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与全站仪的比较

RTK与全站仪的比较
RTK与全站仪的比较

RTK与全站仪的比较

RTK又叫实时动态差分测量,简称动态GPS,英文全称为Real Time Kinematic。随着RTK 技术不断的成熟和发展,RTK产品在我们测绘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林业、农业、电力、国土勘界等等其他行业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现在RTK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全站仪,而且效率要比全站仪高得多,当然,RTK也不能完全代替全站仪,下面针对他们的优缺点来进行一下说明。

1.从使用条件上

1.1全站仪的使用条件

其实全站仪就是经纬仪的电子化、自动化,不光可以测量距离,还可以测量坐标、高程。使用全站仪工作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

(1)必须要有可见光,而且光线不能太弱,因为全站仪虽然可以自动测量坐标、高程和距离、角度,但是,它也是必须要人眼主动照准目标的,没有光线或者光线太弱,人眼就很难发现观测目标。

(2)必须要光学通视,也就是说需要观测的目标和全站仪之间的连线上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如果存在遮挡物,要么造成人眼看不到,瞄不准目标,要么全站仪因为观测条件差的原因测量不出数据。

以上两点是使用全站仪测量必须要满足的条件,缺一不可。

1.2 RTK的使用条件

(1)不需要很强的光线,必须要对天光学通视。所谓对天光学通视,就是从地面要看的见比较大面积的天空,因为RTK使用的是人造卫星,卫星和RTK之间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通讯的,由于距离非常遥远,卫星大概在2万公里的高空,而且无线电信号要通过大气层和电离层,因此无线电信号非常弱,拿手机信号来比较的话,要弱上百倍,因此很难通过茂密的树叶或者建筑物的墙壁,所以如果不对天通视的话,RTK主机将接收不到卫星的信号,而RTK是通过接收卫星数据来工作的,收不到卫星信号,那么RTK也无法工作,就和全站仪不能光学通视也无法工作一样的道理。

(2)RTK的两台主机不需要光学通视。RTK一套是由2台主机组成的,一台基准站即架设好以后固定不动的,一台移动站即用来流动工作的,他们二者之间不需要光学通视,所谓不需要光学通视就是两台主机的连线上可以有障碍物。RTK两台主机之间需要通信使用无线电信号,是通过基准站的外挂电台来实现,使用的无线电频率为460MHz,波长要比可见光长得多,基准站使用的无线电波长为0.65米左右,从物理学可以知道,波长越长,无线电的衍射角度就越大,而且,电磁波也可以被反射,通过这个原理我们即可得知为什么两台主机之间可以存在障碍物了,所以只要二者之间的通信存在,那么二者之间就可以依靠电磁波传送的信息进行坐标计算,不通视也可以工作。而全站仪工作要使用红外线或者激光来测量距离用于推算坐标的,红外和激光的波长非常短,用来测量直线距离,而且要反射回全站仪的测距头,因此只能光学通视了才能工作。

从二者的使用条件上来看,对天通视要比光学通视容易得多(当然隧道等工作除外),所以从这点上来看,RTK要略胜一筹。

2.从测量距离上

全站仪属于短距离测量,一般最长测距也就是1.5公里左右,再远的话人眼难以发现观测目标,而且返回信号太弱会导致测不出数据,如果需要观测的点距离已知点比较远,那么就要需要多次搬站来完成测量工作。

RTK的测量距离一般都在10公里左右,所以在常规测量的时候,只需要基准站架设一次就可以完成测量工作。

3.从测量误差上

一般的测量工作全站仪都不可能一次架站完成测量工作,因此需要搬站,搬站之前要把下个设站点测量出来,然后搬站,这时候测量误差就出现了。因为每个点测量的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测量上叫误差传播理论,搬站的次数越多,误差累积就越大,如果不进行平差的话,到最后一点的精度就已经很差,这是全站仪无法避免的,但是在平常测量工作中每点都进行平差显然是不可能的,一般只对二级导线以上的点才进行平差。

RTK测量的原理是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进行比较即差分,或得两着之间的精确相对位置,他们之间连线的精度平面在1cm+1ppm X D,移动站所测量的每个点都是与基准站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而基准站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因此移动站所测量的每个点的误差都是相对于基准站的,而不是象全站仪那样是相临之间的两个点,这样一来,RTK就没有误差传播,也就没有误差累积了。

4.从引点上

现在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导致在城区内,特别是那些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由于城市建设太快,以前测量时所埋设的控制点已经所剩无几,部分地区甚至缺点严重。而在乡镇上,以前测量工作并不多,所以埋设的控制点本来就不多,而且部分被破坏,使得控制点也所剩不多了。当我们在这样的地区进行测量工作时,问题就出现了,要从比较远甚至很远的地方望测区引点,从第三项的比较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全站仪,误差累积无法避免,必须用一级导线或二级导线引点,引到测区后再部设图跟点进行测图,长距离的引点使得控制点引到测区后精度不高,而且一、二级导线的测设工作也很复杂,费时费力费财,工作效率难以提升。如果我们使用RTK引点的话,一般可以将30公里以内的控制点引到测区,这最多一上午的工夫就完成了,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它不存在误差累积的问题,可以之间在测区部设图跟点,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担心控制点少的问题了,有时间的话可以随时拿出RTK 进行控制点的修补测。

5.从人员上

在测图的过程中,全站仪一般需要至少3人,一人测量,一人跑尺,还有一人画草图,需要3个人都要对测量有比较深的理解。RTK现在暂时需要3个人,一人看基准站,一人测量,一人画草图,只须两个人对测量有比较深的理解即可,看基准站可以找个民工,现在,我们RTK测图就仅需要2人,我们会推出一款新的手簿操作软件“测图之星”,这样就可以边测边画图,外业完成后直接传输到电脑上成图,到时候一个技术员出去就可以完成工作了。

