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含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及三相电路
武汉工程大学835《电路》2020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邹玲、罗明主编. 《电路理论》(第二版).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修订. 《电路》(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汪建、汪泉编著. 《电路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备注:以1为主,2、3为辅)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题时间:180分钟;3、满分:150分;4、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电路》是我校为招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以及能源动力类(专业学位)电气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设置的考试科目。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高等学校的择优选拔。
故试题的难度系数在本科生该门课程结业考试试题难度系数的基础上,适当加大。
对于该门课程总体要求是: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电路理论及方法解决综合性电路问题。
因此参加该门课程考试的考生须理解和掌握如下内容:1、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电阻的联结及等效变换;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贮能的计算;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电源的联结及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概念及求法。
2、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图、树与树支,连支、平面图;独立结点、基本回路、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和特点;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3、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电阻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的概念和应用;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
4、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正弦量的三要素,相位差和有效值,相量法; 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电路的相量模型;阻抗与导纳及其等效互换;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参考相量的选择),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用相量法计算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和应用;功率因数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特点;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四章--互感电路分析

4.8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互感线圈中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同名端的概念
点
(2)掌握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3) 掌握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特点
4.8.1 互感
互感电压的产生 同名端的概念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4.8.1 互感
1. 互感
i1 作用:
21=N2 21 11 21
克服办法:合理布置线圈相互位置减少互感作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4. 同名端的定义与判别 (1)同名端的定义
(a) 当两个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增强时,则两个 电流的流入 ( 或流出 ) 端为一对同名端, 用※、●或△ 符号表示。
11
22
N1 N2 i2 1 1’ 2 2’ i1 1 + u1 _ 1’ i2 * L2
I
j M
(2) 异侧并联
+
* I 1
j L1
I 2
*
j L2
U (R1 jL1) I 1 j M I 2 U (R2 jL2) I 2 j M I 1
U
R1
R2
I I1 I 2
U jM I [ R1 j(L1 M) ]I 1 U jM I [ R2 j(L2 M) ]I 2
R R1 R2
L L1 L2 2 M
去耦等效电路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i (2) 反接串联 i + + R1 L1 u1 M – + u L2 R2 + u – R
*
* u2
– –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欧姆定律可表示成U=RI,也可表示成U=-RI,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后的傅里叶级数不一定是一个收敛的无穷三角级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由于假定各节点电压的参考极性总是由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所以,各节点电压在相连电阻中引起的电流总是流出该节点的。
