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水资源经济学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件

合集下载

水资源经济学

水资源经济学

9
二 水资源概念与特征
目前较为通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目前较为通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 ) 界气象组织( 年共同制定的《 界气象组织(WMO)在1988年共同制定的《水资源评价 ) 年共同制定的 活动——国家评价手册》中对水资源的描述:“可以利用 国家评价手册》 活动 国家评价手册 中对水资源的描述: 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 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 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10
流 自 然 特 征 关 有 循 稀 经 济 特 征 商 稀 不 利 影 社 利 可 用 响 会 垄
动 联 限 环 缺 断 品 害 替 方 的 共
性 性 性 性 性 性 性 二 代 式 广 享 功 重 性 多 泛 性 不Biblioteka 多 均 随 外 能 缺 样 性
态 匀 机 部 多 性 性
性 性 性 性 样 性
7
8
• 2、水的社会循环 • 由于人类活动,水在人类社会内部及人类 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不断地迁移转化,形成 水的社会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为 了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不断地取用天然 水体中的水,经过使用,一部分被消耗, 但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 放,重新进入自然水体。 • 水的社会循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6
二、水循环
• 水具有三态转化的独特性质,存在着复杂 的、大体以年为周期的水循环。 • 1、水的自然循环:地球上的水始终在不断 运动变化和相互交换。在太阳热力和重力 的作用下,地壳浅表面的水不断循环 。 • 大循环(全球水温循环):发生在海陆之 间的循环过程 。 • 小循环:发生在局部范围内的水循环过程 。

中国水资源经济学课件

中国水资源经济学课件

中国水资源经济学问题研究一百题1、“人类世”的经济学研究。

(国际上早有人提出,最近刘东生院士呼吁应该重视人与自然关系、人对自然影响、人与自然和谐)。

※2、水资源地位、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3、稀缺性水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4、战略性水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5、核心资源水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6、水资源的非传统性安全研究。

(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7、“太乙生水”的经济学研究。

(中国水宗教、水崇拜、早期唯物史观,表明认识到水资源是生命性资源、资源的资源、基础性资源。

)8、“农业八字宪法”与中国水利研究。

(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思想)9、水资源的替代性研究。

(各类用水的不同替代,生活替代最小)10、虚拟水研究。

(进口粮食、木材、饲料等于进口了水)11、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研究。

※12、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研究。

※13、水资源自然特征与水资源社会经济特征之关系研究。

14、水资源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研究。

(上游、下游、跨境)15、水资源循环性和关联性研究。

(宏、中、微观几种循环)16、水资源不均衡性研究。

(时间、空间、质、量不均衡)※17、水资源的外部性研究。

(正、负外部性)18、千差万别的水、千变万化的水、千姿百态的水,多态性的水态的经济学意义研究。

(咸、淡水;冰盖固定的水和江河湖径流的水;地上、地下水;主、客水;大气、地表水;降水、径流;污水、清洁水;大江大河、湖泊、小流域、水库、村塘、家用井水)19、人类取水、用水、配水制度史的研究。

20、水权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21、水资源资产化、产权化、产业化、水务企业化、市场化研究。

