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国际机场拟建场区金矿采空区治理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采空区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方案引言采空区是指煤炭、金属矿山等矿产开采活动后的矿山空间,由于资源的开采,地下的矿石被掏空,导致地表产生了一定的沉陷和塌陷问题,给环境和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治理采空区,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的目标1.恢复和修复采空区的地质地貌;2.防止采空区的地表沉陷和塌陷,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和土地的影响;3.修复采空区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4.利用采空区开展其他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治理方案的具体措施1. 地质地貌修复对采空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修复,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地表重新塑造:采用填方、挖掘、挖土等方式,填补和平整地表,恢复原有的地貌形态;•地下填充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如砂石、砾石等,填充采空区的地下空间,增加地下承载能力;•地下排水系统建设:采用排水井、排水管网等方式,将地下水排出,减少沉陷和塌陷的风险。

2. 防止沉陷和塌陷为了保护周围的建筑物和土地不受沉陷和塌陷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监测系统:通过地面沉陷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沉陷和塌陷的风险;•强化地下支护工程:采用钢支撑、预应力锚杆等方法,对采空区进行加固,增强地下承载能力;•控制开采活动:在开采矿产时,要合理控制开采速度、范围和方式,减少对地下空间的破坏。

3. 生态系统修复为了修复采空区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草、树等,进行大面积植被覆盖,增强土壤保持能力;•水源修复:对采空区的水源进行清理和修复,加强水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和引入适应采空区环境的野生动植物,维护物种多样性。

4. 资源再利用对采空区进行资源再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建设工业园区:利用采空区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企业投资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业:利用采空区独特的地貌和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开展农业活动:利用采空区的土壤和空间,开展农业活动,提高土地利用率。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采空区综合治理是指对采矿区剥离出来的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采空区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生态修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

以下是一个关于采空区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一、生态修复1. 采空区生态评估:对采空区进行全面的生态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植被覆盖、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评估,以了解采空区的生态状况。

2. 生态修复方案制定:根据采空区的生态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水源保护等具体措施。

3. 植被恢复措施:采用合适的植被种植技术,进行植被覆盖恢复,以提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4. 土壤修复措施: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手段,修复采空区的土壤质量,使其能够支持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5. 水源保护措施:采用水源保护措施,包括建设水源保护区、修复水体水质等,以保护采空区周边的水源。

二、资源利用1. 资源评估:对采空区进行资源评估,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评估,以确定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

2. 资源利用方案制定: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制定资源利用方案,包括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等。

3. 矿产资源开发:根据采空区的矿产资源潜力,进行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水资源利用:开展采空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水库建设、灌溉和供水等,以满足当地的水源需求。

5. 再生资源利用:对采空区的废弃物进行再生资源化处理,如废砂石的再利用等,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三、环境保护1. 环境监测:建立采空区环境监测网络,对采空区的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大气质量、水质和噪声等。

2. 排污治理:对采空区的排污进行治理,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生态修复监测:对采空区的生态修复进行监测,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水源保护等方面的监测,以确保生态修复的效果。

金矿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

金矿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

金矿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金矿采空区是指在金矿开采过程中,矿石被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区域。

这些采空区域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对金矿采空区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利用,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理目标1. 实现金矿采空区的生态修复,恢复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2. 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周边地区的安全;3. 利用采空区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 保护采空区的文化和历史遗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治理方案1. 生态修复对于金矿采空区的生态修复是治理的重点。

首先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对采空区进行平整处理,填补坑洞,修复地表植被。

可以采用植树造林、草本植物种植等方式,恢复采空区的自然生态系统。

同时,对于水土保持工程也需要加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2. 地质灾害防治金矿采空区往往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塌陷、滑坡等。

因此,需要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包括支护、排水、植被覆盖等方式,加强对采空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周边地区的安全。

3. 资源利用金矿采空区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采空区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比如可以进行矿山水的综合利用,建设水库、发电站等设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些金矿采空区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可以对采空区的文化遗迹进行保护和修复。

