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

能”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程,它的教学效果在培养材料学科高等人才中起的
作 用是 很重要 的。
二 、 革 思 路 与 实 践 改
( ) 一 调整教学体系
性 功修正 , 使之适 于金 属与高 分子材 料 ; 通过 高分 子 的科研 工作 和经历 ,适 当地 介绍学 科前 沿 的发展情 的流 变 陛能 ,将金 属 的高温蠕 变机制 和 高分子 材料 况 ,如形 状记 忆合 金 的伪 弹性 、纳 米材料 的力学性 的玻璃 化转 变相联 系 ,将 原来 各 自独立 的机理 体 系 能 、 利用 原子 力显微 镜制 成 的纳米硬 度计等 内容 。 这 有机地 联系 、 协调起 来 。 另外 , 因课 程 内容繁多 、 时 样 , 课 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 , 而且培养 了他们主动探
些名 牌 院校 看 齐 ,没 有充 分考 虑不 同类 型 、不 同层 力腐蚀与氢脆断裂 、 摩损与接触疲劳、 高温力学性能 次 、 同兴趣 的学生 的特点 , 以 因材 施 教 。 不 难
等章节 ; 最后一章则主要介绍典型材料( 金属 、 陶瓷、
第4 9页
其次 ,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 仍然倾 向于知识 高分子材料 、 复合材料 ) 的力学性能。 这样 , 使学生更
系、 学 内容与教 学 方法等 方 面探 讨 了该课 程教 学 改革的设 想和 在教 学 中的应 用 。 教 通过教 学改革 ,
学生 学 习的积 极性 得到 了提 高 。 工程 实践能 力和创 新 能力得 到 了加 强。
关 键词 : 材料 力 学性 能 ; 程 改革 : 用型本 科 课 应
工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 词 : 工 科 院校 ; 工 程力 学 ;课 程教 学 ;改革
1 、 工科 院校 工 程力 学课 程教 学的重 要性
往 导 致 学生 在 解题 时 沿用 以往 的简 单 理 论 , 令其 产 生 漫不 经 心 的态 度 , 导致
解题错误 。 新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成型, 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 教师在课堂
给他 们 讲 解 新 的复 杂 理论 , 已经 相 对于 传 统 教学 体 系有 工程 力 学是 工科 院校 的核 心技 术基 础课 程 之 一 , 与工 程 实际 有 着不 可 分 上 对 学 生提 出要求 , 还 需要 进 一步 完善 体 系丰 富 内容 。课 程体 系 对教 学效 果 的影 割 的联 系 , 对 学 生 的后 继 课 程学 习打 下坚 实 的 基 础 , 同时 也 培 养 了学 生 的 综 了很 大 的改 观 , 合素质 , 从 理论 性 、 实践 性 、 逻 辑性 等 多个 方 面培 养学 生 的综 合 能力 。 但是 , 学 生普 遍反 映 工程 力 学是 一 门难 掌握 的 学科 , 因此 工科 院校 老 师在 工 程力 学 教 学改 革 中 做 了探 索 , 对 T 程教 学 体 系 进行 深 入 改 革 , 以培 养 具 有创 新 能 力 的 人才 为 目标 , 全 面加强 师 资力 量 的建 设 , 贯 彻党 的实践 精 神 , 提高 大 学 生综 合
念的理解 , 对两 门学科的深入研究要求不高。 所 以,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一般 4 、 总结 主要 侧重 点 , 在 于 力学 对 工程 实践 的 应用 , 特 别 是 对机 械 工程 实 践 的应 用 , 书 综 上所 述 , 工科 院 校 工程 力 学 教 学改 革 至关 重 要 , 是适 应 现 代科 技 发 展 上 的例题 也 主要 来 自于 机械 工 程实 例 , 比如齿 轮 、 滑轮 、 起 重机 等 机械 设 备 中 也 是 高 等教 育 培养 人 才 的重 要 环 节 , 有 利 于 为社 会 培 养 的力 学 习题 。 但是 , 这样 的教 训 内容 过 于片 面 , 对 非机 械 专业 的学 生 不仅 学 习 和竞 争 的途 径 之 一 , 难度大, 而 且对 E l 后 的应 用帮 助小 , 所 以在教 学 内容上 要 灵活 多 变 , 根 据 不 同 更多能适应新时期需要且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 专 业 进行 选 择性 侧重 。 需要 教 师 和学 生 的共 同参 与 , 教 师 积极 贯 彻 改革 方 案 , 学 生也 要 积极 配 合 教 2 . 3从 课程 授 课方 式 改革 师 新 的教学 方 式 , 只 有这 样才 能使 课 程改 革顺 利 进行 。 传统 的工 程 力学 授课 方 式是 板 书 , 随着 科 学技 术 的发 展 和对 工程 力 学学 参 考文 献 : 时 的 调整 , 教 师 授课 方 式侧 重 于 多 媒体 技 术 教学 , 可 以为 学 生放 映 大 量 应用 [ 1 】 张 彦斌 , 张淑 芬 , 梁斌 , 徐红玉, 虞 跨 海 工科 基 础 力学课 程教 学改 革的研 究与 A j . H 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C h i n a : , 2 0 1 0 : 4 实 例 图片 和 例题 , 大大 提 高 了教学 效 率 , 也激 发 了 学生 学 习 和探 索 的兴 趣 , 具 实践 【 有 非 常重 要 的意 义 。 但是 , 对 多 媒体 的依 赖 性也 会带 来 弊 端 , 所 以在 改革 过程 f 2 ]赵玉成, 喻梅. 工程力学课程 内容体 系及教 学改革研 究 力学与 实践, 0 9 , 0 5 : 6 9 - 7 1 +6 0 中不 能完 全 侧 重对 多 媒 体技 术 的应 用 , 要 根 据 课 时安 排 , 合 理 分配 每 节 课 的 20 王 瑾, 赵亮. 工程 力 学课 程 教 学方 法改 革研 究与 实践 Ⅱ J . 中 国现 代 教 育装 备 , 教 学 内容 , 根 据 教 学 内容 确定 采 用 多媒 体 技 术 和板 书 的 比例 , 理论 推 导 部 分
