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事件中的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危机事件中的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危机事件中的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危机事件中的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一、危机事件中的媒体特性

1.即时传播

新闻是高度易腐的商品,陈腐的新闻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原则是“快”比“准”更重要。

2.集体关注

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总会来个自发式的“总动员”,记者相互打听有相互保密,四处搜寻“知情人”和“爆料者”。

3.煽情抢眼球

极度依赖网络,密切关注竞争媒体的报道角度;往往会高估和夸大事件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力图抓住“令人震惊的画面”从而对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逐级深入

从“发生了什么”到“怎样发生的”,再到“为什么发生”,趋向先“新闻”、后“调查”、再“评论”,采访是从了解到质疑再到拷问。

5.关注负面信息

突发事件的采访就是质疑,质疑又往往变成了问罪。很多当家的媒体老总审看记者的来稿时,是以是否挖出问题为好坏标准,这在报道基层单位和企业的突发事件中尤为明显。

6.新老媒体相互借力

网络舆论中的“爆料”,往往能引发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的积极呼应;而传统媒体又开始与商业网站建立“伙伴式”合作关系,重大的调查报道正式见报前发给网站编辑,请其在首页转载,用最快速度制造“媒介事件”。

7.追求独家新闻

不少媒体有一种“排他性”倾向:一条新闻如果其他媒体已经刊播了,就不再采用。也就是说,在似乎媒体一边道的情势下,会有媒体在寻求唱反调的机会。

二、危机事件的新闻传播策略

(一)抢第一时间发声

在事件刚刚发生、外界还不知道有关信息时,当事单位就发布第一批信息,成为唯一的“信息源”,让记者抢发第一篇稿子就是出自当事单位发布的新闻稿。

1.快报事实,慎报成因

要在第一时间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重在交代新闻事件的四个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而对于“如何”、“为什么”可先不作交代,以后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再作后续发布。

成因报道一定要慎之又慎:发布稿中多客观少主观,让事实和证据说话。

2.做事件的“第一定义者”

即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对危机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定性,并承担起舆论导向责任。

(二)只用一种声音说话

1.如何理解口径

口径是指对于某个话题事先准备好的表述,它确定了对于某个新闻事件的表述基础。

口径=预想的记者提问+统一的答案

2.口径准备的思路

以危机事件为例——

损失情况;

危机目前的发展态势;

当事单位介入危机的情况;

当事单位目前所采取的处置措施及准备出台的应对措施;

就社会的某些传言向政府求证,并质疑当事单位有隐瞒事实或某些不恰当的做法;

把当事单位过去的某些负面事件与当前的事件联系起来;

引发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原因,并质询责任人;

本次事件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

(三)认真回应质询问题

1.把真相告诉媒体和公众。

2.回应的内容要有针对性,紧扣关键问题,而不是简单应付。

3.回应当前的质询问题时,要注意公众随之衍生的新问题。

(四)引导媒体成为危机管理的合作者

1.为媒体的合法采访提供便利和保障。

2.了解媒体,规范管理。

3.正确应对现场记者

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既不能简单地回避,也不能盲目地应付,以免引起记者方案。

在处置危机的同时,拟好对外发布的材料,用书面材料代替随口答访。

让记者真正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不纠缠事件原因或仅仅关注某个不足的细节。

现场如果需要隔离的要立即进行隔离封锁,并向记者坐好解释工作。

(五)提高处理坏消息的能力

1.尽量把坏消息一次说完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该第一个站出来发布消息。

尽量把坏消息一次说完,工作有缺失必须及时道歉。

2.态度远远重于技巧

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表态,绝不能采取否认、抵赖的做法。

3.转移舆论关注的焦点

危机处理过程中,当事单位的新闻处置切忌把注意力始终聚焦在危机事件本身上,或者纠缠于那些一时难以化解的问题和矛盾,而应该通过新闻策划来设置新的媒体和公众话题。

在负面事件中找出正面的情节,让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引导公众的议论主题。

(六)引导正面的后续报道

1.巧妙设置议题

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适时地主动联系媒体,以电脑媒体关注的焦点和报道主题。2.被动应对不如主动“爆料”

3.采取多种沟通方式

如新闻发布会、独家采访、集体采访、联谊活动和研讨会等。

三、接受媒体采访前的准备

(一)确立核心信息

1.强调三个核心信息

发布方最想传递的

媒体最关注的

公众最关心的

2.制作核心信息时抓住两点

发布方所持有的立场、结论、态度、判断等;

支持我方立场、结论、态度、判断的论据,主要包括事实、数据、常识、公理、名言等,还可以是一些简单的例子、趣事,乃至图片、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

(二)找准死穴问题

在负面事件中,要找出那些媒体纠缠不休、又该次事件的死穴的焦点问题,准备好回答的口径。

(三)准备答问口径

1.如何理解口径

口径是指对于某个话题事先准备好的表述。

口径=预想的记者提问+统一的答案

2.口径准备的思路

以危机事件为例——

损失情况;

危机目前的发展态势;

当事单位介入危机的情况;

当事单位目前所采取的处置措施及准备出台的应对措施;

就社会的某些传言向政府求证,并质疑当事单位有隐瞒事实或某些不恰当的做法;

把当事单位过去的某些负面事件与当前的事件联系起来;

引发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原因,并质询责任人;

本次事件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

(四)提炼新闻语言

说新鲜的话。

说读者一听就懂的话。

说朗朗上口的话。

把核心内容以简洁醒目的语言进行表达,最能让记者可作为标题或导语。

四、不同场景的采访应对

(一)正面回应突击采访

1.基本态度

站在原地以亲切友好的态度回应。

2.回答严谨适度

要让谈话沿着自己预定的轨道进行,尽量重复你的主要信息,从而增加被播出的几率;

