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合集下载

二尖瓣手术中,瓣膜置换和二尖瓣修复术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二尖瓣手术中,瓣膜置换和二尖瓣修复术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二尖瓣手术中,瓣膜置换和二尖瓣修复术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大家都知道,心脏在所有人体器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尖瓣如同心脏的一个“单向活门”,保证血液循环以一定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流量,所以对瓣膜功能的要求就是“打得开+关得上”。

二尖瓣主要病变1、二尖瓣狭窄,即类似于水管闸门细窄,导致血液不能顺利从心脏泵至全身,产生呼吸困难等症状。

2、二尖瓣闭合不全,即类似于水管闸门手损害发生变形,连接处融合并且缩短,不能正常关闭,从而影响血流的动力学,常见的症状有:劳动性呼吸困难、疲乏、端坐呼吸、活动耐力显著下降等。

3、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即Barlow综合征,是类似于水管闸门在使用时,会松落或摇晃,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二尖瓣手术种类对于症状明显,心功能受影响时即应及时进行手术。

目前手术方法主要有2种:1、二尖瓣修复成形术,即利用病人自身的组织和部分人工代用品修复二尖瓣,使其恢复功能。

2、二尖瓣置换术,切除二尖瓣瓣叶和腱索,将人工瓣膜缝合固定于瓣环上,一般适用于二尖瓣严重损坏,不适于施行瓣膜修复手术的病人。

对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手术治疗方法的改变从根本上影响了心瓣膜病的整体医疗策略。

二者的手术指征二尖瓣病变会导致左心功能逐渐下降,随着左心功能下降,心脏整体逐渐不能补偿下降的功能,左心室逐渐扩大,患者症状加重,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重症者可以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 最后导致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

临床症状,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功能是考虑是否手术的决定因素。

若考虑二尖瓣成形术,应提早手术,若计划行二尖瓣换瓣手术,考虑到人工瓣膜的并发症,可以等到患者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手术;对于儿童患者,以二尖瓣成形手术为主;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或者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以及抗凝有难度的患者,应以生物瓣置换为主;对于中青年患者,应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是一种可致残甚至是致命的疾病,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但是并不能解除狭窄瓣膜对血流的阻碍。

自1984年日本学者Inoue等[1]首次报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以来,PBMV已逐渐成为MS的首选治疗方法。

我国自1986年首次开展PBMV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无论是技术还是器械均已成熟。

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组织全国专家,在近年临床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对这一领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决策、治疗方案、特殊患者处理、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二级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参考国际相关指南,达成共识,编写了2016年中国PBMV指南。

我院于1988年开展PBMV至今累计完成2000余例,作为此领域的拓荒者之一,我们对PBMV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决策[2-9]、房间隔穿刺的定位方法[10]、特殊患者处理[11-13]以及并发症的防治[14]等问题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下面我们仅对2016年中国PBMV指南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推荐进行解读及质疑。

PBMV适应症[15]推荐如下:1、有症状的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形态良好且无禁忌,推荐PBMV(Ⅰ,A);2、无症状的重(极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形态好且无禁忌,PBMV是合理的(Ⅱa,C);3、有症状的轻度MS,如运动时有显著的MS血液动力学证据,可考虑行PBMV(Ⅱb,C);4、有症状的中重度MS,心衰严重,瓣膜形态可且无外科手术计划或外科手术风险高危,可考虑行PBMV(Ⅱb,C);5、无症状的中、重度MS,瓣膜形态好伴有新发房颤且无禁忌,可考虑行PBMV (Ⅱb,C);6、PBMV术后、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者,瓣膜形态好且无禁忌,可考虑行PBMV(Ⅱb,C);7、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反流、轻中度主动脉瓣病变,LVED≤55mm,可考虑行PBMV(Ⅱb,C)。

