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考试大纲
哈尔滨工程大学设计心理学(加试)2020考研专业课加试大纲

附件7:
2020年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考试科目名称: 设计心理学
考查要点:
一、设计心理学概论
1.要求考生了解设计心理学概念、起源和发展。
2.要求考生掌握设计心理学与设计的关系。
3.要求考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要求考生掌握种访谈技法、问卷法、语义分析法和投影技法。
4.要求考生掌握数据标度方法。
二、需求、动机和个性
1.要求考生了解需求、动机的基本理论。
2.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需求、动机的含义和本质。
3.要求考生了解个性理论。
三、感知和学习
1.要求考生掌握感知和感觉的定义,感觉的度量;感知的原动力。
2.要求考生了解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
四、态度、交流和劝说
1.要求考生掌握态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态度的模型,态度的形成和变化。
2.要求考生了解交流和劝说的一般模型和分析。
五、群体及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
1.要求考生掌握群体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参照群体的概念和分类及对设计的影响。
2.要求考生掌握社会阶层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3.要求考生了解观念引导过程和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
4.要求考生掌握感知危险分类和特点。
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填空题(20分)
简答题(40分)
论述题(40分)。
工业设计心理学提纲

设计心理学题型: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述”机器为本”及以”人为本”的区别:人的行动特征:1、包括意图、计划、实施、评价等阶段。
每一步都靠大脑来思考。
2、主动的、灵活的、有适应性的。
3、一旦意图变化,立刻脱离当前正在实施的行动,启动一个性的行动。
4、受人尺寸,体力,耐力等生理因素影响。
5、按照人的思维和动作节奏。
6、动作不确定,重复性不好。
7、受情绪影响。
8、走神,遗忘,出错。
9有精神和体力负荷。
10、对操作必须负责任。
机器行为特征:1、机器运动。
2、被动的、不能按人的方式灵活行为、无适应性。
3、只能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有关的连续状态。
不可能跳跃状态,不可能按照人的行动规律变化。
4、只要不断电,一直运转下去,不管人是否疲劳受伤害。
5、高速度。
6、行为精确、重复性高。
7、不受情绪影响。
8、不区分人的对错,只执行人的操作。
9、一直运转,只要机器没坏,无精神和体力负荷。
10、严格执行人的操作,无责任感。
2论述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和特点195-196目的性、符号性、复杂性、连续性、跳跃性、多样性、节奏、思维方式的形成、易忘性。
3怎样在工业设计中应用心理学27-31 第一,用心理学把“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
第二,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依据,建立设计调查方法。
第三,用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建立设计需要的用户模型,建立人与物的关系。
用户模型可以分为任务模型和思维模型。
第四,发展新的设计过程。
4论述用户学习有哪些特征247 1, 激发人自己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知觉能力、认知能力、动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2,提高行动能力,包括怎样建立目标、计划、怎样启动实施,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决策,怎样评价等。
他可以提高自己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能干的事情也越多,符合人生目的。
3,与任务相关的学习,面临一个任务时,需要考虑若干具体问题,与谁合作,怎样分配和组织任务,怎样计划和协调。
这种学习符合人生目的。
4,与工具操作相关的学习。
设计心理学考试

设计心理学定义: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研究对象:消费者、设计师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抽样调查法、投射法。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的一种方法。
投射测验是一种人格测量的工具。
这种测验时给被试者一组意义不清的刺激,让他加以解释。
这种测验用的是迂回曲折的办法,受测者没有戒心,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的,因而所测得结果比较真实。
设计心理学的学习意义(自行组织)消费者满意度的内容:理念满意、行为满意。
创造性思维概念:指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
通过这一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
主要形式: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特征:1、突发性 2偶然性 3、模糊性 4、专注性创造性思维训练应处理的几种关系:处理好独创性思维品质和其他思维品质的关系;处理好发散思维和符合思维的关系;处理好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处理好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关系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设计师(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构建设计师的专业基本结构①造型基础技能②专业设计技能③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设计师要勤于学习;设计师的基本素质①敏感性②智慧③好奇心④创造力。
设计师应具备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持久力;智力;圆滑的态度;可信性;善解人意;想象力设计师的心理特征:情感和文化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具体体现(影响购买者的消费行为的因素):能力、性格、气质。
能力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地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以及听觉、运算、鉴别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性格的概念: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
《设计心理学》题集

