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二物理检验法水分的测定

习题二

一.选择题:

(3)是唯一公认的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的标准。

A直接干燥法B减压干燥法C蒸馏法D卡尔费休法

2.哪类样品在干燥之前,应加入精制海砂(3 )

(1)固体样品(2)液体样品(3)浓稠态样品(4)气态样品

3.减压干燥常用的称量皿是(2 )

(1)玻璃称量皿(2)铝质称量皿

4.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1 )

(1)95~105℃(2)120~130℃(4)500~600℃(4)300~400℃

5.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1 )

(1)干燥到恒重(2)规定干燥一定时间(3)95~105度干燥3~4小时(4)95~105度干燥约小时

6.水分测定中干燥到恒重的标准是(1 )

(1)1~3mg (2)1~3g (3)1~3ug

7.采用二次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样品是(1 )

(1)含水量大于16%的样品(2)含水量在14~16%

(3)含水量小于14%的样品(4)含水量小于2%的样品

8.下列那种样品可用常压干燥法(7,5 1 ),应用减压干燥的样品是(3,4 )应用蒸馏法测定水分的样品是(2 .6 )

(1)饲料(2)香料(3)味精

(4)麦乳精(5)八角(6)桔柑(7)面粉

9.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2 )

(1)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室内冷却后称重

(2)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

(3)在烘箱内自然冷却后称重

10.蒸馏法测定水份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1 )

(1)甲苯、二甲苯(2)乙醚、石油醚

(3)氯仿、乙醇(4)四氯化碳、乙醚

11.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1 )(1)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

(2)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苛性钠吸收水分

(3)可确定干燥情况

(4)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

12.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1)

(1)乳粉(2)果汁(3)糖浆(4)酱油

二.综合题:

1、某检验员要测定某种面粉的水分含量,用干燥恒重为24.3608g的称量瓶称取样品2.8720g,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3小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7.0328g;重新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26.9430g;再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26.9422g。问被测定的面粉水分含量为多少?

答:干燥前样品与称量皿的质量为:24.3608+2.8720=27.2328

水分的含量=(27.2328-26.9422)/(27.2328-24.3608)*100=10.12

某检验员要测定某种奶粉的水分含量,用干燥恒重为22.3608g的称量瓶称取样品2.6720g,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3小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4.8053g;重新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24.7628g;再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24.7635g。问被测定的奶粉水分含量为多少?

答: :干燥前样品与称量皿的质量为22.3608+2.6720=25.0328

水分的含量=(25.0328-24.7635)/(25.0328-22.3608)*100=9.38

第四章-物理检验法

第四章 食品理化检验法 第一节 物理检验法 一 、 相对密度法 (一)相对密度的定义 密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以符号ρ表示,单位为g/cm 3。一般情况下,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密度值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表示密度时应 标出测定时物质的温度,如t ρ。 相对密度是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用符号12t t d 表示,其中1t 表示被测物的温度,2t 表示水的温度。它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工业上为了方便起见,物质的相对密度用物质在20℃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表示, 符号为20 4d 。 20 4204C d C ?= ?物质()的质量 同体积水()的质量 (4-1) 一般在各种手册上记载的相对密度多为20 4d ,为了便于比较相对密度,必须将测得的1 2t t d 换算成204d 。 用密度计或密度瓶测定溶液的相对密度时,用测定溶液对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质量相对 方便。如在常温下,用2020d 表示液体在20℃时对水在20℃时的相对密度。若要把12t t d 换算为 20 4 d ,可按公式(4-2)进行换算。 1 224204t t t d d ρ=? (4-2) 式中 24t ρ---2t ℃水对4℃水的相对密度。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见表4-1。 表4-1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相对密度测定的意义 各种液态食品都有一定的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或浓度发生改变时,其相对密度也随