工程力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工程力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摘要]顺应信息化教学要求,改变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文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改革的角度分析了工程力学的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观点和措施,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工程力学行为引导模式实践能力行为能力前言工程力学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个模块,主要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和构件的强度、刚度问题,内容紧贴生活和工程实践,为学生解决一些生活和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的力学计算依据,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桥梁作用[1]。
在当前信息化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教学过程学生为行为主体、老师的讲授为主导,我们对工程力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入“行为引导模式”。
行为引导模式的思想即:教学应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2]。
基于这一思想,教学目标可以转化为一种“行为能力”培养。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进程,主要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掌握基本知识,能够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2)能够将工程中的力学现象转化为力学模型,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3)增强接受新知识、采纳新思维、乐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从而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主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如下改革。
一、课堂教学向讨论型转化工程力学涉及的基本点很多,为了达到扎实掌握的目的,应实现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
通常在讲课中采用的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归纳、演绎等等,但在实施中发现,以讨论为主、讲授为辅的方式,更易达到“师生平等、积极互动,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中难度是比较大的,老师讲得过多则学生易失去兴趣,而讨论过多则易影响进度,甚至远离内容主题。
基于OBE理念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作者:田宁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以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为载体,结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职业本科课程如何在OBE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OBE理念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对职业本科发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确定课程目标、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改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对课程教学评价进行多元化设计。
上述改进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这为OBE理念在职业本科教学改革中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职业本科;材料力学;OBE理念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需求缺口量巨大,仅依靠应用型本科及部分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不利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1]。
在此背景下,我國十分重视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力争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和专业[2]。
因此,可以看出职业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使命是培养适合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我国职业本科试点是由2019年6月开始,到目前为止只有4年时间[3]。
虽然我国对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相关经验积累较少,在意识、制度、方法、社会氛围等多个维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具有较大的差距[4]。
