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广告创意

设计心理学—广告创意
设计心理学—广告创意

设计心理学—广告创意

引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就拿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来具体的介绍吧。

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广告创意的本原和市场开拓的需要。消费者的若干心理状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并由此影响着产品决策者对整个宏观市场的把握。因而,优秀的广告创意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广告创意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是表现广告主题的能有效与受众沟通的一种艺术构思,也是广告人员根据市场调查结果,产品特性和公众心理创造广告宣传意境的思维和决策过程。所以,广告创意必须根据公众心理创造广告宣传意境。从整个广告的流程来看,广告从消费心理出发,又以消费心理的变化为归宿。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广告创意的本质要求。违背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广告将失去它的存在价值。

一、广告创意要了解消费者的情感心理

首先,从消费者实际利益上定位。定位,就是确定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位置。它是存在于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它的定位对生产者来说,首先应满足市场潜在的心理需求,即“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是给谁做的”。比如“乐百氏奶”是“给小朋友饮的果酸奶”,而“百事可乐”是“新一代的选择”,而麦当劳的方便等,都体现出不同的潜在的消费群体。产品一旦定位,广告内容、广告风格由此形成的品牌形象也就基本确定。因此,定位是满足不同群体心理需求(利益)的界定,这是创意的开始,也是创意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消费者在生活中表现的各种消费心理现象,是由社会因素很个人因素复合而成的。生活消费的不同心理既受到每个人心理活动内在因素的影响,又收受到客观环境的外在影响,还受到时间、年龄等动态的影响。因而,设计者要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人们的生活消费心理,为设计活动提供依据。当我们对消费者的心理

需求和自身特性有了充分的了解后,自然就会清楚什么产品能给消费者的实际利益带来真正的满足。如果这个利益点强有力,是同类产品所不能提供的,那么它就是广告定位首先要考虑的,毕竟消费者花钱购物是因为它“有用”,实际利益的诉求当然最有说服力。如果这种利益点别的产品也有,但却没有诉求过,你先说出来,就会变成你的特点,这是因为人的心理都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如果别人已经进入这种诉求,那么你就得想办法比别人更有说服力或另寻新的诉求或创立新的概念。这种建立在产品实体利益点上的诉求在今天已是十分常见和有效。

其次,情感反应对广告起着总要的作用,消费者接受广告之后,除了产生认知反应,还产生情感反应,即广告被消费者认知后,还会引起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反过来,消费者对广告的情感反应又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和态度。情感的反应对广告的作用又影响认知、影响态度、转化经验、影响商标。广告作品影响情感的组要因素有:创意、色彩、画面、音乐、文字。刺激消费者情感反应的方法和心理策略,应是综合这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技巧和方法,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情感。以情动人,又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实行广告的目的。像德芙巧克力“是一种甜蜜和幸福的感觉”;淑女屋时装使你拥有“淑女腼腆的气质”;美的电器“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等,都是在这类定位基础上形成的品牌形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感情诉求。使产品配合消费者心理,引起共鸣,从而在消费者情感中占有一个位置,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当产品与同类相比,不具备品质功能上的突出优势时,这种情感定位往往也十分有用。通过对产品情感的附加值的创造,诉求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打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如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广告作品的“100年润发,重庆奥妮”就是通过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情节,讲述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在“相爱永不渝”的爱情境界中,升华了“百年润发”的品味。

二、广告创意的冲击性,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广告是艺术和科学的融合体,而广告词又往往在广告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巧妙运用广告词。我们可以经常在电视、报刊杂志上看到广告语诸如:“全国第一,世界领先,质量高,做工精细,用料讲究,男女适用”等等。更有甚者,化妆品广告似乎离不开“永葆青春”这四个字。这些广告词无疑

是希望消费者相信自己宣传的商品比别人的商品更优越,但这些词语近几年已被一些精明的广告制作者悄悄地从广告中删去。原因很简单,这些高度原则化的概念词句已变成套话,它太陈旧,太空洞,久而久之,消费者早已不以为然,故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广告语是表现广告主题最直接的方式,它与画面图形配合,使广告内容更加明确、清晰、醒目、动人,在广告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意成功的广告语,不仅需要撰稿人的文学修养,而且需要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市场、定位、对象等,用文学语言生动准确巧妙地突出主题,达到吸引消费者,树立企业产品形象和促进销售的目的,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其次,巧妙运用广告画面设计。广告画面设计的巧妙,给观者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即美和娱乐的享受,简洁生动,形式感强的画面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与广告创意者千方百计研究、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密切相关。