应用缘对缘技术加弹性软质环行二尖瓣成形术15例

应用缘对缘技术加弹性软质环行二尖瓣成形术15例

全 的 手 术 适 应 证 、 术 方 法 和 l 效果 。 法 :5例 患者 均 为 中、 手 临床 方 1 重度 二 尖 瓣 关 闭不 全 . 尖 瓣 开 口 面积 5 9 m . 二 2 c
瓣环 均有不 同程度扩 大, 心房 内径 (0±1 ) m。术 中通过左心 室注水试验 . 定二 尖瓣反流 情况及评价成形后 左一 6 3m 判
2 结 果
月, 因经济困难 自 动出院, 出院后第 3天死亡。 出院前 全 组 患者 行 超声 心 动 图检 查 . 尖瓣 开 口面积 平均 为 二 (. 40±1 )m , 有 明显 狭 窄 , 心 房 内径平 均 为 (3 . c 没 0 左 4 ±8 mm, 术前 相 比 明显缩 小 。二 尖瓣 无 反 流 6例 , ) 与 轻 微 反流 7例 。 轻度 反 流 2例 。 22 随 访结 果 除 1例死 亡 外 . 部 患 者接 受 随访 , . 全 平均随访时间 1 个月。 2 术后 3 个月均停止抗凝治疗 , 无 一 例 患者 出 现血 栓 栓塞 和 出血等 并 发症 , 功 能恢 心 复良好 , 均能参加 日常生活劳动 。超声心动图检查显 示 无一 例 出现瓣 膜 狭 窄及 中重度 反 流 , 所有 患 者 未接 受 再 次手 术 。
尖瓣关闭不全 简单 而有 效的方法
关键 词 二 尖 瓣 闭锁 不全 缘 对 缘技 术 弹性 软 质 环
我们 自2 0 年 以来 ,利用缘对缘 (de oeg ) 05 eg— 。 e t d 技术加弹性软质环环缩瓣环施行二 尖瓣 成形 术治疗 二 尖瓣 关 闭不 全 患 者 1 。 5例 临床 效果 满意 , 报 告 如 现
度反 流 2例 , 尖瓣开 口面积为 ( . .)m 。结论 : 二 40±1 c 2 0 二尖瓣成形技 术方法很 多. 掌握 严格 的手术适应证及正确的

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
(2019 年版)
一、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 流程
(一)适用对象 因心脏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 ( ICD-9-CM-3 : 35.23001/35.24001 ) 及 三 尖 瓣 成 形 术 (ICD-9-CM-3:35.14001)。 (二)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 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年), 《2014 年 AHA/ACC 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美国心 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编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 年);《2017 年 AHA/ACC 瓣膜 性心脏病管理指南》(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编著, Circulation,2017 年),2017 年欧洲瓣膜性心脏病指南(欧 洲 心 脏 病 学 会 , 欧 洲 心 胸 外 科 学 会 ,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7 年)。 1.诊断:二尖瓣病变,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2.完成超声检查,有下列之一者 (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瓣口面积≤1.5m2。
(2)无症状二尖瓣关闭不全,30%<LVEF≤60%或 LVESD ≥40mm。
(3)有症状的二尖瓣关闭不全,LVEF>30%。 3.存在三尖瓣瓣环扩大,且行二尖瓣手术同时加做三尖 瓣成形术并不增加手术风险。 (三)标准住院日通常≤18 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因心脏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 ( ICD-9-CM-3 : 35.23001/35.24001 ) 及 三 尖 瓣 成 形 术 (ICD-9-CM-3:35.14001)。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路径。 (五)术前准备(评估)≤7 个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 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 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 X 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风 湿活动筛查、大便常规、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影像 学检查(CT 或造影)(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年龄≥50 岁

二尖瓣成形术25例临床分析

二尖瓣成形术25例临床分析
广 西医学 2 1 年 7月第3 卷第7 01 3 期
91 5
患者 如有 剧 烈 腹 痛 、 心 、 吐 、 部 压 痛 、 恶 呕 腹 白细 胞 增
有效 地 治疗 和护 理 , 者 认 为 E C 笔 R P应 注 意 : 1 术 ()
高、 血淀粉酶升高提示已发生急性胰腺炎 ; 出现上腹 痛并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 x线透视腹部可发现膈下游 离气体 , 提示已经 出现穿孔。密切监测体温 、 脉搏、 血 压 的变化 , 防止发热 、 出血 。测 血压 、 脉搏 1次/ , h 连测 4h 若 血压 平稳 , , 改为 1次/ , 测 2 。术 后3d 4h 共 4h 测量 体 温 3次/ 。 d
( 西 医科 大学 第六 附属 医 院暨玉林 市第 一 人 民医 院心胸外 科 , 广 玉林 市 57 0 ) 3 00
【 摘要】 目的 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早、 中期 疗效。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 2 5
例 , 中退行性二 尖瓣 关闭不全 l 其 4例 , 血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 4例 , 缺 先天性二 尖瓣关 闭不全 2例 , 感染性心 内膜 炎
4 讨

E C R P是 目前 国 内外 较 先 进 的诊 断 和 治 疗 胆 胰
疾病 主要技术之一 , 具有不需全身麻醉、 创伤小、 恢复 快、 合并 症少 、 死率 低 等优点 。通过 对 9 病 6例病 人
● 经 验 交 流
二 尖 瓣 成 形 术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例 临 床 分 析
甘 耐 炎 吕 凯 陈 军 陈 波
二 尖瓣 成形 术是 治疗 二尖 瓣关 闭不全 首选 术 式 ,
二 尖瓣 关 闭不全 4例 , 先天性 二尖瓣 关 闭不全 2例 , 感

