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信令配置

7号信令配置
7号信令配置

1. 数据库的建立

在数据库中配置7号信令系统的顺序如下图所示:

BOA(电路板表):配置DTU和PCU板。

SYSEDT(系统编辑表):设置ISDN用户部分(ISUP),并改变系统参数。MTP(消息传递部分):在MTP协议的第二层、三层配置信令链路。

TRU(中继组):配置ISUP中继组,它将具有承载用户话音和数据的功能。FAC(控制设备):为ISUP中继组建立ISUP控制设备。

PAT(路由模式表):为7号信令控制设备配置路由模式表。

COL(收集路由表):配置使用7号链路的收集模式。

1) 在BOA中增加DTU和PCU电路板

B ...? boa

BOA ...? add

Board type ...? 2mb

Slot ...? 01-04

Acceptable bit error rate for FAS [4] ...?

Receive frame slip counter limit (1 - 254, or OFF) [254] ...?

Prompt maintenance alarm counter limit (1 - 254, or OFF) [254] ...? Remote prealarm counter limit (1 - 254, or OFF) [254] ...?

Out of service prealarm counter limit (1 - 254, or OFF) [254] ...? Prompt maintenance alarm on delay [2.0] ...?

Prompt maintenance alarm off delay [2.0] ...?

Remote alarm on delay [0.3] ...?

Remote alarm off delay [0.3] ...?

DSP Capable [N] ...?

Signaling type [STANDARD] ...?

Channel 16 mode [CAS] ...? hel

Valid modes are:

CAS - 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ing

CCS - 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 SS7 )

Channel 16 mode [CAS] ...? ccs

Circuit number (1 - 32, ALL, or END) [END] ...? all

Circuit type [NONE] ...? tup

Circuit number (1 - 32, or END) [END] ...? 31

Circuit type [TUP] ...? cc(当第16路作为CC时,相应的CIC号也须留出来,但不使用)

Comment ...? link 1,slc 0

Circuit number (1 - 32, or END) [END] ...?

Circuit comment ...?

... ADDING 2MB BOARD AT SLOT LOCATION 01-04 ...

BOA ...? add

Board type ...? pcu2

Slot ...? 1-12

Circuit number (1 - 2, ALL, or END) [END] ...? 1

Channel type [NONE] ...? ss7

Circuit comment ...? slc 0

Circuit number (1 - 2, ALL, or END) [END] ...? 2

Channel type [NONE] ...? ss7

Circuit comment ...? slc 1

Circuit number (1 - 2, ALL, or END) [END] ...?

... ADDING PCU2 AT SLOT LOCATION 01-12 ...

2) 系统编辑表SYSEDT

配置系统级别信息

SYSEDT...?ss7

SYSSS7...?System

SYSLEV...?MOD

Origination Point Code (OPC)...?2-2-2 ( HARRIS系统的源点代码,市话局定) Local Town...?

Local State...?

Local Building...?

Local Building Subdivision...?

... SYSTEM LEVEL INFORMATION MODIFIED ...

SYSLEV...?EXIT

SYSSS7...?

3) 增加消息传递部分信息

固定DTU电路到PCU

为你的每条信令链路完成下面过程。

MTP...?Nailed

NAILED...?ADD

Source circuit location...?1-4-31(DTU透明通道电路号)

Destination circuit location...?1-12-1(PCU连接到的位置)

Comment ...? slc lc 1 0

... ADDING NAILED UP PCU CONNECTION 01-04-31 AND 01-12-01 ...

Nailed...?EXIT

MTP...

增加2级实体信息

对系统中每块PCU安装位置的确定。

MTP...?L2

L2...?L2

L2 entity...?ADD

Enter L2 entity(1-20)...?1 (1-20之间的代表实体的号码。这仅仅是你选择的识别号,每加一个PCU就要加一个实体。)

Slot...?1-12(此实体使用的PCU的机架-插槽号)。

Enter module number [1](1-1)...?

... ADDING L2 ENTITY 1 ...

L2 entity...?EXIT

增加2级链路

L2...?LINK

L2 LINK...?ADD

Enter link ID(1-20)...?1(此链路的识别号,在1-20之间,当你配置此链路的第3级时,使用相同的号)

Circuit location...?1-12-1(运行此链路的PCU的机架-插槽-电路位置)

Enter error type [BASIC] ...?

Select baud rate(56K or 64K)[64K]...?

Enable PCM Inversion [N]...?

... ADDING LINK 1 ...

L2 LINK ...? exi

增加3级实体信息

MTP...?L3

L3...?L3

L3 entity...?ADD

Lever 3 ID(1-20)...?1(三级实体只加一个)

Enter slot location...?1-12(控制这个实体的包控制单元(PCU)的机架-插槽,如果在二级实体中加了二块PCU,那么在三级实体中也只须加一块PCU的位置,数据库会自动在二块PCU中选择,即使拨掉一块也没关系。)

Enter module number (1-1) [1] ...?

... ADDING L3 ENTITY 1 ...

L3 entity ...? exi

增加3级链路

MTP...?L3

L3...?LINK

L3 link...?ADD

Enter link ID(1-20)...?1

Enter destination network ID(0-255)...?1

Enter destination cluster ID(0-255)...?1

Enter destination member ID(0-255)...?1

Enter signaling link code(0-15)...?0(识别该链路的数值,在0到15之间。该编号对应链路组必定是唯一的。你的系统和所连的系统都需要对这个链路使用相同编号,此码与对方局协商而定。)

注:信令链路代码对于每个链路组是特定的,这说明对不同链路组可使用相同的代码编号。只是确保在链路组中的每个链路有唯一的代码。

... ADDING LINK 1 ...

L3 Links...?EXIT

增加3级链路组

下面的过程用于所连接的每个链路组都有同样的目标点代码(DPC)。

L3...?LINKSET

L3 linkset...?ADD

Linkset ID(0-20)...?1

Link ID(1..20),END)...?1

Link ID(1..20),END)...?END

Network Indicator [NATIONAL] ...?

Modify timers [NO] ...?

... ADDING LINK SET 1 ...

L3 link ...? exit

L3 ...?

