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汇总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1.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使设计领域的学者和设计师来世关注设计——赫伯特.A.西蒙。

2.问题求解:在复杂情境子啊的不断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

3.诺曼将人脑信息中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成三个阶段:a.本能水平的设计:本能的、生理性反应;b.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有高级思维活动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 c. 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1.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话动相行产型品赤在物质条件。

2.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为的驱动机制。

3.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或意动)三个部分。

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5.移情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

主要的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市美时我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市美对像上去。

非自身的信感写市定对象融为体政者说对于市美好单价种心领神公的“肉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物及我”。

6.距离说:认方审美要保持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无法引起美感。

7.投射法:提供给被试者一种无限制的、模糊的情景,要求其作出反应,让被试将他的真正情感态度投射到“无规定的刺激”上,绕过他们心底的心理防御机制,透露其内在情感,常用的投射法包括词语联想法、句子、故事完型法、绘图法、漫画测试法、照片归类法等8.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他提出一种可用性测试以了解设计的产品表现如何;格雷夫斯的称的测试不同于一一般人机工程师的测试,虽然组织严格,但没有严格的测试流程,理而究他只是想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设计,如何理解其工作模式:或者设计的哪些方面难以理解以便修正。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的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性质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性质是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而艺术性与人文性的属性主要反映在研究的对象——设计的性质和研究的概念的抽象上。

我们可以将科学与艺术归纳一下:科学:直观、表象——抽象概念——理论艺术:直观、表象——意象——意象形态——形象创造设计心理学的概念设计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审美心理现象,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

设计心理学属心理学延伸到设计艺术领域的应用心理学范畴。

一方面设计心理学具有心理学的基本属性,即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另一方面又包含设计艺术领域的艺术性、人文性。

前者在心理学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技术框架,而后者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十分广博,而且概念体系复杂,美学研究便是如此。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

将心理学定义为行为的科学,是因为“行为”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行为的观察和度量具有可操作性。

心理学的一般研究过程是:事实——描述——解释——理论事实:心理学研究的求真和证伪都必须从事实出发,以事实为依据。

“事实”(fact)是人们关于事物的客观认识,是可以观察和重复的事件。

描述:描述是就研究对象的状态做出说明。

对于事实或研究对象的分类和概念化归纳应该是最基本的描述性科学研究。

解释:解释是关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的。

理论: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事物的规律,理论可以预测事物。

一个理论可以为许多事件提供解释,同样可以归纳不同的解释而上升到理论的水平。

第二章心理现象基础心理学有三个基本生物学基础:因果、遗传、进化。

心理学中的感觉是感觉器官,产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1、感知外界的物理刺激;2、把信息传递到大脑;3、在信息加工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

由于大脑的加工,人不仅仅可以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可以获得关于事物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认识,称为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注意?模式识别?心理学提出了几种理论来解释模式识别?1.2.34第三章知觉与艺术视觉恒常性?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

大一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归纳设计是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领域,了解心理学知识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

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设计。

本文将对大一设计专业中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设计师们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

一、感知与认知心理学感知与认知心理学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领域之一。

它研究了人们是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的,以及这些过程对于设计的影响。

1.1 形状与颜色知觉在设计中,形状和颜色是两个核心要素。

了解人们对形状和颜色的感知和认知可以帮助设计师做出更好的决策。

例如,了解不同颜色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和共鸣力的作品。

1.2 图像与视觉注意人的大脑在面对大量信息时,会选择性地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

设计师需要了解视觉注意的原理,合理地引导用户的目光,使设计更易于被注意和理解。

1.3 认知负荷认知负荷是指人的思维过程中所消耗的心理资源。

在设计中,理解用户的认知负荷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减少认知负荷,设计师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降低用户的疲劳程度。

二、人机交互心理学人机交互心理学是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它研究了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过程,帮助设计师创建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应用程序。

2.1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用户界面是人机交互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界面设计原则,例如可见性、可用性、一致性和反馈等,以创建易于使用和学习的界面。

2.2 交互反馈与响应时间在交互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快速的响应时间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与界面的交互反馈和响应时间,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三、情绪与设计心理学情绪与设计心理学研究了情绪对于设计的影响,帮助设计师创造出能够引发用户情绪共鸣的作品。

3.1 情绪设计原则情绪设计原则指导设计师如何利用色彩、形状、排版等元素来唤起用户的情绪体验。

例如,在设计广告时,使用积极的颜色和形状可以增加用户的购买欲望。

设计心理学总结

设计心理学总结

设计心理学定义: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研究对象:消费者、设计师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抽样调查法、投射法。