广告创意无论是文字或画面设计都是一项艰苦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工作,是广告人智慧的结晶,是创造思维的结果。要进行有效创意就必须切合公众心理,并根据产品的特性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学习国内外优秀广告精华,创造出新颖、独特、吸引人、诱惑人的真正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使公众在艺术享受中,在经意不经意间,产生潜在的消费动机进而达到广告创意宣传的目的,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三、紧扣消费者的心理,科学而准确地投放广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对于广告创意者来说,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就是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进行广告创意,而广告创意设计者的习惯、喜好,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与大众有许多的不同,许多的广告脱离市场实际,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范围,给人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以致产生误导,非但没有起到广告应该带给人们的欢乐,反而使虚假广告、恶俗广告充斥于街市。脱离实际市场,脱离大众消费者的广告犹如空中楼阁,难以在受众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也就无法说服受众去促成购买行为,达到广告的目的。所以,广告创意设计者应当重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时刻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变化,准确、科学的投放广告,瞄准大众的心理靶位,为大众消费起到导向作用。

广告创意及其表现形式是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来制作的,在不同的

市场领域,由于地理变数的影响(如地区、人口、规模、生活方式等),消费者对产品和营销组合的需求不同,广告创意也必须针对特定的市场区域采用特定的创意表现,以达到诉求的效果。所以说如果同一产品有不同的目标市场区域,那么所作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也应是多样化的。在作广告创意表现之前,必须事先对目标市场的心理作认真细致的考察,找出最佳诉求点,然后围绕这一点,作具体的广告创意。在进行广告创意时,不仅要切合消费者的心理,而且要根据所宣传的产品的特性加以综合,深入挖掘其中的有效创意元素,才能创作出能为大众接受的、富有感染力的广告作品,在带给受众快乐生活的同时,也把产品的信息准确及时的传达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在经意不经意间产生购买动机,或者把企业的品牌特征、企业理念和企业形象深深的烙在消费者的记忆深处,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有些商家为了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寻找一种与受众互动的方式,在广告、受众之间通过节目互动,充分的娱乐受众,把商业信息巧妙的融入到消费者的娱乐生活,现代社会广告铺天盖地,信息无孔不入,广告不能一味的靠增加曝光量来产生预期的广告效应。为了突出自己产品的特色,应尽力精心设计自己品牌的形象,同时对媒体和受众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找到广告与媒体、广告与受众的契合点,使广告更有号召力,这样才能达到与消费者互动、共鸣的传播效果。

心理学与室内空间设计

心理学与室内空间设计 摘要:在环境意识日益充斥着生活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已成为体现生活质量需求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对室内环境中的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与研究了环境与心理的相互作用,并从色彩、光影、材料三个角度分析了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环境;心理学 一、前言 当前,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周围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室内设计作为与人们生活、个性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早已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室内环境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敏感起来,而如何把握人对环境的使用心理就成了室内设计领域的一大课题。 二、环境、室内空间与心理的概述 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利克森曾经说过:“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人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同时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就对自然环境进行着选择、适应、调节和改造。“在各种环境中居住的人们为了生活的舒适和愉快而不断追求行为上的方便,于是可以见到的最朴素的形式就是人们在草地上踏出坚实的道路。” 环境心理学十分重视人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环境和行为的关系;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环境和空间的利用;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三、人的心理基本需求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一)安全性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只要存在着一个与人共有的大空间,大部分人会先选择靠墙、靠窗、或是有隔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上需要这样的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二)领域性 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对于不同环境、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三)私密性 私密性是作为个体的人对空间最起码的要求,只有维持个人的私密性,才能保证单体的完整个性,它表达了个体的人对生活的一种心理的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被尊重、有自由的基本表现。 四、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一)色彩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人们总是用视觉来最先感受环境,而在一个的环境中,最先闯入人们视觉的是色彩,色彩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视觉美感,而且影响着人的情绪及工作生活效率。 (二)材料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表现和各具特色的构造细节,可以渲染及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1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适用层次、专业: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学时:32 学分: 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 一、课程的教程目标与任务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二、课程讲授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4学时) 1.具体内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等。 2.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3.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 4.说明:提高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中的感觉和直觉(6学时) 1.具体内容: (1)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2.基本要求: 对用户的感觉和直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3.重点难点: 重点:感觉