着改变,故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或浓度。如蔗糖、酒精等溶液的相对密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高,根据蔗糖溶液的相对密度可直接查出蔗糖的质量分数;根据酒精溶液的相对密度可查出酒精的体积分数。 当某溶液的水分被完全蒸发干燥至恒重时,所得到的剩余物称为干物质或真固形物。溶液的相对密度与其固形物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故测定溶液相对密度即可求出其固形物含量。对于某些液态食品(如果汁、番茄酱等),测定其相对密度并通过换算或查经验表,也可确定可溶性固形物或总固形物的含量。 利用测定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判断食品的质量。正常的液态食品,其相对密度都在一定范围内。如植物油(压榨法)为0.9090?0.9295,全脂牛奶为1.028?1.032。如果食品由于变质、掺杂等原因而引起其组成成分发生变化时,均可出现相对密度的变化。例如油脂的相对密度与其脂肪酸的组成有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脂肪的相对密度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髙,相对密度越低,如酸败的油脂相对密度升高。牛奶的相对密度与其脂肪含量、总乳固体有关,脱脂乳相对密度高,掺水乳相对密度下降。 由此可见,相对密度是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指标。 (三)相对密度测定的方法 1、密度瓶法 密度瓶法适用于测定各种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特别适合于样品量较少的测定,对挥发性样品也适用,但操作烦琐。 (1)仪器密度瓶是测定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专用仪器,是容积固定的称量瓶。一般有20ml、25ml、50ml、100ml等规格,常用的密度瓶是25ml、50ml两种,分为带毛细管的普通密度瓶和带温度计的精密密度瓶,见图4-1。 (2)测定原理在一定温度下,用同一密度瓶分别准确称取等体积的样品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两者的质量比即可求出该样品溶液的相对密度。利用密度瓶测定液体相对密度是最准确的方法。 (3)测定方法先将密度瓶洗干净,再依次用乙醇、乙醚洗涤数次,烘干并冷却后,准确称重。装满样液,盖上瓶盖,置于20℃水浴中浸0.5h,使内容物温度达到20℃,用滤纸条吸去支管标线上的样液,盖上侧管帽后取出。用滤纸把瓶外擦干,置于天平室30min称量,将样品轻倾出,洗净密度瓶。 将蒸馏水煮沸30min,然后冷却至15℃左右,注满密度瓶,装上温度计,立即浸入(20士1)℃的恒温水浴中,至密度瓶温度计达20℃并维持30min不变,取出密度瓶用滤纸抹去溢出侧管的水,盖上侧管罩,用滤纸擦干后准确称量。两次称量之差即为20℃时水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a)带毛细管的普通密度瓶(b)带温度计的的精密密度瓶