二尖瓣成形术改进方法的临床分析(附23例报道)

二尖瓣成形术改进方法的临床分析(附23例报道)

阻断升主动脉 、 顺行灌 注停 跳液后 , 经右心房 、 房间隔入
路完成手术 。术 中先探查二尖瓣瓣 叶、 腱索 、 乳头肌 及瓣 环 , 见二尖 瓣后 叶脱 垂 1 5例 , 其 中腱索 断裂 1 2例 , 腱 索 延长 3
同期行冠状 动脉旁路 移植 术 1 例, 主动脉瓣 机械瓣 置换
自体心包垫 片褥 式缝 合 1 或 2针 以对 合瓣 叶脱垂 最 明显处 的前 、 后叶游 离 缘。需保 证 二尖 瓣 两个 孔 面积 之 和不 小 于
2 . 5~ 3 . 0 c r n 2 [ 2 3 。本组 1 例病人采 用此法 。经注水 试验确认 成形 效果 良好 , 然后再 以涤纶 条行 后瓣 环环缩固定术。 对于前、 后 叶均 有脱垂 的病 人 , 如后 叶脱垂 范 围不超 过 其瓣 叶的 1 / 2 , 则先按照上述单纯后 叶脱 垂的原则 处理 , 然后 对前 叶脱垂采 用“ 缘对 缘” 技术 处理 。注水试 验确 认二 尖瓣 无反流 , 再 以涤纶条行后瓣 环环缩 固定术。本组 中 2 例 病人 采用此方法 , 效果满 意。 本组 1 例 二尖瓣前叶穿孔病人 , 以4 . O滑线 、 自体心包片 修补穿孔后 , 以涤纶 条行 后瓣环环缩 固定术。注水 试验示效 果亦满意 。 对于 1 例单纯 瓣 叶增厚 、 瓣 环扩 大病 人 , 仅 以涤纶 条行 后瓣环环缩 固定术 , 使瓣 环直径 达 2 5 m i n 。注水试验 确认效
均( 4 6 . 3 3 ±8 、 7 1 ) 岁; 平均体重 ( 6 9 、 2 1 ±1 0 、 4 5)k g 。术前心 功
能 Ⅱ级 3例 、 Ⅲ级 1 4例 、 Ⅳ级 6例 。心 电图示 窦 性 心律 1 3 例, 心房纤颤 1 O例。二 尖瓣 中 一重度关 闭不 全 , 病 因为退 行 性病变 2 o 例、 缺 血性 病变 、 心 内膜炎 、 扩 张性心肌病 各 1 例。 合 并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 1 例, 冠心病 1 例, 三尖瓣关 闭不全 5 例 。术前 常规行 超声 心动 图、 x线胸 片 、 心 电 图以及 生化 检 查 。9例 5 0岁以上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手术均 在全 麻 中度低温 体外 循环 下进行 。常 规升 主动 脉及上 、 下腔静脉插 管 , 部分 病人 经右 上肺静 脉置 左心 引流 管。术 中常规放置食管超声 ( T E E ) 检查。

手术讲解模板: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手术讲解模板: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并发症:
(1)心脏穿孔、心脏压塞:穿刺房间隔 后,注意心脏搏动,及时排除心脏压塞。 若术中发现大量心包积液,应立即行心包 穿刺,将心包腔内的血液抽出后可经静脉 通道注入体内,既能降低心包腔内的压力 又可避免失血性休克。若发现扩张管已穿 破心包腔,切忌退管,应尽快施行外科手 术。
手术资料: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手术资料: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手术步骤: (5)观察患者症状、心率、心律、血压 及透视下心脏搏动均无异常后,静脉推注 肝素0.5~1.0mg/kg。
手术资料: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手术步骤:
(6)球囊直径的选择:首次扩张直径的 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二尖瓣条件确定。对于 理想适应证患者,首次扩张直径(mm)= 〔身高(cm)/10〕+10。属于相对适应证 患者,则应按上述公式减2mm或更小直径 开始扩张。
手术资料: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注意事项: 6.注意防治下述并发症。
手术资料: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注意事项:
(1)心脏穿孔、心脏压塞:穿刺房间隔 后,注意心脏搏动,及时排除心脏压塞。 若术中发现大量心包积液,应立即行心包 穿刺,将心包腔内的血液抽出后可经静脉 通道注入体内,既能降低心包腔内的压力 又可避免失血性休克。若发现扩张管已穿 破心包腔,切忌退管,应尽快施行外科手 术。
手术资料: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注意事项:
(3)冠状动脉栓塞、脑栓塞:术中应注 意心导管腔内保持含肝素的生理盐水,球 囊导管内要排气完全,防止血栓栓塞及空 气栓塞的发生。心房颤动患者术前应行严 格抗凝治疗。
手术资料: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注意事项: (4)急性肺水肿:对合并重度肺循环高 压患者,术前给予利尿药,术中应尽量简 化操作程序,力争首次扩张成功。

