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阀

合集下载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插装阀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阀门,它具有简单结构、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电力、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插装阀的基本原理、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一、插装阀的基本原理插装阀是通过转动阀体内的螺杆或推杆来控制介质的流动,从而实现开启、关闭和调节流量的目的。

其基本原理如下:1.开启状态:当螺杆或推杆旋转时,阀体内的螺纹将提升,使阀芯上升,导流孔打开,从而实现介质的通路打开。

2.关闭状态:当螺杆或推杆旋转反向时,阀芯下降,导流孔关闭,从而实现介质的通路断开。

二、插装阀的分类插装阀可根据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1.阀体结构:插装阀可分为单座式和双座式两种。

单座式插装阀是指阀芯与阀座呈一对一的形式,适用于小流量、高压力的场合。

双座式插装阀是指阀芯与阀座呈一对多的形式,适用于大流量、低压力的场合。

2.螺纹形式:插装阀的螺纹形式有内螺纹和外螺纹两种。

内螺纹插装阀适用于流量较大的场合,外螺纹插装阀适用于流量较小的场合。

三、插装阀的特点1.结构简单:插装阀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方便安装和维护。

2.切断性能好:插装阀的阀芯和阀座都是可更换的,切断性能好,阀座关闭承受的压力小,密封可靠。

3.流量调节性能好:插装阀在流量调节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灵活调节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4.使用寿命长:插装阀的阀芯和阀座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5.适应性强:插装阀适用于各种介质,包括液体、气体和蒸汽等。

四、插装阀的应用插装阀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化工行业:插装阀可用于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如控制液体的流量、压力和温度等,保证工艺的稳定和工厂的安全运行。

2.石油行业:插装阀可用于石油加工过程中的介质流动控制,例如原油输送管道、油罐出口的控制等。

3.冶金行业:插装阀可用于冶炼过程中的流程控制,如高炉煤气排放控制、氧气流量调节等。

4.电力行业:插装阀可用于火电厂和核电厂的热水系统、蒸汽系统等介质的流动控制和调节。

插装阀设计注意的一些问题

插装阀设计注意的一些问题

插装阀设计注意的一些问题1,两通插装阀特点:高压,大流量,响应快,液阻小,泄露小,抗污染强,一阀多用,便于集成易于优化。

2,油口:A为正向(底面),B为侧向,C为控制,A,B,C分别表示三个工作腔,有效工作面积为A A,AB,AC,压力表示为PA,PB,PC。

3,控制方式:A,内控简单,不用外加控制油即可自锁,但是C腔控制压力随A或B的压力而变化,当然其大小不可能超过主阀的工作压力,这样就不能保证主阀上下形成有效的压力差,阀芯关闭速度较慢,甚至影响阀的关闭。

B,外控取自插装阀的外部,优点是控制压力可以高于阀的工作腔压力,控制压力稳定,使主阀芯上下形成压差,阀关闭快而严,但是主阀没有自锁能力,容易受主油路压力变化影响造成阀反向开启,而且还需要单设的外部控制油源。

C,内外控制,兼有上面的优缺点。

4,两通插装阀的流动方向:可以从A口流向B口,也可以从B流向A,看压力高低而定,表面上两者没什么区别,但性能上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如下。

A,通油能力和开启压力不同:A腔与C腔的有效面积称为插装阀的面积比,对于方向控制插件一般面积比有:1:1, 1:1.05, 1:1.1, 1:1.16, 1:2(力士乐标法的不同,取的是B腔与C腔的面积比,但换算过来差不多),如ATOS的SCLI-*插芯。

当面积比较大如1:1和1:1.05及1:1.1时,A腔具有较大的工作面积,显然A到B的流动流通能力大,液阻小,阀的开启压力也小,而B到A流动,B的工作腔面积小,流通能力小,开启压力高,可见这种大面积比的插装阀适宜从A到B的流动,而不适宜于B到A 的流动,把这种插芯称为A型插件,把小面积比如1:1.16及1:1.2称为B型插件,B型插件的B腔有效面积大,从B向A流动时开启压力低,所以B型插件适宜从A到B和B到A的双向流动。