如果采访的是一群记者,就不要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任何一位记者的姓名;

不要给你的答案编号;

只回答重要的问题或问题的一个方面;

放慢语速,而且时常通过简短的停顿来强调重点词,这样也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去思考;不要让突击采访持续的时间过长。

3.礼貌拒绝采访

选择合适的借口:

我很想帮助你完成报道,但我现在不能这么做,因为……

有个会我必须马上参加,我不想对这一问题做简短而又肤浅的回答。给我的办公室打电话安排一个适当的时间吧。

我对这个话题并不十分了解,我觉得如果我妄加评论的话,对你和公众都不好。

(二)负面事件中要冷静处理刺激性的问题

充分肯定记者发问的动机,不要引爆他们的不满情绪。

紧扣核心问题回答,不要节外生枝。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公开表露烦言。

接受采访时重点在于澄清事实和修复形象,不要忙于说服记者撤稿。

(三)巧妙回答“陷阱”式的提问

1.强迫性选择

即记者提出一种人为的固定的封闭式问题,等受访者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对策:受访者千万不要错误地在记者提出的备选项中进行选择。

2.假定方式提问

记者建立一个错误的前提并假定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处境。

对策:受访者一定要坚持那些众所周知的既有事实,不要讨论所谓“最坏的情况”,不要回答任何假设性的问题。

3.先入为主的问题

记者可能会采用那些具有反面色彩的词汇进行提问。

对策:千万不要重复那些具有负面信息的话语,即使你觉得你必须否认这种指责。

4.虚拟旁证

记者引用第三方作为证人,将那些无法求证的言论归咎于他们身上。

对策:千万不要和那些看不见的人进行争论或商榷,只需避开这些问题并把话题引到你想要表达的信息上去。

5.带有感情色彩

在谈及遭受痛苦的受害者时,记者们总是善于调动公众的情绪。

对策:受访者千万不要以辩解或者怀疑的态度作出回答,较好的方式就是首先表达对当事者的关心和同情,并将话题自然转到与当时的语境相适应的内容。

6.旁敲侧击

用一些提示性的或假设性的言辞来转移话题,让受访人顺着他的思路走。

对策:使用桥梁法与记者“周旋”,始终坚持原定的主题以及相关的核心信息。

“桥梁法”的技巧分解:

第一步:在此岸先回应记者,针对问题简要作答;

第二步:架设桥梁,使用转折词:“不过”、“然而”、“更重要的是”、“我还想说的是”等等;第三步:过到彼岸,即阐述你真正想讲的东西。

工作心得:融媒体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与媒介沟通技巧(最新)

工作心得:融媒体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与媒介沟通技巧(最新)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无处不在的媒介平台,让企事业单位的媒体公关结果充满了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此,如何与媒介进行有效沟通,对企事业单位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危机迅速反应 在这个24小时新闻借助不同媒介平台滚动传播的时代,单位必须对危机做出即刻反应。在危机萌芽刚出现前,能够预防甚至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是单位应对危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免疫机制。企事业单位可视情况,建立危机预防机制,并形成稳定的管理制度保障,尤其需要加强管理者自身的危机处理意识。 任何迟滞的反馈,都可能对单位带来名誉甚至是业务方面的损失,造成信任危机。所以,在危机爆发最初的24小时,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在很多时候,危机公关的成败就在此时间段内。

2004年7月,西安杨森公司在“息斯敏”事件中回避事实,对媒体报道不作任何评价的应对方式,让公众觉得公司确实有问题。研究显示,超过65%的公众听到“无可奉告”这句话时,会视为行为者默认有罪。 因此,单位面对危机时,不仅不应该心存侥幸,反而应在危机刚开始、还没有大规模扩散之时,就主动占领先机。此外,应密切关注企事业单位同行,以及上下链和政府等可能会对企事业单位产生影响的组织和公众所发生的事件,特别要加强对重要媒体的关注,尽量在危机萌芽状态将其扼杀。 成立危机处理中心提前预防 危机的预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该化为企事业单位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其间,培养建立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和媒体信息发布中心是关键性环节。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可以按照单列科室或划归宣传部门的方式建立,其主要任务是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公众提供信息。一旦发生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心

危机中企业与媒体的沟通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2013 -2014 学年第2 学期) 题目:危机中企业与媒体的沟通 姓名:张东冉

