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课程设计论文

锻造课程设计论文
锻造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卸扣锻造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课程:锻造工艺学与模具设计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中国锻造行业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与改造,行业中领先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工艺设计、锻造技术、热处理技术、机加工技术、产品检测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字:锻造工艺学;锻造模具;CAD制图;

目录

摘要 ........................................................................................................................................................................ I 正文 ................................................................................................................................................................... - 1 - 1、零件分析及工艺方案确定 ............................................................................................................................. - 1 -

1.1零件分析 ................................................................................................................................................. - 1 -

1.2工艺方案的确定 ..................................................................................................................................... - 1 -

2、绘制锻件图 ..................................................................................................................................................... - 2 -

2.1确定分模位置 ......................................................................................................................................... - 2 -

2.2确定模锻件加工余量及公差 ................................................................................................................. - 2 -

2.3模锻斜度 ................................................................................................................................................. - 2 -

2.4确定锻件圆角半径 ................................................................................................................................. - 2 -

2.5技术条件: ............................................................................................................................................. - 3 -

3、计算锻件的主要参数 ..................................................................................................................................... - 3 -

4、确定锻锤吨位 ................................................................................................................................................. - 3 -

5、确定毛边槽形式和尺寸 ................................................................................................................................. - 4 -

6、确定终锻型槽 ................................................................................................................................................. - 4 -

7、设计预锻型槽 ................................................................................................................................................. - 5 -

8、绘制计算毛坯图 ............................................................................................................................................. - 5 -

9、制坯工步选择 ................................................................................................................................................. - 7 -

10、确定坯料尺寸 ............................................................................................................................................... - 7 -

11、制坯型槽设计 ............................................................................................................................................... - 8 -

12、锻模结构设计 ............................................................................................................................................... - 9 -

13、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要求的确定 ............................................................................................. - 10 -

13.1确定加热方式,及锻造温度范围 ..................................................................................................... - 10 -

13.2确定加热时间 ..................................................................................................................................... - 11 -

13.3确定冷却方式及规范 ......................................................................................................................... - 11 -

13.4确定锻后热处理方式及要求 ............................................................................................................. - 11 -

14、卸扣件的模锻工艺流程 ............................................................................................................................. - 11 -

15、结论 ............................................................................................................................................................. - 12 -

16、参考资料 ..................................................................................................................................................... - 12 -

正文

1、零件分析及工艺方案确定

1.1零件分析

卸扣,索具的一种。国内市场上常用的卸扣,按生产标准一般分为国标、美标、日标三类;其中美标的最常用,因为其体积小承载重量大而被广泛运用。卸扣由于承受重力较高所以对强度要求比较高;对外形要求并不高,目前较好的卸扣一般都是用合金钢材质。

如图1.1.1对零件的整体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进行分析,此零件的材料为45号钢,材料性能稳定。

图1.1.1

1.2工艺方案的确定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生产批量要求,生产设备,制模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初步确定出模锻设计步骤:

①选择锻造方式:锤上模锻;②选用设备类型:模锻锤;③采用模锻形式:开式模锻;④确定变形工步:下料—加热—拔长—滚挤—预锻—终锻。

2、绘制锻件图

2.1确定分模位置

确定分模面位置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锻件形状尽可能与零件形状相同。使锻件容易从锻模型槽中取出,因此锻件的侧表面不得有内凹的形状,并且使模膛的宽度大而深度小。锻件分模位置应选在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的位置上。应使飞边能切除干净,不至产生飞刺。对金属流线有要求的锻件,应保证锻件有最好的纤维分布。

根据卸扣零件形状,采用厚度方向上下对称的直线分型模。

2.2确定模锻件加工余量及公差

根据表中可知,锻件的质量为2.7kg,锻件的材料为45号钢,所以材质系数为M1级。锻

件形状复杂系数:

W

S

W

=锻

外廓包容

,经计算S为3级复杂系数

3

S。

由有关手册查得:高度公差为 1.4

0.6mm mm

+ -;长度公差为 1.9

0.9

mm

mm

+

-

;宽度公差为 1.5

0.7

mm

mm

+

-

零件需磨削加工,加工精度为

2

F,查得高度及水平尺寸的单边余量约为1.7~2.2mm,取2mm。

2.3模锻斜度

为便于模锻件从型槽中取出,必须将型槽壁做成一定的斜度,称为模锻斜度或出模角。为了使锻件容易从模膛中取出,一般锻件均有脱模斜度或脱模角,它分为外斜度和内斜度,常常内斜度比外斜度大2~3 度。

查有关手册确定型槽的外斜度为7°,内斜度为10°。

2.4确定锻件圆角半径

锻件上的圆角可使金属容易充满模膛,起模方便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圆角半径太小会使锻模在热处理或使用中产生裂纹或压塌变形,在锻件上也容易产生折纹。同时为了加工方便同一锻件圆角的选取要与铣刀相配。

为了使金属易于流动和充满型槽,提高锻件质量并延长锻模寿命,模锻件上的所有转接

出都用圆弧连接。

r=余量+零件相应处圆角半径或倒角

锻件上内圆角半径R 应比外圆角半径r 大,一般取R=(2~3)r

所以外圆角半径为1.5mm ,内圆角半径为R=(2~3)r ,所以内圆角半径为3mm. 2.5技术条件:

(1)未注明的模锻斜度为7°,内斜度为10°; (2)图上未标注的圆角半径R=1.5mm ; (3)允许的错移量0.6mm ; (4)允许的残留毛边量0.7mm ; (5)允许的表面缺陷深度0.5mm ; (6)锻件热处理:调质;

(7)锻件表面清理:为便于检查淬火裂纹,采用酸洗。

3、计算锻件的主要参数

(1)锻件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93002mm ; (2)锻件周边长度为730mm ; (3)锻件的体积为3440003mm ; (4)锻件的质量为2.7kg 。

