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两都赋》

答:《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上下两篇。赋意在表明东汉定都洛阳的正确性。《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蔗、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这篇赋奠定了班固在辞赋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京都赋的创作格局,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受其影响。

2.文章四友

答:文章四友指初唐诗坛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位诗人,其中杜审言成就最高。他们的诗歌多宫廷应制奉和之作,内容贫弱,文辞浮艳。内容上多为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台阁体”诗,但在诗律和诗艺研练方面为唐代近体诗尤其是五言律诗的定型起到推动作用。

3.吴江派

答:吴江派是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等。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沈璟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则导致

了不少弊病。

4.《新中国未来记》

答:《新中国未来记》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政治小说。该小说开文“话表孔子降生后2513年,即西历1962年”,中国维新成功,诸友邦均遣使前来庆贺,预言其后六十年后“新中国”的壮盛繁荣,仅撰成5回。其中一位主人公名叫黄克强,主张君主立宪;另一位李去病主张法兰西式革命,双方展开激烈辩论。《新中国未来记》在形式上很明显的受到英国小说《百年一觉》和日本小说《雪中梅》的影响。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试论《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答:《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廷说讽谏之辞,不同意见的辩难之辞,都从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战国策》的语言艺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引类譬喻的游说讽谏之辞

战国时代,君德浅薄,多庸主暴君,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楚策四》载庄辛说楚襄王,庄辛针对楚襄王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而进谏,说明国君如此行径必遭杀身之祸。他运用四种譬喻,即蜻蜒为五尺之童所黏捕,黄雀被王孙公子射杀,黄鹄被射者捕获,蔡圣侯因放荡逸乐被楚大夫子发用绳索捆缚。四种譬喻,由小到大,逐渐过渡到楚顷襄王本身,指出其所作所为,正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

说理充分。

(2)多用寓言掌故的辩说之辞

《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这类例子《战国策》中俯拾皆是,如“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南辕北辙”(《魏策四》)等等。这些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3)多用对偶排比的行文风格

《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气势充沛,还与行文的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如《赵策三》“鲁仲连义不帝秦”,列举了周烈王之斥齐威王,殷纣王之醢鬼侯、脯鄂侯、拘文王,齐闵王之欲仆妾邹鲁等,肆意夸张铺陈,极言尊秦之害。又如《齐策一》记苏秦说齐王合纵,极力夸张渲染齐国之强,临淄之胜,排比对偶层出不穷,文辞瑰丽多姿。

(4)长于铺张渲染的叙述语言

与其游说之辞一样,《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苏秦始将连横”(《秦策一》)写苏秦说秦王不行时的狼狈之状,发迹后路过家乡时的踌躇满志,“荆轲刺秦王”(《燕策三》)写荆轲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壮,都是典型的例子。《战国策》的描写有时相当精细。苏秦刺股(《秦策一》),触龙入朝(《赵策四》),邹忌窥镜(《齐策一》)等,写的都是琐屑细节,却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总之,《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赡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2.谈谈你对“诗到元和体变新”的理解。

答:白居易在《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一诗中说:“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其“诗到元和体变新”指的当是中唐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重写实、尚通俗的诗体改革。

中唐时期,以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元白诗派提倡重写实、尚通俗的新思潮,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其近源则是杜甫的创作。元稹、白居易都对杜甫的写实之作全力推崇,致力于通俗晓畅、指事明切的乐府诗的创作,同时向民歌学习。此期诗人已形成通俗化审美的自觉追求;而当这种自觉追求与他们对杜诗写实倾向的自觉承传聚合一途,并受到尚俗时风的强烈鼓荡时,自然而然便会迅猛发展,在诗坛形成轩然大波。白居易“诗到元和体变新”之说正是谓此。

张籍、王建等的重写实、尚通俗的乐府创作取得了很高成就,元稹也创作了大量新题与古题乐府,而在新体乐府诗创作中成就最大的还是白居易。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既要真实可信,又要浅显易懂,还要便于入乐歌唱,而写诗的目的则是补察时政,所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由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到提倡为君为民而作,白居易提出了系统的诗歌理论,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谕诗便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创作的。白居易的讽谕诗有一百七十馀首,这些诗在写实和尚俗一点上,与张籍、王建等人一脉相通,而且在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尖锐性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观刈麦》、《新乐府》中的《卖炭翁》、《秦吉了》等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批判社会现实,干预时政。自居易以《新乐府》为代表的讽谕诗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在后世则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白居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和新的风格,并对当时的社会丑恶进行了最大胆的指斥和抨击,这一点,是值得钦敬的。

