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语言文化中抒情表达方式
浅谈日语的暧昧语言文化

浅谈日语的暧昧语言文化【摘要】日语的暖昧表达有多种表现形式,委婉含蓄的语言文化,营造了日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了日本特有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日语;暖昧;语言文化现代日语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的结构和特征,并积淀了日本民族历尽沧桑、时代变迁和民族文化撞击的历史,从而形成了许多具有特性的语言文化,其中暖昧表达是在日本独特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日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特点。
1.日语暖昧语言文化特征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语言交际中的嗳昧表达。
这既反映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也反映整个日本民族文化特的个性特征。
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不希望自身的利益受到影响。
人们少言寡语,不善健谈,许多场合尽量少讲,即使讲,内容也大都暖昧、含蓄,很少直截了当,主要靠双方已有的交际背景和经验来感知和把握对方讲话的真正含义,语言交际过程强调“以心传心”和“弦外之音”。
在句末表达上也尽量少地使用过于明确和强硬的表达方式,而大多以暖昧、委婉、圆滑的形式出现。
日本的传统文化是“体察”文化,是尽量减少语言交流的文化,是根据对方心理来研究自己行为标准的文化。
即使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如何能够从对方的想法出发委婉地说服对方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方式。
日本人十分注重尊重对方,对对方的请求或要求等不轻易拒绝。
因此,在日语中一般避免使用过于直率、过于肯定的讲话方式。
2.日语暖昧性的表现形式所谓暖昧性是指在语言上表现为委婉性表达,即在语言的交流中,为了保持彼此的和谐关系,有意避开直截了当的说法,而用温和、婉转、间接、含蓄等方法,向听话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2.1句末的模糊表现成分日本口语中要少用判断句,多采用推测句来体现说话人的意见和观点,避免使用过于明确和强调的语言表达,往往在句末加上“でしょう、と思います”等委婉、模糊的形式来表达说话人已有相当把握的意见和观点。
比如说在日本问路,当你问:“へ行きたいのですが、まっすぐ行けば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我想到…去,一直走可以吗?),便可得到下面的回答:“はい、よろしいでしょう(可以吧)そうでしょう(我想可以的)”。
基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征探讨日本文化

2 2 9
戏 剧之家》2 0 1 7年第 2 3 期
总第 2 6 3期
基于 日语 的语 言表达特征 探讨 日本文化
梁思敏
( 山西工商 学 院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 摘 要 】日 本 是十分讲 究规矩 礼仪 的国家 ,这也 充分渗透 于他们 的语言 当 中,在不 同的 日语语言表达 中也
渗透 了不 同的 日本 人文文化 内涵。本 文就 以 日语 中的特定语为例 ,简要介绍 了它的实际语 言表达 形式 ,并 着重分 析了隐藏 于特定语 中的 日本 文化 内涵 。
【 关键词 】日语语 言表达 ;特定语 ;句型 ; 日 本文 化;说话 意图
中 图分 类 号 :H3 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7 ) 2 3 — 0 2 2 9 — 0 2
掌 握 特 定语 句 型 表 达 中 所 蕴 含 的 隐藏 内涵 ,只 有 做 到
( 一 ) 日语 特定语 句型表达形 式 中的 日本文化。
于 圭世 ” 为 例 , 它 所 蕴 深 度 理 解 ,才 能 在 特 定 语 表 达 上 更 接 近 日本 人 ,讲 更 这 里 还 以 日本 人 常 用 的 “ 地道 的 E t 语 。 特 定 语 比 较 常 见 的句 式 包 括 了 “ 寸 主 含的 E t 本 文 化 内涵 是 相 当 深 厚 的 , 由于 它 的万 能 性 ,
日语 特定语 的基本表达形式 也 表 达 了对 对 方 的 最 大 尊 重 。 同理 ,在 图 书 馆 中 ,如 日语 特 定 语 在 日常 对 话 中被 频 繁 使 用 ,它 以说 话 果 有 人 感 到 他 人 特 别 吵 闹 ,可 以对 他 说 “ 南 、 人 的 隐 藏 意 图作 为 载 体 ,正 是 这 种 隐 藏 意 图促 使 了特 声 … … ”( 不好意思 , 您 的声 音 可 不 可 以 … … )
从暧昧表达考察日本文化

从暧昧表达考察日本文化【摘要】日本文化中的暧昧表达被视为一种艺术,日本人喜欢通过含糊不清的方式传达信息。
这种表达方式在日本人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他们尊重他人感受的价值观。
暧昧表达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谦虚和审慎态度,强调尊重、细致和谨慎的价值观。
从日本人的暧昧表达可以看出他们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这种方式也展示了他们在交流中的独特习惯和态度。
暧昧表达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反映日本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日本文化,暧昧表达,交流,尊重,谦虚,审慎态度,艺术,价值观1. 引言1.1 从暧昧表达考察日本文化日本文化中的暧昧表达是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与其他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暧昧表达在日本被视为一种艺术,一种高度细腻的表达方式。
日本人喜欢通过含糊不清的暧昧表达来传达信息,这种方式凸显了日本文化中强调的尊重、细致和谨慎的价值观。
在日本人之间的交流中,暧昧表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尊重他人感受的价值观。