4、确定锻锤吨位

总变形面积为锻件在平面图上的投影面积与毛边面积之和,参考表4-14,按1~2t 锤毛边槽尺寸考虑,假定毛边桥部宽度为18mm ,总面积293007301822440F mm =+?=,按双作用模锻锤吨位确定的经验公式(3.5~6.3)G kF =确定锻锤吨位,因卸扣件为大量生产,需要高生产率,取较大的系数6.3,取 1.0k =,于是 6.3 1.0224.41413G kg =??=,选用1.5t 锤。

5、确定毛边槽形式和尺寸

图5.1.1

选用图5.1.1毛边槽形式Ⅰ,其尺寸按表4-14确定;选定毛边槽尺寸为=1.6h mm 桥,

1=4h mm ,8b mm =,125b mm =,2r mm =,2126K F mm =。

锻件毛边体积3=7300.77300.712665000K V F mm ?=??≈毛,其中0.7K F F =毛(锻件毛边平均截面积)。

6、确定终锻型槽

(1)型槽排布

模锻一种锻件,往往要采用多个工步来完成。因此锻模分模面上的型槽布置要根据型槽数、各型槽的作用以及操作方便来确定,原则上应使型槽中心与理论上的打击中心重合,以使锤击力与锻件的反作用力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从而减少锤杆承受的偏心力距,有利于延长锤杆寿命,使锻件精度增高。 (2)两个制坯型槽分布

这时应将第一道制坯工步安排在吹风管的对面,以避免氧化皮落到终锻型槽里。布排型槽应以终锻型槽为中心,左右对称布排,并尽可能使型槽中心与打击中心重合。

(3)终锻型槽是按照热锻件图加工和检验的,卸扣材料为45钢,考虑收缩率为1.5%。根据生产经验总结,考虑到锻模使用后承击面下陷,型槽深度减小及精压时变形不均,横向尺寸增大等因素,修改了几处尺寸:如轴孔处高度是31mm,修改后的尺寸是31.5mm。

7、设计预锻型槽

预锻的主要目的是在终锻前进一步分配金属,分配金属是为了:

(1)确保金属无缺陷流动,易于充填型槽;

(2)减少材料流向毛边的损失;

(3)减少终锻型槽磨损;

(4)取得所希望的流线和便于控制锻件的力学性能。

但采用预锻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模块上附加预锻型槽,容易造成偏心打击,影响锤杆的寿命,容易使上下模错移,增大模块尺寸,降低生产率。

预锻型槽是以终锻型槽或热锻件图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设计的原则是经预锻型槽成形的坯料,在终锻型槽中最终成型时,金属变形均匀,充填性好,产生的毛边最小。为此,须具体考虑如下问题:

①预锻型槽的宽与高

当预锻后的坯料在终锻型槽中是以镦粗方式成形时,预锻型槽的高度尺寸应比终锻型槽大2~5mm,宽度则比终锻型槽小1~2mm,横截面面积应比终锻型槽相应处截面积大1%~3%。

②模锻斜度

预锻型槽的模锻斜度一般与终锻模具型槽相同。

③圆角半径

预锻型槽周边不设毛边槽,而是在型槽分模面转角处用较大的圆弧;型槽内的圆角半径比终锻型槽对应处稍大。增大肋根部圆角半径的目的是减小金属流动阻力,促进预锻件成形,同时也能补偿终锻时金属的不足,还可防止产生折叠。

8、绘制计算毛坯图

根据卸扣的形状特点,选取9个截面,分别计算F

锻,F

,F

列于下表中,并画出卸扣

的截面图和直径图。为设计滚挤型槽方便,计算毛坯图按热锻件尺寸计算。

截面图所围面积即为计算毛坯体积,得:

3=2020941418820V MF mm =?=计计,缩尺比M 通常取为220~50/mm mm ,这里取为20。 (与3+=344000+65000=409000V V mm 毛锻对比,相差2.4%。) 平均截面积 2418820

=

=1196350

F mm 均;

平均截面直径 35d mm =≈均。

按体积相等修正截面图和直径图,修正后的最大截面积为24090mm ,则最大截面直径为。

max 64.0d mm

=

图8.1.1

表8.1卸扣计算毛坯的计算数据

9、制坯工步选择

计算毛坯为两头一杆,应简化成两个简单的一头一杆计算毛坯来选择制坯工步。

max 64

1.8335

d d α=

==均 170 4.935L d β=

==计均 1G kg >坯

可知此锻件应采用拔长、滚挤制坯工步。为易于充满型槽,应选圆形坯料,先拔长,再开式滚挤。模锻工艺方案为:拔长—开式滚挤—预锻—终锻。

10、确定坯料尺寸

根据公式拔长加滚挤联合制坯:

max (0.75~0.9)F F =坯

F 坯—毛坯截面积;max F —计算毛坯头部最大尺寸处截面积,24090mm 。

2max 0.80.840903272F F mm ==?=坯

根据坯料的制坯工步采用圆形坯料

其直径D =坯

D mm =坯,取直径为65mm 。

查表取烧损率δ=3%,在室内电炉中加热。 坯料体积为:

3

3

418820(1)=

1+3%=4125711.015

V V mm δ=+?坯计() 钳头长度:=1~1.570L D mm =坯钳()。 所以坯料长度:=196.1V L L mm F =

+坯

坯钳坯

,取200mm 。 11、制坯型槽设计

11.1拔长型槽设计

拔长型槽的主要作用是使批表局部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还兼有清除氧化皮的作用,拔长型槽的位置在模块边缘,有坎部,仓部和钳口三部分组成。

①拔长坎高度0.80.822.5h K mm =≈==。 ②拔长坎长度3=1.565=97.5c k d mm =?坯。

③圆角半径R=0.25C=0.25×97.5=24,110240R R mm ==。

④型槽宽度4(10~20) 1.35651097.75B K d mm =+=?+=坯。取B=95mm 。 ⑤仓部深度 1.25060e mm =?=。 ⑥拔长型槽长度=225L mm 拔。