总之,中唐元和年间以元白等人为代表的元白诗派对诗歌进行的重写实、尚通俗的创作改革,开创了“新乐府”这一新诗体,推动了诗歌创作的世俗化倾向,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

新的方向,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3.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答:欧阳修主张文道并重,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从而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散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例如早年所作的《与高司谏书》,揭露、批评高若讷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着政治激情。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的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乃至风土人情都作了细致的描写。

(2)注重抒情,情文并至

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例如《释秘演诗集序》中的一段,寥寥数笔,释秘演、石曼卿两位奇士豪宕磊落的性情和落拓不偶的遭际已跃然纸上,而作者对两人的敬重惋惜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3)体裁多样,各得其宜

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除了古

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其名作《秋声赋》即文赋的代表。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为四六注入新的活力。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4)语言简洁,平易自然

欧文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

总之,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试论《水浒传》“替天行道”思想。

答:“替天行道”是《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高举的旗号,也是他们的自我定位。“替天行道”是奸逼民反的产物,同时又被作为“忠义”的代名词而标举,是《水浒传》全力颂扬的观念,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替天行道”是奸逼民反的产物

《水浒传》中描述的许多英雄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比如宋江。宋江作为“忠义”的化身,一直坚持尽忠为国,直到江州劫法场之后,实在不能在常规情况下尽忠,他才被迫上梁山,并举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而之所以要“替天行道”,就是因为“天道不行”。《水浒传》在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全忠仗义”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把整个社会弄得暗无天日,

全国名校历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真题_2014年北京大学各专业考研试题集合

2014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试题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回忆版)) 一简述一简述:: 1.心理测验信效度关系 2.从众及发生机理 3.社会认知失调理论(举例说明) 4.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5.霍桑效应及心理学家如何解释的 二、论述论述 1.自我效能感如何发生的?以及在自我职业生涯中起的作用? 2.能力高的员工绩效高,可也离职率高,利用管理心理学理论解释处理此难题? 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观点,至少五位 三、实验题实验题:: 1.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地震灾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设计实验证明。 2.不同的压力是取决于人的认知评价。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题意思如此)

2015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最新回忆版 专业一:行政学原理 一、辨析题(40分) 1、行政伦理:有人说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道德。 2、职位分类:职位分类是任务分类和工作评价的基础。所有在工作过程中,做好职位分类能为工作分类和任务分类提供较好的效率和效果。 3、不完全授权,是有限使用权力。跟特定授权有根本的区别。 4、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指用人方跟当事人约定的权力义务关系,跟第三方没有物资利益关系。 二、简单分析题(35分)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收入分配职能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略)请根据公共财政相关知识,简述下收入分配职能的措施,为什么? 三、论述题(75分)北大行管资料请大家加我的扣扣:2零8六六六8364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以宪法为核心的依法治国的若干决定》提出政府依法行政及依法执政能力的提升(略)分别从《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行政领导”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考评与管理的角度谈谈以下问题。 1、行政干部管理,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能力的提高,为什么?(35分) 2、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能力的提高,考核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设计?(40分) 综合(二) 试题一:发展管理(25分) 第一试题: 材料: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经济职能间的关系问题。没有收入分配制度和经济职能,人类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但是如果没有了政府关于公共产品的提供,那么极有可能陷入政府危机。试从所学知识论述下政府职能经济职能之间的关系。 试题二:行政法(50分) 第二试题:建设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行政法律体系,如何理解“法治”,简单解释下依法执政与法治政府。为什么?(25分) 第三试题:什么是规范行政法学和实证行政法学,两者的区别?(25分) 试题三:公共政策分析(75分) 1、请简述“囚徒困境”的博弈论,并请举例说明关于“囚徒困境”的实际运用。(15分) 2、请用相关博弈论的知识回答“公共悲剧”产生的现象。(10分) 试题四: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为了保证北京的环境和人文质量,车辆限行,工厂停工或停产,告诉公路限行等使得北京出现了“PAECL蓝”和平常因为环境污染、车辆尾气排放等等,是政府采取了很多强制性的工具,但是还有很多缺陷,请结合材料分析公共政策的相关工具和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理论,以及APE会议期间的天蓝和平常环境不好的原因。(本题请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请深刻论述上述材料所提供的政策现象。)

