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生的特征和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共生界面的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研究

基于共生界面的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研究
j= / } 0 0
k O/ v Q =
/Oo
征、 共生 序特 征五个 维 度描 述 与分 析银
企 共 生 界 面 的 参 数 和 分 析 框 架 . 出 了 提
行 系统 研 究
其 中 , = 资 回报 , 风 险投 资 投 O=
1 基 于 系 统 平 均 非 对 称 分 配
系数 越 大 . 生 组 织 模 式 越 偏 向 于 点 共 生 : 之 , 向 一 体 化 共 生 方 向进 化 。 共 反 则
关键 词 : 险投 资 ; 群 共 生 ; 生界 面 ; 风 集 共 高技 术 产 业 中 图 分 类 号 : 805 F 3 .9 文 献标识码 : A
0 引 言
能量分 配 、 息传 输 、 质种 类 、 信 介 阻尼特
中 , 在 两 个 共 生 单 元 , 系 统 平 均 非 存 则 对称 分配 因子 的表达式 为 :

从 究 主 要 有 . 纯 清 主 要 通 过 共 生 界 面 特 征 等 不 同 . 而 影 响 共 生 行 为 模 式 的 寄 袁
险 投 资 产 业 和 高 技 术 产 业 集 群 共 生 进
k+ vk
_ 1 t一
假 设 O 表 示 共 生 系 统 中 利 用 共 生
资源所 产 生 的经济效 益 . 示共 生单 0表
元 对 共 生 资 源 的 占 用 或 损 耗 , | + 0=
O= Ot cO + c 。则 有 :
数. 结合风 险投 资产 业和 高技 术 产业 集群 共 生进行 系统研 究。建 立 了这 三个参 数的 定量分析 模型 , 分析 了
它们 对 风 险 投 资 产 业 和 高技 术 产 业 集 群 共 生模 式 的 影 响 。 研 究 表 明 , 着 系 统 平 均 非 对 称 分 配 因 子 的 减 随

基于共生视角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质不断在新 的生产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另 一种是无形链接 , 以 信息为纽带 , 促进主体之间 的有效沟通 , 形成多维 的关 系结构 。 因此 , 农业产业共生是 以物质流 、 资金 流、 信息 流、 能量流 、 科技 流、 水土资源 流等 “ 流” 之间协同运行 为基础 的共生 网络 。
式。
3 . 1 政 府 规 划 模 式
等动力 驱使下 , 相互间进行着物质 、 信息 、 资金 、 能量 的生产 、 交
换和共享来获得效益的活动。这种经营主体间的资 源共生协 同
以政府为 主导 , 进行 规划开 发 ( 土地规划 、 产 业布局 、 贷 款 融资等) , 有意识地尝试从不 同的产业 中识别相关 企业 , 并 将它 们集 聚在一起 以便在企业之间共享资源。

5 0—
查 明 珠, 等 : 基 于 共 生 视 角 的 农 业 产 业 链 发 展 模 式 研 究
[ 关键词 ] 农业产业链 ; 共 生视 角; 政府规 划 [ 中图分类号 ] F 3 2 3 [ 文献标识码 ] A
当前 。 我 国农业产业在粮食安全 、 食 品安全 、 生态安全 和经
为交换纽带 , 达到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农业产业 中. 农业 经营主体 间的链 接主要包括两种 : 一种 是有形链接 , 以 物质为纽带 ,实现农业 主体之 间的资 源共 享和副产 品交换 , 在
3 . 2 自组 织 动 力 模 式
发展 模式 , 是指 区域 内各子 系统之 间的协 同和共生 。 资 源得到
高效有 序的整合 , 实现农业产业 区域 内“ 一体化” 运作 的 区域农
业 发展 方式 。它的共 生发展的 目标是优化整合各种资源 流、 农 业 经营主体 、 涉农服务产业 。 形成严谨的 、 高效 的产业组织运作

以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共生模式研究——以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

以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共生模式研究——以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

