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孔的一些问题
铰孔最小孔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铰孔最小孔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铰孔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它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铰孔是指通过切削工具,在工件上形成一个圆柱形孔。
这种加工方法常用于制造零件、组装设备以及修复损坏的孔径。
铰孔最小孔径是指在进行铰孔时,所能达到的最小孔径尺寸。
它在加工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最小孔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通常情况下,铰孔最小孔径越小,所能加工的工件尺寸范围就越广。
铰孔最小孔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它决定了孔的精度和光洁度。
较小的孔径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和光洁度,从而保证了零件的质量。
其次,最小孔径的大小也影响到零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较小的孔径能够增加零件的强度,提高其抗压能力和抗震能力。
然而,铰孔最小孔径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切削工具的质量和尺寸会直接影响到最小孔径的大小。
高质量的切削工具能够提供更小的最小孔径。
其次,工件材料的性质也会对最小孔径产生影响。
不同材料的切削性能不同,从而对最小孔径的要求也不同。
最后,加工环境和操作技术也能够对最小孔径产生一定的影响。
铰孔最小孔径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还是在机械制造等领域,铰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铰孔最小孔径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提高零件质量,并推动工业制造的发展。
综上所述,铰孔最小孔径是影响零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它决定了零件的精度、光洁度、强度和稳定性。
铰孔最小孔径的研究和应用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工业制造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论文撰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逻辑顺序。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铰孔的定义和作用,以便读者对铰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我们将描述本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文章整体的框架。
提高铰孔质量的方法

2012年第28期(总第43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上接第204页)4结论由表1可知,预试验阶段(16:56~17:26)30min 内管道无漏水、损坏现象,主试验阶段(17:26~17:41)15min 内压力下降0.015MPa,小于规范(GB 50268-2008)规定的允许压力降值0.03MPa,工作压力阶段(18:02~18:32)30min 内管道无漏水、损坏现象,整个加压过程中后背及支墩均无明显异常,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海棠路管段(K7+224~K7+900)水压试验合格,通过此次试验提出如下建议:1)不宜将水压表安装在进水支管上,以免被高压水流冲坏;2)加压前必须沿途检查并确保管网上排泥阀等配件关死;3)每级加压不宜大于0.1MPa,持压时间不宜少于2min,不能持压时查找漏水点;4)法兰接口位置在加压过程中容易漏水,试验前不宜填埋,漏水后不必整体泄压,可将螺栓拧紧至止水继续试压。
[责任编辑:曹明明]铰孔是利用铰刀对已经用麻花钻头加工过的孔再进行精加工的一道工序。
