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我国社会正面临着自身内部的变革和外部环境的挑战,给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我国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相应的对策是:系统性和针对性相联系;理论常识性与生活常识性相联系;传统道德继承与发展和西方道德借鉴与创新相联系。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教育;系统性;针对性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国也正处于特殊的转折时期,中学生道德教育在特殊转折时期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看,教育不仅有对中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对中学生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水平;从教育作为一项事业看,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和社会也要共同参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方面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各方面齐抓共管。同时教育也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教育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不能笼统地搞“一刀切”。

我国当前重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同时,受教育者本身在个性、心理、道德水平等方面就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困惑,我国

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一、存在问题 1、德育认识有偏差 一些老师在教学压力下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有偏差,老师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要求都与学习成绩挂钩,使一部分感到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抬不起头,厌学,学不进去又没有正事可做,于是出现课堂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违纪情况。 2、德育目标不清楚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无明确的长远目标和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短期目标,导致德育缺乏系统性。德育跟着老师的感觉走,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如卫生出现问题讲卫生,纪律出现问题讲守纪,学生打架讲团结友爱,德育的功利性普遍存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周仅一节的班会课,除了有时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工作,要么成了说教课,有时干脆上课或让学生做作业。有时开的时候也处于“放羊”状态,流于形式(应付政教处检查)。 3、德育形式单一 大部分的思想教育都是采用开会、谈心、通过校信通联系、叫家长到校等方式,办法不多,形式老套,基本上被学生摸熟,提不起学生兴趣,甚至引起学生反感。 4、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管理者、班主任经验不足、方法不到位,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应该说我校绝大多数德育管理者、班主任不是缺乏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而是缺乏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一些教师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班级管理出了问题;也有个别班主任由于缺乏工作的责任心,班级管理很不到位,不适宜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 5、德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 教师对德育的研究和探讨相对于教学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因为对教师德育成绩的认可程度比不上学科成绩,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研究,这样一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也不能不对随时代变化的学生摇头叹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这样的德育才有时代性。而这一切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6、全员德育意识、制度尚待加强 全员德育要从全体行政人员开始,大家要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看到学生的不良现象要共同教育,不要视而不见。在全校层面,全员德育要落到实处还缺少配套的考核机制,现在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样不能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全员德育工作始终不能深入推进,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相应的考核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已迫在眉睫。 7、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

浅谈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浅谈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种大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看到了自己未来美好的前景。但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也产生了负面效应。为此,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确尽了极大的努力,也想了不少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等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这就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和艰巨性,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各种课程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贯穿于德育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就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内容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造成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而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 (二)是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

如何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7796832.html, 如何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沈霞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初中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希望,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主要接班人,所以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状况,因而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现阶段相关教育者的工作重点。基于此,结合目前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初中学生出现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实践教育经验提出了几点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供同类教育研究学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相应能力和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的生理 与心理、情感与思想、交往与理想,都随着青春年华的每一个血管的膨胀、每一块肌肉的强健、每一节骨骼的增长,而发生深刻变化,不断呈现出崭新的进步。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开始显现,同时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独立思考,他们成长着,叛逆着,迷惘着,焦虑着……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育思想 首先,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直接决定最后的教学结果,从教学效果体现出来。初中教师一直有一个误区,即道德教育以传递知识为主,虽然会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很难真正启发学生。其只是用语言把内容教给学生,学生无法认识到思想政治对自己的影响,需要学生真正体验,才能真实的体会。所以,初中教师要走出教学的误区,从知识传递变为价值引导,实现学生的道德自律,用道德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亲自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引起内心的共鸣,学生才能有明确的社会理念与个人信仰,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其次,学校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递新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让其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增加校内文化宣传栏的数量,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放到宣传栏上,营造良好的校内氛围,深化思想教育。 同时,学校的品德教育也要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把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即教师除了在课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外,也要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比如,到了父亲节或母亲节,可以向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帮助父母做一件事,回报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感恩父母,有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身作则,教导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记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刻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你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玻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比如他们犯错误时我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我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我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我深刻反省,最后发现自己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因为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阻碍,学生们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于每位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