难点:知觉和知觉模式 4.说明: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三)认知与学习(4学时) 1.具体内容: 人的认知理论以及人的记忆相关概念。 2.基本要求: 掌握设计中的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可用性设计。 3.重点难点: 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 4.说明: 设计心理与需求心理的内在交互思维模式及思维判断,最终使工业产品设计具有 可用性。 (四)设计情感(6学时) 1.具体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界定,情绪的表达以及情感的特殊性和层次性。 2.基本要求: 掌握情绪有哪些作用,理解设计情感的特殊性,结合设计实践,明了情绪体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难点:情绪产生依托情感表达。 4.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心理交互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最终影响到消费者。(五)情感设计(8学时) 1.具体内容: 情感肌肤、情感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情感的表达。 2.基本要求: 掌握通过设计使人们产生快感和恐惧感的几种方式,并能够运用典型设计作品加以说明,理解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 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 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 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 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A。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E投射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F低错误率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CDE 。 A责任感 B 情绪感C道德感 D理智感E审美感F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A实验法 B 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E投射法F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A B E 。 A发散性 B 流畅性 C 独特性 D 变异性E变通性F新颖性 7.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A B C D E F 等。

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

环境心理学在校园绿化设计中的体现与运用 徐雯君 (江西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摘要:校园绿化除了美化教学环境外,也成为师生互相学习、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环境。而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最基本的乃是如何处理环境才能符合人的心愿,因此该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校园绿化的设计,以探讨如何创造更适于师生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校园绿化;环境心理学 Abstract:Greening the campus apart from beautifying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becom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learn from each other, communicat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thought and feeling.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study the most basic is how to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 so the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o analyze green school design, to explore how to create more suitabl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Keywords:Landscape;Campus'sLandscape;EnvironmentalPsycholog y 园林绿化是校园环境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除了绿化功能外,更具有影响人的心理功能,能激发师生员工的意识和情感,因此,园林绿化设计首先应遵循“育人”的原则;其次校园绿化设计必须体现一定的美学思想,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而环境心理学就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因此,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校园绿化如何创造更适于师生教学和休憩 的校园环境。 1相关的基本概念 1.1校园绿化的含义 校园绿化创造的是物质环境,但它带给人的则是一种精神享受。这种综合性的自然艺术在其一年四季有规律的生长中“给人一种在绿色中孕育大自然的生命力的感觉”,使人处在这种生动逼真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真正大自然的乐趣和世外桃源般的情趣,并油然而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师生员工的思维意识和努力工作、学习的激情,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1.2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与相关概念 1.3.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的,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环境心理学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物质环境有力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同时人作为环境的塑造者和使用者,也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并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中,或是改变环境适应自身,或是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1.3.2相关概念 环境知觉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知觉。人通过环境知觉来感受和评价园林景观。 空间认知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这些信息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自学考试_设计心理学1_3重点总结分享

设计心理学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 【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设计心理学定义】 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 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 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1【心理美学】 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 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 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 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 2、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3、集体无意识 3、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投射法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汇总

论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姓名: 班级: 学校: 学号:

论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李贝贝 Bei Bei-li 摘要:室内设计中为了营造安全、舒适、优美的内部环境,就一定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室内环境设计已成为体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基本要求之一,设计心理学在改变环境,环境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感知。室内设计通过对室内空间布局、比例以及环境的色彩、光线、家具的样式等一系列设计元素,结合人的心理活动和规律,营造出室内空间的意境美感。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心理学案例;设计心理学运用 引言:随着室内设计的飞速发展,出现了颇多个性化的设计风格。优秀的室内设计都是在追求一种意境,一种精神境界。意境运用于室内设计可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室内环境,使作品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因此,对于精神要求较高的室内环境,都应追求一种情感升华,情与景之交融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室内环境设计高层次的表现,也是任何设计学科的高层次表现。 室内设计通常对室内空间布局、比例以及环境的色彩、光线、家具的样式、室内陈设、材料质感的搭配和界面的装饰造型等一系列的实体环境的设计来形成室内空间的整体美感,营造出室内空间的虚体环境的意境美感,表达出特有的意境和情调,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情感的波澜,散发出艺术魅力,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一、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运用上给人视觉和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