可加工圆柱形孔(用圆柱铰刀),也可加工圆锥形孔(用圆锥铰刀)由于铰刀的刀刃数量多(6~8个)导向性好,尺寸精度高及刚性好,可达到2~4级精度和▽6~▽9光洁度。
提高铰孔质量须注意以下几点:1铰削用量选择1.1铰削余量(直径余量)是否合适,对铰出孔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影响很大铰孔余量太大孔铰不光,铰刀负荷过大容易磨损会使刀刃崩碎;铰孔余量太小,不能去掉上道工序留下的刀痕,也达不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铰刀直径小于6mm,铰削余量应在0.05~0.1mm;铰刀直径大于6~18mm,一次铰0.1~0.2mm,二次铰精铰0.1~0.15mm;铰刀直径大于18~30mm,一次铰0.2~0.3mm,二次精铰0.1~0.15mm;铰刀直径大于30~50mm,一次铰0.3~0.4mm,二次精铰0.15~0.25mm。
铰孔的方法

铰孔的要领、本领及应用之阳早格格创做铰孔正在模具拆置加工中是必没有成少的一个关节.通过铰孔的加处事业,使孔的细度与光净度、笔曲度达到拆置央供.铰孔比钻孔细度要下很多,比扩孔的细度也下.是一致的一线工人非常头痛的一个问题,时常没有是大便是小,客户屡屡查支皆市把它列为沉面检点查于象,屡屡多几少皆有问题.为预防问题的沉复爆收,正在那里查阅借镜了一些铰孔的要领,供大家计划参照:1 铰孔工具:铰刀与绞杠●铰刀铰刀的种类很多.铰刀按刀体结构可分为完全式铰刀、焊交式铰刀、镶齿式铰刀战拆置可调式铰刀;按形状可分为圆柱铰刀战圆锥铰刀;按加工脚法可分为机用铰刀战脚用铰刀.咱们普遍皆是使用完全式圆柱机用铰刀.●铰杠脚铰时,铰杠用去夹持铰刀柄部的圆榫,戴动铰刀转动的工具为铰杠.时常使用的铰杠有一般铰杠战丁字铰杠.牢固式铰杠的圆孔尺寸与柄少有一定规格.可调式铰杠的圆孔尺寸不妨安排,适用范畴广大.可调式铰杠的规格用少度表示,使用时应根据铰刀尺寸大小合理采用.2 铰刀的研磨新铰刀曲径上普遍留有O.O05--O.02mm 的研磨量,为包管铰孔细度,铰孔前,应按工件的细度央供研磨铰刀曲径.新铰刀的研磨可用研具正在钻床上举止.其余,铰刀正在使用历程中易爆收磨益,常常也由钳工举止脚工建磨.●采用油石建磨下速钢战合金工具钢铰刀,可采用 W 14、中硬(ZY )或者硬(Y )氧化铝油石;建磨硬量合金铰刀,可用碳化硅油石.研磨要领油石正在使用前应正在机油中浸泡一段时间.将铰刀牢固,研磨后刀里时,油石与铰刀后刀里揭紧,沿切削刃笔曲目标沉沉推动油石,注意没有克没有及将油石沿切削刃目标推动,免得由于油石磨出沟痕将刃心磨钝.当铰刀前刀里需要研磨时,应将油石揭紧正在前刀里上,沿齿槽目标沉沉推动,注意没有要益坏刃心.3 铰削余量铰削余量是指上讲工序(钻孔或者扩孔)完毕后,孔径目标留住的加工余量 .普遍根据孔径尺寸、孔的细度、表面细糙度及资料的硬硬战铰刀典型等采用,咱们时常使用的可参照4 机铰的铰削速度战进给量铰削钢材时,切削速度 V (8m/m in,进给量 f=O.4m m/r;铰削铸铁时,切削速度 V<IOm/m in,进给量 f=O.8m m/r.5 铰孔时的切削液铰孔时,应根据整件材量采用切削液举止润滑战热却,以缩小摩揩6 铰孔注意事项6.1 工件要夹正,夹紧力适合,预防工件变形 ,免得铰孔后整件变形部分的回弹,做用孔的几许细度.6.2 脚铰时 ,二脚用力要均衡,速度要匀称 ,脆持铰削的宁静性,预防由于铰刀的摇摆 ,而制成孔心喇叭状战孔径夸大.6.3 随着铰刀转动 ,二脚沉沉加压 ,使铰刀匀称进给.共时变更铰刀屡屡停歇位子,预防连绝正在共—位子停歇而制成的振痕.6.4 A 铰削历程中或者退 出铰刀时,皆没有允许反转 ,可则将推毛孔壁 ,以至使铰刀崩刃.6.5 机铰时 ,要包管机床主轴、铰刀战工件孔三者核心的共轴度要供.若共轴度达没有到铰孔细度央供时,应采与浮动办法拆夹铰刀.6.6 机铰中断 ,铰刀应退出孔中后停机,可则孔壁有刀痕.6.7 铰削盲孔时,应时常退出铰刀,扫除铰刀战孔内切屑 ,预防果堵屑而刮伤孔壁.6.8 铰孔历程中,按工件资料、铰孔细度央供合理采用切削液.7铰孔品量分解铰孔细度战表面细糙度的央供者很下,如支配没有当将会。
铰孔(二)

B类生
分析原因:
师生共析
运用分析法重点分析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3、选择合理的铰削用量
铰削时的背吃刀量为铰削余量的一半,切削速度越低,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切削速度最好小于5 。
铰削时由于切屑少,而且铰刀上有修光部分,进给量可取大些。铰削进,选用进给量为0.2mm/r。
4、合理选用切削液
铰孔时,切削液对孔的扩张量与孔的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影响。
课堂练习:1、铰孔时铰削余量应如何选择?