因此,节点电压方程的等式左边是各节点电压引起的流出相应节点的电流,而右边则是电流源和等效电流源注入节点的电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电阻混联是指电阻连接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理想变压器反映阻抗的性质与负载阻抗的性质相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电路,因而仍可采用一般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支路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支路数较少的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正弦电路中,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此电路一定呈感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操作者粗心大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和其外部负载所构成的电路无唯一解时,此二端网络就可能无等效电源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电工指示仪表准确度的数字越小,表示仪表的准确度越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对称三相电路Y-Y系统中不管是否含有高次谐波分量,U1=√3U()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工程上将同向耦合状态下的一对施感电流的入端或出端定义为耦合电感的同名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三相电路中,对称负载Y接无中线时,发生一相断路故障后,非断开相的相电压降低到电源线电压的一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为0,电路中无能量交换。
电路分析(第4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电路分析(第4版)》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M电路分析(第4版)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72计划学分:4先修课程M无选用教材:《电路分析(第4版)》,刘良成、陈波、刘冬梅主编,202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
适用专业,本课程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电子、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的课程,以及考研复习课程,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该课程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理及应用,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耦合电感电路,非正弦周期信号及电路的谐波分析,频率响应与谐振电路,拉氏变换及其应用,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非线性电路基础。
附录A中介绍了当前国际流行的电路仿真分析软件三、课程教学要求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或"1”。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六、学生学习建议(-)学习方法建议1.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增强的团队交流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等等。
2.通过思考,加深自己的兴趣,巩固知识点。
3.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应用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电路分析(第4版)》,刘良成、陈波、刘冬梅主编,202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在系统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当前行业的现状进行具象化实践,通过完整的案例串联数字信息、硬件结构与软件实现,帮助学生对数字信息与逻辑的本质建立更直观、更立体的思维模型。
使操作过程更加实时,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学生的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
电路理论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电路理论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理想变压器的端口伏安关系式中,当两边电压的参考极性与同名端的位置一致时,电压关系式中n取正号()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匹配概念在通信网络中是十分重要的。
负载经常被要求与电源匹配,以便获得最大功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理想变压器自感量L1和L2均为无穷大,且L1/L2也是无穷大()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耦合系数等于互感系数M与两个自感系数的几何平均值的比值()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后的傅里叶级数中的高次谐波幅值一定小于低次谐波幅值()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电磁系仪表是采用并联分流电阻的方法来扩大量程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三相不对称负载Y接有中性线时,可以利用一相计算法进行计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φz1表示电流i₂在线圈1中产生的互感磁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信号频谱通常指相位频谱()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和其外部负载所构成的电路无唯一解时,此二端网络就可能无等效电源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电感元件电压相位超前于电流n/2,所以电路中总是先有电压后有电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幅值频谱可以直观地表示周期函数中各次谐波所占比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电路中的每一个二端元件或者元件的串并联组合称为一条支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电路动态过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电路中的储能发生了变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比较测量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读数迅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两个互感同侧相并时获得的等效电感比异侧并联等效电感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不对称负载△联结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电路理论第一章

电压的参考方向和电压值的正负共同决定电压的实际方向。
例1. 图中 u(t ) 220 2 sin(314t 30 )V,试说明 t 0
1 s 两个时刻电压的真实方向。 和t 60