增加3级路由

L3...?ROUTE

route...?ADD

Enter network ID(0-255)...?1

Enter cluster ID(0-255)...?1

Enter member ID(0-255)...?1

Linkset ID(1..20),COMBINED,END...?1

... ADDING ROUTE 1-1-1 ...

L3 route ...? exi

L3 ...? exi

4) 增加CTUP中继组

配置一个CTUP中继组来承载用户话音和数据

TRU ...? add 1

Trunk group type [GS] ...? ctup

DSP Trunk Group [N] ...?

Incoming COS number (0 - 99) ...? 10

Trunk ID digits [NONE] ...?

No answer extension ...? n

Outgoing calls allowed [YES] ...?

Search type [HF] ...? fr

Destination Point Code (DPC) ...? 1-1-1

Glare Resolution [0] ...?

Glare Resolution Options:

0 .... NONE 你的站点对任何电路都不会有优先权,并且总是退出。其它站点总是

取得优先权。

1 .... LOW 你的站点在与其它电路冲突时,对奇数编号的电路具有优先权

2 .... HI 你的站点在与其它电路冲突时,对偶数编号的电路具有优先权

3 .... ALL 你的站点与其它站点在任何时候发生冲突时都具有优先权。其它站点总

是退出。

Glare Resolution [0] ...? 2

COT Period (0-15) [0] ...?

Satellite Circuit Indicator (Y/N) [YES] ...?n

Number of circuits (1 - 200) ...? 40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2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4] ...? (cic号由市话局定)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1] ...? 2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4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5] ...? 36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2] ...?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6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7] ...? 38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2] ...?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8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9] ...? 40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2] ...?

Circuit location [END] ...?

AW display name ...? no7_out

Teleset display name ...? c.o.

Comment ...? no7 out

... ADDING TRUNK GROUP 1 ...

TRU ...?

TRU ...? add

Trunk group number (1 - 200) ...? 2

Trunk group type [GS] ...? ctup

DSP Trunk Group [N] ...?

Incoming COS number (0 - 99) ...? 10

Trunk ID digits [NONE] ...?

No answer extension ...? n

Outgoing calls allowed [YES] ...?

Search type [HF] ...? hel

When a trunk group's circuit list is searched for an idle circuit, the type of search may be:

HF - homing forward: search from first circuit to last circuit

HR - homing reverse: search from last circuit to first circuit

CF - circulating forward: search from last accessed circuit + 1

CR - circulating reverse: search from last accessed circuit - 1

FR - first released: search from the first released circuit

LR - last released: search from the last released circuit

Search type [HF] ...? lr

Destination Point Code (DPC) ...? 1-1-1

Glare Resolution [0] ...? 2

COT Period (0-15) [0] ...?

Satellite Circuit Indicator (Y/N) [YES] ...? n

Number of circuits (1 - 160) ...? 40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1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 33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 1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3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4] ...? 35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1] ...?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5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6] ...? 37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1] ...? 2

*** CIRCUIT GROUP 2 IS ALREADY DEFINED UNDER TRUNK GROUP 1 ***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1] ...?

Circuit location [END] ...? 1-4-7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8] ...?

*** ERROR: CIC NUMBER 38 ALREADY USED BY A DIFFERENT TRUNK GROUP ***

*** TO POINT TO THE SAME DPC ***

SS7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38] ...? 39

SS7 Circuit Group Number (1 - 100) [1] ...?

Circuit location [END] ...?

AW display name ...? c.o.

Teleset display name ...? c.o.

Comment ...? no7 in

... ADDING TRUNK GROUP 2 ...

5) 配置控制设备

FAC...?ADD

Facility Number(1-625)...?1

Enable DSP Control [N] ...?

Trunk group number (1 - 200 or NONE) ...? 1

Outgoing COS number (1 - 99) ...? 9

Element [SCDN] ...?

Type of Number [NATIONAL] ...?

Numbering Plan [ISDN] ...?

Digits [SDIGITS 10] ...? sdi 15

Digits ...? overlap

Number of digits in SAM message [1] ...?

Number of seconds between dialed digits[3] ...? 6

Digits ...?

Element ...?SCLN

Type of Number [NATIONAL] ...?

Numbering Plan [ISDN] ...?

Digits [SDIGITS 10] ...?SEND 363(发局向号)

Digits [SDIGITS 10] ...?SANI 4(发主叫分机号)

Comment ...? local no7 out

... ADDING FACILITY 1 ...

FAC ...? add 2

Enable DSP Control [N] ...?

Trunk group number (1 - 200 or NONE) ...? 2 Outgoing COS number (1 - 99) ...? 9

Element [SCDN] ...?

Type of Number [NATIONAL] ...?

Numbering Plan [ISDN] ...?

Digits [SDIGITS 10] ...? sdi 15

Digits ...? overlap

Number of digits in SAM message [1] ...? Number of seconds between dialed digits [3] ...? 6 Digits ...?

Element ...? SCLN

Type of Number [NATIONAL] ...?

Numbering Plan [ISDN] ...?

Digits [SDIGITS 10] ...?SEND 363(发局向号)Digits [SDIGITS 10] ...?SANI 4(发主叫分机号)Comment ...? no7 out

... ADDING FACILITY 2 ...

PAT ...? add rp-no7

Route pattern type [STANDARD] ...?

Route/Queue/Allow point (END) ...? rou

Routing classes to allow [END] ...? all

Routing classes to allow [END] ...?

Facility number (1 - 100) ...?1

Days [END] ...? all

Hours [ALL] ...?

Days [END] ...?

Include route for queuing ...? n

Route/Queue/Allow point (END) ...? rou

Routing classes to allow [END] ...? all

Routing classes to allow [END] ...?

Facility number (1 - 100) ...?2

Days [END] ...? all

Hours [ALL] ...?

Days [END] ...?

Include route for queuing ...? n

Route/Queue/Allow point (END) ...? exit

Continuation route pattern name [NONE] ...?

Comment ...? no7

... ADDING ROUTE PATTERN 'RP-NO7' ...

6) 修改收集路由表

COL ...?MOD cr-sta

Interdigit signal [NONE] ...?

SEQ [END] ...? NXXX XXXX=rp-no7

SEQ [END] ...? 2XXX=STA

SEQ [END] ...? 1xx=rp-no7

SEQ [END] ...?

Comment ...? for normal sta

... ADDING COLLECT & ROUTE 'CR-STA' .

