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教案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教案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教案第一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概述1.1 定义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病。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氧气输送不足。
1.2 病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合成DNA所必需的,缺乏会导致红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和分裂。
1.3 临床表现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会出现疲劳、乏力、心慌等症状。
体检时可发现红细胞增大、血红蛋白降低。
第二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与评估2.1 诊断标准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增大。
2.2 评估方法血液检查:血红蛋白、MCV、MCH、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
骨髓检查:观察红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情况。
第三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3.1 治疗方法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口服或注射给药。
针对病因治疗:改善饮食习惯,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
3.2 治疗原则早期治疗:及时补充缺乏的维生素,以减少贫血的程度。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第四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与康复4.1 护理要点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
4.2 康复指导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以促进康复。
定期复查血红蛋白、MCV、MCH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第五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与健康教育5.1 预防措施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如肉类、牛奶、绿叶蔬菜等。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素食者等,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剂。
5.2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认识,加强健康教育。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病。
第六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并发症及管理6.1 并发症概述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健康教育PPT课件

提高公众对该病症的认知,有助于预防与早 期干预。
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
在哪里可以获取营养?
在哪里可以获取营养?
食物来源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鱼类、肉 类、乳制品等。
同时,叶酸可通过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获得 。
在哪里可以获取营养? 补充剂
在医生指导下,适时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谁容易患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高风险人群
素食者、孕妇、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等。
这些人群往往摄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少。
谁容易患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早期筛查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和干预。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及时了解红细胞状态。
谁容易患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健康教 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谁容易患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 在哪里可以获取营养? 4. 何时就医? 5.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定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因缺乏叶酸或维 生素B12引起的贫血。
尤其是孕妇和老年人,可能需要额外的补充。
在哪里可以获取营养? 饮食搭配
合理搭配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例如,肉类可以与蔬菜一起食用以提高营养吸收 。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时
如出现乏力、心悸等不适,应尽早就? 定期体检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体检,监测血液指标。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健康状况。
何时就医? 专业咨询
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获取专业的饮食建议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课件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随访阶段
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复发或并发症。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饮食管理
制定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饮食计划,鼓励 患者摄入相关食物。
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豆类等。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药物管理
遵循医生指示,定期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监测药物副作用,并及时报告医生。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应对疾病带来 的负面情绪。
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或支持小组的形式进行。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通过适当的管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预防并发症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谁是护理的关键人物?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5.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定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 或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形态 异常。
该疾病常见于饮食不均衡、吸收不良或某些疾病 患者。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
严重时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异常或行 走困难。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确定红细胞大小、形态及维生素 B12和叶酸水平。
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贫血以做出准确诊断。
营养性巨细胞贫血课件共16页文档

消化系统
• 胃肠道粘膜萎缩、腺体分泌减少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消化 不良、腹胀腹泻、舌炎
“牛肉样舌”:表现为 舌头肿胀、疼痛、舌面 绛红如生牛肉
维生素 B12
神经系统
维生素B12缺乏
手足对称性麻木、下肢无 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深感觉障碍、锥体束
征(+)、精神异常、失
营养性巨细胞贫血课件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第三节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叶酸
DNA合成障碍
维生素B12
叶酸
水溶性B族维生素 体内不能合成,由食物供给
四氢叶酸
维生素B12
病因
摄入不足 需要量增加
吸收障碍 利用障碍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四氢叶酸
核苷酸合成减少
• DNA合成受阻 • RNA继续成熟
叶酸
核发育落后于浆
未成熟就被破坏
细胞体积大、包浆多
无效造血
巨幼变
全血细胞减少、溶血、黄疸
全血细胞减少、溶血、黄疸
• 贫血(大细胞性): 苍白、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慌气短
END
甲基丙二酸大量堆积 眠
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
• 一、血象 大细胞性贫血:
MCV↑、MCH↑、 MCHC正常
核右移:
中心粒细胞分叶>5叶 者大于5%
• 二、骨髓象
• 骨髓增生活跃,红系为主,
• “巨幼变”:核发育落后于包浆,“核幼 浆老”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PPT课件

(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
儿童血液病诊治中心
❖定义
由于VtB12/叶酸缺乏所致的大细胞性贫 血,其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 RBC胞体变大、骨髓出现巨幼细胞、 VtB12/叶酸治疗有效
病因
1. 摄入不足:母乳(母挑食)、羊乳(叶酸)、辅食 2. 吸收障碍: 内因子+B12、小肠病变、药物 3. 需要增加: 生长发育快、慢性溶血 4. 消耗过多或代谢障碍:感染、酶缺乏
发病机制
❖ B12、叶酸对血细胞发育影响
还原酶/B12
叶酸
四氢叶酸
核苷酸/DNA合成
巨幼细胞贫血
细胞核分裂增殖障碍
❖ B12参与神经髓鞘脂蛋白形成
临床表现
❖ 婴幼儿多见,起病缓慢 ❖ 贫血:一般表现,髓外造血 ❖ 营养不良:皮肤苍黄、虚胖 ❖ 神经系统:反应迟钝、智力落后/倒退、震颤
实验室检查
增生明显活跃,红系为主 粒红系巨幼变,巨核系过分叶
3.血清B12/叶酸浓度下降
诊断
震颤智力
1. 贫血症状
动作倒退
一般表现,髓外造血,神经精神症状
2. 血象: 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3. 骨髓象: 巨幼样变
4. 血清: B12/叶酸浓度下降
治疗
❖ 一般治疗:辅食、护理、防感染
❖ 补充: B12
剂量:500~1000ug im x 1次
或 100ug im biw x 2-4w 治疗反应:
6-7h 巨幼红细胞转为正常; 2-4d Ret增加、精神症状好转 2w后 Hb上升
治疗
❖ 补充: 叶酸
❖剂量:叶酸 5mg tid po VtC 助吸收
❖治疗反应: 1-2d 巨幼红细胞转为正常; 2-4d Ret增加 2-6w Hb正常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健康宣教PPT课件