A型和B型插件相比,从A到B的流动时,A型插件的通流量一般要大于B型插件流量,大约大15~20%。

对于B型插件作流量及方向阀使用时,起尾部可带缓冲头,这种结构的阀芯行程比不带缓冲头的阀芯行程长,通过的流量要小,大约小15%左右。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插装阀是一种常见的控制阀门,它通常被用于调节流体的流量和压力。

插装阀的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插装阀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一、插装阀的基本原理。

插装阀是一种通过调节阀芯位置来控制流体流量和压力的阀门。

其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改变阀芯的位置,从而改变流体通过阀门的截面积,从而实现对流体流量和压力的调节。

插装阀的阀芯通常由阀芯杆和阀芯头组成,阀芯杆通过手柄或电动装置来控制阀芯的位置。

当阀芯向上移动时,阀门打开,流体可以通过阀门;当阀芯向下移动时,阀门关闭,流体无法通过阀门。

通过调节阀芯的位置,可以实现对流体流量和压力的精确控制。

二、插装阀的结构特点。

1. 简单结构,插装阀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阀体、阀芯、阀座、密封圈等基本部件组成。

这种简单的结构使得插装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2. 安装方便,插装阀通常采用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这种特点使得插装阀在现场维护和更换时更加便利。

3. 良好的密封性,插装阀的阀座和阀芯之间采用金属对金属的密封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4. 高温高压性能,插装阀通常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可以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5. 多种控制方式,插装阀可以通过手动、气动、电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控制要求。

三、插装阀的应用领域。

1. 化工行业,插装阀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控制各种介质的流量和压力,如酸碱溶液、气体、液体等。

2. 石油化工行业,在炼油、天然气开采、输送等领域,插装阀被用于控制管道中的介质流动和压力,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 食品行业,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插装阀被用于控制各种液体、气体的流动,保证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4. 制药行业,在制药生产中,插装阀被用于控制各种药液的流动和压力,保证生产过程的精确和稳定。

插装阀

插装阀

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2.1 插装方向控制阀插装阀可以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1作单向阀如图5a和5b,将x腔和A或B腔连通,即成为单向阀。

连接方法不同,其导通方式也不同。

若在控制盖板上如图5c连接一个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即可组成液控单向阀。

图52.作二位二通阀如图6a和6c连接二位三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二通电液阀。

3.作二位三通阀如图7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

4.作二位四通阀如图8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5.作三位四通阀O型换向阀如图9连接三位四通阀换向阀和单向阀,即可组成三位四通阀中位为O型电液换向阀。

6.作多机能四通阀如图10连接换向阀,利用对电磁换向阀的控制实现多机能功能。

先导阀控制状态下的机能如表1。

电磁铁的带电状态用符号“+”表示;断电状态用“-”表示。

表1 先导阀控制的滑阀机能1YA 2YA 3YA 4YA 中位机能1YA 2YA 3YA 4YA 中位机能+++++-+-+++-+--+++-+-+++++---++-+-++-+-+--++--+-+------+-+------2.2 插装压力控制阀对插装阀的x腔进行压力控制,便可构成压力控制阀。

1.作溢流阀或顺序阀如图11a,在压力型插装阀芯的控制盖板上连接先导调压阀(溢流阀),当出油口接油箱,此阀起溢流阀作用;当出油口接另一工作油路,则为顺序阀。

2.作卸荷阀如图11b连接二位二通换向阀,当电磁铁通电时,出口接油箱,则构成卸荷阀。

3.作减压阀采用插装阀芯和溢流阀如图11c连接,则构成减压阀。

液压油从P1流入P2流出,出口油液通过阀芯上的中心阻尼孔、盖板和先导阀接通。

当减压阀出口的压力较小,不足以顶开先导阀芯时,主阀芯上的阻尼孔只起通油作用,使主阀芯上、下两腔的液压力相等,而上腔又有一个小弹簧作用,必使主阀芯处在下端极限位置,减压阀芯大开,不起减压作用;当压力增大到先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泄漏油液单独流回油箱,实行外泄。