和艺术上的享受。人进入某个空间最初几秒钟内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对色彩的感觉,然后才会去理解形体,所以,色彩对人们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内装饰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色彩具有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具有打动人的力量。色彩给予人类生理、心理等方面极大的影响。色彩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感情,直接关系到环境气氛的创造。现在色彩环境创造的手法极为丰富。不同室内环境设计常采用不同的手法,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出特定的环境气氛,如在缺少阳光的阴暗的空间中,采用暖色调以增强亲切的温度感;在光线充足的空间中则多施以浅灰色调以降低明度;在人们逗留时间短的共享空间中使用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以增强热烈的气氛;在客房、办公室空间则采用调和色、灰色以取得安定柔和、宁静的气氛;在高大空间中则以丰富的色彩层次,扩大视觉空间并加强空间的稳定感。 具体案例: 暖色系 像红色、橙色和黄色这样的暖色,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大。而蓝色、蓝绿色等冷色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1.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使设计领域的学者和设计师来世关注设计—— 赫伯特.A.西蒙。 2.问题求解:在复杂情境子啊的不断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 3.诺曼将人脑信息中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成三个阶段: a.本能水平的设计:本能的、生理性反应; b.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有高级 思维活动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 c. 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 1.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切心理活动 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话动相行 产型品赤在物质条件。 2.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 为的驱动机制。 3.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 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或意动) 三个部分。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 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 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5.移情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 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主要的代 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市美时我们把 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市美对像上去。非自身的信感写市定对象融为体政 者说对于市美好单价种心领神公的“肉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 物及我”。 6.距离说:认方审美要保持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 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定义: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设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设计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与其他心理学的研究类似,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应围绕与设计活动相关的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来进行。最主要的是设计师(设计主体)和消费者(设计客体)两类。这是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对象。 具体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部分,及影响设计活动中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 2心理过程,设计活动中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包含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在设计活动中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包含动力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帮助设计师发展创造行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提升设计师的心理素质。 