按上述设计可锻出合格锻件,但为了提高生产率,可将型槽的高度h 减小,1,,C R R 增大。 11.2滚挤型槽设计

滚挤型槽可认为是由钳口、本体、毛刺槽三部分组成,钳口用来容纳夹钳并卡细坯料,毛刺槽是用来容纳滚挤时产生的端部毛刺,本体使坯料变形。 (1)滚挤型槽设计:采用开式滚挤。 (2)滚挤型槽高度

由于滚挤时,上下模不一定打靠,实际采用的型槽高度应比计算值小一些,按下式计算:

=(0.75-0.65)d =(1.05 1.15)d =(0.9-1.0d h h h -计杆计头计

拐)

综上所述,滚挤型槽高度h 为:

=45mm =70mm =60mm

h h h 杆头拐 (3)滚挤型槽宽度B

滚挤型槽宽度B 应根据所选型槽形式和坯料的状态来确定。型槽B 过大会减少聚集效率,并增大模块尺寸;B 过小,在滚挤过程中金属流进分模面会形成毛边,当翻转90度再滚挤时,就会形成折叠。

经过拔长的坯料再进行滚挤时,杆部金属富裕量要小得多,不会再有大量金属流入头部,因此,经过拔长过的坯料再滚挤时,滚挤型槽杆部宽度应比前述的小,根据经验可得

min 800

101053.718.3

F B mm h ≤

+=+=杆杆 max 10651075B h mm ≥+=+=头

因为开式滚挤型槽头部与杆部宽度一致,经试生产宽度调整取为80mm (4)滚挤型槽长度L

滚挤型槽长度L 应根据热锻件图尺寸确定。 直锻件

=+1~3=345mm L L 锻()

(5)钳口与毛刺槽尺寸

钳口处:000.26()

(1~2)()0.16()n d mm m n mm R d mm =+==+,经计算:38()

60()12()n mm m mm R mm ===。

查表得:348,30,40,10,8a c b R R =====。

12、锻模结构设计

(1)锻模紧固方法

锤上锻模紧固在下模座和锤头上,采用楔铁和定位键配合燕尾紧固的方法。

(2)模膛的布排 因为此锻模不需预锻模膛,且零件为中心对称,故终锻模膛中心位置应在锻模中心处。 (3)锁扣的设计

H=25mm ,b=35mm ,δ=0.3mm ,α=5°,R1=13mm ,R2=25mm 。 (4)确定模膛壁厚

S1=1.2×62.5=75mm,S2=1.7×22.5=38.25mm,S3=2×15=30mm。 (5)模块尺寸的确定

由吨位设备1.5t ,查得锻模允许的最小承击面积4002mm ,综合考虑模膛布排、飞边槽、锁扣及镦粗台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可取模块尺寸L=550mm ,B=420mm 。此时的承击面积为:

222550420110150145150148756A mm π=?-?-?-=,满足要求。

(6)模块高度 上模块高度:H=180mm 下模块高度:H=180mm 模块最小闭合高度:H=360mm (7)检验角b =5mm h=50mm 燕尾b=200mm h=50.5mm 键槽b1=50mm l =60mm 起重孔d ×s=30×60mm

13、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要求的确定

13.1确定加热方式,及锻造温度范围

在锻造生产中,金属坯料锻前加热的目的: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即增加金属的可塑性,从而使金属易于流动成型,并使锻件获得良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金属坯料的加热方法,按所采用的加热源不同,可分为燃料加热和电加热两大类。根据锻件的形状,材质和体积,采用半连续炉加热。

金属的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开始锻造温度(始锻温度)和金属锻造温度(终锻温度)之间的一段温度区间。确定锻造温度的原则是,应能保证金属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小的变形抗力。并能使制出的锻件获得所希望的组织和性能。查有关资料确定锻件的始段锻温度为1200℃,终锻温度为750℃。

13.2确定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是坯料装炉后从开始加热到出炉所需的时间,包括加热个阶段的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

13.3确定冷却方式及规范

按照冷却速度的不同,锻件的冷却方法有3种:在空气中冷却,冷却速度快;在灰沙中冷却,冷却速度较慢;在炉内冷却,冷却速度最慢。根据本锻件的形状体积大小及锻造温度的影响,选择在空气中冷却。

13.4确定锻后热处理方式及要求

锻件在机加工前后均进行热处理,其目的是调整锻件的硬度,以利锻件进行切削加工,消除锻件内应力,细化晶粒等。根据锻件的含碳量及锻件的形状大小,采用在连续热处理炉中,调质处理。可使锻件获得良好的综合力性能。

14、卸扣件的模锻工艺流程

(1)切料:5000kN型剪机冷切。

(2)加热:半连续式炉,1220-1240。

(3)模锻:1.5t模锻锤,坺长、开滚、预锻、终锻,每班约生产1100件。

(4)热切边:1600kN切边压机。

(5)弯曲:折弯机弯曲。

(6)冲孔:冲床冲孔。

(7)磨毛边:砂轮机。

(8)热处理:连续热处理炉,调质。

(9)酸洗:酸洗槽。

(10)冷校正:1t夹板锤。

(11)冷精压:10000kN精压机。

(12)检验。

15、结论

经过一周的课程设计,重新翻起锻造模具课本,温故而知新,在学习原有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还有CAD图,通过这次绘图,更加巩固提升了我的绘图能力,对锻造模具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大大的提升了效率!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得我对锻造模具设计更加感兴趣!我相信这次课程设计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16、参考资料

