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将古诗熟读成诵。

2.正确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意境,感受古诗蕴含的情感。

3.在反复品读与融情想象中,切身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学前热身互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美妙的季节,阳光和煦,草木萌动,万物复苏。你们喜欢春天吗?那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个关于“春天”的猜字的游戏吧!

1、出示:山、水、日、草的象形字,学生猜。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出示:鸟、牛、雨的象形字,学生猜。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

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3、出示:春的象形字,学生猜。

左边上下各有一棵小草,中间是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这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图画。右边这个可爱的小东东是什么呢?它是一颗饱满的种子,下面的根紧紧地扎在土壤里,正锐气腾腾地往上钻。这么柔嫩的幼芽,如此奋力向上,终将破土而出,这得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这些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春》的美句,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呢?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唐朝有位诗人叫白居易,他家世代为官。有一年,他的爸爸带他来带京城拜见当朝名士顾况。面见顾况的时候,白居易就把他平时的一些诗歌习作呈请顾况阅览。顾况看到这爷俩来了以后,再看看这小孩的名字,就顺嘴开了个玩笑,“京城米贵,居大不易”,什么意思呢?京城里什么东西都贵啊,活下去,立足脚跟不容易。可是,当他一看到白居易的诗作,越看越入神,越看越惊讶。当他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时候,不禁拈须长叹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你有这样的才华,在京城里还愁找不到你的立足之地吗?

那这首让唐朝名士顾况赞不绝口的诗是什么呢?

二、解读课题

赋得——赋诗得题,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古原草送别》,你能从诗题当中读出什么?地点、事情,景物。

三、学习古诗、

1、出示前两句诗,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正确、流利地读。“赋、易、荣、烧”正音。

3、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将古诗熟读成诵。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吟诵说明:在唐代,诗人作诗读诗都遵循平仄规律。平声后用横线标记,表示读得声音要拉长,仄声后用竖线标记,表示读的声音要短促。

4、读品结合,渐入诗境。

再配以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春草与冬草图,野火焚烧草地图,春草萌动,生机盎然的图片,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5、整体通读,给诗命题。《草》

三、整体诵读,体悟诗蕴

质疑拓展:既然是送别好友的诗,却只见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没有半点送别之意,这是为什么呢?

1、出示后两句诗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两句诗可利用草原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感悟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引导学生在读中通过“满”字感受不忍分离的离别之情。

2、配上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朗诵。

3、唱诵《赋得古原草送别》。

4、自由吟唱。

四、课外延伸,爱上古诗

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16岁时所作的一首诗。他一生写了三干八百多首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

1、回家后,大家找找白居易的其他诗读一读,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激发大家读古诗的兴趣。

2、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找些描写景物的诗句,送别的诗句。感受古诗的诗情画意,音韵节奏。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

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

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6.出示整首诗 7.指名读一读。(要求读得顺。) 8.能不能读出节奏来? 二、出示前半首古诗,学习前半首古诗 1.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前半首古诗。 2.读一读这两句古诗,诗人写的什么?他写出了小草的什么?哪些地方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指名读古诗。 3.好好想一想,哪个字最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为什么? 4.去年烧尽了,今年又生了;今年烧尽了,明年又……;明年烧尽了呢? 5.“一夜东风来,春色尽满园。”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又长得怎么样了? 6.再读古诗,感受草生命力的顽强。先指名读,后齐读。 三、出示古诗的后半首 1.前两句古诗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后两句古诗又写了什么呢? 2.出示古诗。 3.指名学生读一读。 4.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读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5.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吗?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请提出来。相

