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别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优劣
预应力钢丝和预应力钢绞线的区别有哪些?

预应力钢丝和预应力钢绞线的区别有哪些?预应力钢丝和预应力钢绞线都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材料,两者都具备预应力的作用,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点,本文将会从材质、规格、使用场合等方面详细介绍两者的不同之处。
材质的不同•预应力钢丝:预应力钢丝通常采用高强度冷拔钢丝,材质一般为SWRH82B,其屈服强度一般为1860Mpa。
相对于预应力钢绞线而言,预应力钢丝更加柔软,易于加工,也更加适合于一些特殊的预应力构件的制作。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的材质为低松弛抗拉强度为1860MPa的钢丝,多为6mm-7mm压扭缠绕而成,由于规格大,其防腐层也相对完善,因此更加适合于大跨度、超高层建筑等场合的使用。
规格的不同•预应力钢丝:预应力钢丝的规格通常为5mm-16mm,其中以7mm、9mm、11mm较为常见。
不过对于一些特殊预应力构件,也可以进行定制生产,规格更加灵活。
•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相对于预应力钢丝较大,一般为6mm-12.7mm,其中最常用的规格为9.3mm、12.5mm、15.7mm。
使用场合的不同•预应力钢丝:预应力钢丝一般用于小跨度混凝土结构,如隧道拱壳、构造物、桥梁、铁路轨道等,也适用于环形结构、薄壁结构以及一些较为特殊的预应力构件。
由于预应力钢丝可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定制,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广。
•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规格较大,更适合于大跨度、超高层以及大型工程中的使用,如高速公路、大型桥梁、电厂、核电站等混凝土结构中进行预应力加固。
由于钢绞线的使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序,因此其生产成本较高。
结论总之,预应力钢丝和预应力钢绞线虽然都能够起到预应力加固作用,但是它们在材质、规格、使用场合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
因此在工程设计和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需求、材料、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
预应力钢绞线规范

预应力钢绞线规范
预应力钢绞线是一种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国际上普遍制定了一些规范和标准,以下是对预应力钢绞线规范的一些介绍。
一、材料规范:
1. 钢材应符合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如GB/T 5223-200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丝》等。
2. 钢绞线的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锈蚀、裂纹和其他缺陷,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强度。
3. 对钢绞线的直径、拉力等机械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二、制造规范:
1. 钢绞线的制造过程应符合相关的要求,保证钢绞线的质量和性能。
2. 钢绞线的拉拔工艺和热处理应合理控制,确保钢绞线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展性。
3. 钢绞线的防锈和防腐处理应符合相关的标准,确保钢绞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三、计量规范:
1. 钢绞线的长度和重量应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计量,以确保每卷钢绞线的质量和长度符合要求。
2. 钢绞线的直径应测量,并与标准直径进行比对,确保钢绞线的精度和实际直径符合要求。
四、质量控制规范:
1. 钢绞线的质量控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包括对钢绞线现场抽检和实验室检测等。
2. 对钢绞线的强度、延伸性和耐久性等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钢绞线的质量符合要求。
3. 对钢绞线的包装、运输和储存也有一定的要求,以确保钢绞线的质量不受损害。
总的来说,预应力钢绞线规范主要包括材料规范、制造规范、计量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等。
这些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预应力工程质量检查

预应力工程质量检查一、预应力材料的质量检查预应力筋是预应力工程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在进行质量检查时,首先要检查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的预应力筋有钢丝、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技术标准和性能要求。
对于钢丝和钢绞线,要检查其表面质量,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
还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检验,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精轧螺纹钢筋则要检查其螺纹的完整性和尺寸精度,以及表面是否有锈蚀和裂纹等缺陷。
此外,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也是预应力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同样不容忽视。