1.《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第三卷)》,肖祥芷,王孝培编写。

2.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姚泽坤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冯炳尧、韩泰荣、蒋文森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4.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丛书编委会.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5.许发越主编.模具标准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电子课程设计论文-激光无弦琴柱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项目:激光无弦琴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1) 二、激光琴简介 (1) 三、激光琴原理 (2) 1、基本原理 (2) 2、功能结构原理 (2) 3、系统组成部分 (2) 4、工作原理 (2) 四、单片机原理说明 (3) 五、电路原理图 (4) 1、感光部分电路 (4) 2、发音电路 (4) 六、流程图 (5) 七、实验所需器材 (5)

八、电路实物图 (6) 九、改进方案设计 (6) 十、激光琴未来发展之路 (6) 十一、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7) 项目课题:无弦激光琴 摘要: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激光已不仅在农业、工业、医疗 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激光在与电子技术结合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利用5个激光管发出的光束作为琴弦,利用单片机控制拨动激光琴弦时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当在激光照射时单片机读取光敏电阻的电压为低电平,令它的逻辑电平为0;当无激光照射时单片机读取光敏电阻的电压为高电平,令它的逻辑电平为1。因此当遮挡激光的光线时它就能在电路中产生开关的效果。因而,当我们用手遮挡激光的时候对应的光敏电阻的电压为高电平,此时激光琴就会发出声音,连续遮挡不同的激光管就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关键词:激光管,激光技术,激光琴,光敏电阻 Project: The laser harp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laser technology, the laser has not only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medical and laser in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well represented. We make the five beam emitted from the laser tube as the strings use of single-issue and produce different tones of voice. SCM detect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at both ends is low when the laser irradiated, so it's logical level 0 and the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voltage read by the microcontroller when the laser irradiation is high so it logic level 1. Therefore, when the laser light was covered, it make an efficiency of the switch . Thus, when we block the laser by hands the resistance of the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corresponding voltage is high, the laser piano will sound, and the laser tube will be able to play a fantastic music while covering different laser light.

课程设计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2008届开始启用) 注意: (1)本课程设计采用我校毕业论文格式进行,同学们要善于设置word的样式进行版面控制;下文有删除线的文字可不用出现在课程设计文档中。 (2)可最晚在七月25日把电子文档交到数字大学城,纸质文档可在开学三天内交到院系办公室。 (3)要求同时把网站发布在云平台上,百度开发中心与sina云平台已支持Java。 (4)论文撰写按照软件工程,有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步骤 (5)word文档不要超过2~3M,至少13页以上,文件太大一般是图片太多引起,可使用word提供的图片压缩命令来减少文件大小。 选择“文档中的所有文件” (6)电子版文件命名“学号_姓名_课程设计.doc”,如“201011313202_张三_课程设计.doc”。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结构 封面 前置部分学生承诺书 中文摘要 目录 前言 论文(设计)形式结构主体部分正文 讨论(或结语)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部分附录 致谢 注:学生成绩评定表放在最后,并装订成册 2.排版与装订 2.1 页面大小:全部采用A4纸。(正反面打印) 2.2 行距:全部采用1.5倍行距(图表除外)。(课程设计使用 ... ...行距) .......1.2 2.3 页码:每页下端居中,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如1,2,3等。 2.4 摘要(包括关键词)、目录应分页。 2.5 页眉:全部不加页眉。 2.6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2.4cm。 2.7 论文封面:同全校统一发放的封面纸。 2.8 装订:一律左侧装订(除首页封面,全部双面打印)。 3.封面 3.1 学生可根据论文内容,分别选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或“仲恺农业技术学 院毕业设计”封面,封面格式可从校园网教务处网页“教务下载”中下载,并按格式 填写内容,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a09842682.html,/party/educational/xiazai/pingguxz/lwfm.doc 3.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题目太长,建议采用副标题。如. 2.人或多人同做一个大项目论文(设计),题目相同时一定要采用副标题...............................。 3、在校园网上下载封面后,在各栏目中空2个中文字距输入汉字,字体为宋体小3号字。 注意:课程设计封面,只需简单置换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毕业论文”即可。 4.中文摘要 5.1 摘要置于封面之后,自成一页。 5.2 摘要页不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5.3“摘要”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中文字距。 5.4 摘要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5.5 摘要字数为150-300字之间。 5.6 “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4号字,与摘要正文左对齐。关键词要求为学术词语。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3.5 平板印刷机气动式给纸机纸张的分离、递送系统一.设计题目 平板印刷机中的给纸机的任务是:自动、准确、平稳地将纸张从纸堆上逐张分离,并将它们送到定位装置进行定位,继而输入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目前,高速平版印刷机上都采用气动式给纸机,其主要组成是:传动系统、纸张分离机构、纸张输送机构、纸堆台升降机构、自动控制系统、气动系统等。 给纸机整机外形 给纸机的输纸过程 (1) 松纸吹嘴吹松纸堆上部10余张纸, 分纸吸嘴下落准备吸纸,同时,压脚开 始抬升离让,递纸吸嘴向前移动递送上 一张纸。 (2) 松纸吹嘴停止吹风,分纸吸嘴吸住 纸张并迅速抬升,压脚下摆准备压住纸 堆,递纸吸嘴将纸张递交接纸辊并开始 后移。

(3) 分纸吸嘴抬升到最高处,压脚吹嘴压住被分离纸张下面的纸堆并开始吹风,递纸吸嘴继续后移。 (4) 分纸吸嘴吸住纸张并降至略低于递纸吸嘴的交接纸张高度,压脚吹嘴继续吹风,递纸吸嘴继续后移并准备接纸。 (5) 递纸吸嘴吸住纸张,分纸吸嘴开始放纸,压脚吹嘴继续吹风。 (6) 递纸吸嘴向前递纸,前挡纸块后摆让纸,摆动压纸滚轮抬起,压脚吹嘴停止吹风。 (7) 递纸吸嘴将纸张前边缘递送过接纸辊一定距离,压纸滚轮下落压住纸张,压脚吹嘴停止吹风,前挡纸块复位齐纸,递纸吸嘴放纸。 (8) 纸张靠压纸滚轮与接纸辊的摩擦力,在接纸辊的驱动下输送到输纸台板并送到定位装置前规矩处定位。 二.个人题目:压脚的设计 任务:压住纸堆,以防第二张纸被第一张纸带走;进行吹风,使第一张纸与纸堆之间形成一气垫;探测纸堆面高度,发出信号,使纸堆台自动上升。 工艺动作:按照一定的运动轨迹做往复运动,并吹风。 压脚的运动轨迹 1.设计思路

