利完成一项活动,可以由

各种能力的各式各样的结合来实现。各种不同能力的综合,形成人与人之间特殊能力上的个别类型差异。

(五)智力的性别差异

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目前研究较多,而且结论各异,但基本一致的结论有两方面: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即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比男性多;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男性的视知觉能力较强,尤其是空间知觉能力,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女性的听觉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女性明显优于男性。男性偏于抽象思维,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女性长于形象思维,喜欢语言、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一般地说,女性比男性口语发展早,在语言流畅性及读、写、拼等方面均占优势,但男性在语言理解、言语推力等方面又比女性强。

美国麦科比(E.E.Maccoby)曾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对1 600人的研究结果,再加上自己的直接研究与发现,对小学生性向与成就的性别差异问题,得出三点结论:(1)在语文能力方面,女生一般优于男生;(2)在数学能力方面,男女生无明显差异;(3)在空间关系(方位与方向)判断方面,男生一般优于女生。根据麦科比的研究,以及此后其他教育心理学家们的验证,一般认为,小学阶段之后,女生在语文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而男生在数学能力方面的优势却继续增加。这种学业性向的性别差异转变的现象,到中学以上直至大学阶段就更趋明显。

由于人在能力上存在以上方面的差异,所以对教师来说,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进行个别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促使他们的才能进一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在心理学史上遗传和环境在能力形成和发展中哪一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曾经历过长期的争论。许多研究者研究了不同遗传关系的人IQ的相关,结果表明,遗传关系愈相近,测得的智力愈相近,父母的IQ和亲生子女的IQ相关为0.50,养父母和养子女IQ的相关为0.25。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遗传的关系很密切,IQ之间的相关很高,为0.90。异卵双生子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其遗传的相似性类似于同胞兄弟妹妹,他们在IQ之间的相关为0.55。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其IQ的相关等于0.75,比在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地的相关为高。这些研究一方面说明遗传对智力的重要影响,但同时也说明环境对智力的重要影响。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IQ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抚养在一起的孩子,即使两者无血缘关系,其IQ的相似性也会提高。

智力是心理特质,它本身是不能遗传的。遗传对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发音器官的特征,四肢和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等。身体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自然前提,任何能力都无从产生。例如,双目失明的人无法形成绘画能力,生来聋哑的人无法形成音乐能力。身体素质对能力发展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身体素质却不等同于能力本身。具有相同身体素质的人,可以发展出几种不同的能力;而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如果得不到应有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形成。这说明在能力形成问题上,遗传决定论是不对的,但良好的遗传素质却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或重要条件。

(二)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能力形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1.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 2.心理过程包括什么: 知觉,情绪,意志力 3.个性心理包括什么: 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4.心理学流派以及代表人物和观点: 一、构造主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现代心理学】,铁钦纳 (1)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成三个部分:感觉,表象,情感。 (2)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1)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流】(2)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三、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方法 (3)环境决定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五、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地利】,荣格 (1)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 (2)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5.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哪些可以探索因果关系,哪些不能探索【除实验法外,其他方法均不能探索因果关系。】 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 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二、心理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 方法。 (1)基本要求: ○1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的心理品质 三、相关法:事物间的一种关系。 四、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1)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也进行的。

(2)自然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 【自变量或独立变量: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观条件。 因变量或依从变量:这些条件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五、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 心理现象的原因。 6.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前两个势力是? 第三势力: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 第二章: 1.神经元的构成: 胞体,树突和轴突 2.大脑皮层的构成: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3.大脑的偏侧化: P75【结构和功能】 结构:(1)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功能:(1)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2)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则定位于右半球。 (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4.联结大脑半球的组织是? 胼胝体 5.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 (1)电传导: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1服从全或无法则,即神经反应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2)化学传导:神经元之间传导 ○1在突触间传递,借助神经递质。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6.神经元之间的结构: 突触(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7.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 下丘脑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 第三章