投射测验是一种人格测量的工具。

这种测验时给被试者一组意义不清的刺激,让他加以解释。

这种测验用的是迂回曲折的办法,受测者没有戒心,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的,因而所测得结果比较真实。

设计心理学的学习意义(自行组织)消费者满意度的内容:理念满意、行为满意创造性思维概念:指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

主要形式: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特征:1、突发性 2偶然性 3、模糊性 4、专注性创造性思维训练应处理的几种关系:1、处理好独创性思维品质和其他思维品质的关系2、处理好发散思维和符合思维的关系3、处理好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4、处理好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关系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设计师(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构建设计师的专业基本结构①造型基础技能②专业设计技能③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2、设计师要勤于学习3、设计师的基本素质①敏感性②智慧③好奇心④创造力设计师应具备的人格1、积极的人生态度2、持久力3、智力、4、圆滑的态度5、可信性6、善解人意7、想象力个性心理特征具体体现(影响购买者的消费行为的因素):能力、性格、气质能力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地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以及听觉、运算、鉴别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性格的概念: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

它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消费者满意度:指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最终表现与消费者期望、要求的温和程度的大小,相对应地有一系列不同的满意程度。

满意度=产品绩效—消费者期望值CS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消费者满意度为指针,要从消费者的角度,用消费者的观点而非生产者和设计师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地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归纳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探索人们在设计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归纳设计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感知与认知1. 感知: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过程。

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们对于颜色、形状、纹理等感知的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传递信息和引起情感共鸣。

2. 认知:认知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加工、理解和处理过程。

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们的注意力、记忆和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呈现设计理念和传递信息。

二、情感与体验1. 情感设计:情感设计是指通过设计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或激发情感反应。

设计师可以使用颜色、图像、音乐等多种方式来创造具有情感吸引力的设计作品。

2.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人们在使用产品或者与环境互动时所获得的主观感受。

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效率,设计师需要关注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以优化用户体验。

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1. 信息加工: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们对于信息的加工过程,包括信息的感知、理解、记忆和决策等方面。

通过优化信息的传达方式,可以提高信息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2.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形,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分析。

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颜色编码和交互方式,以提高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四、界面设计与用户交互1. 界面设计原则:界面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一致性、可见性、反馈等,以提高用户对界面的理解和操作效率。

2. 用户交互设计:用户交互设计关注人们与产品或者界面的互动方式,包括界面布局、导航、交互反馈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提供便捷、直观的交互方式。

五、人机接口与可用性1. 人机接口设计:人机接口设计关注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交互方式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易于操作和友好的人机接口。

自考设计心理学知识点

自考设计心理学知识点

自考设计心理学知识点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设计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高设计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自考设计心理学的知识点。

一、感知与认知1. 感知:感知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人们对颜色、形状、纹理等感知特性的差异,以创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2. 认知: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的过程。

设计中的认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对于界面、图像等元素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以优化设计策略。

二、人机交互1.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是指将人机交互的原则和技术应用于软件、网站、应用等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以提高用户操作和体验的效果。

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的认知负荷、易学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问题。

2.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指在用户与产品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设计师考虑用户需求,创造出能够满足用户期望的交互方式和操作逻辑。

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反馈机制对于交互设计至关重要。

三、色彩与情感1. 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和情感反应。

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选择合适的颜色方案,以达到特定的情感表达和用户体验效果。

2. 色彩搭配:在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效果,设计师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搭配规则,以实现视觉效果的最佳呈现。

四、用户体验与用户研究1.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设计师需要通过用户行为、反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体验感受,以不断优化产品设计。

2. 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指通过观察和调查用户的行为、态度和需求,以获取对设计决策有用的信息。

设计师可以运用用户研究的方法,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从而改进和创新产品设计。

五、品牌与用户行为1. 品牌塑造:品牌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拥有的特定形象和价值体系。

设计心理学【个人整理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个人整理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个人整理知识点】第1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考核知识点1、人类的心理现象(领会)(一)生理与心理(二)心理与客观(三)心理学的历程(四)心理学的概念: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科学(五)心理学的分类: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劳动心理学考核知识点2、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领会)(一)心理学的性质:它即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因而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科学(二)心理学的任务:1、了解心理现象;2、熟知心理规律;3、指导实践应用(三)开辟设计的审美创造之路考核知识点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识记)P10-11(一)观察法由观察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用以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二)实验法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三)测验法研究对象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制定科学的量表或问卷,由被测者自由地按题目回签,以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四)虚拟法借助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图形技术,进行心理实验的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4、设计(一)设计的概念(识记)P1答:设计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的方法、图样等。