插床导杆机构课程设计

大学普通高等教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题号:插床导杆机构位置3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成绩: 2013 年7月 2 日

目录 一、工作原理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数据 四、设计容及工作量五. 设计计算过程 (一). 方案比较与选择 (二). 导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1.机构的尺寸综合 2.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工作原理: 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下图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6沿导路y —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 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 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 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 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D O l 8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二、设计要求: 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平行,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允许曲柄2转速偏差为±5%。要求导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不得小于60o ;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摆动从动件8的升、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系统有过载保护。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三、插床导杆机构设计数据 四、设计容及工作量: 1、根据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46.0~5.0BO BC l l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 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分析导杆摆到两个极限位置及摆到与机架O 2O 4位于同一直线位置时,滑块6的速度和加速度。 4、凸轮机构设计。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基圆半径r o 、机架82O O l 和滚子半径r b ),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用几何法画出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程等。 6、按1:2绘制所设计的机构运动简图。

文章编辑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项目名称:文章编辑 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指导教师: 报告人: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 一、问题描述 描述算法设计的内容、约束条件,要求达到的目标等内容。(由老师公布) 输入一页文字,每行最多不超过80个字符,共N行; 程序可以统计出文字、数字、空格的个数 要求在光标下(与记事本相似)做插入、删除等操作 要求能够存盘,并能对老文件打开进行修改操作 采用的数据结构及其算法:线性结构[采用顺序存储方式];查找、插入、删除 二、基本要求 描述算法设计项目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应该实现基本的删除插入查找打开文件以及存盘等操作.并能对打开的文件里的内容进行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并且在进行完这些操作之后能够进行存盘. 三、分析与实验 分析算法设计方法,拟采用的数据结构(类结构)与主要算法实现原理等内容。 拟采用链表进行操作,与字符串结合. 主要运用了KMP算法进行查找操作,在删除中也有涉及. void GetNext(string p, int next[]) //求模式串p的next[j]的值 { int j = 0, k = -1; next[0] = -1; int length = p.length() - 1; while (j

else k = next[k]; } } int KMPFind(string p, int next[], string q,int search[]) //用KMP算法在主串中查找子串,p为主串,q为子串{ int i = 0, j = 0, k = 0, plength = p.length(), qlength=q.length(),flag=0,t=0; while (i < plength) { if (j == -1 || p[i] == q[j]) { i++; j++; } else j = next[j]; if (j == qlength) { flag++; search[t]= i-qlength;//flag存放的是每一次匹配到的字符的首位置 t++; } } return flag; } Search[]数组存放子串出现的位置.

(完整版)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内容:森马公司的薪酬体系设计 所属课程:《薪酬制度设计》 设计时间:2013年 12 月 5 日至2013年 12 月 25 日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2013 年 12 月 25 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森马公司薪酬体系设计 一、公司简介 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虚拟经营为特色,以系列成人休闲服饰和儿童服饰为主导产品的品牌服饰企业,公司旗下拥有“森马”和“巴拉巴拉”两大服饰品牌。“森马”品牌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休闲服饰行业的领先品牌,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等殊荣。“巴拉巴拉”品牌创立于2002年,是中国儿童服饰行业的领军品牌,也是首批荣登中国名牌榜单的童装品牌。 森马自创立以来,大胆采用虚拟经营模式,巧妙地采用“借鸡生蛋”的虚拟生产策略,在珠三角、长三角两大区域以及山东、湖北等地整合了160多家生产能力强大、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过硬的专业生产厂家,强强联合,实行订单化生产,通过服装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建立了一套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体系,构建成“大物流、大管理”的发展格局。同时强化品质管理,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企业的质量管理直接与国际接轨。森马创立并发展了“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营思想,坚持终端是最好的品牌传播渠道,推出了一系列双赢共赢的市场拓展政策,极大地

鼓舞了广大加盟商的投资热情,销售市场得到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森马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已达5000多家。公司先后与法国PROMOSTYLE公司、韩国色彩协会、德国永恒力物流、北京用友软件、上海奥美广告、美世咨询、上海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一批国内外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成立设计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始终致力于国际化与本土化、时尚与流行的完美结合。2009年又与世界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展开了深度合作,为森马制定了未来五年的战略发展目标,致力把森马、巴拉巴拉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品牌、世界品牌;在品牌提升上,森马全面导入“360度品牌管理”,分别从产品、声誉、顾客、卖场通道、视觉识别、形象等方面提升森马品牌影响力。2003年森马聘请香港小天王谢霆锋和香港美少女组合--TWINS 共同演绎“穿什么就是什么”的品牌休闲风格。2008年,森马又正式携手时下两岸三地最具人气的当红偶像--罗志祥和中韩两地超人气偶像团体--SuperJunior-M共同演绎“Neverthesame”的品牌风格,更好地传播森马崇尚年轻活力、炫耀青春本质的品牌主张。2009年,森马通过对消费者更深入地研究,对时下年轻人生活形态的洞察,将品牌定位作了重新梳理。广告语也正式从“穿什么就是什么”升级为“穿什么潮

本科毕业设计_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网球训练发球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网球训练发球机