七号信令详解

七号信令基础

第1章 GSM信令系统简介 我们已经知道,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NSS、BSS、OSS三大子系统和 MS组成,但这只是根据功能划分的物理上的组合,大多数功能是分布在不同 的设备中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需要交换信息,协调动作:分散的设备需要 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某项任务,设备或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各种接口按照规 定的协议实现互连。在通信系统中,我们把协调不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GSM系 统中,信令消息具体体现在接口的协议和规范上,我们先从子系统互连和接口 的分层模式来说明GSM系统中主要协议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1.1 接口和协议 接口代表两个相邻实体之间的连接点,而协议是说明连接点上交换信息需要遵 守的规则。两个相邻实体要通过接口传送特定的信息流,这种信息流必须按照 一定的规约,也就是双方应遵守某种协议,这样信息流才能为双方所理解。不 同的实体所传送的信息流不同,但其中也可能有一些共同性,因此,某些协议 可以用在不同的接口上,同一接口会用到多种协议。图1-1表示了在无线接口 (Um接口)上存在的不同协议,其中SS规程用于移动台对HLR设置补充业 务的参数;MM和CM用于移动台和MSC/VLR之间交换用户移动性管理信息 和通信接续信息;RR用于移动台和BSC之间交换无线资源分配信息。 图1-1通过无线接口的各种协议 一种协议在传送过程中可以通过若干个接口,例如上述MM和CM协议在移 动台传送到MSC/VLR过程中至少要通过无线接口、Abis接口和A接口。

图1-2表示了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横向是根据物理的设备从最左边移动台开始顺次接入系统的各种系统的各种地面设施;纵向对应于各个功能层面,从最低的传输层开始,逐步到各种高层面。 MS BTS BS C MS C/VLR HLR GMS C 传输层 RR MM CM 图1-2 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 让我们先来看无线接口,它们涉及到GSM 系统中的许多重要协议。最底层是BTS 和MS 之间的传输层,然后是无线接口第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第三层的应用层,其中包括协议RR (无线资源管理),此协议也出现在“Abis ”接口和“A ”接口上。从这里可以看出,BTS 和BSC 这些设备对有些信令的交换是透明的,它们的作用只是传递信息,并不做处理。 对于网络一侧的内部连接,各设备都具备单一的接口,即用CCS7信令网支持相互间的信令交换。 1.2 GSM 系统中的接口和协议 在GSM 系统中,信令消息在不同的接口有不同的形式,也就是有不同的信令协议。为什么采用不同的协议呢?比较直观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得到优化,这一点表现在无线接口上;另一个原因就是迁就已经存在的标准。 图1-3表示GSM 系统的信令模型:

七号信令对照表

目录 第一章 TUP消息 1 第二章 ISUP消息 5

第一章 TUP消息 ACB 接入拒绝信号 ACC 自动拥塞控制信号消息 ACM 地址全消息,其中包括六种信号: ADC:地址全、计费 ADN:地址全、免费 ADX:地址全、投币式用户 AFC:地址全、空闲、计费 AFN:地址全、空闲、免费 AFX:地址全、空闲、投币式用户 ADI 地址不全信号 ANC 应答信号、计费 ANN 应答信号、免费 ANU 应答信号、未分类 BLA 闭塞证实信号 BLO 闭塞信号 BSM 后向建立请求信号 CBK 挂机信号 CCF 导通故障信号 CCL 主叫用户挂机信号(国内任选) CCM 电路监试消息 请输入资料

CCR 请求导通检验信号 CFL 呼叫故障信号 CGC 电路群拥塞信号 CHG 计费消息 CLF 拆线信号 COT 导通信号 CRA 主叫用户再摘机信号 CPM 被叫用户空闲消息 CRM 闭合用户群选择和确认响应消息 CSM 呼叫监视消息 CVM 闭合用户群确认检验消息 CVS 闭合用户群选择和确认检验请求消息 CNM 电路网管理消息 DPN 未提供数字通路信号 EAM 扩充应答消息指示 EUM 扩充后向建立不成功信息消息 FAM 前向地址消息 FOT 前向转移信号 FSM 前向建立消息 GRA 电路群复原证实消息 GRM 电路群监视消息 GRQ 一般请求消息 GRS 电路群复原消息 GSM 一般前向建立信息消息 请输入资料

HBA 因硬件故障的群闭塞证实消息 HGB 因硬件故障的群闭塞消息 HGU 因硬件故障的群解除闭塞消息 HUA 因硬件故障的群解除闭塞证实消息 IAI 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 IAM 初始地址消息 LOS 线路不工作信号 MAL 恶意呼叫识别信号 MBA 有关维护的群闭塞证实消息 MGB 有关维护的群闭塞消息 MGU 有关维护的群闭塞解除消息 MPM 计次脉冲消息 MUA 有关维护的群解除闭塞证实消息 NAM 国内地区使用消息 NUB 国内呼叫监视消息 NNC 国内网拥塞信号 NSB 国内后向建立成功消息 NNM 节点到节点消息 NUB 国内后向接续不成功消息 OPR 话务员信号 RAN 再应答信号 RLG 释放监护信号 RSC 电路复原信号 SAM 后续地址消息 请输入资料

简述七号信令网在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简要版090829.

简述七号信令网在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曹彦飞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七号信令网基本概念的介绍,在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分析了七号信令在移动通信网中的一般鉴权流程, 举例阐述了七号信令的在移动通信网中的计算方法及其配置原则。 【关键词】 :七号信令、七号信令网、信令链路 1 七号信令系统简述 在通信网中,除了传递网业务信息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在网上流动,这部分信息不是传递给用户的声音、图像或文字等与具体业务有关的信号,而是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这些都属于控制信号。因此我们说:信令是通信设备(包括用户终端、交换设备等之间传递的除用户信息以外的控制信号。 七号信令是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属于局间信令。局间信令就如同交换设备之间的对话语言, 双方遵守同一个语法规则。七号信令的语法规则就是由国际电联 ITU 提出的七号信令技术规范。我国根据这个规范制订出中国七号信令技术规范。在我国通信网上运行的交换设备都是符合中国规范的。因此任何两种交换设备之间都可以实现七号信令的互通。 2 七号信令系统的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由消息传递部分(MTP 和多个不同的用户部分 (UP组成。消息传递部分由信令数据链路 (第一功能级、信令链路功能(第二功能级、信令网功能(第三功能级三个功能级组成。用户部分主要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UP 、数据用户部分(DUP 和其他用户部分等。