同时,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可以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线路等方式,提升采空区的旅游吸引力。

四、实施步骤1. 调查评估:对金矿采空区进行全面调查评估,了解采空区的地质、生态、资源等情况,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规划: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金矿采空区治理规划,明确治理目标、方案和实施步骤。

3. 实施治理:按照规划方案,逐步实施金矿采空区的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资源利用和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

矿山采空区治理与利用技术

矿山采空区治理与利用技术

采空区利用:根据规划,对采空区进行利用, 包括建设地下仓库、地下停车场、地下旅游等
采空区监测:对采空区进行长期监测,确保其 安全稳定
采空区维护:对采空区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 正常使用
采空区利用技术案例分析
案例三:某金矿采空区利用 技术
案例二:某铁矿采空区利用 技术
案例一:某煤矿采空区利用 技术Biblioteka 案例四:某铜矿采空区利用 技术
采空区治理与利用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治理与利用采 空区,提高矿产资 源的利用率,降低 资源浪费。
促进经济发展:采 空区治理与利用技 术的应用,可以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保护环境:采空区 治理与利用技术的 应用,可以减少环 境污染,保护生态 环境。
提高矿山安全:采 空区治理与利用技 术的应用,可以提 高矿山的安全性,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 生。
采空区治理方法
充填法:将采空 区填充以减少塌 陷风险
支撑法:使用支 撑结构支撑采空 区防止塌陷
封闭法:封闭采 空区防止空气进 入
回填法:将采空 区回填以减少塌 陷风险
采空区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采用环 保材料和技术,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利用人工 智能、大数据等技 术,提高治理效率 和质量
案例五:某铅锌矿采空区利 用技术
案例六:某稀土矿采空区利 用技术
04
矿山采空区治理与利用 技术应用
采空区治理与利用技术在矿山安全中的作用
提高矿山安全:通过治理与利用技术,降低采空区安全隐患,提高矿山安全水平 减少环境污染:治理与利用技术可以减少采空区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治理与利用技术,提高采空区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 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治理与利用技术可以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矿山开采的采空区治理与填充技术

矿山开采的采空区治理与填充技术
智能化填充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填充作业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提高填充效率。
采空区治理与填充技术的未来展望
跨界融合发展
将采空区治理与填充技术与生态修复、土地复垦等领域相结合, 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采空区治理与填充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
智能化发展方向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采空区治 理与填充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废石填充技术
废石填充技术是指利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进行 采空区填充的方法。
废石填充技术可以采用分段或集中填充方式,根据矿山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减少废石堆放占用的土地资源,降低废石处 理成本,同时能够减少采空区的安全隐患。
在实施废石填充技术时,需要注意废石的粒度、稳定性 、环境影响等因素,确保填充效果和安全性。
04
采空区治理与填充技术的应用案例
某铁矿采空区治理案例
采空区规模
该铁矿采空区面积较大,深度达 到数十米。
治理方法
采用充填注浆法进行治理,将水泥 、砂石等材料混合制成浆液,通过 注浆管注入采空区,浆液凝固后形 成填充体。
治理效果
经过治理,采空区的稳定性得到显 著提高,减少了矿体变形和地面塌 陷的风险。
膏体填充技术
膏体填充技术是一种利用膏体 材料进行采空区填充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填充密实、稳定性 好、环保等优点,同时能够提 高采空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膏体填充技术的材料可以选择 水泥、粘土、粉煤灰等材料,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方法。
在实施膏体填充技术时,需要 注意膏体的流动性、稳定性、 环境影响等因素,确保填充效 果和安全性。
理效果。

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方案一、前言采空区指的是矿山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区域。

这些采空区通常具有深度深、面积广的特点,对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止采空区造成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将介绍采空区综合治理的方法和工程设计。

二、采空区综合治理的意义1.保护地质环境:采空区在矿山开采完毕后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如塌陷、地面沉降等。