暧昧表达也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谦虚和审慎态度,追求和谐与平衡。
从暧昧表达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中强调的尊重、细致和谨慎的价值观,这种沟通方式体现了日本人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了解和理解暧昧表达,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视角。
2. 正文2.1 日本人喜欢通过含糊不清的暧昧表达来传达信息日本人喜欢通过含糊不清的暧昧表达来传达信息,这一特点在日本文化中是非常普遍的。
在日本人的交流中,他们往往会使用模糊的语言或非言语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意思。
这种暧昧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灵活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同时也可以避免直接表达造成的尴尬或冲突。
在日本社会中,暧昧表达被视为一种艺术,并被认为是一种高超的交际技巧。
通过含糊不清的措辞,日本人可以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图,同时也可以保持自己的面子和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这种暧昧的表达方式在日本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体现了日本人重视细节和关系维护的价值观。
试析日语的暧昧性及其表达方式

第7卷第2期2009年6月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7 No.2J une 2009 DOI :10.3969/j.issn.100823499.2009.02.022试析日语的暧昧性及其表达方式崔 忠(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摘 要:暧昧性表达是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反映在用词、语法和会话等方面。
作为日语爱好者必须熟练掌握这种语言的暧昧性,它既反映了日语这门语言的某些性格,又附带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
通过对它的剖析,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日语,而且可以窥探到日本文化的诸多特征。
关键词:日语;暧昧性;用词;语法;会话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499(2009)022******* 暧昧性表达是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它反映了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也反映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及生活伦理。
本文从用词、语法和会话等方面对日语的暧昧性表达进行阐述和解释,以便能对初涉日语或久受此种表达困惑的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日语的暧昧性特征日本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日本人以“礼义谦让”作为自身的处世思想,人们喜欢通过一种微妙的、几乎是直觉的相互理解过程来取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而且,人们不善于在公开场合发表个人见解,即使发表个人看法,为了不伤害对方的感情,他们也会尽量用和谐客气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不喜欢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
这种习惯使得他们在讲话中常常留有余地,相互间留有面子,有意避开了直截了当的说法,而用温和、婉转、间接、含蓄等方式,向听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这种表达方式被称为“暧昧性的表达方式”。
二、日语的暧昧性表达方式暧昧性表达反映在用词、语法和会话等方面。
从语言浅析日本文化

从语言浅析日本文化作者:李小姝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5期摘要: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一个民族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反映,本文试图从日语的特点入手,探讨日语所反映出的日本民族的某些心理特点。
关键词:语言;日本文化;心理特征任何一个民族由于其历史、文化、风俗的不同,都形成了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而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一个民族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反映。
本文试图从日语的特点入手,通过探讨日语所反映出的日本民族的某些心理特征,来加深对日语的理解,进而切入日本文化的某些本质方面。
一、日语与日本人的自然观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经常遭受地震、台风、洪水、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日本人在同这些天灾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以后,养成了一种非常达观的自然观,那就是自然是不可战胜的,只有顺从它,与其成为一体,才能获得一种安全感。
表面上看,日本人好像是屈从于自然,是一个悲观的民族,实际上这正是日本人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保持精神平衡的一种智慧。
事实上,日本人在多次遭受大自然的毁灭性打击以后,又能很快地重建家园,就是这种达观的、乐天知命的自然观的最好体现。