锚具的硬度、静载锚固性能等应符合规范要求,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也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二、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的质量检查预应力筋的制作过程包括下料、编束等环节。
在下料时,要确保预应力筋的长度准确,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编束时,应保证预应力筋顺直,不扭绞。
在安装预应力筋时,要检查其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应符合设计规定,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值。
对于后张法预应力工程,还要检查预留孔道的位置、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三、预应力张拉的质量检查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工程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受力性能。
在进行张拉前,要对张拉设备进行校验和标定,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张拉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和张拉力进行操作。
张拉力的控制可以采用应力控制或伸长值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如果偏差过大,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要注意观察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的情况,如是否有断丝、滑丝等现象。
如果出现断丝或滑丝,其数量不应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否则应更换预应力筋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四、孔道压浆与封锚的质量检查孔道压浆的目的是保护预应力筋,防止其锈蚀,并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总结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一、缓粘结预应力背景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在有粘结和无粘结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预应力技术,具有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方便、造价低和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优等特点。
日本在1987 年开始研制缓粘结预应力筋,并于1996 年开始应用于桥梁的横向预应力部位,2001 年应用在桥梁的纵向预应力部位。
我国铁路桥梁也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采用缓凝砂浆作为胶粘剂的缓粘结预应力技术。
2002 年前后,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和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独自开始用环氧树脂作为胶粘剂研制缓粘结预应力筋。
2006 年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研制成功,并在工程中应用,2008 年相关行业标准立项并开始编制,2009 年被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技术推广项目。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高强钢材的抗拉强度,是我国建筑业推广的10项新技术之一,而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传统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试验和理论分析显示出其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工程实践显示出其施工工艺简单,必将会成为将来预应力市场的主要形式。
预计3部相关行业标准在2011 年报批发行,必将进一步推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
二、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由于本工程整体施工复杂,预应力梁型号多样且分散,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收到材料自身张拉适用期的限制等原因,现场施工配合尤为重要,尤其是各部位工程进度的具体安排,需要与现场及时沟通交流。
下面就逐一阐述本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的技术特点及难点。
预应力梁端模须采用木模。
根据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剖面位置在端模上打孔,孔径20~25mm。
要求梁端模就位后其圆孔应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伸出位置相对应。
本工程预应力钢绞线较长,且比较分散,因此在土建施工不用跳仓法施工,在划分流水段时宜把整道预应力梁划分在一个流水段中,同时在预应力梁上不宜设置后浇带,否则会加长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从生产到张拉完毕的时间,容易出现张拉时超过张拉适用期的情况,同时也会造成人工大量浪费,增加工程成本。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JDCC 2023-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实施规范(JDCC 2023-02)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线)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的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种类、术语和定义、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检验结果告知、异议处理、复查、附则及附录。