+
解: u(0) 220 2 sin30 110 2V 0
t=0时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u
-
《电路理论》课程介绍
一、为什么学? 二、学什么? 三、怎样学?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电路理论: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 重要技术基础课 •基础性:理论严密、逻辑性强 •应用性: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二、课程内容 (学什么?)
电路理论:电路基本概念、电路基本规律、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教材:《电路基础理论》
电容元件:表示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电压源和电流源:表示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在电路图中,各电路元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
1.1.2 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
4、电路模型
开关 白炽灯
E Ro +
10BASE-T wall plate
I + U –
S
电 池 导线
–
RL
由理想电路元件互相联接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是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 电路理论研究的对象不是实际电路器件,而是电路模型
R1
U
a
R2 R4
b
R3 R5 U2
R1
R2
U1
参考方向——事先假定的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i
i 0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i 0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1 1 180 u ( ) 220 2 sin(314 30 ) 60 60
电路理论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电路理论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要减少方程的数目,本质上要减少电路变量的数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基尔崔夫定律和叠加定理都只适用于线性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同侧相并的两个互感线圈,其等效电感量比它们异侧相并时的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不对称三相四线电路负载相电压等于电源相电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T₁]X[T₂]=[T₂]X[T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并联谐振在L和C上可能出现过电流现象,因此并联谐振称为电流谐振。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二端口的Y参数中的Y22的单位是欧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理想变压器的反映阻抗直接跨接于初级线圈两端,与初级回路相串联( )A、正确正确答案:B9.感抗的大小代表电感元件电压,电流瞬时值之比。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电阻元件在任何时刻总是吸收功率的,是一种无源元件。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无论负载为Y或△联结,每相有功功率都应为P3= Up1pcosqp。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电流所做的功称为功,其单位有焦耳和度。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如果某非正弦周期函数是奇谐波函数,则其级数展开式中含有奇次谐波和直流分量,无偶次谐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阻抗和导纳互为倒数,阻抗和导纳的串并联公式与电阻和电导的串并联公式形式分别相同。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两个互感同侧并联属于反向耦合(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理想变压器的瞬时功率为0( )A、正确正确答案:A17.当两个独立结点之间不存在直接相连的电导支路时,互导为o(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简称互感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也可采用相量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由于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在本线圈中引起的电磁感应称为自感。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图1-14(c)所示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u、i参考方向关联,吸收功率: 电压源u、i参考方向非关联,发出功率: 1-6 以电压U为纵轴,电流I为横轴,取适当的电压、电流标尺,在同一坐标上:画出以下元件及支路的电 压、电流关系(仅画第一象限)。 (1)US =10 V的电压源,如图1-15(a)所示; (2)R=5 Ω线性电阻,如图1-15(b)所示; (3)US 、R的串联组合,如图1-15(c)所示。
(a) (b) 图1-4
说明:a.电压源为一种理想模型;b.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其端电压为电压源的值;c.电压源的功率
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为无穷大。 ② 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的符号如图1-5(a)所示。其特点是输出电流总能保持一定或一定的时间函数,且电流值大小 由电流源本身决定,与外部电路及它的两端电压值无关,如图1-5(b)所示。
1-3 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一部分元件发出的总 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试校核图1-12中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正确。
图1-12 解: A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功率为发出功率,其他元件的电压与电流方向关联,功率为吸
收功率。
总发出功率:PA =60×5=300 W; 总吸收功率:PB +PC +PD +PE =60×1+60×2+40×2+20×2=300 W;