T Z 0 3 1 ) ; 吉首大学教 改课 题“ 产、 学、 研相结合 的创新型人 才培养模式研 究—— 以文化产业 管理专业 为例 ” ( 项 目编 号 :
2 0 1 2 J S U J GB 5 7) 。
6 7
对外镟
针对性 , 这一特性对 民间艺术的大众普及形成一 定阻力。 因此 , 民间艺术产业 化开 发必 须符 合大众 审美 的设计与 包装 , 才能成 功推向市场 , 实现创 收。文化创 意 即为沟通 种关系存在 的问题源自, 提 出对 策建 议。 一
被包 装成 文化 商品的民间建 筑 、 工艺 美术 、 音乐、 舞蹈 、 戏
曲、 绘画 、 雕 塑和民间文学等 艺术 形式 , 还包括 民间语言 、
信仰 等观念艺术。
二、 民 间艺 术 产 业 化 开 发 与 产 学 研 合 作 的 共 生 关 系
目标的系统性活动 。 ” 在产学 研合作 模式 中, 共 生单 元主
从艺术学对艺术 门类 的划分 中我 们 可 以找 到其所 指 , 民 间艺术应包含 民间建筑 、 工艺美术 、 民间音乐 、 民间舞 蹈 、
民间绘画 、 民间雕 塑和民间戏 曲 , 以及被 民俗学界 排除在 民问艺术范畴之外 的民间文学等 艺术 形式。
要是大学 、 企业 、 科研机构 和政府部门等 中介组织 。资源
是共生关系的纽带 , 共 生单元 围绕 资源结成 不 同的共 生 关系。在 民间艺术 产业 化开 发过程 中 , 民间艺 术是 这种 共生关系 的纽带 。当前 , 对 民间艺术进行市 场化开发 , 结
2 O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随着商 品经济 的崛起 , 民间艺
2 0 1 3 年 第 8 期 ・ 总 第 2 3 0 期

浅析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模式

浅析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模式

浅析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模式内容提要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企业组织和纯市场组织之间的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其内在动力——竞争优势,还有其外在条件,如资源因素、历史和文化因素、体制与政策因素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研究产业集群的性质特点和优势,从生态学的视角,探索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运用归纳和典型案例的方法将产业集群总结为四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学理论集群模式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是以生命物种为核心对象,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角度去研究的学科,对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有重要帮助。

经济的转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计划和规划,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断凸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开始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讨论。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社会基本制度相同的条件下,各个区域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式不尽相同,再加上各个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出现了多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局面。

而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中所表现出来的若干现象对产业集群具有很大借鉴作用,如: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种内互助、群聚等等。

生态学理论主要包括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生态位理论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等,它在发展产业集群、设计规划工业园及工业网络中具有综合指导作用,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构筑企业共生体、构筑生态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加强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建立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工业网络不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简单模仿,而是集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的高效生态系统。

生态学原理是打开生物群落自然规律的钥匙,并且,随着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朝多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的深入,生态学原理作为具有逻辑性、哲理性、辨证性的系统思想,同样可以用来考察与分析一些社会问题。

因此,生态学理论对产业的发展、壮大、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演化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演化研究