日本的自然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是地震频发、灾害不断,二是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很适合人的生存。
日本人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热爱,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日本人常常用表示天气的词来形容心情,例如すがすがしい一词是指 5 月的晴朗的天气,现在也用来形容清爽、愉悦的心情。
而うつとうしい一词本来指梅雨期潮湿、闷热的天气,现在还用来形容郁闷、不快的心情。
日本人写信作为问候语先写天气,见面时,作为开场白,也先谈天气。
由此可见日本人的生活和心情与自然界的变化是多么息息相關。
日本人的这种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热爱在文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如日本诗歌形式之一的俳句,在短短的十七个音中,一定要有季语(即表示季节的词语)的出现,否则就不成其为俳句。
浅谈日语中的暧昧表达

浅谈日语中的暧昧表达浅谈日语中的暧昧表达日语的暧昧表达可以说是日语的最大特点,它既是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写照,同时也是日本国民性在语言上的典型反映。
暧昧表现因其委婉含蓄性在日本社会中被大量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句末的「~と思われる」、「~と考えられる」、「ようだ」、「らしい」、「みたいだ」、「だろう」、「でしょう」等模糊表达,用于句中的「でも」、「とか」、「ぐらい」、「ほど」等省略表现,此外,还有「どうも」、「ちょっと」、「けっこう」等多义词的巧妙使用,这些表达形式在日本社会人际关系维系中起着重要的润滑作用。
但是,因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差异,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很多的日语暧昧表达在汉语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翻译形式,而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感,这就给很多的日语初学者造成了困惑,在此,笔者特列举一些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暧昧表现为例来进行分析谈讨,以期对日语初学者能有所裨益。
1.寒暄语「どうも」作为寒暄语,「どうも」是表示实在或很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どうもありがとう。
(非常感谢。
)どうもすみません。
(实在抱歉。
)どうも失礼しました。
(不好意思失礼了。
)どうもお久しぶりです。
(久违了。
)どうもお邪魔しました。
(太打搅了。
)どうもお疲れさまでした。
(受累了。
)どうも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
(承蒙关照。
)「どうも」作为日语寒暄语在日本社会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在具体语境中,即便是把「どうも」后面的话语省略,也不影响双方理解和交流,正因为其丰富的言外之意,在以心传心、崇尚含蓄美的日本社会倍受青睐。
比如:邻里之间见面时会说:「どうも。
」打电话的时候也会说:「もしもし、こちらはOOです。
どうもどうも。
」朋友相逢时会说:「先日はどうも。
」不管是问候、感谢还是道歉一切寒暄尽在这一个词中。
总之根据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不同,「どうも」可以演绎出不同的感觉。
2.委婉拒绝「ちょっと」日本人谢绝别人的邀请时点到及止,喜欢用类似ちょっと(有点)的表达,意即有点不方便,听者也马上心领神会。
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文化中的彰显

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文化中的彰显作者:卢慧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摘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学习每一种语言的时候,要想学好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对应的文化内涵,学好日语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掌握日语和日本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
我们汉语是以委婉含蓄著称,而日语中也存在委婉表达的语言形式,还有产生这种委婉表达形式的背景文化,并且日本人特别喜欢用这种委婉表达来探讨问题。
所以学好日语,这种委婉表达的语言形式的娴熟应用特别重要。
此文主要讲解了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文化中的体现。
【关键词】委婉表达;日本语言文化;彰显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语言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每一种语言的诞生、演变和传承都与其民族和所处的国家的风俗人情,地理特征和文化内涵等因素影响的。
要想学会并用好一种语言,我们必须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历史,风俗文化,才能融会贯通。
如果学习新的语言时,没有对这个民族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是不可能学好的。
日本人特别有团队意识和以和为贵的思想主张,所以日本人特别注意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
在语言上他们更是用委婉表达的方式来交流。
一、日本自古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在日本经济最开始发展的时候,人民群众的矛盾不断上升,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问题,他们的先人们感觉到了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发展中,日本历史最主要的变化表现在语言文化上的变化,他们由最起初的简单直接的说话方式,逐渐的改变自己的方式,使用了一些委婉的表达方法。
