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新辅料及新制剂发展趋势与现状

合集下载

药用辅料生产使用现状及问题

药用辅料生产使用现状及问题

药 用辅料生产使用现状及 问题
谢正福 , 王 淼 , 孙 慧妹
( 1 .广东省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审评认证 中心 , 广东 广州 5 1 0 0 8 0 ; 2 . 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广东 广 州 5 1 0 1 8 0 )
摘要 : 该 文 从 广 东省 药用 辅 料 生产 企 业 的现 状 入 手 , 对药用辅料的生产 、 使 用 状 况进 行 研 究 和 分 析 , 探 讨 辅 料 行 业 存在 的 问题 , 并提 出 了规 范 药 用辅 料 行 业发 展 的 建议 。
2 . 1 比其 他 国 家药 典 收 载 率低
药用 辅料系指生产 药品和调配处方 时使 用的赋形剂 和附加
剂, 是 除 活 性 成 分 以外 , 在 安 全 性 方 面 已进 行 了 合理 评 估 , 且 包 含 在药 物制 剂 中 的物 质 。 药用 辅料 在药 品 中 除 了赋 形 、 充 当 载体 、 提 高稳 定 性 外 , 还 发 挥 着 组成 药物 释放 系统 , 保护 、 支 持 和 加 强 药 品 的稳 定性 , 提 高 生 物 利 用 度 及 患 者 的顺 应 性 等 重 要 作 用 。 近 年来 , 辅 料 对药 品安 全 性 的影 响 日渐 受 到 药 品 生 产 管 理 者 的 重 视 , 整 个 药 用 辅料 行业 也 在 不 断 发 展 和 壮 大 , 但 同 时也 因药 用 辅 料 出现 了
关键词 : 药 用 辅料 ; 生 产使 用 ; 现状 ; 问题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4 6 0 . 4 ; R 9 5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4 9 3 1 ( 2 0 1 3 ) 1 4—0 0 0 4— 0 2 2 药 用辅 料 标 准 存 在 的 问题

药物剂型创新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药物剂型创新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药物剂型创新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药物领域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药物剂型作为药物的载体和给药方式,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药物剂型创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口腔给药剂型创新趋势口腔给药是一种便捷且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的给药途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口腔给药剂型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创新变化。

如喷雾剂、口腔贴剂等新型剂型,通过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溶解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便利性。

二、注射剂创新趋势注射剂一直是治疗急性病症和重症疾病的重要剂型,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药物疗效的保证至关重要。

因此,注射剂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改善剂型的稳定性和注射给药的准确性。

例如,纳米粒子注射剂的出现,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减少副作用。

此外,自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的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注射剂给药的准确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三、创新的给药途径除了口腔给药和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穿戴式药物输送系统通过皮肤接触给药,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这种剂型无需频繁的药物给予,能够减少漏服和过量用药的风险。

另外,着眼于胃肠道给药领域的创新剂型也备受关注,如肠溶胶囊和肠黏附剂等,为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四、现代技术在药物剂型创新中的应用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药物剂型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设计和制造定制化的药物剂型。

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提升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药物设计和剂型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五、药物剂型创新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变化,药物剂型创新的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药物剂型的出现,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同时,药物剂型创新还需注重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便携性,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议

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议

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议【摘要】医疗机构制剂主要是指医疗机构结合单位临床需求通过批准而配制、使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其能够有效的弥补市场药品缺陷,同时发挥保障居民健康、配合临床医疗科研、开发新药等重要作用。

但是从目前工作经验来看,医疗机构制剂的市场供应不足,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制剂监管体系严格要求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且越发明显。

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机构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医疗机构;药物制剂;制剂现状;发展趋势0.引言当前我国传统的医疗机构制剂在生产规模、执行标准方面仍然无统一性的规范与标准,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在制剂生产方面的执行标准主要是基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剂配置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进行运行和管理。

但是从医疗机构制剂的具体实施角度来看,仍然存在多方面的现状与与缺陷,其主要体现在配制条件、技术人员与制度体系等方面。

对此,探讨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医疗机构制剂与临床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其有着容易改进提升、较强实用性以及可以及时满足临床医疗、科研的基本特征[1]。

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当中有着许多的经验方、保密方,这一些药方有着比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在缺乏新药的环境之下仍然会作为临床首选治疗药物。

从当前医院实际角度来看,医疗机构制剂虽然有着安全可靠、方便廉价等优势,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挑战。

