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金锑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分析

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分析

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分析摘要:龙口矿床是新宁县回龙镇的一个大型矿床,位于新宁县城40度的直线距离37公里左右。

通过对该矿区的地质及矿床特点的综合研究,对其成矿潜能及控矿规律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锑的成矿作用是由构造和岩性共同作用决定的,有利的岩石位置有利于锑矿化富集。

关键词: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1矿区地质背景龙口锑矿所在的地区,位于紫云山凸起的北侧,位于公田-灰汤-新宁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和北侧,是龙口次级复合背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矿井的区域中,褶皱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地层整体上是一个偏向南东的单斜层,在断层构造上,有一套北东向的断层,比较大的有5条(F1~5),基本上是互相平行的。

以F1为主控矿容矿构造,为该矿的主控容矿构造。

在F1的作用下, I型锑成矿脉成矿作用较为明显,且成矿程度相对较高,为该区主要的矿石类型。

2矿区地质特征龙口锑矿所在的地区,位于紫云山凸起的北侧,位于公田-灰汤-新宁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和北侧,是龙口次级复合背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龙口构造带具有近南北向的倾向,略向南倾斜的倾向,其两侧的侧向基本上是对称的,以震旦系为中心,两侧分别是寒武系和泥盆系。

3 矿床特征3.1矿体特征龙口锑矿床主要分布在 NE向F1段,F2段和F5段也有成矿作用。

在F1的作用下, I型锑成矿脉成矿作用较为明显,且成矿程度相对较高,为该区主要的矿石类型。

矿体从矿区的北部向西南延伸,出露标高为680-400米,控制层为680-92米(ZK704)。

断裂带向南、向东延伸,在其边界附近,锑矿化体间断地出现于较深的部位。

龙口锑矿只发现了一条锑矿, I号。

其中, I型锑矿床形成于F1期,并受到前一期F1期的严格制约。

I号锑矿,总的走向为 NE,倾向31-330度,倾角60度,脉线长度为650米,成矿范围为0-11.73米。

3.2矿石特征该矿床的矿石成分比较单一,以黄铁矿和辉锑矿为主,偶尔发现方铅矿床,辉锑矿床呈脉状、不规则状或浸染状,充填于岩缝或分散于岩体之间。

湖南龙山大新两矿区对比分析与找矿

湖南龙山大新两矿区对比分析与找矿

湖南龙山大新两矿区对比分析与找矿作者:张先学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第10期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新矿区与龙山矿区均处于湘中东西向成矿带上,区域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区域地层受东西向展布的穹窿构造控制,前泥盆系地层构成穹窿的核部,泥盆系绕穹窿呈环带状分布,石炭系—三叠系分布于穹窿之间的向斜构造中,总体为一套拗拉环境形成的裂谷式建造,具明显的三元结构特征。

震旦系—寒武系冰水及火山碎屑建造、黑色碳硅建造构成第一结构层;奥陶系类复理石建造构成第二结构层;泥盆系—三叠系陆源碎屑及碳酸盐建造构成第三结构层。

第一结构层中十分发育的火山碎屑建造中含有丰富的Au、Sb、W、Cu、Pb、Zn、As等成矿元素,Au的丰度值达5.6-21.0×10-9,为区域金矿成矿的主要矿源层。

区域构造以北东向的断、褶皱构造最为发育。

区域性大断裂主要有桃江—城步、宁乡—新宁深大断裂,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

其中桃江—城步深大断裂分布于大乘山短轴背斜的北东侧,宁乡—新宁深大断裂分布于龙山短轴背斜的南东侧,对区域成岩成矿起控制作用。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经历有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复式岩体,出露或隐伏于穹隆构造之下。

龙山穹窿的东侧有紫云山复式岩体,大乘山穹窿的西侧有望云山复式岩体,总体呈东西向展布。

与区域构造一起控制着区域内生矿床的产出。

矿床地质特征龙山金锑矿和大新金矿床主要矿脉分别为1、2号脉和5号脉,两者产状截然不同。

前者走向为北西西向,后者为北东向。

现将两个矿区的主矿脉矿床地质特征列表对照(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龙山金锑矿和大新金矿在矿床地质特征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在都是多脉含矿,龙山金锑矿区发现矿脉22条,大新矿区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矿脉15条,且都与断裂构造有关。

在赋矿地层、矿石类型、主要载金矿物、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以及找矿标志等方面宏观上基本相同,但微观上存在着差异。