摘要:全球化加快进程,中国的企业迎着入世的浪潮前进。然而即使有些企业业绩做到国内前列甚至第一的地位,应对危机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却并没有与其市场份额匹配。本文重点讨论危机中企业与媒体的沟通。 关键字:企业,媒体,危机,沟通 竞争环境中,企业会面对各类危机,成功的沟通策略是危机公关的重要环节,在化险为夷,防止企业形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的媒体极度灵活,各类终端设备可以现场播报,自媒体时代企业在危机中更加被动,承受着更重的舆论谴责。危机事件的突发性,舆论随之产生,而这些舆论经媒体传播,以极快的速度流散,影响范围广。成功的沟通策略,能使媒体传播向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方向发展。危机发生时,它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使消费者中的不满情绪大幅上升,若不及时找到合法渠道给予疏导,就有可能酿成大的社会动荡,带来安全隐患。企业可以通过媒体作为沟通平台,为受众的不满情绪提供宣泄渠道,引导受众对危机进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消除盲目恐慌。这时,媒体沟通就扮演了“舆论缓释剂”的角色。危机得到处置并不等于危机处理的结束,危机处理还要进入恢复管理、重塑组织形象的阶段。只有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或重新建立组织的良好信誉和声望,再度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才谈得上转危为安。在恢复管理中,重塑形象不仅凭借媒体沟通展开,而且恢复形象所做的种种努力也需通过媒体向公众沟通,向公众表明企业的真诚,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好感。在危机管理中,为了有效进行沟通,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沟通策略。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的“3T原则”,应作为危机沟通策略的重要参照。首先,以我为主提供情况。也就是说危机处理时企业要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信息的发布地、发布人都要以“我”为主。企业成为主要信源,还能防止其它信源的消息传播,使不确的消息减少传播的机会,从而主导舆论。其次,尽快提供情况。几乎所有的危机传播研究都主张要在第一时间传播信息。首先,因为危机事件具有较大新闻价值,媒体出于职业的需要会积极介入其中。媒体要求及时跟踪事态的进展、及时发布新闻,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需要,如果企业的消息不能及时发布,那么媒体只能转而寻找其他信息源,甚至对企业的沉默作出各种推测,这样便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舆论出现混乱。再次,要提供全部情况。信息发布要全面、真实,不要掩盖事实真相。要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媒介的同情与支持。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掌握以我为主原则,需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对外沟通。危机一旦发生,相关企业立即会成为新闻媒介追逐的热点。新闻媒介不仅能创造舆论、还能引导舆论。因此,如何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加强与新闻媒介的沟通,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就成为公关危机处理的重要一环。这种控制一般难度较大,所以必须开诚布公,及时向新闻机构传达有关信息。企业危机发生后媒介和公众此时最大的需求就是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为此,企业必须迅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危机事件的资料,向社会公众发布

简析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中的语言技巧_李姗姗

第4卷第10期2012年10月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Vol.4No.10 Oct.2012 简析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中的语言技巧 李姗姗 (湘潭市委党校,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与媒体沟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必须掌握基本的语言技巧,才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论文从学会巧妙回避、直面刁钻问题、适度使用幽默、善用形象语言、不被媒体左右、注重语言准确等6个方面着手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实例的探讨,试图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为领导干部提高媒体素养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领导干部;媒体;语言技巧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2)10-0161-02 当今社会是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在舆论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强大的情况下,各层级领导干部都是躲不开媒体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领导干部也是需要媒体的。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客观、清晰、完全的信息,这个时候媒体就是良好的沟通桥梁。 在当前形势下,新闻宣传不再仅仅是新闻宣传部门的职责,各层级的领导干部工作中都不能回避媒体,如果还采取缄口不言或者是无可奉告之类的方法,都将严重损害个人和集体的形象,更加无益于工作的开展。那么,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媒体、驾驭媒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都需要领导干部做到更好地运用媒体、引导舆论。在领导与媒体的沟通过程中,有一些语言技巧可以很好地帮助领导干部实现与媒体的有效沟通。 一学会巧妙回避 面对媒体提出的问题时,并不是说媒体问的任何问题都必须要回答,因为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并不等于要回答媒体的任何提问。在具体沟通过程中,媒体提出的一些问题是可以回避的,而且也应该要回避。如果勉强回答这些问题,反而可能引起新的麻烦。 第一类,是假设性问题,这一类问题必须要回避。因为假设性问题是不存在的,无法知道真正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是何种情况,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回答内容会是一种官方消息,而预测性的内容是不符合官方消息的严谨性要求的。因此,对于这类问题要回避。可以拒绝回答。 第二类,是涉及个人隐私或者涉及他人隐私的私人问题。个人隐私是不应该公开谈论的,也没有义务公开,而涉及他人的私人问题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也不应该谈论。 第三类,是不知道答案的问题。领导干部不一定对于媒体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知道、都清楚,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硬着头皮”去回答,更不能“拍拍脑门”就随心所欲地回答。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对答如流的效果而去随便回答,很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有一些话语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来使用,比如“我现在对于这件事还不太了解,我了解情况后一定再回复你”。当然这种回避必须是有限度的,不能所有的问题都不清楚、不知道,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是不清楚情况,那就没有信息公开的意义了。 对于这些可以回避的问题,领导干部应该采取巧妙的语言技巧来对答,绝不能粗暴地用“无可奉告”来对待。因为“无可奉告”并不能阻止媒体报道,反而会让媒体和公众产生更多猜测和质疑。 可以采取过渡句绕过问题回到自己需要阐明的问题。例如,“我们真正应当关心的问题是……”、“你所说的我还不太清楚,但据我所知……”,这样说出来既回避了记者提出的问题,又自然过渡到了领导干部熟悉的内容中。这样就抓住了主动权,强调了本身要强调的信息。 另外,还可以用一些不触及问题实质的模糊概念或数字来回答。比如,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美国新闻界一个突出的话题就是猜测苏联有没有原子弹,以及有多少颗。当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代表团访问美国时,有记者就问他“苏联有多少原子弹?”莫洛托夫回答说“足够”,这个足够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既回避了有多少原子弹这个在当时不能公开的秘密,又表达了前苏联的力量。恰到好处。 二直面刁钻问题 领导干部经常会遇到媒体提出的非常刁钻、尖锐甚至还带有一定挑衅性的问题,媒体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使领导透露更多的信息,或者博取更高的一个关注度。可以说,在媒体采访中,刁钻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中讲到:“越是危险的问题,你能化解的时候,你越能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政府的形象也能因此得到很大的改善和优化。所以在面对刁钻、尖锐的问题的时候,不要把它当成你的敌人,而是当成你的机会,政府的机会。”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应对媒体的能力,就要学会在刁钻的问题中提升自我水平。领导干部必须自信地面对媒体,敢于应对刁钻尖锐的问题。领导干部 161 收稿日期:2012-04-20 作者简介:李姗姗(1978-),女,湖南湘潭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政府行政管理与领导能力提高研究。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90分)