《设计心理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设计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哪方面的相互作用?A. 用户与产品界面B. 产品材料与制造工艺C. 市场营销策略D. 产品包装设计2.唐·诺曼在他的设计心理学理论中提出了几个设计层次?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3.哪种心理学效应描述了个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倾向于采用最初获得的信息或解决方案?A. 功能固着B. 锚定效应C. 框架效应D. 可用性偏见4.以下哪项不是情感化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A. 本能层次B. 行为层次C. 反思层次D. 功能层次5.哪种设计原则强调系统应提供清晰的反馈,以便用户了解他们的操作是否成功?A. 可见性原则B. 反馈原则C. 约束原则D. 一致性原则6.哪种理论在设计心理学中强调产品应适应用户的心理模型,而不是强迫用户适应产品的操作方式?A. 认知负荷理论B. 诺曼的门理论C. 菲茨定律D. 希克定律7.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用户中心设计”的概念?A. 唐·诺曼B. 詹姆斯·吉布森C. 尼尔斯·迪佛D. 乔治·米勒8.在设计心理学中,哪种效应描述了当用户面对多个选择时,可能会因为选择过多而感到困惑和不安?A. 峰终定律B. 选择悖论C. 锚定效应D. 框架效应9.哪种设计原则强调系统的操作应该符合用户的预期和直觉,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A. 可见性原则B. 反馈原则C. 约束原则D. 映射原则10.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A. 用户行为研究B. 产品界面设计C. 产品材料研究D. 人机交互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设计心理学是研究______与用户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用户体验。
2.根据唐·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理论,设计的三个层次包括______、和。
3.在设计心理学中,______原则强调系统的操作应该符合用户的预期和直觉,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
04462设计心理学考试大纲和练习带答案