机解决词语 6.“远芳”用组词法解决;“侵”直接告诉;“晴翠”出示图片结合理解。 7.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同桌练习说一说。) 8.你能想像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 9.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10.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11.在这么美的情境之下,作者在做着什么?送别王孙,王孙是谁?出示诗句理解王孙。(可以直接告诉。)这里的王孙是同一个人吗?但他肯定是诗人的朋友。 12.读诗句。 13.作者是第几次送别朋友?从哪里看出来的?(“又”字)(只有第二次吗?) 诗人第一次来送别友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第二次来送别友人,又会想些什么? 诗人第三次来送别友人,又会想些什么? 第四次呢? 第五次呢? 14.芳草萋萋的草原此时溢满了离别时的哀伤和诗人的感慨,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起这么一句诗,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又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赏析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翻译】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鉴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

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2013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数学类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课题内容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年级高三授课教材数学(拓展模块)上册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拓展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2.教学内容 抛物线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中,并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深。最早见于初中数学,作为二次函2 y ax bx c =++)0 (≠ a的图像,以二次函数的形式初步探讨过。高中阶段,它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最大(小)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这种曲线的本质学生并不清楚,从二次函数的角度研究的抛物线是不完善的。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渐完备,尤其是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知识之后,已具备了探讨这个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认知方面: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并能够画出开口向上(下)的抛物线,具备一定的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方法。 能力方面:初步具备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方法,但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意识、类比等合情推理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情感方面:学生愿意学习与实际生活贴近、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但对数学科目有畏惧心理,自信心不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需要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加以带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②明确抛物线标准方程中P的几何意义,能解决简单的求抛物线标准方程问题。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通过四种不同形式标准方程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捷美、和谐美。

最新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

最新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将古诗熟读成诵。 2.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3.在朗读中切身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于“花”、“鸟”、“树”、“草”和有关于离别的古诗,并准备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请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提高一些要求,能背一首诗中有“花”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树”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草”的古诗吗? 3.出示白居易写这首的背景 公元787年,白居易十六岁,为了取得功名,带了一首诗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拜见名士顾况。起初,顾况见白居易年纪不大,志气不小,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说京城不好混饭吃。等他读完古诗,不禁大为赞赏。这是哪首古诗呢? 4.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出这首诗的题目。读一读。 5.介绍诗题。“赋得”就是诗的一种体裁。从“古原草送别”

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6.出示整首诗 7.指名读一读。(要求读得顺。) 8.能不能读出节奏来? 二、出示前半首古诗,学习前半首古诗 1.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前半首古诗。 2.读一读这两句古诗,诗人写的什么?他写出了小草的什么?哪些地方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指名读古诗。 3.好好想一想,哪个字最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为什么? 4.去年烧尽了,今年又生了;今年烧尽了,明年又……;明年烧尽了呢? 5.“一夜东风来,春色尽满园。”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又长得怎么样了? 6.再读古诗,感受草生命力的顽强。先指名读,后齐读。 三、出示古诗的后半首 1.前两句古诗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后两句古诗又写了什么呢? 2.出示古诗。 3.指名学生读一读。 4.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读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5.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吗?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请提出来。相机

《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封面) 《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 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1 教学目标: 1、将古诗熟读成诵。 2、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3、在朗读中切身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于“花”、“鸟”、“树”、“草”和有关于离别的古诗,并准备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请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提高一些要求,能背一首诗中有“花”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树”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草”的古诗吗? 3、出示白居易写这首的背景 公元787年,白居易十六岁,为了取得功名,带了一首诗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拜见名士顾况。起初,顾况见白居易年纪不大,志气不小,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说京城不好混饭吃。等他读完古诗,不禁大为赞赏。这是哪首古诗呢? 4、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出这首诗的题目。读一读。 5、介绍诗题。“赋得”就是诗的一种体裁。从“古原草送别”