陕师大教育学原理

习题五 165324 程灵芝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第一,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而又急迫 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神经系统和性发育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第二,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1)具体内容:①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②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而不愿意学习;③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毅力;④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畏难情绪陡增,注意力分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2)学习动力不足 3)学习动力不足成因分析:在消费社会、读图时代、重视享受的时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①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信息社会的所面临的“知识爆炸”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因素和时空条件。 ②信息技术的革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信息呈现“喷涌”状态,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和享用者。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知识的过程中多呈现实用主义的色彩。 ③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态度多为不欢迎 3)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种类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 1.视觉 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波。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六百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视觉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消失,还能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几秒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亮着的灯的形象位于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随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形象位于亮的背景上,这是负后像。彩色视觉常常有负后像。例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一分钟后,再看白墙,在白墙上将看到一个绿色的正方形。当断续的闪光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不会觉得是闪光,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的光线其实是闪动的,每秒钟闪动100次,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闪动的,而是融合的光。 2.听觉 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与答案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2、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4、“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感受性是()。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空气振动 (B)物体振动 (C)空气 (D)声源 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B)声波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 (C)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D)日常生活的声音大多是声波混合的结果 8、下列关于平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觉也叫做静觉 (B)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C)人平躺的时候,平衡觉较弱 (D)平衡觉是人对自己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关系的反映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有()。 (A)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B)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 (D)在头脑中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求同存异 12、根据()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 (A)思维的形态 (B)思维的结构 (C)思维的方向 (D)思维的创造水平 13、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 (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梦是焦虑和紧状态的产物 (C)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D)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心理与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9、小脑有哪些功能? 答:小脑功能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 与某些高级的认真功能也有关系; 小脑损伤后,一些简单的动作也无法做出且会产生口吃,阅读困难等。 。 10、什么叫边缘系统?它在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丘脑下部、中部内侧被盖等 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支配动物的喂食、攻击、逃避危险、配偶活动等

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海马损坏,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就会被损坏;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其中的扣带回与注意有密切的关系。 11、试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答:◆ 初级感觉区:它们(眼睛、耳朵、皮肤表面和内脏)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 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若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 ◆联合区: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分成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感觉联合区受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不识症”;运动联合区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前额联合区可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订及维持稳定的注意有密切关系。 12、关于脑的机制系统说,有心理学家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试问由哪些部分组成?彼此之间的关系是? ◆ 鲁利亚根据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也叫第一机能系统: 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提供各种活动所需动力(~ o ~)~ 信息处理系统也叫第二机能系统: 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作用就是接受刺激并进一步加工储存。 行为调节系统也叫第三机能系统 :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映,实现对运动的组织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信息技术泛指各种能够扩展人类_______器官功能的技术; 2、在信息技术的构成体系中,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_______技术、控制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 3、无线电技术出现于_______世纪末期; 4、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将使现代教育朝着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_______以及管理自 动化的方向发展; 5、著名数学家__________提出了存储程序计算机理论,为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奠定了基础; 6、一个基本的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道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7、网卡又称_______或网络接口卡,是将不同计算机进行互联的基本设备; 8、所有虚拟现实系统都有五个关键成分,即______、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9、协同式专家系统又称_________,该系统可以若干领域的多个专家系统共同解决当前的问题; 10、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师生之间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_______和多对多等不同形 式的交互。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信息只能转换和传递,但不可以再生。 2、计算机主要被用于教学领域,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育是同义语。 3、按照传输技术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4、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3G通信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000Mbps。 5、目前的数字图书馆只能提供文本和图形、图片信息,不能提供多媒体内容。 6、虚拟现实技术一般多用于电子游戏的设计与制作,在其他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7、对机器学习的研究可以增进人类对学习的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与理解。 8、ICAI教学课件指具有一定智能性,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与帮助的教学课件。 9、数字电影和数字视频的制作流程和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基本相同。 10、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多人参与的实时异地协作。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出现于19世纪的: A.30年代 B. 40年代 C. 50年代 D. 60年代