整体来看,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表现主要在于下面几点:1、硬件设施与条件环境现状。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医院制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国家GPP、GMP的出台,许多中大型医院的制剂室针对对照试验标准对于制剂室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基于GPP标准针对国内医院制剂室进行严格的检查,当前仍然有大部分的制剂室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2]。

在生产设备方面,大多数医院都采购了输液生产线,但是在手工操作程序方面的占比仍然比较高,此时输液质量也存在不稳定表现。

中药制剂新技术的研究方向

中药制剂新技术的研究方向
质量和效率。
前沿进展
目前,中药制剂新技术的前沿进 展主要包括纳米中药制剂、缓控 释制剂、靶向制剂等,这些技术 为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方向。
02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 用
纳米技术基本概念及原理
纳米技术定义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1-100nm) 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并利 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产品的 一门技术。
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 中药制剂的现代化进程, 促进中药国际化发展。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前沿进展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在中药制剂新技术方面 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超临界流体 萃取、微波萃取、纳米技术等,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也在积极探索中药制剂 新技术,如利用生物技术、智能 制药技术等手段提高中药制剂的
制备方法
包括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和双螺旋挤压法等。
固体分散体在增溶和缓控释方面应用
增溶作用
利用水溶性载体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缓控释作用
通过选择不同性质的载体或采用特殊制备工 艺,实现药物的缓慢或控制释放。
新型固体分散体材料研发进展
新型水溶性载体
如聚乙二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分散过程
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以产生强大的冲 击波和微射流,使中药颗粒迅速分散 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混悬液。
超声波技术在中药制剂工艺改进中作用
提高提取效率
相比传统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 提取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
高提取效率。
改进制剂工艺
超声波技术可以改进中药制剂的制 备工艺,如颗粒剂的制备、片剂的 压制等,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扩大应用范围
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中药制 剂的应用范围,如将不易溶于水的 中药成分制成水溶性制剂,便于临 床应用。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行业SWOT分析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行业SWOT分析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行业SWOT分析
包装材料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包装材料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包装材料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随着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 行业的发展,市场对包装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加环保、安全、功能多样化的产 品。因此,企业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研发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引进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强研发团队的建设,包装材料制造企业能够开发出更具竞争力 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政策环境与监管要求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行业受到严格的政策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影响。政府加大对药品行 业的监管力度,要求行业企业遵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行业 需要密切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行业还需要积极参与行业 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行业整体的质量水平。
质量控制
药用辅料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二是质量控制。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患者来说 至关重要,而药用辅料作为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必须得到严格控制。药用 辅料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的筛选和检测、生产过程 的监控和控制,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估等环节。通过加强质量控制,药用辅料制 造企业能够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树立企业形象,赢得市场 信任。
国际贸易与市场竞争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国际贸易依赖度,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的出口量持续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 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质量标准提升也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 更高要求。为保持竞争优势,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拓展国 际市场份额。

周建平-药用辅料功能性指标与制剂质量

周建平-药用辅料功能性指标与制剂质量
1. 普遍采纳:“量化”功能性指标 2. 科学合理:方法和指标值 3. 多指标控制:物理、化学、光谱学… 安全性指标:管理部门特别关注!
2011-5-6
Page 15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四、功能性指标与制剂质量控制案例
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等助流、抗粘连材料 功能性指标:粒度、比容?等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药用辅料功能性指标与制剂质量
中国药科大学 周 建 平
1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内 容 提 要
一、国内外药用辅料现状与发展 二、药用辅料质量与功能性指标的关系 三、辅料功能性指标与制剂质量的关系 四、功能性指标与制剂质量控制案例
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新制剂与新剂型研发的快速发展需求
2011-5-6
Page 3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一、国内外药用辅料现状与发展
2、国内发展趋势: 国内发展趋势: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沟通和合作,变“竞争”为“竞合” →加快产业整合步伐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性能: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如辅料主要功能) (2)寿命:产品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如药品稳定期) (3)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安全性:产品在制造、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与环境免遭危害的程度 (5)经济性:用户购买产品的售价和使用成本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药用辅料质量与功能性指标的关系

药用辅料学(十三五)

药用辅料学(十三五)