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因素 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心理学的历史以及相关学科 20世纪40年代战争中人机工程学和心理测量等应用心理学科得到迅速发展,战后转向民用。消费者心理、行为研究盛行。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反对单纯以样式为核心的设计,想要真正为使用者设计。学科: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针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职业设计师的用户心理研究格雷夫斯:《为人民设计》《人体测量》,可用性工程、可用性设计,赫伯特· A. 西蒙有限理性说、设计思维,唐纳德· A. 诺曼《日用产品的设计》、《情感设计》,感性工学态度量表、仪器测量。 格式塔心理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 人物:惠特海姆、考夫卡、科勒。理论:心理场,视知觉一系列法则: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 人物:弗洛伊德、荣格。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了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感觉的功能 1、生存需要,帮助人类适应外界环境; 2、获得各种生物意义上快乐体验。 阈限: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绝对阈限: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 差别阈限: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 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能对红、绿、蓝三种色光产生基本感觉,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加减混合得到的,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获得白光。 拮抗加工理论 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成分,红绿、黄蓝、黑白,也称为互补色,互补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当一个成分疲劳或过度刺激,就会增加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 知觉的定义 1、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2、知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辨别与识别客体。 知觉的四个特征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组织 一切知觉经验,都必定是某种分门别类的加工过程的最终产品,这种分门别类的工作就是将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使人们能形成连续知觉的过程。 知觉组织的六个规律 简洁律、恒常律、图与底、错觉轮廓、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深度知觉 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其给人们的感觉刺激由于某些外界条件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变化,人对它的知觉不变。两可图形 两可图形是一些模糊的、不稳定的图形,它们使人们能对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上产生多种可能。 错觉轮廓:错觉轮廓也被称为主观轮廓,是指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 深度知觉产生的原因 1、主体:人双眼提供的视差和视轴辐合是产生深度知觉的重要生理机制。 2、客体:所观测对象的图形为感知提供了深度线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图像中的元素,增加或减少图像的深度。 深度知觉的线索 1、大小: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显得更近; 2、质地:组成质地的单元大的比小的显得近,例如建筑效果图中运用地板砖来表现室内空间纵深; 3、插入:阻挡其他物体的不透明物体显得更近; 4、焦距:细节清晰的物体比模糊的物体显得近; 5、饱和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比低饱和度的颜色显得近。 错觉分类:长度错觉、分割错觉、对比错觉、变形错觉。 模板说 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各种经验知识的模板(Template),人们识别时将刺激信息的编码“模板”进行比较,刺激与模板存在最佳的匹配时,再认对象就得到了识别。原型说 人们对物体的识别是一种“原型匹配”的过程,当刺激与某一原 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 从而得到识别。 即使某一范畴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外形、大小等方面的一定差 异,这些个体仍可与原型相匹配而得到识别 人们无法寻觅到合适的原型的时候,一方面会造成识别障碍, 另一方面可能寻找最接近的原型,来做出判断。 注意 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指向和集中,具体来说, 就是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注意的特征:大 小、对比刺激的活动、活动刺激静态和动态、颜色刺激明亮 和暗淡。 