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划理论

合集下载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应用语言学核心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的文章。

应用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语言在各种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如教育、社会交际、商务、媒体、法律等。

本文将概述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核心理论和主要研究领域,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框架。

The Basic Theo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s an article aimed at delving into the core theorie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pplied linguistics,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linguistics, mainly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in various practical environments, such as education, social communication, business, media, law, etc. This article will outline the basic concepts, development process, core theories, and main research area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comprehensive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framework.我们将首先界定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和范围,明确其与纯理论语言学的区别和联系。

接着,我们将回顾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到现代的发展动态,以揭示其理论和实践的演变轨迹。

语域理论研究

语域理论研究

编号
篇名
期刊名
年份
1
英语的语域及其在文学 外语教学与研 1983
作品中的运用

作者
郭著章;
2
语言变异与形象塑造— 四川外语学院 1999
—谈《老人与海》中的 学报
词汇变异和语域变异
3
语域理论与诗歌的语义 外语与外语教 2002
和语用分析

赵翠莲; 潘志高 ;
唐述宗;
4
概念主位的经验内容与 外语教学
微型语域语篇体裁——
从《老人与海》小说所
想到的
2003
李国庆;
教学:8篇
编号
篇名
期刊名
年份
1 语境和语域的研究及其对英 解放军外国语学 1985
语教学的意义(上)
院学报
2 语境和语域的研究及其对英 解放军外国语学 1985
语教学的意义(下)
院学报
3 翻译教学中注重语域和语体 国外外语教学 1985
4 语域变异理论与外语教学
EST:2篇编号篇名Fra bibliotek期刊名
年份
作者
1
科技英语的 外国语
语域特征
1992
2 语旨对科技语 外语教学 2001 篇语域特征的 影响
李努尔 赵宏涛
EBE:4篇
编号
篇名
期刊名 年份
1
广告语域的语旨三要 外国语
素及其在广告语篇中
的实现
1996
2
对话、殷勤之意与语 现代外语
2004
篇声音——关于旅游
广告语域中人际习语
• 英籍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20世纪30年代 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发展历程与趋势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发展历程与趋势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发展历程与趋势朱雄兵【摘要】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在50多年的历程中发展迅速,著作颇丰,拥有本领域的专业期刊和相关国际会议。

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阶段、批评与幻灭阶段和学科复兴阶段,各个阶段受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大背景的影响,研究重点各有侧重。

随着研究者对相关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与视角不断丰富,理论也得到不断修正与完善,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语言规划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诸多可控与不可控的因素,其跨学科的性质也越来越明显,今后学科发展也将涉及到对更多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

%The research o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has gone through 50 years’fast development with abounding works,professional periodicals of its field and releva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The re-search o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has generally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classical stage,stage of criticism and disillusionment and subj ect revival.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in each stage,the research emphases are focused differently.With deepening of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factors,the range of research has gradually been enlarged,the method and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have been enriched,and the theory has constantly been corrected and perfected. People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language planning is quite a complicated project,involving many con-trollable and uncontrollable factors,whose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future,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n more relevant factors will b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subj ect.【期刊名称】《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4【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作者】朱雄兵【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2语言政策与规划实践历史悠久,如中国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实施的“书同文”,即用小篆统一之前六国文字。

语言学纲要

语言学纲要
决定(语音)音质的有以下因素:
发音体(声带)发音方法(怎样除阻)共鸣腔(调节口腔、鼻腔,咽腔)。
频率决定音高
振幅决定音强
音质的声学分析
基音:频率最低,强度最大。
陪音:频率高,强度弱。
基音的频率叫基频,决定整个音的音高。基频取决于声带振动的频率。
受到共鸣腔特别强化的陪音的频率叫共振峰,决定整个音的音质。共振峰取决于口腔的形状。
3.古代欧洲:《希腊语法》《论拉丁语》《语法术》
此时期的语言研究不是独立的语言学研究,因而不是独立的语言学学科。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的独立
原因:人文主义思想,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语言视野的拓展——伴随殖民活动而出现
研究视角:语言的亲属关系
(三)、历史比较语言学(受进化论的影响)背景:19世纪欧洲
语音声学图像
常见元音声学图像
声学分析手段和工具
浪纹计(20世纪前期)语图仪(20世纪中期)计算机(20世纪后期到现在)
语音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
两种音素:元音和辅音
元音辅音区别
1.是否受阻:辅音受阻,元音不受阻。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2.紧张度:辅音受阻部位特别紧张,元音保持均衡紧张。
3.气流强弱:辅音强,元音弱。
重庆话中:来[lai35]—[nai35]
奶[lai214]—[nai214]
二音位归并的原则
处于对立分布的音素必须分列不同音位。
因素和音位的书面标记手段——音标
音素用音标来标记,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标记时放在方括号[]中。
音位采用国际音标标示,放在双斜线//中。
使用方括号和双斜线是为了将音标与文字符号或其他符号(比如数学符号)相区别。
国际音标表
国际音标表