目录 1. 设计题目 (3) 2. 机械系统的方案拟定 (3) 2.1 工作原理确定 (3) 2.2 执行构件及其运动设计 (4) 2.3 原动机的选择 (4) 2.4 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性设计 (4) 2.5 机构选型及组合 (5) 2.6 方案评价及优选 (5) 3. 相关机构的尺度综合 (7) 4. 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绘制及相关性能分析或说明 (10) 5. 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11) 6. 主要参考文献 (11) 7. 附录1 (12) 8. 附录2 (12)

1.设计题目 为了减轻网球教练员陪练的工作强度,需设计一台网球训练较好用的发球装置。该装置必须能将标准的网球一个一个地从标准网球场的一边抛射过球网,使它们落在由球场白线所确定的三块场地之一内,如图所示的A、B场地,且三块球场的每一块上落球的顺序和频率必须是随机的。该装置除装球外应无需要人照管而能自动工作,每次装球可持续抛射50个球,所发出球的速度是可变化的,并希望用一个电动机驱动自动完成。此外,为了满足室内外训练均可使用,该装置还应方便于携带或移动和安装使用。 A B 设计技术要求如下: 1)标准网球的直径在65.41~ 68.58mm的范围内,其质量在0.0567~0.0585kg的范围内,网球对硬地面(如水泥地面)的反弹率在0.53~0.58之间。 2)标准网球场地形状如图所示,其尺寸: 双打为23.77m(长)×10.97m(宽),单打为22.77m(长)×8.23m(宽),而在每个端线内应留有空余地不小于6.40 m;球网的长度(即两网柱中心的距离)为12.80 m,网柱顶端距地平面为1.07 m,而球网中心上沿距地平面为0.914 m。 3)要求网球发球装置的放置高度约为1.25m,位置上下可调,且必须保持稳定,不允许发生倾翻。 4)该装置设计在实现述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尽可能地满足好的发球要求,即发出的球具有较大的攻击力,使球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方面是可以变化的。 5)若有可能的活,为了满足网球高水平训练的需要,还可以考虑对该装置作进一步的设计,即扩展能发出不同类型球的功能。如平击球(即速度快、力量大,平线飞行轨迹的过网球),切削球(即以右侧并略带下旋转,弧线飞行轨迹的过网球)和上旋球(即以上旋为主,侧旋为辅,弧形飞行轨迹的过网球),等等。 2.机械系统的方案拟定 2.1 工作原理确定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绪论 (1) 1.1CATIA V5软件介绍 (1) 1.2ADAMS软件介绍 (1) 1.3S IM D ESIGNER软件介绍 (2) 1.4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2) 2 曲柄连杆机构的建模 (3) 2.1活塞的建模 (3) 2.2活塞销的建模 (5) 2.3连杆的建模 (5) 2.4曲轴的建模 (6) 2.5汽缸体的建模 (8) 3 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 (10) 3.1将各部件导入CATIA装配模块并利用约束命令确定位置关系 (10) 4 曲柄连杆机构导入ADAMS (14) 4.1曲柄连杆机构各个零部件之间运动副分析 (14) 4.2曲柄连杆机构各个零部件之间运动副建立 (14) 4.3曲柄连杆机构导入ADAMS (16) 5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17)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1 绪论 1.1 CATIA V5软件介绍 CATIA V5(Computer-graphics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是法国Dassault公司于1975年开发的一套完整的3D 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它的内容涵盖了产品概念设计、工业设计、三维建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的生成、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电缆和管道布线、各种模具设计与分析、人机交换等实用模块。CATIA V5不但能保证企业内部设计部门之间的协同设计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企业整个集成的设计流程和端对端的解决方案。CATIA V5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摩托车行业、机械、电子、家电与3C产业、NC加工等领域。 由于其功能的强大而完美,CATIA V5已经成为三维CAD/CAM领域的一面旗帜和争相遵从的标准,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及摩托车领域。法国的幻影2000系列战斗机就是使用CATIA V5进行设计的一个典范;波音777客机则使用CATIA V5实现了无图纸设计。另外,CATIA V5还用于制造米其林轮胎、伊莱克斯电冰箱和洗衣机、3M公司的粘合剂等。CATIA V5不仅给用户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而且具有先进的开发性、集成性及灵活性。 CATIA V5的主要功能有:三维几何图形设计、二维工程蓝图绘制、复杂空间曲面设计与验证、三维计算机辅助加工制造、加工轨迹模拟、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标准零件管理。 1.2 ADAMS软件介绍 ADAMS即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该软件是美国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开发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目前,ADAMS己经被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数百家主要制造商采用。根据1999年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分析软件国际市场份额的统计资料,ADAMS软件销售总额近八千万美元、占据了51%的份额。 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郎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题目: Ⅱ、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目录空一行。空一个中文字符行。“目录”,分页,居中,加黑宋体二号。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

…………………2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2 ……………… 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第二节…………………………….. …………………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 ……………… 第三章结论 (10) ……………… 心得体会 (42)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1、移动台 MS 二级标题“1、”,左对齐,加黑宋体小三号。移动台是公用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NMCDPPSPCSSEMC OSSOMCMBTSSBTSBSCHLR/ MSC/VLRAUC BSSEIR NSSPSTNISDNPDN 图 GSM系统

组成 2、基站子系统 BSS 图编号及图名“图”,位于图下,居中。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通信,进行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它通过与网络子系统NSS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⑴、基站收发信台 BTS 三级标题“⑴、”,左对齐,加黑宋体四号。基站收发信台BTS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①收发信台组成四级标题“①”,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 BTS包含有若干个收发信息单元TRX,而一个TRX有八个时隙,………………。●收发信息单元 五级标题“●”,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收发信息单元是………………。●其它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②收发信台作用 收发信台的主要作用有………………。 ⑵、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3、网络交换子系统 NSS - 4 -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论文