2 产品种类本规范涉及的产品种类为标准型钢绞线。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监督总体被实施监督的单位产品的全体。
3.2复检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为了验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按原检测方案对备用样品重新进行检验。
3.3复查发现的问题处理后,重新进行的抽样检验行为。
3.4备用样品- 1 -复检时使用的样品。
4 检验依据下列引用的文件,其最新版本或修改单均适用于本规范。
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21839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交科技规〔2020〕2号公路水路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5 抽样5.1抽样产品抽样产品应符合GB/T 5224标准的有关要求,强度级别为1860MPa。
5.2抽样方法、基数及数量5.2.1抽样方法在新建、改扩建及大修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随机抽取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
抽查的产品应具有生产企业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抽样人员应不少于2人。
5.2.2抽样基数和数量1)以同一个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批钢绞线,具有同一强度级别、同一公称直径、同一结构代号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作为监督总体。
抽样基数、抽样数量见表1。
表1 抽样基数、抽样数量2)对于抽出的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
5.3样品处置5.3.1抽取的样品在抽样现场立即封样,封样时应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样品应由检验机构的抽样人员负责携带、寄送或监督运输。
5.3.2在抽样和样品接收时,应对样品、抽样文书、防拆封措施等关键内容进行拍照,以保证对该过程的追溯性。
影响预应力钢绞线表面质量的因素

影响预应力钢绞线表面质量的因素预应力钢绞线在各项工程中的应用颇为广泛,例如在公路桥梁建设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建筑工程中作为房屋的结构索等。
但在钢绞线的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表面生锈、刮伤、不平整、折弯等表面质量问题,难以满足客户对钢绞线的要求,使得生产出来的部分钢绞线滞销,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故本文将从各个生产工艺中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预应力钢绞线表面质量的因素。
标签:预应力;钢绞线;表面质量;影响因素1 预应力钢绞线的概念及重要性1.1 预应力钢绞线的概念预应力钢绞线通常是由多根高强度钢丝构成的钢缆,并有相应的稳定化处理。
这种钢绞线是一种现有较为优秀的建筑材料,其自身的强度、韧性、松弛性等性能在各种建筑材料中都是较为优秀的,故在各领域中都有所应用,例如公路、核电、房屋等工程。
一般根据表面状态的不同来分类,包含光面钢绞线、刻痕钢绞线、模拔钢绞线和涂环氧树脂钢绞线等。
1.2 预应力钢绞线的重要性一般的鋼绞线就是一种强度较高的抗拉材料,但如果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想要使用钢绞线,就需要对钢绞线加上预应力,否则,如果混凝土开裂,或者裂缝较大的时候,钢绞线本身的应力就消耗掉了一部分,从而导致自身的高强度特性难以发挥,所以,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以及确保钢绞线能够发挥自身的应力,就对钢绞线加上预应力,即对其进行张拉,这样一来,就能够给混凝土一个压力,从而实现了两方面的优势都能够发挥出来,既发挥了钢绞线的强度优势,又能够防止混凝土的开裂。
2 影响原料表面质量的因素2.1 酸洗不彻底所用来制作钢绞线的原料需要进行的第一步处理就是进行酸洗,目的是除去原料表面的一层氧化膜。
但有时因为酸洗所用的盐酸浓度较低,浸酸时间不够,缓蚀剂添加比例不合适或者酸液没有及时的更换等原因,都会导致酸洗过程不彻底,难以将其表面的氧化膜除去,从而使得在后续的制作中,原料拉拔存在缺陷。
所以,在进行酸洗过程时,务必确保原料浸酸时间充足,并且也要防止浸酸时间过长,同时添加合适比例的缓蚀剂;此外,也要及时的更换所用的酸液,避免酸液中的亚铁离子含量过高,无法除去原料表面上的氧化膜。
钢绞线破坏的鉴别和分析

钢绞线破坏的鉴别和分析湖南新桥钢铁预应力钢绞线已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水利水电、岩土锚固、工业及民用的特殊结构工程中,在运输、保管、应用及服役阶段,钢绞线可能发生各种形式的破坏(指钢绞线的品质受到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材料不能使用或结构失效。
本文分析常见的破坏原因,提供调查的基本程序及预防建议。
1、预应力钢绞线破坏的分类(a)机械性破坏:指外置钢绞线张拉及股役时发生的机械破坏。
(b)腐蚀破坏:因防护不当及环境因素造成的各种腐蚀破坏。
(c)热损害:火灾、电焊等热因素造成的钢绞线损害。
按破坏现象还可分类为断裂、腐蚀、变形、机械性损伤等。
2、钢绞线的断裂2.1断裂原因(a)因锚具质量问题或施工技术问题导致锚具的工作效率不足。
(b)轩设计或施工原因导致的钢绞线受力不当。
(c)断裂发生在热损伤或机械损伤处。
(d)材料的冶金缺陷。
(e)钢绞线规格与需求出现偏差(如级别不对)。
拉拔造成的钢绞线方向性结构组织使其横向性能与纵向性能差别很大,侧压力的作用会降低钢绞线的强度,使断裂提早发生。
曲线孔道、钢绞线交错、锚具及千斤顶安装操作不当均可能增大侧压力。