1、从专家学者的角度认为突发事件的反应因素的是?() A、管理 B、运营 C、传播 D 、以上都是 2、一般来说突发事件谣言产生的周期是多久?() A 、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 、4小时 3、以下哪个不是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的十个黄金法则?() A、上网搜索记者 B、索要采访提纲 C、和上级及时通气 D、只传达精准的和一些没被授权的信息 4、课程中140万天价医药费说的是哪所医院?() A、哈医大一院 B、哈医大二院 C、哈医大三院

D、哈医大四院 5、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当地的一位副市长说与哪个省无关?() A、辽宁省 B、吉林省 C、青海省 D、山东省 6、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尊敬记者?() A、不吵架 B、不打架 C、不蔑视 D、不回答 7、下面不属于给政府官员的忠告的“三简”的是?() A、简要 B、简短 C、简略 D、简单 8、下面属于政府官员的视角的是?() A、提高讲话效率 B、谣言都是飞毛腿 C、媒体是一个局部的放大镜 D、以上都是

9、下面属于西方媒体负面报道中国的方式的是?( ) A 、遗漏事实,偷梁换柱 B 、转移视线,片面夸大 C 、扩散流言,传播观点 D 、以上都是 1、西方媒体负面报道中国的方式有( )。 A 、遗漏事实 B 、包庇肇事者 C 、偷梁换柱 D 、任意造谣 E 、扩散流言 2、政府官员应对媒体发言要做到( )。 A 、简要 B 、间接 C 、随意 D 、简单 E 、简短 3 、干部发表事件说明要注意按( )标准做。 A 、初一语文水平 B 、一条核心信息 C 、一个创新主意

D、一分钟内讲完 E、一份正式文稿 1、和上级及时通气是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的十个黄金法则之一。() 对错 2、汶川大地震中引导媒体的经验是快讲事实,慎讲原因。() 对错 3、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该“居安思危,处乱不惊”。() 对错 4、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官员应对媒体要表面平静,内心激动。() 对错 5、媒体通常喜欢负面报道。() 对错 6、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要拒绝媒体采访。() 对错 7、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对媒体时应该保持对内、对外的口径说法一致。() 对错 8、突发事件发生后,正确的态度是积极引导媒体参与危机处理。() 对错

开展危机沟通管理体系十个步骤

开展危机沟通管理体系十个步骤

————————————————————————————————作者:————————————————————————————————日期: 2

开展危机沟通管理的十个步骤 如何在营销活动中将以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是所有公司都要面对的挑战。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公司都清楚营销计画在常规情况下和在危急情况下有何区别。 通常情况下,营销的功能是创建企业价值。危机时期,营销的资讯沟通功能是维护企业价值。 那麽,危机降临到你公司头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要知道,不发生危机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感觉和现实具有同样的破坏性。一旦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人们认为或者可能认为你的公司出了问题,你就必须执行资讯沟通计画解决他们的疑虑。 你只有两个选择:有备而战还是被动应对。反应越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这个即时通讯的世界,媒体受众对坏消息津津乐道。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公司陷入瘫痪是最危险的。危机时期,在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两方面下功夫尤显重要。 为了避免危机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失,需要建立一项危机沟通计画。以下步骤将告诉你如何去做。 步骤一:成立危机沟通小组。公司应该选派高层管理者,组成危机沟通小组。最理想的组合是,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领队,并由公关经理和法律顾问作为助手。如果公司内部的公关经理不具备足够的危机沟通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可以找一个代理者或者独立的顾问。小组其他成员应该是公司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涵盖财务、人力资源和运营部门。 步骤二:选定发言人。在危机沟通小组,应该有专门在危机时期代表公司发言的人。首席执行官可以是发言人之一,但不一定是最主要的。一些首席执行官是很出色的生意人,但并不健谈。形象沟通常常和事实沟通一样强有力。因此,沟通技巧是选择发言人的首要标准之一。 步骤三:大力培训发言人。以下两句话可以概括为什麽企业需要训练发言人如何面对媒体。"我和一个不错的记者聊了一个多小时,而他却没有报导关於我公司的最重要的资讯。""我经常在公共场合演说,所以面对媒体我没有任何问题。" 第一句话说明,自以为知道如何对媒体讲话的经理人大有人在。第二句话说明,大部分经理人并不知道如何将"最重要的资讯"传达给采访者。 并且,分析家、机构投资者、个人持股者和其他重要投资者群体作为听众,与媒体一样会对来自你公司的资讯产生误会或者曲解。所以,尽可能避免误解的发生是第一要务。举例来讲,曾经有一家运转完全正常、管理良好的公司,其价值20亿美元的股票在一天之间下跌了将近25%,就是因为有报导说,一家着名的证券公司建议抛售这只股票,而事後该证券公司对此予以否认。当然,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了。 因此,对发言人的培训,能让你的公司和职员学会如何妥善应对媒体,最大可能地使公众的说法或分析家的评论如你所愿。 步骤四:建立资讯沟通规则。公司任何职员都可能最先获取与危机相关的资讯。最先发现问题的也许是看门人、销售人员,也可能是出差在外的经理人。那麽发现问题的人应该通知谁呢?如何找到他们呢? 这就需要建立突发事件通信"树状结构图",并分发给每一个职员,该图可以准确说明面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每个人应该做什麽,与谁联络。除了有合适的主管人员之外,危机沟通小组中至少要有一名成员和一名候补成员应该在突发事件联络表中留下其办公室及家庭电话。