记忆的分类:表象系统(形象记忆)和言语系统(词语逻辑 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表象系统是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记忆,而言语系统 是以概念、命题为内容的记忆,这是两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 系的系统。 情景记忆接受和贮存关于个人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 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具象的;个人的 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须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包 括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 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 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抽象的,约定俗成 可用性设计的八个原则 1.按照人的尺度设计。 2.考虑人的极限。 3.形成自然匹配。 4. 易视性和及时反馈。5.容错性。6.易学性7.简化性。8.兼容性、 灵活性与可调节设计 心理尺度:研究并使设计遵循人的尺度 人的尺度是指人体各个部分尺寸、比例、活动范围、用力大 小等,它是协调人机系统中,人、机、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 人的尺度通常是基于人体测量的方式获得的, 它是一个群体的概念,不同民族、地区、性别、年龄的群体 的尺度不同。 它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期同一类型群体的人的尺度 也存在很大差异。 情绪与情感 就脑的活动而言,情感(Feelings)和情绪是同一物质过程的 心理形式,是同一事件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因此,有 些心理学家并不严格区分情感和情绪。 情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A中等愉快水平比过高或过低的情绪状态更易于使问题求解 工作达到最优效果:类似”耶克斯-道德训曲线”B兴趣和愉快 为智力操作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__美的产品更好用,美使人 心情愉快,从而提高作业的工作效率C:惧怕和兴趣都在新异 刺激作用下发生,但兴趣是刺激新异刺激的动力,惧怕是破坏 性最大的情绪,刺激引起个体是兴趣惊奇惧怕以及兴趣和惧 怕间的流动程度和倾向,依赖于刺激新异程度的大小和个体之 间的差异性D痛苦情绪因其压抑效应对智力起到干扰延缓的 作用E愤怒也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它释放后能起到比痛苦更 好的操作效果,然而,如果愤怒不能释放,则和其他负面情绪一 样最操作起到负性作用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使人们体验适度正面情绪的设计的基本特征归纳为:1.造型整 体而较简洁;2.对称、均衡的形体;3.要素、部件明确、一目 了然;4.要素排列与分布规律而有秩序,变化富有节奏;5.一 致调和的色彩体系;6.一定的熟悉度,即看起来并不完全陌生 设计情感 设计情感特指与人造物的设计相关的人类情感体验,它包含 了一切人与物交互过程中因人工物的设计而带来的情感体 验。 设计情感的特殊性 首先,设计是实用的艺术,因此,设计的情感体验不像纯艺 术作品常常首先是艺术家本人情感表达,设计的情感体验则 是与该设计的目的性相关。 第二,设计情感不仅取决于“用”的结果,还与过程密切相关。 第三,设计艺术中的情感具有多层次性,——感性的情感与 理性的情感。 最后,设计艺术中的情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其复杂的 目的性,其可能激发不同类型、层面的情感 理解层面的设计情感 在这个层面上,设计的物环境符号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来自人 们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人通过对设计物上所富含的信息,内容 和意味的理解和体会而产生的情感. 包括1自我形象的表达 2对物以及使用方法蕴含意味的领悟和反思3叙事性的解读 4象征和符号物品,能传递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个性爱好价值观 和生活方式 情感肌肤 设计师并不是专业技术专家,对“小盒子”内部运行情况的 了解也是极有限的;但他们又是职业性穿梭“外观前线”的 沟通者,设计师的职责要求他们将产品的各种本质属性转换 成合适的外壳,使用户在不了解产品内在世界的前提下,依 然能控制、喜欢、信任它。 基本情感 基本情绪是人们与人生俱来德,包括8-11种,分别为兴趣、 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悲伤、恐惧以及害羞、轻 蔑和自罪感,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理特征,即不同的外显表情、 内部体验和生理神经机制和不同的适应功能。 复合情感 1、由2-3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如敌意、焦虑; 2、基本情绪与内驱力以及身体感觉混合而成的,如痛觉,灼 烧感; 3、感情-认知结构与基本情绪的混合,如道德感,理智感等。 