德育工作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三堤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德育的本质是育德,是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德育途径单一 主要依靠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大都是重形式、走过场、老套路,写写征文、办办手抄报、开个主题班会等,教师讲授多、管较多,学生参与的也多,但真正体验的少,明显不适合学生需要,收效甚微,大多数的学生应付班主任老师布置的德育作业。 二、德育队伍素质偏低 学校教师老龄化,75%的老教师担任班主任,部分教师的修养和素质与学高身正的要求尚有差距,给学校的德育和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个别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工作方法有时也不得当,导致在组织活动是准备不充足,活动效果不太明显。 三、德育工作后劲不足 虽然学校设有少先队,也经常开展少先队活动,但是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或者是任课老师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怕在学校或市级抽考中被约谈,这就在无形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学生的活动时间,怕过多的德育活动牵扯学生太多的精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个别学生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五、心理健康教育不够规范,效果不够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由于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高不严,导致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及抗挫折能力较差,缺少了家长的有力配合,给学校思想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1、教书育人,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充分利用品德生活与社会教材中的道德、利用教法中的道德、利用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等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活动育人。充分发挥常规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班级教导会等活动充分、体验深刻的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大力开展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节约教育等活动,培养学良好的行为习惯。 4、管理育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德育回归生活。管理不是为了约束人,而是为了解放人。从远离生活到贴近学生,“从小事着手”,重视学生的共同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5、发挥少先队专门机构的职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

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德育认识有偏差 一些老师在教学压力下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有偏差,老师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要求都与学习成绩挂钩,使一部分感到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抬不起头,厌学,学不进去又没有正事可做,于是出现课堂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违纪情况。 2、德育目标不清楚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无明确的长远目标和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短期目标,导致德育缺乏系统性。德育跟着老师的感觉走,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如卫生出现问题讲卫生,纪律出现问题讲守纪,学生打架讲团结友爱,德育的功利性普遍存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周仅一节的班会课,除了有时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工作,要么成了说教课,有时干脆上课或让学生做作业。有时开的时候也处于“放羊”状态,流于形式(应付政教处检查)。 3、德育形式单一 大部分的思想教育都是采用开会、谈心、通过校信通联系、叫家长到校等方式,办法不多,形式老套,基本上被学生摸熟,提不起学生兴趣,甚至引起学生反感。 4、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管理者、班主任经验不足、方法不到位,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应该说我校绝大多数德育管理者、班主任不是缺乏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而是缺乏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一些教师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班级管理出了问题;也有个别班主任由于缺乏工作的责任心,班级管理很不到位,不适宜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 5、德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 教师对德育的研究和探讨相对于教学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因为对教师德育成绩的认可程度比不上学科成绩,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研究,这样一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也不能不对随时代变化的学生摇头叹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这样的德育才有时代性。而这一切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6、全员德育意识、制度尚待加强 全员德育要从全体行政人员开始,大家要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看到学生的不良现象要共同教育,不要视而不见。在全校层面,全员德育要落到实处还缺少配套的考核机制,现在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样不能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全员德育工作始终不能深入推进,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相应的考核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已迫在眉睫。 7、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

