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漏油事件后的反思
[重点]康菲石油漏油事件
![[重点]康菲石油漏油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1f3f0a6294dd88d1d26bab.png)
[重点]康菲石油漏油事件大鱼吃小鱼,油污最可惧就在您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渤海湾还在漏油。
8月22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承认,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15米范围内发现10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这起在今年6月发生,瞒报半个多月才进入公众视野,直到现在还未平息的漏油事故吸引了太多关注,而因为这起严重漏油而声名狼藉的康菲公司还在“不紧不慢”地弥补着这个“大篓子”。
从渤海渗油的断层里“喷涌”出来的许多问题着实发人深省……康菲首次就漏油事故表示道歉8月19日,一直被外界指责消极应对漏油事故的康菲石油公司发布声明,首次就持续两月之久的渤海湾漏油事故表示道歉。
但康菲公司并未在声明中提到赔偿事宜。
康菲石油中国公司在声明中表示,今年6月开始发生的两起渤海湾溢油事故中,约115立方米(约700桶)的原油渗漏到海面,以及约400立方米(约2500桶)的矿物油油基泥浆渗漏并沉积到海床。
声明中称,目前导致渗油的断层已自然闭合。
此外,康菲正在计划向断层的多个点灌注水泥浆以确保断层被封堵。
残存在断层内的油气混合物可能偶尔会有微量冒出,但将会被集油罩收集,应将不会再有油藏液体渗到地面。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表示,截止8月19日,85%以上海底矿物油油基泥浆已被清理,康菲将在8月底完成所有剩余矿物油油基泥浆的清理。
司徒瑞称,渤海湾海面上已经没有因此次事件造成的原油原油或已被回收、自然挥发、或已经由海水、风、海流等自然作用而降解。
康菲中国目前尚未发现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的案例,但将继续与中国政府部门配合,并与国际专家合作,来确认此次事故是否对海洋生物或渔业造成了任何影响。
康菲石油在声明中称“对此真诚地表示歉意,并将承担其责任”,并计划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一份计划,对事件的处理措施和未来计划作出汇报。
此外,还将向公众通报工作进展状况。
据悉,这是康菲石油自漏油事故发生以来首次公开道歉。
同时在此声明中,康菲并未提到任何相关赔偿事宜。
(中国新闻网,记者王槊)康菲公司,你为什么这么牛,8月31日是康菲石油完成封堵溢油源并清理油污的最后期限。
康菲就“漏油事件”道歉

21 0 1年 9月 2 日央 视 的 一 则 相 关 报 道 提 出 了 质 疑 , 为 该 报 道 认
告 “ 无 诚 意 ”根 本 没 有 封 堵 住 毫 ,
上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造 成 污 染 的罚 款 上 限是 2 0万 元 人
话题 展 示
2 1 年 8月 1 1康 菲 石 油首 次 就持 续 两 个 01 9I , { 月 之久 的渤 海 湾漏 油事 故 表示 道 歉 。康 菲公 司称 ,
今 年 6月 发 生 的两起 溢 油 事 件 (0 1 6月 4 日. 21年 蓬 莱 l— 9 3油 田 B平 台开 始 少量 溢 油 : 6月 1 7日. C
漠 视公 众 利益 之 时 , 大股 东 中海 油 有 责任 积 极督 促 康 菲 石油 采 取有 效措 施 ,并及 时 向 社会 公 布进 展 情 况 。
外。 还将 向公众 通 报工 作 进展 状况 。 同时 , 全 力 以 将
赴 满足 国家海 洋局 、中海 油 及 中 国公 众 关 于快 速 、
康菲就 “ 漏油事件 ’ ’ 道歉
多维解读
一
、
立 法 与执 法 。自蓬莱 1— 9 3油 田发 生溢 油 事故
以来 , 为 作 业 方 的 康 菲 中 国一 直遮 遮掩 掩 , 瞒 公 作 欺
众。 态度 傲 慢 . 中 国海 洋 局 和 政 府 也 一 直 没有 采 取 而
行 之 有 效 的 措 施 .这些 都 让 人 不 由地 想起 去年 墨西
显示 。 漏油 还 没有 被 完全 堵住 。 9月 2 日, 国家 海洋
如 能做 到 这点 . 许 事故 责 任者 不 会 至今 无 法 给公 众 或
康菲石油公司火灾爆炸事故的启示——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做细、做实

构, 而且 时问过 长 , 导致 了弯头外侧 管壁 减薄 , 爆裂处 的壁
厚 从 7~8IT减 到 03T I I TI I . II: I T
事故 调查组绘制 了减 薄的趋势 图 , 势图表 明腐蚀 主 趋
要集 中在弯头部位 , 附近其他 管线所受 的腐蚀却很轻 。从 减薄 的模式 看 , 腐蚀 与注水 的位 置 、 水点 后水洗 水 的下 注 游流程及 弯头的外壁有直接关 系。 金相检测发现没有被腐 蚀 的管段 内表面都有黑色 的硫化铁 即防腐层 , 防腐层一 旦
煤 技 液 化气
H mbr 厂仃许 多单元组成 , u e炼 气分装置 (G 是 其 中 S P)
的装 置 之 一 , 它是 烃 分 离 的 生 产 装 置 , 装 置 在 2 0 该 0 1年 4 月 1 6日发 生 火 灾 爆 炸 事 故 : G S P有 3个 分 馏 塔 , 一 个 分 第 馏 塔 是 脱 乙烷 塔 , 脱 乙烷 塔 里 , 在 甲烷 、 烷 、 乙 丙烷 轻 组 分
维普资讯
境
事 故 分 析 与 报 道
编辑 王 广 亮
的启示
工 作 要 做 细 、 实 做
王 丽 红 荆 展 平 刘 欣 娜
1 63 ) 0 1 1 ( 国石 油 安 全 技 术 研 究 所 。 宁 大 连 中 辽
摘 要
通 过 对 康 菲 ( o o o hl s公 司 压 力 管 道 C n cP ip ) l i
I 力是 14 0d , 品 主要 有 石 油 焦 、 油 、 油 、 : 能 0 1 a 产 1 X 汽 柴 航
更加 猛烈 , 火焰高 达 3 0~4 宽 3 并 直扑稳 定塔 和 5m, 0m, 丙烷 / 丁烷塔 由于大火的烘烤 , 许多带压管线破 裂 , 泄漏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七——康菲渤海油田漏油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七——康菲渤海油田漏油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游昌乔案例主角:中海油、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是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核心业务包括石油勘探、生产、精炼、营销、供应和运输。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是世界上第五大私营能源企业、六大世界超级石油企业之一,也是财富500强之一。