20152018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神话属于创世神话的就是()。 A.大禹治水 B.夸父逐日 C.精卫填海 D.女娲造人 【答案】D 【解析】神话依据其存留的具体情形,从主题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与战争神话三类。其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与夸父逐日属于自然灾害神话,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 【考点】上古神话传说 2、以下《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婚恋诗的就是()。 A.《巷伯》 B.《静女》 C.《十月之交》 D.《君子于役》 【答案】B 【解析】《诗经》中,不少作品歌咏了美丽多姿的爱情,抒发了恋爱与相思的甜蜜,《静女》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而《巷伯》属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十月之交》《君子于役》属于政治讽喻诗。 【考点】《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3、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就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D 【解析】使用寓言说事,就是《战国策》常用的手法。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4、《韩非子》的文风特点就是()。 A.奇幻诡谲 B.冷峻峭拔 C.质木无文 D.佶屈聱牙 【答案】B 【解析】《韩非子》的说理明切犀利,冷峻峭拔,又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散文中自成一格。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5、先秦诸子散文中文风空灵飘忽的就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答案】C 【解析】《庄子》的每个故事都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超越常情常理的局限;而其全篇又就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故事间呈跳跃式承接,因而造就了整部书空灵飘忽的文风。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6、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就是()。 A.平实素朴 B.汪洋恣肆 C.清新幽渺 D.沉郁顿挫 【答案】C 【解析】《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她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与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所在的环境与气氛,就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考点】屈原的其她作品 7、下列作品中属于桓谭《新论》的就是()。 A.《抑谶重赏疏》 B.《潜夫论》 C.《谏营昌陵疏》 D.《崇厚论》 【答案】A 【解析】B项《潜夫论》就是王符的作品,C项《谏营昌陵疏》就是刘向的作品,D项《崇厚论》就是朱穆的作品。故答案选A。 【考点】东汉散文的演变 8、司马迁《史记》开创的史书体例就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答案】C 【解析】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考点】司马迁及其《史记》 9、《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就是()。 A.抒情述志

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考研参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考研参考 一位北大硕士生的介绍: 我们专业在不了解或是不喜欢的人看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专业中许多老师研究的学问都很有意思,比如李零老师的中国方术研究。退一步说了,一门学问,只要你能真正静下心来,肯定能从其中发现乐趣,找到安慰的,不如说古文字学,我们专业的裘锡圭和李家浩两位老师,一生浸淫其中。这些都不用说了,老师的情况可以去https://www.360docs.net/doc/a02912797.html,查,凡是副教授及以上的,基本上都可以带硕士研究生。 我们本科的专业课很多,大致也说一下吧。 古文献学史:分上下两学期讲授,是重中之重,主要的教材是孙钦善老师写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两册。很厚的两本,也是考研最重要的参考书了。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 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 (以上两门课较有难度,考试中占的比例似乎不多) 训诂学:洪成《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这个老师是我们专业的) 版本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大致可以看一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的《古书版本概论》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的书,还有前两年出的《校雠广义》,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我们专业的老师),还应该看看中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等书。 校勘学: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哲学要籍解题:没有固定的教材,大致是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 文学要籍解题: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史学要籍解题:可参看张传玺的《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舜徽的《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古籍整理概论:专业启蒙课,可看看最近黄永年老先生再版的《古籍整理概论》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中文工具书教程》朱天俊,李国新著 中国古代文化: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古代汉语:王力与郭锡良的教材都可以 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较大,教材一般是翦伯赞《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大教材《中国文学史》,或者袁行沛新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是我们专业课的大致情况,如果有什么补充,我再告诉你。有的书名可能不太对,但大致没有什么差别。考试的情况我就真不太清楚了,除了公共课以外,还要考古文献学、古文献学专业基础(包括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综合考试,综合考试较难,包括中文系所有本科专业的内容,完全是知识面的考察,其中文学占绝大部分,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光靠考前突击,很难有效果。另外,我觉得公共课是关键,一定要考高分才行。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神话女娲造人属于A A.创世神话 B.自然灾害神话 C.战争神话 D.其他神话 2.《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B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3.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C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漆与沛,方涣涣兮 4.《尚书》的文风特点是A A.估屈牙 B.微言大义 C.奇幻诡诵 D.华丽富赡 5.《左传》的编篆体例属于C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6.《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 是A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 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 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7.《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8.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 表作是C A.《新序》 B.《新论》 C.《昌言》 D.《论衡》 9.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 是C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腻精致 10.枚乘《七发》的创作特 点是B A.抒情述志 B.铺叙夸饰 C.咏物寓意 D.浓情质实 11.张衡的《二京赋》在赋 史上是D A.抒情小赋之开山 B.骚体 赋的代表 C.纪行赋之先河 D.汉代大 赋的绝响 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 九首》的是C A.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B.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C.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 是A A.《十五从军征》 B.《同声 歌》 C.《客从远方来》 D.《赠妇 诗》 1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 特点是C A.四言为主 B.七言为主 C.杂言和五言为主

