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ppt(精)
合集下载
平型关战役 (2)

3
主要指挥官
阎锡山
板垣征四郎
4
兵力部署
◆ 平型关正面
◆ 雁门关北侧
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布防 于平型关、团城口南北线上,右 起五台山东北,排列独立旅3旅、 73师、独立旅8旅于平型关正面; 北面团城口内并列17军的84师和 主战场的北侧依恒山、雁门山 21师各就已设阵地,掩护雁北各 部撤入雁门山、恒山以内,先凭 为屏障,重点于繁峙北的茹越 险阻击并消耗敌人,再主动向南 口 转移,分从大营、沙河隐入五台 山,为南机动兵,待机出击。
7
概况
◆ 名称:平型关大捷 ◆ 参战方兵力:第18集 团军115师3个团 ◆ 地点:中国晋东北 日军大约一个联队。 ◆ 时间:1937年9月25 ◆ 伤亡情况:第18集团 日 军115师约500人 ◆ 参战方:八路军115 日军死 1000 余人 师,日本第5师团21 ◆ 结果:歼灭日军1000 旅团一部 余人 ◆ 主要指挥官:林彪, 板恒征四郎
8
战役意义
◆ 1.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缴获了大批军用 物资。 ◆ 2.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 3.挫伤了日军的锐气 ◆ 4.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 党的威信。 ◆ 5.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抗日战争的作战指导 思想。 ◆ 6.为中国方面部署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 就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山西省东北部,地势险要。古称瓶 形寨,周围地形如瓶,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 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 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 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 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2
背景
◆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攻入中国内 地,进展神速,扬言“三月解决中国事 变”。南口会战后,日军把战场扩大到华 北屋脊的山西。平型关是山西和河北的交 界地,兵力薄弱,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扼守着灵丘至大营的公路,是进攻雁门关 的必经之路,阎锡山制定了将日军放进平 型关内加以围歼的决战计划
主要指挥官
阎锡山
板垣征四郎
4
兵力部署
◆ 平型关正面
◆ 雁门关北侧
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布防 于平型关、团城口南北线上,右 起五台山东北,排列独立旅3旅、 73师、独立旅8旅于平型关正面; 北面团城口内并列17军的84师和 主战场的北侧依恒山、雁门山 21师各就已设阵地,掩护雁北各 部撤入雁门山、恒山以内,先凭 为屏障,重点于繁峙北的茹越 险阻击并消耗敌人,再主动向南 口 转移,分从大营、沙河隐入五台 山,为南机动兵,待机出击。
7
概况
◆ 名称:平型关大捷 ◆ 参战方兵力:第18集 团军115师3个团 ◆ 地点:中国晋东北 日军大约一个联队。 ◆ 时间:1937年9月25 ◆ 伤亡情况:第18集团 日 军115师约500人 ◆ 参战方:八路军115 日军死 1000 余人 师,日本第5师团21 ◆ 结果:歼灭日军1000 旅团一部 余人 ◆ 主要指挥官:林彪, 板恒征四郎
8
战役意义
◆ 1.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缴获了大批军用 物资。 ◆ 2.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 3.挫伤了日军的锐气 ◆ 4.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 党的威信。 ◆ 5.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抗日战争的作战指导 思想。 ◆ 6.为中国方面部署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 就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山西省东北部,地势险要。古称瓶 形寨,周围地形如瓶,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 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 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 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 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2
背景
◆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攻入中国内 地,进展神速,扬言“三月解决中国事 变”。南口会战后,日军把战场扩大到华 北屋脊的山西。平型关是山西和河北的交 界地,兵力薄弱,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扼守着灵丘至大营的公路,是进攻雁门关 的必经之路,阎锡山制定了将日军放进平 型关内加以围歼的决战计划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PPT课件