2019年陕师大教育学考研经验——工科生三跨考上陕师大

2019年陕师大教育学考研经验 ——一切都在继续,为何不去努力 文|高JF/凯程网课学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一、写在前面 本人本科就读于上海某市属211大学,专业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因为个人意愿的原因,我想在以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所以我便决定通过跨专业考研来实现目标。 通过多方面的考虑,最后决定在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一志愿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最终初试成绩352分,排名专业第二,其中311教育学综合208分,复试成绩第一,总成绩第一,成功考取陕师大的教育学学硕。 在这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准备过程,作为一个工科跨考教育学的考生,有许多心得想与他人分享。后来偶然在微博上看到徐影老师在征集考研经验的文章,想着这是一个不错的与学弟学妹分享经验心得的机会,也因为在我教育学的学习上凯程和徐影老师给予了我特别多的帮助,我最后才能考取研究生,所以我便决定写下这篇经验文章与大家分享我这一年多以来的心路历程和考研心得。 二、关于择校 首先,我想说说我之所以想要选择报考陕师大的原因。最先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的选择上,

我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而是最开始的选择中,便把目标定在了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其中又因为北师大和华东师大是985大学,我没有信心能够考取,所以一开始便排除了。剩下四所211大学中,东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在复试中对于我这样跨考生的考察方式更加严格,比如像是加试两门专业课或者是课程试讲。 所以综合考虑后,决定还是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总的来说,我是综合了自身跨考的情况和报考成功率最终选择的陕师大。我想说的是,工科生并非不能跨考教育学,但只要是考比较好的师范大学无论是在初试和复试中都会面临更多困难,想要跨考教育学就要下定决心好好努力。 三、关于专业课 我开始有想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想法是在2017年的11月,这时候做的更多的是收集信息,了解教育学考研。但是一开始我并不顺利,我在一月底参加了一个学长学姐自己办的考研学习班,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发现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自己,因为学长学姐们并不能给你讲解各个教材,他们只能监督你的学习。 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跨考生来说,教育学的学习如果纯粹靠自己的话,效率太低,我本人又是读不进书的那种,再加上前期我是决定报考专硕的学科教学的,但是后面经过了解,又决定转向学硕的课程与教学论。 这样几经折腾,最后我是等到六月底才购买了凯程的教育学宝典和配套题库。在暑假的两个月,每天都是自己看宝典,看完一章就写一章的练习题,就这样学习我学到了九月底。在九月底的时候,我觉得这样还远远不够的,由于用了几个月凯程的教材,对凯程的实力还是非常相信的,便决定报了凯程2019年311精华网课套餐。 一接触凯程的强化班的课程我便后悔了,后悔没有一开始就跟着凯程学习教育学,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学习效率也不高。凯程强化班的课程对于我这样的跨考生非常容易跟上,徐影老师和高歌老师的讲授非常清晰又有条理和框架,为了最大化利用强化班的课程,我决定仔仔细细地记笔记,为此买了四本A4大的笔记本,跟着课程自己做笔记,最后做了满满的四本笔记。 在这一阶段,虽然因为是第一次考研没有经验和因为是跨考身边没用一起学习的同学显得有点孤独,但是每天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是让我过的很充实,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那些事情,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

第一章 1.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有可能研究的是【】 A调适问题 B老鼠走迷宫 C儿童数学问题解决 D种属性为 2.历史上比较系统的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 A论语 B轮灵魂 C神灭论 D心理学刚要 3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的是【】 A汉代王充 B南北朝范缜 C明代李时珍 D清代王清任 多项选择题 5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其主要论述【】A灵魂的实质 B灵魂与身体的关系 C灵魂的种类 D灵魂的功能 6,从科学性质上来说,心理学属于一门【】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边缘科学 D交叉科学 7、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属于相关研究的是【】 A 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8.应用观察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 B对拟观察的行为特征必须有明确的界定 C观察必须是系统的,不是零散的,偶然的 D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 9.构造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A冯特 B铁勤娜 C杜威 D桑代客 第二章