2. 1 七号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即低层的消息传递部分和高层的用户部分。消息传递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将一个信令点上用户部分的消息准确可靠地传递到另 一信令点的用户部分。用户部分是消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 2. 2 七号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分功能级划分 消息传递部分简称 MTP ,它由七号信令系统的第 1、 2、 3功能级构成。 2. 2. 1 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

LTE外场信令解析

LTE外场信令解析 一、概述 目前正处于外场簇优化阶段,对信令的理解对问题点的定位有着较大的帮助,本次主要解析外场常用信令的基础解析,如后期有需求会继续完善。目前外场常见信息有6大项,本次主要介绍Masterinformationblock、System Information、SIB1、MR、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其中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信令无实质信息,暂不介绍。 二、外场Masterinformationblock解析; Masterinformationblock主要用以读取小区最常用的传输参数(系统带宽,系统帧号,PHICH配置信息),位于系统带宽中央的72个子载波。 DL_Bandwidth系统带宽,范围enumerate(1.4M(6RB),3M(15RB),5M(25RB),10M(50RB),15M(75RB),20M(100RB)),对应配置值0-5,上图为4,对应的系统带宽为15M(75RB)。

Phich_Duration 告诉UE系统PHICH符号长度,可选常规和扩展, enumerate(normal,extented),对应的配置选项0和1。 SystemFrameNumber系统祯号。 三、System Information解析; System Information消息里,包含了小区选择和接入相关的barring参数、无线资源相关的公共参数、各个物理信道、上行功率控制、UE侧定时器和计数器的相关配置信息。我们目前主要关注定时器相关消息。 T300:UE在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时启动此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前,收到RRCConnectionSetup或者RRCConnectionReject后关闭此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UE直接进入RRC_IDLE态。 T301: UE在发送RRCConnectionReestabilshmentRequest时启动该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前,如果UE收到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或者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ject或者被选择小区变成不适合小区,则停止该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UE进入RRC_IDLE态。 T310: UE在检测到物理层故障时,启动该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前,如果UE检测到物理层故障恢复,或者触发切换流程,或者UE发起连接重建流程,则停止该定时器。 T311: UE在发起RRC连接重建流程时启动该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前,如果UE选择了一个EUTRA小区或者异系统小区后,停止此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UE进入RRC_IDLE 态。 四、外场SIB1消息包含内容;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大连工业大学 通信102班07号 毛逸菲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七号信令系统的特点、应用范围等七号信令系统的概念,七号信令网的功能和组成等概念,简要分析了七号信令的应用。 关键词:七号信令、七号信令网、七号信令应用 一、No.7信令系统 信令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是在通信网的各节点(交换机、用户终端、操作中心和数据库等)之间传送控制信息,以便在各设备之间建立和终止连接,达到传送通信信息的目的。公共信道信令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将话音信道与信令信道分离,在单独的数据链路上以信令消息单元的形式集中传送若干话路的信令信息。 No.7信令是局间公共信道信令,应用于数字通信网络,它不但适用于电话、数据、移动电话业务,而且适应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多种业务的要求。 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可用于传送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局间信令,还可支持智能网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 1.1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 a.使用公共信道传送信令,利用分组交换技术,确保信令可靠传输。 b.采用可变信令单元,信令传输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短,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传送呼叫控制、遥控、维护管理信令及处理机之间事务处理信息的要求。 c.信令容量大,且易随需要改变,可适应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可提供多种网络集中服务信令。 d.采用功能模块化,使用方便,易扩展。 e.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网络的互联。 1.2 No.7信令系统的应用 a.电话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b.电路交换数据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c.传送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局间信令。

No.7信令码流详解

No.7信令码流详解 1.概述 本文适用于中国国内CDMA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本文应用了以下术语和定义: 消息传递部分MTP:在信令网中提供可靠的信令消息传递,将用户发送的消息传送到用户指定的目的地信令点的指定用户部分,在系统或信令网故障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以便恢复信令消息的正常传递。消息传递部分通常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MTP1、MTP2、MTP3。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为了满足新的用户部分对消息传递的进一步要求,CCITT补充了SCCP来弥补MTP在网络层功能的不足。SCCP提供了较强的路由和寻址功能,叠加在MTP上,与MTP3一起共同完成OSI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控制非话路相关信息在信令网中两个以上节点之间传输的功能集,为大量分散在信令网中的交换机和专用中心的应用提供功能和规程。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事务子层和成分子层。 移动应用部分MAP:No.7信令系统的应用层协议,是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的用户。MAP的主要功能是在MSC和HLR、VLR等网络实体间交换与电路无关的数据和指令,从而支持移动用户漫游、频道切换和用户鉴权等功能。2.消息结构 MTP消息结构如图1所示。 SCCP消息结构图如2所示。 TCAP消息结构如图3所示。 a.消息信号单元MSU b.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SSU c.填充信号单元FISU 图1 MTP消息结构图

F SIO 图2 SCCP消息结构图 Transaction Portion Dialogue Portion Component Portion Invoke Component 图3 TCAP消息结构图3.原始码流 (1)完整原始码流如图4所示。

7号信令基本概述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9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各种控制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都属于信令。 9信令就是各个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中的一种通信语言。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 ,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信令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9按信令的功能分为: 9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 9按信令的工作区域分为: 9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 9按信令的信道传送方式,信令分为:9随路信令 9共路信令

9信令信道和业务信道完全分开,在公共的数据链 路上以消息的形式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方式。 97号信令就是共路信令系统。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 信令设备信令设备 信令链路 话路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G uang Z hou E astone C entury T echnology 共路信令系统的特点(1) 91)信道利用率高 ?一条64Kbit/s 的信令链路可平均为3000个中继话路服务。 ?随路信令中,16个子帧的TS16仅仅为30个中继话路服务。 92)信令传送速度快 ?一条64Kbit/s 的信令链路每秒至少传送8000个数字。地址号码可以在一个消 息中发送完毕。 ?随路信令系统的记发器信号采用收发互控信号,发送持续时间长,一个信令 只能包含一个数字,如发送8位被叫号码,就需8个信令收发周期,持续几百 毫秒。在随路信令系统中,一个信令链路一般每秒传送10个左右的数字。 93)信令容量大 ?共路信令系统一个信令消息长度最大为272个字节,一个八位码就能表示256 种不同的含义,可包含多种消息,信息容量很大。 ?随路信令系统的记发器信令采用多频编码信令,前向信令为六中取二,有15 种,后向为四中取二,有6种。可见信令容量十分有限。