夜袭 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册
发展
北
京
顺
义
焦
庄
户
地
道
战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
遗 址
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
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单一的躲藏成
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
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
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
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第六单 元
第六单
册
元
建立 陕甘宁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
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
册
元
发展 ①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
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
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
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 战
地雷 战
麻雀 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册
发展
第六单 元
1937年八路军阳明堡机场夜袭战,歼灭日军100余人, 毁伤飞机24架
夜袭战术夜间进行的战斗。利于秘密接近,近战 歼敌,出奇制胜。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册
发展
第六单 元
麻雀战是抗日游 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 麻雀在觅食飞翔时, 从来不成群结队,多 半是一二只,三五只, 十几只,忽东忽西, 忽聚忽散,目标小, 飞速快,行动灵活。 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 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 作“麻雀战”。
第二阶段,继续攻击日 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 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部的日 军据点。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4张PPT)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4、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37年9月” “八路军”“第一次大捷”三个关键词,你认为最 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4、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 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 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 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A B
二、材料题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奔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 东 (1)毛泽东这首诗的赠与对象就是图中人,他是谁? (2)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他在那次战役中指挥的情境? (3)这场战役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4)这场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5)这次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那么它胜利的意义 有哪些?
一
、平型关大捷
平 型 关
北平 天津
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 侵入山西企图占领 太原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视频及自学课本P100页的 内容,完成下列的表格。(3分钟)
时间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八路军115师 1000多人
地点 部队
歼敌人数
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 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
战果 意义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 产党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 抗战胜利的信心
小结:
国民党抗战
(正面战场)
中国社会各 阶层抗战
共产党抗战
(敌后战场)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A
)
B.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 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断日军 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全歼被围日军,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共击毙日军 1000 余人、击毁汽 车 100 余辆、马车 200 余辆、缴获步枪 1000 余支、机枪 20 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 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 1937 年 9 月上旬,八路军 115 师开赴平型关附近。2 日,日 军第五师团第 灵丘向平型关 跑池地区。24 用暗夜和暴雨, 等预置好的战 晓,日军第五 部队乘汽车 大车 200 余辆, 21 旅团一部,由 进犯,并占领东 日深夜, 115 师利 秘密进入白崖台 斗阵地。25 日拂 师团第 21 旅后续 100 余辆, 附辎重 沿灵丘公路由东 大获全胜。
向西开进。7 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 115 师预伏阵地。115 师 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
狼牙山五壮士殊死抗敌
1941 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 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 胡福才、 日军的任 陀主峰, 扑狼牙 士,凭借 形,与拥 展开顽强 人接连发 锋,均被他们击退, 胡德林, 接受了阻击 务, 登上狼牙山棋盘 日军以三千兵力猛 山。 马宝玉等五位战 居高临下的有利地 有飞机、 大炮的敌人 的战斗。敌 动了三次冲 胜利地完成 最后,五位壮士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毫无惧色 地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 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 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五位战 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 壮士。 2005 年 3 月,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幸存者、88 岁的老人葛振林在湖南衡阳辞世。 “我早就该去找 我的战友们了,他们整整等了我 70 年”,这是老人在辞世前说的 最后一句话。
平型关大捷

战斗背景
全局背景
战前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但在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之后,仍未能阻挡日军进攻的铁蹄;7月29 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为速 战速决,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之 内投降。在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开始紧密携手、共同抵御外敌。
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中的战斗之一
Hale Waihona Puke 01 战斗背景03 战前准备 05 双方交战
目录
02 战斗序列 04 战斗部署 06 交战结果
07 英雄事迹
09 战斗影响
目录
08 历史评价 010 后世纪念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 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 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平型关大捷(油画) 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 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 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八路军)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 国民革命军军服。 9月(八路军)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此时,侵华 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 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 省。22日,日军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并派战车、飞机助战,受到第二 战区守军第七十三师、独立第八旅、第八十四师的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使日军连续三 天的进攻并无进展。在东跑池指挥作战的三浦敏事,急电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派兵增援。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 线,阎锡山命傅作义率两个旅增援,并致电朱德(总司令)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 于此,八路军115师根据中共 中央的指示,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平型关首战告捷

