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林匹克大事件

中国奥林匹克大事件
中国奥林匹克大事件

中国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大事件

1.1894年,筹备第一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便向中国发出了邀请。当时的清王朝因对奥运会不了解,没有答复。

2.1904年,许多中国报刊曾报导过第三届奥运会消息。国内的一些报刊杂志开始对其进行报道,奥运精神得以在华夏大地上传播。

3.1906年,中国的一家杂志介绍了奥林匹克历史。

4.1907年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天津学界运动会发奖仪式上,以奥林匹克为题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他指出:虽然许多欧洲国家获奖机会甚微,但仍然派出选手参加奥运会。他建议中国组队参加奥运会。

5.1908年,伦敦奥运会后,天津的一家报纸再次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还提出了要争取这个盛会,举办了奥林匹克专题演讲会。

6.1910年10月18日~22日,在“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和“争取早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口号的鼓舞下,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

7.1913年,开始举办的远东运动会(最初名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先驱,中国是发起者之一。在远东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现了良好的体育道德。

8.1915年国际奥委会致电远东运动会组委会,承认了远东体协,并邀请中国参加下届奥运会和奥委会会议。

9.1922年,我国的王正延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10.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中国陆续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第8届奥运会上,我国3名网球手参加了表演赛。

11.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上,我国派观察员宋如海参加。并进行了考察工作。

12.1931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自此开始。

13.1932年7月30日,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美国洛杉矶奥运会。23岁的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运动员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田径比赛,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于小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决赛权,但他以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而留名于中国奥运史。

14.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中国派出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七个项目的比赛。

15.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中国派出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

16.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正式接受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

17.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18.1952年到1979年间,由于政治上原因,中国没有参加期间的几届奥运会,而中国台北则派队参加。

19.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台湾选手杨传广夺得十项全能比赛银牌,这是中国

人获得的首枚奥运会奖牌。

20.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台湾女子选手纪政获80米栏铜牌,她是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女子运动员。

21.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设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华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自此,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有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22.1980年和1984年中国代表团两度参加了冬季奥运会。

23.1984年7月30日,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奥运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记录,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英雄。

24.1986年,中国副总理万里获奥林匹克金质勋章,黄中获奥林匹克银质勋章。中国奥委会获奥林匹克杯。X

25.1987年,李梦华获奥林匹克银质勋章,陈镜开获奥林匹克铜质勋章。

26.1988年,中国台北吴经国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第24届奥运会在韩国的汉城举行。中国派出298名运动员,参加21个大项目的比赛,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中国参加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办的第15届冬季奥运会,无一人进入前6名。

27.1989年,何振梁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奥林匹克宪章》中译本在中国出版。

28.1990年,陈先、路金栋、宋中获奥林匹克银质勋章。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

29.1991年,中国北京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举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最后惜以二票之差未获成功。

30.1992年,第16届冬季奥运会于法国阿尔贝维尔举行,叶乔波获女子500米、1000米速滑银牌,李琰获女子500米短跑道速滑银牌。第25届奥运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中国派出251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有37名运动员参加7 个项目的比赛。中国获得16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中国奥林匹克学会成立。

31.1993年,第1届东亚运动会于中国上海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于北京授予伍绍祖、张百发、张彩珍等奥林匹克银质勋章。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在洛桑落成,中国的体育美术展品被选为永久展品。中文版《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一书出版。国际奥委会第101届全会于摩纳哥蒙特卡洛召开,中国以两票之差落选。

32.1994年,第12次国际奥林匹克大会在法国巴黎贝尔西体育馆举行。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出席了这次大会。何振梁再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第17届冬季奥运会将于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中国获1枚银牌2枚铜牌。

33.1996年,吕圣荣在美国的亚特兰大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05次全会上,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中国委员。她是中国第一位担任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羽毛球)主席和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妇女。第26届夏季奥运会在美国的亚特兰大举行。中国派出310名运动员,中国在本届奥运会4破世界记录,取得16枚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保持了金牌和总成绩第4的成绩。

34.199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香港将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奥运