2、铰削时的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1、铰孔时铰削余量的选择?
2、铰削时的注意事项
课堂作业:P69 6
课堂小记:
运用分析法重点分析
随机提问板书Biblioteka 计铰孔(二)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习提问:1、铰刀的结构由几部分组成?铰刀的齿数一般为多少?
2、铰刀分为哪几种?
导入课题并出示目标:
授课内容:铰孔(二)
三、铰削余量的确定
1、铰削余量选择的原因:铰孔前一般先车孔或扩孔,并留出铰孔余量,余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铰孔质量。余量太小,往往不能把前道工序所留下的加工痕迹铰去。余量太大,切屑挤满在铰刀的齿槽中,使切削液不能进入切削区,严重影响表面粗糙度;或使切削刃负荷太大而迅速磨损,甚至崩刃。
2、铰削余量:高速钢铰刀为0.08~0.12㎜,硬质合金铰刀为0.15~0.20㎜。
四、铰削时的注意事项
1、铰削前对孔的要求
A、铰孔前,孔的表面粗糙度 的值要小于3.2 。
B、铰孔不能修正孔的直线度误差,一般铰孔前都需车孔。
2、调整主轴和尾座套筒轴线的同轴度
铰孔前,必须调整尾座套筒的轴线,使之与主轴轴线重合,同轴度最好在0.02㎜以内。铰孔时最好使用浮动套筒。
铰 孔

课题:铰孔
教学目标:
1、了解铰削的概念
2、掌握标准圆柱铰刀的结构
3、掌握铰削用量
4、掌握铰孔时的加工要领
教学重点:
1、标准圆柱铰刀的结构
2、铰削用量
3、铰孔时的加工要领
教学难点:
标准圆柱铰刀的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复习提问〉
1、锪孔有哪几种?
2、锪孔是怎样的一种操作?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孔的两种加工方法钻孔和扩孔,从加工精度上来看,钻孔属于粗加工,锪孔属于半精加工,那么可能有的同学要问,有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就一定有精加工了。
是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种精加工孔的加工方法——铰孔。
〈讲授新课〉
§3.1.6铰孔
一、铰孔的定义
用铰刀从工件的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以得到精度较高的孔的加工方法。
一、铰刀的种类
按照使用方式分:手用铰、机用铰刀
按照铰孔的形状分:圆柱铰刀、圆锥铰刀
按照铰刀容屑槽分:直槽铰刀、螺旋槽铰刀。
详细说明铰孔工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详细说明铰孔工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铰孔工艺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在材料表面加工出圆形孔洞的工艺方法。
The hinge hole process is a method of processing round holes on the surface of materials through mechanical means.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加工的材料和铰刀。
First, you need to prepare the materials and hinge cutter that need to be processed.确保铰孔工具和加工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持清洁和锐利。
Ensure that the hinge hole tool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ar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and keep them clean and sharp.测量并标记需要加工的位置,精确确定铰孔的位置和大小。
Measure and mark the position that needs to be processe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position and size of the hinge hole.将工件固定在加工设备上,并保持稳定。
Fix the workpiece on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keep it stable.进行铰孔加工,严格按照加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Carry out the hinge hole processing, and strictly follow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quirements.加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铰孔加工的质量符合要求。