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DVR)三尖瓣成形(TVP)术中配合(2012-10-2)用物准备:1.器械:冠心包,胸骨锯+电池,除颤板,clip钳,线引子,灯罩,皮消包,导尿包,大容器,二尖瓣撑开器, 铁线圈,大阻断钳,生物瓣(大于60岁),机械瓣(小于60岁)2.布类:剖腹包,大衣包,三衣包,中单3包3.一次性用物:手套若干,大号薄膜巾1个,中号薄膜巾1个,9*10敷贴2个,9*30敷贴1个,6*7敷贴2个,普通电刀,长电刀头,洁物袋4个,4#,7#,10#幕丝线,胸管,腹引管,水节,50ml针筒,动脉留置针,纱条2包,盐水巾1包,4*4纱布2包,延长管(测压管),clip夹子,清洁片,骨蜡4.体外循环管:主动脉管,上腔管,下腔管,逆灌管,左房减压管,主动脉根部,吸引器皮管,停跳液管,心包内吸引管5.缝线:富阳线6根,4-0p大针2根,4-0p小针2根,5-0p3根,0-vic2根,4-0vic根,起搏线4根,胸骨钢丝1根,瓣膜缝线若干(置换(DVR):主动脉(A VR),小针无垫片;二尖瓣(MVR),大针大垫片;成型:二尖瓣(MVP),三尖瓣(TVP)小针无垫片)手术配合:开胸(胸骨锯,骨蜡,大胸撑)---心包悬吊(8*20圆针7#丝线,缝4-6针)---缝合包(主动脉-上腔-下腔-逆灌-主动脉根部)----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主:镊子+剪刀—尖刀+管子,10#慕丝线捆绑+三角针7#慕丝线缝绑;其它:镊子+尖刀+扁桃体钳+管子,10#慕丝线捆绑)---上下腔阻断(肾蒂钳+心脏纱带+粗线引子)----主动脉阻断(大阻断钳)---剪开主动脉(悬吊),探查主动脉瓣;剪开二尖瓣(二尖瓣拉钩),探查二尖瓣;剪开三尖瓣,探查----置换或成形(铁线圈+3块湿盐水巾)----缝合(瓣膜缝线)---起搏导线----引流管----拔除体外循环管----止血----关心包(8*20圆针4#慕丝线6-8针)----关闭胸腔(胸骨钢丝)二尖瓣置换(MVR):1)打开二尖瓣,探查,取下标本,试瓣(小于60岁,机械瓣;大于60岁,生物瓣)(二尖瓣:生物瓣:大黄色帽状;机械瓣:白色杆单头带帽)2)缝合:大针大垫片,白绿相间缝合(12-14针,双头长针持,反针或正针),装瓣膜(2把中号针持),剪线(蚊氏钳2把+剪刀),打结(所有结打好后一起剪),4-0P大针左右各一针关闭主动脉瓣置换(A VR):1)打开主动脉瓣,取下标本,探查,试瓣(主动脉瓣:生物瓣:小绿色帽状;机械瓣:蓝色杆双头带帽)2)缝合:小针无垫片,先同色缝三针,再白绿相间缝合(12-14针,双头长针持,正针或钩针),装瓣膜(2把中号针持),剪线(蚊氏钳2把+剪刀),打结(打一根,剪一根),5-0p左右各一针关闭三尖瓣成形(TVP):1)打开三尖瓣,探查,试环(黄色片状)2)缝合:小针无垫片,白绿相间缝合(7-10针,单头长针持,正针或反针),装环(2把中号针持),剪线(蚊氏钳2把+剪刀),打结(所有结打好后一起剪),5-0p一针关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10
二尖瓣环解剖 Mitral annulus anatomy
二尖瓣环分为前瓣环和后瓣环。前瓣环约占整个瓣环的三分之一 (1)左纤维三角---位于二尖瓣前叶与主动脉左冠瓣的接合部 (2)右纤维三角---是房室膜性间隔,是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根部的交合点,
而且也称之为心脏中心纤维体。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Mitral Valve Annuloplasty
美国胸心外科协会(STS)MVR/MVP手术死亡率统计 (1994-2003)
二尖瓣成型可以避免二尖瓣置换术后出血栓塞机械瓣失灵等很多并发症, 可以
保持心室生理性结构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2
二尖瓣成形手术技术探讨
▪ 国内外二尖瓣疾病的病理类型的差异 ▪ 二尖瓣环解剖结构的特点 ▪ 人工瓣环成形技术的发展 ▪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成形技术
Dynamic structure of mitral annulus
二尖瓣环呈马鞍型(或D型或肾型),水 平和垂直面均可以运动和形态改变,瓣 环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约为0.75。 鞍型瓣环的最高点位于二尖瓣前环中点, 二尖瓣环水平方向后瓣环在心脏收缩期 移向前环而舒张期远离二尖瓣前环。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11
二尖瓣瓣环的纤维不连续性
Disconnection of mitral annulus
A:二尖瓣环全部为纤维成分组成 B:二尖瓣环仅左右纤维三角为纤维成分组成 C:二尖瓣环的纤维成分非对称性缺失 D:二尖瓣环的纤维成分间断对称性缺失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12
二尖瓣瓣环的立体动态结构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Posterior annulus is close to LCX and be careful not to injure it.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左冠优势型患者,左回旋支粗大,距房室沟 非常近,术中易损伤。