●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这是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的合作项目,康菲公司是作业方。
案例回放:6月21日, 渗油事故最早出现在微博上,内容是“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
事实上,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介绍,发生事故的B平台早在6月4日已经开始少量溢油。
6月30日,国家海洋局介入调查,预计近期将向外界公布调查结果。
7月1日,中海油首次正式作出回应:据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康菲中国)报告,由该公司任作业者的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
受溢油事件影响,渤海湾蓬莱840平方公里海域原本一类的海水,一夜之间变为劣四类海水。
经过调查取证,目前该事故已经立案。
7月5日,中海油否认隐瞒多起漏油事件,称媒体哗众取宠。
在中海油正式承认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6月中旬发生原油渗漏后,有媒体报道称,此前中海油还发生过多起海上原油渗漏事件,但未完整披露过。
7月5日,中海油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未听说有与蓬莱19-3油田类似级别的泄漏事件。
7月8日渤海湾漏油惹怒地方法规,山东省最高索赔2亿元。
7月11日国家海洋局称中海油渤海油田仍少量溢油。
7月30日,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公司8月31日前封堵溢油源。
记者从国家海局获悉:国家海洋局日前下发通知,责成康菲公司限期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加快溢油污染处置。
康菲漏油事件分析

康菲漏油事件分析一、行政处罚关于环境污染的相关条例《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中规定:第十二条【责令改正形式】根据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具体形式有:(一)责令停止建设;(二)责令停止试生产;(三)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四)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五)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六)责令限期拆除;(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八)责令限期治理;(九)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设定的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其他具体形式。
第二十四条【紧急案件先行调查取证】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
二、行政处罚关于环境污染的处罚依据内容:康菲公司在蓬莱19-3油田勘探开发作业过程中,违反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2011年9月1日国家海洋局对康菲公司做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康菲公司接受并于9月9日缴纳罚款。
2、法律依据(1)罚款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七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四)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不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的。
……有前款第(四)项行为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予以警告,或者处以罚款:……(二)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不按照规定报告的;……有前款第(二)项行为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破坏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和采取补救措施,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其违法所得。
从康菲石油泄漏浅谈我国环境污染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从康菲石油泄露问题———浅谈我国的环境污染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摘要】康菲石油泄漏事件自发生以来一直备受各界的关注,但是从整个事件的开始到目前,公众对康菲石油事故的处理与补偿仍然很不满意,为了公正推进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落实,通常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来分配举证责任。
然而从立法与司法实践看,这一制度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亟待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从康菲石油泄漏事件遇到的法律困境,对我国环境污染举证责任的立法司法缺位进一步思考,并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举证责任倒置;共同侵权责任;连带责任一、事件简单介绍康菲石油 (ConocoPhillips)是由美国康纳和石油公司(Conoco)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Phillips)于2002年8月30日合并而成立。
合并后的新公司承袭了原来两家公司在能源行业共200多年的丰富经验和在石油领域的优越技术,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杰出公司之一。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COPC)是康菲石油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 目前员工超过500名,与中外方合作从事石油和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业务。