After the processing is completed, carry out quality inspe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hinge hole processing meets the requirements.及时清理加工设备和工作场地,保持整洁。
提高铰孔质量的方法

提高铰孔质量的方法【摘要】在机械加工中,铰孔是利用铰刀对已经用麻花钻头加工过的孔再进行精加工的一道工序,铰孔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工件的质量。
【关键词】铰削用量;铰削速度;铰孔操作铰孔是利用铰刀对已经用麻花钻头加工过的孔再进行精加工的一道工序。
可加工圆柱形孔(用圆柱铰刀),也可加工圆锥形孔(用圆锥铰刀)由于铰刀的刀刃数量多(6~8个)导向性好,尺寸精度高及刚性好,可达到2~4级精度和▽6~▽9光洁度。
提高铰孔质量须注意以下几点:1 铰削用量选择1.1 铰削余量(直径余量)是否合适,对铰出孔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影响很大铰孔余量太大孔铰不光,铰刀负荷过大容易磨损会使刀刃崩碎;铰孔余量太小,不能去掉上道工序留下的刀痕,也达不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铰刀直径小于6mm,铰削余量应在0.05~0.1mm;铰刀直径大于6~18mm,一次铰0.1~0.2mm,二次铰精铰0.1~0.15mm;铰刀直径大于18~30mm,一次铰0.2~0.3mm,二次精铰0.1~0.15mm;铰刀直径大于30~50mm,一次铰0.3~0.4mm,二次精铰0.15~0.25mm。
1.2 机铰铰削速度的选择为了获得较小的加工表面粗糙度,避免产生积屑瘤,减少切削热及变形,应取较小的切削速度。
用高速钢铰刀:铰钢件时,转速4~8m/min;铰铸件时,转速6~8m/min;铰铜件时8~12m/min。
1.3 机铰进给量的选择钢件及铸件0.5~1mm/转,铜铝1~1.2 mm/转。
2 铰孔操作方法2.1 用手用铰刀铰孔时,可用右手通过铰孔轴线施加进刀压力,左手转动。
正常铰孔时,两手用在铰杠上的力要均匀、平稳地旋转,不能有侧向压力,同时适当加压,使铰刀均匀的进给,以保证铰刀正确引进和获得较小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并避免孔口成喇叭形或将孔径扩大。
2.2 铰孔和退出铰刀时,铰刀均不能反转,铰刀退出后再停车,防止刃口磨钝及切屑嵌入刀具后面与孔壁间划伤孔壁。
2.3 铰尺寸较小的圆锥孔,应先按小端直径并留取圆柱孔精铰余量钻出圆柱孔,再用锥铰刀铰削。
铰孔加工中的加工粗糙度

铰孔加工中的加工粗糙度铰孔加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加工工艺,它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各种零部件和构件的制造过程中。
铰孔所指的是加工轴向孔的加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制造具有较高精度的孔洞,以便于与其他构件进行配合和运转。
而在进行铰孔加工的过程中,加工粗糙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着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一、铰孔加工的定义和分类铰孔加工是一种制造轴向孔的机械加工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主轴旋转和刀具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使得切削刃被引入孔中,从而达到加工孔的目的。
根据加工加工对象的不同,铰孔加工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普通铰孔加工。
指的是加工普通类型的孔,通常用于一般的机械构件的加工以及一些需要配合滑动的构件。
(2)膜铰孔加工。
指的是通过一定的处理手段,使加工孔内侧表面呈现出一种银白色的膜而形成的孔洞,通常用于高精度的轴承、汽车发动机等重要机械构件中的孔洞。
(3)螺纹铰孔加工。
指的是对于螺纹构件加工的铰孔方法,通常用于一些需要拆卸的零部件上,比如螺栓和螺母等。
二、加工粗糙度的概念和主要影响因素加工粗糙度是评价铰孔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通常用于描述孔洞表面的平滑度和表面的锋利度。