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6、出示整首诗 7、指名读一读。(要求读得顺。) 8、能不能读出节奏来? 二、出示前半首古诗,学习前半首古诗 1、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前半首古诗。 2、读一读这两句古诗,诗人写的什么?他写出了小草的什么?哪些地方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指名读古诗。 3、好好想一想,哪个字最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为什么? 4、去年烧尽了,今年又生了;今年烧尽了,明年又……;明年烧尽了呢? 5、“一夜东风来,春色尽满园。”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又长得怎么样了? 6、再读古诗,感受草生命力的顽强。先指名读,后齐读。 三、出示古诗的后半首 1、前两句古诗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后两句古诗又写了什么呢? 2、出示古诗。 3、指名学生读一读。 4、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读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5、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吗?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请提出来。相机

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与说课稿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三维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作业布置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三、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1

优秀教学设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们团队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面试方法与技巧》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成效特色五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属于“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次课属于第七单元模块三《面试方法与技巧》的内容,所需学时4学时。 (二)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自动化系三年级学生,即毕业班级,学生对求职知识需求强烈,面试知识略知一二,但不系统;90后的高职生具有信息化能力强、爱动不爱静、爱做不爱钻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面试知识、提升应聘能力和信息化设备使用、审美、协作等各项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信息化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找到成就感,增强求职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面试自我介绍与面试礼仪——教学重点 面试问题回答——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对象与目标,以做中教、做中学、错中学的教学理念为引领,选择运用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自我训练法、游戏法,形成课堂的有效翻转,最终完成对面试知识的理解深化和面试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手段

片及游戏软件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即时互动,提供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本次课由课前学习与准备、课堂任务实施与分析、课后训练与提升三个阶段,聆听面试、准备面试、体验面试、面试反思、面试检验、面试拓展6大教学环节组成。 (一)课前学习与准备——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1 聆听面试 学生在网站“教学内容”、“拓展资源”板块,自主学习教案、课件、教师自制微课、网络优秀微课,形成对面试知识的初步认知。 环节2 准备面试 教师在两周前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下发《职来职往实践教学方案》和任务单。对不同角色提出不同任务要求。 职来职往角色分工及任务要求 了解活动流程之后,自愿选择不同角色,并按要求进行相关内容准备,并制作课堂所需ppt 。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语文园地一 赋得古原草送别》示范课教案_14

语文园地一----《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草》。认识本课“枯、荣、”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理解诗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枯、荣、”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课前活动:背诵古诗古诗代言 一、导入 1、平时大家积累了很多古诗,你们真了不起。 2、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古诗你们很都熟悉 吧?有多少同学以前读过?请举手(结合预习和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2.作者是谁?) 3、同学们很棒,你们都能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啦! 二、初读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断句) 2、白板出示“枯、荣”,这两个字,要读准,特别“荣”是翘舌音,一起读生 字。齐读。(白板)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对白居易你了解多少,谁能简单介绍一下? 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白居易的资料。 4、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从哪儿知道的? 5、你能背这首诗吗?有多少人已经会背了?举手我看看,你们都会读、会背了,

那咱们这节课还学什么呢?(学生汇报要学什么) 三、品读 1、那咱们就从诗的意思开始吧。把书打开,请大家再来细细地,慢慢地读一遍诗, 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你读懂了哪句诗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明白? 2、出示:A、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诗的意思? B、哪些词语或句子不明白? 3.交流,小组汇报。(点拨理解:离离、荣、烧不尽的意思) 4、你们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首诗吗?自由练,指名读。(多人)齐读 5、假如可以加上动作,你们会加上怎样的动作表达自己的赞美之 情呢?练习、指名。 6、假如可以用上语气词啊、呀、呢,你会用上什么来赞美小草呢?自由练,指名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7、那你们能带着赞美的感情背一背这首诗吗?自由练,师生合作。 8、其实同学们刚才背诵的并不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部,原诗还有下面四句,这才是诗的全部。教师读,学生练习读,指名读。回去之后可以背背这四句。 四、拓展练习(空山不见人)(白板) 1、欣赏歌曲:这首古诗流传千古,后人把它做了许多变化,有的人把它编 成了歌曲,一起来欣赏。 2、拍手背诗编成歌曲太难了,而且已经有人编了,今天我想和同学们把草 改编成快板怎么样?快板要有一定的节奏,你听,老师想用这样的节奏。 3、有没有同学有不一样的节奏呢? 五、总结