目 录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三相电路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二端口网络 16.1 复习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则取“ - ”号。 耦合电感元件是无源元件,在任何时刻t,耦合电感元 件储存的能量都是非负的。
五、正弦电流电路中的耦合电感元件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的向量形式为
互感电抗
d i1 d i2 u1 L1 Μ dt dt d i1 d i2 u2 Μ L2 dt dt
1 1 2 2
1
1 2
2
同名端示意图
1 2
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同名端实验判定
S
Rs
1 i1
2
+ U -
Ι
s
ΙΙ
V
+ -
1
2
电压表正偏意味着感应电流流出线圈II的端子2,而感应电流的作用 是阻碍i1增大导致的磁通增加,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与线圈II相交链 部分应与i1的磁通与线圈II相交链部分方向相反。因此与感应电流相 反方向的电流产生的磁通应是与i1产生的磁通与线圈II相交链部分方 向相同,故流入端子2的电流与i1所产生的磁通相互增助,端子1与端 子2为同名端。
22 i2 12
22 N2 22 L2 i2 d22 di2 i2 变化时 u22 L2 dt dt 12 N1 12 M12 i2 d12 di2 i2 变化时 u12 M12 dt dt
2
i2
u 21
2
11
线圈2的总磁链 2 与自感磁通链 22 取同一参考方向,则
反映阻抗的等效电抗的性质与副边回路阻抗 Z 22的等效 电抗 L2 X L 的性质是相反的。若副边是感性的,则反映
阻抗是容性的
当我们关心的是原边的电流或电压时,可以利用反映阻抗 将副边反映到原边上来求解; 当我们关心的是副边的负载上的电流或电压时,就应该将 负载以左包含原边的电路等效到副边上求解。
即 定义
max L1 L2
k max L1 L2
为耦合系数
0 k 1
耦合系数 K的大小与两线圈的结构、相互位 置以及周围磁介质有关。如图 (a) 所示的两线圈 绕在一起,其 K值可能接近 1。相反,如图 (b) 所 示,两线圈相互垂直,其K值可能近似于零。由 此可见,改变或调整两线圈的相互位置,可以改 变耦合系数K的大小。
设线圈1的总磁链1与自感磁通链 11取同一参考方向,
1 11 12 L1i1 M i2
2 21 22 i1 L2 i2
互感磁通链前的“+”、“-”两个符号表示互感磁通
链与自感磁通链有相互增助或相互削弱两种可能,互感磁通 链与自感磁通链的方向一致(相互增助)时取“ + ”号;
1
U 1 jL1 I 1 j I 2
U 2 j I 1 jL2 I 2
1 I 1
互感电抗
+
U1
I1
jM
I2
+
jL2 U2
2
I 2
+
U1
+
jL1
2
jL1
jL2
-
1
-
2
+ jM I 1
2
+ jM I 1
U2
2
6-2 含有耦合电感元件的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jΜ j20 Ω , RL 100 Ω ,求电流 I L 。
Is
R1
Is
R1
+
U s
L1 L2
IL
-
U s
RL
+ -
L1 M
M
IL
L2 M
I
R2 RL
I
R2
空心变压器的去耦等效电路:
第六章 含耦合电感元件的
电路 · 三相电路
本章内容提要
互感电压和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互感线圈串联、并联去耦等效 互感线圈T型去耦等效 含有耦合电感元件的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理想变压器及其电流电压关系
三相电路以及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6-1 耦合电感元件
一、耦合线圈
通过磁场相互联系的相邻的载流线圈称为耦合线圈。
L1 L2 2 L L1 L2 2
同名端同侧并联时,取上面的符号; 同名端异侧并联时,取下面的符号。
四、去耦等效电路
U j L1 I1 j I 2
I 2 I I1
I
U j L1 I1 j I 2 j L1 I1 j ( I I1, ) j ( L1 M ) I1 j I
I
M I1 L1 M L2 M
+
U
M
+
L2
I2
L1 I1
U
I2
-
-
U j L1 I1 j I 2
I 2 I I1
U j L1 I1 j I 2 j L1 I1 j ( I I1, ) j ( L1 M ) I1 j I
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符号:
1 M L1 L2 2
1
2
L1,L2 :自感系数,单位名称为亨[利] M :互感系数,单位名称为亨[利]
二、耦合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1 i1
i2 M L1
L2
+
u1
+
u2
2
1
i1
i2 M L1 L2
+
u1
+
u2
2
-
1
d i1 d i2 u1 L1 Μ dt dt
互感磁通链与自感磁通链的方向相反(相互削弱)时取
“ ― ”号。
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确定互感磁通链是取“ + ”还是
取“ - ”,即互感磁通链对自感磁通链是增强还是减弱, 引入了耦合线圈的“ 同名端 ”标记。
同名端是指分别属于各自线圈的一对端子,当两个线圈
的电流各自从这一对端子流入时,每个线圈的互感磁通与 自感磁通是相互增助的。
dW p ,得 dW L1i1 di1 L2 i2 di2 di1i2 由 dt
i2 0 0 ,到t时刻,耦合电感元件储存的能量为 设 i1 0 0,
1 2 1 2 W t L1 i1 t L2 i2 t i1 t i2 t 2 2
开)同名端时,互感电压前取“ + ”,否则取“ - ” 。
+
u1
1 i1 L1
M1
2 i2 L2
u2
+
u1
1 i1 L1
M
2
+
u2
L2
- 1’
2’
+
- 1’
i2
2’
1
i1
i2 M
L1 L2
+
u1
+
u2
2
1
i1
i2 M
L1 L2
+
u1
+
u2
2
-
1
1 i1
i2 0 2 M L1
L2
2
-
1
i2
四、耦合电感元件储存的能量
耦合电感元件是储能元件,在u1与i1取关联参考方向, u2与i2取关联参考方向的条件下,耦合电感元件吸收的瞬 时功率为
p u1i1 u2i2 d i1 d i2 d i1 d i2 ( L1 )i1 ( L2 )i2 dt dt dt dt d i1 d i2 d i2 d i1 L1i1 L2i2 (i1 i2 ) dt dt dt dt d i1 d i2 d (i1i2 ) L1i1 L2i2 dt dt dt
U jL1 jL2 j2 I j L1 L2 2 I jL I
顺接情况取“ + ”,反接情况取“ 一 ”。
L L1 L2 2
(
1 L1 L2 2
)
2. 并联
+
U
I
M
+
L2
U
I
M
L1 I1
L1 I1
L2 I2
-
2
+
u1
+
u2
-
1
-
2
三、耦合系数
( 22 )大于该电流的互感磁通链 Ψ 21 ( Ψ )。在极限情况 下 11 21 、 22 12 ,这种情况称为全耦合。
12
一般情况下,由同一个元件电流产生的自感磁通链 11
L1 L2 2 L2 i2 i2 , 全耦合时,L1i1 i1 ,
Zeq2
jM Us Z11
1
jL1 R1 1
jM
jL2 R2
+
Zeq 2
2
+ -
+
2 I2
Z11
U2
ZL
-
2
-
例6-2-1 图示电路,已知 R1 40 Ω ,R2 1 Ω , L1 4 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