一个优秀的孔洞表面应该是光滑的,没有毛刺和棱角,同时,孔的直径、深度、和孔心位置等指标也应该尽可能地满足设计要求。
铰孔加工的粗糙度其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工切削条件。
铰孔加工使用的切削刃、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切削参数的选择决定了切削力和表面质量的形成。
(2)加工刀具。
刀具的几何形状、材料、刃口状态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加工的轮廓和铰孔加工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3)铰孔加工零件的材料性质。
不同的材料的硬度、韧性和切削性能等性质不一样,这也决定了铰孔的粗糙度和加工难度。
三、常见的加工粗糙度测量方法确定加工粗糙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比较视觉法、触摸法、表面获影扫描法、激光干涉法和白光干涉法等。
其中,比较视觉法是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外表面粗糙度比较均匀且不太细小的铰孔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铰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孔径超差、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等诸多问题。问题
产生的原因孔径增大,误差大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进给
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
在铰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孔径超差、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等诸多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
孔径增大,误差大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不当或加工
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经常发生在铝合金的铰孔加工中,一般铰黑色金属
的铰刀主偏角是45度的,但是铝合金硬度低,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定心不好,
就会出现铰孔偏大的现象,可将铰刀主偏角修磨至30度;铰刀弯曲;铰刀刃口
上粘附着切屑瘤;刃磨时铰刀刃口摆差超差;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安装铰刀时锥
柄表面油污未擦干净或锥面有磕碰伤;锥柄的扁尾偏位装入机床主轴后锥柄圆锥
干涉;主轴弯曲或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铰刀浮动不灵活;与工件不同轴;手铰
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使铰刀左右晃动。
孔径缩小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切削速度过低;进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小;切削
液选择不合适;刃磨时铰刀磨损部分未磨掉,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铰钢件时,
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易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内孔不圆,孔径不合格。
铰出的内孔不圆
铰刀过长,刚性不足,铰削时产生振动;铰刀主偏角过小;铰刀刃带窄;铰孔余
量偏;内孔表面有缺口、交叉孔;孔表面有砂眼、气孔;主轴轴承松动,无导向
套,或铰刀与导向套配合间隙过大;由于薄壁工件装夹过紧,卸下后工件变形。
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铰孔余量过大;铰刀切削部分后角过大;铰刀刃带过宽;工件表面有气孔、砂眼;
主轴摆差过大。
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
切削速度过高;切削液选择不合适;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刃口不在同一圆周上;
铰孔余量太大;铰孔余量不均匀或太小,局部表面未铰到;铰刀切削部分摆差超
差、刃口不锋利,表面粗糙;铰刀刃带过宽;铰孔时排屑不畅;铰刀过度磨损;