说课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说课与教学设计、教案的区别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设计包括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案 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后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教案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师教学设计和设想的系统规划,是教师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 教案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 教学重难点 3. 教学方法 4. 教学用具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三、说课 说课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课包括: (1)、说教材: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

二年级语文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鲁教版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和诗意,背诵古诗。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 1、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小朋友们,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新长出的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教师归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首古诗《草》。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枯”不能读成“gu”,不可写成“姑”。"荣"不要读成yóng;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3.写字指导。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 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观察。 4、小组讨论后汇报。 (1)"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2)多媒体展示辽阔草原。看到后你的感受怎样?(惊讶,舒服,心旷神怡。)读出你的感受。 (3)"一岁一枯荣"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 (4)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5)看春秋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 说一说。它们无情摧残小草,枯萎衰败,春天一到,小草又恢复了生机。 5、师点拨:此时,你最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6、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读? (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又生”读重音。)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7、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心得体会-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有感 精品

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有感 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有感 392蔡祯 相传白居易16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着诗文去拜见当时名士顾况,顾况一看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但当顾况翻开白居易递上来的诗文,读到白居易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中的首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顾况连说不错,不错!又接着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况不禁欣赏道有诗如此,居亦何难? 读到此处,我不得不佩服16岁的白居易,年纪虽小,但写诗却有惊人的造诣。 且不说白居易的横溢才华,就是这一首诗,它也是给了我颇多的启发。 这首诗里的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烈火如何无情地焚烧,如何肆虐,小草都顽强地生存,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执着地爬满了山野。 有一首歌也这样赞美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这首歌中的小草,其实是越战中赞美那些平凡的战士,他们在越军激烈地枪林弹雨,甚至在炮火焚烧当中,也如白居易笔下的野草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打不垮,压不倒,顽强地战斗着,不退后一步,更不让出国土一寸,抒写新时代的精神。 文花枝就是一位有新时代小草精神的人。 文花枝,她是一位青春年华的女孩,她也是一位导游,在一次旅途中出了车祸,大巴车剧烈的在火中燃烧,游客们伤的伤,死的死。 而她的腿也被压在了座位下,血肉模糊,疼痛难忍,车内更是一片混乱,在紧急时刻,她却没有哭,而是给游客们打气挺住,加油,让受伤,受到惊吓的游客们都振作了起来,给了大家活下去的勇气,当救员人员走向她时,她却说我没事,请先救游客们。 她在救援的时间里,她多次的昏迷,但她还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一醒来,就继续地鼓励大家,她成了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人,她把生的希望先留给了他人,把死亡的威胁推给了自己,无私无畏,面对大火的焚烧,没有被吓倒,所以耽误了更多救治的时间,医生给她做了截肢手术。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忆江南乡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 谙:熟悉。 2.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 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

21.古诗三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教案

第七单元 1.认识“芙、蓉”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读一读,你们能读出什么?(有不舍、嘱托、思念……) 2.今天让我们学习王昌龄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去品味诗中的韵味。板书课题,强调“芙蓉”的写法。 3.齐读课题,从题目来看,在哪里送别?谁送别谁?(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王昌龄送别辛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洛(luò)阳玉壶(hú)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芙、蓉、洛、壶”,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芙”“蓉”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不要漏写。“洛”的右边是“各”,第六笔是捺。“壶”的上面是“士”,第二横短。) 4.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抽生读诗,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读一读诗的前两句,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 回到诗中,哪个字或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呢? 让我们默读古诗,边读边用记号标注出来。 2.交流反馈。 (1)寒:结合学过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寒”点明秋冬季节。“寒雨”,这寒冷的雨,透着萧瑟和悲凉,渲染出离别的伤感。 (2)结合注释理解第一句诗,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夜雨更增添了萧瑟、悲凉之感。 这雨的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两个离别的友人心上。 (3)孤:孤独,孤寂,孤零零。楚山孤,还有谁是孤独的?送别友人的作者。 (4)夜、平明:表示时间的词语。平明,天刚亮。补充诗句,指名读。 3.再来读这两句诗,作者站在芙蓉楼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描述“吴江夜雨图”:寒气笼罩的江面上,纷纷扬扬的夜雨连绵…… 引导:此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感觉到怎样的情绪?(雨滴打落在身上,一股凉意泛起,朋友即将离我而去,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此情此景,夜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饮酒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你读出了什么情绪?(不舍,忧愁,凄凉)带着这样的情绪再读前两句诗。