北大考研辅导班-2016北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和报录比

盛世清北—专注北京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https://www.360docs.net/doc/a02912797.html, 北大考研辅导班-2016北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和报录比 系所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系招生总数90人。 系所说明 包括计划内学术型硕士生44名、北大—新加坡国大汉语语言学双硕士班6名、专业学位硕士生40人。其中,拟推荐免试40人(学硕25名+专硕15名)。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人数:6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隋唐文学03.宋元文学04.明清近代文学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④包括综合基础(一级学科命题,考试内容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中外文学基础知识。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614中国古代文学4 838中外文学基础 院系名称学科专 业名称 应试生(含全国统考、专业学位联考、单独考试及专项计划)2011年2012年2013年 报考录取百分比报考录取百分比 报考录取 百分比

盛世清北—专注北京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https://www.360docs.net/doc/a02912797.html, 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计77136 4.6777831 3.9878333 4.21384041文艺学513 5.88 57 4 7.02 37 3 8.11 6 5 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72 5.413638.3332515.63333 汉语言文字学138117.9712597.20119108.4010108 中国古典文献学493 6.12413738.11455 中国古代文学2357 2.982434 1.652644 1.52245 中国现当代文学2088 3.8522410 4.462306 2.6111111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32 3.77521 1.92642 3.13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B)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C)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D)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B)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C)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C)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D)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C)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B)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北大古代文学考研参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考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作品艺术特色、文学流派、文体发展、文艺思潮等等)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高教版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复旦版 《中国文学史》(四册)游国恩人民文学版 《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册)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北大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 所列四本文学教材可彼此参照使用,以便拾遗补缺。对于古代文学史来说,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得出文学演变的轨迹,方为关键。袁本较全面,资料翔实,且以描述性语言贯之,脉络分明。 章本时发小论,观点鲜明,论之有据,为评论性文学史。 袁本与章本正好互为补充,推荐为重点教材。 游本虽政治、阶级观点有时过于直露(如对宫体诗),然毕竟是当年数位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领衔编写的,又长期作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水平,许多方面影响以后文学史的编写,不可偏废。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纲要》本虽为电大教材,但毕竟是三位的专著,简略有余而也时有可观之处。 如果学有余力,建议看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作为工具书,条目清楚,案例分明,且包揽无余,对于每个时期的文学既有总论,对于作家、作品又颇有定论。正好与文学史教材参照使用,跳出大文学的圈子,从细处考之,不至于万一碰上偏题,无从下手。 另论之需有据,中文考研网提醒大家,对于答题体系大方面掌握后,还是多读原著吧,以便做论述题时不只空空其谈。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本试卷皆是问答题,间或有名词解释,包括古代文论、中国通史、现当代文学 二、古代文论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对于古代文论,感觉还是从两本文论选入手较好,先读原著,再看分析,一目了然。至于三本教材,以为张本作为个人专著,似乎有些琐碎,且大量用白话译文,读来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话运之,虽有神韵,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适于作为自学教材。倒是王本在行文上要好一些,且有复旦新版本,粗略翻过,体例上也很清晰,推为首选。 三、中国通史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樊树志《国史概要》 对于通史也是既要小处不漏,还得大流通畅。三本中,张本适合自学,毕竟为教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 录取考研经验 一、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启道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领先,亚洲顶尖,世界一流”。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06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当下,由袁行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李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曹文轩(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陈平原(北京市教学名师,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学科带头人,以及由9位长江学者、10余位人文特聘教授、20余位跨(新)世纪人才以及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中文系目前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来良好基础。自2011年英国QS发布“现代语言”和“语言学”学科排名以来,始终居于第5-25名之间。2018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现代语言”列第6位,“语言学”列第10位,在目前国内闯入世界前10名一流学科方阵的7个学科中占据2席。 中文系也是国内唯一细分并具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5个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科院系。拥有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北大中文系。此外还设有在国内外具重要影响的国学研究院、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中国诗歌研究院、语文教育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 教学情况