快乐的情感设计策略 1、感觉愉快:来自感觉上的满足的愉快; 2、驱力愉快: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产生的快感,例如饥渴等到 缓解等; 3、玩笑中的愉快:来自会意和意义的解读,往往是在超出必 然逻辑的的变式和类比,能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 4、自我满足的愉快:这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快乐,来自人类 通过活动获得成功,增强自信,达到理想和愿望,以及获得 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高 层级的需要的满足。 交互快感 体验令用户能对物品发生交互,能选择、改变、控制、操作 物品及其相应的使用方式,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愉悦。这种 愉悦感来自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周围的环境,使其更适 合自己的需要。 痛苦产生的原因 痛苦作为最普遍、最一般的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包括物理 刺激和心理因素。 1、物理刺激能引起生理上的痛苦,例如刺眼的光、灼热以及 破坏,反应了机体对环境变迁的不适。 2、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 分离:心理上的分离不仅仅包含形式的分离,例如亲人 之间的别离,也包含缺乏与他人的交往,对外界的需求 无法获得应答时的所感受的孤独和不满。 失败:失误或预期不能达成,不能受到外界的认可。不 公正的待遇。 悲伤的程度:悲伤的程度依次为遗撼、失望、难过、悲痛、 哀痛等 点的感觉规律 1)空间或面上的唯一的点常作为视觉中心; 2)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点在一起的时候,视觉上两点之间 有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作用,引导人的视线在两点之间往 复; 3)当两点形状、大小不同时,大点首先吸引人注意,而后视 线仍会停留在大点上。 4)形状类似,大小相等的点会做为一个连接的整体被认知(接 近律,相似律); 5)大小呈规律变化的点规则排列时候给人运动感和空间进深 感。 直线的分类及其情感蕴含 平面的线包括了几何线和非几何线两类,其中几何的线包括 直线、折线和曲线,曲线发展到极端就是圆——最圆满的线; 非几何的线包括了各种随意的线,此外还有三维的线,例如 螺线等。 情感 直线:反映了运动的最简洁状态,常使人感觉紧张,目的明 确,理性而简洁。 水平线、垂直线和对角线: 1、直线形态中最单纯者是水平线,水平线常使人联想到站立 的地平面,它是“具有冷感的基线。寒冷和平坦是它的基调”。 2、垂直线与水平线是完全对立的线,垂直线挺拔、高扬“表 示无限地暖和运动的最简洁的形态”。——温暖、简洁;垂直 线还给人以生长、生命力的情感体验,由于向上高扬动势, 它还给人以威仪和肃穆。 3、两条直线交叉形成了折线,折线也由于所含角度的区别带 有冷暖的情绪。形成直角的折线是最带寒冷感的折线,并且 也最为稳定,表现一种自制和理性;锐角的折线最紧张,并 且也是最温暖的角,表现积极和主动;超过直角以后,它向 前推进的紧张程度逐渐缓和而趋向平稳、安逸,并伴随着一 种慵懒、被动,以及一种正走向结束的不满与踌躇 中性曲线:中性曲线是最平淡的曲线,它是圆周的一段,其 扩张程度在整个长度上都是相等的。 双曲线 双曲线看起来和轨迹线类似,但是在特性上存在很大不同, 开始时直而快,但速度并不是慢慢减小的,而是向着起点转 折回去,并且它的能量集中在一点上。 悬链曲线:悬链曲线是真正的重垂曲线,重垂位于最低点 矩形四边的情感蕴含 矩形四边上的作用强于下(例如更粗、更重、更长等),那 么图形给人的感觉比较轻松,稀薄、失去了承受重量的能力; 反之如果下的力量超出上的力量,那么会产生“稠密感、重量 感和束缚感” 结构的情感 形和体对人们情感的激发,一方面来自要素本身的情感特性, 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造型要素组合时的尺度、比例和构成 ——即结构的情感。 人们对于结构的情感受到两种相反的应力的作用,其中一种 应力使形体趋向“良好”;另一种力则是一种破坏整体的应力, 它不断向外突破,试图打破整体的完美结构。 完全符合良好结构的形,人们会本能地感觉愉悦,舒适,放 松和平静;而打破良好结构的形则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产生 一定的张力和动感。 不同色相的情感体验 红色: 喜悦温暖愤怒兴奋危险刺激 粉红: 温暖女性安静甜蜜温馨 橙色: 快乐满足暖和力量积极亲近 褐色: 可信赖稳重严肃敦厚忍耐乏味沉重 蓝色: 寒冷信赖智慧宁静稳定 绿色: 安静生命力新鲜满足松弛 紫色: 孤独不自然不安全神秘。它具有红色火热的一 面和蓝色宁静的一面,因此它的体验和蓝与红的比例息息相 关。 蓝紫色感觉庄严、高贵;红紫色感觉力量和兴奋。 白色: 冰冷安全单纯干净轻盈 黑色: 力量恐惧深闷坚固危险 灰色: 平淡,无刺激,安宁、乏味 固有色:某些物体的色彩已成为固有概念,例如红旗、白雪、 蓝天、绿树等,这称为这些事物的“固有色”。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我们可以说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过程和接收过程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心理学里两个较为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 善,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知觉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 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关系 知觉特性 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三、知觉选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许多对象中优先地把某些对象区分出来予以反映,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优先地把某些特性(如对象的标志、性质)区分出来予以反映。 四、知觉的整体性及两方面含义