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周边地质环境。

2.保护生态环境:采空区通常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综合治理工程可以修复这些破坏,保护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3.资源再利用:采空区的综合治理可以将原本荒废的空间重新利用起来,开展农业、旅游等产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1.地质调查:对采空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岩石力学性质等,为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2.灾害评估:对采空区进行灾害评估,分析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程度,为后续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3.采空区封闭: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处理,包括填充、加固、支护等措施,防止采空区带来的地质灾害。

4.生态修复:对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包括植被种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采空区周边的生态平衡。

5.资源再利用:对采空区进行规划设计,开展农业、旅游等产业,实现采空区资源的再利用。

6.监测和管理:对采空区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随时掌握采空区的变化情况,有效防止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四、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1.组织建设:成立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工程建设: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开展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生态修复:组织植被种植、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恢复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4.资源再利用:制定资源再利用的规划,组织农业、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实现采空区资源的再利用。

金属矿山采空区处理方式及实施要点探究

金属矿山采空区处理方式及实施要点探究

35M ine engineering矿山工程金属矿山采空区处理方式及实施要点探究马发好(云锡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 个旧 661000)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金属矿山采空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本文以金属矿山开采工作为例,有效提出采空区的相关处理工作方法,并且对矿山采空区的实施处理工作要点进行全面探索,充分发挥出矿山采空区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势,保证金属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后续的金属矿山开采工作提供出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属矿产;采空区;安全;控制中图分类号:TD85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8-0035-2收稿日期:2021-04作者简介:马发好,男,生于1979年,云南建水人,本科,采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及采空区治理。

金属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资源组成部分,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金属矿山的开采规模和开采深度都在不断扩张。

随着金属矿山的开发工作量不断加大,矿山内部经常会存在大面积的采空区,会直接影响到周围岩体结构的受力平衡,造成周围岩体结构和围岩受力稳定性下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采空区域的大面积坍塌事故,对整个金属采矿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因此,必须要对金属矿山采空区域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避免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1 金属矿山采空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在金属矿山的开采工作技术层次上,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金属矿山开发工作中,无法顺利完成采空区域的治理与防护工作。

在我国国内金属矿开发工作过程中,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数量不足,同时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引进工作难度相对较大,这一问题的产生对整个矿山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不但如此,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采问题,对整个矿山的开发干扰程度相对较大,同时相关金属矿开发工作单位,并没有充分了解采空区域整体围岩结构受力情况,因此针对整个采空区域的防护和治理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工作难度。

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案的优化研究

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案的优化研究

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案的优化研究
安科越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8(000)02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金属矿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而过度地对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地下采空区,由于采矿的方法不同,采矿管理措施不一,采空区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及形态,这些采空区的存在严重威胁了矿山的安全生产,进而影响到了附近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本论文将围绕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案展开研究.
【总页数】1页(P219)
【作者】安科越
【作者单位】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35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5
【相关文献】
1.露天多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综合探测分析
2.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案的优化研究
3.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4.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5.山东省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充填工程和矿山平巷、斜井、斜坡道掘进工程技术标准讨论会在济南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新国际机场拟建场区金矿采空区治理方法研究
作者:赵志强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
摘要: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烟台新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场区内分布有大量金矿采空区,分布无序,纵横交错,废弃井巷遍布,已发现明显地表塌陷多处,对于工程安全建设及使用安全有重要影响,采空区治理已成为工程顺利建成及投入使用的前提,遵循自然规律,深入分析研究场区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治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达到消除采空区安全隐患的基本目的,也为其他类似地区采取简单、实用、高效的采空区充填方法治理采空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为废弃矿区变废为宝,缓解土地资源危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

关键词:建设项目金矿采空区治理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D4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拟建烟台新国际机场位于蓬莱市潮水镇,属国内民用航空干线机场,对外籍飞机开放的口岸机场。

一期工程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概算投资46亿元,规划用地为6000亩,属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拟建场区金矿开采历史悠久,地下采空区纵横交错,对机场工程建设及安全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地制宜地开展治理工程,迫在眉睫。