接近400℃的稳定化处理已经减少了热力学的不稳定性,若再次受热,在400℃的较长时间加热会使位错运动加快并减少,强度开始下降,537℃的短时间加热也会破坏拉拔形成的纤维结构,使用强度明显下降,完全退火粕可能降至1100MPa以下。
2.2断裂安全(a)某工地预制厂张拉时断丝频繁,原因是该厂同时采用了塑料膜和润滑脂。
不同塑料膜后断丝完全消除。
锚具内过小的摩擦会导致对钢绞线的高压应力,而高强度钢绞线对侧压力较敏感,易导致断丝。
(b)某工地钢绞线受旁边的电焊操作伤害而发生张拉断丝(钢绞线表面可发现焊接灼伤),但工地极少有人知道这次焊接。
(c)张拉时孔道中发生咚咚声响,这是由孔道中过大摩阻造成的。
该摩阻使沿孔道应力不均匀度非常大,即钢绞线的伸长也不是均匀的。
增大的张拉力会逐步克服其中的摩擦力,使钢绞线的延伸跳跃式发展,每次重新分布的瞬间会降低两端应力,然后千斤顶又使其拉紧,这种力的快速波动导致孔道空气的震荡,产生咚咚声。
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及参数

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及参数
预应力钢绞线是一种建筑材料,可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
其规格和参数如下:
1. 绞线直径:从3mm到7mm的绞线直径可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在同一结构中,绞线直径应保持一致。
2. 应力等级:预应力钢绞线现在的应力等级为1770MPa和
1860MPa。
3. 分类:按其制造工艺和用途可分为感应加热钢丝、硬拷锚具用钢绞线和普通钢筋。
4. 公称面积:公称面积是绞线横截面积的参数。
在规格相同的情况下,公称面积越大,绞线的强度越高。
5. 扭转方向:绞线的扭转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在同一结构中应保持一致。
6. 抗拉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很高,一般在1300MPa以上。
以上是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和参数,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别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优劣
一、引言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继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预应力技术。
近年来,其以简便的施工工艺、优良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工民建领域应用最多,公路与铁路桥梁领域亦开始小规模示范应用,其应用效果得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
随着应用规模的快速扩大,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企业也逐渐增多。
然而,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大部分企业无研发及技术实力,未掌握缓粘结预应力核心技术,只是简单模仿,甚至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工艺来生产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所生产产品良莠不齐、有些甚至存在极大缺陷,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
极大影响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行业的健康、良性、平稳发展。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因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接触相对较少,并不能完全判别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优劣及合格与否。
另一方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因假冒产品低价的误导,常采购了不合格的产品而并不知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鉴于上述诸多乱象,,本文将专门阐述如何判别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优劣。
二、核心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核心技术体现在:一、缓凝粘合剂;二、护套。
2.1 缓凝粘合剂
缓凝粘合剂是该技术第一核心,是实现缓粘结预应力施工阶段可自由张拉,固化后达到有粘效果的关键。
现许多企业不掌握缓凝粘合剂核心技术,所生产产品存在诸多问题。
存在问题:
1、在张拉阶段,缓凝粘合剂固化过快,导致摩擦系数变大,预应力损失增加,有效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甚至会提前固化,张拉时钢绞线伸长值远远不够,进行张拉记录造假,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2、在张拉阶段虽可自由张拉,但在固化期到后长久不固化,导致在正常使用阶段,荷载施加上后钢绞线与周围混凝土无法有效粘结,未达到有粘效果,对抗震及正常使用不利,存在安全风险。
存在以上问题的核心是生产企业未掌握核心技术,未掌握配方。
有些企业缓凝粘合剂配方本身有缺陷,无法实现张拉适用期可自由张拉,固化期后全面固化。
有些企业只有单
一配方。
目前国内所有的缓凝粘合剂均属于温度敏感型,其固化受温度影响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常年气温差异很大、加之季节温度差异叠加,其对缓凝粘合剂的固化性能影响各不相同。
其要求缓凝粘合剂必须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配置专用配方才能完全满足工程要求。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具备专业研发团队、专业生产设备的新技术公司可实现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季度生产专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大部分模仿生产企业,只用一个配方适用全国各个地方、各个季度,可以预想,将会产生诸多问题。