中国古代文学史1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又称“楚词”,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题材。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空泛。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乐府诗: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鉴赏: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博报录比-育明考研考博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备考指导 一、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要求:北京大学组织的博士生外语考试过及格线。 2、外语语种限定在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五种语言。英语成绩要求为(以下几种中任选一种): a.北京大学组织的博士生英语水平测试过及格线。 b.托福80分。 c.雅思(学术类)6.0分。 申请者所持外语资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证明超过有效期或无外语资格证书者,要参加北京大学组织的博士生招生入学英语考试。 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要求:北京大学组织的博士生外语考试过及格线。 外语考试后中文系根据研究生院提供的建议分数线确定外语及格线。少数民族申请者,如果能提供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证据材料,则外语成绩可降低要求。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证据材料包括: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论文或专著、用少数民族语言写作的作品等。 未达到外语水平要求的不得录取。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 二、北大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审复审内容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2013年8人 2014年12人 2015年1人 申请—考核制 1、学术水平的考查: 笔试(100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及基础(出 图文献与思想文化方向:出土文献与思想文化 及先秦历史文化) 面试(100分) 2、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政治态度、 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 纪守法等方面。 年份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不含硕博连读) 2013年外语44分专业一60分专业二60分51人/44人2014年外语50分专业一60分专业二60分55人/43人2015年外语45分专业课60分52人/36人

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参考汇编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 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 它不断流溢, 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它不停地追求, 以形形 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参考汇编