在放样的时候,全站仪必须使用对讲机,由操作全站仪的人对棱镜进行指挥,放样效率低。而RTK的手簿显示方向、距离差、方位角和高差,一个人看着指示即可完成放样工作,由于有了距离方位的指示,放样效率要比全站仪高的多。一般使用全站仪放样公路的话,一天能放5公里左右,而RTK可以放到10公里。

每台仪器都有它的优缺点,RTK要求对天通视,全站仪需要光学通视,二者之间恰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二者合理的搭配使用,其效率一般比单一使用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要提高4倍以上。

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

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 时间:2010-05-07 10:21:08 来源:本站作者:四眼我要投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使测绘工作正从传统的测绘技术手段向现代数字测绘过渡,全站仪在现代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对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的误差产生及大小做分析。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电脑处理器于一体,因此,它也兼具经纬仪的测角误差和光电测距仪的测距误差性质。本文分别对这两项误差在城市测量中的大小进行分析,然后综合两方面的影响对地面点的点位误差进行分析与估算。最后单独分析全站仪的高程误差。 一、全站仪测图点位中误差分析 1、全站仪测角误差分析 检验合格的全站仪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①仪器本身的误差(系统误差)。这种误差一般可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来消除或减低其影响,但在全站仪测图中对角度的观测都是半测回,因此,这里还是要考虑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分析仪器本身误差的主要依据是其厂家对仪器的标称精度,即野外一测回方向中误差M 标,由误差传播定律知,野外一测回测角中误差M1测= M 标,野外半测回测角中误差M 半测= M1测=2M 标。 ②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在《测量学》教材中有很详细的分析其公式为M 中= ρ e/ ×S AB/S1S2其中e 为偏心距,熟练的仪器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对中偏心距一般不会超过3mm ,这里取e=3mm 。S1在这里取全站仪测图时的设站点(图根点)至后视方向是(另一通视图根点)之间的距离,S2取全站仪设站点至待测地面点之间的规范限制的最大距离。由公式知,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与两目标之间的距离S AB成正比,即水平角在180 时影响最大,在本文讨论中只考虑其最大影响。 ③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测角的影响,《测量学》教材推导出的化式为m 偏= ρ /2× √ (e1/S1)2+(e2/S2)2,S1、S2的取法与对中误差中的取法相同,e1取仪器设站时照准后视方向的误差,此项误差一般不会超过5mm ,取e1=5mm ,e2取全站仪在测图中的照准待测点的偏差。因为常规测图中棱镜中心往往不可能与地面点位重合,偏差为棱镜的半径 R=50mm ,固取e2=50mm 因为对中误差与目标偏心误差均为“对中”性质的误差,就对中本身而言,它是偶然性的误差,而仪器一旦安置完毕,测它们就会同仪器本身误差一样同时对测站上的所有测角发生影响,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则测角中误差M β= 。 下面就以上分析,根据《城市测量规范》中给出的各比例测图,图根控制测量与各比例测图

智能型全站仪 OS-602G 主要技术参数

智能型全站仪 OS-602G 主要技术参数 1、基本功能 满足控制测量,导线测量、地形地籍测量、数字化成图。 2、详细技术参数及配置要求 望远镜部分: 1、放大倍率/分辨率:30倍/2.5"; 2、其它:镜筒长度:171mm,物镜孔径:45mm(EDM:48mm),成像:正像,视场角:1?30′(26m/1,000m), 最短焦距:1.3m,背光亮度:5级; 测角部分: 1、角度最小显示:1"/5"; 2、测角精度:2"; ★3、双轴补偿器:液体双轴倾斜传感器; ★4、补偿范围:≥±6′; 测距部分: 1、激光输出等级:棱镜/反射片1级安全激光 ★2、测距范围: (1)无棱镜:0.3~500m; (2)反射片:1.3~500m; (3)小型棱镜:1.3~500m; (4)单棱镜: 1.3~5,000m; 3、最小显示:精测/速测:0.001m追踪测:0.01m; 4、测距精度: (1)无棱镜:(3+2ppm×D)mm; (2)棱镜:(2+2ppm×D)mm; ★(3)测距时间:精测:0.9秒,速测:0.7,跟踪测:0.3秒; 系统 /接口与数据管理: ★1、操作系统:Windows CE 6.0 2、显示器:3.5英寸彩色显示屏,LED背光灯半透射式TFT QVGA色LCD,触摸屏,自动亮度 控制/26个按键(有背光灯) 3、操作面板:彩色触摸屏+数字键盘; ★4、测距触发键:位于仪器右侧,方便瞄准目标时快速测量; 5、数据存储: (1)仪器内存:≥500MB; (2)外部:USB闪存(最大8GB)