业 的选择 具 有很 强 的随 机性 . 是 在企 业 对 风 险 投 资企 业 产 生 了很 强 的 依赖 或
式组 合 . 形成 1 将 6种 组合 模式 . 中连 其 续性 互 惠共 生 是 风 险 投 资产 业 和 高技 术产业 进化 的 目标 共 生模 式 的演 化与
地 域 集 约 化 经 济 的 高 级 阶 段 . 风 险 投 而
我 国风 险 投资 起 步 于 18 9 5年 当 年。 中共 中央 鼓励 对变 化 迅 速 、 险较 风 支 持 正是 这 一决 定 . 我 国高技 术产 为
优化 。
关 键 词 : 险 投 资 : 群 共 生 : 式 演 化 风 集 模
中 图 分 类 号 :8 05 F 3 .9
文献 标识 码 : A 共 生 、 对 称 互 惠 共 生 、 称 互 惠 共 生 非 对
0 引言
共 生 的 概 念 首 先 由 德 国 真 菌 学 家
A tn d ay于 17 no e B r 8 9年 提 出 .他 将 共
生 定 义 为 不 同 种 属 生 活 在 一 起 前 苏 联 的 F mit m 等 在 “ 生 起 源 ” 面 取 得 a ns i 共 方
合 作关 系后 . 会朝 着共 生模 式 的高级 就
阶 段 发 展 。 间 歇 共 生 或 连 续 共 生 如
了杰 出 的成就 . 成为 进化 共 生学说 的奠
发 展提供 了政 策上 的依据 和保证 。 是 但 这 一 时期 . 险投 资 的 主体还 是 政府 主 风
西方 的社会 学者 们 从 2 0世纪 中叶 开始将 共 生理论 应 用 于社会 领 域 . 出 提
用 共 生 理 论 来 设 计 社 会 生 产 体 系 . 调 强

基于共生理论的休闲产业发展理论框架分析

基于共生理论的休闲产业发展理论框架分析

据本研究 的需要 ,笔者将其分类主要 归纳
为三 种 ( 见表 1J 。
应 用 共 生 理 论 研 究 休 闲 产 业 的 适 用 性
共生 ( y i i S mbo s)一词源于希腊语 , s 最早应 用于生物学 , 袁纯清 1 9 年将共生 98
理论 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研究休闲产业 的现 有文献 中 , 大部分是 对休 闲产业概念 、 特征 、 分类 、 地位和作用进行定性研 究 , 笼
统 。休 闲 产 业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是 经 济 发 展 和
方法 , 使得对休 闲产业 的研究不够深入 , 其 发展也缺 乏理论 指导 ,因而需要寻找和构 建一种研 究休 闲产业的理论 分析方法。一 方面 由于休 闲产业的特 殊性 ,它是一个综 合性很强 的产 业系统 ,关联 着国民经济 的
糊 。综 合 性 。 楼 嘉 军 ( 0 5) 为 “ 闲 20 认 休
关 键词 :休 闲产 业 共 生理 论 研 究
框 架
作为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 国休 闲产 业 的发展如火如荼 ,国内外学者对休 闲产 业 的研究也趋 向多样和深层次 ,但缺 乏系统 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 。本 文引入共 生理 论, 结合休 闲产业的特性 , 从微观 、 中观和 宏观三个层次 ,对休 闲产业发展提 出一种
强 有 力 的助 推 器 。 楼 嘉军 ( 0 5) 出 休 20 指
形成一个共生 的经济 系统。休 闲产业 内部
各行业之 间、企业之 间更存在密切的共生
关 系 。 要 深 入 剖 析 休 闲产 业 的发 展 ,需 要
休 闲产 业 的 界 定 :概 念 、 特 业等行业。关联性。田松 青 ( 0 4) 2 0 通过 性 与 分 类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构建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构建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构建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逻辑核心部分包括“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这是“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构建的理论依据。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是一项现代农业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要考虑的预期收益函数变量包括资本收益获得、风险分担、规模经济实现、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内部化、创造消费者(顾客)价值等六大因素。

构建以主体企业为核心的“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可以降低农业产业组织交易成本、促进价值链上经济组织整体效率最大化。

广东省温氏集团的“温氏模式”的“主体企业+专业化生产农户”模式以及“共生共赢”的经营思想和消费者价值创造理念,对于提高农产品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使供给链的传统业务陷入一片混乱,与此同时,供应商、顾客和竞争厂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arliss Y. Baldwin & Kim B. Clark,2001),这导致了企业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发展。

WTO组织的诞生和农业协议的签订引发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市场集团化、超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产品供给的“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已经形成。

中小农业企业和生产者能否通过实施“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管理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对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以广东省温氏集团价值链为例,对“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模型相关要素进行初步研究。