目录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 (3)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二) (6)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9)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题型与复习参考 (14)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获胜宝典 (17)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基础复习参考 (18)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答题的几点建议 (20) 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复习点滴 (24) 北大中文系大综合复习参考( 一) (26) 北大中文系大综合复习参考( 二) (28) 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复习参考 (32) 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复习参考 (33) 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参考 (37) 北大中文系语言方向综合考试复习参考 (39) 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方向”考试心得”专题 (41) 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参考之计划和笔记 (46)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考研书目推荐参考 (50)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我们专业在不了解或是不喜欢的人看来很枯燥,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专业中许多老师研究的学问都很有意思, 比如李零老师的中国方术研究。退一步说了, 一门学问, 只要你能真正静下心来, 肯定能从其中发现乐趣, 找到安慰的, 不如说古文字学, 我们专业的裘锡圭和李家浩两位老师, 一生浸淫其中。这些都不用说了, 老师的情况能够去https://www.360docs.net/doc/a02912797.html,查, 凡是副教授及以上的, 基本上都能够带硕士研究生。 我们本科的专业课很多, 大致也说一下吧。 古文献学史: 分上下两学期讲授, 是重中之重, 主要的教材是孙钦善老师写的《中国古文献学史》, 上下两册。很厚的两本, 也是考研最重要的参考书了。 文字学: 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 音韵学: 《音韵学教程》, 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 ( 以上两门课较有难度, 考试中占的比例似乎不多) 训诂学: 洪成《训诂学》, 董洪利《古籍的阐释》( 这个老师是我们专业的) 版本学: 没有现成的教材, 大致能够看一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的《古书版本概论》以及其它一些老先生的书, 还有前两年出的《校雠广义》, 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2015-2018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 年10 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神话属于创世神话的是()。 A.大禹治水 B.夸父逐日 C.精卫填海 D.女娲造人 【答案】D 【解析】神话依据其存留的具体情形,从主题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和战争神话三类。其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属于自然灾害神话,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 【考点】上古神话传说 2.以下《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婚恋诗的是()。 A.《巷伯》 B.《静女》 C.《十月之交》 D.《君子于役》 【答案】B 【解析】《诗经》中,不少作品歌咏了美丽多姿的爱情,抒发了恋爱和相思的甜蜜,《静女》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而《巷伯》属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十月之交》《君子于役》属于政治讽喻诗。 【考点】《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3.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 D 【解析】使用寓言说事,是《战国策》常用的手法。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4.《韩非子》的文风特点是()。 A.奇幻诡谲 B.冷峻峭拔 C.质木无文 D.佶屈聲牙 【答案】 B 【解析】《韩非子》的说理明切犀利,冷峻峭拔,又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散文中自成一格。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5.先秦诸子散文中文风空灵飘忽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答案】 C 【解析】《庄子》的每个故事都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超越常情常理的局限;而其全篇 又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 故事间呈跳跃式承接, 因而造就了整部书空灵飘忽 的文风。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6. 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是( )。 A. 平实素朴 B. 汪洋恣肆 C. 清新幽渺 D. 沉郁顿挫 【答案】 C 【解析】《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他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 灵的情感,描绘神灵所在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考点】屈原的其他作品 7. 下列作品中属于桓谭《新论》的是( )。 A. 《抑谶重赏疏》 B. 《潜夫论》 C. 《谏营昌陵疏》 D. 《崇厚论》 【答案】 A 【解析】B 项《潜夫论》是王符的作品, C 项 是朱穆的作品。故答案选 A 。 【考点】东汉散文的演变 8. 司马迁《史记》开创的史书体例是( )。 A. 编年体 B. 国别体 C. 纪传体 D. 纪事本末体 【答案】 C 【解析】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 “ 【考点】司马迁及其《史记》 9. 《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是( )。 A. 抒情述志 B. 逞才炫耀 C. 发愤指弊 D. 劝善惩恶 【答案】 B 【解析】《天子游猎赋》在内容上丧失了真情实感的东西,只留有空间的极度排比、直接而 单纯的铺叙摹绘和更为繁难僻涩的遣词用语, 这彰显出司马相如在创作该赋时逞才炫耀的心 态。 【考点】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10. 西汉中期东方朔著名的抒情短赋是( )。 A. 《自悼赋》 B. 《显志赋》 C. 《答客难》 D. 《答宾戏》 谏营昌陵疏》是刘向的作品, D 项《崇厚论》 纪传体通史 ”这种新的体例。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2017.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中国古代神话中,属于描写自然灾害神话的是A A.夸父逐日 B.女蜗造人C.盘古开天辟地 D.黄帝蚩尤之战2.《周南·关雎》属于B A.史诗B.婚恋诗C.农事诗 D.政治讽喻诗3.先秦以“笔法”、“微言大义”著称于世的史书是C A.《尚书》 B.《国语》C.《春秋》 D.《战国策》4.《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是D A.素朴质实 B.奇幻飘逸C.冷峻峭拔D.雄辩淋漓5.中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A A.《离骚》 B.《九辩》C.《悲愤诗》 D.《长恨歌》6.以下作品属于宋玉的是B A.《九歌》B.《九辩》C.《天问》 D.《九章》7.贾谊《过秦论》的创作特色是A A.铺排渲染 B.质直平实C.诙谐幽默 D.含蓄委婉8.董仲舒政论散文的写作特点是A A.引经据典 B.浅切通俗C.纵横排宕 D.富于激情9.《越绝书》的作者是C A.马续 B.班昭 C.袁康 D.赵晔 10.扬雄《河东赋》对大赋题材创作的拓展是C A.写都邑 B.写物产 C.写祭祀 D.写田猎11.张衡《归田赋》的艺术表现特点是C A.鸿篇巨制 B.主客问答C.形制短小 D.正言曲说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A A.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B.悲与亲友别,气结不能言 C.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D.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13.汉乐府《陌上桑》一诗是B A.山水诗B.婚恋诗 C.思乡诗 D.农事诗 14.汉乐府《战城南》艺术特色是 B A.通篇使用比兴 B.在叙述和描写中抒情 C.着意于人物的刻画 D.变为以五言为主的句式 15.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是C A.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B.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C.吉直悲凉、慷慨沉雄 D.华丽绮焕、浑厚雄健 16.曹操的次子是A A.曹丕 B.曹植 C.曹瞒 D.曹冲 17.建安七子中诗、赋最佳者是A A.王粲 B.刘桢 C.徐干 D.陈琳 18.太康诗人中悼亡诗赋写得最好的 作家是C A.张华 B.陆机 C.潘岳 D.傅玄 19.兰亭诗人生活的历史时期是D A.建安 B.正始 C.西晋D.东晋 20.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的任职是A A.彭泽令 B.江州祭酒 C.镇军参军 D.主簿 21.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是B A.陶渊明B.温子升 C.邢劭 D.魏收 22.庾信在南朝的赋作主要特点是D A.典丽清拔 B.高亢悲凉 C.质朴无文D.绮丽柔靡 23.历史散文《洛阳伽蓝记》的作者 是B A.郦道元B.杨街之 C.左思 D.陆机 24.以下属于志怪小说的是B A.《西京杂记》B.《续齐谐记》 C.《笑林》 D.《郭子》 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 的诗风特点是C A.重气质 B.重骨力 C.重文采 D.重思理 26.陈子昂《感遇》诗的特点是C A.采丽竞繁 B.兴象玲珑 C.复归风雅 D.讲究格律 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 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 C.吴中四士 D.大历十才子 28.自居易将自己的诗作分为四类, 其中《长恨歌》属于C A.讽谕诗 B.闲适诗 C.感伤诗 D.杂律诗 29.冯延巳词的基本风格是D A.秾艳香软 B.清丽疏放 C.婉丽绮靡D.雅丽深婉 30.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 A.山水游记B.讽刺小品 C.变文 D.俗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战国策》的文学特色有ABCDE A.铺张辩丽 B.夸饰恣肆 C.引譬设喻 D.善用寓言 E.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2.下列关于五言诗兴起和成熟的说 法中,正确的有ADE A.五言诗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 酝酿 B.《文选》中的“苏李诗”,是五言 诗形成的标志 C.《诗经》中少数的五言句,是五言 诗的起源 D.东汉前期的文人五言诗,是五言 诗形成的标志 E.张衡和秦嘉诗,是文人五言诗渐 趋成熟的标志 33.陶渊明今存辞赋有BCE A.《自祭文》B.《归去来兮辞》 C.《感士不遇赋》D.《桃花源记》 E.《闲情赋》 34.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ABC A.文以明道 B.唯陈言之务去 C.不平则鸣 D.用事绵密 E.声律严整 35.唐代传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有 ABCE A.善于描写人物性格 B.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精品文档