鉴别方法:
对于第1、2两个问题,可以对生产企业所提供产品做粘度及快速固化检测试验,目前有许多设计单位借助专业的新技术公司支持强化设计要求,提出施工单位对生产企业提供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做粘度及快速固化检测试验,此试验一周可出结果。
粘度的检测可以判断张拉适用期内是否可能会出现提前固化的情况;快速固化检测试验可以判断固化期后能否完全固化,能否达到设计强度。
在此建议设计单位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进行结构设计时,需加入此条规定。
如相关标准修编时,也应加入此条规定。
2.2 护套
护套中的肋成型是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第二核心技术,肋高是关键参数之一,肋内缓凝粘合剂饱满尤为重要。
肋高,直接影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粘结锚固性能。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力学原理是:在肋状外包护套的定型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中缓凝粘合剂填充饱满经固化后亦应成肋型与周围混凝土形成机械咬合作用,从而实现优良的粘结锚固性能,钢绞线与周围混凝土形成一体,协同变形,共同受力。
依此原理,首先外包护套要有肋,同时剥开的外包护套内表面应呈现出槽状结构。
其次将缓凝粘合剂定型于肋内形成肋结构。
更重要、关键的是肋高必须符合要求。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周围混凝土粘结状态
很多企业因不掌握技术核心,甚至没理解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所生产产品五花八门,甚至有些企业简单仿造,用无粘结预应力生产工艺来生产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所生产产品质量可想而知。
存在问题:
1、无肋或肋高不达标;
2、肋内缓凝粘合剂填充不充盈,基本是护套实心肋;
3、护套材料使用劣质材料(再生料),护套在运输、施工过程中易被刮破,缓凝粘合
剂外流,肋内缓凝粘合剂流失、肋结构无法实现定型,导致缓粘结钢绞线与混凝土无法建立咬合粘结,同时污染环境。
鉴别方法:
对于第1个问题:
合格产品特征:肋均匀规则,肋高符合下表要求。
不合格产品特征:外表肋痕低或基本无肋、只有浅印、不规则;肋内侧无凹槽,无法给缓凝剂定型。
规格肋高要求
15.2mm ≥1.2mm
17.8mm ≥1.5mm
21.8mm ≥1.8mm
合格不合格对于第2个问题:
合格产品特征:肋内表面槽痕均匀规则,槽高符合上表要求。
不合格产品特征:肋内表面槽痕低或基本无槽、只有浅印、不规则;无法给缓凝粘合剂定型。
合格不合格
合格产品在缓凝剂凝固后与周围混凝土粘结咬合状态图片如上图所示,肋结构符合要求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缓凝粘结剂固化后会与周围混凝土紧密粘结咬合在一起,形成优良的粘结锚固性能。
不合格产品,则无法与周围混凝土形成良好粘结咬合,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对于第3个问题:
施工时护套易被刮破,缓凝粘合剂易外流是因为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低价竞争,生产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外包护套所用材料为价格低廉的再生料(与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护套所用材料一样),此种材料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压痕工艺过程中容易破裂,特别在运
输及现场施工环节更易破裂。
可通过如下方法判别:
采用再生料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外表触碰时明显会感觉到强度低、硬度小、外表肋痕低或基本无肋、只有浅印、不规则。
合格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外包护套因使用了价格比较昂贵的高密度聚乙稀材料,外表触碰时明显感到强度高、硬度大,且肋的高度高、所成肋规则均匀、明显。
高密度聚乙稀护套(合格)再生料护套(不合格)
三、结语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以其优异的施工便捷性、优良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这项新技术所催生的新行业应该得到健康、秩序、平稳发展。
但从目前发展现状观察,行业的规范化、良性化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例如,相关标准的重新修订及新标准的制订,行业合格产品的质量认证及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检验检测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工作迫在眉睫。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预应力新技术,要完全掌握包括结构、材料、工艺、机械等多项技术融合的该项技术,需要专业化团队多年研发积累。
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与技术、时间积累,开展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与应用一定会带来诸多隐患。
希望广大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生产企业能够本着对用户负责、对安全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共同维护行业秩序,规范技术应用标准,促进技术进步,使缓粘结
预应力技术市场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行驶。
可以预见,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必然会成为预应力技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