“材料力学”课程在课程体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必需课程,但该课程在大多职业本科院校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形式化等诸多问题,加上这门课程本身概念抽象、内容繁杂、公式复杂,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56]。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又称学习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由美国教育家(SpadyW.G)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随后该理论被欧美等国家重视,并在普通教育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OBE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其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和推崇,并且逐渐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主流理念[78]。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 程 问题 的基本力 学 素养 。
收 稿 日期 :0 0— 8—2 21 0 2
基金项 目: 重庆市教委教改项 目(3 0 4 83 7 ) 作者简介 : 李玉兰( 95一)女 , 16 ,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 院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固体力学和复合材
和研 究其 教学 改革 的 问题 。如 何在课 程 中妥善 处理好 经 典 内容的 传承 和现代科
技研 究成果 的引进 , 基础 知识 的传授 和学 生力学 综合 素质 的培 养之 间 的关 系 , 是
力学 工作 者应认 真思 考 的问题 。
因此 , 者对材 料力 学课 程 的教 学方 法及模 式作 了一 些尝 试性 的研究 , 笔 通过
心得 。
关键 词 : 材料 力 学 ; 学方法 ; 式 ; 教 模 改革 中图分 类号 :U 4 T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52 0 ( 0 0 0 -0 8 3 10 —9 9 2 1 )50 7 - 0
随着 近代 力学 的不 断发展 和 进 步 , 一 门经典 的力 学课 程— —材 料 力 学提 对 出了新 的课题 。为提 高材 料力 学课程 的教 学质 量 , 代 力 学工 作 者 一直 在 追 寻 几
高等建筑教育 78
21 00年第 1 9卷第 5期
J U N LO R HTC U ALE U A 】NI SIU1 SO G E E R IG O R A FA C IE T R D C TO NI TT 1ON FHIH RL A NN Vo. 9 No 01 N 11 .5 2 0
“双碳”背景下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探索

“双碳”背景下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探
索
邹府兵;王信刚;周子皓;赵华;周耐根;丁成平
【期刊名称】《高教学刊》
【年(卷),期】2024(10)19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为培养土建类方向大学生的重要专业必修课,在“双碳”背景下,其教学过程中面临匹配的教材少、教学内容滞后、层次化综合实验缺乏及科研能力培养不足等突出问题。
通过开展基于“双碳”理念的前沿教学内容、层次化综合性实验与科研能力培养及构建多维度课程评价体系三方面的改革,学生上课积极性和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显著改善,综合素养和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教师授课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起到良好的教学相长和协同育人效应。
教学改革成果经丰富和完善后可为相关开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高校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思路,对涉及“双碳”理念的其他课程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6页(P147-151)
【作者】邹府兵;王信刚;周子皓;赵华;周耐根;丁成平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新时代“双碳”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4.基于“双碳”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
5.“双碳”驱动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课 程 的深度 和广度 的关 系 。 以 , 课 程教学 体系 中 , 所 在 我们 分 成两 个模 块 : 一是将 理论力 学 和材料 力学 的基础 知识作 为基 础模 块 , 如将 内力 、 力 、 应 变形 等共 性 的问题 集 中起 来研 究 , 省去 类似 的分 析 推 导过 程 , 避免 了按 每一 种基 本变形 小 循环 的重 复 , 而是 重点 讲授 理论 和公 式 的应 用方 法 及条 件 ; 是在 基 础模 块 的基 础 上 , 二 根 据各 专业 的不 同特 点 和要求 , 加 强知 识 的深 度 和广度 , 来 以适应 不 同类 型专业 对课 程 内容 的需 求 , 工程 力 使 学充 分体 现 出它 的专业 基 础课特 色 。
力学 课 程 的教 学 改 革 进 行 探 讨 。 关 键 词 : 程 力 学 ; 学 实 践 ; 究 工 教 研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G6 2 o 文 献标 识码 : A
工 程力 学是一 门重 要 的专业 基础课 , 是基 础理 论课 与专 业课 之 间的桥 梁 , 是解决 工程 实际 问题 的技术 也 基础 。在工 程实 际 中 , 物体 的受力 、 动 、 形 、 效 、 坏等 力 学现象 无所 不在 , 运 变 失 破 力学分 析计 算在 工程 设计 中
关 于工 程 力 学 课 程教 学 改革 的 思考 与探 索
刘新 柱 , 佳 卉 , 潘 陈 振
( 木 斯 大 学 机 械 工程 学 院 , 龙 江 佳 木 斯 1 4 0 ) 佳 黑 5 0 7
摘 要 : 于 对 我 国 工 程 力 学 课 程 教 学 现 状 的 思 考 , 合 工 程 力 学 的 教 学 实 践 , 教 学 内 容 、 学 方 法 、 学 手 段 等 方 面 , 工 程 基 结 从 教 教 对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1 《 工程力学》 课程 的内容和特点