在中国渤海湾,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同开发中国海上最大油田--蓬莱19-3油田。
在与中海油(CNOOC)的合作努力中,康菲石油于1999年5月在11/05区块发现了蓬莱19-3 海上油田。
在合作开发位于中国渤海湾的蓬莱19-3和蓬莱25-6油田中,康菲石油中国公司是该油田的作业者。
康菲石油于1999年5月在11/05区块发现了蓬莱19-3海上油田。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3](以下简称“康菲中国”)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中国”)合作开发此油田,康菲中国于合同下有49%的参与权益,中海油中国于合同下有51%的参与权益。
自2002年12月以来,该项目下的六个井口平台已经全部投入生产,康菲中国有限公司是该油田的作业者。
2011年6月4日,于渤海蓬莱19-3海上油田B平台附近发现有原油漏出。
渤海湾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比与反思

环保等民间组织
美国:
慈善机构组织民众用 头发吸油;组织对BP 进行诉讼并要求赔偿。
中国: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公 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 绿色流域等11家组织发表致 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公开信, 并表示要进行公益诉讼。
媒 体
美国
对BP公司穷追猛打,事件发生 第二天,即使是远在中国的读者, 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许多令 人震惊的照片。 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 音;每一次污染扩展,都会被立 即播报。 在事件发生8个月后,又进行了 一次密集报道,集中于赔偿进度、 环境后续影响等。 事件发生一年后,再一次对类 似的话题进行集中追踪和调查。
一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法律环境
中国:法律缺位 海洋局的生态索赔国内也没有专门适用法律,只 有在《海洋法》、《环境保护法》中有一些相关规定, 但只是宽泛的规定没有相关实施细则,随意性较大, 而且之前国内类似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经验还很少。 最高20 万元的罚款让康菲石油有恃无恐,也侧面 说明国内环境污染法律的缺陷。
4 月20 日发 生爆炸,发现 少量漏油, BP和美国政 府开始联合治 理漏油。 5 月6 日,由英国石 油公司设计的重98 吨、高12米的钢制 罩式装置开始下放 至海底漏油处,并 计划用泵将外漏原 油引导至海上油船。 5 月16 日,使用 水下机器人将一 条带有堵漏装置 的细管道插入破 损的油管中,将 海底原油吸导到 油轮上。
美 国
政 府
中 国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官员无需有此担心。面对近一个月后才 披露事实的质疑,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出面解 释称,这是因为发生溢油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 污染面积的判断、事故原因的分析等,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 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一定的时间。 没有解释披露漏油事件为什么需要首先对原因进行分析。 康菲公司将受到何种惩罚,目前尚不明确。按照目前政策, 行政处罚的上限应为20万元人民币,至于其他后续损失的 索赔,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称,需要研究后才能确定。但该 人士承认,“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索赔额度”。
探寻深海作业更安全的途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深刻启示

们不断增加的成员在改善墨西哥湾深水 事 实 上 ,在 一 个 无 法 预 测 的 时 海上作业安全提出更高的反应要求 。 作业反应能力上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 期 ,世界各国的能源生产及时提醒到 : 同时 ,P c F 能源咨询公 司表示 ,负 色 。”同时 ,他指 出,墨西哥湾地区资 安全供应能源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 的关 0 ,0 ,0 美 键 因素 。现在 ,墨西哥湾钻井业已出现 债 限额增 加到 3 00 00 0 元 ,将可 源 的开发对美 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
5 2 %的作业 者 ,在未来 十 相对平稳 向前发展的趋势 。油气勘探开 能 排除 1 %~ 0 年, 这将至少降低墨西哥湾油气产量大 发行业希望与墨西哥湾作业一同前行 , 不必为深水爆炸事件背负沉重的负担 , 应从 中吸取教训 ,并继续前进 ,这才是
约9 0MMb l 5 b。
意义 ,因为它 占美 国石油天然气产量的
3 %, 能支 持1 0 0 美 国人的就 业 0 并 7, 0 0
机会 。
最 真实 的。 ̄18年北 海P e Ap a . 8 9 i r l 的 p h
经验来看 ,最重要的是世界石油天然气
幸运 的是 ,墨 西哥 湾石 油勘 探 的 潜在作业 者并没有流失 ,近几年 ,他们
行 业 关 注
探 寻 深海 作 业更 安全 的途径
墨西哥湾 “ 漏油事件”的深刻启示
口 编 译 / 瑜 张
—
全球 ,墨西 哥湾石 油天然气 的勘 不同于一年 前石油勘探正常业 务的实施 1 探开发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自发 方案。 ]一
实现反应 系统的扩展
从墨 西哥 湾Mao d 井漏油事件 中 cno 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并且实践经验正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菲漏油事件后的反思
海洋与湿地、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
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的肾脏“被污染”,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后
果?我想那必将是灾难!