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

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

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文章目录[隐藏]∙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 4.5插装阀∙ 4.5.1插装阀的结构∙ 4.5.2插装阀的动作原理∙ 4.5.3插装阀用作方向控制阀∙ 4.5.4插装阀用作方向、流量控制阀∙ 4.5.5插装阀用作压力控制阀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4.5插装阀液压插装阀是由插装式基本单元(以下简称插件体)和带有弓|导油路的阀盖所组成。

按回路目的,配不同的插件体及阀盖来进行方向、流量或压力的控制。

插装阀是安装在预先开好阀穴的油路板上(manifold blocks)而构成我们所需要的液压回路,如图4-54所示,因此可使液压系统小形化。

插装阀是七十年代初才出现的-种新型液压元件,为一多功能、标准化、通用化程度相当高的液压元件,适用于钢铁设备、塑胶成型机以及船舶等机械中。

插装阀的特点是:1)插装阀盖的配合,可具有方向、流量及压力控制功能。

2)件体为锥形阀结构,因而内部泄漏极少,不存在液压下紧现象,并没有如滑轴(spool)的重叠现象,反应性良好,可进行高速切换。

3)最适于压力损失小的高压大流量系统。

4)插装阀直接组装在油路板上,因而少了由于配管弓|起的外部泄漏、振动、噪音等事故,系统可靠性增加。

5)安装空间缩小,是液压系统小形化。

同时和以往方式相比,可降低液压系统的制造成本。

图4-54插装阀构成的液压回路外观图4-54插装阀构成的液压回路外观4.5.1插装阀的结构由插装阀所组装成的液压回路,通常含有下列基本元件:1.油路板图4-55插装阀油路板亦有人称为集成块,这是方块钢体-上挖有阀孔,用以承装插装阀,如图4-55所示。

图4-56油路板上主要阀孔和控制通道图4-56为常见油路板上主要阀孔和控制通道,X Y为控制压油油路,F为承装插件体的阀孔,A口B口是配合插件体的压油工作油路。

2.插件体插件体(cartnidges)主要由锥形阀(poppet)、弹簧套管(sleeve)及若干个密封垫圈所构成,如图4-55所示。

工程机械插装阀加工方案

工程机械插装阀加工方案

工程机械插装阀加工方案一、概述插装阀是工程机械中常用的液压元件,其作用是在液压系统中实现流体的控制和调节。

插装阀的加工是一项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严格的工艺流程和专业的加工设备。

本文将针对插装阀的加工过程,从材料选取、加工工艺、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材料选取1. 钢材插装阀通常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常用的材料有20#钢、45#钢、40Cr等。

2. 铝合金部分插装阀需要采用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重量比,常用的材料有6061铝合金、7075铝合金等。

选材标准:1. 合格证明。

2. 物化验报告。

3. 机械性能测试报告。

4. 金相组织分析报告。

三、加工工艺1. 钢材加工工艺(1)钢材切割利用数控切割机对钢材进行切割,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2)钻孔加工钻孔是插装阀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数控钻床对孔位进行精确加工。

(3)铣削加工利用数控铣床对插装阀的外形进行精确加工,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研磨加工对插装阀的关键零件进行精密研磨,提高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2. 铝合金加工工艺铝合金加工包括切割、铣削、钻孔、研磨等工艺过程,与钢材加工过程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铝合金的加工需要采取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冷却润滑剂,以确保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3. 焊接工艺部分插装阀需要完成零部件的焊接工艺,需要具备较高的焊接技术和设备,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四、工艺设备1. 数控切割机用于对钢材和铝合金进行切割,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切割服务。

2. 数控钻床用于钢材和铝合金的孔加工,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孔加工服务。

3. 数控铣床用于对插装阀的外形进行精确加工,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铣削服务。