《 工程力 学》课程 的内容包括理论力学 和材 料力学两 门课程 的经 典 内容。 主要是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 构件的内力 、 应 力、 应变计算 , 点 的应力状态分 析 . 强度理论 的建立及运用 , 杆件 的强 度、 刚度 、 稳 定性计 算。工程力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 1 . 1 理论联 系实际 工程 力学的基本规 律是通过 观察 自 然现象 及生活 、 生产 中的各种 现象后 , 经过科学实验 、 分析 、 综合 、 归纳 、 总结 而得 ; 工 程力学 中的计 算 机简图和力学模 型都是 由具 体实物经过 抽象化 、理想 化简化 而得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 工程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张雅 静 ( 内蒙 古建 筑职 业技 术 学院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 1 0 0 7 0 )
【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教 育的培 养 目标 , 结合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 学院所设 专业的 实际, 从《 工程 力学》 课 程的 内容特点、 主要 问题 、 改革
的。
3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尝试
3 . 1 强化工程意识 . 树立能力本位思想 我们在课 程 的绪论 部分教学时 . 列举 工程实例 . 从 构件的安全性 与经济性关系人手 . 讲清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基本 概念。 其次, 我们在课 堂理论教学时 . 为 了保证教学质量 . 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及教具演示 . 淡 化公式 的推导过程 .重视学生应用结论 来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能力培 养 再次 . 我们在编写教材时 , 避免学科化倾向 , 与工程实际紧密联 系, 设法提高学生对工程力学在生产实际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 开发学生学 习工程力学课程 的能力 . 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的理论 和 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 . 强化学生工程 意识 . 对培养应用能力有 明显的效果 3 . 2 精选 内容 . 妥排顺序 根据 高职教育 的培 养 目标 . 以够用 为基本原则 . 删 除后续课程 和 工程实际 中用不到的 内容 . 精讲与后续课程及专业实际直接相关 的内 容 例如 : 少讲或不讲力 的定义 、 力 的效应 、 力的三要素等概念 , 因为这 些 内容在 高中物理中 已详 细介绍过 : “ 拉伸 与压缩 ” 这 一章 是《 工程力 学》 的重点 和难点 , 又 由于该 章与“ 剪切 ” 、 “ 扭转” 、 “ 弯 曲” 各章在教学 内容 、 研究方 法上有可类 比性 . 所 以应讲 深讲透在教学 过程中把 四种 基本变形综合 在一起讲授 . 既可 以节省 时间 . 又可 以对 比各种基本变 形的异同 .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融会 贯通。 3 - 3 在考核形式上 . 应采用多种形式 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 . 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 中所 占的 比重。 而对学生平时的考核 . 可以采用作业检 查课堂提 问 、 实验操 作、 实验报告以及阶段性测验等多种形式 。学习全过程定论 的考核形 式. 有利于课 程逐个 阶段 目标的实现 . 更 能引导学生掌握 良好的学 习 方法 .可以较为准确地考查学生在每个 阶段 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 , 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当程 度上 影响了大 学生 良好工程素质 的形成 。 随着科学和技 与课 堂授 课活动等 多种授课方式 相结合, 实现互动式与主动式 术的不断进 步、 工程科 学的发展完善 , 工程 知识体系变得越来 的教与学模式 , 激发学生 主动 学习的热 情, 培养 学生团队合作 越 庞大。 与此 同时, 现代 工程实践对工程师 的工程实践能力、 团 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 队工作与交流能力和对企业与社会环境 的理解 与适应能力都提 3 实 验教 学 的改革
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必要环节, 对于培养工程 进行更多更深 的理论知识和更高 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工程素质 的 应 用型人 才这个 目标 , 加强 实践能力的培养尤 为重 要。 基 于本 培养。 这不仅 是中国工程教育, 也是世 界工 程教育所面 临的共 校 的传统力学课程 实践教学 的缺 陷, 本课题将进行 增设实验课
高素质人 才; 探索一条基于工程 应用能力培养 的适应未来社会
果”三个 特 色模 块 , 使 学生在步入材 料力学科 学 的殿 堂 时, 生
动、 活泼、 前沿 , 从而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想象力和 充分了解
前沿力学科 研成 果。“ 史海 钩沉 ” 是通 过材 料力 学史 上的一些 著名的惨 痛事故 的前 因后果使学生以史为鉴 , 深 刻认识到研究 材料力学的重 要性 ;“ 力学趣闻” 则通过优 美而有趣 的文学语言
Ⅲ 季顺迎 , 武金瑛 , 马红艳. 力学史知识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结合与实践
[ J ] . 高等理科 教育, 2 0 1 2 第4 期. [ 2 ] 杨志军, 赵学友.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 J ] . 中国冶金教育,
2 0 1 1 年第 3 期.