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2019年文档

中学生xx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学校教育的重心工作就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但中学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时期,又容易受外界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和理性分析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问题。 一、关于中学生xx的含义及内容 1.中学生xx的含义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它包括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政治教育,即引导受教育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教育,即引导受教育者逐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以形成高尚的品德。在三者之中,道德品质教育是基础。但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不可有所偏废。 2.中学生xx的内容 要实现德育的目标,必须明确德育的内容。中学生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一种深厚情感,是对国家、对人民命运的高度责任感。爱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其二,集体主义教育。即教育学生团结友善和助人为乐,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三,理想、劳动教育。即教育学生以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将理想与实际结合起来,唤起他们艰苦创业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其四,纪律、法制和民主教育。即引导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摘要】教师的目的在于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育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感恩,应该从“心”做起,让每一个教育的音符在心中发芽。 【关键词】德育;责任感;感恩 教师的目的在于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育心。恩格斯说:“心灵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有思想力,文化力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的使命和重任。固然各科的教学很重要,但在教学之中的育人是不容忽略的。如何实施这些育人计划,下面就个人观点浅谈一下。 1 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上课迟到,问其原因,大多数孩子总不承认是自己的错,不去寻找迟到的原因。宿舍、教室的地面脏了,他也不会去理会而他自己却自顾自地干着自己的事。大街上有人需要帮忙,而一些从他身边经过的人却熟视无睹,擦肩而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种十分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责任心,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心。2004年马加爵事件,大家应该知道,他最致命的弱点是什么?就是心灵有问题,斗志有问题。在做案前,他花了很多时候很多精力上网查资料:用什么工具杀人最隐蔽,逃跑时走什么路线等等,他都花了很多心思去考虑,但是,整个过程他都没为父母考虑过,马加爵他没有想到,当自己的父母以负罪的心情,给那些被残暴杀害大学生的父母们下跪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他缺少什么?责任心呀!什么叫责任心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2]。 我们学校也曾经留下感人的一幕,这事发生在三年前,学校刚成立,困难多多,学生心情浮躁,有一位学生想不开,想要跳楼,是我们可敬可亲的周校长感动了她,周校长在晚自修检查中,发现有个班在为一位同学过生日,校长发现过生日的正是那位想跳楼的学生,周校长走过去与她握手,祝福她,周校长还亲自回寝室拿了一个苹果,又再一次回到教室亲手送给那位同学!这位彻底被周校长的一举一动感动了,也让这位学生彻底醒悟了,明白了这世上疼她的人大有人在,父母、校长、老师、同学等,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己、父母、老师、亲戚朋友、社会负责!责任心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以身做责,找准教育的突破口。平时教育工作中我问学生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努力了吗?你认真了吗?”;我尽力了吗?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一滴水,要为集体争光,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昭仁中学焦维世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进行系统的德育改革,增强德育实效。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外界多方面信息源的影响下综合形成的,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社会教育影响而形成的。为此,本文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德育改革的道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学校德育发展。 关键词:学校德育、学校、家庭、社会、问题、促进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进行系统的德育改革,增强德育实效。例如近来一篇题为《正衡中学,名校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果然有特色!》的网帖。这是一位网友将其近日开家长会的经历发上网,孩子在XX某名校上初一,老师在家长会上“颁布”了N多的个性规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周末不准看XX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不许使用手机、MP3、MP4……” 这不仅反映出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坚持守住学校德育主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也反映出当前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下面,我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德育改革的道路。 一、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外界多方面信息源的影响下综合形成的,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社会教育影响而形成的,所以在学校德育中存在着环境污染,部分教育效果相互抵消在所难免。 (一)学校教育影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年论文 题目: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问题 及对策 学生姓名:刘自莉 学号:1001014052 所在院系:经济与法学学院 专业班级:思想政治教育102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刘自莉 (陕理工经济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02班级,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杨欣 [摘要] 中学生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占据教育的核心地位。它无论对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个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如此,我国当前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还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本文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中学生德育发展。 [关键词] 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原因对策 引言:“百育德为先”,中学生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由于去何从。因此,切实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1. 以发展智育为中心,德育在实践中更多的只停留在口号层面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学校主要以分数为中心,育人观念淡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其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学教育工作中,“分数”就成了学生与老师关注的核心。而且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教育思想政治中学生 一、调查的基本概况 一)调查的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主渠道作用,特开展此次调查活动。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发育已相当成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过渡期。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进入到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自我表现愈加关注;生理发育逐步完成,对异性易产生爱慕心理,陷入早恋泥潭;心理发育受主客观消极因素影响,易出现偏差,人际交往不良。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旨在探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引领教育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不计名问卷形式,只要求被调查对象按规定如实填写,其中客观选择题29道,主观问答题1道。共分为学习类6道,兴趣、爱好类7道,理想、信念类8道,综合类9道。 三)调查的对象 淮南九中高中在校学生。全校现有21个高中教学班,1200余人。随机抽取20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0人,14~15周岁为26

人,16~18周岁为119人,18周岁以上55人,共发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的第一部分——学习类 1、学习的目的与态度。50.2%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谋取职业”,2 6.5%和19.3%的学生选择了“振兴中华,提高自身素质”和“过上幸福生活”,4%的学生选择的是“赚更多地钱”。对于学习态度,选择“应付家长和老师”和“马马虎虎地学”的分别为2 7%和2 6.4%,另外4 8.2%的学生选择“勤奋刻苦”,还有 3.7%的人“讨厌学习”。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目的较明确,但学习态度尚待进一步端正。 2、最喜爱的课程。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压力加大,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偏科问题,尤其面临高考压力,渴望缓解压力,对音体美的学习兴趣提高。14~15周岁、16~18周岁、18周岁以上对音体美的兴趣分别为2 3%、2 3.5%和2 4.2%。 3、学习中的最大困难和影响因素。学生选择“基础差”和“心理压力大”的比例分别是2 7.6%和30.9%。而1