委婉的表达让人听了舒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自古以来就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
在一个团队当中,如果某一个人做了对集体不利的事情时。
会遭到团队中其他人的言语攻击和排斥,这就造成了日本人对周围人际关系的重视程度比自己还要重要的情况,现在人们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说话方式更加注意,以和为贵的思想越来越重视[1]。
二、从文化中分析委婉表达的形成原因俗话说语言形成文化,文化形成思维,思维带动语言,日语学中鲜明的文化色彩实际上凸显的是打上文化烙印的表达特征和行为习惯的真实反映。
日本电影情书有什么抒情风格

日本电影情书有什么抒情风格日本电影情书有什么抒情风格日本电影《情书》是一个以东方特有抒情风格讲述的虚幻的爱情故事。
它象一个寓言,又象一个童话,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完成现实世界的心灵映照。
它深深浸润着东方文化气息,又以后现代的结构方式传达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1、生命/死亡死亡和爱情在日本民族心理中有着浓郁的积蓄。
细腻的日本人以敏锐的心灵触角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
时光易逝,人生无常,而机缘不定。
他们感触到人生是渺微的、悲剧性的、难以把握的。
于是他们珍惜人生,珍惜世上的一切。
他们在这种无奈的忧伤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倾注全部的热情,如工作和爱情。
他们的爱情表现的异乎寻常地执著,把以悲剧性的死亡收场看作爱情和生命的至高境界。
这种民族气质表现在文学作品、戏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则通常把这种浓郁的情结化开来,散发在每个细节,生发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韵味。
欣赏这些作品,淡淡的哀婉气息弥散在字里行间,而这种意蕴深处则是令人窒息的悲凄。
《情书》已开始便笼罩在这种氛围中。
藤井树在登山时忽然跌下深谷,带给爱他的博子难以自拔的伤痛和思念。
爱因死亡而更加刻骨,这种痛在纷乱的世事间是渺微的,而对于脆弱的个人则是难以承受的。
博子竟在幻想中感觉藤井没有死,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
难料的是竟然收到了回信。
人生的机缘如此奇妙,脖子收到的是和藤井同名同姓的女孩的回信,而这个女孩和藤竟是同班同学。
两个女孩开始互相通信,共同回忆藤井生前的事。
回忆是浪漫而苦涩的。
寻常的一件小事放在回忆里便弥足珍贵,开学点名时两个藤井的尴尬,竞选班委的场景,南藤井在图书卡上不停的写自己的名字等平淡的细节被渲染的别有情趣。
两个花季女孩对逝去的人执著的'追忆,而这一切回忆里的男主角又永远逝去了,更为回忆带上一层朦胧而感伤的意蕴。
2、爱情/机缘爱情缘自于美好的机缘,而机缘是不定的,这常常使人陷入人生的纷乱无序和意识的盲目冲动中。
在不定的机缘和易逝的时光中把握爱情,是一种难言的折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语言文化中抒情表达方式
委婉语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能够达到有效沟通交流效果
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但可以确保交流过程顺利完成,
对于交流沟通的效果,也能提供一定的保证。
在日本的语言文化中,委婉语是其表达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一、委婉抒情表达方式的文化内涵和具体形式
1.遵从“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和理念首先,这一传统理念的
产生,与日本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的社
会发展历史中,民众矛盾是影响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得不到良好的改善
和解决。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日本文
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基于这一目的,日本的传统文化类型发
生了相应转变,而这种转变在语言文化中的体现最为显著。
人们在
语言表达方面,从起初的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逐步转变为委婉含
蓄的方式表达个人意图。
这种表达方式在态度和语气上都更温和,
从感官上使人感受到语言的温和性和语言表达中的空间和余地。
从
思想观念层面来讲,这也是日本人对“和为贵”思想理念的追求。
其次,在这种思想背景下,要想在一个稳定的群体常态中生存,就
必须注意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举止,否则容易出现受排挤和
讽刺的现象。
对“和为贵”理念的追求,最突出地体现在,日本人
为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融洽氛围,甚至
会将个人的感受和想法放在他人之后。
在这一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理
念出现后,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更高的层次水平。
这使人们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自我要求水平更高了,一种集体与个人
融为一体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
且这种趋势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态
势。
2.具体形式在日语中,委婉表达方式的典型体现,主要通过几
种不同类型的句式来表现,如对其进行细分,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通过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体现委婉,例如,日语中对于肯定