自动化学院 电子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050831 班学生:陈淑萍 课题名称:输出可调到0V的基准电压源 课题要求:一、具有以下功能: 1、输出电压:0-8V连续可调 2、输出电流(8V时):0-40Ma 二、完成原理图、PCB图设计 三、完成安装及调试。 四、写出设计报告。 课题内容: 第一周:查找相关资料;方案设计。 第二周:设计原理图、PCB图。 第三周:完成安装及调试。撰写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1].王庆主编. Protel99SE & DXP 电路设计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 2006.6 [2].康华光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 [3].康华光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 系负责人:王庆指导教师:肖慧荣时间:2008年1月12日

输出可调到0V的基准电压源 学生姓名:陈淑萍班级:050831 摘要:基准电压源是一种用来作为电压标准的高稳定度电压源。目前,它已被广泛用于数字仪表、智能仪表和测试系统中,是一种颇有发展的新型特种电源集成电路。它的主要特点是电压稳定度高,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能通过外部元件作精细调整,获得高准确度的基准电压值。可采用齐纳稳压管来获取基准电压。当稳压管被反向击穿时,其稳定电压基本保持恒定。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廉,缺点是稳定性差、高温度漂移、功耗及噪声较高、输出阻抗较高。 此设计应用稳压管及集成运放、三极管来组成稳压电源,可用电位器来实现其可调,电路主要功能是能输出由0V到8V连续可调的电压。 关键字:可调 0V 基准电压源 (次页与下一页对调)

(完整版)JAVA课程设计_基于mysql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1.目录 概述 (3) 一、课题介绍 (3) 二、目的和要求 (3) 三、任务计划 (3) 需求分析 (5) 一、学生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5) 二、系统功能分析 (5) 三、系统结构框图 (5) 数据库设计 (7) 一、创建数据表的结构 (7) 二、各表功能及其关系 (7) 系统模块功能的实现与界面设计 (8) 一、系统主要模块 (8) 二、欢迎界面 (9) 三、主菜单界面 (9) 四、子菜单 (10) 五、学生信息录入 (11) 六、学生信息查找 (12) 七、学生信息删除 (13) 八、学生信息修改 (14)

课程设计心得 (15) 一、程序结构设计培养 (15) 二、书写习惯养成 (15) 三、注意程序简洁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项目源代码 (18) 一、数据库连接(D B C ONNECTION.JAVA) (18) 二、学生信息数据库管理(S TUDENT_D AO.JAVA) (18) 三、欢迎界面(W ELCOME.JAVA) (23) 四、主菜单界面(M ENU.JAVA) (24) 五、子菜单界面(S ON_M ENU.JAVA) (27) 六、添加功能(A DD_M ENU.JAVA) (31) 七、查找功能(F IND_M ENU.JAVA) (34) 八、删除功能(D ELET_M ENU.JAVA) (36) 九、修改功能(C HANGE_M ENU.JAVA) (38)

概述 一、课题介绍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实现一个面向学生信息的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通用的管理系统。很多大、中、小学校都需要拥有自己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以便对本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较完整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同样也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 由通用的学生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系统包括院系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课程管理、学生从成绩管理等主要功能。 该系统要求使用JA V A和MySQL作为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系统设计涉及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界面等几个方面内容。 二、目的和要求 2.了解JA V A语言的特点及使用的范围,掌握开发软件平台的搭建。 3.要求使用JA V A和MySQL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主要 功能如下: 1)院系信息管理 院系系统信息的录入,包括院系编号、院系名称等信息; 院系信息的修改、删除、查询。 2)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院系、班级等信息;

xx大学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xx大学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theoryofmachinesandmechanisms)研究机构和机器 的学科,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一般把机构和机器合称为机械,因而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为机械。以下是带来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借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接触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一学期了,而这学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 了一个学习机械的乐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机械器件、机件组合而成的机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车、机器人、航天飞机等机械技术所震撼,感慨机械工作者的伟大,。然而这种激动就在接近本学期结束之时,终于实现了,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机械课程设计。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脱离老师的管束,和同学们分组探 讨自动送料冲床的结构设计,把学了一学期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设计之前,指导老师把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与条件讲解清 楚后,脑子里已经构思出机构的两部分,即送料机构和冲压机构,把每一部分分开设计,最后组合在一起不就完成整体设计了吗?这过程 似乎有点简单,可是万事开头难,没预料到这个“难”字几乎让我无法逾越,如槽轮间歇机构,要满足送料间歇条件,就必须按照规定的运动规律即参数,设计一个满足运动条件的槽轮机构,这是机械原理课堂上没有讲过的,因为这部分只是课本了解内容,但涉及这个槽轮机构对整个课程设计来说又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我跟郑光顺跑到图书

馆,恨恨地找了一番,终于借到与这次课程设计有关的六本参考资料书,拿回来后一本一本地看下去,把槽轮有关的内容一一浏览,结果,令我们欣喜的是这槽轮机构的各种参数都被罗列出来了,而且还有一道例题,按照例题的思路很快地设计出了槽轮机构,即送料机构设计完成。 做成了槽轮送料机构,我们的冲压机构有存在很大的难题,将 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组合完成一个特定的运动,这是没有学过的,凸轮机构倒是很容易地算出来了,但是连杆机构既要满足角度条件又要满足高度条件,解析法是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弄懂的,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只能选择图解法了,组长张瑞朋和郑光顺大晚上的坐在电脑旁边,用CAD作图,用QQ语音进行交流,高科技显然被引进了我们的课程 设计,两位“工程师”边做图边把存在的问题说出来,最后在他们二位加夜班的情况下,与第二天早上突破了这个难题。与此同时我们另外五人也拿出了两套备用方案,各自完善了参数。一周后方案基本完成,进入作图阶段。但在作图之前经过七人反复讨论决定采取第三套凸轮连杆组合方案,因为这套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急回这一特性,而其他两套方案都在这一特性上欠缺,方案的选择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作图可以说是学机械的家常便饭,不过这最基本的功夫又是最 耗时、最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的。从本周一起2张2号图纸必须在周三完成,将我们设计机构完全呈现出来。由于我们组合机构比较复杂,所以除作最基本的结构件图外还得完成结构件图的侧视图,以便答辩时老师能够读懂我们的作业,这一任务无疑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连杆机构B完美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连杆机构设计B4 姓名:戴新吉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1级3班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用解析法按计算间隔进行设计计算; 2.绘制3号图纸1张,包括: (1)机构运动简图; (2)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在计算点处的对比表; (3)根据对比表绘制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的位移对比图; 3.设计说明书一份; 4.要求设计步骤清楚,计算准确。说明书规范。作图要符合国家标。按时独 立完成任务。 目录

