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 渔舟唱晚 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渔舟唱晚》欣赏活动中认识古筝的形制和音色,感受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动的动人湖面。

2. 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了解乐曲曲式结构,能够选择合适的音乐表情术语描述乐曲三部分的情绪变化。

3. 感受音乐,想象音乐,通过模唱和律动等方式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其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用慢板奏出了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赞美。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是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的。从全曲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在这段中用了清角音(fa),出现了暂时的离调。转入下属调,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运用了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

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缓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的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色之中,湖边只留下一片幽静,意境深远。《渔舟唱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曲。被改编成许多不同的演奏形式,如长笛独奏、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管弦乐合奏等,特别是小提琴独奏《渔舟唱晚》,更加突出了音乐的歌唱性,其中的慢板主题优美流畅,成为广为流传的旋律之一。中央电视台在“天气预报”中也运用了这段主题,使它的影响更加广泛。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这首乐曲之后非常赞赏,称它为一首“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

3重点难点

1. 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正确地描述。

2. 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渔舟唱晚

播放与《渔舟唱晚》意境相同的视频片段,师:这个小视频的画面里都有什么?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一句话来形容看到的场景和意境?

师:刚才我们通过看的方式,感受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夕阳山水画。那么这幅画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最合适?现在我们就用听的方式去感受一下。

活动2【讲授】渔舟唱晚

1、初听全曲,播放《渔舟唱晚》

①师:乐曲给你的整体印象如何?从音乐中你看到什么样的画面?你能否用一段话描述音乐中的画面?

②学生静听全曲,想象乐曲描绘的画面。

③学生分享听赏心得,教师适时引导,突出动态画面,如歌声四起,渔夫满载而归等。

④师:这首乐曲清雅、欢快、旋律优美。音乐更有想象力,更富有动感。

这是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余晖映红,晚霞斑斓,波光闪烁。晚风欢送的归航的渔船,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岸边早已聚集着渔民的亲属,他们翘首伫立。看,船帆,一艘、两艘、三艘…….数不清的渔船进入岸边人们的视线,听,晚风送来了船上渔民欢庆丰收的歌声,岸边的人们心潮激荡,和着船上居民的歌声唱起了丰收渔歌……

⑤引出课题,介绍《渔舟唱晚》名称的由来。

师:这是近代筝演奏家娄树华在1936年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并引用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的诗句。“彭蠡”即指的是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5.欣赏动画,分辨音乐结构。

师:下面我们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体会乐曲所描绘的夕阳西下,渔夫载歌归舟的优美意境。听一听乐曲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全曲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

(1)师:现在请大家分段欣赏。先听《渔舟唱晚》第一部分音频。

(2)运用表情术语来描述第一部分的情绪。(温柔的、安静的、优美的、如歌的、悠扬的,也可选择自己的词语表述)

(3)随琴视唱歌谱。(出示《渔舟唱晚》第一部分主题谱例)

(4)师:同学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段旋律呢?学生讨论。

(5)师:这段旋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教师总结:这段旋律音乐用舒缓典雅的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湖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湖光晚景的赞美之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渐渐西沉的夕阳,轻拂湖面的涟漪,缓缓移动的帆影和轻声歌唱的渔民。

(6)哼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录音模仿古筝的音色,用“咚”音哼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2.欣赏第二部分。

(1)聆听第二部分,

师:如第一部分相比,第二部分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用表情术语表述第二段的情绪。(热烈的,活泼的,欢乐的)

(3)师:从宁静、优美到热烈、活泼,乐曲是如何变化的?

(4)跟琴视唱曲谱,并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的大跳和节奏的加快)

(5)随乐律动,模仿船夫荡桨归舟的样子,用律动感受八分三连音小分句的音乐形象,如同水波荡漾,跌宕起伏。

(6)教师小结: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和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轻快活泼,描绘了水波荡漾,渔民们摇着桨、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3.欣赏第三部分。

(1)欣赏《渔舟唱晚》第三部分音频并讨论。(出示《渔舟唱晚》第三部分主题谱例)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与前两部分比较,第三部分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可以选用哪些表情术语?速度作出了怎样的变化?描绘了什么样的内容?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音乐结束时音量有何变化?你能想到什么?

(2)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第三部分是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随音乐仿佛听到了交织在一起的浪花的飞溅声、摇橹的吱吱声、渔民的歌声和收获后的笑声……,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