究意义的最鲜活 的教 学内容 , 这种 内容既可 以把学生带到科技 前沿 , 又能充分体现科研活动 的规律和过程
研、 工厂生产 实际 相联系, 真正按 工程人 才要求 培养出不仅理 论知识扎实, 具备一定 工程 素质 的工程应要培养工程应 用能力的具有 团队合作精神的、 创新能力高
素质的人 才I 教师 首先要提高 自身的素质 。 因此 , 工程素质教育
1 课 堂理论 教 学 的改革
剖析工程 和生活 中的材料力学 问题 , 使课堂理论教 学少几分枯
发展需求 的工 程人 才培 养的途径 是高校教师应 有 的责任和义
务。
燥, 多几分欣赏 , 得 到美得享受 。“ 最 新力学成 果” 将最 新最前
沿的力学科 研成果通 过与所讲授 的内容联系 , 变为具有科学研
[ 参考文献]
本 文的思路是 : 作为高校教师 , 应 该突破 “ 应试教育 ” 和
传统 教学体系, 树立 基于 “ 卓越 工程 师”培养 的全新 的教学理
念, 进行 以培养 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主要 内容 的材 料力学课 程 教学改革, 从以下六方面 : 三大特色 的理论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
环节、 多项考核制度、 天 空教室、 学生小论文、 师资 队伍建设等
5 学生 小论 文环 节
本课题设想学生在课 外分阶段分组进行材料力学知识总结 的小论文撰写和汇 报。 通 过这个小论文环节训练 科研 能力, 培 养团队合作精神 , 提高工程 素质 。
方面提 出了一系列 的教 学改革方案 ; 将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 机 结合, 教学 内容注重传统 经典与现代前 沿工程 的结合, 与科
,
方法和 手段 ; 所 以我们需要对 《 材 料力学》的课程体系、 教学理
念和学习方法等作出重大变 革以应对 这样的挑战。
我们在材料力学课程 的教学过程 中探索新 的考核模式 , 采 用理论知识期末测 试、 实验报 告和学生小论文评价有机 结合起 来的多向考核。 避免 “ 一卷定分”, 改为适应工程应 用能力培 养 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向考 核。
一
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因此, 工程教育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 给学生
同挑 战。《 材料力学》课程是 工科 类 学生重要 的专业 基础课 之 时、 实验项 目的改革尝试 , 努力提高学生材料力学 的工程素质 。 是学习后 续课 程的重要 基础 , 是解 决工程实际 问题 的重 要 4 改革考核方式
受“ 应试教育 ”和传统 教学体系 等多方面 因素 的影响 , 我 和完善起 来。 每个同学都可 以在 “ 天 空教 室” 发布讨 论, 上传有 国的高等工 程教育中普遍存在 “ 重书本理论知识传授而轻工程 关材料力学方面的最 新进展 、 科研成 果、 历史典故等方方面 面 应用能 力培 养”的课程教 学模 式 , 抑制 了学生的创 造和想象 能 的知识、 资料 ; 可 以进行师生交流 、 提 交作业和小论文 等活动。
理 论教学 中通过 “ 史海 钩沉 ”“ 力学趣 闻”“ 最 新力学成
对教师的总体素质提 出了新的更 高的要求。 树立 基于 “ 卓越 工程师 ”培养 的全 新的教学理念 , 基于工 程 应用能力人才培养为主线, 改革材料力学课程的教与学模式; 培 养不仅理论扎实 、 工程应用能力强且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
教 学探 讨 ・
基于工程能力培 养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何 芳( 新余学院 机电 工程系, 江 西 新余 3 3 8 0 0 0 )
摘 要 : 全球 范 围内工程 人 才严重短 缺 , 基于工程应 用能力的培养 , 针 对材 料力学课 程的特点, 论 文从 ‘ ‘ 三 大特 色的理论 教 学方式、 实验 教 学 环节、 多项考核制度 、 天空教 室、 学生小论 文 、 师 资队伍建设 ” 方面, 提 出了 一 系列的教 学改革方案 。 关键 词: 工程 能力; 材料力学; 教 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