4. 精密研磨机用于对插装阀的关键零件进行精密研磨,提供高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的研磨服务。

5. 焊接设备用于对插装阀的零部件进行焊接工艺,提供高强度、高密封性的焊接服务。

五、质量检测1. 尺寸检测通过三坐标测量机对插装阀的各个尺寸进行精确检测,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

插装阀PPT学习课件PPT教案

插装阀PPT学习课件PPT教案
图 中 A和 B为 主 油 路 仅有的 两个工 作油口 ,K为 控制油 口(与 先导阀 相接) 。 当K口 回油 时,阀 芯开启 ,A与 B相 通 ;当K口 进油时 ,A与 B之 间 关闭。
第4页/共24页
几种插装阀的控制方法
1)K口接控制油,A到B;B到A均不通。
K
B A
相当于断路
第5页/共24页
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 主阀芯卡住在关闭状态位置。
第20页/共24页
★不能实现系统保压要求 其主要原因是泄漏: 1)从高压腔引出的控制油经先导电磁阀的阀芯配合
间隙泄漏到油箱,或经主阀芯圆柱导向面的间隙 泄漏到低压腔; 2)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锥面不密合; 3)阀套外圆柱面上的密封圈失效; 4)通道块体内部铸造质量不好(如气孔、裂纹、疏 松等); 5)通道块连接面间密封不良。
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 主阀芯卡住在开启状态位置。
第19页/共24页
★主阀芯不能开启 主要原因: 1)控制油腔内的控制压力过高; 2)弹簧力过大; 3)油路口A或油路口B内油液压力不正常; 4)阀套的小锥面磨损,造成进出油口有效作用面积分
配变化,使开启压力降低; 5)先导阀故障或盖板有异常; 6)主阀芯与阀套制造精度差、阀套嵌入通道块体时其
插装阀PPT学习课件
会计学
1
插装阀
插装阀又称逻辑阀
,是以锥体二通插装式
阀芯为基本单元,以芯 先
子插入式为基本连接形 式,配以相应的盖板和 不同的先导阀来满足各
导 阀 控 制
种动作要求的阀类。因 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
盖 板
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
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
主 阀
又称为逻辑阀。

插装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插装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插装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插装阀是另一类液压控制阀的统称。

其基本核心元件是一种液控型、单控制口的装于油路主级中的两通液阻单元(故又称二通插装阀)。

将一个或若干个插入元件进行不同的组合,并配以相应的先导控制级,可以组成插装阀的各种控制功能单元。

比如方向控制功能单元、压力控制单元、流量控制单元、复合控制功能单元。

插装阀具有以下特点:内阻小,适宜大流量工作;阀口多数采用锥面密封,因而泄漏小,对于乳化液等低粘度的工作介质也适宜,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标准化程度高;对于大流量、高压力、较复杂的液压系统可以显著的减小尺寸和重量。

其结构如下图:图1 二通插装阀结构它是由插入元件、控制盖板、通道块三大部分组成。

插入元件有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件组成;控制盖板上根据插装阀的不同控制功能,安装有相应的先导控制级元件;通道块既是嵌入插入元件及安装控制盖板的基础阀体,又是主油路和控制油路的连通体。

其中A、B 为主油路通口,C为控制油路通口。

A、B、C油口的压力和作用面积分别为PA、PB、PC和A1、A2、A3,A3=A1+A2,Fs为弹簧作用力。

图2为实心胎硫化机组液压系统中主油缸部分的液压原理图(部分系统原理图,非完整原理图)。

图2 实心胎硫化机组液压系统中主油缸部分的液压原理图由图可知,此系统全部采用插装阀来控制,要求起到不同液压阀的作用。

根据机械本身的特点以及主要技术参数:要求油缸上行速度达到20mm/s,下行速度达到25mm/s ,缸径/杆径Φ600mm/Φ540mm ,由公式流量Q=A*V可得到油缸进油腔所需流量为339L/min ,所需流量较大;再者主机系统对于机械运动动作灵敏性要求较高,液压系统密封性要求较严,综合考虑,因而选用插装阀作为油路控制元件。