设计分为工程设计、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创作等三大领域。

(二)设计的心理活动(领会)考核知识点5、设计心理学(一)设计心理学的概念(识记)P11答:设计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满足需求与使用心理为目标,研究现代设计活动中,设计者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领会)答:1、增强心理素质2、利于人才培养第二章认知的心理过程考核知识点1、感觉P13(一)感觉认知简介(领会)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头脑中引起的反应,也就是“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

感觉的产生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物才有感,二是觉才有感,三是有脑才有感(二)感觉的种类(识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肤觉、机体感觉、平衡感觉、运动感觉(三)感觉的意义(领会)感觉的普遍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适应客观世界的赖以生存的基础。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1.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者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工业设计活动是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的系统工程,可以称它为社会工程或文化工程。

(1、工业设计活动是观念设计的活动,也称元设计活动。

2、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的结合统一。

3、工业设计活动是包容性的活动,自身的活动,各产品的造型、色彩、表面装饰、包装、装潢、商标等。

4、工业设计活动是以资讯为基础的,如:采集数据,采集消费者、企业、社会等满意度数据。

5、工业设计活动是一种整合企划活动,从产品构思到生产,从使用到销毁的全过程。

6、工业设计活动是文化活动,如: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把握消费者生活方式变革,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3.消费者:是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

(1、潜在消费者:是消费者具有的卖点和企业的现实卖点完全对位或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

2、准消费者: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已产生了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形成了局部购买欲,但未产生购买行动。

3、显在消费者:是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40个潜在消费者)4、惠顾消费者:是常客(品牌忠诚,产品情结,服务到位)5、种子消费者:由常客进化而来,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的消费者(忠诚性、排它性、重复性、传播性)4.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的心理现象。

共同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表现为对产品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对产品的好恶态度,从而引发肯定和否定的情感。

差异性:表现在他们对商品的兴趣、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购买行为。

5.消费者行为规律:六个相互联系的行为过程:形成消费需求—产生购买动机—了解商品信息—进行商品选择—发生购买行为—评价所购商品。

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设计心理学角度分析—————索尼DSC-W350D前言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进入了进一步细分化时代,产品的针对性也愈演愈烈。

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导致女性群体已经成为某些产品的主导消费群体。

如今拍照已经成为伴随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每当有大事,有美景,有聚会的时候,人们都会拿出各式各样的拍照器材来,而数码相机无疑是其中的主体,数码相机正凝聚着愈来愈多消费者的关注目光,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生理、心理等需求,对数码相机的设计心理学研究也愈加显得具有时代意义。

摘要在这个潮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潮流,特别是女性朋友,通过衣服,佩件等等来打造自己的潮流风格。

女性以其显而易见的市场潜力,正在逐渐吸引着各行各业的目光。

在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设计出适合女性的产品,在心理和生理的各个方面关心女性的需求,将是产品设计行业继续关注的重点。

而DC、DV行业的知名名牌索尼,了解到这种情况,在数码相机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加入了几分时尚气息,受到了万千少女的关注。

就如近来索尼推出的一款专为女性量身订造的时尚卡片——DSC-W350D,本文将从各方面运用以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对这款产品做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女性产品生理心理数码相机设计心理学目录一:用户需求与用户心理 (5)(一)消费群体与设计心理分析 (5)(二)产品与用户实用心理 (5)二:知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6)(一)索尼W350D色彩与用户心理 (6)2.1.1色彩的生理效应 (6)2.1.2.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 (6)(二)索尼W350D人机界面设计与用户心理 (7)2.2.1.视觉感知界面与心理分析 (7)2.2.2.触觉感知界面与心理分析 (7)(三)索尼W350D材质与用户心理 (9)三、索尼W350D 与社会文化心理 (9)(一)社会文化与设计心理分析 (9)(二)社会群体与设计心理分析 (9)(三)社会阶层与设计心理分析 (9)(四)社会心理现象与设计心理分析 (10)四:索尼W350D 产品的不足 (10)五:总结 (11)一:用户需求与用户心理(一)消费群体与设计心理分析索尼DSC-W350D主要针对的是女性群体的设计,年轻女性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审美需求,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造型简洁、纤细、洗练,趋向更轻、更薄、更精致;色彩明快、鲜艳、亮丽而柔和;工艺新颖、时尚;材质光滑、富于科技感。