会。

35.1998年,第18届冬季奥运会在日本长野举行,中国获得6枚银牌2枚铜牌。中国申办2001年大学生运动会,并成功获得举办权。

36.1999年,北京市政府再次提出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经中国奥委会同意后,由市长亲自前往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了申请书。

37.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榜及奖牌榜均列第三位的好成绩,标志着中国体育水平开始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38.2001年7月13日,通过激烈的竞争,北京以56票赢得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39.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顺利开幕。

40.2010年2月10日,国际奥委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第122次全会,投票选出南京作为2014年第2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城市。

41.2014年8月16日20时,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南京开幕。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是中国首次举办的青奥会,也是中国第二次举办的奥运赛事。

42.2015年7月31日(北京时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70)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事件发生对我国外交影响的定量分析——浅论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力

2011-2012年第二学期 数学建模(课号:CK7G05A)大作业 题目:大事件发生对我国外交影响的定量分析 ——浅论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力 2012年6月13日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大事件发生对我国外交影响的定量分析——浅论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力 摘要 【摘要】本文量化研究了大事件对外交活动的影响,建立了2010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外交活动的影响力模型。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收集并处理我国近年外交活动数据;第二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衡量我国外交水平的评分体系,由此计算出外交水平数据;第三步,确定大事件对外交水平的影响力,首先,通过拟合外交水平数据预测出外交水平的本底趋势。将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差值作为外交水平在大事件影响下变化的衡量指标。其次,将大事件对外交水平的作用强度分级,寻找外交水平突增与大事件发展进程的关系。再次,提出吻合度指标,提炼出外交水平突变的主导大事件。最后,计算世博会作用强度在大事件的强度总和中所占的比例,作为衡量世博会对外交水平影响力的指标;第四步,评价模型合理性。【关键词】世博会影响力;影响力模型;外交水平;吻合度

2011-2012年第二学期数学建模(课号:CK7G05A)大作业 1问题重述与分析: 随着上海世博会逐渐升温,"世博外交"一词开始变得流行?外交部多次强调,上海世博会不仅是博览盛会,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件大事?选取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这一侧面,定量探究世博会对中国近期外交的影响,给出一套定量评价标准,用以评估世博会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力大小。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我们将问题涉及的外交水平划分为几个因素(如官方的外交活动、民间的对外交流等),即外交水平可以直接或明显间接影响到某些方面,对一些方面可能进行再次细化,得出二层甚至三层因素,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给出因素影响权重。 第二步:利用网络资源,将查询到的各个方面的数据整合分析,利用某种方法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统一量纲化处理,将总体(即世博会)对各个因素的影响力大小量化处理,由此结合各个方面的权重因子即可得出世博会对外交总体的影响力量化评价。 第三步:在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抽象和推广,将具体量化值与一般规律性量化值进行比较,得出量化的比较标准,用类似的标准评估其他重大事件对中国外交影响力的大小。 2 模型假设: 1.将外交水平M完全划分为官方外交A1和非官方交流A2两个方面,用M代表我国外交水平得分,最大值100,最小值0,忽略其他方面; 2.官方外交A1包括外宾访华B11(外国重要领导人的来访),领导人会见B12签订的协议与发布公告数B13三个方面,忽略其他方面; 3.假设领导人会晤B12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C111为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面,第二等级C112为除胡锦涛外的八位政治局常委的对外接见,第三等级C113为除九位政治局常委外的其他领导人的接待; 4.协议与公告B13只包括条约签订C121和重要讲话C122,忽略其他非正式协议; 5.仅考虑世博会对非官方交流A2的外贸进出口B21、民间组织交流B22和入境旅游B23三个因素的影响,对其他因素无影响; 6.视民间交流活动B22包括以文化为主题推动文化学术界与外国同仁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及分期!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也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又分为和谈阶段,战争阶段。 三、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也称土地改革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所以这段时期亦称新民主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为完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1956——1966年前)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的开端,接下来的探索道路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探索时期特指中共八大到文革前的时期。 (4)文革时期(1966—1976)1966年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国情的的错误估计,开始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文革开始,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结束了这场内乱,文革结束。 (5)社会主义建设的徘徊时期(1976—1978)文革后,党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也称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1、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为政治目的 3、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4、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5、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始时间是1919年,标志性事件“五四”运动。 民主主义革命(1840—1949)分为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族主义革命,革命的目的都是反帝反封建,或者说反封建反侵略;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起始时间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进入现代史。 结束时间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2014年4月份国内外大事件