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着重理解“井沿”“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教学重点 1、理解青蛙犯错的原因。 2、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德育渗透: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 教学准备:下载讲故事《坐井观天》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一)猜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脚,大时有脚没尾。(青蛙)(二)你们知道青蛙生活在哪儿吗?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发生在青蛙身上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三)听故事。喜欢这个故事吗? (四)你们刚刚听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书上60页的第13课。

板书:13 坐井观天 二、学习课文。 (一)解释课题 1,齐读课题两遍。 2,“观”是什么意思? 3,“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4,谁坐井观天? 5,看60页的课文插图,回答问题:你们看到青蛙了吗?为什么没有看到? (二)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这个故事。 2,请标好自然段序号。(7段) 3,齐读第1自然段。 (1)谁能告诉我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井沿在哪儿?在图上指一指。小鸟落在哪儿?并齐读“井沿”三遍。 4,齐读第2自然段。 (1)用“﹏﹏”标注出青蛙说的话。 (2)谁来读读青蛙说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1)用“――”标注小鸟说的话。

(2)一百多里远吗? (3)谁能读一读小鸟说的话? 6,齐读第4自然段。 用“﹏﹏”标注出青蛙说的话。 (1)谁能说说什么是“大话”?(可以举例说明) (2)谁来读读青蛙说的话? 7,齐读第5自然段。 (1)用“――”标注小鸟说的话。 (2)谁能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齐读这个词三遍。 (3)谁能读一读小鸟说的话? 8,齐读第6自然段。 (1)用“﹏﹏”标注出青蛙说的话。 (2)谁来读读青蛙说的话? 9,齐读第7自然段。 (1)用“――”标注小鸟说的话。 (2)谁能读一读小鸟说的话? 10,男同学当青蛙,女同学当小鸟,分角色朗读对话。 11,女同学当青蛙,男同学当小鸟,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分析课文,揭示寓意。 (一)读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吗?(它们在争论天的大小)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备课讲稿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运用方法学习古诗,并懂得古诗的意思。 3 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抓字眼,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多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音乐,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大家都很喜欢听音乐,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音乐) 2 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赋得古原草送别) 3 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引出课题,谁来把古诗读一读?个人读,集体读。 二方法指导 1 学习古诗是有方法,说说你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 大家说的方法都对,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归纳出来,请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朗读,悟诗情) 3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来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有不懂的地方请做好标记,等下我们一起来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 1 小组展开合作学习。(师巡视提示) 2 小组汇报学习。 (1)解诗题: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在草原上离别的情景。对于这个诗题,你有什么不懂的吗?(解释“赋得”:诗歌的一种体裁。古