二通插装阀构成各种组合阀1插装阀构成压力控制阀根据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当PAA1+PBA2>PCA3+FS时,阀芯开启,油路A、B 接通。

如图2,插装阀C14,当电磁阀YV9得电时,C14的C口直接通油箱,其C口压力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插装阀的原理及组件
1-7 B型压力阀插入元件
双级调压电磁溢流阀
典型油路:三位四通Y型A口限压、背压,B口限压保护的双单向节流油路。

如图⒉56该油路换向功能见表⒉3。

表中:1一表示通电,0一表示断电。

如图⒉56,在P→B、A→T油路中,B腔压力由K3限定,限压功能在进油路上,A→T回油背压取决于K2,背压功能在回油路上。


在P→A、B→T油路中,A腔由K1
限压,限压功能仍在进油路上'B→T回
油路上主阀4是一般回油阀。

由以上分析可见:
①限压功能,一般是在回油阀上实施
先导控制,在进油路上体现。

②背压功能均在回油路上体现。

③在实际当中,一般常用回油节流,故只要在回油阀上安装行程调节器即可。

笫2章二通插装阀集成系统
2.1 二通插装阀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二通插装阀无论从结构原理上还是从控制机能上来看,与其它传统的液压控制阀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插装阀液压系统与现在通用的滑阀系统相比,在结构形式上显然是不同的,其设计方法也不一样,它有3个主要特征:
1)作为系统的基本工作单元的二通插装阀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组合化,二是多机能化。

它是由主级和先导级二部分组成的,作为直接控制工作油流的主级——插人元件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两个工作口,它的工作状态是由先导级控制的,只要配置不同的先导元件和改变连接形式,即可实现各种不同的方向、压力、流量控制功能,应用十分灵活方便。

所以,系统主级的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变化也不大,而先导级的结构设计却是比较复杂的,变化也大,是二通插装阀液压系统的关键所在。

2)作为系统的基本控制单元是以液压执行机构(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基本工作单元——单个工作腔作为控制对象的。

一个复杂的液压系统可以包含多个执行机构,而且要有许多复杂的动作和功能要求,但是如果从每个单个工作腔的工作情况来分析的话,无非是要求控制它的液流方向、压力和流量这三大参数。

所以,在二通插装阀系统中就以单个工作腔的复合控制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将两个插装阀组合起来构成的土个三通回路作为基本控制单元,其中一个作为进油阀,另一个作为回油阀。

通过对它们的控制可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例如:
进油阀开、回油阀关——进油加压;
进油阀关、回油阀开——卸压回油;
进油阀和回油阀全关——锁闭、保压、停止;
进油阀在一定压力下开启——顺序工作;
进油阀在一定压力下关闭一∵减压工作;
回油阀在一定压力下开启——溢流限压;
进油阀半开启——人口节流调速;
回油阀半开启——出口节流调速。

基于这个原理,只要在先导控制部分进行相应的变化,这个基本控制单元就可以实现一个单个工作腔的大部分控制要求,它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所以,这个基本控制单元就成了二通插装阀基本回路的基础,一个二通插装阀控制系统主要就是由与执行机构的单个工作腔数目相当的基本控制单元所组成的。

3)二通插装阀液压系统总是以插装式连接,以集成化的形式出现,且不受压力和通径的限制。

2.2 二通插装阀集成块
2.2.1 集成块
二通插装阀集成块有三种形式。

1.专用集成块
专用集成块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液压控制系统或特殊回路专门设计制造的。

从集成块的工作机能、结构形式、外形尺寸、流道布置、出管方向,一直到所包含的插装阀的品种、数量和通径大小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和条件设计确定的。

此外,一般还将系统中使用的插装阀和其他元件全部地或尽可能多地集中安装在一个整体的大阀体上。

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充
分利用各种元件的功能,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好。