龙山金锑矿控矿构造特征

龙山金锑矿控矿构造特征

龙山金锑矿控矿构造特征张新念【摘要】龙山金锑矿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金锑矿床之一,位于龙山穹窿核部,区内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断裂十分发育,按产状主要有北西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及北西向共4组,矿脉主要受北西西、北北东两组断裂构造带控制.文中对矿区构造演化特征进行阐述,并对构造与成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龙山金锑矿控矿构造是多期多级构造的叠加,控制主要矿体的分布.【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4页(P243-246)【关键词】金锑矿;构造控矿;穹窿;龙山【作者】张新念【作者单位】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邵阳4229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6龙山金锑矿区位于湖南省新邵县太芝庙乡,发现该矿床年代较久远,但多位地表民采,未进行过系统工作,较正式的地质找矿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先后有多家地勘单位、院校、研究所等对该区投入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物化探资料[1-6]。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老矿山找矿工作,对该地区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

通过进一步研究该区的控矿构造,对进一步开展普查找矿工作,扩大矿床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龙山金锑矿区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宁乡~新宁北东向基底断裂带交汇部位。

东西向构造是由一连串的穹窿(短轴背斜)所构成,龙山金锑矿区就在龙山短轴背斜的中心部位(图1)。

区内出露地层最老为震旦系,最新为第四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下统、三迭系、白垩系~第三系。

区内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在龙山短轴背斜翼部发育有北东40º~50º方向的线形褶皱,在北部和南东两侧,各有一东西向断裂构造。

岩浆岩仅在南东及北东距矿区9~13km处,有花岗斑岩类及煌斑岩类呈岩脉产出,经测定其年龄为157Ma年,属燕山期产物,据区域重力资料,龙山短轴背斜深部有隐伏花岗岩存在。

区内化探和重砂异常较发育,Sb、Au、W、Pb、Zn、Cu和V在龙山~李家冲一带形成异常,元素异常强度高,范围较大;异常中元素组合亦具分带性,异常面积达30km2,总体呈北西向展布,显示工作区内具有较好的地球化学找矿背景。

湖南省邵阳新邵外貌地形天文地理概况

湖南省邵阳新邵外貌地形天文地理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1.1 地理位置新邵位于湘中邵阳盆地与新涟盆地之间。

东北靠涟源市,东南临邵东县,南抵邵阳市、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连新化县、冷水江市。

地理坐标:东经111°18′-111°50′,北纬27°15′-27°38′,东西长68.6公里,南北宽43.6公里。

龙山金锑矿位于新邵县城北东约45°方向35km处,行政区划属新邵县龙山林场管辖,西北 1.2公里处为龙山水库,矿区面积17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3′15″—111°43′20″,北纬:27°29′30″—27°30′45″。

龙山金锑矿有县级公路经太芝庙、陈家坊与新邵县及邵阳市相连,距离均为50km左右,转乘铁路或高等级公路直达全国,交通方便。

1.2 地形、地貌、地质新邵县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谷兼具。

龙山金锑矿区属侵蚀构造高中山地貌类型,山高坡陡,V型谷发育,北部岳坪峰海拔1513.5m,南西莫家冲海拔500米,切割深度达千余米,地形坡度30o左右。

龙山金锑矿区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与祁阳山型前弧北翼的截接复合带上,东西向构造是由一连串的穹隆(短轴背部)所构成,龙山矿区在龙山短轴背斜的中心部位。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下统江口组上段地层,为一套浅变质绿色岩系,总厚度在2330m以上,由老至新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Z a j2-1)为灰绿色含砾砂质板岩,厚度大于441米,第二岩性段(Z a j2-2)为含砾粉砂质板岩,粉砂质绢云母板岩,厚为439米,第三岩性段(Z a j2-3)为暗灰色,灰黑色含砾砂质板岩,夹灰色、灰绿色含砾砂质板岩及少量的灰色绢云母板岩透镜体,厚416米;第四岩性段(Z a j2-4)为灰绿色含砾砂质板岩夹绢云母板岩透镜体,厚512米。

1.2.1矿区高中山地貌龙山短轴背斜是矿区的主要褶皱,呈椭圆形,背斜轴向30o-40o,向两端倾伏,倾伏角6o-25o。

广西镇龙山-龙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广西镇龙山-龙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矿床地质广西镇龙山-龙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王葆华,曾南石,欧阳菲,同锐灵(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镇龙山-龙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大瑶山西侧-镇龙山成矿带北段,桂中坳陷的南侧边缘,地处大瑶山隆起与大明山隆起交汇部,大黎-凭祥深大断裂纵贯全区。

区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质背景十分复杂,多发育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及热液型贵金属和多金属矿化,是广西的重要矿化集中地带之一。