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精品 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 信令的基本概念 ● 信令是设备间相互协作所采用的一种“通信语言”。为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可 以配合工作,这种“通信语言”应该是可以相互理解的。 ● 通信网中的设备在信令交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约和规定,这些规约和规定就是信 令方式。信令方式包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的传送方式以及信令传送过程中使用的控制方式。 ● 信令系统是指实现某种信令方式所必须具有的全部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总和。 二. 信令的分类 信令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 ● 用户信令是用户终端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令 ● 局间信令是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或者交换机与网管中心、数据库之间传送的 信令。 2.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 随路信令是指用传送话音的通路来传送与该话路有关的各种信令,或某一信令通 路唯一地对应于一条话音通道 ● 公共信道信令又叫共路信令,是指传送信令的通路与传送话音的通路分开,信令 有专用的传送通道 1.2 信令的发展 ● 电信网较早使用的是随路信令,利用传送话音的通路来传送与该话路有关的信令。 ●第一个公共信道信令系统是CCITT 于1968年提出的No.6信令系统,主要用于模拟电话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的商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IP 电话兴起。 ●将来,电路交换网与IP 网的完全融合,最终演进为一个统一的、以IP 为承载层的分组化网络。相应地,在这个分组化网络上所有的信令均采用IP 作为承载,传统的信令网也转变为IP 信令网。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 ●

七号信令基础知识

七号信令基础知识(本文档只用于北京博安天慧的内部培训,请勿分发)

1. 信令的基本概要 1.1. 信令的概念 ● 信令:控制交换机动作的信号。 ● 信号:信号是一种统称,而信令是指具有动作含义的操作控制命令。 ● 信令方式:信令的传送所要遵守的一定的规约和规定。它包括信令的 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及控制方式。 ● 信令系统:指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时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的全体。 1.2. 信令的分类 1.2.1. 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 按照信令的信道技术来分类,信令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随路信令称为中国1号信令系统。 两端交换机的信令设备之间没有直接相连的信令通道,信令是通过话路来传送的。当有呼叫到来时,先在选好的空闲话路中传信令,接续建立后,再在该话路中传话音。信令是信令通道和用户信息通道合在一起或有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的信令方式。 共路信令:两端交换机的信令设备之间有一条直接相连的信令通道, 话路 交换机A 交换机B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 公共 控制 信令 设备 信令 设备 公共 控制 图1-1随路信令系统示意图

信令的传送是与话路分开的、无关的。当有呼叫到来时,先在专门的信令链路中传信令,接续建立后,再在选好的空闲话路中传话音。共路信令,也称公共信道信令,指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 共路信令是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目前我国采用的公共信道信令就是中国7号信令。7号信令的特点是:信令速度快,具有提供大量信令的潜力,具有改变和增加信令的灵活性,便于开放新业务,在通话时可以随意处理信令,成本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1.2.2. 线路信令、路由信令和管理信令 按功能划分: ● 线路信令是具有监视功能的信令,(用来监视主、被叫的摘、挂机 状态及设备忙闲) ● 路由信令是具有选择功能的信令(指主叫所拨的被叫号码,用来 选择路由) ● 管理信令是具有操作功能的信令(用于电话网的管理和维护) 1.2.3. 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 按区域划分: 用户线信令是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 交换机A 交换机B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 处理机 信令 设备 信令 设备 处理机 话路 图1-2共路信令系统示意图 数据链路

七号信令系统

No.7共路信令系统 1.1No.7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 MTP(消息传递部分)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TUP(电话用户部分)ISUP(ISDN用户部分) 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 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MAP(移动应用部分) 图1.1-1 No.7功能模型图 1.MTP部分又分为MTP1,MTP2,MTP3分别对应OSI七层协议中的第1,2,3层,MTP1为信令数据链路级,相当于OSI的L1物理层,主要是数据的双向传输通路,它包含数字传输通路及信令终端设备,数字传输通路采用64kb/s基本速率;MTP2为信令链路级,相当于L2链路功能级,这一级在ZXJ10的COMM板实现为两个直接连接的信令点之间进行可靠的信令消息传递而提供信令链路,主要功能为:信令单元定界与定位,差错检验及纠错、信令链路监视和流量控制;MTP3为信令网功能,它与扩展功能级SCCP合并为OSI第三层功能级,这一层主要功能是信令消息处理与信令网络管理。由于MTP层寻址只限于节点间传递,只可实现无连接的消息传递,因此它不能提供面向连接业务和全局寻址,所以在MTP3上又增加了一层SCCP功能层,SCCP是对MTP的功能补充,可向MTP提供用于面向连接等功能。另外,SCCP还可提供GT全局寻址功能,利用这一功能在消息源点或在STP点SCCP将GT译成DPC+SSN。(DPC为目的地信令点编码,SSN为本地识别SCCP用户的子系统号码)2.TUP部分属于No.7第四级功能,主要实现PSTN有关电话呼叫建立和释放,同时又

支持部分用户补充业务。 3.ISUP部分也属于No.7第四级功能,支持ISDN中的话音和非话音业务。 4.TCAP部分,这部分是位于业务层和SCCP之间的中间层,但属于OSI七层协议的第七层,TCAP用户目前包括了OMAP,MAP,INAP三大部分,TCAP具有应用层规约和功能,不具备4~6层的规约和功能。因此TCAP所包括的业务都直接采用SCCP 支持功能。 1.2No.7信令的基本消息格式 No.7信令方式采用不等长的单个信令单元消息传送各种消息,它主要由MTP处理控制消息的传递。No.7信令单元规定的三种信令单元MSU、LSSU和FISU如图1.2-1、图1.2-2及图1.2-3所示。 图1.2-1 MSU消息信令单元(LI>2) 1,2) 图1.2-2 LS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I= 图中 MSU:消息信令单元(Message Signal Unit),用来运载高层(用户部分或信令网管理功能)产生的信令消息。 LS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ink State Signal Unit),用来传递链路状态信息。 FISU:填充信令单元(Fillin Signal Unit),在无MSU和LSSU可发时,用以使链路维持同