最新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考试试题汇总

2010北京大學古代文學研究生考試試題

专业 一、词语解释: 1、悲士不遇赋 2、楚辞补注 3、方回 4、饮冰室诗话 二、论述题 1、论《左传》的叙事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论初盛唐时期诗人对诗的复古理论和创作实践。 3、王夫之批评苏轼的诗:“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姜斋诗 话》卷下)”,请解释其义,并结合苏轼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评价。 4、以《四声猿》为例,谈谈明杂剧对元杂剧形式上的突破。 专业基础 1.提出“为何写作”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2.提出“别材别趣”诗歌理论的南宋理论家是-----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 4.“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 6.著名的“红拂夜奔”故事出自唐传奇--------- 7.“不恨天涯行役苦,恨西风,吹梦成古今”是清代词人---------名句 8.“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的评价 9.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诗集是---------- 10.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秋收》、<<残冬》 11.<<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12.郭沫若的诗作---------中运用了古天方国有关凤凰死而复生的神话 13.一般把郭小川和-------称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 14.50年代被人称作“图卷戏|的老舍话剧是-------- 15.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 16.“曲水流觞”是发生在传统节日------的活动 17.希腊神话中闯过12个难关的大力士是--------

(完整版)社会工作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0年北京大学MSW专业课试题 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10个,ms每个6分) 1、接纳 2、社会角色 3、家庭生命周期 4、科层制 5、社会工作专业化 6、文化相对主义 7—10 想不起来了 二、简答 1、什么是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什么是社会环境,简述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 3、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并说明它与中国文化相冲突的地方 4、社会工作的要素 (应该还有1—2个题目,我想不起来了) 三、论述(每题20分) 1、案例分析题:请用生态结构(图)分析案主,并写出简要评估报告 2、什么是社会分层,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5个) 1、互助小组 2、残补型社会福利 3、个案管理 4——5 忘了 二、简答 1、小组工作的过程,小组的功能 2、符号互动论 3、政府在社会政策中的作用 4、想要研究配偶双方年龄差距与离婚率的关系,需要调查哪些方面的数据?给出理由,以及可能的结果。 (还有1个想不起来了) 四、选择(10个,每个1分) 六、选择判断(5个,每个3分) 【三、四、五部分都是统计的题目,没有计算题】