一、4·16韩国客轮沉没事故 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载有470余名乘客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 船上有325名中学生,15名教师,30名船务人员,以及89名其他乘客。此外,还有150辆汽车。 截至2014年4月21日,韩国沉没客轮实载人数为476人,确认205人死亡,179人获救,仍有97余人下落不明。 二、兰州自来水苯超标 2014年4月10日兰州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10日22时自流沟苯含量、11日2时自流沟苯含量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2014年4月12日13:13原因已经查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2014年4月15日,兰州主城区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已经全部解除了应急措施,全市自来水恢复正常供水。 三、韩国总理引咎辞职 当地时间2014年4月27日,由于韩国政府对于沉船事故的应对饱受批评,韩国总理郑烘原宣布辞职,承认政府在沉船事故救援中存在问题。 据央视报道,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于当地时间27日上午召开发布会,称自己应对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负责,宣布辞职,并希望家属能原谅及理解他的决定。 四、马航空中搜索结束 【环球军事报道】经过52天紧张但无结果的搜索,参与搜索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各国飞机正式停止空中搜索工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9日报道称,在各国搜救力量集结的澳大利亚珀斯,来自至少7个国家的600多名军人在飞机前庄严站立,带着没有找到飞机的失望合影留念。 五、伊拉克国民义选 4月30日上午7时,伊拉克开始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投票。这是伊拉克在美国撤军后举行的第一次议会选举。选举能否给伊拉克带来变革契机,引起伊拉克国内外广泛关注。

近现代历史大事件汇总

近现代历史大事件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复习指导: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件汇总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签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变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超详细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 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 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 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 面。 2.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我国形势新变化)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 端。 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始组建战略导 弹部队” 4.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1959年:大庆油田建成,石油自给。 6.1959—1961: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7.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大集锦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ge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ge命政变

汇总九年级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 第四单元第3课 教学设计 格尔木第五中学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 (一)教学内容 《法国大革命》是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的第3课。本课教材安排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和拿破仑和他帝国二个子目的内容,这既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发展的时序性,又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 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结束了 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 课标对这部分知识作了如下的要求: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的历史作用。其中前三项目标将在本节课完成。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通过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拿破仑主要活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概括、比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人权宣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从图画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必修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近代史开端) 1841年三元里抗英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金田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1853年洪秀全定都天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中英、中法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1878年基本收复新疆 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3年中法战争开始 1884年清朝设立新疆行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905年同盟会成立(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清宣统皇帝退位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条约》 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共的成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南昌起义 汉口会议 秋收起义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4年万里长征开始 1935年遵义会议 华北事变 一二九爱国运动

中国最近的大事件汇集

中国最近的大事件汇集 美国刚刚宣布对台军售,中国外交部那录音式的抗议还没说完,美国又来一巴掌……又出大事了! 今晚看央视,看见下面的滚动新闻,一则新闻让我气得想杀人:美国将采取措施,对中国施加压力,加速人民币升值…… 瞧瞧中国干的好事吧: 第一件事:菲律宾总统访华拿到500亿协议,转身即扬言购买新军舰和联合美日在南海对抗中国; 第二件事:墨西哥总统接见达赖; 第三件事:日本加派千吨级巡逻船加强监视钓鱼岛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8925036.html,/mil/media/detail_2011_09/23/94245 20_0.shtm 第四件事:南朝鲜对中国延边的主权提出要求说明了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8925036.html,/article/201109/77215.html)第五件事:接着越南国防部长访华的同时又狠狠砍中国