语言规划研究的新视角——评《当代中国语言规划研究》

语言规划研究的新视角——评《当代中国语言规划研究》

评《 当代 中 国语 言规 划研 究》
李 现乐
( 南京大学 文学院 , 苏 南京 2 90 ) 江 10 3

要: 语言规划作为跨学科的研究, 具有相 当的难度。专著《当代 中国语 言规划研 究——侧 重于 区域 学的视 角》
就是 一部 关于语 言规划研 究的重 要著作 , 该专著从 区域 政治 、 区域 经济等 区域 学的 多个 角度分析 了与语 言规 划相

语言规划研究的新视 角
经济 、 文化 等众多 内容 。 《 当代 中 国语 言规 划 研 究—— 侧 重 于 区 域 学
中 国的语言 规划 实践历 史悠 久 , 语言 规划研 但
究 却 明显地 滞后 于 国外 。
近些 年来 , 国内学 者逐 渐关 注 国外 语 言规划 研
的视角》 在继承传统语 言规划研究 的优点 ( 即梳 理、 总结历 史 上 的语 言 规 划 实 践 ) 基 础 上 , 区 的 从
学 科 、 关领 域研究 的密切关 系 , 有所 创见 , 区 相 并 从 域 学 的视角 解读 了语 言规划研 究 的 内涵 。

二、 侧重于区域学的视角
区域科 学又 可 以 简称 为 区域 学 。区域 科 学 与 地 理学 相关 , 但又 不是纯 粹 的地理学 , 还包 括政 治 、
出发 , 对我 国 的语言规 划提 出了一定 的理论 见解 和
性 , 言规 划是 针对特 定 的 区域 进行 的。 “ 大 的 语 ”从
方 面看 , 言规 划 的主体一般 是 国家或 者特定 的地 语 区, 它们存 在 于特定 的 自然 区域 之 中。从小 的方 面
实践建 议 , 似 乎并 没有跳 出上 世纪末 语 言规划 研 但

社会语言学期末重点总结

社会语言学期末重点总结

社会语言学期末重点总结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涵盖了语言的结构、习得、变异以及语用等方面,旨在理解语言使用的社会背景和语言变化的社会条件。

本文将总结社会语言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和理论,以及一些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社会角色和语言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人们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使用。

例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语言选择和风格产生影响。

2. 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语言变异是指语言系统内部的差异,而语言变化则指的是语言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

社会语言学研究这些变异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例如社会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等。

3. 社会网络和语言:社会网络是指由个体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

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社会网络中的语言交互和信息传递,揭示语言使用的社会特点和规律。

4. 社会变量和语言变异:社会变量是指与个体的社会身份、背景和关系相关的因素。

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社会变量与语言变异的关系,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和变异现象。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社会语言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向受访者提供一系列问题,了解他们的语言使用和态度等。

2. 语料库研究:语料库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真实语言数据,揭示语言使用的统计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变异和变化的社会因素。

3. 访谈和观察:访谈和观察是社会语言学中直接获取语言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与受访者交谈和观察他们的语言使用来了解社会语言现象。

4. 社群参与:社群参与是指研究者深入社会群体中,与其共处一段时间,并参与其中的语言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语言现象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三、社会语言学的应用领域1. 语言教育: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教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学习者的社会身份和背景,设计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材料。

认同视角下的韩国语言政策研究

认同视角下的韩国语言政策研究

认同视角下的韩国语言政策研究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语言政策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岛国,韩国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因此韩国的语言政策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将从认同视角探讨韩国语言政策研究,包括认同的概念、韩国语言认同危机和挑战,以及政府和语言学家们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理念。

在韩国,人们对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韩国的语言认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韩国语言多样性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境内有许多不同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然而,政府在推广标准韩语的同时,对其他语言和方言的不够,导致一些地区的语言使用率下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来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给韩国的语言认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韩国语言保有率下降。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不再把韩语当作自己的第一语言。