1 区域地质背景镇龙山-龙山成矿带由镇龙山弯窿和龙山鼻状背斜两个隆起单元及两者间的沉降带所构成。

区内隆起地段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和泥盆系。

寒武系见于弯窿与背斜核部,泥盆系分布在寒武系构成的背斜核部周边。

寒武系为区域基底地层,与上覆下泥盆统莲花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寒武系基底构造以发育近东西向紧密褶皱为特征,上覆泥盆系盖层则多形成产状较缓的箱式褶皱为主,中部复式向斜区构造线主要为近南北向。

凭祥-大黎深断裂带在本区呈隐伏状态,该断裂带也是控制镇龙山-龙山一带成岩成矿的深大断裂带。

区内其它断裂构造有NWW向、近SN向和NE向断裂。

其中NWW向断裂规模较大, 是本区的导岩、导矿构造;近SN向断裂则多为容矿构造。

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在龙山背斜顶端出露有面积达约29 km2平天山花岗闪长岩体株,在镇龙山至长帽岭及龙头山均有呈小岩枝、岩墙侵入的燕山晚期石英斑岩与二长花岗斑岩。

岩体的定位主要受NEE一EW构造带与NE一NNE构造带和NW构造带复合部位控制。

岩体具有被动侵位特点,形态复杂,平面上大多呈等轴状、椭圆状、长条状等。

岩体的岩石组成以花岗闪长(斑)岩到二长花岗(斑)岩系列为主,多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2 成矿规律分析镇龙山—龙山成矿带内的矿化类型主要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脉及少量矽卡岩和斑岩型贵金属、多金属矿化,已发现金、银、铜、铅、锌、锑和砷等矿床、矿点达89处,集中出露于镇龙山弯窿和龙山鼻状背斜,形成镇龙山锑、金、银矿田和龙山金铜矿田。

贵州苗龙金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贵州苗龙金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矿床地质贵州苗龙金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张燕1,陈翠华1**,顾雪祥2,李保华1,董树义1,代鸿章1(1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贵州三都-丹寨成矿带是贵州省重要成矿带之一,矿带北起丹寨县朱砂厂、南迄三都县坝桥,地跨黔南、黔东南两自治州。

南北长30余km,东西宽6 km。

三都苗龙金锑矿为该成矿带中一个小型至中型矿床,早年的普查勘探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11个,估算金属储量1 204 kg。

开展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对研究矿床成因及指导苗龙金锑矿下一步地质找矿勘探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请输入标题。

1 区域地质背景贵州三都苗龙金-锑矿床矿位于中国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区内,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块江南台隆南缘-右江裂谷北缘[3]。

矿床区域上自东向西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下江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志留系中、上统和泥盆系等;主要有白云尖-屯上背斜、王家寨-天银厂向斜、拉峨-翁吉背斜,排洋坡向斜及排降向斜,褶皱轴向均呈北北东-近南北向。

出露的断层按其走向可分为近南北向组,近东西向组,北北东向组和北西向组,其中近南北向组最为发育,控制了区域内汞、金、锑、铅锌等矿产的产出。

2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主要出露地层有上寒武统三都组和下奥陶统锅塘组,其中上寒武统三都组(∈3s)地层,为主要赋矿层位,矿体主要赋存于孔隙率较大的∈3s5-∈3s7三段中,岩性以泥质碳酸盐岩和碳酸盐质泥岩为主,夹较纯灰岩和泥岩。

矿区一带未见火成岩出露。

矿区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较发育,其中近于南北向的排降向斜、苗龙复背斜、苗龙背斜、瓦寨向斜等褶皱与近南北向F2、F6、Fm5、Fm7等断裂和东西向Fm1、Fm14,北西向Fm2、Fm68,北东向Fm6、Fm4,东西向F1、Fm14为代表的5组断裂,构成了该区的构造格架(图1),其中F1、Fm14等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构造。

3 矿床地质特征3.1 矿体特征金-锑矿体均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赋存于断层破碎带内及其近侧,矿体多呈透镜体状、豆荚状、囊状等形态产出。