(含农村水利资产的产权和企业化经营)※22、水资源的公共品和商品属性研究。

23、水资源的价值研究。

24、水资源的价格研究。

25、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及绿色GDP研究。

26、水资源资产的流失、损失、消失研究。

※27、水权的初始界定和各类各态水权界定研究。

(主、客水;地下、地上水;空中水;清洁水;大江河水;库水;塘水等)28、水权的分配研究。

《水工程经济》课件

《水工程经济》课件

3
Economic Viability
Determining whether a water project is financially viable by compa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ver the project's lifespan.
水工程项目的融资策略
水管理的机制与框架
Water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Exploring the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for water management, including river basin authorities, water utilities, and regulatory agenci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models for water services to
agricultural practices.
ensure efficiency, fairness, and
sustainability.
3
Water Conservation
Incentives
水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1
Cost Analysis
Understanding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water engineering project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costs, operational expenses, and maintenance budgets.
water projects and
financing, such as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位。环境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 前提;同时没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 人口存在,环境经济系统同样不能发展。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2.环境要素 (1)物理系统 (2)生物系统 (3)社会经济系统 3.科技与信息要素
技术通过人化和物化的形式在环境系统 和经济系统的结合中对其中的物质、能量和 信息的交换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信息的充 分和流动,可以使得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 间相互关联达到协同运动。
指所有权主体拥有的对物的受益权。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二、资源产权的性质 (一)资源产权的价值性 (二)资源产权的可分割性 (三)资源产权的历史延续性 (四)资源产权的国际分配性 (五)资源产权的经济性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第三节 资源产权基本模式
一、设置资源产权制度的原则 1、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2、必须考虑到国家宏观方面的情况 3、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需要清晰界定 4、选择产权制度必须结合资源本身的特点 5、单纯的公、私有产权都应当避免 6、产权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 长期以来,自然环境作为典型的公共品 可以无偿使用,在经济活动中没有考虑对地 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长期影响。然而地球资源 是有限的,环境使用的无偿性必导致资源数 量的下降,这将反过来制约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产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第二节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一、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 • 1.人口要素 • 在环境经济系统中,人口要素居于主体地
力量 (2)经济、技术力量通过自然规律发挥作用 (3)经济技术投入参与了自然物质循环 2.工业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 3.生产和生活消费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水资源经济学》课件

《水资源经济学》课件
实践
实施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推广水资 源高效利用模式,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等。
案例
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南水北调 工程等。
05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途径
总结词
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途径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 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却受到自 然条件和环境变化的限制。因此,保护水资 源成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途径包括合理利 用水资源、政策法规
总结词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法规
详细描述
水资源管理需要依靠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 地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完善的水资源 管理机构和体制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法规
总结词
政策法规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水资源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同时,水资源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于解决水资源问题、促进水资源可 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02
水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与特点
总结词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与特点概述
详细描述
水资源价值是指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水资源的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客观性体现在水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价值,主观性则体现在人们对水资源价值的认知和评价。
水资源价格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总结词
水资源价格的构成与影响因素分析
详细描述
水资源价格主要由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成本等因素构成。生产成本包括开采、处理、运输等费用;市 场供求关系影响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影响价格;环境成本则包括水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等方面的费用。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进入交换。 四、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在环境经济系统中十分重要表现: 1.信息传递是环境经济系统的重要特征 2.人类的经济活动实际上业是信息活动
20
五、物流、能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关系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价值增值和信息传
递是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系统的四大功能, 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资 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发展。其中物流、能量 流是物质基础,价值流体现了物质与能量 流动的有效性,并使系统变化和发展。人 们通过信息流控制和调节速度、流量和方 式。
4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 经济学的拓展
传统经济学
资源
无限供给
经济系统 外部性
仅含作为劳动对象 的环境资源
个体行为对社会其 他人的影响
经济增长模式 速度型经济
经济人
自身经济利益最优
帕累托
现在最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稀缺 整个环境系统
环境资源无偿性 环境影响时空差 可持续经济 后代及社会利益 长期最优
15
第三节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
• 一、物质循环 (一)自然物流向经济物流的转化
1.在采掘业和捕捞业中的转化:从自然界直 接获取生活资料的转化方法 2.在农业中的转化 (基础产业) 3.在工业和采掘业中的转化 (二)经济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
16
• 1.农业经济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 • (1)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善转化为自然物质
6
• 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一)重视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的融合
• (二)重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双重 属性特征