1、场区采空区现状特征
建设场地范围内庄官至后大雪一带为废弃金矿开采区,以往民采活动强烈,存在大量的废弃民采矿井,无系统的采矿资料,且乱采乱挖现象严重,采空区的分布特征与矿体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采空区分布范围广,深部变化大,采空区的分布杂乱无章。

通过采空区专项勘查证实共有:(1)庄官村东、(2)崔家村东南、(3)前大雪西南、(4)后大雪、(5)邱家五个大区,未充填废弃采矿竖井达400多个,未充填废弃巷道约20000m,废弃采空区成片状交错分布,采空区平面沿矿脉展布,宽度较小,但延展深度较大,一般为-30m至-200m,采空区分布密集、规律性差。

由于乱采乱挖严重,已造成29处的地面塌陷,个别地方还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场区采空区治理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部门分工合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针。

(2)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3)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治理范围:平面范围以勘查证实平面范围为准,垂直范围以跑道基础平面以下垂直距离40m为界,空区顶部在40m以下者,可以不予治理,40m以上者,应进行连带处理。

(5)考虑到采空区相互交错贯通,为保证浆液在可控的范围内有效扩散,应打破常规,根据采空区的赋存特点,采用部分填充或填充体隔离+填充的方式对空区进行局部或全部有效加固。

(6)由于场区内采空区、竖井及平巷等地下结构复杂,因此在专项采空区勘查的基础上,将需治理的采空区分为三种类型,即:未塌落至地表的采空区、仅由竖井和平巷组成的局部采空区、已塌至地表并形成塌陷坑的采空区。

针对不同采空区的特点,采用相应方法分别对采空区进行治理。

3、采空区治理方法
3.1未塌落至地表的采空区治理
3.1.1分布特点
(1)采空区局部密集。

由于矿脉多且有分支,造成了潜在空区在局部地段密集存在。

(2)采空区在空间分布上呈无序状态。

由于开采周期长、各矿脉品位差异,特别是经过无序的民采,空区分布极不均匀、时断时续,又没有可查的技术资料,无法在地表完成精确勘察。

(3)采空区在空间上有良好的贯通性。

据调查,整个机场建设范围内下伏开挖巷道达2万m之多,不排除其间上下左右相互贯通,如果采用常规注浆填充采空区,浆液在无约束条件下无序流动,难以保证浆液在限定范围内有效扩散。

3.1.2治理方法
该种情况是采空区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准确和有效是治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所谓准确就是要求有的放矢,充分利用现有资料,探明并确切掌握空区的空间位置;所谓有效就是要求在已准确掌握的空区内,保证所有加固填充物集中在限定的范围内,使跑道下伏空区能得到有效加固。

前期采空区勘查结果提供了采空区的初步范围。

为使采空区治理有效,做到隐蔽空区明确化,治理范围清晰化,治理工程定量化,治理方法应采取探孔勘查+注浆充填结合法,具体的治理方案如下:
(1)在可能有采空区的范围内,沿矿脉走向在矿脉上盘每10m布置探孔剖面,探孔采用直径90mm~120mm的钻头。

探孔直径可实际作适当调整。

(2)首先打探孔1,若未发现空区,则依次打探孔2和探孔3,上述任一探孔发现空区,则在空区上方施工直径1~1.5m竖井或斜井进行治理。

如果3个探孔都没有发现空区,则施工下一个勘查断面的探孔。

(3)在发现空区之处,首先利用竖井或斜井采用废石进行充填至空区顶板高程。

(4)在废石充填完成后,设置直径为100mm的注浆管,利用竖井或斜井进行注浆至跑道结构层底面设计标高(挖方区)或原地面标高(填方区),注浆采用1:8的尾矿砂水泥浆或粉煤灰水泥浆,施工时可根据浆液的流动性调整注浆参数,或采取双液注浆封底,再灌注尾矿砂或粉煤灰水泥浆的方法,仅注机场设计标高以下40m范围内的空区。