6、接口:RS-232C串口,USB2.0(A口和小型B口) 7、蓝牙模块(选配):1级蓝牙,Ver.2.1 +EDR,传输距离半径:300m 其它功能: 1、激光指示器:望远镜同轴红色EDM激光束; ★2、导向光:绿色激光二极管(524nm)和红色激光二极管(626nm),工作范围:1.3~150m*2,红绿光放样引导器位于望远镜下方。 3、水准器:±6′(内圆) 4、光学对中器:放大倍率3X,最短焦距:0.3m自基座起; ★5、防尘防水等级:IP65级; 电源系统: ★1、机载电池:配置可充电锂电池;单块电池容量≥4300mAh 2、工作时间(测角测距):≥16小时; 机载应用软件: 1、常规测量功能:测角、测距、放样、偏心、后方交会、导线测量、参考弧、参考线、参考 面、道路勘设软件等; ★2、数字成图测量功能,快速野外CAD成图,实现内外业一体化; 3、多点后视定向功能; 4、快速自定义菜单; ★5、DTM方量计算功能,外业测点可直接生成数字地表模型和等高线,实现快速计算土方量; 3、每套配置要求 ⑴主机标配1块电池、1台快速充电器 ⑵每套配木质脚架1付 (3)_每套配5米对中杆一根 ⑷每套配软包棱镜一个 三:售后服务要求: ★⑴、产品主机免费保修一年,附件保修半年,终身维修服务,免费培训, 维修时若用户工程紧张急用仪器,保修期内则免费提供备用机备用,用户可以免费的享用应用软件的升级; ⑵、质保期内,2小时内作出反应,48小时内上门服务;

RTK操作简要流程(图文版)

GPS(RTK S86T)简易操作手册 已知两点坐标,求参数转换 操作一、我的设备(手簿连接移动站)点击:控制面板 1、设备属性→蓝牙设备→扫描设备,进行扫描

,搜寻到移动站后,点击“+”(对应的移动站机身号)→串口服务;弹出相应的界 面→串口号com 7 (默认) 或者选择任意一个串口号如图选择8→确定,点击“ok” 回到桌面。 注:工程之星中端口设置串口号必须与连接蓝牙时选的串口号相同!此设置在配置里将提到。 2、基准站不用连接 操作二、EGStar(工程之星3.0)

一、点击:配置 1、端口设置 端口改为连接移动站蓝牙时所选串口号com7 (默认) 波特率 115200 仪器类型 RTK 确定 注:工程之星串口号必须与蓝牙串口号(移动站)相同!如图所示选择8号 4、仪器设置 移动站设置(第一次设置后,一般不用改动) 解算精度水平: common RTK解算模式: NORMAL 差分数据格式要与移动站和基准站一致

5、电台设置 读取主机信息(即基准站与移动站连接) 切换通道设置为: 1 。→点击:切换。→点击:确定。 注:4)、5)一般情况下不用改动,使用默认值。 以上五步都设置完成后,退出工程之星。重新进入。

1、工程设置(增加新的坐标系) 配置—工程设置—编辑—增加 “参数系统名”指的是对坐标系的命名,“椭球名称”按需选择,如“Beijing54”、“X ian80”,输入“中央子午线”,点击OK、再点击确定,回到工程设置的界面(见下图)

点击天线高 注:各个地区中央子午线不一样,详询技术人员 二、点击:工程 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确定→选择坐标系→确定。

RTK与全站仪的比较和区别

RTK与全站仪的比较和区别 其实GPS是不能完全代替全站仪的,看完了就知道。总结一下就是,RTK 无法在卫星信号特别差的地方使用,但是在一般的有卫星信号的地方,RTK效率会比全站仪高出数倍;全站仪虽然用起来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在小工程上还是挺实用的,尤其是房檐下等卫星难以接收到的地方,RTK几乎不能取代全站仪,因此,要真正达到最高效率,两者的合理结合是必须协调的。 RTK又叫实时动态差分测量,简称动态GPS,英文全称为Real Time Kinematic。随着RTK技术不断的成熟和发展,RTK产品在我们测绘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林业、农业、电力、国土勘界等等其他行业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现在RTK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全站仪,而且效率要比全站仪高得多,当然,RTK也不能完全代替全站仪,下面针对他们的优缺点来进行一下说明。 1.从使用条件上 1.1全站仪的使用条件 其实全站仪就是经纬仪的电子化、自动化,不光可以测量距离,还可以测量坐标、高程。使用全站仪工作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 (1)必须要有可见光,而且光线不能太弱,因为全站仪虽然可以自动测量坐标、高程和距离、角度,但是,它也是必须要人眼主动照准目标的,没有光线或者光线太弱,人眼就很难发现观测目标。 (2)必须要光学通视,也就是说需要观测的目标和全站仪之间的连线上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如果存在遮挡物,要么造成人眼看不到,瞄不准目标,要么全站仪因为观测条件差的原因测量不出数据。 以上两点是使用全站仪测量必须要满足的条件,缺一不可。 1.2 RTK的使用条件 (1)不需要很强的光线,必须要对天光学通视。所谓对天光学通视,就是从地面要看的见比较大面积的天空,因为RTK使用的是人造卫星,卫星和RTK之间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通讯的,由于距离非常遥远,卫星大概在2万公里的高空,而且无线电信号要通过大气层和电离层,因此无线电信号非常弱,拿手机信号来比较的话,要弱上百倍,因此很难通过茂密的树叶或者建筑物的墙壁,所以如果不对天通视的话,RTK主机将接收不到卫星的信号,而RTK是通过接收卫星数据来工作的,收不到卫星信号,那么RTK也无法工作,就和全站仪不能光学通视也无法工作一样的道理。 (2)RTK的两台主机不需要光学通视。RTK一套是由2台主机组成的,一台基准站即架设好以后固定不动的,一台移动站即用来流动工作的,他们二者之间不需要光学通视,所谓不需要光学通视就是两台主机的连线上可以有障碍物。RTK两台主机之间需要通信使用无线电信号,是通过基准站的外挂电台来实现,使用的无线电频率为460MHz,波长要比可见光长得多,基准站使用的无线电波长为0.65米左右,从物理学可以知道,波长越长,无线电的衍射角度就越大,而且,电磁波也可以被反射,通过这个原理我们即可得知为什么两台主机之间可以存在障碍物了,所以只要二者之间的通信存在,那么二者之间就可以依靠电磁波传送的信息进行坐标计算,不通视也可以工作。而全站仪工作要使用红外线或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随着新仪器新设备的不断出现,测量技术的不断提高,同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这就对精度的要求加强了许多,随着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广泛应用,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对全站仪在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在我们建筑施工测量中,全站仪主要是用于测量坐标点位的控制和高程的控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全站仪放样的误差作简要概述。 1、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误差分析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MP由测距边边长S(m)、测距中误差ms(m)、水平角中误差mβ(″)和常数ρ=206265″共同构成,其精度估算公式为: 而水平角中误差mβ(″)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仪器本身的测 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式(3)表明,对固定的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心为测站O。因此对每一个放样控制点O,可以根据点位放样精度m计算圆半径S,在半径范围内的放样点都可由此控制点放样。由式(1)可看出,放样点位误差中,测距误差较小,主要是测角误差。因此,操作中应时时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2、全站仪在控制三角高程上的误差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测量高程时方法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当A、B两点距离较短时,用上述方法较为合适。 在较长距离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 设仪器高为i,棱镜高度为l,测得两点间的斜距为S,竖直角α,则AB两点的高差为: 一般情况下,当两点距离大于400m时须考虑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在高差计算时需加两差改正。 式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取6371km, k为大气折光差系数,k=1-2RC (C为球气差,C=0.43D2/R,D:两点间水平距离)。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当距离较远时,影响高差精度的主要因素就是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如果高程传递次数较多,累计误差就会加大,在测量时,最好是一次传递高程,若有需要,往返测高程,取其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1)、地球曲率改正 以水平面代替椭球面时,地球曲率对高差有较大的影响,测量中,采取视距离相等,消除其影响。三角高程测量是用计算影响值加以改正。地球曲率引起的高差误差,按下式计算 P=D2 /2R (2)、大气折光改正 一般情况下,视线通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时,将发生连续折射,形成向下弯曲的曲线。视线读数与理论位值读数产生一个差值,这就是大气光引起的高差误差。按下式计算 r =D2 /14R