湖南邵阳县龙山金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湖南邵阳县龙山金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湖南邵阳县龙山金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贺文华;康如华;刘大勇;马武良;谢彪武;胡绪云【摘要】Longshan Au-Sb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Jiangnan block, and reaches south to South China fold belt, which is in the Yangzi plate. The feature of the regional structure include uplift belt and fold sys-tem, has both Jiangnan block and South China fold belt. The W-Sb-Au ore belt in the reg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Baimashan-Longshan uplift belt, and the Longshan Au-Sb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Longshan dome. There're 4 times tectonic events in Longshan area. In The Xuefeng movement, the NWW strike Longshan dome was taking embryonic form. In the Caledonian movement, the NE strike comprehensive fold was formed. In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the NEE strike cleavages superimposed on the earlier folds. In the Yanshan movement, the NEE strike faults deformation went from plastic to brittle, and the structure predominantly fold become fault. Longshan Au-Sb deposit emplacement and the ore vein development are controlled by Longshan comprehensive inversion anticline. More groups fault in the center of the anticline are control the ore vein emplacement. The NWW strike faults, which is large angle intersect with regional cleavages, is the most ore-hosting structure. The parts intersect with NEE strike faults, NE strike faults, and fold axial plane cleavages, is the favorable parts for mineralization, there're tabular ore bodies distribute along the intersection. The ore bodies extend in dip direction is 1-1.5 times bigger than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pitch toNW strike, which is the same strike with fold axial plane. NWW vein is the main mission of the next step prospecting.%龙山金锑矿床处于华南板块之江南地块南东部,往南与南华活动带相邻,区域构造兼具隆起带和活动带的特点。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相关研究 张生龙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相关研究 张生龙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相关研究张生龙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矿产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国幅员辽阔,金矿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加之金矿矿床地质本身就比较复杂,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金矿开采难度。

因此,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金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让我国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本篇文章主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点和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金矿开采有所启发。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引言在矿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避免出现采矿不当,破坏矿床构造的情况。

矿床的地质特征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才能进一步进行采挖,从而提高矿产的开发。

矿床成因要做相应的了解,为以后矿产的开发方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促进矿产产业在未来的发展。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1.1矿体方面的特征分析一般来说,金矿矿体的特征受到地层的特征、构造以及岩浆活动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矿体多半在其构造的破碎带中进行夹杂,另一方面,矿石是相对过渡的。

从具体分布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矿体以相同的方式呈现平面曲线峰值,剖面相对整洁、标准化。

平面的分支主要为复合脉状,部分呈现出透镜状的形状,其他显示复杂的静脉。

但整体而言,形状仍然是透镜状的,剖面主要呈现“S”形,整个矿体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和相对较大的厚度。

1.2矿石构造金矿矿石的构造比较固定,主要是有三种形式,分别是脉状构造、胶状构造、线状构造,如果将金矿石剖开就会发现,其内部构造中有沉淀物和碎屑。

每种矿石构造构的形成时期是不一样的,脉状构造的金矿矿体基本上都是热液时期形成的,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石英,胶状构造的矿石最典型的是黄铁矿石,线状构造的矿石分布有规律可循,通常是在岩石的裂缝中,找到的矿石形状和缝隙的形状保持一致。

1.3金矿床岩浆岩特征岩浆通常会活跃在金矿矿区内,岩浆具有较大的活动强度,对岩浆状况进行有效分析,是探索金矿床成因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底, 为一套浅变质灰绿色碎屑岩系, 总厚大于 1 0 , 0 8 m
A, u b丰度 值分别 达 2 ×1-2 . S 1 0966 , 7×14分别 是克 拉 0, 克值 的 5倍 及 4 4倍 . 至新 分 为 4个 岩 性段 , 中 由老 其
第 一 、 亚 段含 砾 砂质 板 岩 、 砾 板岩 为 区 内 的主要 二 含
Aus 床 中低温 流体成 矿作 用 的地球 化学成 因指示 —b矿 研 究, 量元素及 实验地球 化学研 究 和同位素 地球化 学 微 研究 , 出盆地基底 在提 供成矿 物质 和热流来 源上对 湘 提
床分 布 . 地构造 成矿 环境优 越, 图 1 其大 如 所示 圆 .
中地区 A —b u s 矿床成矿起了重要作用, , 等成矿物 sA bu 质来源 于基 底前泥 盆系碎 屑岩, 流体主要 为大气 降 成矿
5 9
2 矿床 地 质特 征
21 地层 .
外 带 : 于 矿体 上 、 盘 外侧 或 无 矿 段两 侧 , 分布 下 宽
数米至数 十米.
当蚀 变种类 多 , 带发 育齐 全 、 度大 、 变强 时, 三 宽 蚀
矿 化最强.
矿 区出露地层 主要 为震 旦系下统江 口组上 段, 未见
22 构造 .
布方向主要有北西西 向和北北东 向两组:以前者为
主. 区内已发现金锑矿脉 ( )7 其 中龙 山矿 目前 体 2 条,
区 2 , 家 冲矿 区 5条 . 面 主要 对 7号 矿脉 地 质 2条 李 下
湘 中龙山金锑矿位 于华南褶皱带的湘 中凹陷中
断裂 ;穹窿;金 ( ) 2 . 3 锑 矿床( ) . 点
图 1 湘 中龙 山金 锑 矿 带地 质 略 图
Fg. i 1 e l ia kec ongha G oogc l t hof L s s n Au—Sbde os o fH u n p i z neo t na
赋 金锑矿地 层岩性 .
25 矿体特 征 .
龙 山矿 区及 外 其外 围李 家 冲矿 区 的金 锑 矿 体 主 要 赋存 于震 旦 系江 口组 的一 套 灰绿 色 浅变 质 碎 屑 岩 中. 体 严 格受 背 斜 ( 次 级 背 斜 ) 矿 含 部位 的断 裂 控 制 , 呈 脉 状及 透镜 状 产 出. 有 成 组 分 布 的特 点 , 其 展 具 按
刘远 栋 , 庞保 成 志 , 周
( . 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1 桂林 广西 桂林 5 10 ; . 4 0 4 2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 新邵 42 2 ) 2 97