3.平型关大捷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在课文中找一找,用“ ”画出来。
4.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有哪些重要意 义,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课堂练习
1.你认为此次战役的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你认为对的 就打上“√”。 (1)我军占领了有利的地形,把敌人压在了山沟里。 √ (2)敌人的飞机、大炮等优势装备,无法发挥作战效 √ 能。 (3)我军装备比敌人好。 (4)我军指战员英勇奋战,不怕牺牲,顽强地与敌人 √ 作战。 (5)我军作战部署周密,指挥有力。 √ (6)我军在人数方面优于敌军。
认读词语
关隘 效果 泥泞 浦口 缴获
沟谷深隧 层峦叠嶂 群山峥嵘 惊慌失措 鼓舞士气
绥远 投掷 嘶喊 埋伏 拂晓
我会认字绥 浦 隘 嶂源自泞 掷 嘶 效 缴 沟思考: 1.战斗开始时八路军是如何将 “口袋”两头封死,让日军进退不 得的? 2.当日军要抢占制高点时,我 伏击部队是如何与敌人进行顽强激 战的,从哪能看出战士的英勇与无 畏?
课堂练习
2.请你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正确的词语。
(1)每座山都又高又陡,易守难攻。 (群山峥嵘 ) (2)写平型关不仅每座山形势险峻,而且山峰很多,层 层叠叠,像屏障,是隐蔽大部队的好去处。(层峦叠嶂 ) (3)指山沟、山谷非常深远,敌人兵力难以展开,不利 于反击。 ( 沟谷深邃) 惊慌失措 ) (4)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 鼓舞士气 ) (5) 激发了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勇气。 ( 不可战胜 ) (6)没有人可以打败。 (
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共26张PPT)

3.巩固抗日根据地
巩固 (建政立治抗上)日民主政权 措施 (经济上)
3.巩固抗日根据地
巩固 (建政立治抗上日)民主政权 措施 实(经行济“上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作使用:根据地成大生为敌后游击 战得以长期产坚持并取得 最后胜利的运基地 动
第三篇 信念凝聚力量—有国才有家
——百团大战
背景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绩
全民族抗战
我的收获
25日一战, 歼敌如麻, 足证官兵 用命征战。 —蒋介石致
朱德、彭德怀 贺电
据画面体会抗战精神
肉搏战:刺刀断了,用枪托。枪托 断了,就和日军扭打在一起,抱着 日军滚入悬崖…… 为保卫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求战书、决心书如雪片送往连部…… 挥泪与家人写下诀别书……
家国情怀,奉献精神
第二篇 希望坚定信念—舍家而为国
主要 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 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
地内的日伪据点
据材料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
材料一:“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
⑴损百失甚团大大”战。—有—日力本打《击华了北方日面军军的作侵战记略录气》焰
材料二: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
⑵共制百提造产团党所动高大领谓出了战八导击中的路是日国抗军抗日“军共日军游的产战队而规党的不—争模和声击—中威”最《八,,的彭大路中打谣德的军击言怀国战的了。自军国役传威队民》望主党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 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 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 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 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的地区。
赵 登 禹
张自忠
历史课血肉筑长城

台儿庄战役
•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 路组织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 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 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 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 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 抗战以来的巨大胜利。
•
• 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
击下,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被迫宣布无条 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伟 大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谢谢大家!
李宗仁
•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69年
1月30日),字德邻,中国国民革 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与白崇禧一起, 为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 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 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 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战 场取得的重大胜利。1948年国民党 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 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 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 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 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 中共领导人热烈欢迎,于1969年1 月30日在北京逝世。
•
台儿庄战役-历史事件
• 台儿庄是山东省峄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位于津浦线台枣
(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会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 户,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38年3-4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 军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 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因为这次会战的地点在台儿庄,故称为台儿 庄会战。 • 台儿庄会战是在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和中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 发生的。当时,日军攻陷了南京,急欲打通津浦线,夺取徐州,然后 循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占领中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 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中国军事当局调集了七八万军队,于1937年10 月12日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指挥津浦线的防 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