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

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 医疗作为高风险高技术行业,医院随时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如:医疗事故,医疗收费,病人安全等……如果处理不当,会立即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品牌形象,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如何正确地进行舆论引导、消除不良影响,将负面事件从危险转变成机遇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正确的进行舆论引导,需要用专业知识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之外,还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新闻发布和危机应对制度、学习现代新闻传播理念、掌握实用的媒体公关及新闻发布技巧,以做到未雨绸缪,处变不惊。 有些医务人员误认为回避媒体保持沉默情事就会过去。但现代社会是记者不“坏”观众不爱,记者不“坏”没有读者。如果他们采访到有价值的就报道;采访不到,就报道采访失败过程;如果连过程都没有,那就干脆报道郁闷不满的心情。没办法啊——记者总得写点什么东西啊! 那么面对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维护单位、个人利益,将真实信息传递给社会呢? 一、善解媒体:认识到位,不拒绝采访。 舆论引导、舆论宣传、舆论监督,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舆论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回避和拒绝采访将不利于宣传自己或还事实以真象。所以不要怕记者、不回避记者,不拒绝采访,接待要彬彬有礼,对有些不良记者的有意挑衅行为要不亢不卑。 互联网打破了大报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有很多致命的新闻首先是从地方小报记者那里发出来,经过网络的迅速传播,成为大报或央视、新华社等媒体的深入报道的素材。 因此,我们应做到大报、小报记者一律同等对待。 二、善待媒体:面对采访要从容自如,有礼有节。 面对记者的提问,在自己准备的内容之内的,可客观、准确的回答,对把握

提高政府官员与媒体的沟通能力及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沟通策略、方法与技巧(下) 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 B.文化基础 C.政治基础 D.社会基础 2. 邓科主任指出,社科院的量化说明中指出,目前中国的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概()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3. 邓科主任指出,中国采用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模式,而首先伸出去的是()“这条腿”。 A.社会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政治建设 4. “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武器、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这是下列哪位的话? A.郑必坚 B.胡锦涛 C.江泽民 D.温家宝 5. 邓科主任指出,曾被誉为“最具争议的市委书记”是()

A.昆明市委书记仇和 B.日照市委书记杨军 C.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 D.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 6.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言人王慧曾指出,最傻的新闻发言人说() A.长话 B.短话 C.重话 D.假话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邓科主任指出,中国目前处于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 B.邓科主任指出,中国三十年来的一切重大变化都是从社会领域开始的,并且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 C.邓科主任指出,西方国家目前处于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 D.邓科主任指出,中国三十年来的一切重大变化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并且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 2. 郑必坚先生曾指出,在现代条件下党的执政工作如果同互联网相结合,就是同()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表现。 A.新的认识工具 B.新的交流工具 C.新的生产力 D.新的生产技术 3.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艾学蛟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艾学蛟)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一、为什么要学习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管理学减法:为什么说100-1=0? 什么是危机? 危机有哪四大效应? 涟漪效应 破窗效应 蝴蝶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 案例:哪张不该倒的牌倒下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 什么是危机管理? 如何运用预测法管理危机? 案例:1、某高速公路老总如何通过预测法避免下属潜在的危机? 2、肯尼迪家族在经济危机中如何避免灭顶之灾的? 3、911发生后作为美国著名航空公司总裁将做何决策? 如何利用危机,制造危机,化危为机? 案例:1、中国政府为何在联合国利比亚禁飞区问题上投弃权票? 2、美国罗斯福总统如何制造危机创造人生辉煌? 二、危机管理创新:危机管理切割法 ●什么是危机管理切割理论? ●为什么要切割? ●如何进行切割?

案例:1、为何一次产品质量危机差点要了光明乳业的命? 2、面对苏丹红1号事件肯德基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3、面对央视315曝光瘦肉精事件双汇将如何走出危机? 4、上海浦东新区城管局钓鱼式执法的失误分析 5、丰田章男如何用切割法解决丰田“召回门”事件的? 6、中石油大连管道爆炸海域污染事件的危机公关 7、中石化如何用切割法解决其广东分公司天价酒事件的? 三、如何构建企业危机管理三大系统 如何构建危机预警系统 如何构建危机应对系统 如何构建危机善后系统 四、危机管理策略 早: 未雨绸缪 早发现早预防 案例:1、汾酒集团在假酒事件中的失误 2、为什么芯片事件会导致诺基亚与爱立信的不同命运?快: 快速决策快速处理 案例:1、某市委书记因何事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被双规? 2、法国政府如何帮助法国航空快速解决空难事件的?

危机管理沟通

第四章企业危机沟通技巧 第一节企业危机沟通概说 一、沟通及危机沟通 (一)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指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感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或交换过程。 (二)危机沟通——是指以沟通为手段,通过与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思想及情感的交流活动,以解决危机为目的的过程。 危机沟通可以降低企业危机的冲击,可能化危机为转机。事实上,对企业内部、外部的危机沟通失误很可能使普通事件演化为危机事件,一般危机变成严重危机,局部危机演化为整体危机,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危机沟通的意义 (一)对管理者个人来说,良好的沟通可以带来诸多益处 1、增进相互理解。 2、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3、化解冲突,促进不同文化差异之间的融合。 4、获取其他企业防范危机的经验、习惯、决策技能和应对危机的智慧。 5、培养危机管理者良好的心里状态,排除孤独感与脆弱心态,克服有害情 绪。 (二)从企业内部来分析危机沟通所带来的益处 1、能协调企业各个个体、要素和环节的关系,是促进企业成为整体的凝聚 剂。 2、沟通是危机管理者激励下属、进行危机预警和扭转危机局势的基本途径

