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论文: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敖江经济开发区实地调查

前言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也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由于自己本身的经历,让他们认识到接受良好教育的必要性。所以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教育资源贫瘠的农村,他们要走出去,他们的孩子也必须走出去。于是城市中多了很多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教育问题是怎么样的,他们受教育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这是他们父母的大事,也是一个社会的大事。本人利用暑期之便,结合毛中概课程知识。特深入连江县敖江经济开发区调查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情况。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

2010年8月5日—7日

(二)调查地点、对象

福州市连江县敖江经济开发区生活区、上山村、清塘村居民区在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一对一访谈方式开展,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深入民工家,随机调查60份,街头随机调查40份,总共调查一百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96%,问卷容量为96。

经统计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在读小学的占37.5%,初中的占45.8%,高中与职专的比较少分别占11.5%、5.2%;这些孩子中来连江三年以内的占得比较多,达到88.5%,三年以上的只有11.5%;他们当中所就读的学校公办学校的占有43.7%,其中高中和职专的都是在公办学校,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的也比较多达到47.9%,由于私立学校费用较高,所占人数比较少,只有8.4%;同时,他们就读学校的位置在县城的占有27.1%,这其中还是高中生为主,大多数是在开发区所在的城乡结合部,占有55.2%,也有17.5%学生的因各方面原因不得不在离比较远的农村就读;被问及入学的手续是否麻烦时认为容易的和一般的各占20.8%,剩下的58.4%认为不容易,其中还是以一年级以及新生为主。

至于借读费这方面,有81.3%的学生有被收了借读费,其中26.1%的学生认为费用还比较高,只有18.7%的学生没有被收借读费;在问及在学校里是否受到歧视,46.9%的学生认为不会,这之中还是以民工子弟学校为主,51%的认为个别同学会其实他们;在对老师上课进度是否跟的上回答时,只有21.9%的同学认为可以跟上,其中大多数是来连江三年以上的,有52.1%的同学认为很难跟上老师的进度;由于地缘差异的原因,调查中发现有88.5%的同学认为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存在障碍,其中严重的占有31.2%;面对公平性回答,有18.8%的同学认为老师存在不公平现象比较严重,52.1%的认为会有一点,29.1%的同学认为没有。在他们所就读的班级中大班化教学现象比较严重,只有11.5%的同学是在30人以下班级就读的,50到70个人班级的占有46.9%,70人以上的居然占有20.8%,其中还是以民工子弟学校为主。他们父母的文化程度均不容乐观,其中母亲文化程度更低,文盲的占有30.2%,高中的只有1%,父亲稍好一点,但也不容乐观。这其中直接影响到父母对他们课外辅导的问题,只有5.2%的同学父母有经常辅导他们功课,都没有的占有52.1%,他们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对于他们学校的教学资源是否满足他们正常学习,认为不能,欠缺较大的占有31.2%,主要是民工子弟学校,46.9%同学认为有一点,认为正常以及非常好的占有21.9%,基本都是高中生和私立学校生。最后问及是否喜欢连江时以及是否希望继续留在连江读书时,31.2%的表达出的比较乐观,绝大多数认为一般、随父母决定,当然也有16.7%的同学不喜欢,并有回去的想法。由此可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连江的受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二)调查问题分析

1、方言存在巨大差异,影响农民工子女融入新的教育、生活环境。

来连江务工的大部分农民工属四川籍贯,而四川方言与福州方言有巨大差异,尽管学校提倡普通话,但方言在儿童日常交往中仍占较大比重,故方言差异容易导致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心理隔阂,影响交流。老师在与他们进行沟通、辅导中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2、城乡学校教学水平差距大、教材不统一,农民工子女跟不上城市学校的教学进度。

受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区的学校教育条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等都要优于农村学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实行教育课程改革的试用教材,与农村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样。这些农民工子女普遍来自中西部地区,或本省偏远落后的地区。那里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直接后果就是孩子的学习基础与现居住地学校的学生存在较大差距。他们到城区读书后,大多感到难以适应,教材内容接不上,上课听不大懂,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差,感觉比城市孩子能力上低一等。

3、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后,给城区学校管理带来了较多困难和矛盾。

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使城区学校的学生员额大大增加,“大班化”现象严重。“大班化”教学导致“老师费尽劲、学生听不清、作业改不完、辅导力不从心”的尴尬局面,对教学质量、效果有较大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接受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学校师资力量普遍趋紧,教师负担加重。

4、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后,城区学校的校舍场地和教学设施趋紧,费用增加。

由于近年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人数增长较快,而学校受资金、土地等限制,校舍、场地和教育、实验器材等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不可能一下子跟上。因此,接受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其校舍场地和教学设施都比较紧张,学校的支出费用也增加较多。

5、本身教育部门对民工子弟的教育关心度不够。

由于外来人员属于流动性比较高的人群,自然他们的子女教育情况也是流动性比较高的,再加上连江财政教育投入不高的问题,以及连江县内偏远地区都纷纷把孩子往城区学校挤。致使教育部门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本地的孩子教学,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也仅仅是在政策的范畴内安排的,并没有加大投入。甚至于某些学校为了自身经费的充足,私自向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甚至还不太容易入学。

6、本身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低。

这些学生的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又忙于生计,既没有闲暇时间,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没有多少能力全面地塑造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父母日出而出、夜深而归,经常加班,或者一日三餐,来去匆匆,和自己的孩子说不上几句话。这些都造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三、解决对策

1、坚持实施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政策,确保城乡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

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区入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它既是依法保障城乡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需要,又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推行。教育行政部门应按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规定,认真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做好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工作。一要努力降低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的门槛,减少人为障碍。二要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对按规定在城区就近入学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区孩子一样,免收“借读费”、“择校费”或“建校费”,全面推行“一费制”。

2、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努力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差距。

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所出现的新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差异所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努力打破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逐步实行城乡中小学校教育规划、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