一国内药用辅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国际药用辅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药用辅料的 标准
第一节概述
第三节药用辅料的 生产与监管
一我国制药辅料的标准 二国外制药辅料的标准
一我国药用辅料的生产与监管 二国外药用辅料的生产与监管
第二节分散介质
第一节概述
第三节增溶剂与助 溶剂
第四节乳化剂
第五节混悬剂的稳定 剂
第六节抑菌剂 第七节矫味剂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 三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一分散介质的作用 二分散介质的分类 三液体分散介质的选用 四液体分散介质的常用品种 五中药制剂前处理用辅料
一表面活性剂与增溶 二助溶剂
一乳化剂作用原理 二乳化剂的分类 三乳化剂的选用 四乳化剂的常用品种
一助悬剂 二润湿剂 三絮凝剂和反絮凝剂
读书笔记
这是《药用辅料学(十三五)》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药用辅料学(十三五)》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一增塑剂的分类 二增塑剂的选用原则 三增塑剂的常用品种
一着色剂的分类 二着色剂的选用 三着色剂的常用品种
一概述 二包合物主体材料的分类 三包合物主体材料的选择及使用 四包合物主体材料的常见品种
一概述 二复合辅料的应用 三复合辅料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软膏剂基质 第二节硬膏基质
第三节栓剂基质
第四节滴丸基质与冷 凝液
一抑菌剂的作用机理 二抑菌剂的分类 三抑菌剂的选用原则 四抑菌剂的常用品种 五新型抑菌剂
一味觉与嗅觉的生理学基础 二矫味矫臭的方法 三矫味剂的分类 四矫味剂的选用原则 五矫味剂的常用品种
0 1
第一节概述

注射剂辅料的现状及对策

注射剂辅料的现状及对策
(SMOF 德国)等 USP收载了泊洛沙姆124、188、237、 338、407等,既有供口服用,也有供注
射用 卵磷脂(Intralipid 瑞典)、豆磷脂 (Lipofundin 德国)、泊洛沙姆68 (SR695美国)、胆固醇(Lipovenos 德 国)、甘油单油酸酯(SR695 பைடு நூலகம்国)等
一般只用大豆油
只有供口服用泊洛沙姆,缺乏 供供注射用辅料标准及辅料 一般只用卵磷脂。(只有卫生 部部颁附发标准,且仅有一家 拥有生产批文,不能满足大批
量生产)
20
科学求真 伦理求善
3 国内供注射用辅料的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供注射用辅料遇到的问题
(6)药用辅料品种单一,造成供注射用辅料选择余地小 络合剂
常用品种 药审中心建议 国内实际情况
我国近年虽有专利申请,但基本上没有新型辅料问世。 《近期行业技术发展重点(医药行业)》(国家经贸委1999年) :
配套开发新型药用辅料:重点为注射剂用的非水溶媒、助溶剂、离子表面 活性剂及静脉注射用的精制卵磷脂、豆磷脂等;……。
17
科学求真 伦理求善
3 国内供注射用辅料的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供注射用辅料遇到的问题 (3)部分CP辅料不能满足注射用要求 乳糖: 在CP中乳糖质量标准为供口服用制剂的赋形剂标准,不宜直接作为注射用制剂 的赋形剂 在注射剂中使用,应进行供注射用乳糖的精制工艺、质量标准和检验报告书, 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性研究资料。
引起了FDA对药用辅料管理的重视,逐步对药品管理中的药用辅料与 药物配伍、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提出相关要求。
3
科学求真 伦理求善
1 概况 1. 药用辅料的重要性 齐二药事件 事件:2006年4月,广州市中山三院连续发生15起因使用齐二药 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 后果:13名患者死亡,2人病情加重 原因: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有毒的二甘醇代替丙二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关键
•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及水 溶性的高分子材料,药物在口腔内迅速 溶解。 结论:药用辅料可以加快药物的溶出。