第四章,知觉 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这各种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这种观点是知觉的【】 A模板说 B原型说 C特征说 D图式说 2在纸上画一幅画,即使把这张纸撕成两半,人们也能大致知道画的内容。这说明了【】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3在小学生初学字阶段,总是把字形相近的字写错,是因为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4人在知觉深度的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双眼线索是【】 A双眼视轴的幅合 B水晶体曲度的变化 C双眼视差 D单眼视差 5彼此接近的物体比距离较远的物体更容易产生【】的倾向。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一侦探在现场找到一纸片,上有三个字母,他不得不理解为771还是ILL,这是他的知觉加工机制是【】 A材料驱动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三章:感觉

1.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2.感觉的编码 [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A. 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 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第四章感觉 一、感觉概述 1、含义: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作用: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②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剥夺实验) ③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 (1)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2)近刺激(主观的反应)与远刺激(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 3、感觉测量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 (3)韦伯定律:K= I/I,只适用中等强度的刺激。 (4)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 (5)斯蒂文斯幂定律:P=KI 4、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2)感觉后像;(看灯光,闭上眼后还会感觉到灯光) (3)感觉对比; (4)感觉相互作用;(感冒了没食欲) (5)感觉补偿;(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灵敏) (6)联觉。(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波长为780-380n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红橙黄绿蓝靛紫)。 2、视觉的生理基础 (1)折光机制:眼球 (2)换能机制:视网膜(视野)(把物理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 ①棒夜感明暗,锥昼视细颜。 ②锥体细胞对长波敏感,棒体细胞对短波敏感。 ③网膜中央窝只有椎体,对光最敏感。 (3)传导通路:视网膜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 (4)中枢机制:枕叶纹状区 3、视觉现象 (1)色觉三种属性 ①色调:主要取决于占优势的波长。 ②明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③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2)视觉现象 ①普肯耶现象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亮度感受性不同。椎体细胞对长波敏感,棒体细胞对短波敏感。当人们从椎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

简答与计算---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首页

简答与计算1.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有什么不同? 2.残翅果蝇幼虫若用一定温度处理使其发育为长翅果蝇,这属于什么遗传现象?若将这种果蝇分别与纯合的长翅或残翅果蝇杂交,结果会怎样? 3.一对夫妇的色觉都正常,生下两个色盲的儿子,细胞学研究表明:在一个儿子的细胞中发现有巴氏小体。试指出这个儿子有关染色体及色盲症状的基因型,怎样解释这个基因型的形成? 4.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区别。 5.一种翅和腿缩短的鸡称为爬行鸡,爬行鸡与正常鸡交配,得到一半爬行鸡和一半正常鸡,反复试验,总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如果爬行鸡互相交配,会得到什么结果? 6.对于一个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倒位区段内的一次单交换会产生什么效应? 7.请分析以下遗传现象,写出每种情况下的亲本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相应表型,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1)夫妇都有正常色觉,他们有一个Turner综合症并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2)另一家庭母亲是红绿色盲,父亲色觉正常,他们的孩子患Klinefelter综合症,但色觉正常; 3)假设2)中的夫妻生了一个Klinefelter综合症并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8.基因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基因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请概括叙述对基因认识的演变过程,以及目前对基因本质的看法。 9.用P1进行普遍性转导,供体菌是pur+nad +pdx-,受体菌是pur-nad -pdx+。转导后选择具有pur+的转导子,然后在100个pur+转导子中检定其他供体菌的基因型,结果见下表。试求: 1)pur和nad的共转导频率是多少? 2)pur和pdx的共转导频率? 3)哪个非选择性座位最靠近pur? 4)nad和pdx在pur的同一边,还是两侧? 5)根据你得出的基因顺序,试解释实验中得到的基因型的相对比例。 基因型菌落数 nad + pdx+ 1 nad + pdx-24 nad - pdx+50 nad - pdx-25 合计100 10.一个没有血友病的男子与表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后,有了一个患血友病和Klinefelter综合症的儿子。试解释此现象并说明他们三人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 11.在番茄中基因o、p、s均在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用对这三个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测交的子代表型数目 + + s 348 o p + 306 + + + 73 o p s 63 + p s 96 o + + 110 o + s 2

普通心理学教案(全)

普通心理学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章感觉 第四章知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记忆 第七章思维 第八章语言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二章人格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 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 ??????????? ?????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心境、信心、犹豫等。—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 —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 。“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