1、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

2、人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形成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件(PPT 233页)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件(PPT 233页)
• 地表植被破坏 → 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 土地资源损毁→地面蒸发增强→土壤 水分减少→地表干旱→地面空气干燥→气候资源质量变差→生态环境恶化→生物资 源受损
• 各类资源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构成 一个自然资源复杂系统
• 典型的资源系统:农业资源中的水土平衡/矿产中的共生、伴生矿 • 综合开发利用和出发点 – 资源共同体
剩余表征其经济价值
• 用需求判断收益的思路贯穿了环境经济学 的多数内容。为什么?
• 用需求判断收益的不足之处: • 第一:涉及环境问题时,需求和据此导出
的收益常常很难衡量; • 第二;需求曲线主要反映的是人们的支付
能力和偏好,而没有考虑公平问题; • 第三;人们的需求会受信息的影响;例如
人们不知道环境破坏的后果;
(2)全球正面临能源短缺和资源枯竭 的严重危机:全世界60%的地区淡 水供应不足,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 水;热带雨林在今后85年内会消耗 殆尽,已探明的石油最多可开采30 年,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 量不超过50年使用。
1.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生 的背景
1.2.2 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 (1)全球气候变暖
② 财产性
– 有经济价值;保值增值性;贫困的富饶与富饶 的贫困;绿色核算
1.1.2自然资源的特性
(2)经济特性
③ 生产要素
– 劳动与土地;广义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 环境
④ 市场性—商品属性
– 有价;可交换;资源市场
⑤ 资源的多用性
– 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各种用途(资源多用);为满足某一资源功能,有 多种资源选择(功能多宜)
1.1.3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 将自然资源放在环境中研究

水资源ppt课件

水资源ppt课件

第一,两极冰帽和大陆冰川中储存了淡水的86%,位处偏远, 难以获取; 第二,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淡水总量的12%,必须凿井方能提 取。 最易利用的是江河湖沼中的水,占淡水总量的1%弱。然而, 人类正是充分利用了这极小部分的水得以繁衍不绝,创造了灿烂的 文化。古代人类的文明大多与大河有关,例如黄河、尼罗河、恒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江等,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水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从海洋与陆 地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汽,又冷凝为液态或固态水降落到海面 和地面,落在陆地的部分汇流到河流和湖泊中,最后重新回归海洋 ,如此循环不已。
第二篇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一章 资源 第一节水资源
一、水与生命 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皑皑的白雪、晶莹的 清泉、浩翰的海洋、飘浮的彩云……全世界四大洋和内陆水域,组 成了地球的水圈。 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 着地球表面,通常称为水圈(hydrosphere),它包括江河湖海中一 切淡水和咸水、土壤水、浅层与深层地下水以及两极冰帽和高山冰 川中的冰,还包括大气中的水滴和水蒸汽,这是全球水分循环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 水是生命的乳汁。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命。“海阔凭鱼 跃”,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至少有15万种,动物界的“巨星”-- 蓝鲸,就是那里的“居民”,至于植物,仅藻类就多达10万种以上。 我们吃的海带就是一种海藻,有的藻类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长期以来,人们把空气作为不花成本的资源,水也是作为成本 低廉的资源对待的,因为它数量巨大且易于获取。当人们面对泛滥 的江河时,常为其巨大的水量而叹为观止,然而,江河中的全部淡 水若是同浩瀚的海洋相比,仅及其百万分之一。地球是一个水量极 其丰富的天体,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地球实际上应称为 “水球”,而被称为水星的行星上却并没有水,迄今天文学的观察 也尚未发现哪一个星球上有水,这又是地球的独特之处。 地球上水的总量是巨大的,达1.4×109km3。占地球质量的万分 之二,如果地球是一个平滑的球而没有地形起伏,则地球表面就形 成一个水深2744米的世界洋。即使世界人口达到100亿,每人平均 占有的水量仍达0.14km3,即1.4亿立方米。但是,能供人类利用的 水却不多,因为水圈中海水占97.3%,难以直接利用,淡水只占 2.7%,约合38×106km3,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数字,相当于地中海 容量的10倍。可惜,这些淡水的99%却难以直接被人类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3
2
水资源的特点(续)
• 在研究水资源的利用时,必须考虑水资 源利用的代内和代际公平。
• 所谓代内公平,是指水资源的配置必须 优先保证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不能 单纯由市场机制来决定;
• 所谓代际公平,则同样是指必须给后人 留下相当于其最低安全标准的水量。
2020/10/3
3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续)
• 在存在约束条件(10-2)式和(10-3)式的前 提下,从(10-6)式可以得出全社会最优抽 水量和最优水质。
2020/10/3
11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续七)
• (10-6)式的最大化条件是
• P f / w i ( h w i , E ) c ( S ) 1 h 2 m ( 1 h ) 0
• (的10水-1量)式,中t=,1,w…i(,tN)是;厂h是商灌i在溉第效t年率所系使数用,
0量 第<t,h年<其1地。余下因的蓄此水水,量层h即w的i代(污1-表h染)农w物i流作存失物量了有,。效污E用染(t水)对是
生产有负面影响。
2020/10/3
7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续三)
• 地下蓄水层中水位的年度变动量为