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下面是设计心理学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产品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满足生理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设计理念也从以机器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宗旨,因此,设计心理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的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国外,设计师已经从设计的各个角度出发,为设计心理学编写了一些基本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赫伯特A西蒙在《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提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机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在国内,江南大学教授李彬彬是我国最早进行设计心理学研究的

学者之一,在她XX年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在工业设计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遵循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设计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以此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很多学者认为,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所有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导设计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他们的消费心理。同时,研究设计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并使这些分析结果为设计服务,使设计能更好地反映和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 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无定论,但可归纳出设计心理学的4个基本特征:①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②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③设计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更好地遵循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产品的真实需求度;④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可提升设计师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描述、预测和理解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洞察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必备项)【课程类别】(必备项) 【学分数】(必备项)【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学时数】(必备项)【编写日期】2012-10-8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论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实践实验2学时)主要内容: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实验。 教学要求:在这一章的内容讲述当中,需要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定义,能够清楚该学科的对象和研究范畴,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所在,需要重点把握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并且能够准确的运用于以后的学科研究课题当中。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同学们理解掌握,并且能够准确的应用在学科研究当中。 其它教学环节:在课堂上,通过一些事先设计好的实验,让学生互动的参与进来,体验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法,能够更切身的理解这些方法,能够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第二章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学时(理论讲授10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为视知觉心理规律的研究,包括关照习惯中的人对平面空间的视觉规律,视觉质感;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色彩效应和光影感在设计中的运用;空间感中的空间性格和心理空间的营造;张力运动感和视知觉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讲授中,需要学生能够了解张力运动感和视知觉表现即可,需要理解关照习惯中的人对平面空间的视觉规律,视觉质感;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空间感中的空间性格和心理空间的营造这几个知识点,掌握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色彩效应和光影感在设计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难点是视知觉表现的理解方面,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的去阅读相关知识在加强理解。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1.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者行为规律, 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工业设计活动是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的系统工程,可以称它为社会工程或文 化工程。(1、工业设计活动是观念设计的活动,也称元设计活动。2、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的结合统一。3、工业设计活动是包容性的活动,自身的活动,各产品的造型、色彩、表面装饰、包装、装潢、商标等。 4、工业设计活动是以资讯为基础的,如:采集数据,采集消费者、企业、社会等满意 度数据。5、工业设计活动是一种整合企划活动,从产品构思到生产,从使用到销毁的全过程。6、工业设计活动是文化活动,如: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把握消费者生活方式变革,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消费者:是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1、潜在消费者:是消费者具有的 卖点和企业的现实卖点完全对位或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2、准消费者: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已产生了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形成了局部购买欲,但未产生购买行动。3、显在消费者:是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40个潜在消费者)4、惠顾消费者:是常客(品牌忠诚,产品情结,服务到位)5、种子消费者:由常客进化而来,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的消费者(忠诚性、排它性、重复性、传播性) 4.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共同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表现 为对产品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对产品的好恶态度,从而引发肯定和否定的情感。差异性:表现在他们对商品的兴趣、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购买行为。 5.消费者行为规律:六个相互联系的行为过程:形成消费需求—产生购买动机—了解商品 信息—进行商品选择—发生购买行为—评价所购商品。 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 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它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优点:自然、真实、可靠、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缺点:被动的等待)2访谈法:是透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念等的一种方法(结构式访谈:优点、节约时间,缺点:受访者容易感到拘束。无结构访谈:优点,自然的交谈,缺点,费时费事,结果不准确)3,问卷法:是事先拟定出所有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问卷,交消费者回答,通过答案的分析统计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优点,同一张问卷可以测试众多的消费者)4、投射法:不让被试着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的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态度和动机(优点,能较真实地反映出信息的准确性,缺点,花费的劳动和支出的费用较大) 7.需要的概念: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而引起的紧张,为了减少这种不舒适的紧张状态 的一种反应。2.、消费者需要的特征:需要的多样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年龄、名族和生活习惯不同)需要的发展性(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产品的不断更新)需要的层次性(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需求,精神需求提高)需要的时代性(受到时代精神,风尚和环境的影响)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性需求(维持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生活必需品市场心 理)安全性需求(人们总希望有一个安全,有秩序的环境和生活保障、保健用品市场心理)社交性需求(即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社交产品市场心理)自尊的需要(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享有较高的威望、享受类产品市场心理)自我实现需要(一种个性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干一番事业、发展类产品市场心理) 9.设计怎么满足需要:1、关注需要的多元化,2、关注需要的趋向性,3、研究生活需求

室内设计心理学

室内设计的本质是为人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关感的室内环境。随着室内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并且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了解人在不同室内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室内环境设计中各要素关系,创造符合需要的室内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一、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空间概述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了解个体是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牛的人类行为问题。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活动、反应及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并且反馈到各种环境条件中去,改善人类环境。因此,人们为了生活的舒适和愉快而不断追求行为上的方便,不断对环境进行着选择、适应、调节、改造。好的室内环境不再是仅仅满足使用。 二、人的心理与行为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人与环境总是通过某种相互的作用达到一种平衡。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中时,既表现其外显行为,同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意志等心理要素也处在室内环境影响中,心理与行为会做出相同或类似反应。这正是我们川环境心理学指导现代室内设计的基础。室内设计的最终日的就是将人们的行为向有益的方向引导,通过人的体验创造心理环境,从而达到较为完善的动态平衡,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人的心理与行为在室内环境中的共性特点及其影响: 1、安全性 室内空间中,从人的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宽广越好,当空间过于空旷时,往往会有一种易于迷失的不安全感。需要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从而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的物体。例如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是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人群相对散落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过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所以,现在室内越来越多地融入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的设计,目的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心理空间。 2、私密性与人际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