要: 湘中龙山金锑旷 处于区域性 构造 交汇部位. 矿床主要受构造破碎 带控制, 张性破碎带 比扭压性破碎 带矿 化更富集, 的 扭 金
第 2 卷第 3 5 期 21 00年 9月
矿 业 3程研究 -
Mie a E gn e ig Re e r h n r l n ie r s a c n
Vo .5 1 No. 2 3 S p. 2 0 et 01
龙 山金锑 矿 矿 床地 质 地球 化 学 特征 及成 因分 析
收稿 日期 :0 0 0 — 6 2 1— 4 2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பைடு நூலகம்基金资助项 目( 0 70 6 4725) 通信作者 : 庞保成( 9 8 ) 甘肃秦安人, 16一, 男, 博士, 教授, 研究方 向: 矿床学.— a : nboh n@gt. uc E m ip gaceg lee - la i d n
关键词 : 山金锑矿 ; 龙 地质地球 化学特征 ; 矿床成 因 中图分类号 :6 8 P 1.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 57 (0 0 0 — 0 9 O 17 - 86 2 1 )3 0 5 一 5
多 年来, 多学者对 龙山矿 区开展 了大量 的地质研 众
部 , 西 向 白马 山 一龙 山构造 窿起 带 与 北东 向宁乡 一 东
c石炭系;. . D泥盆系:— . O S奥陶 一志 留系:. z ∈一震旦 一寒武系 ;t. Pb板 溪群; . 山晚期花岗岩; 印支期花 岗岩; . 燕 .1 y , 加里东期花 岗岩;. 1 基底

成果, 总结该矿 床地质地球 化学特征 , 析矿 床 的成 因. 分
1 矿 区地 质 概 况
究,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然而对该矿床成 因仍然存在不
同看法 .马东 升 、潘家 永 等通过 对 湘西北 一湘 中地 区
新 宁 基底 断 裂 带 和北 西 向锡 矿 山 一涟 源 基 底 断 裂 带
交汇部位. 沿上述北西向基底构造带或其旁侧, 有龙山
金锑矿、 锡矿 山锑 矿 、 滓 溪 锑 矿 等 大 型 一超 大 型 矿 渣
初始 来源为深 源, 经沉积成岩过程初 步富集形成矿源层, 印支期及燕山期构造活动及 岩浆侵入 加热 了循 环大 气降水, 混合 岩浆热液溶 解了矿源岩 中的金 、 锑成矿元素, 随流体迁移至成矿有利部位形成矿床 . 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 并 成矿 混合岩浆热液. 矿床成 因类型属 于
中低 温热 液 蚀 变破 碎 带型 金 矿 .
用分 为 2期 , 一期 矿化 成矿 物质来 自深 部更老 地层 , 第 属于涂光 炽所划分 的后成 矿床, 第二期 矿化成 矿物质 来
自控矿地层 , 于强烈改造 矿床 另外 还有其 他一些 成 属 因观点 . 对矿床 成 因的认 识直 接关系 到矿床深 边部找 矿 方 向. 文 以矿 区野外 地 质工 作 为基 础, 合前 人 研究 本 结
水 鲍 振襄 、 祥 昭 、 肖、 胡 鲍 刘鹏 程 等认 为龙 山金 锑 矿 床成 矿严 格受 剪 切 断裂 带控 制 ,成矿 作用 是 在 S 、 u bA 丰度较 高 的矿源层 基拙 上进行 的, 床类型 属火 山沉 积 矿

( ) 热 变质热液矿床 . 梁华英将龙山金锑矿床成矿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