(10-16)
• (10-16)式中,P是农作物价格,v是根据zi 征收的排污费,则i灌溉技术条件下最优 用水量为
2020/10/3
27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九)
• Pf’(hi(α)ai)* hi(α)=w+v[1-hi(α)] (10-17)
• (10-17)式表明,i灌溉技术条件下单位灌 溉用水量的边际产值等于水价加灌溉用 水量的边际环境成本。在灌溉技术既定 的条件下,用水需求随农产品价格的上 升而上升,随水价与排污费的上升而下 降。
水量,因而其作用相当于耕地质量的改
善。
2020/10/3
24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六)
• 由于规模报酬不变,在i灌溉技术条件下, 单位面积灌溉成本为Ii+ a iw。其中,Ii是 单位面积固定成本(如滴灌设备及灌溉 系统启动成本),为简化问题,假定Ii与 耕地质量无关。现代灌溉技术的单位面
积固定成本通常高于传统灌溉技术,因 而I1>I0。w是水价。a iw是单位面积用水 成本。
2020/10/3
30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 (续十二)
• 但是,现代灌溉技术的单位面积固定成 本通常高于传统灌溉技术。
• 因此,在水资源比较丰富、因而水价比
较低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灌溉技术可以
降低灌溉的单位面积固定成本;而在水
资源比较稀缺、因而水价比较高的情况
下,采用现代灌溉技术可以扩大灌溉面
积。在耕地质量比较低,采用传统灌溉
2020/10/3
25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七)
• 过量用水会导致包括积水、周围河湖环 境污染等外部性。假定在i灌溉技术条件
下,单位面积排水量zi为a i[1-hi(α)]。
•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民需要就用水量与
灌溉技术种类作出选择。农民的选择步
骤是,首先,确定不同灌溉技术下利润
最大化用水量;其次,对不同灌溉技术
质量(如耕地的渗水能力与含水量)以 及耕地的平坦程度。
2020/10/3
22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四)
• 令α代表耕地质量,其取值范围为0到1之 间。则灌溉效率函数为
• hi(α)=e i(α)/a i(α)
(10-13)
• 其中,α相当于传统灌溉技术下的灌溉效
率函数,即
• h0(α)=α
(10-14)
• 推论:不仅缺水地区要实行有利于节水 的经济政策,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为防止自然水体富营养化也需要实行有 利于节水的经济政策。
2020/10/3
18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
• 传统灌溉技术(如沟灌与漫灌)是利用 水自身的重量,通过水位差使得水流向 作物。现代灌溉技术(如喷灌与滴灌) 使用能源与设备,通过增加灌溉次数与 减少每次用水量的办法,减少灌溉过程 中的渗漏与流失。
N
• S(t)R(t)hiw (t)a(St)
(10-2)
i1
• (10-2)式中,R(t)是地下蓄水层水的年补 给;a是地下蓄水层水的年自然损失(蒸 散损失)率;S(t)代表第t年的地下水水位。
2020/10/3
8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续四)
• 地下蓄水层中的污染物变动量为
N
• E(t)(1h)miw (t)bE (t)
2020/10/3
28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十)
• (10-17)式可以重写成
• P'f(hi()ai)wvh [1i( h)i()]
(10-18)
• (10-18)式表明,有效用水量的边际产值 等于按照有效用水量计算的价格,而按 照有效用水量计算的价格等于灌溉用水 量价格除以灌溉效率。
2020/10/3
29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 (续十一)
• 在给定的灌溉用水量条件下,由于现代 灌溉技术的灌溉效率要比传统灌溉技术 高,因而现代灌溉技术的有效用水量价 格要比传统灌溉技术低。换句话说,现 代灌溉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同时,采用现代灌溉技术还可以减少单 位面积排水量,从而减少农业灌溉造成 的负外部性。
技术会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时,现代灌
2020溉/10/3 技术会得到运用。
31
2020/10/3
16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的应用
• 按照农业用水量征收水污染税的设想, 特别适合解决农用化肥流入自然水体造 成的富营养化问题。
• 导致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物质, 是以农用水为载体流入自然水体的。
2020/10/3
17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的应用(续)
• 如果针对农业用水量征收水污染税,在 监管到位的前提下,农民就会自觉节约 用水,从而减少因化肥流失而造成的自 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下的利润最大化用水量进行比较,以确 定利润最大化的灌溉技术。
2020/10/3
26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八)
• 令∏i(α)为i灌溉技术条件下减去与用水
有关成本后的单位面积利润,则有
i() m a i { P ( a h i(f) x a i) I i a iw v i( 1 a h i())}
2020/10/3
23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五)
• 采用现代灌溉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效率,
因而有
• h1(α)>α (0<α<1)