一、“共生型”经济组织的一般逻辑理论分析与假设经济组织的交易费用逻辑在由罗纳德·科斯(R.H. Coase)及其追随者创立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有充分的论述。

其基本逻辑核心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产权”理论;一个是“交易费用”理论。

从广义上来讲产权就是受制度保护的利益,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它不仅独自对经济效率有重要影响,而且又构成了市场制度以及其他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

产业共生实践案例研究之欧盟滨海产业共生项目

产业共生实践案例研究之欧盟滨海产业共生项目
环 境 污 染 与 防 治 第 3 3卷
第 l l期
21 0 1年 l 1月
产业共生实践案例研究之欧盟滨海产业共生项 目*
剥、 威 宋 雨 燕 于 洋。 志
( . 开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津 3 0 7 ;. 1南 天 0 0 l 2 天津 经 济技 术 开 发 区环 境 保 护 局 , 津 3 0 7 ; 天 0 4 5 3 天 津 泰 达 低 碳 经 济 促 进 中心 , . 天津 3 0 7 ) 0 4 5
识 实 现对 资源 的节约 和环境 保 护” 。在 这里 , 这个 词
业发展 署 中 国投 资处 共 同 申请 了欧 盟 S thAS A wi — I c 项 目。S thASA 项 目是 欧盟一 个 具有 高 度竞 争 wi — I c 力 的援 助 资金 项 目, 欧盟 滨 海 产 业共 生 项 目则 是 而 第一个 由中方 机 构作 为 主 申请 单位 的获 批 项 目, 具
主 要 内 容
主要 目标
() 过 开 展 产 业 共 生 、 立 中小 企 业 的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 立 地方 中小 型 供 应 商 绿 色 产 业 链 , 进 天 津 滨 海 新 区企 业 的 1通 建 建 促 可持续生产 ; 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 , 进滨海新区、 创 促 天津 及 全 国 的可 持 续 生 产 。( ) 展 工 业 企 业 产 业 共 生 网络 的 2开 实 践 活 动 , 此 基 础 上 , 其 推 广 到 国 内 其 他 区 域 或促 成全 国性 的产 业 共 生 项 目 在 将
产业 共生 项 目成功 经 验 的基础 上 , 如 下 几个 指 标 从
率 略超一 半 , 一方 面 , 能 由于 项 目处 于初 期 , 业 可 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 业 共 生 的 内涵 及 特征
1 产 业 共 生 的含 义 、
“ 共生 ” 是个 生态学 概念 , 德 国生物学 家德 贝里 ( no 是 A in
dbr) 17 提 出 的 , 指 两 种 或 多种 生 物 之 间 必 然 按 照 ea 于 89年 y 是
的产业群的相互结 合。群落式的共生是相邻的几个不同产业又 能互补的企业 , 它们是建立在企业 间在长期合作 中相互信 任的
的定义 :产业 共生 是指通过不同企业 间的合作 ,通过这 种合 “
作, 共同提高企业 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 , 同时 , 通过这种共识 实现对 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 这里产业共生的核心是相互
利用副产品的产业合作关 系。 产业共 生是一个完整的产业 生态系统 ,各产业的企业 之
间, 因同类 资源共享 或异类资源互补形成 共生体 , 该共生体促 进 了内部或 外部 、 直接 或间接的 资源配置效 率的改进 , 既带 来 了企业效益的增加 , 又推动 了该产业的发展 。 产业 共生属于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经济关系 , 既具 有经 济特
四种 作 用 方 式 。
【 键 词 】产 业共 生 共 生模 式 共 生 关联 关 加 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 “ 十二五 ” 规划的主线。构建产业
共生 的产业生态系统 ,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建设“ 两型社会 ”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 然选择 , 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共赢的 重要举措。本文运用产业生态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了产
业共生的基本特 征和 形成机制 , 从而为政 府制定有关产业生态