药分题第二章物理常数的测定教学提纲

药分题第二章物理常 数的测定

第二章物理常数的测定 单选 1.测定旋光度时,配制溶液与测定时,应调节温度至()。A.10℃ B.20℃±0.5℃ C.25℃±0.1℃ D.室温 E.30℃正确答案:B 2.旋光法测定的药物应具有()。 A.手性碳原子 B.共轭体系 C.立体结构 D.氢键 E.苯环结构 正确答案:A 3.测定比旋度的公式L的单位是()。 A.nm B.mm C.cm D.dm E.m 正确答案:D 4.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为()。A.全熔 B.终熔 C.初熔 D.熔点 E.熔融 正确答案:C 5.称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6°,此葡萄糖的比旋度为()。A.53.0° B.-53.0° C.0.53° D.+106° E.+53.0°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正确答案:E 6.旋光度的符号是()。 A.[α] B.n C.d D.n E.α 正确答案:E 7.黏度是指()。 A.流体的流速 B.流体流动的状态 C.流体的流动惯性 D.流体对变形的阻力 E.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正确答案:E 8.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的单位是()。 A.g/ml B.mg/ml C.100mg/L D.g/100ml E.mg/100ml 正确答案:D 9.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物的熔点,《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的方法是()。 A.第一法 B.第二法 C.第三法 D.第四法 E.附录V法 正确答案:A 10.熔点是指一种物质照规定方法测定,在熔化时()。 A.初熔时的温度 B.全熔时的温度 C.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食品检验与分析 第四章食品物理检验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一、选择题 1.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密度与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对4℃水的相对密度的关系是()。 (1)相等(2)数值上相同(3)可换算(4)无法确定 2.下列仪器属于物理法所用的仪器是()。 (1)烘箱(2)酸度计(3)比重瓶(4)显微镜 3.()适于测定粘度较高的样液,它基于落体原理而设计的。 (1)旋转粘度计(2)毛细管粘度计 (3)针状粘度计(4)滑球粘度计 4.分子结构中凡有不对称碳原子,能把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物质称为 ( )。 (1)光敏感物质(2)光化合物 (3)光学活性物质(4)旋光物质 5.光源的波长、测定温度、光学活性物质的种类、溶液的浓度及液层的厚度有关( )。 (1)光学活性物质性质、溶液温度(2)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测定温度 (3)光源波长、溶液颜色(4)溶液温度、光源特性、测定压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全脂牛乳相对密度为1.028—1.032(20/20℃) (2)不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比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小得多 (3)锤度计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是以蔗糖溶液的密度百分含量为刻度,以°Bx 表示 (4)蜂蜡的折射率在1.4410~1.4430(25℃) 7.水色度的常用测定方法是() (1)铂钴比色法(2)铂钴比色法和铬钴比色法 (3)铬钴比色法(4)铂铬比色法和铂钴比色法 8.关于密度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1)密度计法是最便捷适用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方法,但准确度不如密度瓶法。 (2)密度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其种类很多,结构形式也基本相同。 (3)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密度计按其标度的方法不同,分为普通密度计、锤度计、乳稠计、波美计和酒精计等。 (4)普通密度计是直接以25℃时的密度值为刻度,由几支刻度范围不同的密度计组成一套。 二、填空题 1.使用密度瓶测定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所用的蒸馏水预先需煮沸30分钟,目的是。 2.用锤度计测定糖液的浓度,当测定的温度为22℃时,观察到的锤度值为19.50°BX,校正后的值应为。(22℃时,锤度计的校正值为0.12) 3.获得偏振光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自然光通过。 4.测定较粘稠的样品相对密度,因选用的密度瓶。 5.在16℃下测定牛乳的相对密度时,用20℃/4℃乳稠计读数为31度,校正后应该为度。(温度每变化1度,乳稠度变化0.2度) 6.常用的折光仪有和。 7.密度计的类型有:、、、。 8.毛细管粘度计法的特点是、和。 9.粘度有、、、之分。 10.水的色度有“”与“”之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1372)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2.(2分)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3.(2分)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乐曲时,我们仍能分辨山它们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4.(2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子振动水的高度 5.(2分)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6.(2分)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项都不同7.(2分)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8.(2分)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敲击不同的编钟同一部位,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9.(2分)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时,王丹和李明齐声说:“杨臣刚唱的。”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0.(2分)图1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11.(2分)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12.(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 1、目的 根据国家标准检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 2、检验范围 a)通用硅酸盐水泥; 3、引用国家标准 a)GBl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b)GB/Tl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洁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c) 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d) GB/T8074-2008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4、仪器设备 a)、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b),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 c)沸煮箱(FZ-3lA) d)雷氏夹 e)量筒(50ml,100m1) f)天平(DJ-10002 0.01g/1000g) g) 负压筛析仪(FSY-150G) 通用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HBYS/QC01— 2012

第2页共15页 主题: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 法版次/修改1/0 发布日期:2012年2月18日 h) 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实验条件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部门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站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试验室的温度(20±2)℃相对温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温度应与试验一致;湿气养护箱温度为20℃±1℃,相 对湿度不低于90%。 6、样品 试验前应按照程序文件《样品收发管理制度》检查试验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等技术指标和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若 不符合应退回样品登记室,联系委托方重新取样,若符合进入检验环节。 7、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GB/Tl346-2011 7.1标准稠度用水量用符合JC/T727按修改后维卡仪标尺刻度进行测定,此时仪器试棒下端应为空心试锥,装净浆