骨生长因子注射剂
处方: 骨生长因子溶液或混悬液,热敏性水凝胶载体溶液。 工艺 A、制备骨生长因子溶液或混悬液。 B、制备热敏性水凝胶载体溶液作为骨生长因子的载 体。 • C、骨生长因子与热敏性水凝胶载体溶液的复合。 • D、液态或冻干的骨生长因子注射剂的成型。 • • • • •
蒿甲醚透皮曲线
250.000 200.000 累积透过量(μg) PSB-1 PSB-2 PSB-3 PSB-5 PSB-4
150.000
100.000
50.000
0.000 0 5 10 15 20 时间(h) 25 30
动物实验表明, 蒿甲醚贴剂抗疟 有效剂量约为口 服给药的1/10; 药动学表明,与 口服相比,蒿甲 醚贴剂峰浓度大 大下降(P< 0.01) ,体内滞 留时间明显延长 (P<0.01)。
一、药用辅料的 开发现状
国外新辅料的开发特点
• 1.传统辅料质量标准不断 提高。 • 2.新辅料不断问世: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 来开发的辅料已达300多 种,其中片剂70余种, 包衣材料20余种,新剂 型,新系统及其他制剂 用辅料100余种。 如USP收载的药剂辅料, 也逐年增加。见右图。
350 300 250 200 330 150 100 50 0 260
• • • • • • • •
3.注射缓控释制剂 4.植入剂 5.腔道给药制剂 6.其它途径给药制剂: 可溶性眼用插入剂 口腔粘膜粘附片 口腔贴膜 粉雾剂
经皮给药系统
• 透皮释药发展 迅速,全世界 透皮吸收制剂 的销售额逐年 增加。
140 120 100 80 137 60 40 20 16 0 1 2 3 34
345
1
2
3
198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88
1990
我国药用辅料的研发现状
3.辅料开发向多型号、多规格的方向发展。如: 卡波姆有5个不同型号,聚乙二醇有33个不同 型号。 4.辅料开发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根据新辅料理化 性质,结合先进生产设备与制备工艺,研究药 物与辅料之间配伍特性,筛选最佳辅料配方。 5、近几年来,我国新辅料的开发进展显著,很 多品种已在我国批量生产。如微晶纤维素、羧 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树脂Ⅰ 、 Ⅱ 、 Ⅲ 、 Ⅳ 、甜菊甙、卡波姆、海藻酸钠等。
• 试验结果表明: • 1.果胶具有水溶性,直接用于结肠定位给 药效果差。 • 2.钙化成果胶钙后水溶性降低,降解性 质不变,制备的胶囊结肠定位效果较 好。 • 结论:药用辅料使药物具有靶向性。
复方马来酸氯苯那敏口内速溶片
• • • • • 处方: 明胶(药用级) 甘露醇 阿司帕坦 水
20.000g 30.000g 20.000g 930.000g
1993
1997
2005
东莨菪碱
• 东莨菪碱是第一个经皮给药系统的药 物。 • 东莨菪碱经皮给药系统为复合膜型系 统,除背衬与保护膜外,控释膜是聚丙 烯微孔膜,储库层与粘胶层都是以聚异 丁烯压敏胶为基质,它们的基本组成比 例为:
东莨菪碱
• • • • • • 组分 储库层 聚异丁烯MML-100 29.2 聚异丁烯LM-MS 36.5 液状石蜡 58.4 东莨菪碱 15.7 氯仿 860.2 粘胶层 31.8 39.8 63.6 4.6 360.2
• 3.政策制定者: A.一些辅料《药用辅料技术》中有收载,而国 家没有药品标准。 B.药典中收载的辅料较少,可供选择的辅料 少。 C.制剂处方中有非药典标准的辅料,补充申请 周期较长。 • 3.研发者:我国的药品研发机构很多,而真正 从事药用辅料研发者则寥寥无几。
辅料研发途径
• 一方面,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到重要作 用。同时,众多新药物的诞生;新的法 规对药物的安全性、 稳定性都提出更高 要求,都对辅料的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 的标准,迫使技术人员必须寻找新的辅 料。
辅料研发途径
• 1.寻找新的化合物:如新药开发一样,目前, 我国要在真正意义上,通过研究新药用分子实 体来开发新药,是不太现实的。同样,开发新 的化合物为药用辅料,需巨大的资金投入,且 还要面临是否适用市场的风险。 • 2.在现有的辅料中开发新的规格: 在已有辅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修饰,改变高 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分布,使原有辅料的一些性 能改变。 不足:操作的空间少,原辅料的性能提高程度 有限。
茶碱控释片
• • • • • • • 处方: 茶碱 聚乙二醇6000 乙基纤维素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 总量 I 20% 55% 10% 15% 100% Ⅱ 20% 40% 25% 25% 100%
• 体外溶出表明,药物自片剂内释出速率 与颗粒大小无关,控制释药速率与聚合 物用量之比有重要关系。 • 结论:药用辅料可以控制药物的溶出, 即药物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释放。
茶碱缓释颗粒
• • • • • 包衣处方: 乙基纤维素分散体 (固体总量) 癸二酸二丁酯 蒸馏水加至 160.0g 48.0g 11.3g 197.7g
结论
• 结果表明: • 1. 包衣液中的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 等高分子辅料,可以调节释药速率。 •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改变颗粒释药曲线最有 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添加至一定量,颗粒在 7h内可释出碱95%~100% • 结论:药用辅料可以使药物的溶出减慢。