2011年北京大学MSW回忆考题 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十个,每个五分) 人类需要、增权、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城乡二元机制、差序格局、社会资本等 二、简答(五个,每个12分) 1、……(忘了) 2、简述小组工作过程中,如何运用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3、宏观社会工作实践的内涵及意义 4、贫困文化论 5、韦伯的科层制及功能 三、论述(两个,每个20分) 1、什么是科层制?论述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及其功能。分析中国行政化管理与专业社会工作怎样更好地融合、处理。 2、失范是什么?结合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及现实情况论述……(涉及到嵌入型社会工作)

0051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8年10月真题及答案

2018-10 1.以下句子出自《弹歌》的是 A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B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C .“女承筐,无实;士刻羊,无血” D .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2.《诗三百》被尊称为《诗经》始自 A .春秋战国 B .秦代 C .汉代 D .魏晋 3.《王风·黍离》的主要内容是 A .歌咏美丽爱情 B .揭露宫闱丑行 C .描写繁重劳役 D .悲叹家国沦亡 4.《诗经》的基本句式是 A .三言 B .四言 C .五言 D .七言 5.《尚书》的语言特色是 A .准确简明 B .质朴平实 C .铺排恣肆 D .佶屈聱牙 6.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出自 A .《墨予》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7.桓宽《盐铁论》的散文风格是 A .气势丰沛 B .形象生动 C .铺排夸丽 D .质直平实 8.东汉后期散文的创作特色是 A .切中时弊,情感浓郁 B .摹声绘形,生动鲜明 C .文气纵横,气度宏伟D. 语言典雅,细腻传神 9.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色是 A .写物图貌 B .以美为讽 C .抒情述志 D .劝百讽一 10.扬雄《长杨赋》的创作题材是 A .都邑繁华 B .物产丰饶 C .天子田猎D. 天子祭祀 11.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是 A .描摹形胜 B .吊古伤今 C .模山范水 D .咏物寓意 12.下列选项中,标志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是 A .郦炎《见志诗》 B .张衡《同声歌》 C .班圃《咏史》 D .应亨《赠四王盈诗》 13.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是 A .战国时期 B .西汉中期 C .东汉初期 D .东汉末期 14.“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 A .汉乐府B. 《史记》C .汉大赋D .《汉书》 15.汉魏之际,中国诗歌史上掀起了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其鲜明的时代风格是A .建安风骨B .魏晋风度C .盛唐气象D .正始玄风 16.曹操的父亲是 A .曹腾 B .夏侯嵩 C .夏侯渊 D .曹瞒 17.《赠自马王彪》的作者是 A .曹冲 B .曹丕 C .曹植 D .曹操 18.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其代表作是 A .《短歌行》 B .《步出夏门行》 C .《野田黄雀行》 D .《燕歌行》 19.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作家是 A .张华B. 陆机C .潘岳D .傅玄 20.诗人陶潜的谥号是 A .渊明 B .元亮 C .靖节D. 五柳先生 21.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是 A .曹操 B .鲍照 C .陶渊明 D .谢灵运 22.李白诗“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赞美的作家是 A .谢朓 B .谢玄 C .谢灵运 D .谢惠连 23.千古传唱的《敕勒川》为北朝民歌,其所属民族为 A .鲜卑族 B .羌族 C .汉族 D .蒙古族 24.今存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世说新语》和 A .《西京杂记》 B .《搜神记》 C .《续齐谐记》 D .《拾遗记》 25.卢思道《从军行》的风格特点是 A .重文采 B .重气质 C .重格律 D .重理致 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 A .“六对”、“八对”说 B .提倡风骨和比兴 C .要求诗歌补察时政 D .“象外之象”说 27.盂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是 A .平淡自然 B .幽僻清奇 C .清刚劲健 D .幽深拗峭 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 A .清稳闲适 B .刚健爽朗 C .雍容典雅 D .奇崛幽峭 29.晚唐小品文的创作特征是 A .宗经尚简 B .文以明道 C .批判性强 D .幽默诙谐 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 A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