谁容易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谁容易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高风险人群
孕妇、老年人、素食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患 者是高风险人群。
这些群体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摄入。
谁容易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影响因素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都会影响营 养素的摄入和吸收。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健康宣 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谁容易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 如何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定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 B12或叶酸而导致的贫血,主要表现为红细胞体 积增大,形态异常。
如动物肝脏、鱼、蛋、豆类和绿叶蔬菜等。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补充营养品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剂来补充维生 素B12和叶酸。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以免过量。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定期锻炼 。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整体健 康水平。
如何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如何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维生素B12或叶酸的补充剂,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补充剂的剂量和使用方式需遵循医生建议。
如何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饮食调整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相关营养 素的摄入。
可以咨询营养师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该病常见于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或特定人群如 孕妇和老年人。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教案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教案第一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概述1.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定义1.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1.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1.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理生理2.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理特点2.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生理影响2.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并发症第三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3.1 血象检查3.2 骨髓象检查3.3 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测定3.4 其他相关检查第四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4.1 一般治疗4.2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治疗4.3 输血治疗4.4 并发症的治疗第五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与护理5.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措施5.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要点5.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饮食调理5.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健康教育第六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案例分析6.1 案例一:成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6.2 案例二:儿童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6.3 案例三: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策略6.4 案例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长期随访与预防第七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实践7.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日常护理7.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心理护理7.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护理7.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第八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饮食调理与营养支持8.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饮食原则8.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膳食指南8.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8.4 特殊人群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饮食调理第九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策略9.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一级预防9.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二级预防9.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三级预防9.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全民健康教育第十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10.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学研究进展10.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技术发展10.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10.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未来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康复治疗11.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康复评估11.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康复治疗策略11.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康复训练方法11.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康复护理与康复教育第十二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中医治疗12.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12.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原则12.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中医治疗方案12.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中医护理与调养第十三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教育13.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健康教育内容13.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沟通技巧13.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家庭支持13.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自我管理第十四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质量控制14.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质量指标14.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流程优化14.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14.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第十五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研究方法与实践15.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方法15.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基础研究方法15.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研究实践与案例分析15.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研究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定义、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2.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理生理特点和生理影响;3.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象、骨髓象和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测定;4.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治疗、输血治疗及并发症治疗;5.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6.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案例分析、护理实践、饮食调理与营养支持;7.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策略、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教案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教案第一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概述1.1 定义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类型。
它是由于红细胞的受到抑制,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和红细胞体积增大。
1.2 病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摄入的维生素B12和叶酸不足。
某些疾病、药物和胃肠道吸收障碍也可能导致这种贫血。
1.3 临床表现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会出现疲劳、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
体检时可发现皮肤苍白、舌炎、舌质增大等症状。
第二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了解其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情况。
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疾病、药物使用史和胃肠道吸收障碍的病史。
2.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一般状况,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舌炎、舌质增大等情况。
2.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观察红细胞数量、体积、血红蛋白水平等。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检测:通过血液检测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水平。
第三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3.1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根据患者的缺乏情况,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治疗。
维生素B12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叶酸可以通过口服给药。
3.2 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患者有相关疾病或药物使用史,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胃肠道吸收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
3.3 对症治疗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可能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可以给予对症治疗,如休息、饮食调理等。
第四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4.1 增加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建议患者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如肉类、奶制品、绿叶蔬菜等。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剂。
4.2 改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第五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健康教育5.1 疾病知识普及向患者普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湖南师范大学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儿科学》
开课系部儿科系
开课教研室儿科教研室
授课教师覃大卫
职称主治医师
授课班级树达学院2012级临床班学生人数 40人
师大树达学院教案
2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讲课提纲:解决4个问题:1是什么?2怎么引起?3有什么特点?4怎么治疗?点出难点(2)及重点(3)。
1.定义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
介绍高发人群及高发地区
2.病因及发病机制
2.1病因 叶酸又称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
于新鲜蔬果; 维生素B12是发现最晚的一种维生素,也是唯
一含金属的维生素,因含金属钴而呈粉红色,用流程图方式介绍各自在人体内的吸收储存及利用过程。
病因主要有:摄入量不足,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药物的影响。
2.2发病机制
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病例及问
题为入口,
提出讲课大
纲、目的要求,避免枯
燥,用醒目
的图标点出
重点难点加
深映像
大致介绍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提问及板书什么师大细胞性贫血
流程图简洁重点介绍叶酸,维生素B12在人体内的吸收储存及利用过程,列出病因。
时间
分配 2分钟 2分钟 4分钟
3. 诊断要点 长:病程长,起病慢,长期母乳喂养,蔬菜烹煮时间过长;呆:虚胖,毛发稀疏,轻至中度贫血,呆滞,迟钝,认知障碍,震颤;
巨:血象为大细胞性贫血,巨大的红细胞,粒细胞分叶过多,骨髓见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生化实验:VitB12<100
ng/L ,叶酸<3 μg/L 。
4. 治疗方法
对照之前的流程图,一步步说明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后的病理生理改变,通过视频及板书着重介绍巨幼细胞形成的原理。
总结归纳结合图片介绍
临床特点,结合多张图
片介绍血图
涂片及骨髓
涂片特点,
加深映像,
简单介绍鉴
别诊断
5分钟 8分钟
精品文档
.总结讨论
解答开篇提出的问题答案,留下课后习题及参考文献
6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