和最重要的工具。 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4、在企业并购和重组等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可以更有效地解 决企业文化整合危机。 5、沟通有助于内部员工理解管理模式的变化。 (三)从企业外部看危机沟通的益处 1、及时与外界沟通,可使利益相关者知晓危机事件的来龙去脉,消除利益 相关者的顾虑。 2、能让社会公众知道企业是在积极应对危机事件,从而理解公司、同情公 司、支持公司的社会舆论氛围。 3、及时沟通,能获得新闻媒体的支持。 三、危机沟通过程 (一)一般信息沟通过程 如图9.1:一般信息沟通过程 从图9.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完整的信息沟通包括七个要素: 1、信息发送者 信息沟通从某一信息的发送者开始,然后按照发送者和接受者双方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 2、信息传递渠道

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技巧

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技巧 据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3.38亿,同时,随着互联网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传播渠道,网民的话语权开始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海量信息的互联网,论坛、博客、SNS、视频、微薄等以UGC为特色的网站聚集了大量的网民,而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和海量的信息,众多企业变得束手无策。“无冕之王”不再是那些传统媒体的记者们了,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无冕之王”。那么如何与海量的网民保持良好的沟通,便成了新媒体环境下公关的重要课题。 面对这样的课题,根据传播学规律,与网络意见领袖保持有效的沟通,并适当的进行引导,在危机频发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与网民沟通的途径。所谓网络意见领袖,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新型的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网民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网民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沟通的基本前提:充分说服企业正确认识到与网络意见领袖沟通的重要性 企业需要长期、互动、真诚、有计划地建设并维护与网络意见领袖的关系,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以企业为核心的意见领袖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达到相互促进、相互需求的理想境界。所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用足够的方法和技巧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网络意见领袖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企业首先认识到以下六大思想: 1、网络意见领袖是公司与网民沟通的最好桥梁; 2、网络意见领袖不是单纯的收钱写软文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互相协作的关系; 3、当前环境下,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网络意见领袖和销售渠道同等重要; 4、网络意见领袖不是认识一两个名人博客或者版主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和维护的网络; 5、网络意见领袖强调逐步积累的观念,要有时间、资金投入,不断培育、发展和完善; 6、网络意见领袖质量的好与坏,决定了企业市场营销的质量 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以及生活背景不同,从事的行业不同,决定了网络意见领袖绝对不是“一股好打交道”的主儿,但仔细琢磨,还是有技巧可寻,刁钻的网络意见领袖,有时候也能“为我所用”。 沟通技巧之一:善待每一位网络意见领袖,了解所要交谈的每一位意见领袖的风格,尽量以他的特长来为我所用。 根据职业和爱好不同,网络意见领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网友圈子,当前企业所需要沟通的意见领袖简单的可以分为IT、汽车、房产、时尚、食品快销和时政杂谈类,其中以IT、

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1-06-15 〔作者简介〕李倩(1983-),女,山东德州人,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李 倩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地运用媒体使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目前,一些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运用媒体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欠缺,如应对媒体的能力参差不齐,常态下与事件发生后应对媒体的状态不一致等。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在媒体的常态采访中积累经验,明确政府和媒体的角色定位,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运用媒体的能力,使突发事件得到良好的处置。 〔关键词〕领导干部;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1)04-0049-03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保持怎样的姿态积极 应对突发状况,如何利用新闻媒体引导群众、化解危机,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工作水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领导干部作为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必须尊重新闻基本规律,重视政府同媒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媒体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采访中的纪律和规范,把握好与新闻媒体交往的尺度和分寸,有效地引导舆论,使媒体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使突发事件得到良好的处置。 一、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运用媒体的素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领导干部“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及因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各级领导干部在运用媒体引导舆论方面的表现参差不 齐,急需提高运用媒体能力。笔者认为,现阶段各级 领导干部要想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素养: (一)正确认识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影响和作用。不少领导干部只注重媒体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往往忽视其舆论监督的功能。受长期以来我国媒体“稳定压倒一切”、“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报道模式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过分担心符合实情的“负面报道”会影响政府形象和领导政绩,危及社会稳定,因而“捂着”、“盖着”、“压着”,这不仅不能控制流言的蔓延,更是使自身陷入被动之中,使事态进一步恶化,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在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允许新闻媒体说好话,更要允许新闻媒体说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舆论朝着有利于突发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二)高效利用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积极作用,赢得民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各级领导干部若想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的影响作用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必须熟悉掌握新闻价值、媒体兴奋点、传播技巧等专业知识,只有了解了新闻选择标准,才能科学高 2011年8月第34卷第4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Aug.2011Vol.34%No.4 49

危机沟通

欢迎共阅河南师范大学 管理沟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危机沟通中与媒体沟通的方法 作者姓名:张静 作者学号: 0815224094 摘要:在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削弱沟通、减少联络的行为取向,从而导致更大的误解和误判,危机升级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准确、迅速地传递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图,不断加强沟通促使达成最后共识,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新闻媒体就发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新闻媒体在危机沟通机制中的作用于角色分析入手,浅谈一下企业危机沟通中正确处理与新闻媒体沟通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危机、角色、作用、方法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由于宏观大环境的突然变化(如国家标准、行业问题的暴露)以及企业在经