() 1形成共生的群落性 。传统的产业集聚只是在一定区域 内相关企业的简单叠加 , 所产生的是关联效应 。而产业共生具 有类似于生物 群落的群 落特征 , 它由多个彼此相关联的企业互 相进行 合作 , 别是通过产业系统 内物 质封闭循环 、 特 物质减量
基础上 ,这样有 利于企业间信 息交 流以及废弃物 和资源 的交 换, 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 。
某种模式互相依 存和相互作用 , 形成共 同生 存 , 协调进化的 共 同生存关 系。产业共生是模仿 自然生态系统提出的新概念。经
济学视角下 的共生特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 质联系 , 这种
征, 又具有生态特征。企业间产业 共生连接 的纽带是传统 上被
认 为 “ 无 价值 ” 毫 的废 弃 物 。它 以 追 求 经济 价 值 和环 境 改 善 为 双 重 目标 , 受政 策 法 规 、 术 变 革 等影 响 更 为 强烈 。 技 综 上分析 , 产业共生的 内涵主要包括 以下要 点: 第一 , 产业
游企业想 产生什么废弃物或多少废弃物都可以 。相反 , 在形成
共生是现代产业企业模仿 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创新模式 。它模
仿 自然界生物种群的共生关系交互作 用原理 , 在企业之间建立 起 生产 者一消费者一 消解 者生态产业链 , 彼此之间通过废弃物 交换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 和物 质使用的减 量化与污染 低排放
() 2融合性 。产业融合强调产业边界的位置 , 以形成新的 并 产业业态作为其根本标志。而产业共生 中的融合 则关注产业创 . 新及 其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业 务连接关系。从实现方式上看 , 技 术的互补 、 产品的供需 、 业务模块的组 合等都可 以促进共生视 角下的融合。在产业共生框架下 , 融合是 共生的前提 , 没有融合 就不可能产生共生。由产业 共生 而定 义的融合 , 是与产业价值 创造和实现的天然属性 相联系的。共生意义上的融合是以价值 共创为基本前提 。 () 3 资源使用的循环性 。产业共生体 系统具有循环的特征 。
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在这个 产业 发展模式 中, 每一个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都可能变成
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 () 4 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生态产业的主要做法是将上游
企 业 的 废弃 物 用 作 下 游 企 业 的 原 料 和 能 量 , 这 绝 不 意味 着 上 但
把传统 的由“ 资源一产 品一废物 ” 构成的物质 单向流动 的生 产 过程 , 重构组织成一个 “ 资源一产品一 再生 资源一再生产品” 的 反馈式流程和 “ 低开采 、 高利用 、 低排放 ” 的循环经济模式 , 使经
物 质联系在抽象意 义上 就表现为共生 单元之间在 一定共生环 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对于产业 共生的概 念 , 最为 广泛接受的是丹麦卡伦 堡公司出版的《 产业共生 》 书中对其 一
之间全方位合作 , 以及 由企业 之间扩大到企业 、 区与政府公 社 共部门之间更广 泛地 合作 , 通过 这种合作 , 共同提高 企业的经 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
2 产 业 共 生 的基 本 特 征 、
业 共 生 、 生 型 产 业 共 生 、 利 型 产 业 共 生 和 附生 型 产 业 共 生 寄 偏
【 要 】 构 建 产 业 共 生的 产 业 生 态 系统 , 实现 经 济 与 生 摘 是
态环 境 共 赢 的 重要 举 措 。产 业 共 生是 现 代 产 业企 业 模 仿 自然 生 态 系统 的组 织 创 新模 式 , 业 与 产 业 间的 共 生 关联 有 互 利 型 产 产
能量流之间的副产品利用 , 且包括信 息流、 而 人才流 、 技术流和 创新流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第三 , 产业 共生是一个更大空间的 合作网络。它 由企业间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合作 , 跨越到企业
化和能源脱碳 等方 法实现了产业重组 , 使得群落内的总体 资源 得到最优化利用 。在外部形态上 , 共生产业 常常表现 为一定的 地理范围内的大小有别 , 分别处于 产业链 上 、 、 中 下游 不策参考 , 为企业在共生中谋
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