+判断改错5﹡2′) ①人的心理现象,就是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其表现虽然复杂多样,但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②个性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③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 心理学家采用多种研究途径来研究心理现象,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强调所谓的三角印证原则,即多种方法下得出的相同结论才是可靠的。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文化研究法、档案研究法,等等。 观察法:优点在于不需要被观察者合作;被观察的行为是自然的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又直接意义。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优点在于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可以迅速、省时、省力地获取精确的资料。可以检验、便于对比。缺点在于实验过程复杂,干扰因素难以完全控制,人为的实验室环境中得出的结果往往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测验法:优点在于能够对心理现象进行方便的、迅速的、全面的、量化的分析,可以方便地 所谓注意,就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对心理活动对象与范围的选定)和集中性(心理活动对一定范围对象的反映强度)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按照注意指向和集中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付出与否的差异: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根据刺激是来自机体外部还是内部: (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皮肤觉 (一)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进行: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二)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 (1)陈述性记忆(事实记忆):知识、可言传、学得快忘得快、易修正 (2)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不可言传、学得快忘得慢、不易修正 (三)根据再认或回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四)根据记忆时对信息的编码方式及信息保持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3、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4、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7、人格: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8、心理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 9、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0、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105分类 二、 1、心理学各流派人物及成就 主义代表研究对象观点 ①构造主义学派冯特意识经验(内省法)可分成感觉、意象等基本心理要素 ②机能主义学派詹姆斯个体适应环境机能心理活动是持续意识流、反对冯特 ③行为主义学派毕生可观察测量行为主张用刺激-反应(S-R)客观方法 ④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海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是有特殊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 ⑤精神分析主义学派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中心课题是研究潜意识活动 ⑥人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⑦认知奈瑟计算机科学的模拟法研究认知过程 2、知觉的基本特征(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②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③理解性:受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④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性 3、睡眠的意义:消除疲劳、补充能量、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保持心理健康 4、艾宾浩斯保持曲线:也可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5、思维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个特点。 ②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语言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③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④不同民族的语法结构不完全相同,但思维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联系:人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确定和巩固下来。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第四章-知觉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第四章-知觉 一.名词解释 知觉知觉链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双眼视差两耳距离差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似动知觉错觉 二、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文粉笔总是被看成白色,这是由于 ( )所致。 A.知觉适应 B.明度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颜色恒常性 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持久性 D.知觉的完整性 3.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 )。 A.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 B.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 C.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D.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反比 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5.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 B.前者劣于后者 C.两者没有差别 D.两者相辅相成 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A.创造想象 B.幻觉 C.知觉的理解性 D.错觉轮廓 7.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 )。 A.调节 B.双眼辐合 C.单眼线索 D.双眼视差

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A.看到深度和距离 B.看到单一的物体 C.双像 D.无法判断距离 9.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意义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0.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 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 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 C.主要对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D.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11-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多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1.知觉具有哪些作用?( ) A.觉察 B.分辨 C.选择 D.确认 12.知觉恒常性包括 ( )。 A.形状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距离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E.颜色恒常性 13.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E.运动透视 14.错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 A.物体轮廓对眼动方向和范围产生影响 B.侧抑制改变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 C.受视觉生理特点的影响或限制 D.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E.误用知觉恒常性 四、简答题:15-19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规律

一、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存在许多刺激,但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例如落在我们皮肤表面的灰尘、频率高于20 000赫兹的声音、0级静风(风速小于0.3米/秒)、专注听课时旁边同学轻微的翻书声、菜市场里两个陌生人的低语等,我们觉察不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其强度必须是适宜的。感觉强度依赖于刺激度,心理学用感受性、感觉阈限来说明二者的关系。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一般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域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绝对阈限的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阈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用公式表示为: E=1/R 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阈限来衡量。差别阈限的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阈限的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在很大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这就是韦伯定律。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用公式表示为: K=ΔI/I 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是不一样的,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视觉的韦伯分数是1/100,听觉的韦伯分数是1/10,重量感觉的韦伯分数是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