浅谈当前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当前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12-08-30T17:17:39.343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洪郭红 [导读] 尤其是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和怠惰的学生更应该采取激励法。 刘洪郭红 (雷波县瓦岗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川凉山61655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文化生活多样性、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选择务实化的特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面对道德是非以及传统道德与现实生活的一些冲突时,不能较好地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一、中学生与德育 在学生进入中学也就是青春期以后,伴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知识面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渴望得到成年人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平等交流。这与以教师和家长为中心的传统与思维格局格格不入,从而出现青春叛逆、道德滑坡等现象,这就需要提高德育重视程度。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担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如,某校两个14 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教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烫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担忧,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这些都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21 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纵观全局,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虽然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已逐渐开始起步,很多学校正在积极贯彻教育改革的目标,对学生开展一定的礼仪教育,道德教育工作,人际关系处理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基本的授课阶段,距离系统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成绩仍是教学重点,德育教育地位较低。学校教师和家长最在乎的东西永远是分数,虽然德育教育工作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他们心中德育教育依然可有可无。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他们的认知中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升学考试中,德育考试并不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在一些地区,为了能让学生考入重点中学,学校不得不增加课业负担,家长不得不尽可能给学生安排辅导班,这样以来学生没有空暇时间去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这方面的发展也会处于落后状态。不难发现,每次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总是在问教师,“学生的分数怎么样?成绩排名如何?”却很少有家长问,“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行为品德是否端正?”在这样对德育工作忽视的氛围下,学生的健康发展很难得到保证,而且极易沦为学习的机器,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产生许多不利因素。其次,学校与家长沟通不够。由于学校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德育工作手段单一,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家长很难真正了解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状态以及家长的教育形式,教师也很不清楚。学校教育大多采用说教的方式,如果不考虑每个学生的状况,这种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当今社会压力大,家长以为把学生交给学校就可以松一口气,其实严重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种沟通障碍使得学生所接收德育教育的效率会大打折扣,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断层。 二、小学德育工作策略探讨 首先,要改变德育教育的教学观念,提升德育工作的地位。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不先学会做人,今后学习成绩即使再好,也并不能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德育教育是立人之本,是每个优秀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要制定一定的发展目标,除了正常的课堂授课之外,还要定期组织有关德育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感悟,以道德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

(完整版)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重教轻育“的教师,他们或者只重视教学,不重视育人,认为育人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事;或者只会教学,不知如何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以汇成一股持久的德育合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德育渗透运用数学史料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挖掘德育素材紧密联系实际提供数学欣赏提倡竞争合作 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像文史科那样集中,而是蕴藏分散在各章节之中,教师如何挖的准,渗透得不露痕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它以“读一读”的方式编入了初中数学教材,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唯一显性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教材和有效途径。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还应注意通过教科书的引言、插图、例题和习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有关内容,并随时收集有关资料、数据,编拟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的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数学是有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想精神,它教人诚实、正直,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个命题没有被证明,它就不能纳入到真理宝库中,而不管命题提出者的资历和声望如何。倘若命题得到证明,那他的真理性便得到认同,不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利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的教育。 1.初中数学充满物质的观点 数学学科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办法,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个基本特点。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往往掩盖它来源于客观现实的物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提示他的物质性,就会使学生陷入唯心论形而上学的迷惘之中,误认为数学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由少数“天才”数学家在头脑中臆造出来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出来的。” 2.初中数学充满对立统一规律的因素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法的核心。中学数学中充满着对立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他们的理念,生活环境及德育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已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长认为孩子难管,老师感到学生难教,这已是普遍的共识。关键词:意志力道德认识教育网络诱惑意志薄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他们的理念,生活环境及德育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已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长认为孩子难管,老师感到学生难教,这已是普遍的共识。对此,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人才呢?笔者就此指出目前学校德育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以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 一、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德育所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 1.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浪费现象也严重。 目前,乡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部分学生发展到盲目追求时尚的地步。如追求发型的标新立异、服饰的牌子特色。致使校内出现了奇装怪发,男生带耳环,女生涂指甲、涂口红;随时听耳机、听手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 另外,由于家长的娇宠,学生浪费现象也日趋严重。如学生在学