这种情况在韩国的某些地区尤为严重,使得一些韩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面对这些挑战,韩国政府和语言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政府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推广韩语。

例如,规定公共场合必须使用韩语,推广标准韩语教育等。

政府还试图通过宣传和活动提高人们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韩语认同问题和语言政策的制定。

他们通过研究韩国历史、文化和语言政策,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例如,加强韩语教育、推广地方语言和文化、制定更加公正的语言政策等。

未来,韩国语言政策研究将更加多元化和深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韩国的语言政策研究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主义。

随着技术进步,如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不断发展,韩国语言政策研究也将更加注重这些新技术在语言教育和语言保护中的应用。

从认同视角来看,韩国语言政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政府和学术界需要更加努力地保护和推广韩语,同时注重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主义。

国内家庭语言规划研究评述

国内家庭语言规划研究评述

国内家庭语言规划研究评述刘群【摘要】In the contex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language-planning research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macro and micro coexistence.Family language planning,a micro language,is a hidden language and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to research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family language plan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minority language investigation and minority family language,Chinese dialect usage survey and family language,language education and family language.%在国内外研究背景下,语言规划研究进入了宏观和微观并存的时期.作为微观层面的家庭语言规划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文章从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少数民族家庭语言、汉语方言使用调查和家庭语言、语言教育和家庭语言三方面分析国内家庭语言规划研究的现状及其研究特点.【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6【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家庭语言规划;微观语言生活;隐性语言规划【作者】刘群【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2(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语言学家豪根在文献中介绍了“语言规划”这一概念,将之界定为规范正字法、语法和词典的活动,目的是在非同质言语社区中指导人们书面语和口头用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性质综述
汉字的性质是汉字研究的根本问题,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国内一些学者
接受西方语言学对于文字体系划分的理论,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汉字上,汉字性
质问题也随之而来。从那时开始,关于汉字性质的问题就已经争论不休,久而久
之,汉字性质的讨论成了汉字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长久以来,研究者
的分析角度不同,标准也不同,因而对于汉字性质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汉字是表音文字,有人认为是表意文字,有人认为是意音文字,有人认
为是表词文字,语素文字,还有人认为是意符音符记号文字等等,直到现在也没
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但是,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科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对
汉字性质认识的分歧,会直接影响到汉字理论的深入研究一级汉字的教学与应用
问题。本文拟对汉字性质的诸种提法进行简要的梳理,归纳,并阐述一点自己粗
浅的认识。
一 当前对汉字性质的讨论中的几种主要的观点
㈠表意文字说
最早提出汉字性质是表意文字的代表人物是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他也是对汉字的性质最早作出明确界定的
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⑴表意体系。一
个词只用一个符号vbiaos,而这个符号却与此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
整个词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⑵“表音”体系。它的母的是
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模写出来。表音文字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
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为基础的。”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
文字和表意文字。“此外,表意文字很容易变成混合的:某些表意字失去了它们
原有的价值,终于变成了表示孤立的声音的符号。”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
代汉语》里关于汉字的性质,他们也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
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字母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非
字母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同表音的文字有本质的区别。”“汉子不直