5)填方区在填方前进行治理,挖方区在开挖至跑道底面高程后进行治理。

(a)勘查探孔工艺简图
(b)注浆充填工艺简图
3.2采空塌陷及伴生地裂缝治理
(1)对现有塌陷坑坑底及周帮夯实,土体压实度应大于90%。

(2)在坑内回填三合土并压实至设计标高。

水泥稳定砂砾中水泥用量不小于8%,三合土的配比为土:石灰:水泥=0.7:0.25:0.05。

(3)在塌陷坑范围内按3m×3m的网度施工向下钻孔,孔深以穿过塌陷空区并进入基岩1m 为宜,并预埋注浆管,注浆管直径为50 mm。

(4)注浆采用二次注浆的方法。

利用钻孔进行一次注浆;在浆液初凝前即一次注浆20-30h 内利用预埋注浆管进行二次注浆,以对塌陷坑顶部塌落体进行加固。

(5)二次注浆压力采用1~1.5MPa。

(6)注浆结石体的强度不小于3MPa。

(c)采空塌陷坑治理工艺简图
3.3废弃矿井和平巷治理
场区内废弃矿井和平巷治理原则是:当平巷顶面高程在0m以下时,平巷不做治理,仅需治理竖井;当平巷顶面高程在0m以上时,则采用回填废石及注浆方式充填平巷和竖井。

对于只有竖井无平巷的空区,治理方法相同。

3.3.1未知平巷位置的废弃平巷及竖井治理方法如下:
(1)在竖井范围内预设1根直径为50mm注浆钢管,注浆管长度等于竖井深度但最长不超过40m;
(2)对于挖方区用废石将竖井充填至跑道底面高程,填方区充填至地表;
(3)在废石充填完成后,利用井口和注浆钢管进行注浆治理;
(4)注浆结石体强度不小于3MPa。

(5)如果废弃矿井周边明确存在局部采空区,且空区位于重要结构物下部,则在空区范围内按55m布设注浆孔进行注浆。

3.3.2已知平巷位置的废弃平巷及竖井治理方法如下:
(1)在竖井范围内预设1根直径为50mm一次注浆钢管,注浆管长度至平巷底面标高;
(2)对于挖方区用废石将竖井充填至跑道高程,填方区充填至地表;
(3)以平巷长度大于或小于10m作为该类空区的治理判据,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案进行治理:a)当平巷长度小于10m时,在废石充填完成后,利用井口和预埋一次注浆钢管进行注浆治理;b)当平巷长度大于10m,且在治理范围以内,在平巷上方施工直径150mm的注浆钻孔,预设1根直径为50mm二次注浆管,注浆管长度同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按1m间距布置4个对称的出浆孔,管下端口及出浆孔均以塑料胶带缠绕,在原废弃竖井一次注浆完成后,利用注浆钻孔(孔径150mm)及预设注浆管进行二次注浆;
(4)如果空区位于跑道道面或重要结构物下方,以上空区治理判据调整为平巷长度大于或小于5m;
(5)如果废弃矿井周边明确存在局部采空区,且空区位于重要结构物下部,则在空区范围内按5m5m布设注浆孔进行注浆。

(6)注浆结石体强度不小于3MPa。

4、治理效果
拟建场区采空区治理工作于2012年5月底正式完工,经物探探测及钻探验证,治理效果良好,飞行区已土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被评为优良等次,后续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整体工程于2013年年底前基本完工。

5、结语
拟建工程项目场区下伏采空区对于工程建设及使用安全有重要影响,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消除采空区安全隐患首当其冲。

通过本次烟台新国际机场建设项目场区采空区治理方法的分析研究,为类似地区采空区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为废弃矿区转变为建设用地,变废为宝,缓解国家土地资源危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是新时期人口、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广和·烟台新国际机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设计,2010年11月,43—129,
[2]李海翔,赵志强·山东省栖霞市香夼闭坑铅锌矿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2013年3月28—122,
[3]姜艳美,万庆德·采空区的充填治理,现代矿业2012第9期,2012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