第1节平面四杆机构设计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是根据给定的要求选定机构的型式,确定各构件的尺寸,同时还要满足结构条件(如要求存在曲柄、杆长比恰当等)、动力条件(如适当的传动角等)和运动连续条件等。 根据机械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的不同,对连杆机构设计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设计要求可归纳为以下三类问题: (1)预定的连杆位置要求; (2)满足预定的运动规律要求; (3)满足预定的轨迹要求; 连杆设计的方法有:解析法、作图法和实验法。 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对于四杆机构来说,当其铰链中心位置确定后,各杆的长度也就确定了。用作图法进行设计,就是利用各铰链之间相对运动 的几何关系,通过作图确定各铰链的位置,从而定出各杆的长度。 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图解法的特点是直观、简单、快捷,对三个设计位置以下的设计是十分方便的,其设计精度也能满足工作的要求,并能为解析法精确求解和优化设计提供初始值。 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分为四种情况: (1) 按连杆预定的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2) 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角位移设计四杆机构; (3) 按预定的轨迹设计四杆机构; (4) 按给定的急回要求设计四杆机构。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论文报告

中南大学 《过程控制仪表》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液位控制系统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专业班级 设计日期 2011年6月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意义 (3) 1.3课程设计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第二章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 (3)

2.1设计内容及要求 (3)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4) 第三章实验内容及调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4) 3.1实验目的 (4) 3.2实验内容 (5) 3.2.1流量单闭环控制系统 (5) 3.2.2流量比值控制系统 (6) 3.3实验调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 (7) 第四章液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9) 4.1液位控制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 (9) 4.2液位控制系统变送器以及开关阀的选择 (10) 4.3控制算法 (11) 4.4系统控制主机的选择 (11) 4.5系统的硬件设计(单纯的逻辑控制) (13) 4.5.1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主电路图 (13) 4.5.2 I/O接口的分配 (13) 4.5.3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I/O设备 (14) 4.5.2 控制系统硬件介绍 (14) 第五章系统软件设计 (16) 5.1系统软件设计1(单纯的逻辑控制) (16) 5.1.1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16) 5.1.2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7) 5.1.3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19) 5.2系统控制的程序 (20) 5.3 加入PID控制的指令的软件程序 (20) 5.3.1PID控制系统梯形图 (21) 5.3.2PID控制系统的指令: (24) 第六章收获、体会和建议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为《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而开设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现代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前期课堂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XX 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直流电源串联稳压电路 系别班级:XX 学生姓名XX 学生学号: XX 指导老师: XX 设计时间: XX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直流稳压电源。 二、技术指标及要求: 1、输出电压U0在7~9V之间连续可调; 2、最大输出电流I oM=500mA; 3、电压调整率≤0.1%(输入~220V,变化±10%,满载); 4、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220V,空载到满载); 5、波纹抑制比≥35dB(输入~220V,满载); 6、有过流保护环节,在负载电流为600mA时实施动作。 三、摘要: 本设计由七个模块电路组成:变压整流滤波电路,调整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路,采样电路,负载电路。采用分立元件串联稳压电路结构,使用了NPN晶体管,具有输出电压范围宽,输出电流大的特点。

四、设计方案: I. 采用模块化思想,对整个电路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分析,计算与论证。 II. 串联式稳压电源具有较宽的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合理的选择元器件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指标,如: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纹波抑制比等,但效率较低。III. 针对设计指标及要求,应当选择串联式稳压电源。 五、电路的设计: I、变压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当输入为U i220V交流电压时,首先通过变压器降至U I20V左右交流 电压。整流部分选用了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出U0为25V直流电压。U o=1.414U I(1-T/4R L C) 通过调整T,R L,C可得U O需要的电压。 本电路的目的在于从50Hz、220V的交流电压中得到直流电压。电路如下图所示:

(毕业论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甲苯混合液浮阀塔设计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07月01日 板式塔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苯-甲苯混合液浮阀精馏塔设计 二、设计条件 1、年处理量:苯-甲苯混合液8吨/小时; 2、泡点进料,进料苯含量为41%(质量分率,下同); 3、塔顶苯含量不低于96%;塔底苯含量不高于4% 4、塔顶压力4Kpa(表压);单板压降≤0.7Kpa;常压操作(101.325kpa); 5、回流比R /R min:自取 三、设计任务 完成精馏塔工艺设计,运用最优化方法确定最佳操作参数;精馏设备设计,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用;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塔板结构简图和塔板负荷性能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2、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塔板数的确定; 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的物性数据的计算。 5、精馏塔塔体工艺尺寸的计算; 6、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7、塔板流体力学的验算; 8、塔板负荷性能图; 9、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 10、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选型计算; 11、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12、绘制塔板结构简图; 13、绘制精馏塔设计条件图;

14、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四、设计要求 1、设计步骤详细清楚,每项设计结束后列出计算结果明细表; 2、选用的计算公式、图表、数据正确并注明来源,符号和单位要统一。 3、要求能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设计及绘图。 4、设计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装订成册上交。 五、设计时间:两周

序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恒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连续精馏浮阀塔的设计,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板式塔将其分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 题的情况为依据,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