食品检验方法

食品检验方法(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的编写和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的编写和检验。 2 引用标准 GB 1.4 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GB 3102.8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3 检验方法的一般要求 3.1称取:系指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如“称取2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1g;“称取20.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01g。 3.2 准确称取:系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士0.0001g。 3.3 恒量:系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定的质量差异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3.4 量取:系指用量筒或量杯取液体物质的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 3.5 吸取:系指用移液管、刻度吸量管取液体物质的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 3.6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系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4 检验方法的选择 4.1 标准方法如有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可根据所具备的条件选择使用,以第一法为仲裁方法。 4.2 标准方法中根据适用范围设几个并列方法时,要依据适用范围选择适宜的方法。 5 试剂的要求及其溶液浓度的基本表示方法 5.1 检验方法中所使用的水,未注明其他要求时,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未指明溶液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5.2 检验方法中未指明具体浓度的硫酸、硝酸、盐酸、氨水时,均指市售试剂规格的浓度(见附录C)。 5.3 液体的滴:系指蒸馏水自标准滴管流下的一滴的量,在20℃时20滴相当于1.0mL。 5.4 配制溶液的要求 5.4.1 配制溶液时所使用的试剂和溶剂的纯度应符合分析项目的要求。 5.4.2 一般试剂用硬质玻璃瓶存放,碱液和金属溶液用聚乙烯瓶存放,需避光试剂贮于棕色瓶中。 5.5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5.5.1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表示(见附录B)。 5.5.2 几种固体试剂的混合质量份数或液体试剂的混合体积份数可表示为(1+1)、(4+2+1)等。 5.5.3 如果溶液的浓度是以质量比或体积比为基础给出,则可用下列方式分别表示为百分数:%(m/m)或%(V/V)。 5.5.4 溶液浓度以质量、容量单位表示,可表示为克每升或以其适当分倍数表示(g/L或mg/mL等)。 5.5.5 如果溶液由另一种特定溶液稀释配制,应按照下列惯例表示: “稀释V1→V2”表示,将体积为V1的特定溶液以某种方式稀释,最终混合物的总体积为V2;

第四章 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第7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物理检测的几种方法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物理检测法的意义,掌握相对密度法、折光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具体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有哪些?测定意义? 2. 折光法测定原理,仪器,方法。 难点: 折光法测定原理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五、教学过程 1、学时分配:2学时 2、辅导手段:自习辅导、习题辅导 3、教学办法:课堂讨论、讲授 4、板书设计: 5、教学内容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第一节概述 根据食品的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物理检验法。物理检验法是食品分析及食品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第二节物理检测的几种方法

一、相对密度法 1、定义 (1)密度 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 体积的质量。[g/cm 3 ] (2)相对密度 d ——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 密度与相对密度的关系 记作 ,无因次量;常用 、 表示。 3、 测定相对密度的意义: (1)正常的液态食品,其相对密度都在一定的范围内。 例如: 全脂牛奶为 1.028~1.032 植物油(压榨法)为0.9090~0.9295 当由于掺杂、变质等原因引起其组织成分发生异常变化时,均可导致其 相对密度发生变化。但是,即使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确保食品无质量问题,必须配合其他理化分析,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 (2)测定出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以后,通过查表可求出其固形物的含量。 (补充:在食品分析中,常常需要测定产品的比重,如酱油等产品,有些原料也要测定比重,又如,乳品厂在原料验收时要测牛奶的比重。通过比重的测定,了解产品及原料质量如何。比重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指标,根据比重大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品质的纯度、搀假情况;还比如牛奶比重的测定,可检出牛奶是否脱脂、是否掺水等;还有油脂的比重测定,了解油脂是否酸败,因为油脂酸败后比重比没有酸败的高。对于番茄制品等,在一些罐头手册上以制成比重与固形物关系表,根据比重即可查出固形物的含量。 何谓比重,比重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某物质与同容积在某一温度下蒸馏水重量之比。 现在我国标准规定比重为物质在20℃时的重量与同体积20℃或4℃水的重量之比。 12t d t 温度下物质的密度温度下同体积水的密度 1 2 t t d 20 4d 2020d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第三章 物理常数测定法习题及答案说课讲解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 一、A 1、供试品在毛细管内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为 A、全熔 B、熔程 C、初熔 D、熔点 E、熔融 2、以下关于熔点测定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 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B、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 1.5℃ C、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5.0℃ D、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数度为每分钟 1.0~1.5℃ E、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 5.0℃ 3、熔点是指一种物质照规定方法测定,在熔化时 A、初熔时的温度 B、全熔时的温度 C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D自初熔至全熔的中间温度 E、被测物晶型转化时的温度 4、中国药典规定,熔点测定所用温度计 A、用分浸型温度计 B、必须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 C、必须进行校正 D、若为普通温度计,必须进行校正 E、采用分浸型、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并预先用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 5、中国药典收载的熔点测定方法有几种?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的熔点应采用哪一法 A、2种,第一法 B、4种,第二法 C、3种,第一法 D、4种,第一法 E、3种,第二法 6、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的单位是 A、g/L B、mg/ml C、100mg/L D、g/100ml E、mol/L 7、中l的单位是 A、nm B、mm C、cm D、dm E、m 8、用旋光度测定法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的方法如下:配制硫酸阿托品溶液(50mg/ml),按规定方法测定其旋光度,不得超过-0.40℃,试计算莨菪碱的限量为(已知莨菪碱的比旋度为-32.5℃)