的著作。(
)
A、《建筑十书》 B、《天工开物》
C、《园治》
D、《考工记》
2、青铜是铜和(
)的合金。
A、 钴
B、铝
C、锡
D、铁
3、包豪斯解散于(
)
A、1931 年
B、1933 年
C、1935 年
D、1939 年
4、“有病治病,无病防身”这种说法违反了功能的___________原则。(
)
A、安全感
B、适用性
设计的观看者和消费者.物品设计的结果.
设 计的意味.设计物为传递意味而显现出的内容.设计师与观看者之间的联系等。
23、我国学者钱学森认为
思维是智慧的源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手段。
24、有目的的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的情景中诱发被试者产生某种心理现象,
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
方法。
得到广泛采用,它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7、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设计中
该理论形成于 19 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
8、装饰光,有时也称
。
9、1915 年,英国成立了
,最早实行了工业设计师登记制度,使工业设计职
业化,并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
10、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
、智
慧、好奇心和创造力。
29、消费者购买动机中的心理性购买动机,一般被分为三种: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
动机,既是基于对于产品和某个企业的认同所产生的重复行购买行为。
30、社会阶层的特征中,社会阶层的
是指同一阶层的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和行
为模式上具有共同点和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共同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也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重点) 第二节 创造能力(重点) 第三节 创造力测验(本节不做考核要求)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课程背景: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来改进和优化设计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应用于产品、界面和服务设计等领域。
设计心理学对于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和其他与设计相关的专业人士具有重要意义。
1.2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掌握用户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设计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课程内容:2.1.1设计心理学概述-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1.2用户认知和需求分析-了解用户认知过程和决策行为-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1.3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评估-学习用户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了解用户体验评估的方法和指标2.1.4设计与用户情感-探讨设计对用户情感和情绪的影响-研究如何设计引起积极情感的产品和界面2.1.5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问题-探讨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用户的隐私和安全等问题2.2教学方法:2.2.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2.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设计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
2.2.3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评估的实践操作,加深对设计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设计心理学相关的问题。
三、课程评估和考核3.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敬业精神等因素。
3.2作业:布置设计心理学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3项目:要求学生进行设计项目并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优化。
3.4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解构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消费者心理学——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消费者: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
消费者心理学: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可以由设计来调节的因素。
*消费者类型(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角度)A、潜在消费者(Potential Customer) 具有的买点与企业的现实卖点完全对位或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B、准消费者(Subcustomer)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已产生了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形成局部购买欲,但未产生购买行动的过客C、显在消费者(Customer)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D、惠顾消费者(Patron)常客E、种子消费者(Seed Customer)由常客进化而来,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消费者的特殊消费者影响消费者接受设计的因素有哪些?①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②社会因素:相关团体、家庭、角色及社会地位;③个人因素:年龄及生命周期、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人格物质与自我观念;④心理因素:动机、认知、经验、信念与态度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有哪些?受文化因素、社会地位、心理认识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消费者对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共性内容是相同的,具体表现在:①机能:包括能达到产品使用目的的适当的机能、使用上的使得程度以及维修、管理、存贮及搬运等的方便性;②外观:包括形状、色彩、式样、肌理等给人以外观美感的综合因素及独创性;③品质:包括有效地应用材料和满足产品作为用具的品质水准两方面的内容设计师心理学——影响设计师心理的因素设计师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培养和发展设计师的创造潜能。
在设计创造活动中,文化心理结构内在自然性的稳定不变,可以使设计活动具有一种稳定性、连续性;而社会文化性因素特有的运动性和变化性,又使得设计活动成为可塑的、变革的、创新的。
在与设计意象对应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文化因素与自然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1.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3.设计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
4.心理学的主要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所遵循的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考察人——机——环境所形成的整体情况。
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a)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7.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问卷法、仪器测量法等。
8.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分为:锥状视感细胞和棒状视感细胞。
9.设计心理学的和意义a)研究意义i.设计心理学帮助设计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合目的性及功能性。
ii.帮助设计中的主体加深对设计的评价、理解、鉴赏的能力。
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作品的本质和意义。
iii.通过对用户心理的研究,设计师能更好的迎接跨文化、多样应市场需要的挑战。
iv.通过对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帮助设计者拓宽思路,增强设计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7122220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 Psychology of Design
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一、考试对象
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
《设计心理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型尽可能多样化,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占3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占40%左右,较难的题目占30%左右。
四、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
1、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设计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设计心理学形成与发展。
2、掌握现代设计艺术心理学的雏形大致产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原因;建立于工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和广告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分支基础上的设计的应用心理学研究;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历程中还有两位重要的人物――赫伯特·A·西蒙和唐纳德·A·诺曼。
3、熟练掌握影响主体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即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实用与审美一-消费者(用户)心理的两个主要方面;设计艺术实用性和审美体验的两重属性。
第二章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1、了解脑结构及其功能;人眼;其他感受器;反射与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感知”(视知觉)研究;拓扑心理学——“心理环境”理论;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人机工程学与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和行为下的潜在动因;审美心理学(Psychology of Esthetics)——美感与审美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与“高峰体验”。
2、掌握第二信号系统与人的意识。
第三章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
1、了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特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掌握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系统考察人—机—环境所形成的整体情境。
3、熟练掌握如何通过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获得有效信息。
第四章设计审美心理
1、了解美;设计审美;设计审美心理过程;设计的审美范畴。
2、掌握设计审美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
认识过程――审美表象、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观察、审美记忆、审美思维、审美联想、审美想象、审美意象;情感过程――审美态度、审美情感、审美共鸣、审美感受;意志过程――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经验、审美价值、审美意志。
3、熟练掌握如何理解设计审美心理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第五章设计的个体心理
1、了解个体的发展与学习:儿童画;游戏;人类行为发展的基本特征;青春期。
2、掌握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认知:需要与动机、原始性动机、社会心理动机;情绪、体验、情绪表现;认知的概念、记忆、视觉传达、知识。
3、熟练掌握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认知的联系。
第六章设计与消费者行为
1、了解行为理论与消费者行为:行为理论;设计艺术中的行为;消费者决策的理论依据。
2、掌握态度、说服与设计说服;设计说服的要素;设计说服的手段:合理性、情感与符号。
3、熟练掌握设计说服的要素和手段;消费者决策过程与设计干预。
第七章设计思维和设计师心理
1、了解设计思维及思维的概念;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创造性思维;设计艺术思维。
2、掌握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艺术思维的培养;创造力;设计师人格与创造力;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与激发;促进设计创造能力的性格特征。
3、熟练掌握设计创造能力的性格特征的发展。
第八章视觉设计心理
1、了解情绪信息传达置换;图形信息传达置换;图形的意象构成。
色调;轻重色调;冷暖色调;复合色调;单色与黑白色调;色彩重构的实践方法;音乐色彩;室内色彩心理置换。
应用信息置换传递;时尚信息分析。
2、掌握图形的意象构成要素;室内色彩心理置换;高级情绪如爱、恨、恋、念、真、善、美等等具有特定内涵的视觉表现。
3、熟练掌握高级情绪(如爱、恨、恋、念、真、善、美)的视觉表现。
第九章设计心理学实验设计
1、了解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2、掌握记忆效果实验;信息采集实验;设计心理综合测试。
3、熟练掌握设计心理综合测试的实验设计和实验仪器的使用。
五、题目类型
1、选择题
2、名词解释题
3、简答题、简述题
4、论述题
5、案例分析
六、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院系统考、开卷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执笔人:邹婧2011年10月22日
审核人:张同标2011 年12 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