代科举考试时规定题目后写成的诗,诗题前面必须加上“赋得”两个字,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式的诗叫做“赋得体诗”。) (2)知作者:白居易,唐朝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现实主义诗派的诗人,他的诗大多都是反映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被后人称为“诗魔”和“诗王”。(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3)明诗意:草原上长得茂盛的野草,秋来枯萎,春来繁荣。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便又是茫茫的绿野。远处的野草长得太过繁茂,把古道都给遮掩住了,阳光照耀下青翠的野草延绵不断,一直接连到荒凉的古城。今天我又在这里送别我的朋友远去,路边长得茂盛的野草就像我此刻对朋友满怀的依依不舍之情 (4)“荒”字写出了朋友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作为他的好朋友,我非常的舍不得。(课件出示草原送别图)假如这个时候你就站在古道边上,你会对朋友说些什么呢?(想想说话) (5)悟诗情:多伤感的离别啊!请大家闭起你的眼睛,用心地倾听,然后你来告诉大家,你听出了什么味道?(播放配乐朗诵) 提示:听着录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播放配乐,引导学生读诗句:看到茫茫的大草原,你会怎么读?看到大火焚烧野草,你会怎么读?看到古道被野草覆盖,你会怎么读?看到两个好朋友在草原古道上分别,你又会怎么读?你这样读,是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师生合作读。? 3 多美的草原,多伤感的离别啊!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送别诗,一起来重温一下。(出示诗歌,让学生读一读) 五学法迁移 1 出示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一首我们没有学过的古诗,现在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它,有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开始吧。 2 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小练习 (1 王维是-----朝诗人,他是------诗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和“”。

最新-、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精品

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誊写在教学笔记簿上,供教学时使用。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运用方法学习古诗,并懂得古诗的意思。 3 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抓字眼,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多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音乐,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大家都很喜欢听音乐,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音乐) 2 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赋得古原草送别) 3 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引出课题,谁来把古诗读一读?个人读,集体读。 二方法指导 1 学习古诗是有方法,说说你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 大家说的方法都对,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归纳出来,请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1解诗题,知作者2抓字眼,明诗意3多朗读,悟诗情) 3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来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有不懂的地方请做好标记,等下我们一起来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 1 小组展开合作学习。(师巡视提示) 2 小组汇报学习。 (1)解诗题: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在草原上离别的情景。对于这个诗题,你有什么不懂的吗?(解释“赋得”:诗歌的一种体裁。古代科

举考试时规定题目后写成的诗,诗题前面必须加上“赋得”两个字,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式的诗叫做“赋得体诗”。) (2)知作者:白居易,唐朝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现实主义诗派的诗人,他的诗大多都是反映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被后人称为“诗魔”和“诗王”。(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3)明诗意:草原上长得茂盛的野草,秋来枯萎,春来繁荣。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便又是茫茫的绿野。远处的野草长得太过繁茂,把古道都给遮掩住了,阳光照耀下青翠的野草延绵不断,一直接连到荒凉的古城。今天我又在这里送别我的朋友远去,路边长得茂盛的野草就像我此刻对朋友满怀的依依不舍之情 (4)“荒”字写出了朋友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作为他的好朋友,我非常的舍不得。(课件出示草原送别图)假如这个时候你就站在古道边上,你会对朋友说些什么呢?(想想说话) (5)悟诗情:多伤感的离别啊!请大家闭起你的眼睛,用心地倾听,然后你来告诉大家,你听出了什么味道?(播放配乐朗诵) 提示:听着录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播放配乐,引导学生读诗句:看到茫茫的大草原,你会怎么读?看到大火焚烧野草,你会怎么读?看到古道被野草覆盖,你会怎么读?看到两个好朋友在草原古道上分别,你又会怎么读?你这样读,是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师生合作读。? 3 多美的草原,多伤感的离别啊!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送别诗,一起来重温一下。(出示诗歌,让学生读一读) 五学法迁移 1 出示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一首我们没有学过的古诗,现在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它,有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开始吧。 2 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小练习 (1 王维是-----朝诗人,他是------诗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和“”。 2 解释词语罢:-------- 日暮:------------- 掩:----------- 柴

赋得古原草送别知识讲解

赋得古原草送别

精品文档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词语注释 1.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 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 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 萎一次。 4.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 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5] 白话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6]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5]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