物理检验法讲解

第 5 次课

4、计算 5、 注意事项 (1)水及样品必须装满密度瓶,瓶内不得有气泡。 (2)不得用手直接接触密度瓶球部,应带隔热手套取拿瓶颈或用工具夹取。 (3)水浴中的水必须清洁无油污 (4)天平室温度不得高于20℃ (二)密度计法 1、仪器类型 10分钟 配合图片 20分钟 d 20 20 102m m m m --= 普通密度计 附有温度计的糖锤度计 d 204 d 2020 = ×0.99823

锤度密度计 波美密度计 (1)普通密度计 刻度标准温度:20℃ 类型轻表刻度值小于1的(0.700~1.000), 测量比水轻的液体 重表刻度值大于1的(1.000~2.000),测量比水重的液体

(2)锤度计 锤度计是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的密度计。 刻度方法:以20℃为标准温度,蔗糖溶液质量百分浓度为刻度,以符号oBx表示。 常用类型:0~6 oBx ,5~11 oBx ,10~16 oBx ,15~21 oBx等读数校正:若测定温度不在标准温度(20℃),应进行温度校正,校正方法如下: 当T >20℃刻度读数+校正值 当T <20℃刻度读数-校正值 附有温度计的糖锤度计

锤度密度计 2、密度计测定方法 均匀待测样——量筒——水平读取液面与刻度相交处的刻度数 密度计 第二节折光法 折光法: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光率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一、折射率的测定意义 二、常用折光仪 1、阿贝折光计 (1)测定数据 折射率 糖液浓度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使用方法 用蒸馏水或标准玻璃块校正仪器→样品测定 (3)读数温度校正当T >20℃刻度读数+校正值 当T <20℃刻度读数-校正值 第三节旋光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二、重、难点 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08?长沙)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A、声音在铁棒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D、在一般情况下,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于男生,声音其音调较男同学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09?佛山)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 B.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 C.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 D.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解析: A、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弦是由弦的振动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所以不同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不同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区分小提琴和二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琴弦越紧振动的越快,所以音调越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物理常数测定单元5旋光度的测定

物理常数测定  单元5:旋光度的测定 [学习目标] 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  2.掌握使用旋光仪测定物质的旋光度。  3.学习比旋光度的计算。  [学习内容] 一、旋光性和旋光度 1、旋光性和旋光物质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振动方向与其传播方向垂直。普通光的光波可在垂直于它前进方向的所有平面内振动。但如果使光通过尼科尔(Nicol)棱镜(经过特殊加工的方解石晶体,其作用像一个栅栏),则只有与棱镜镜轴平行的平面上振动的光线通过,这种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  如果使偏振光通过某种物质的液体或溶液,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偏振光可以通过这种物质,而这种物质对偏振光没有影响,即偏振光仍维持原来的偏振平面;二是偏振光通过该物质,必须是将原来的振动平面旋转一定角度后才能通过,即在某一平面内振动的偏振光,通过这种物质出来时,将在另一个平面内振动。物质的这种能使偏振光振动平面旋转的性质,称为物质的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称为旋光性物质。例如,葡萄糖、乳糖等。  有些旋光性物质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右(顺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右旋物质,通常用(+)表示其旋光度。例如,从自然界得到的葡萄糖是右旋物质,叫右旋葡萄糖,用(+)葡萄糖表示。有些旋光性物质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左(逆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左旋物质,通常用(-)表示。例如,从自然界得到的果糖是左旋物质,叫左旋果糖,用(-)果糖表示。  2、旋光度