校吃早餐时,往往馒头、面包只吃一口就随手丢,操场、楼梯都随处可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些优良传统以被一些学生及家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厌学,钟情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 由于前几年高校扩招及全球性经济萎缩,致使人才过剩,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另外读书不多的人也能赚大钱等负面现象的影响,使学生认为读书无用,从而厌学。表现为上课迟到,旷课或违反纪律等不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网吧、游戏室一些娱乐场所就成了这种学生经常出没的地方,养成不良恶习;并将不良恶习带到学校里,造成不良影响。如课桌墙壁甚至厕所中都写着五花八门的污言秽语,乱扔纸屑、果皮等。学生中出现大量这种“受教育没教养”的现象。 3、逆反心理强,道德行为失范。 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常把父母老师的话当耳边风,开始顶撞甚至背道而驰。家长和老师要求他们别在晚上成群结队出去太晚,他们却深夜未归。老师教导学生要爱护公物,他们偏偏破坏公物,并以此为乐。教室的门窗常被弄坏,学校的电线、电话线常被剪断,学生喊打老师、辱骂老师现象时有发生。 二、影响青少年学生德育的主要原因 (一)外部客观因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广泛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社会上某些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是造成

初中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综述

初中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综述摘要:从学生时代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日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言行举止进行规范,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 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迅速,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需要处理更多的人际关系,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性不断增强,很容易和他人产生激烈的冲突,并陷入某种困惑,以至于做出错误的选择。基于此,就需要教师抓住初中这一关键的教育时期,通过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助力其取得更好发展。 1养成教育的内涵 概括地说,养成教育指的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行为习惯,如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成为一个具备高水平综合素养的人。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实现健康茁壮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实施养成教育,让学生的人性境界得到提高,塑造理想人格,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使其成长为能够效力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人才[1]。 2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严重不足,并未充分认知到思想品德教育给学生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的是升学率,家长重视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们更加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在教师和家长的影响下,把思想品德课程列入了自身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名单里,最终导致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其教育作用,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急剧下降[2]。其次,由于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导致采取的教学方式并不合理,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开展养成教育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养成教育的重视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其日后成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新课标中也明确表示:对于学生生活和学习而言,思想品德是一门必修学科,肩负着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重担。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想要发展得更好,就更加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空有技艺而缺少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一样不能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因此,从教师自身就要重视起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全面提高[3]。 3.2关注心理健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浅析当今学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明显感到德育问题多,难度大。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要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做一个明白人,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优先意识淡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舆论与政策的错误导向,导致办学宗旨严重偏离,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抓升学率能看得见,立竿见影,而德育很难用具体的标杆来衡量,成绩看不见。抓智育名利双收,在社会上,家长看分数,主管部门看升学率;在学校教职评优彰先、晋升晋级等,还是看分数,看升学率。另外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错误地认为德育是一项务虚的工作,嘴上说说而已,可有可无,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 2、德育工作队伍不优。目前,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参差不齐,个别学校没有专职德育干部,班主任素质也比较差,这种状况令人担忧。能够做到“全员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学校为数不多,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靠党团队组织、政政处、班主任去做,其他学科教师、后勤人员,认为德育与自己无关,即使在德育岗位上,也不完全尽职尽责。在德育教师队伍中,德育干部忙于学校管理,一线的班主任忙于班级管理,无暇参加上级培训,校本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因此从整个德育教师队伍来看,多数教师只凭经验干工作,工作方法也是极其简单。甚至少数教师,师德败坏,不能行为示范,在学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3、德育工作目标空泛。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认识中,学校往往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追求“高大全”、“假大空”,将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境界,远远地脱离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学生只能停留在“月亮走,我也走”的水平,有的甚至背道而驰,一味地唱高调,难以实现德育目标的内化,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在德育工作名义上“加强德育”,实际上“淡化德育”。故而普遍存在“空洞的多”而“生动的少”、“落虚的多”面“落实的少”、“口号多”而“行动少”等现象。没有落实“低重心、低起点”,没有从“小一点,实一点,近一点”活动入手,没有从“有形”的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去推进德育工作。 4、德育工作方法简单。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由于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中仍然固守传统的学科本位,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和考试,以学科考试分数作为教育得失的唯一坐标,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学习方法的习得,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说教代替实践,学生德育生成能力薄弱。一是受现行班级授课制和教育体制的制约,德育实践探究活动是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二是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受安全、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变成空话。于是很多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干脆回到最省事的“一颗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方法上来。这种空洞的说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成效。 5、家庭教育缺失。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和经济大潮的冲击,出现以下情况:①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子女教育少溺爱多;②为了生存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无人教育;③离婚带来家庭解体,造成孩子心理阴影。还有部分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高,只要他吃饱穿暖,似乎另外的就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了。他们认为:孩子的成绩与智力有关系,跟学校教育有关系,很少有人会认为,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家庭教育很大的关系。当哪个小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了,家长总是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偏见:我的小孩可能是读书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