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生产运营,未达到客户的要求等等都会引发的一系列危害企业的行为,这就是我们说的企业危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闻媒体成为信息时代一个颇具代表的信息传递工具。在企业危机中,因为大众对他们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所以,在企业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应居于核心的地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处于危机的关键时刻,面对媒体和特定群体的注目,应如何去应对以收到最佳沟通效果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媒体在危机沟通中的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出发,只有了解了这些东西,才能更好地处理危机,选择更好地与媒体沟通方法,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权威、 最先 为官方飞、 的支持。 1 生后,最后以 威,是对付谣言的最有力的武器,在危机事件中充当着“稳压器”的作用。特别是危机事件,这种“稳压器”作用更为显着。(2)桥梁作用。媒体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在危机事件中,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向交流作用。在危机的处理中,政府依赖媒体将信息通告给公众和引导公众,公众依赖媒体传播的信息来了解紧急情况的各个方面以及相关的所有信息。(3)激励的作用。破坏性新闻往往让人感到某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能够起到激励人们奋起应战、战胜困难、推动实践发展的作用。许多事实证明,不论何时社会遭受灾难,经新闻传播,人们会迅速组织起来,形成反击力量。 (4)警戒的作用。一是对灾害的传播让人居安思危强化防范,二是对人祸的揭露给人告诫。(5)反思

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与应对媒体技巧.

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媒体应对与应对媒体技巧 突发事件其实是每天都在发生,危机是难以避免的,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国家与社会内部,甚至包括人与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危机矛盾的。作为一个政府、一个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是在其本职工作范围之内。今天之所以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如今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在这一环节可能还有不到之处,引发媒体的过分关注,从而导致舆论对政府形成较大压力,这样根本不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 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其中,汶川地震、马航坠机事件、2003年非典、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等就可以算是典型的突发事件。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改变了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原来的参与意愿强,但限于途径、渠道的问题参与是有限的;现在的民众参与政府执政社会管理的意愿越来越强,很多事情变得零容忍,一旦出事,我一定要表达我的意思,我一定要通过渠道让别人知道,所以现在的民众特点是民众开始变得认真,甚至变得较真,一个事情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搞它个水落石出,通过法律进行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一旦事情发生以后,特别是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民意,对政府往往是“有错推定”,一旦发生事情以后,如果政 府不及时应对,不有效应对,不迅速应对的话,网民就会认为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是有错的,政府会面临信任危机。 案列一 2014年3月8日,载有227名乘客及12名机组人员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MH370号航班,由马拉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上乘客包括154名中国公民,于当天凌晨时在马来西亚与越南的雷达覆盖边界失联。客机失踪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策略分析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策略 一、建立全方位的沟通关系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与媒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是个多元复杂、需要领导艺术的重要法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团队员工必须了解危机公关及危机事件处理中的若干法则,才能成功地进行危机管理。 1.公共关系的正确认知 公共关系的涵与定义 哈罗博士的解释。公共关系学者哈罗博士对公关关系做出如下的解释: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离不开原有的企业管理体制,它是在管理功能之上的一种特殊管理功能。公共关系的功能是协助建立并维持机构与群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哈罗博士的这一概念基本包含了企业以及政府公共关系的全部精神。 管理职能说。任何公共关系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是企业管理基础所附加的一种能量,也即借由评估公众的态度及公众利益,来解释一个组织的政策及措施。其中,被沟通者、群众客户市场的利益,通常作为双向传播的一个基础,其目的在于运用双向的传播,赢得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接纳,并且协助组织获得并维持有利的形象。为达成互利双赢的境界,组织必须进行长期资源的投入,而非短期的目标及规划。 可以说,管理职能说的这一解读补充了哈罗博士的不足之处。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处理危机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关系的最大功能,将是解决危机事件的重要关键点。 公共关系的功能 根据美国公共关系通讯,公共关系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报道。任何企业、政府的新闻报道,都要通过公共关系的运作来完成。 行销。严格来讲,行销部门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分支机构。 广告。公共关系能起到广告的作用,其既可以使某一单位更加有名,也可以使事件得到放大、缩小或消灭。 新闻代理。企业要想让事件公之于众,一般都需要公共关系部门跟媒体打交道。 游说及官说。常出现于西方政治体制国家中,用在法案的推动、立法的执行等方面。 公共议题的管理。例如反烟运动、环境保护等公共议题管理。 危机管理。例如消费者通过危机管理公共议题,保护自身的利益。 业务发展。公共关系作为战略部门,在整个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公共关系操作过程

(完整版)《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的道与术》学习心得

《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的道与术》学习心得 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借助自媒体平台,人人都是信息传播的渠道,都是意见表达的主体。有时孤立的事件或言论,在不经意间就能发酵成社会热点。在社会公众、各类媒体的持续关注和追踪下,极易引发企业舆情危机,形成较强的舆论态势,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影响、品牌形象蒙羞。舆情危机应对是国内多数企业的软肋,如何科学应对和引导舆论、传递品牌价值,是所有企业都应当掌握的技能。 有幸在浙大学习了《新闻发言人、网络舆情应对模拟演练》、《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应对》、《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的道与术》等课程,受益良多。结合所学所思和日常工作的经验,我认为企业应对危机,有以下关键几点: 一是居安思“危”,建立警觉的事前预警机制。任何危机事件引爆之前都会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发酵过程,并非无兆可循。企业的公关团队应在危机发生之前就解决大量的“负面情绪”,只要发现苗头就果断采取措施,不要让负面不断堆积,最后被某个危机事件引爆。通过事前预警,避免或者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要成立应对舆情监测和应对的组织,做到舆情危机处置早发现、早介入、早发声、早处理。如每天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对有影响力的媒体做到实时监控,掌握舆情动态和发展,并及时做好研判和处置。 二是临“危”不惧,建立危机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在热点频出的