一刀——与印度签订开发南海石油的协议; 第六件事:面对中国的抗议,印度表示不屑一顾;并宣布向越南出售先进对舰导弹“拉布斯”号; 第七件事:紧接着,欧盟表示不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尽管中国不断哀求; 第八件事:更要命的是,美国宣布对台出售武器; 第九件事:售台武器的事情还没完,又要压人民币升值…… 第十件事:菲召集10国欲单方面划分南海领土中国严厉抗议!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8925036.html,/article/201109/77251.html) 从二代、三代开始实行的韬光养晦政策,中国就开始了漫长的忍辱负重历程,银河号事件、94黄海中美对抗、95李登辉访美、96台海军事对峙、99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01海南撞机、2010钓鱼岛、黄海军演,2011南海,还有30而立至今尚存的美台军售,政府的抗议声是年年不绝于耳,可以说中国外交的抗议史既是中国发展壮大的一个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外交的一段屈辱历程,伴随着这段历史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心中总是有一份莫名的憋屈,更是感觉到缺少一种难言的尊严!但现在看来,我们能理解!毕竟当时是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不惑之年,随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

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近代史1840-191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史1919-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意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56-1860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期间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国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后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告终。积极作用:为中国近代企业累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消极作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意义:拯救了新疆各族人民,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统一。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意义:大的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1898年六月到九月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历史意义: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为无产阶级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意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911-1912辛亥革命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历史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月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在报刊《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上宣传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性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积极作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呈现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1919年五四运动商人罢商,工人罢工,学校罢课,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地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地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立了党的目标,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党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926-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军阀统治,但在将要胜利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后来,南京政府统一了全国。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准备南下在广东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失败,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党统治的第一枪

近现代历史大事件汇总

近现代历史大事件汇总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复习指导: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件汇总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签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7年秋:中共召开洛川会议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革命“围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 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45年8月—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字 1949年4月:北平谈判 1946年初: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从这几年外交大事件看中国到底有多强大

从这几年外交大事件看中国到底有多强大 在你心中,祖国是强大还是软弱?说强大的,看到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发展。永远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不是浪得虚名!说软弱的,肯定是拿中国的外交来举例子。被吐槽称“抗议部”的外交部,成了很多人随时开喷的最佳对象。然而,中国的外交,真的软弱吗?如果外交=外交发言,那笔者要说,中国的外交,算不上强硬。如果外交=对外行为,那笔者要说中国的外交,强硬的很!很多人对中国的外交不满,其实是基于一种心理:把外交当成个人生活,嗓门大就是强硬,喊打喊杀就是大哥。然而外交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和艺术。中国的外交言辞不会喊打喊杀,中国的外交行为则在不断强硬。 下面几个案例,就是中国外交强硬的代表!一,也门撤侨的强硬大国!网上曾有两个小女孩,红遍朋友圈:一样的年纪,一样在战乱地区,不一样的人生境遇。她们一个面对相机以为是枪,习惯性地举手“投降”,另一个在海军的护送下离开危险的也门,平安回家。也门撤侨,让中国人再一次感受到,一个强大祖国的意义。 2015年,也门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10多个国家已经关闭使馆,要求本国公民撤离也门。 美国在4月6日承认,无法帮助在也门的公民离境。由于也

门机场关闭,美国希望在也门的公民从海上乘坐外国船只离境。而我们的祖国,是这样做的:2015年3月29日,一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停靠也门港口亚丁,撤离中国公民。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潍坊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 而当时,我们的巴铁兄弟,无力撤侨,所以: 4月2日,在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中国海军临沂舰的舰员抱着一名外籍儿童走下舷梯。当地时间2日晚7时15分,225名从也门撤离的外国公民搭乘中国海军临沂舰平安抵达吉布提港。其中,帮助巴基斯坦撤侨176人。 撤离行动结束后,巴基斯坦驻也门使馆的大使给中国大使打电话表示,感谢中方的救助行动。很多撤离的巴基斯坦公民手里挥舞的是五星红旗。“巴基斯坦大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能听得出他哭了,”田琦说,“这证明了,我们这一次的撤离行动取得了好的效果。” 看着这些外国人挥舞着五星红旗,感觉大爽。但是,在撤侨中,我们也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例如:在也门亚丁港,海军特战队员进行警戒,标牌上写有“Chines Navy Security Area. Keep Clear!”字样英文,翻译成汉语大意是“这里是中国海军所设安全区,闲人回避!”。 《北大商业评论》首席编辑鲍迪克在微博炮轰中国在也门撤