接表示音位或音节的字母,而是用大量的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词或语素,从而
间接代表了词和语素的声音。”“从汉字体系来看,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声字,但
仍然应看作表意体系的文字。”
㈡表音文字说
首先提出表音文字说的是姚效遂先生。他在《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
段》中根据甲骨卜辞中的假借现象提出“它(甲骨文字)的每一个符号都有固定
的读音,完全是属于表音文字的体系,已经发展到了表音文字的阶段。其根本功
能不是通过这些符号来表达概念的,把它说成是表意文字是错误的。”姚先生举
了大量的例证,说明甲骨文的假借字估计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因而得出结论,认
为甲骨文已经发展到了表音文字阶段。虽然假借字在古代汉语中经常出现,甚至
成为造字的一种方法,但是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假借字逐渐减少,基本上不在
出现假借字了,汉字是表音文字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㈢意音文字说
意音文字说的代表是周有光先生,他认为:“从甲骨文到现代文字,文字的
组织原则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字在有记录的三千多年中间始终是意音
制度的文字。古今的不同只是在形声字的数量和符号体式的变化上。”他在《汉
字性质和文字类型》中认为:“现代汉字体系,从“语言段落”来看是“语词和
音节”文字(又称语素文字);从“表达方式”看是“表意和表音”文字(又称“意
音文字”);从“符号形式”来看是“字符”文字。完整的说法是:现代汉字体系
是“字符+语词和音节+表意和表音”文字,简称“语素文字”“意音文字”或
“语素—意音文字”。他从文字的“类型”来看“汉字性质”认为“语素文字”
与“意音文字”这两种说法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分歧发生在各自抓
住一个方面的特征,前者是以“语言段落”为根据;后者以“表达方法”为根据,
两个方面的特征是同时并存,彼此说明的,兼顾各个方面,就能得到完整的看法。”
意音文字说是以汉字的主体部分——形声字的结构功能为标准而提出来的,它从
汉字的结构出发,立足于汉字的主体部分——形声字的世界情况而提出的。一般
认为,汉字中的形声字在结构上用形符表示一定的意义,用胜负来记录词的语音,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又占90℅以上,因此得出汉字既表意又表音的结论。
㈣意符音符记号说
意符音符记号说的代表人物是裘锡圭,他在《文字学概要》里说:“各种文
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
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
系的是记号。”他在《汉字的性质》里认为:汉字字形的演变虽然是绝大部分独
体字——它们也是构成合体字的注意材料——变为记号字,却并没有使合体字有
意符,音符构成的局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汉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合体字的性
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就是汉字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我们既要
充分认识到记号字跟表意字的不同,又不能过分夸大记号字的出现对汉字的整个
体系所发生的影响。他指出,必须讨论文字的性质到底有什么来决定的。裘氏认
为,汉字体系的性质是由汉字的符号“字符”而不是有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本
身来决定的。
意符音符记号说的另一位代表是王开扬先生,他在《汉字现代化研究》一书
中指出:从文字记录语言的原则看问题和从文字跟语言单位的对应看问题,这两
个方面不是对立的,而是“立体化”看问题的两个角度。前者是更为实质的,因
为前者决定了后者,而不是相反。从文字对语言的记录原则看问题,更能揭示文
字的本质属性。因此,在众多对现代汉字性质的判断中,现代汉字是具有残存的
表意表音作用的记号文字,是最能体现现代汉字本质属性的判断。
裘锡圭先生和王开扬先生都赞成汉字的性质是意符音符记号文字,但在意符
音符占主要地位还是记号占主要地位有不同的观点。
㈤表词文字说
最早提出表词文字说的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他说:“从表面上
看,词(words)显然是首先用符号表现在文字里的语言单位。用一个符号代表
口语里的每个词,这样的文字体系就是所谓的表意文字(ideographicwriting),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名称。文字的重要特点恰恰就是,字并不是代表实际
世界的特征(‘观念’),而是代表写字人的语音的特征;所以不如叫做表词文字
或言词文字(word writing或logoraphic writing).”可以看出布龙菲尔德也
同意词的表意的性质,只是觉得容易引起误会,因此建议用“表词文字”这一名
称。
㈥语素文字说
最早提出语素文字说的是赵元任先生,他在《语言问题》中指出:“到文字
发达了以后啊,就差不多完全每一个字只能代表一个语言里的一个词素的单位。
这个符号只代表这一个词素,不是别的词素„„。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写全部语言
的文字当中,所用的单位最多的文字,不是写句,写短语的,是拿文字一个单位,
写一个词素。用一个单位写一个词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吕叔湘认为“汉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其实,赵元任先生的语素文字
说与布龙菲尔德的表词文字说用的术语虽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汉字的性质问题,各家说法不一,原因可能是在各自只抓住了一
个方面的一个层次的汉字特征,没能综合,全面观察文字特征,就很难抓住汉字
的本质特征。以上观点,总的来说主要有两个出发点,一是汉字是表意文字,表
音文字,意音文字还是记号文字的问题。从这一点出发就得出了表音文字说,表
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记号文字说。二是文字与语言结构中的哪个单位相联系
的问题。从这点出发,就得出了表词文字说,语素文字说,语素—音节文字说。
古代“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总的来说都是表意的,形声兼表意表音,
转注,假借只是用字法,不提。形声既表音又表意。但由于历史的悠久,时代的
变迁,许多古代表意或表音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既不表意也不表音了,于是演变为
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符号了。所以我认为把汉字定性为意符音符记号的性质是比
较科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