答案的表达,往往采用双重否定“并不是没有”(ないわけではない)来表达,或者表达成“也不是没有”(ないわけでもない),虽然这
种表达方式在词汇应用的繁琐性上有所加强,但也正是这种繁琐性,体现了委婉表达的特点,使语言表达中的抒情意味更浓厚。
第二,
使役态表达方式的应用。
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是,增加了语言表达
中的尊重感,使语言表达中的请求意味更浓厚了。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请允许我……”(私を許してください)或者“能帮我做……吗?”(てくれませんか),都是以一种请求的语气进行语言表达的。
从这点可以看出,日本人在运用委婉表达方式时,常常都是不直接
向对方提出意见和要求,而用一种请求和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语言
表达,从而达到表意的目的。
第三,通过一些语气助词和动词等词
汇类型,表达出委婉的语意。
助词、动词和副词等,实际上都不作
为语言表达中的主体词汇出现,而是作为一种辅助表现语境和态度
的词汇出现。
虽然这些词汇在整个句式结构中并不占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但从委婉和抒情的角度来说,正是这些词汇使日本语言文化
中的委婉性质,能更真切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且从抒情的角度分析,尤其是一些语气词的应用,恰好能起到情感表达的辅助作用。
二、委婉抒情表达方式的成因
文化和语言表达,实际上是两种具有相互依托和辅助关系的内容。
两者关系的建立模式,是通过语言促进文化的形成,文化促进
思维的形成及思维引领语言模式的建立。
可见,语言和文化,是通
过思维作为纽带进行联系的。
从本质上来讲,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最终都是对文化特色和背景的反映和体现。
1.受隐晦语言表达习惯的影响所谓的隐晦语言表达习惯,是一
种与直接表达习惯相对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也是
日本人独有的语言表达习惯。
探究这种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与日
本人的思想意识有直接关系。
日本人长期以来都具有显著的忧患思
想意识。
这种意识反映在语言表达中,主要是通过委婉的方式体现的。
大多数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中,都比较避讳直接表达个人的
思维和想法,而比较愿意通过侧面的表达方式表示个人的意图。
另外,在对对方的表达方式进行回应时,也主要以一种保持中立的态
度表述个人的立场和态度。
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日本文化的隐晦
性特点,基于文化和语言的密切关系,可知委婉表达,是人们国家
和社会文化隐晦反映和体现的一个载体。
尤其是在有了“委婉语”
的依托后,人们的语言表达就可以有更加安全和充足的余地,这对
规避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2.受谦虚而含蓄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语言表达的方式还与人们的
生活习惯和方式有密切关系。
从生活和语言的关系可以看出,语言
是生活中人们建立关系、达成交流的重要纽带,而在日本人的日常
生活中,其生活习惯是以谦让为主要表现方式。
这种在生活方式上
形成的习惯转化到语言交流的表达层面,主要体现在日语中的余地
和空间上,而想要达到在语言表达中留出足够的余地的效果,就需
要通过委婉语的使用来实现。
另外,留出了足够余地,从交流的角
度来分析,可以避免因为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上的差异,引起对方心
理和情感上的不适。
在日本人的语言交流过程中,为了对对方的交
流状态有一个及时的关注和了解,交流过程中会通过对对方表情、
肢体语言和语速等方面的判断掌握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在交
流中为对方留出足够的余地,并同时传达个人的意愿。
日本人从不
直面反驳或用激烈的言辞与对方进行沟通,总是用一种相对比较含
蓄和谦虚的态度与对方建立关系。
这种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是日
本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带入其语言表达习惯中。
因此,了解日本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后,与日本人交流时,可以充分
考虑其国家民众的生活和语言习惯,采取适当的交流方式与其达成
有效沟通。
3.受模糊语言表达特点的影响从委婉语表达句式的复杂性和表
达情感的平和性特点可知,在委婉语表达中,词汇和语言的应用,
其含义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特点。
这种词汇和语言的特点,一方面,为了达到语气委婉和保留余地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日本人出于
试探对方的态度和情感状态而应用的一种语言交流技巧。
但从聆听
者的角度分析,可知这种表达方式容易让聆听者不能直接明晰表达
者的意图。
但从日本人自身的角度来观察,由于其语言和思维习惯
上的相似性,使日本本土的民众之间,即使应用这种委婉模糊的表
达方式,他们彼此之间仍能明确了对方的意图,即使不能完全准确
地了解对方的意思,但日本人以退为进的语言表达方法,也给对方
留出了足够的余地,不会因为相互之间沟通不到位而引起不必要的
误会和尴尬。
通过对模糊的语言表达特点的分析,可知日本人委婉
的语言表达方式,其自身实际上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4.受禅性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对日本人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
这种思想的来源出自我国。
禅意的思想从中国传播到日本的过程中,并没有单一地将宗教色彩方面的内容传播和发扬,其内涵和思维方
式延伸到日本民众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