当下,事件的热度很少能持续超过3天,所以企业危机公关最紧要的是在24小时内快讲事实,并在72小时内解决战斗、树立形象。再往后,天大的消息也会被慢慢淡化,企业再想要扭转形象就没有意义了。因此,面对负面信息,企业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主动出击。企业新闻发言人要在授权范围内,勇敢说、尽快说,还要学会怎么说,以避免陷入新一轮的舆情危机。要尽可能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提出整改方案,传播正面声音,迅速掌握话语权,积极影响和引导舆论走向。 三是转“危”为安,建立妥善的危机处理机制。面对突发事件,如果公众无法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可能会造成谣言满天飞。因此,一旦出现舆情危机事件苗头,企业应该马上着手应对,而且要迅速通过权威媒体或机构对外发布事实信息,让公众快速了解事件情况,以遏制虚假信息蔓延。 最近,湖南某品牌臭豆腐配料表中含有“屎”的图片在网上疯传,引发社会舆论关注。涉事企业第一时间通过当地食药监管理部门和权威媒体辟谣。同时企业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凡购买该品牌臭豆腐并在朋友圈辟谣的消费者可获得返现”,用激励手段引导消费者几何裂变式传播企业的辟谣信息,其产生的影响力不可估量,一家并不知名的食品企业通过这一危机反而收获了不少知名度。 四是重视和培养第三方力量,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社交媒体带给企业的好处是,在日常公关活动中,企业可以建立自己专属的内容传播出口,用来发布企业最想传递的信息,并且给用户积极地回应和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媒体沟通研究.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媒体沟通研究 英文题名 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Our Government and Media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关键词公共危机; 政府; 媒体; 沟通; 机制; 英文关键词 public crisis; government; media;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中文摘要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 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的危机 命名印入我们脑海,2003年的SRAS事件、2004年的禽流感危机、2005年的松 花江水污染事件、2008年南方特大雪灾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新疆“7.5”打砸抢烧暴力违法事件等等,这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 众生命健康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同时也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能否与媒体建立良好的互信沟通机制, 充分利用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与媒体保持常态的沟通,对于稳定暂时失序的社 会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这样的问题:我国政府与媒体进行危机沟通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缘由是什么?最后探讨的是,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缘由,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提高政府与媒体沟通的能力。本文具体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 者研究的现状,以及包括危机和公共危机沟通在内的相关概念介绍。第二部分 主要阐述我国公共危... 英文摘要 For the 60 year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go, China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more and more natural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have gradually appeared, and various public crises happened frequently. In the new century, one typical crisis name after another were branded on our memory, such as SRAS in 2003, the avian 摘要 5-7 ABSTRACT 7- 9 1 绪论 13-27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14 1.1.1 研究背景 13-14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4-22 1.2.1 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综述 15- 18 1.2.2 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沟通的研究综述 18- 22 1.3 公共危机沟通相关概念概述 22-27 1.3.1 公 共危机的含义 22-25 1.3.2 沟通及公共危机沟通的含义 25- 27 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沟通的必要性和原则 27-34 2.1 政治传播视域下的媒体再认识 27-28 2.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 媒体沟通的必要性 28-30 2.2.1 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内在要求 28-29 2.2.2 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应有之意 29 2.2.3 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 29-30 2.3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沟通的原则 30-34 2.3.1 速 度先行,争取舆论主动权 30-31 2.3.2 言行一致,确立信息 沟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1-32 2.3.3 制度推进,完善新闻发 言人相关制度 32 2.3.4 加强沟通,恰当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32-34 3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沟通的问题分析 34-43 3.1 个案分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35-36 3.1.1 事件的基本情况

《管理沟通》教案(危机沟通)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管理沟通 任课教师:唐永峰 所属系部:汽车商务系 教学班级:人力1401班 教学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案编写规范(试行) 第1条任课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按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每个章节的基本要求,明确重点、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教案;应注意广泛收集有关的现场资料,了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实际中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以适应新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需要。 第2条任课教师必须按教务处的教案撰写标准格式,以2课时一个教案来写。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每次课的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课型;教学课时;教学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教学后记。 第3条同一门课程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教师讲授时,提倡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统一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 第4条入职三年的新教师或上新课的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写出该课程的详细教案(简称详案)。详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编写详案的教师还要求写“教学后记”,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事件的处理、闪现的教学艺术火花、教学环节的巧妙衔接等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第5条教师讲授过二轮以上同一大纲同一版本教材的课程,可以编写简略教案(简称简案)。简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仅做了思路和纲要性的表达,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教师讲授以前上过的课程时,要认真总结过去上课的经验和不足,必须重新备课,并补充和完善教案的内容。 第6条课程教学中,需采用必要的模型、教具、演示、挂图等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应予充分重视,并在教案中予以体现。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对教学环境、电教设备、教具模型、教学挂图、教学仪器、工作材料等硬件在授课前要逐一检查和落实,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所学专业的特点,处理好本课程与先修课和后续课的衔接关系。 第7条实验、实训教案是对每一个实验、实训项目的教学设计和安排,一般包括下面基本内容要求: (一)实训课程名称、授课课题、适用班级、所需设备及工量具、上课形式、课时; (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 (三)主要教学步骤与内容; (四)操作练习、巡回指导、安全事项、总结讲评、教学后记。 第8条实验、实训教案原则上每2个课时一个教案,集中实训一个项目一个教案,但一个教案最多不超过6个课时。 第9条技能课、实训课和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课前进行试做,并做好材料、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 第10条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计算机类的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必须制作或准备多媒体课件,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 第11条各级领导、教学督导组、教师在听课时应对教师教案进行检查,作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环节之一。学院将定期开展教案检查和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