7号信令协议栈

SS7信令系统协议简介 SS7信令协议栈,MTP1,MTP2,MTP3,SCCP,TCAP,ISUP,TUP 3.1 SS7信令协议栈 协议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的规则集合。 协议栈也就是协议的分层结构,协议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使各层相对独立,或使各层具有不同的职能。SS7协议一开始就是按分层结构的思想设计的,但SS7协议 在开始发展时,主要是考虑在数字电话网和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网中传送各种与电路有关的信息,所以CCITT在80年代提出的SS7技术规范黄皮书 中对SS7协议的分层方法没有和OSI七层模型取得一致,对SS7协议只提出了4个功能层的要求。这4个功能层如下: 物理层:就是底层,具体是DS0或V.35。 数据链路层:在两节点间提供可靠的通信。 网络层:提供消息发送的路由选择.。 用户部份/应用部份:就是数据库事务处理,呼叫建立和释放。 但随着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智能网的发展,不仅需要传送与电路有关的消息,而且需要传送与电路无关的端到端的消息,原来的四层结构已不 能满足要求。在1984年和1988年的红皮书和蓝皮书建议中,CCITT作了大量的努力,使SS7协议的分层结构尽量向OSI的七层模型靠近。 下图图示了SS7信令协议栈: MTP1(消息传递部分第一层):即物理层。 MTP1(消息传递部分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MTP1(消息传递部分第三层):即网络层。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TCAP(事务处理应用部分) ISUP(ISDN用户部分) TUP(电话用户部分) MTP1 MTP1是SS7协议栈中的最底层,对应于OSI模型中的物理层,这一层定义了数字链路在物理上,电气上及功能上的特性。物理接口的定义包括:E-1,T-1,DS -1,V.35,DS-0,DS -0A(56K)。 MTP2 MTP2确保消息在链路上实现精确的端到端传送。MTP2提供流控制,消息序号,差错检查等功能。当传送出错时,出错的消息会被重发。MTP2对应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MTP3 MTP3在SS7信令网中提供两个信令点间消息的路由选择功能,消息在依次通过MTP1,MTP2,MTP3层之后,可能会 被发送回MTP2再传向别的信令点,也可能会传递给某个应用层,如:SCCP或ISUP 层。MTP3还提供一些网管功能的支持,包括:流量控制,路由选择 和链路管理。MTP3对应OSI模型中的网络层。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CCP位于MTP之上,为MTP提供附加功能,以便通过SS7信令网在信令点之间传递电路相关和非电 路相关的消息,提供两类无连接业务和两类面向连接的业务。 无连接业务是指在两个应用实体间,不需要建立逻辑连接就可以传递信令数据。面向连接的业务在数据传递之前应用实体之间必须先建立连接,可以是一般性的连

七号信令网IP化的演进分析

七号信令网IP化的演进分析 1、信令网的演进方向 随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话音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网的融合,产生了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采用业务、控制、承载全分离的结构,使得业务接入手段多样化,并可在同一个承载网络中实现多种业务的互通。近两年来中国移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公司使用基于软交换R4结构的设备扩建GSM网络,部分省R4交换局已达到了相当规模。 此外,承载方式IP化也是网络发展的大趋势,目前的GPRS、2G软交换网中的媒体流、即将开始建设的3G R4核心网电路域及分组域以及未来的IMS业务流均已采用或将要采用IP承载方式。 随着媒体流的IP承载化,信令消息承载的IP化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R4阶段,信令应用层与七号信令相同,底层承载有TDM和IP两种方式;R5阶段以后的IMS网络信令消息不再是七号信令,而是基于IP技术的信令,如SIP等。从长远来看3G网的发展,若R4阶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考虑到成本优势,则IP信令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3G网络及信令的发展概述 2.13G网络及信令的发展 3GPP定义的WCDMA系统有R99、R4、R5、R6和R7版本。其中R99版本的3G核心网与GSM核心网相比从网络结构到信令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沿用了传统的No.7信令及信令网;R4版本的3G核心网引入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同时信令也从传统的基于TDM的承载方式开始向IP承载演进,而高层使用的仍是No.7信令应用部分;R5版本在R4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软交换架构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域,IMS域将采用全新的基于SIP的会话方式,信令寻址采用全新的DNS+ENUM方式,而CS域与PS域本身没有过多变化;R6版本在网络结构上没有变化,只是更加深入的定义了IMS域的业务。 从上述3G网络及信令的发展来看,R5/R6版本的IMS域根据设备厂家的不同采用新建节点或在现有节点上(硬件平台相同)叠加的方式实现功能,其功能及信令是全新的,不存在从现有网络演进的问题。对于现有信令网的演进主要集中在核心网CS域,而由于在R4版本以后CS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现有信令网的演进主要针对R4版本的演进。 2.23G网络中的信令需求及信令网组成 以下首先对3G R4核心网与2G GSM核心网中的主要接口与协议进行列举、比较,如表1所示。 表1R4核心网与GSM核心网信令接口、协议及承载方式对比

VoLTE注册规程详解

精心整理 目录 一、概述 二、初始注册 7.17.2三星S6手机初始注册失败 7.3步步高VIVOX6D 手机初始注册失败 7.4金立GN9010手机初始注册失败

?6?9 一、概述 用户开通了VoLTE签约,并在VoLTE终端上打开“VoLTE”、“ims服务”或“HD高清语音”开关,在开机附着成功后,UE单独发起APN=ims的PDN连接性请求,并成功建立QCI=5的ims信令默认承载,接着UE发起注册请求。 订阅 如下: ▲ 1~12步骤为初始注册,其中8~9步骤可以选择性进行(视S-CSCF本地剩余IMS认证数据情况); 13~24步骤为二次注册,20~21步骤可以选择性进行(视S-CSCF本地有无用户数据及iFC集合数据);