• 2.调控主药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将青蒿素 制备成贴剂,通过丙稀酸酯类等高分子 材料使其缓慢释放,达到长效目的)。 • 3.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增加生物利用 度(环糊精包合技术,增加难溶性药物 的吸收)。
• 4.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纳米靶向制 剂)。 总之,药用辅料具有提高药物的疗效, 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等重 要作用, 使药物实现 “定时、定向、定 位、高效”的目标。
差 距
• • • •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1.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少:全国辅料研发生产规 模企业5-6家,最大的厂家湖州展望,其年产值 约为1亿元。 2.辅料研究专业化不足:缺乏严格的“药用”概 念,大部分辅料尚分散在化工、粮油、水产、 食品等行业。 3.新辅料的开发低水平重复比较严重:研究主 要集中于传统辅料,新辅料的研究不多。 4.辅料质量不稳定:不同厂家生产同一辅料; 同厂同品种不同批次间质量也有差异。
药用新辅料及新制剂发展趋 势与现状
梁秉文
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界 定
• 我国《药品管理法》:药用辅料是指生 产药品和调剂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与附 加剂,即除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以外一切 物料的总称。 • 药物制剂=活性成分+药用辅料
作 用
• “辅” 料,以“辅”为名,但在整个制剂技 术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每一种 新辅料的诞生,都会对制剂技术的发展 带来新的契机,促进更先进剂型的出 现。 • 1.增强主药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VitC的抗氧化作用)。
• 3.预混辅料:将多种单一辅料按一定配方比 例,以一定的生产工艺预先混合均匀,作为一 个辅料整体在制剂中使用,发挥其独特作用。 A 形式上的混合:外观均一一致,各组分各施 其职(包衣材料)。 B 性能上组合:各组分互相补充,扬弃优劣(填 充剂=乳糖+微晶纤维素)。 C.形式和功能上的融合:各组分发生相互作 用,其最终产品形式上 应该均一,功能上有本 质的改表。(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PEG+PG)
• 4.开发可压性、流动性、抗黏性优良的 填充剂、助流剂及抗黏剂。 • 5.开发快速崩解材料及速释材料。 • 6.开发优良的透皮促进剂及压敏胶。 • 7.积极开发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辅料。
.药用辅料在制剂中的应用
1.经皮给药制剂 2.口服缓、控、速释制剂 口服缓释制剂 口服控释制剂 速释制剂 靶向制剂
可乐定经皮给药系统
• 评价: • 该制剂应用于皮肤上后能持续7d以恒定 的速率给药。通过给药面积控制血药浓 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应用后2~3d达到治疗血药浓度。如果 应用7d后揭去,而不贴上新的给药系 统,治疗血药水平仍可保持约8h,随后 缓慢降低持续数天。
蒿甲醚经皮给药系统
蒿甲醚经皮给药系统是我们正在研究开发的品种,以黏 性及透皮速率为考察指标,优选适合蒿甲醚的黏胶骨架材 料。
伤口控释庆大霉素植入剂
可乐定经皮给药系统
• 可乐定透皮贴剂Catapres-TTS是复合膜型经皮给药系 统。 • 贮库层与胶粘层的制备为: • 组分 贮库层/% 胶粘层/% • 聚异丁烯MML-100 5.2 5.7 • 聚异丁烯LM-MS 6.5 7 • 液状石蜡 10.4 11.4 • 可乐定 2.9 0.9 • 庚烷 75 75 • 胶态二氧化硅 适量 适量
蒿甲醚透皮速率
300.000 250.000 累透量 g 积过( ) μ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000 0 5 10 15 时间(h) 20 25 30
上图表明,压敏胶对药物具有很好的控释作用,体外 呈现零级动力学特征。
口服缓、控、速释制剂
• 众所周知,口服是给药的一大方便捷 径,如今,口服制剂的使用越来越普 及。据国外药学专家估计,目前口服制 剂的比重已占所有制剂的90%。 • 但在临床中,口服制剂也暴露一些缺 点,如释放、崩解等。 • 针对传统药片的弊端,口服缓、控、速 释制剂被逐渐开发,应用。
落后原因
• 分析的现状,找出原因: • 1.辅料厂:长期以来,我国药用辅料多由化工 企业生产,缺乏专业性强的生产厂家。 • 2.药厂:每年联合国药品招标会上可以看到很 多印度制药公司参加竞标,而几乎没有中国的 制药企业参加。 • 造成今天制剂出口的劣势,原因之一我国绝大 多数的中,小型药品生产企业还在使用上世纪 四、五十年代的传统老辅料,致使制剂产品难 以达到国际通行的制剂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