1 偏振光通过旋光物质时,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所转动的角度,称为旋光物质的旋光度,通常用α表示。测定旋光度的仪器叫旋光仪,旋光仪的测定原理如图3-8所示。旋光仪主要由光源(单色光,如钠光灯)、两个尼科尔棱镜(固定的叫起偏镜,可转动的叫检偏镜)、盛液管(盛装被测物质的溶液或液体)等组成。单色光依次通过第一个棱镜(起偏镜)、盛液管、第二个棱镜(检偏镜),最后达到人的眼睛。使用前盛液管是空的,调解检偏镜,令偏振光完全通过(此时两个棱镜的镜轴平行),使光亮最大。当盛液管中装有旋光物质时,则人们观察到的光变暗(这是由于旋光物质将偏振光平面旋转一定角度所致)。然后向左或右旋转检偏镜(旋转的数值可由刻度盘上示出)仍令光亮最大,此时旋光仪刻度盘上所示的数值即为旋光度。 物质的旋光度与旋光管的长度、溶液的浓度、溶剂以及测定时的温度和光源的波长都有关系。条件不同,不仅可以改变旋光的度数,甚至可以改变旋光的方向。当条件固定时,即旋光管的长度为10cm,被测定物质的浓度为1g/1mL溶剂,测出的旋光度叫比旋光度用[α]表示。它与旋光度的关系是:  c l t ?=ααλ][ 式中α—旋光仪上所测得的旋光度数;λ—测定时光源的波长,当用钠光作光源时,则用D代替;t—测定时的温度;l—旋光管的长度;c—溶液的浓度。  例如,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是右旋的,在20℃时用钠光灯作光源(λ=589.3nm),其比旋光度是52.5O,则表示为:  )(5.52][o 20 D 水+=α  天然果糖是左旋的,其比旋光度为:

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

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 考试要求 药物的物理常数是其固有的物理特性,其测定结果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同时也可反映药品的纯度。 药品质量标准“性状”项下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熔点、相对密度、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凝点、馏程、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 第一节熔点测定法

重点: 熔点的概念及测定意义 一、基本概念 概念: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有三种情况: (1)固体熔化成液体; (2)熔融同时分解:供试品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同时分解产生气泡、变色或浑浊等现象; (3)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初熔”系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测定熔点的意义:熔点是物质的物理常数,测定熔点可鉴别药物.也可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药物的纯度变差,则熔点下降(共熔作用),熔距增长。 二、测定方法 测定步骤: 干燥——装样——加热——记录初熔、全熔温度。 《中国药典》2005年版测定熔点的方法有三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性质的样品: 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测定要求(注意事项): (1)毛细管的内径必须符合药典规定; (2)温度计必须经过校正; (3)按药典规定选择传温液; (4)正确判断“初熔”、“全熔”及熔融同时分解时的温度。 练习题 A型题: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熔点”,系指()。 A.固体初熔时的温度 B.固体全熔时的温度 C.供试品在毛细管中收缩时的温度 D.固体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时的一段温度 E.供试品在毛细管中开始局部液化时的温度 [答疑编号1110301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考察概念 第二节旋光度测定法