1套徕卡TCR802ULTRA电子全站仪采购项目

1套徕卡TCR802ULTRA电子全站仪采购项目 一、配置清单 1、TCR802ULTRA电子全站仪主机1台 2、GEB121电池2块 3、GKL112充电器1套 4、GMP111小棱镜组1组 5、563625通讯电缆1根 6、主机仪器箱 1个 7、GPH1单框 2个 8、GPR1棱镜 2块 9、GZT4占板 2个 10、GSR3精密支架 2个 11、GDF22基座 2个 12、GST05脚架 2副 13、GLS11对中杆 1根 14、GSR2对中架 1套 15、GST20脚架 1副 16、附件箱 1个 17、全站仪机载系统程序:测量&定向,自由设站/后方交会,放样,参考线/弧,对边测量,面积测量,悬高测量,隐蔽点测量,建筑轴线放样,高程传递,目标偏置,自动启动顺序,COGO,道路放样各1套 18、全站仪机载程序:导线测量软件、多测回测角程序 各1套 二、采购需求 采购仪器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规格、设备使用环境和工作环境及详细的售后服务有关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投标人所提供的仪器和设备必须是正版原装品牌,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具有该 产品的出厂标准或国家鉴定证书,进口产品必须提供海关进货单(复印件备查)。 2、仪器和设备开箱合格率应达到100%。仪器和设备合格标准为安装调试合格后连续 测试48小时无故障。 3、所有仪器和设备按投标人的保修承诺及生产厂家和国家的保修规定进行保修,并在 投标文件中按本要求详细说明和承诺售后服务内容和保质、保修条件。超过保修期 后,只收零、配件成本费。 4、在保质、保修期内,同一商品、同一质量问题连续两次维修仍无法正常使用,中标 方必须无条件免费予以更换同品牌、同型号新机器。 5、所有仪器和设备必须在签订合同后20个工作日内交货,并安装调试合格。 6、所有仪器和设备除必须提供所有标配应有的随即手册、捆绑销售的操作系统

RTK详细操作步骤+2

中海达F61 RTK详细操作步骤 一、项目的新建 1、项目的建立 项目—>新建—>输入你的项目名—>点击确定。 2、项目信息—>坐标系统—>投影—>投影项中只需要将中央子午线经度该为108—>点击保存—>OK 二,基站的连接和设置 项目新建好了以后,就要链接并且设置基站: 基站的架设:(略) 基站的连接: 点击—>点击连接GPS—>跳出连接界面—>连接—>跳出搜索界 面—>若无主机编号则搜索—>收到目标主机然后停止—>选择你的目标主机—>点击连接。 基站的设置: 1,用外挂电台的设置方法:(仪器提示是外挂基站) 点击—>点击基准站设置: 基准站有三项需要设置: (1)点击平滑。(精度最好控制在0.02以下) (2)数据链:数据链选择外部数据链 (3)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最后点击确定。 2,用内置电台设置方法:(仪器提示是UHF基准站) 点击—>点击基准站设置: 基准站有三项需要设置: (1)点击平滑。(精度最好控制在0.02以下) (2)数据链: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功率选择高,频道自由设定(0-99之间) (3)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最后点击确定。 3,用手机卡的设置方法:

点击—>点击基准站设置:(仪器提示是GSM基站) 基准站有三项需要设置: (1)位置:输入点名和天线的高度,再点击平滑。 (2)数据链:选择内部网络. 具体设置如下: IP: 202.96.185.34 小组号: 各地区号+任意三位数(如:0854156) 分组号: 和上面的三位数一样( 如156) 其他的不要动. (3)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最后点击确定。 设置好了基准站后要看看GPS主机上的灯是否闪的正常: 最上面的电源灯要常亮;中间的卫星等要常亮;最下面的用电台模式信号灯要一秒闪一次,用手机卡则是绿灯常亮,红灯一秒一闪。 注意:设置好了基准站后要断开连接:点击—> 断开。断开了再来 连接移动站 三,移动站的连接和设置: 移动站的链接: 同上 移动站的设置: 点击—> 点击移动站设置 1用电台的设置方法(仪器提示是UHF移动台) 移动站有两项需要设置: (1)数据链: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电台频道和基站上的频道相对应。 (2)其他: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最后点击确定。 2,用手机卡的设置方法: (1)数据链:选择内部GPRS. 具体设置如下: IP: 202.96.185.34 小组号: 区号+任意三位数(如:0854156且与基准站设置一样) 分组号: 和上面的三位数一样( 如156且与基准站设置一样) 其他的不要动. (注意:这个设置要和基准站的设置一模一样)(2)其他: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各类全站仪应用与比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全站仪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7) 第三章全站仪的原理 (11) 第四章全站仪的比较和差距 (13) 第五章全站仪的专项功能简介 (22) 第六章发展趋势 (26) 第七章结论 (27) 后记 (28) 参考文献 (29)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引言 在测绘仪器的研制和使用上,国外先进的测绘仪器已经向电子化、智能化、多功能、多品种,集光、机、电、算于一身的高科技方向发展。GPS和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科技,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基础产业将会有更大的飞跃,对先进的测绘仪器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多。然而,目前我们测绘行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平板仪、经纬仪、水准仪老三件和人工计算和绘图上,这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更新观念,提高技术装备,使用现代化测量仪器向测绘数字化迈进已迫在眉睫了。现代化测量的主要仪器是全站仪和GPS,但是当前许多地方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有些测量单位对全站仪了解的很少,更不用说去比较。为了满足各级测量单位或部门的在这方面的需要,我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本着简洁、灵活、高效的思想,参考了许多的测量方面的资料,在这里同大家一起探讨各个种类全站仪之间的关系,希望能给有兴趣的朋友一点帮助,一点启示。

第二节对进口全站仪比较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对进口全站仪比较的目的就是使国内每个测量人员彻底和全面地了解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大体结构、特点及各个全站仪之间的优劣之处,从而更好地利用它们为我国的测绘事业服务。这对各个测量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和技术的合理性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设计人员方面:从比较中了解仪器的精度技术指标和性能情况,从而更好地获得设计时的真实数据。 2.工作和生产人员方面:了解仪器的种类、价格、使用方法、性能稳定性以及各类仪器自身的优缺点,为以后的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3.学术研究方面:了解世界上全站仪的厂家的情况及全站仪生产的发展历程,并及时了解世界仪器技术发展新动向,从中确定攻关研究项目,为我国的测绘仪器事业作出贡献。 4.国内生产厂家方面:了解我国仪器产品与世界先进仪器产品的差距,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改进和提高国内仪器生产的技术水平,改良自身的仪器产品的质量,从而使我们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第三节论文的总体说明 本文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各种进口全站仪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来比较分析,并根据南方测绘仪器公司提供的有关有

全站仪放样误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测绘技术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迅速提高。测绘作业手段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测绘仪器设备由过去的光学经纬仪,逐渐地过渡到半站仪,接着又推出了全站仪,随着仪器设备不断地创新,测绘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逐渐减轻,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高。本论文对全站仪在施工中放样精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站仪;放样;估计精度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已经相当普及而且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全站仪以其高度自动化和准确快捷的定位功能在目前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许多新技术运用到全站仪的制造和使用当中,如无反射棱镜测距、目标自动识别与瞄准、动态目标自动跟踪、无线遥控、用户编程、联机控制等。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对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仪器精度的选择 为了能够满足施工中测量精度,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测角和测距精度要求匹配的原则进行仪器选用: mβ/(ρ)≈mS/S或mγ/ρ≈ms/S 式中mβ、mγ为相应等级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方向中误差,(″);ms为测距中误差,m;S 为测距边长,m;ρ为常数,ρ=206265″。 例如: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平均测距长度S为按500m计,按照精度匹配原则有:mγ=ms/S×ρ=5P500000×206265=2″,因此,当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时,应选用测角精度为2″级经纬仪。 2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精度估算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MP由测距边边长S(m)、测距中误差ms(m)、水平角中误差mβ(″)和常数ρ=206265″共同构成,其精度估算公式为: Mp=± (1) 而水平角中误差mβ(″)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仪器本身的测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由式(1)可得S2=[(M2P-m2s)×ρ2]/m2β (2) 顾及s2=(Xi-XA)2+(Yi-YA)2 因此(Xi-XA)2+(Yi-YA)2=(M2p-m2s)/(mβ/ρ)2 (3) 式(3)表明,对一定的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心为测站A。因此对每一个放样控制点A,可以根据点位放样精度m计算圆半径S,在半径范围内的放样点都可由此控制点放样。由式(1)可看出,放样点位误差中,测距误差较小,主要是测角误差。因此,操作中应时时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3全站仪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 设仪器高为i,棱镜高度为l,测距仪测得两点间的斜距为 S,竖直角α,则AB两点的高差为: hAB=Ssinα+i-l (4) 式(4)是假设的水平面来起算的,实际上,高程的起算面是平均海水面。因此,在较长距离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在高差计算中加两差改正,即: hAB=Ssinα+i-l+h球+h气=Ssina+i-l+s2/(2R)-k2s/(2R) (5) 式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取6371km,h球、h气为大气折光系数。一般来说,两差改正很小,当两点间的距离小于400m时,可以不考虑。 由式(5)可知:

全站仪技术参数

一、全站仪技术参数 1、距离测量无棱镜 300米,5KM/1P 2、精度无棱镜:±(5mm+3ppm)测量时间精测3秒,跟踪1秒 3、测角精度 2秒 4、带有三脚架 二、RTK测量系统 1、接收机精度指标 RTK水平精度:±1cm+1ppm RTK垂直精度:±2cm+1ppm 静态、快速静态平面精度:±2.5mm+1ppm 静态、快速静态高程精度:±5mm+1ppm 码差分定位精度:0.45m(CEP) 单机定位精度:1.5m(CEP) 2、接收机部分 220通道 GPS:L1C/A,L2E,L2C,L5 GLONASS:L1C/A,L1P,L2C/A(仅GLONASSM),L2P SBAS:L1C/A,L5 GIOVE-A:L1BOC,E5A,E5B,E5AltBOC(可支持) GIOVE-B:L1CBOC,E5A,E5B,E5AltBOC(可支持) 先进的天宝Maxwell6测量GNSS技术 优越的长距离RTK解算能力 3、物理指标 尺寸(长*宽*高):158mm*158mm*78mm 电池容量:8800mAH 电压:7.2V 防震:抗2米自然跌落 防水:水下1m浸泡 防尘:完全防止粉尘进入 等级:IP67 4、内置GPRS/CDMA网络通信部分 支持GPRS/CDMA通信服务,国际通用,自动网络登录,兼容各种CORS系统的接入 免费全时为NRS的用户提供服务器,并支持NTRIP协议的接入,也可以为用户建立自己的服务器 5、接收机按键、显示屏相关指标 显示屏:128*64分辨率,2英寸液晶显示 四键操作:可视化操作,方便快捷

6、工作环境 工作温度:-40°C至+75°C 存储温度:-55°C至+85°C 7、手簿参数 防水防尘:IP67级 防震:抗2m自然跌落 处理器:Intel PXA 270 520MHZ 32BIT RISC CPU 内存:128M,支持SD卡,CF卡,最大限量扩充 工作温度:-20°C至+50°C 存储温度:-40°C至+60°C 显示屏:480*640分辨率,3.6in,FullVGA,TFT彩色液晶显示屏无线通信:蓝牙无线通信 数据传输:SD卡、USB传输

GPS RTK操作步骤

科力达RTK操作流程 基准站架设注意事项: 基准站要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架设,具体视当地测区条件选择,最好架设在测区中间,以便信号能够更好的覆盖,需注意的是基准站只要保持基本水平即可。架设好以后按I键将主机开机,按电台上的ON键将电台开机即可。开机几分钟后,基准站的第一个灯sta灯(红灯)每秒闪一次,电台上的TX灯(红灯)每秒闪一次,表示基准站正常工作。 移动站操作流程 求转换参数流程 1、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一般为当天日期)然后确定,点 击编辑,再点击编辑,选择椭球(根据控制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如BeiJing54),输入中央子午线(如99),点OK然后确定再点确定回到主界面。 2、到1号已知点平滑测量1次,取名a1,到2号已知点平 滑测量1次取名b1,点击“输入”下拉菜单“求转换参数” 点击“增加”按钮,输入1号已知点的已知坐标,点OK,将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从坐标管理库选点”,选择a1,点确 定,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刚才选择的坐标将显示在对话框上,再点击OK,这样1号已知点就和我们测量的坐标配对完毕。再次点击“增加”按钮,输入2号已知点的已知坐标,点OK,将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从坐标管理库选点”,选择

b1,点确定,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刚才选择的坐标将显示在对话框上,再点击OK,这样2号已知点就和测量的坐标配对完毕。点击“保存”,输入参数文件名(因为所求参数为4参数,建议取名为4CS),再点确定,系统提示保存完毕,然后点击“应用”。 综上所述:四参数求取其实就是一个已知坐标和测量坐标进行的一个配对的过程,如果有需要可以增加两个以上点求四参数。 单点校正 当基准站因意外断电而关机,或者遭到意外移动时,需要点校正(只要基准站关机或者移动了就需要及时进行校正),方法为:先将移动站开机,打开工程之星将手簿与移动站连接上,移动站达到固定解以后,点击输入下拉菜单“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下一步,将已知点坐标输入对话框,输入天线高(杆高),将移动杆在已知点上对中后点击屏幕右下方的“校正”,然后点确定即可,接着将移动站在已知点上对中,采集一个坐标与已知坐标进行对比,误差不超过两公分即可进行测量了,如果不符合则重复以上步骤重新校正、比对,直至精度满足要求。 道路设计、道路放样及成果输出 道路设计:点击输入下拉菜单“道路设计”,选择元素模式,点击新建按钮,输入一个文件名然后确定,输入起点里程及间隔,

全站仪在施工中的应用与重要性-测量部-梁博文

全站仪在施工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单位:中交隧道工程局一公司 项目:京沈项目部 姓名:梁博文