25~26为S-CSCF向AS(应用服务器)请求的第三方注册,根据iFC准则,涉及的应用服务器为SCCAS、VoLTEAS、IP-SM-GW等,该过程步骤较多,此图为示意图。 从附着开始的IMS注册过程中涉及了绝大多数协议:RRC、NAS、S1AP、SGsAP、GTP-CV2、GTP-UV1协议、SIP协议、Diameter协议等,作为选项还有MAP、CAP。 由于SIP消息与VoLTE优化分析紧密结合,在此简略介绍SIP协议: SIP SIP 、 。 由于本文为注册专题,那么UE发出的首条SIP消息为Register,若该注册消息中包含Contact头域内容,则为基本注册;若缺失Contact头域,则为UE查询注册状态,根据P-CSCF的配置情况来进行处理。 存在多种类型的消息体,比如文本格式的SDP消息体,或二进制格式的ISUP消息体等。

7号信令协议部分

1. Objectives After completing this course the participants will be able to: ? Explai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CITT SS NO.7 ? Explain the interface of the network ? Briefly describe signaling used in the network interface 2. Chapter 一、信令的基本概念 用以建立、维持、解除通信关系的这类信息称为信令。 其主要特征有: 信令是在用户设备与网络节点间/或网络节点间传送的信息 信令是上述信息中起监视、选择及网络管理功能的信息(在一个信令系统中,一种功能可以用几个信令来表示,而一个特定的信令又可以用来实现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功能)。 信令的分类: 按照信令工作范围:(用户信令和居间信令) 用户信令:用户终端与交换局之间使用的信令。 居间信令: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传送使用的信令。 按照信令传送所用信道:(随路信令方式和共路信令方式两类)随路信令:某个通话电路所需的信令,由该电路本身或者由某一固定分配的专用信令电路传送的信令方式。(CAS-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ling) 共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用于局间信令的传送,也称公共信道局间信令方式。(CCS-Common Channel Signalling) 二、NO.7信令 7号信令是公共信道方式的一种,CCITT自1976年开始研究No.7信令方式,在1982年提出,后在1984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7号信令系统的通用性决定了整个系统必然包含许多不同的应用功能。因此7号信令采用了模块化的功能结构,实现了在一个系统框架内多种应用并存的灵活性,对于一种应用来说只用到系统的一个子集。 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由两部分构成: 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MTP(Message Transfer Part) ?提供一个可靠的消息传递系统,只负责消息的传递。 适合不同用户的独立用户部分UP(User Part) ?为不同的电信业务应用设计的功能模块,负责信令消息的生成、语法检查、语义分析和信令过程控制。

DVI接口详解

目录 DVI的定义 (2) TMDS的定义 (2) 采用DVI接口标准的优点 (5) DVI接口规格和定义 (6)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DVI的定义 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 (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它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 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 数字显示接口(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是一种适应数字平板显示器飞速发展而产生的显示接口。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与外部显示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模拟VGA接口连接,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经过D/A和A/D两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 在DVI之前也存在一些数字接口标准,但都未能成为工业标准。目前便携系统中采用低电压差分信令(Low V 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数字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屏,但是这一技术不太适合桌面显示器。其他数字接口,如数字平板标准(Digital Flat Panel,DFP)、视频电子标准协会的即插即显标准(VESA(r)Plug and Display)、以及OpenLDI标准也未能被业界普遍接受。 TMDS的定义 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的高速串行接口,采用的是跃变最小化差分信令(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TMDS)传送数据到监视器,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 TMDO通过“on”和“off”状态间的跃变来传送数据,采用布尔异或(XOR)或者异非或(XNOR)操作这一先进的编码算法来最小化跃变,以避免额外的电磁干扰(EMI)对电缆的影响,并附加了平衡直流(DC)信号的操作。图1表示了TMDS机构的显示数据(像素)流,在这个过程中,输入的八位数据被编码为十位跃变最小化的、直流平衡的字符。(前八位是编码的数据,第九位用于识别数据是否采用了XOR或XNOR逻辑编码,第十位用于直流平衡。) 如图1所示,DVI允许两个TMDS链,每一链由三路数据通道组成,用于传送RGB信息,最大带宽为165MHz,相当于每秒165M个像素。

中国1号信令与7号信令的区别

中国1号信令与7号信令的区别 第一、概念描述 最传统的信令是中国一号信令,过去电话用的多,现在基本用的最多的是七号信令(电话和网络传输都用到)。 1号信令:又称为多频互控信令或随路信令(CAS)。随路信令是指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在我国使用的1号信令系统称为中国1号信令系统,是国内PSTN网最早普遍使用的信令。 7号信令:又称为公共信道信令。即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 在我国使用的7号信令系统称为中国7号信令系统。SS7网是一个带外数据通信网,它叠加在运营者的交换网之上,是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固定电话网或ISDN网局间,完成本地、长途和国际的自动、半自动电话接续;在移动网内的交换局间提供本地、长途和国际电话呼叫业务,以及相关的移动业务,如短信等业务;为固定网和移动网提供智能网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提供对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的传递和采集。 7号信令网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信令点是SS7信令网中处理控制消息的节点,产生消息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源信令点,接收消息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目的信令点。有以下三类信令点: 1. Service Switching Point(SSP) 业务交换点是信令消息的产生或终结点,实质上就是本地交换系统(或交换中心CO),它发起呼叫或接收呼入。 2. Signal Transfer Point(STP)完成路由器的功能,查看由SSP发来的消息,然后通过网络把每一个消息交换到合适的地方。STP把其它信令点和网络连接在一起组成更大的网络。 3. Service Control Point(SCP) 是典型的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CP是智能网业务的控制中心,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提供呼叫处理功能,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和查询数据库,验证后向SSP发出呼叫处理指令,接收SSP产生的话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7号信令网中,ISUP信令(ISDN USER PART)消息是用来建立管理释放中心局话音交换机之间的话音中继电路的,提供话音和非话业务所需的信息交换,用以支持基本的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例如:ISUP信令消息可以承载主叫ID, 主叫方的电话号码,用户名等。TCAP信令(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Application Part)消息用以支持电话业务,如免费电话,本地号码可携带,卡业务,移动漫游以及认证业务。TCAP主要包括移动应用部分(MAP)和运营、维护和管理部分(OMAP)。MAP规定移动业务中漫游和频道越局转接等程序,OMAP仅提供MTP路由正式测试和SCCP路由正式测试程序。