物理常数测定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常数测定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1/29)单项选择题 第1题 熔点的测定中,应选用的设备是( )。 A.提勒管 B.茹可夫瓶 C.比色管 D.滴定管 下一题 (2/29)单项选择题 第2题 测定挥发性有机液体的沸程时,100mL液体样品的馏出体积应在( )以上,否则实验无效。 A.80mL B.90mL C.98mL D.60mL 上一题下一题 (3/29)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测定液体的折射率时,在目镜中应调节观察到下列( )图形式时才能读数。 图片 A. B. C. D. 上一题下一题 (4/29)单项选择题 第4题 用密度瓶法测密度时,20℃纯水质量为50.2506g,试样质量为48.3600g,已知20℃时纯水的密度为0.9982g/cm3,则该试样密度为( )g/cm3。 A.0.9606 B.1.0372 C.0.9641 D.1.0410 上一题下一题 (5/29)单项选择题 第5题 下列黏度计能用于测定绝对黏度的是( )。 A.恩氏黏度计 B.毛细管黏度计 C.旋转黏度计 D.赛氏黏度计 上一题下一题 (6/29)单项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折射率作为纯度的标志比沸点更可靠 B.阿贝折射仪是根据临界折射现象设计的 C.阿贝折射仪的测定范围在1.3~1.8 D.折射分析法可直接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上一题下一题 (7/29)单项选择题 第7题 测定物质的凝固点常用( )。 A.称量瓶 B.燃烧瓶 C.茹可夫瓶 D.凯达尔烧瓶 上一题下一题 (8/29)单项选择题 第8题 液体的沸程是指液体在规定条件下蒸馏,第一滴馏出物从冷凝管末端落下的瞬间至蒸馏瓶底最后一滴液体蒸发瞬间的温度间隔。在这个定义中,标准规定的条件是指( )。 A.101.325kPa B.102.25kPa C.100.325kPa D.103.325kPa 上一题下一题 (9/29)单项选择题 第9题 有机化合物的旋光性是由于( )产生的。 A.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有不饱和键 B.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了能形成氢键的官能团 C.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结构 D.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含有卤素 上一题下一题 (10/29)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关于有机溶剂的闪点,正确的说法是( )。 A.沸点低的闪点高 B.大气压力升高时,闪点升高 C.易蒸发物质含量高,闪点高 D.温度升高,闪点随之升高 上一题下一题 (11/29)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毛细管法测熔点时,毛细管中样品的最上层面应靠在测量温度计的水银球( )。 A.无一定要求

第二章物理常数的测定

第二章物理常数的测定 一、选择题 (一)单选 相同知识点:旋光度测定法(1 – 12题) 1.测定旋光度时,配制溶液与测定时,应调节温度至()。 A.10℃ B.20℃±0.5℃ C.25℃±0.1℃ D.室温 E.30℃ 答案:B 2.旋光法测定的药物应具有()。 A.手性碳原子 B.共轭体系 C.立体结构 D.氢键 E.苯环结构 答案:A 3.测定比旋度的公式L的单位是()。 A.nm B.mm C.cm D.dm E.m 答案:D 4.称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6°,此葡萄糖的比旋度为()。 A.53.0° B.-53.0° C.0.53° D.+106° E.+53.0° 答案:E 5.旋光度的符号是()。 A.[α] B.n C.d D.mp E.α 答案:E 6.旋光度测定时.所用光源是()。 A.氢灯 B.汞灯 C.钠光的D线(589.3nm) D.254nm E.365nm 答案:C 7.偏振光旋转的角度()。 A.折射 B.黏度 C. 荧光 D. 旋光度 E. 相对密度 答案:D 8.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的单位是()。 A.g/ml B.mg/ml C.100mg/L D.g/100ml E.mg/100ml 答案:D 9.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A.酸碱滴定法 B.旋光度测定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红外分光光度法E.非水溶液滴定法 答案:B 10. 中国药典2005年版表示物质的旋光性常采用的物理的常数()。 A. 旋光度 B. 比旋度 C. 液层厚度 D. 波长 E. 溶液浓度 答案:B