中外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

中外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 中国古代史 ●重要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 汉朝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察举制实行 隋朝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创三省六部制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朝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清朝军机处设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重要经济政策和制度 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重要的农业耕作技术、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春秋铁器牛耕出现 战国都江堰(战国李冰;四川,成都平原。)郑国渠(战国秦国,陕西关中) 西汉耦犁唐朝曲辕犁 ●重要的手工业成就 ◆治炼技术: 商周青铜器铸造繁荣(商代分布广,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周代多用于礼制) 春秋晚期:人工冶铁开始 西汉用煤作燃料冶铁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冶铁 ◆制瓷技术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哪些瓷窑?);釉下彩绘(哪里?)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哪些瓷窑?) ◆纺织技术: 四五千年前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已有织机 汉朝:水平高(素纱禅衣,起绒锦),销售远(从丝绸之路到罗马) 宋朝棉纺织种植和技术推广到闽粤 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创制新纺织工具,推动了棉纺织技术发展。 明朝:棉花种植和棉纺织十分广泛;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中国古代商业政策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秦朝明码标价 汉朝市坊分设,专门机构管理 南北朝草市(自发形成的),草市尉 唐朝草市发展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华

北宋市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草市有饮食服务功能 明清都市商业区十分繁华。 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 在江南棉纺织发达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 清朝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重要思想文化成果 春秋儒家孔子道家老子 战国百家争鸣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北宋理学兴起程颢程颐 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陆九渊创立心学 明朝王阳明发展心学,心学集大成者 清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专制的民主思想;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文字形成过程 商朝甲骨文成熟秦朝小篆隶书 南北朝汉字书写进入自觉阶段(楷书、草书、行书) 东晋顾恺之创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书法发展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 ●历代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 春秋《诗经》(西周到春秋,最早诗歌总集,风雅颂三部,开现实主义风格) 战国楚辞屈原(战国,代表作《离骚》,开浪漫主义风格) 唐朝诗歌繁荣李白(浪漫主义代表,诗仙)杜甫(现实主义代表,诗圣,诗史)宋词北宋苏轼(豪放派,把词的境界从花前月下突破到到广阔的社会人生)南宋李清照(婉约派,南渡后多家破国亡之悲)、辛弃疾(豪放派代表)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作者,简介)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与外传 战国:司南出现西汉:纸的发明 东汉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北宋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11世纪中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出现木活字,明代出现铜活字) 北宋开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北宋时,火药大量用于军事 中国近代史 ●列强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其他特权)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事件有感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事件有感 必然:别无选择的选择,唯一选择。历史背景和因人物性格所做出的决定和导致的结果。偶然:小概率事件的出现时间、经过和结果,关键人物的出现和作用 一直都有太多的人,对社会各个方面有太多的不满和抱怨,那是他们不懂历史!的确,当下的中国,我们的制度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很多矛盾等待化解。但无论如何,当下的中国是先祖们留给我们唯一的遗产,如果他们当年还有第二个选择,我相信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美国的确强大,让全世界为之疯狂。无一不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多完美,美国的建国先贤多么伟大。但如果你研究美国那短暂的历史,也会发现,美国民主也是美国人民和先贤们的唯一选择,是美国的最好选择。都是唯一选择,为什么就一定说美国的比我们的好? 现在是历史的延续,现在的果是过去的因决定的,认识现在就必须先认识过去的历史。让我们一起回顾近现代历史中的大事件吧。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耻辱历史——必然 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袁世凯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开端。——偶然 1911~1912年,辛亥革命。终帝制,起共和,中华民族第一次近代的自我拯救尝试,没有孙中山就没有革命的成功,成功概率极小,孙中山的伟大就此奠定!——偶然 1913年,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必然 1915年,袁世凯称帝——偶然中的必然 1919年,五四运动。一批青年老师和学生的流血牺牲改写了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中华民族再次自我拯救,知识分子伟大!——必然中的偶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偶然中的必然 1922年,永丰舰事件(中山舰事件),蒋介石救护孙中山,蒋介石个人命运从此改变——偶然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出任校长,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是最恰当的选择,也是唯一选择,蒋介石从此上位——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偶然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的开端。——必然中的偶然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地位,把共产党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唯一选择,没有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