现代通信网概述[课后答案] 杨武军.郭娟等

第一章 1、构成现代通信网的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完成什么功能?它们之间相互通信通过什么机制实现? 答:(1)从硬件结构来看:由终端节点、变换节点、业务节点、传输系统构成。功能:完成接入交换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2)从软件结构来看:它们有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功能:完成通信协议以及网络管理来实现相互间的协调通信。(3)通过保持帧同步和位同步、遵守相同的传输体制。 2、在通信网中交换节点主要完成哪些功能?无连接网络中交换节点实现交换的方式与面向连接的网络中交换节点的实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分组交换型网络与电路交换型网络节点实现交换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答:(1)完成任意入线的信息到指定出线的交换功能(2)无连接型网络不用呼叫处理和记录连接状态,但是面向连接的网络需要。(3)电路交换的交换节点直接在预先建立的连接上进行处理、时延小,分组交换以“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时延大。 3、现代通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结构?画出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过程? 答:(1)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度、方便异构网络间的相互连通、增强网络的可升级性、促进了竞争和设备制造商的分工。(2)图略 第二章 1.简述几种主要传输介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双绞线:便宜易安装,抗干扰能力差,复用度不高,带宽窄。应用场合:电话用户线,局域网中。同轴电缆:抗干扰强于双绞线,适合高频宽带传输,成本高,不易安装埋设。应用场合:CATV,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网。光纤:大容量,体积小,重量轻,低衰减,抗干扰能力强,安全保密性好。应用场合:接入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无线介质:1.无线电:长距离传输,能穿越建筑物,其传输特性与频率有关。应用场合:公众无线广播,电视发射,无线专用网。2.微波:在空间沿直线传输。应用场合:卫星通信,陆地蜂窝,无线接入网,专用网络等.3.红外线:不能穿越同体,短距离,小范围内通信。应用场合:家电产品,通信接口等。 2.SDH的帧结构由那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由段开销SDH,管理单元指针AU-PTR,STM净负荷组成。段开销:保证STM净负荷正常灵活的传送。AU-PTR:用于指示STM净负荷的首字节在STM-N中的起始位置。STM净负荷:用户传递的信息。 3.目前使用的SDH信号的速率等级是如何规定的? 以STM-1为基本传输速率,更高速率表示为STM-N,其速率为STM-1的N倍,ITU建议支持N属于(1,4,16,64)。4.在SDH中,虚容器的含义?它在SDH中起什么作用? 虚容器:用来支持SDH通道连接的信息结构。作用:为承载各种速率的同步或异步的业务信息而设置的,任何上层业务要经过VC,然后装入净负荷区,再通过SDH传送。 5.构成SDH/SONET传送网的主要网元设备有哪些,它们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设备有:中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TM:提供传统接口用户到SDH网络的接入。ADM:具有TM的功能,主要用于环网,负责在STM-N中插入和提取低阶支路信号,实现两STM-N之间不同VC连接。DXC提供端口间交叉连接,也具有自测维护,网络故障恢复功能。 6.分析SDH/SONET传送网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技术标准统一,有性能监测,故障,隔离,保护切换功能,以及理论上无限的标准扩容方式。缺点:对于突发性很强的数据业务,带宽利用率不高。 7.简述光传送网的分层结构,为什么要引入一个光信道层,它在OTN中起什么作用? 分为光信道层,光复用层,光传输层。引入的目的:要将类似SDH/SONET网络中基于单波长的OMAP功能引入到基于多波长复用技术的光网络中。作用:路由选择,分配波长,安排光信道的连接,处理开销,提供检测,管理等功能。并在发生故障时,执行重选路由或进行保护切换。 8.OTN的帧结构,OTN中低阶信号复用成高阶信号的规则是什么? 图P51,4个ODU1对应一个ODU2,4个ODU2对应一个ODU3. 9.在现代电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独立业务网的传送网?

七号信令测试分析仪

WCDMA组网示意图 WCDMA 是英文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的英文简称,是一种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W-CDMAWideband CDMA 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SM MAP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WCDMA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等版本。目前中国联通采用的此种3G通讯标准。 七号信令测试分析仪 名 称 : 七号信令测试分析仪 型 号 : SuperLink SL107 产 地 : 中国 厂 家 : 通测 保 修 : 3年 用 途 : 七号信令测试维护

说明: 七号信令测试分析仪支持MTP 、TUP 、ISUP 、SCCP 、TCAP 、INAP 等协议测试,是进行七号信令测试维护、保证网络通畅的得力助手。 功能特点 七号信令测试分析仪支持MTP 、 TUP 、ISUP 、SCCP 、TCAP 、INAP 等协议测试,是进行七号信令测试维护、 保证网络通畅的得力助手。 信令协议解析与统计 流程分析和CDR/TDR 生成 信令链路状态监测/话务负荷统计 实时监测物理层、CIC 话路状态并记录变化情况 呼叫追踪 不完整呼叫流程分析 TCAP/SCCP 错误统计 时隙自动搜索、定时测试等 TUP/ISUP 分析 接通率/呼损分析:详细统计各项指标并关连其详细内容 全局业务质量监测:分析全网的接通率状况,定位呼损原因 用户业务质量监测:针对单个或一组用户进行统计分析 局间业务质量监测:针对各个或成组OPC 、DPC 统计分析 来/去话质量监测:对比分析不同局的来去话 接通率排行榜:比较来去话接通率以及话务量大小,并且可以根据局号、主.被叫号码等多种关键字进行高级分析 呼损原因查询:针对产生呼损的所有呼叫过程分析,能够详细到消息和源码 专家分析功能:可编程的组合、过滤,完成用户自己定义的各种分析,出各种专项报表 网间分析 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以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规程过程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 网间话务分析:针对业务、用户、信令点、局向等分析运营商内部网络或运营商之间网络的话务状况,掌握网络运行状况,排查问题和故障。 面向业务经营及VIP 分析:根据业务类型、用户类型进行排行、对比,分析重点业务、重点客户,为经营增值提供线索。 专家分析功能:基于数据库分析模块,通过高级编程过滤功能,对各项数据进行用户自定义的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