女性与男性完全不同的购物理念,体现了其显而易见的市场潜力,成为许多行业的聚焦点。

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与女性形象相符的数码相机形态,设计出与女性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相符的数码相机“内心美”,是现代女性化数码产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索尼发布的这款专属女性的数码相机——DSC—W350D。

设计师称借鉴了珠宝、配饰、香氛和化妆品等领域的时尚元素。

最终形成了两款在色彩和质地上迥然不同的组合:粉色的DSC—W350D淡雅柔美、白色的DSC—W350D简洁纯净。

产品外观十分独特。

宛如饰品。

在拥有时尚优雅外观的同时,也拥有出色的性能配置,集高像素、大广角、防抖和全景拍摄于一身,特别适合女性顾客使用。

(二)产品与用户实用心理DSC-W350D的出众并不仅限于外观设计,在性能方面上,她的拍摄能力也能让用户们们在各种情况下游刃有余。

1410万像素SuperHADCCD影像传感器、“BIONZ”影像处理器和26mm广角4倍光学变焦卡尔·蔡司镜头是高品质成像的最基础保障。

用1,410万像素拍摄的照片能进行A3尺寸的打印,用户尤为关心的细节表现和色彩层次感即使在大尺寸的打印下还原度仍十分出色。

“扫描全景模式”所带来的广阔视野也特别值得一提。

只要横向或纵向移动DSC-W350D,你就能得到一张最广视角达270度的照片,震撼效果,非同凡响。

喜欢自拍的女性们也常会有烦恼,镜头里只露出半个脸蛋,或者与“姐妹淘”一起拍摄时,两张俏脸怎么也进入不了镜头。

DSC-W350D所持的“人像自拍定时器”会让用户很有成就感。

选择“人像自拍定时器”后,DSC-W350D会自动检测人脸,只有当人脸全部在镜头范围内,她才会自动按下快门,留下的是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与鲜活。

二:知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一)索尼W350D色彩与用户心理色彩是最廉价和有效提高产品个性化、人性化设计及附加值的手段了,色彩有数之不尽的相貌、表达不完的情感内容、极其丰富的特性内容,并且不同色彩的运用会对产品的质感、质量、美感、感性价值产生巨大差异2.1.1色彩的生理效应色彩是人对物品视觉感受中最敏感的要素,女性较男性能更好的感知颜色,且具有更为广阔的视觉域。

所以市场上的女性产品具有比男性产品更为丰富色彩。

缤纷多彩的彩色系列产品利于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注意。

电子类产品本身具有冰冷的感觉,索尼W350D为消除女性用户对电子类数码产品的疑虑,而选用简洁纯净的白色和粉色系的暖色调颜色,给女性用户温暖、舒适的感觉。

2.1.2.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根据当下流行色的改变,女性数码产品色彩设计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不同色彩搭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带给女性不同的情感体验,同样也会传达出指示作用。

目前,女性产品中运用的色彩多是高明度的粉色系,暖色调的颜色与高饱和度的颜色。

把这些不同的颜色搭配起来,则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有中性色与高明度颜色的搭配,还有同色系不同颜色的搭配。

这款淡雅柔美的粉色DSC-W350D周身闪耀着珠宝般的金属光泽;曼妙机身、牵藤蔓绕,在光影下忽隐忽现;镜头环的涂层也随着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色彩和渐变的效果;即使是机身后面板也有层叠反射,营造出深度感和光泽度。

而那款简洁纯净的白色DSC-W350D则充满洁净的低调感;其前面板在光线变化下闪烁着淡淡的蓝色;如星星或雪花般的纹理更平添一份纯净;前面板上还嵌有闪钻流转波动;镜头环则参考了手表面板的设计,为机身更增添一份通透。

(二)索尼W350D人机界面设计与用户心理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加快了工业产品实现数字化的脚步。

产品的功能日益丰富的同时,操作方法却随之变得复杂起来。

这时能够在人与产品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机制,实现人机对话并引导机的操作过程具有方便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也与用户的情感和意识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2.2.1.视觉感知界面与心理分析这款拥有出众的女性气质:她没有尖锐的棱角,取而代之的是温婉的圆润曲线;机身正面所嵌入的碎钻是经过精心切割的,闪烁着璀璨多变的光泽。