箭头所指,可见后叶楔形切除、人工瓣环植 入术后,回旋支显影中段。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A. 术前冠脉造影
13
End systole End diastole
二尖瓣瓣环的立体动态结构
Dynamic structure of mitral annulus
收缩末期
舒张末期
左心室 (LV)
二尖瓣环垂直方向,瓣环整体在心脏收缩期移向 心尖方向,舒张期移向左心房方向。
左心房 (LA)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14
Left trigone marker
100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例数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7
二尖瓣不同病理改变时的成形机会 二尖瓣不同部位成形的机会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8
二尖瓣装置不同部位在不同病理改变下的变化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9
二尖瓣环的解剖结构特点
B. 术后冠脉造影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19
二尖瓣瓣环的病变
Mitral annulus pathology
二尖瓣瓣环扩大
Mitral annulus enlargement
二尖瓣瓣环钙化
Mitral annulus calcification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20
有效瓣口面积
二尖瓣前后叶完全开启时的瓣口直径小于二尖瓣环的直径,则二尖瓣 的面积与二尖瓣环面积是不同的概念,前者称为有效瓣口面积,表明舒 张期通过二尖瓣左房血流的截面积;后者则为潜在瓣口面积。有效瓣口 面积与潜在瓣口面积二者比例约为1:1.5~1:2.2。正常人的瓣口面积约为 4.0~6.0平方厘米.
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4
美国多个研究中心二尖瓣疾病的病理情况
William F. Northrup, The Journal of Heart Valve Disease 2003;12:14-24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5
76.7%
8.3%
8.1% 3.0% 1.8% 0.9% 0.7% 0.5%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16
二尖瓣瓣环形态与功能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tral annulus anatomy
后瓣环近前交界处有左回旋支 紧邻。左冠脉优势者旋支与后 瓣环的间距约为3~6.5毫米,平 均4.1毫米;右冠优势者二者间 距为6-11.5毫米,平均8.5毫米; 手术进针时应该注意防止旋支 及其伴随静脉或冠状静脉窦的 损伤。
Posterior mitral annulus enlarge more obviously than anterior annulus and must be repaired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15
二尖瓣瓣环形态与功能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tral annulus anatomy
二尖瓣瓣环形态与功能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tral annulus anatomy
Right trigone marker
前瓣环形态和长度改变不明显,后 瓣环缺乏纤维条索而薄弱,并且是瓣环 不完整现象的主要表现区域,是二尖瓣 瓣环扩大的主要部位.进行瓣环成型时 主要为后瓣环的矫正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心内膜炎 大动脉病
先天性心脏病 冠心病 其他
退行性变 瓣膜功能障碍
中国和美国二尖瓣疾病的病理原因分布
二尖瓣瓣环成形技术
6
国内二尖瓣疾病病因构成趋势变化
600
20%
550
退行性变
500
冠心病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5% 10% 5%
其他 冠心病 退行性变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前瓣环为主动脉左/无冠瓣环的延续,成 型时此区域人工瓣环应用并非完全必要, 使得应用C形或条带(band)瓣环成为 可能。另外要注意缝针不宜过深,以免 损伤主动脉瓣。 Anterior annulus is close to aortic valve and relatively fixed. No need to fix it again and should not injure the aortic val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