但是它的缺点是专用性强,系统难以更改,要求设计水平高和工作量大。

也由于阀体孔系复杂而对加工条件要求高、生产周期长、批量小、费用高。

一般适合用于大功率的液压系统,以及回路比较复
杂和特殊的场合(见图⒌1)。

2.通用集成块
通用集成块是按照各种基本液压回路来设计制造的,它们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外形尺寸、流道布置、外部连接尺寸,以至插装阀的数量和通径,只是在工作机能上有所不同。

人们可以根据具体工作要求从中选择和搭配,再用叠加等集成形式组成一个系统。

所以,这种形式的好处是通用化程度高,适用面广,系统容易变换,设计工作量小和技术水平要求低,便于推广应用。

由于一般每个通用集成块只包含2个或4个插件,所以阀体小、孔道简单、加工方便、生产周期短、批量大、费用低。

它的缺点是系统设计受到通用块
的一定限制,元件能力不能全部发挥,体积重量略大,由于安装连接面多增加了加工量和漏油的可能性。

这种形式适合应用于一般的中小功率的系统,以及回路比较典型的场合(见图⒌2)。

3.通用一专用混合集成块
上面两种形式各有特点,在具体应用于某个系统时往往发现利弊相当,顾此失彼。

这时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便是采取由通用
集成块加专用集成块的混合形式,扬长避短,得到最佳的方案♂根据情况可以采取以专用集成块为主体辅以若干块通用集成块的形式,或者在通用集成块的塞础上加个别的专用块(见图⒊3)。

5.2.2 通用集成块
1.三通集成块
通用集成块的基本结构是按照基本控制单元的设想而制定的,它带有两个插装阀,组成一个三通回路,所以三通集成块是通用集成块最基本的形式。

三通集成块的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对两个插人元件的布置,对应于三通阀的4种连接形式相应就有4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根据第2章中对于连接形式的分析比较,三通集成块一般均采取A型和匝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的阀体结构形式(见图⒌4)。

图⒌4 三通集成块阀体结构型式
在I型结构中,两个插人元件垂直布置,它们的距离较近,先导回路的连接比
较方便,路程短,并且进油阀处也可安装压力阀插人元件,所以这种结构比较通用,在通用集成块中用得最为普遍。

匝型结构中,两个插人元件对向同轴布置,结构最为紧凑,但两阉距离较远,先导回路的连接比较麻烦,路程较长。

两种阀体均以上下平面作为安装连接面,采取多层叠加的形式进行安装。

它们都带有两个上下贯通的P和T孔,因而组成的集成块具有共同的进出油口。

考虑到差动油缸进出流量的差别,进出油孔的直径是不相同的,一般回油孔T 的直径比进油孔P的直径放大一档,即按GBZ877-81标准中|D:的最大值选取。

进出油阀的通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变径的,后者的回油阀通径比进油阀的大一档。

集成块上均备有压力检测口。

2.四通集成块
实际上,执行机构往往是双作用的,具有两个工作腔,这两个工作腔的工作要求是互相紧密关联的,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传统的控制回路就是以四通回路为基础的。

鉴于这个特点,为了在一些惰况下能简化结构,减小外形尺寸和重量,提高经济性,开发了四通的通用集成块。

四通集成块只是两个三通块的组合,根据第2章中对其连接形式的分析,一般均采取由同样两个I型或两个皿型的组合形式。

阀体的结构形式有下面几种(见图5`5)。

①组合式四通阀体,由两块三通阀体组合而成,只是在原来的阀体上再按需要增加一些上下沟通的控制通道。

②分层式四通阀体,与组合式阀体形状相同,只是阀体是整块的。

③平面式四通阀体,4个插人元件可在一个平面上,插在一个整块阀体中。

组合式和分层式通用性较好,可以与三通集成块直接叠装,控制流道布置较方便,但高度尺寸大,体积重量也较大。

平面式的结构较紧凑,体积和重量较小,高度降低,但平面安装尺寸增大。

2.3 常用基本回路
一个液压系统无论它有多么复杂,总是由这样或那样一些基本回路有机地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