摘要 全站仪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诞生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式,促进了测量技术的发展,它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的测量错误和误差的传递、提高测量精度。基于全站仪各方面的优点,它被认为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最佳选择。所以全站仪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而且应用比例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利用全站仪的特点,使其在测绘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全站仪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1全站仪的特点及主要放样功能 1.1全站仪的特点 全站仪可与电子计算机配合使用,以实现工作的高效性。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作业面相对高差限制大大缩小,一板高差在150m以内,(要正确设置大气常数),其水准测量能满足四等水准精度,这一高差基本上能满足各种大型工程的要求,其粗略放样半径可达2000m 以上,无需钢尺量距,测距速度快。同时内业计算也非常简单,尤其在坐标放样时,更显其优越性,其角度和边长都会显示在屏幕上,操作方便。 传统的测量工作一般需要几种测量仪器配合来完成任务,至少需要两种测量仪器才能完成,而且需要改变测站,费时费力。而全站仪在一个测站就可以完成控制点范围内的所有测量工作。尤其在高程测量上,全站仪的一站可以完成传统水准仪10站乃至40站的工作,且避免了因转点而引起的误差累积。因此,对放样同样任务的工作,全站仪比传统测量仪器可节省2/3的时间,人力可节省1/2。 1.2全站仪的主要放样功能 2.2.1全站仪放样已知方向的长度 由于全站仪一般都具有斜距换算平距功能。因此,使用全站仪放样长度的方法很简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安置全站仪于A点,照准放样方向B,将温度、湿度、气 压及各种参数输入到全站仪中。 (2)在目标方向线AB上移动反光镜,当全站仪平距显示为待放样

全站仪技术参数要1求

xxxxxx有限公司 拓普康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技术参数 主管领导: 编制部门:xxxx部 20xx年x月xx日

拓普康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一、设备名称:拓普康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二、设备型号及数量: 1、ES-1xx型(含配套三脚架2个、反射片RS50N-K2个、倾斜式微型棱镜2个、单棱镜9个、倾斜式单棱镜框2个、倾斜式三棱镜框2个、标杆连接器-A2根、标杆连接器-F22根、3m长可伸缩标杆连接器2根、9棱镜框1个、带有光学对点器的三角基座及连接器2套、10型弯管目镜1个、6型太阳分划板1个、6型滤光片1个、电池2块、充电器1套、数据线1套、仪器及附件配套箱子、背包等配齐)1套 四、技术参数要求 1、望远镜部分:放大倍数30*25”,镜筒长171mm,物镜孔径45mm,成像为正成像,视场角1°30’(26m/1000m),最短焦距1.3m,背光亮度5级。 2、测角部分:最小显示0.5”/1”,测角精度1”,双轴补偿器/视准差改正为液体双轴倾斜传感器,补偿范围±6’/视准差改正。 3、测距部分:激光输出等级无棱镜为3R级,棱镜/反光片为1级。测距范围(一般气候下)无棱镜为0.3-500m,反射片为RS90N-K:1.3-500m、RS50N-K:1.3-300m、RS10N-K:1.3-100m,微型棱镜:1.3-500m,单棱镜:1.3-4000m/良好气候条件下为1.3-5000m;最小显示:精测/速测为0.001m,跟踪为0.01m;测距精度:棱镜条件下为(2+2ppm×D)mm;测量时间:精测为0.9秒,速测为0.7秒,跟踪为0.3秒。 4、接口与数据管理部分:显示器/键盘为可调对比度、带背光192*80点阵液晶图形显示器/带背光25键(字母数字键盘),操作面板为双面,触发键仪器右侧,一键触发,数据储存其中内存约10000点,外部存储器USB

GPS与全站仪在放样过程中的比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923852.html, GPS与全站仪在放样过程中的比对 作者:王兴臣李玉伟 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1期 目前,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应用比较普遍,坐标测量是全站仪的基本功能之一,包括坐标测量功能和放样功能。利用全站仪进行勘察测量的放样工作,快捷方便,而且不易出错。 而GPS素来以其高效率、高精度、操作简便享誉测绘界, RTK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测量技术之一,在测绘、放样等工程中发挥了特有的专长。 本文首先分别阐述了利用全站仪和RTK在进行工程放样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放样的精度进行分析,并以国家公路网长春至深圳线青州至临沭(鲁苏界)高速公路九合同为例,通过对工程放样数据的分析比较用全站仪和RTK放样的优缺点。 1测设精度的分析 1.1 全站仪放样测设点位的精度分析 1.1.1 距离测设的精度 距离测设的精度取决于仪器的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和仪器的对中、反射镜对中杆铅直误差3个方面: ①测距仪的测距精度。例如:GPT-3000LN全站仪,测距精度为±(2mm+2ppm×D)。其 中2mm为其固定误差,2ppm×D为比例误差。当D=100m时,所引起的测距误差设为m1,则 m1=±2mm+2×10-6×100 000=±2.2mm ②仪器对中引起的误差,对中误差用m2表示,一般为1~3mm,在这里取±2mm,即: m2=±2mm ③反光镜对中杆的倾斜引起的距离误差。例如,圆水准器的精度为10’/2mm,设对中杆高度s=1.5m,当圆气泡偏差4mm时,对中杆倾斜角为α=20’,则引起的距离误差为md: md=±α×s/ρ=±20’×1.5/3438’=±8.7mm 所以,由于仪器本身的误差、仪器对中误差、对中杆倾斜所引起的误差所导致的总的测距误差设为M1: M12=m12+m22+m32=2.22+22+8.72=84.53