形态设计是指设计师运用产品形态的四个基本元素,点、线、面、体,表达不同设计理念,表达所设计产品的不同特性与内涵。

人们对女性的印象主要可以总结为轻曼、温柔、贤惠、曲线、感性等。

所以流线型中的流畅感,曲线感,或曼妙小巧的可爱感可以被运用现代女性产品设计中。

索尼DSC-W350D外轮廓,即“线”多由柔和的曲线构成,体现了生命的形态。

曲线的柔和也体现在形态之“点”上,例如按键、闪钻、镜头环。

圆形或椭圆形都体现了曲线之美。

面面交界处也尽显圆滑。

体现女性的柔和之美,给人柔和、圆润、流畅与以柔克刚的感觉。

外观淡雅柔美、简洁纯净,特别适合时尚女性朋友,精美的镜头环、低调而华丽的机身图案和镶嵌在机身上的时尚闪钻,闪耀的金属光泽,极具梦幻色彩和高雅气息。

2.2.2.触觉感知界面与心理分析DSC-W350D机顶设计甚是简约,只有开机键和快门操作按键,像个惊叹号一样的排列看上去很有意思。

开机键微微嵌入机顶的设计使得用户不会有误操作的情况发生,不会因为不小心碰到开机键而误开机,而大大的快门键则能让用户更准确的操作,而且按键反馈力度合适。

W350D的机背并没有采用时下主流的3.0英寸的大屏幕设计,而是充分考虑到女性用户手型比较娇小的特性,依然采用的是2.7英寸屏幕的设计。

在功能按键上则充分考虑到了简洁、方便的特性。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W350D的按键排列的很有序,变焦键采用的是拇指按压方式,而模式变化非常简单只要拨动最右侧的拍摄模式、全景模式和摄像模式的调节杆就可改变不同的拍摄模式。

下方的闪光灯、自拍、笑脸模式都则都在五维模式盘上清晰显示。

W350D为了适应女性用户在接口方面设计的非常简单,无需多处接口的繁琐连接,而只在机身底部设计了一处接口,简洁方便。

在菜单设置方面,W350D采用了非常简洁的方式纵向排列的菜单在调节时轻松简单,黑底白字的菜单设计一目了然。

(三)索尼W350D材质与用户心理产品在材质上的设计变化,会有效提升产品的视觉美感和手感,对塑造产品的时尚感、前卫感、人性化、个性化等因素的力量也是绝不亚于造型和色彩的。

举例来说,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绿色、黄色、灰色,难道没人喜欢磨沙感,、细腻感、木质感等吗?可见它们同那些造型上的方圆、长短、胖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都是很值得去认真来研究的必要内容。

索尼W350D 外壳选用了大面积的金属材质打造,低调而华丽的机身图案和镶嵌在机身上的时尚闪钻,闪耀的金属光泽,极具梦幻色彩和高雅气息。

优雅唯美的线条勾勒出轻薄时尚的轮廓,极有韵味。

重量只有119克,便携性非常好,体现了对女性用户的人文关怀。

三、索尼W350D与社会文化心理(一)社会文化与设计心理分析频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 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也在不同程度地起着变化。

积极生活扩充型的家庭,消费革新意识强, 休闲活动积极, 社交范围广,他们喜欢追求时尚,适应社会潮流,对于索尼DSC-W350D可能会比较青睐。

在中国市场上, 求新求美的艺术设计已成为广大产品设计师的努力方向,美丽的外观会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二)社会群体与设计心理分析现代女性对购物情有独钟,且乐此不倦。

她们之所以具有旺盛的购买动机和需求,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潜意识中她们希望通过购物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如今女性正全面掌控着消费,成为“首席采购官”。

不仅如此,女性消费者热衷于口头传播和推荐,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营销空间。

当她们买到好东西或得到好服务时,就会争相口传,呼朋引伴的来消费,因此女性是非常重要的营销对象,从而组成一个购买群体。

购买群体通常由朋友群制服生 , 购买群体对当前的短期消费行为影响很大。

有些人原来没有购买计划, 但可能会因为朋友的宣传加产品本身的特色发生冲动性购买。

(三)社会阶层与设计心理分析同一阶层的消费者, 其消费行为颇为类似。

在购买过程中 , 他们一般不在营业柜台前久留, 往往比较注重商品的外形、式样, 品牌与功能, 对商品的质量比较挑剔。

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 , 求廉一般不成为他们的购买动机。

我国的工阶层, 尤其是青年女性在消费心理上, 大多追求商品的奇异和新颖。

像索尼DSC-W350D作为一款千元价位的卡片相机,外观设计相当出色,而内在的配置足以应付日常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