蓬莱油田,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渤海中,距山东省龙口市仅48
海里,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该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
全资子公司康菲中国石油合作开发,作业方为康菲中国,是国内建成
的最大海上油气田。6月,该油田B、C平台分别发生溢油事故。对
于实情,康菲石油颇多伪饰。起初,面对执法单位的问询,该公司先
是宣称不掌握具体情况,后又以传真形式承认,蓬莱油田C平台C20
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不过,事故已经得到了控制。一
个月之后,该公司又表示,溢油点之一B平台附近偶尔有微量油花
断续渗出,渗出量每日不超过几公升,因此偶尔造成海面少量油膜。
不过,一套围油收集装置已安装到位,以控制和收集这些渗油。2011
年8月31日,康菲公司向我国家海洋局提交了总结报告,声称已经
完成了“两个彻底”的要求,但据央视9月2日报道,事故现场仍有
明显浮油,海面还有大量船只在进行清污作业。对此反差,康菲作业
方表示,“我们就是骗你的” 。
康菲公司为什么敢直接说就是在骗我们呢?
早在2007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有关项目,针对跨国企业
在华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和信息披露双重标准问题,选择了2007年全
球100强中在中国设立生产型工厂的28家知名跨国公司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公司都有公布全球性或地域性的污
染物排放信息,这证明这些公司应该有能力了解并有意识向公众发布
包括污染物排放在内的环境信息,但是28家被调查企业中竟有22家
在中国选择了不这样做。“双重标准”行为损害了中国公众的环境知
情权,充分反映了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经营中,宣传着全球一致的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口号,践行着不一样的双重标准,说一套、做一套。
因此,对跨国企业发展的逐利本质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其所在国或者
发达国家市场环境中,监管措施和企业公民国家主权意识是履行这些
社会责任的动力,或许还能够驱动其实现自律。而在发展中国家市场
环境中,缺失了这些环境驱动因素后,其严格践行企业伦理的行为大
多见于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中。众多的国际著名企业在中国执行过或
正在执行着“双重标准”。这种现象背后折射的是,我国存在对外资
或合资企业经营约束性制度环境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问
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维护环境利益的规则、
手段与措施等方面的不足。寄希望于肇事者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约
束,在事件发生后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愿望是美好的。但如果没
有制衡的手段和监控的措施,那么一旦事故发生后,对受害一方而言,
其维权索赔之路必定波折。
因此,在关注、声讨、问责渤海漏油事件的同时,仍需要反思经
济发展和政策、法制环境之间的协同问题,法律法规环境要根据经济
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同时,还要敢于向肇事者追究其应有责任。
正如老师课上所提到的中国古语:“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否则,“双重标准”不会在声讨声中倒下去,还会在不同时间、不同
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凸现。我国的监管软弱无力使的康菲公司在赔偿问
题上变得遥遥无期。所以,“康菲漏油”事件又一次给我们泼了一碰
凉水。当所有人都在为经济大发展拼尽全力向前跑时却忽视了我们赖
以生存的环境。近些年来,我国不断的加大了对能源的开采力度,石
油、煤矿、稀土等等。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的环境却
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创。
“康菲漏油”事件之所以会造成目前这么大的污染有一部分原因
是在对环境的监控没有做到位,环境预警反应迟钝。如果要是没有网
友微博的爆料这么严重的事件公众不知何时才能知晓。要解决在能源
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做好环境监控,能够提前做出预
判以做到第一时间就将危机扼杀于襁褓之中。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
负起责任,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整套的环
境监控系统。从人防和技防双方面抓起,在环境危机到来之时才不会
自乱阵脚。此外,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环境监管权限,完善社会参与
机制也很重要,尤其是需完善我国相应的立法,增强我国法律的刚性,
在完善执法的同时,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
学生:段春晖
学号:201002060009
2010级法律硕士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