粤教版高中物理第二章第二节《向心力》word导学案

第二节 向心力 课前自主预习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 的合外力作用 ,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2)向心力总是指向 ,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 。 (3)向心力是根据力的 命名,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 ,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4)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 ;如果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5)向心力的公式 或 。 2.向心加速度: (1)定义: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向心力作用下必然产生一个 ,这个加速度的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我们称之为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 或= 。 (3)方向:指向 ,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方向不断改变的 。 3.(单选)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向心力 4.(单选)关于向心加速度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B .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C .它描述的是向心力变化的快慢 D .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课前自主预习答案: 1.(1)圆心.(2)圆心,大小.(3)效果,合力.(4)合外力.(5)r v m F 2=,r m F 2 ω=. 2.(1)加速度.(2)r v 2,r 2 ω.(3)圆心,变加速曲线运动. 3.B .4.B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1:向心力的理解 新知探究 (1)小球做圆周运动时,你牵绳的手感觉到 。 (2)如果突然松手,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3)在小球质量m 和旋转半径r 不变的条件下,角速度ω越大,手的拉力 ; (4在小球质量m 和角速度ω不变的条件下,旋转半径r 越大,手的拉力 ; (5)在旋转半径r 和角速度ω不变的条件下,小球质量m 越大,手的拉力 ; 图2-2-1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第三章 物理常数测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 一、A 1、供试品在毛细管内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为 A、全熔 B、熔程 C、初熔 D、熔点 E、熔融 2、以下关于熔点测定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A、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 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B、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C、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5、0℃ D、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数度为每分钟1、0~1、5℃ E、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5、0℃ 3、熔点就是指一种物质照规定方法测定,在熔化时 A、初熔时的温度 B、全熔时的温度C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D自初熔至全熔的中间温度E、被测物晶型转化时的温度 4、中国药典规定,熔点测定所用温度计 A、用分浸型温度计 B、必须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 C、必须进行校正 D、若为普通温度计,必须进行校正 E、采用分浸型、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并预先用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 5、中国药典收载的熔点测定方法有几种?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的熔点应采用哪一法 A、2种,第一法 B、4种,第二法 C、3种,第一法 D、4种,第一法 E、3种,第二法 6、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的单位就是 A、g/L B、mg/ml C、100mg/L D、g/100ml E、mol/L 7、中l的单位就是 A、nm B、mm C、cm D、dm E、m 8、用旋光度测定法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的方法如下:配制硫酸阿托品溶液(50mg/ml),按规定方法测定其旋光度,不得超过-0、40℃,试计算莨菪碱的限量为(已知莨菪碱的比旋度为-32、5℃) A、24、6% B、12、3% C、49、2% D、6、1% E、3、0% 9、测定液体供试品比旋度的公式应就是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 名词解释 1.水溶性灰分就是指总灰份中可溶于水的部分、 2.水不溶性灰分就是指总灰份中不溶于水的部分; 3.酸不溶性灰分就是指总灰份中不可溶于酸的部分。 4.食品的总酸度就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它的大小可用碱滴定来测定; 5.有效酸度就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6.挥发酸就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 定; 7.牛乳总酸度就是指外表酸度与真实酸度之与,其大小可用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8.粗脂肪就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 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9.还原糖就是所有的单糖与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故称为 还原糖。 10.总糖就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11.蛋白质系数就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 值(6、25)称为蛋白质系数。 12.密度就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13.相对密度(比重) 就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的比值。 14.食品理化检验学:就是研究与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 科学。 15.食品污染:就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 特点就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危害。 16.干法灰化:就是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17.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18.样品采集:就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过程;

第二章物理常数的测定

第二章物理常数的测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物理常数的测定 一、选择题 (一)单选 相同知识点:旋光度测定法(1 – 12题) 1.测定旋光度时,配制溶液与测定时,应调节温度至()。A.10℃ B.20℃±0.5℃ C.25℃±0.1℃ D.室温 E.30℃ 答案:B 2.旋光法测定的药物应具有()。 A.手性碳原子 B.共轭体系 C.立体结构 D.氢键 E.苯环结构 答案:A 3.测定比旋度的公式L的单位是()。 A.nm B.mm C.cm D.dm E.m 答案:D 4.称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6°,此葡萄糖的比旋度为()。A.53.0° B.-53.0° C.0.53° D.+106° E.+53.0° 答案:E 5.旋光度的符号是()。 A.[α] B.n C.d D.mp E.α 答案:E 6.旋光度测定时.所用光源是()。 A.氢灯 B.汞灯 C.钠光的D线(589.3nm) D.254nm E.365nm 答案:C 7.偏振光旋转的角度()。 A.折射 B.黏度 C. 荧光 D. 旋光度 E. 相对密度 答案:D 8.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的单位是()。 A.g/ml B.mg/ml C.100mg/L D.g/100ml E.mg/100ml 答案:D 9.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A.酸碱滴定法 B.旋光度测定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红外分光光度法E.非水溶液滴定法 答案:B 10. 中国药典2005年版表示物质的旋光性常采用的物理的常数 ()。 A. 旋光度 B. 比旋度 C. 液层厚度 D. 波长 E. 溶液浓度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