• hi(1)=1
(10-15)
• (10-15)式表明,对于质量最高的耕地来
说,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灌溉技术,灌溉
效率函数都是相同的。而对于其它耕地
来说,现代灌溉技术可以增加土壤的含
• m w i a Px (fw i,E)c(S)w i
(10-9)
• (10-9)式表明,与全社会最优的计划者不
同,单个农民在决策时,不考虑约束条
件(10-2)式和(10-3)式,即不考虑其决策
对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
而,对单个农民来说,(10-9)式有最大化
条件
• Pfw(wi,E)-c(S)=0

(10-7)
• (质10的-7影)式子中价,格λ。1与在λ存2在分约别束代条表件水(量10与-2水)式
和(10-3)式(两式亦等于0)的前提下, 从(10-7)式可以得出全社会最优稳态用水 量与最优水质,即
2020/10/3
12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续八)
• w i*w i*(P ,S ,E ,1, 2,h ,m )
2020/10/3
20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二)
• q=f(e)
(10-12)
• (10-12)式具有新古典生产函数通常所具 有的特点。即,f(0)=0,f ’(.)>0(单调增 加),f”(.)<0(凹函数)。

2020/10/3
21
农业用水与灌溉技术选择(续三)
• 在农业灌溉中,灌溉效率=有效用水量/ 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用a表示。传统 灌溉技术的灌溉效率通常为60%,而喷 灌与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的灌溉效率可 以高达95%。灌溉效率的高低依赖于灌 溉系统(包括渠道与灌溉设备)、耕地
(10-10)
2020/10/3
14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续十)
• (10-10)式是在全社会水量与水质处于某 一稳态时,单个农民的最优解。通过对 (10-10)式与(10-7)式的比较,确定最优税 率(该税率可以消除上述两式之间的差 别)为
• T (t) h1 * (t) ( 1 h )m * 2 (t) (10-11)
第十章 水资源经济学
2020/10/3
1
水资源的特点
• 今天的水资源属于经济物品。
• 历史上,水资源曾经被认为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但在今天的中国,水资源 的稀缺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 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来说,水资源是一 种不可替代的资源。运用价格机制调节 与生存有关的对水的需求会受到较多限 制。
(10-3)
i1
• (10-3)式中,m是每单位被抽取水中的污 染率,b是污染存量的年自然衰减率。
2020/10/3
9
最优农业用水模型(续五)
• 令c(S)代表抽水的单位成本,[c(S)是地下 水水位的递减函数,即地下水水位越高, 抽水的单位成本越低],c’<0(单调减 少),c”>0(凸函数);再令P(t)代表产 出品的价格,则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 所有N个厂商的利润(毛利)为
• 灌溉技术带来的影响。可以表示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