铰刀碰伤,刃口留有毛刺或崩刃;刃口有积屑瘤;由于材料关系,不适用于零度
前角或负前角铰刀。
铰刀的使用寿命低
铰刀材料不合适;铰刀在刃磨时烧伤;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切削液未能顺利地流
动切削处;铰刀刃磨后表面粗糙度值太高。
铰出的孔位置精度超差
导向套磨损;导向套底端距工件太远;导向套长度短、精度差;主轴轴承松动。
铰刀刀齿崩刃
铰孔余量过大;工件材料硬度过高;切削刃摆差过大,切削负荷不均匀;铰刀主
偏角太小,使切削宽度增大;铰深孔或盲孔时,切屑太多,又未及时清除;刃磨
时刀齿已磨裂。
铰刀柄部折断
铰孔余量过大;铰锥孔时,粗精铰削余量分配及切削用量选择不合适;铰刀刀齿
容屑空间小,切屑堵塞。
铰孔后孔的中心线不直
铰孔前的钻孔偏斜,特别是孔径较小时,由于铰刀刚性较差,不能纠正原有的弯
曲度;铰刀主偏角过大;导向不良,使铰刀在铰削中易偏离方向;切削部分倒锥
过大;铰刀在断续孔中部间隙处位移;手铰孔时,在一个方向上用力过大,迫使
铰刀向一端偏斜,破坏了铰孔的垂直度。
解决措施
1,孔径增大,误差大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铰刀外径;降低切削速度;适当调整进给量或减少加工余
量;适当减小主偏角;校直或报废弯曲的不能用的铰刀;用油石仔细修整到合格;
控制摆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冷却性能较好的切削液;安装铰刀前必须将铰刀
锥柄及机床主轴锥孔内部油污擦净,锥面有磕碰处用油石修光;修磨铰刀扁尾;
调整或更换主轴轴承;重新调整浮动卡头,并调整同轴度;注意正确操作。
2,孔径缩小
更换铰刀外径尺寸;适当提高切削速度;适当降低进给量;适当增大主偏角;选
择润滑性能好的油性切削液;定期互换铰刀,正确刃磨铰刀切削部分;设计铰刀
尺寸时,应考虑上述因素,或根据实际情况取值;作试验性切削,取合适余量,
将铰刀磨锋利。
3,铰出的内孔不圆
刚性不足的铰刀可采用不等分齿距的铰刀,铰刀的安装应采用刚性联接,增大主
偏角;选用合格铰刀,控制预加工工序的孔位置公差;采用不等齿距铰刀,采用
较长、较精密的导向套;选用合格毛坯;采用等齿距铰刀铰削较精密的孔时,应
对机床主轴间隙进行调整,导向套的配合间隙应要求较高;采用恰当的夹紧方法,
减小夹紧力。
4,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减小铰孔余量;减小切削部分后角;修磨刃带宽度;选择合格毛坯;调整机床主
轴。
5,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
降低切削速度;根据加工材料选择切削液;适当减小主偏角,正确刃磨铰刀刃口;
适当减小铰孔余量;提高铰孔前底孔位置精度与质量或增加铰孔余量;选用合格
铰刀;修磨刃带宽度;根据具体情况减少铰刀齿数,加大容屑槽空间或采用带刃
倾角的铰刀,使排屑顺利;定期更换铰刀,刃磨时把磨削区磨去;铰刀在刃磨、
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碰伤;对已碰伤的铰刀,应用特细的
油石将碰伤的铰刀修好,或更换铰刀;用油石修整到合格,采用前角5°~10°的
铰刀。
6,铰刀的使用寿命低
根据加工材料选择铰刀材料,可采用硬质合金铰刀或涂层铰刀;严格控制刃磨切
削用量,避免烧伤;经常根据加工材料正确选择切削液;经常清除切屑槽内的切
屑,用足够压力的切削液,经过精磨或研磨达到要求。
7,铰出的孔位置精度超差
定期更换导向套;加长导向套,提高导向套与铰刀间隙的配合精度;及时维修机
床、调整主轴轴承间隙。
8,铰刀刀齿崩刃
修改预加工的孔径尺寸;降低材料硬度或改用负前角铰刀或硬质合金铰刀;控制
摆差在合格范围内;加大主偏角;注意及时清除切屑或采用带刃倾角铰刀;注意
刃磨质量。
9,铰刀柄部折断
修改预加工的孔径尺寸;修改余量分配,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减少铰刀齿数,加
大容屑空间或将刀齿间隙磨去一齿。
10,铰孔后的孔中心线不直
增加扩孔或镗孔工序校正孔;减小主偏角;调整合适的铰刀;调换有导向部分或
加长切削部分的铰刀;注意正确操作。
再给你讲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实习时在金工车间,开始在钻床学徒,每次加
工45钢调质料的钻铰加工时总是出现孔不圆,可师傅干就没事,我不服就偷偷
地观察师傅是怎么作的,我发现他总是在加工这类件时领新铰刀,我想是新铰刀
锋利些,我也学着领新铰刀,可是还是不解决问题,最后我实习完了要到技术部
门去了请他喝酒问及此事,他一高兴就告诉我领新铰刀是为了省事不用刃磨老铰
刀,也是为了保持刃部的锋利,但是每次领来新铰刀他都要将新铰刀敲断一截,
重新磨平并开出主偏角,我问为什么,他说新铰刀是锋利但是它长,刚性不好,
敲掉一截,铰刀就短了,刚性就高,加工就没问题了。我听了恍然大悟,所以我
一直都记着这件事,激励自己凡事都要多问多想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