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的误差来源

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的误差来源 摘要:随着空间技术的成熟,测绘技术手段向信息化测绘阶段过渡,遥感与动态GPS(RTK)在测量工作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但不可忽视的是,全站仪因其操作简单、全数字显示、双轴补偿和数据传输等优点,与RTK相比具有购置费用低、效费比高等特点,仍然是测绘工作中广泛采用的仪器。为了充分,合理地发挥它的作用,在了解其性能,使用方法的基础上,也应了解其本身所带来的测量误差大小,这对我们在工作中选择,操作仪器方面是有所帮助的,本文对全站仪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作以估算、分析。 关键词:全站仪;误差;测量 Abstract: with the space technology maturit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to surveying and mapping phase transition information, remote sensing and dynamic GPS (RTK) in the use of the measurement work more and more. But important, tachometer because of its simple operation, and the digital display, dual axle compens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RTK with purchase expenses low, cost-effectiveness than higher characteristic,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the instrument. In order to fully, reasonably play its role in know it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method of use, also should understand its itself brings the measurement error size, this to our work in options, and operating instruments is the help, this paper by using produc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easurement error in the estimation, the analysis. Keywords: tachometer; Error; measurement 前言:全站仪又称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一种兼有电子测距、电子测角、计算和数据自动记录及传输功能的自动化、数字化的三维坐标测量与定位系统,因此,它也兼具经纬仪的测角误差和光电测距仪的测距误差性,因此,它也兼具经纬仪的测角误差和光电测距仪的测距误差性质。本文分别对这两项误差在测量中的大小进行分析,然后综合两方面的影响对地面点的平面,高程误差进行分析与估算。有必要对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大小进行估算。 1 全站仪测图误差分析 全站仪测角误差来源及分析 仪器误差仪器误差是由于仪器制造工艺和仪器检校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如三轴误差,一般可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来消除或降低其影响。但在全站仪测图中对点位的观测都是半测回(包括测角和测距),因此要考虑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由于全站仪完全是数字显示,故不考虑读数误差。考虑到半测回测角及实际测量误差来源的复杂性,以全站仪标称精度的2倍作为相应的中误差,即半测回测角中误差为2mβ。

内容了解全站仪的分类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内容:了解全站仪的分类、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全站仪的对边测量、悬高测量、面积测量等方法。 重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难点:全站仪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演示法教学。讲解拓普康全站仪使用,在课堂上每讲一项功能后,利用多媒体课室的优点,现场演示一次,并将操作过程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使学生能迅速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 7.1 全站仪(total station)的功能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仪及数据记录装置融为一体的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正日臻成熟,逐步普及。这标志着测绘仪器的研究水平制造技术、科技含量、适用性程度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厂家很多,主要的厂家及相应生产的全站仪系列有: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 TC 系列全站仪;日本 TOPCN (拓普康)公司生产的 GTS 系列;索佳公司生产的 SET 系列;宾得公司生产的 PCS 系列;尼康公司生产的 DMT 系列及瑞典捷创力公司生产的 GDM 系列全站仪。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 90 年代生产的NTS 系列全站仪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能实现数据流; 一、TOPCON 全站仪构造简介 图1为宾得全站仪 PTS-V2 ,图2为尼康 C-100 全站仪,图3为智能全站仪GTS-710,图4为蔡司Elta R系列工程全站仪,图5为徕卡TPS1100系列智能全

RTK工作操作步骤

RTK工作操作步骤 1、新建项目 在“项目”中新建号项目,设好项目名。 2、设置坐标系统 在“参数”模块中选择“坐标系统”,在“椭球”选项中,“源椭球”默认为WGS-84,“当地椭球”是根据已知点的坐标来选择,已知点是北京-54就选北京-54,如国家80(西安80)就选国家-80。在“投影”选项中,“投影方法”一般选择高斯自定义,在“中央子午线”修改中央子午线,以测区的中间子午线为准(尽可能),修改好点击“保存”,退出。(注:假如不知道中央子午线是多少,在“gps”模块中首先连接上gps,然后点击“接收机信息”——“位置信息”,查看当地中央子午线)。 3、设置基准站 在“gps”模块中,“连接gps”,选择基准站的机身号,点击连接。连接上以后,进入“基准站设置”,在位置“选项”中,点击“平滑”,采集基准站坐标,在“数据链”中选择数据链类型,如果使用的是电台,选择“外部数据链”。在“其它”选项中,‘差分模式’选择‘RTK’,‘电文格式’主要选择‘CMR’或‘RTCM(3.0)’,确保基准站和移动站的电文格式一样,否则移动站接受不到基站站发射的信息。设好后点击“确定”,断开gps。(如果使用的是手机卡,则选择“内置网络”,运行商为“CMNET”,“服务器IP”则点击旁边的“文件”,选择“中海达1”,打上钩退出,端口为“9000”,网络选择“ZHD”,分组号为任意7位数,小组号为小于255的任意3位数。) 4、设置移动站 连接gps,选择移动站的机身号,连接上移动站,在“设置移动站”中,在“数据链”选项中,如果使用的是电台,选择“内置电台”,选好“频道”,频道确保和中继电台上面显示的电台频道一致。在“其他”中,“差分电文格式”选择基准站中设置的电文格式,比如“CMR”或“RTCM(3.0)”。 5、求参数 到已知控制点采集已知点的源坐标,采集完已知点的源坐标以后,进行参数计算。点击“参数”模块,点击“参数计算”,“计算类型”一般选择“四参数+高程拟合”,点击左下角的“添加”,“源点”是采集的原始坐标,在“记录点库”中选取,目标坐标为对应点的已知坐标,直接输入。重复改步骤,知道添加完所有的控制点,然后点击“解算”。“四参数结果”中,“旋转”接近0,缩放接近于1。平面残差一般在2CM以内,高程残差一般在5CM以内,如果没问题,直接点击“应用”,然后点击“保存”跳出的对话框都是点击“OK”或者是“是”,退出后,回到“测量”模块。(注:“四参数+高程拟合”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点,基准站可以随便架设,一般不架设在已知点上。七参数至少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已知点,基准站要架设在已知点上。) 6、点放样 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进入点放样界面(如下图)(注:需详细了解各图标含义请参照第九章:符号释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