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客旅行心理活动与服务

合集下载

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ppt课件

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ppt课件
划分方法。
ppt课件
38
卡特尔的16PF
孤独 vs 外向 迟钝 vs 聪慧 情绪激动 vs 情绪稳定 顺从 vs 支配 严肃 vs 乐天 敷衍 vs 谨慎 胆怯 vs 冒险 理智 vs 敏感 信赖 vs 怀疑 现实 vs 幻想
直率 vs 世故 自信 vs 忧虑 保守 vs 激进 随群 vs 自立 不拘小节 vs 自律严谨
有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我们
应该根据旅客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服务,
努力做到使每一位旅客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
意。
ppt课件
10
第四章 心理需要
一、--心理需要概述
1、--心理需要:不足之感,求是之感 需要→紧张之感→动机→满足条件→消除紧张→新 需要
2、--需要的分类层次 (1)--生理需要→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生存、财产、职业、生活稳定、免 于灾难
ppt课件
18
旅客投诉处理
一、引起旅客冲突与投诉的原因
1、客观原因:买不到机票 飞机延误、取消 2、主观原因:不尊重旅客:对旅客不主动、 不热情
用语言冲撞旅客 服务不同到 卫生工作马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pt课件
19
二、旅客与服务人员冲突,投诉的一 般心理
1、求尊重的心理 2、求发泄的心理 3、求补偿的心理
ppt课件
(3)--社会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自我评价、尊重别人 (5)--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发挥自己的能力
ppt课件
11
二、--服务交往中民航旅客的需要
1、--安全需要 2、--对航班时间上的需要 3、--舒适的需要 4、--自尊的需要
ppt课件

铁路旅客服务心理—旅客服务心理概述

铁路旅客服务心理—旅客服务心理概述

(3)整体意识
由于认同群体,归属于群体,成员都有深浅不一的整体意 识,但是这种整体意识程度不同,行为表现不同。一般说 来,整体意识越强,维护群体的意识也越强,行为具有和 群体其他成员的一致性;反之,整体意识越弱,维护群体 的意识也越弱,行为具有或强或弱的为整体意识强,所以在发现群体 其他成员的行为有害于整体时采取反对态度,和其他群体 成员的行为不一致;正因为整体意识弱,所以采取不负责 任的态度,和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所以整体意 识和行为一致是两个互相联系但不完全相同的问题。
旅客的群体行为
10 旅客的群体行为
旅客的群体行为是指旅客在一定的 外部条件刺激下,压抑在心里的情 绪转变为外在的活动。
主要特点
①自发性。旅客的群体行为往往是由情绪激 动的旅客受到某种刺激后产生的一哄而上的 行为,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
主要特点
②短暂性。旅客的群体行为是出于一时的情 绪冲动而产生的,当情绪发泄后,行为的强 度就会减弱甚至行为就结束了。
主要特点
③非理性。群体行为是受激情所支配,盲目 行动,不受理性约束,往往带有破坏性。
铁路运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服务业,它面对的服务对象不仅仅 是个体的消费者,更多和更普遍的是面对一个群体旅客。因此, 群体心态和群体行为的相互作用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进而直接影响铁路服务工作的开展。重视分析和研究群体心态 及群体性事件,重视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恶性的服务危机才能 够从根本上遏制。
(4)排外意识
由于形成的群体具有相对封闭性,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排外 意识。群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群体成员具有整体意识,这 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排外意识。排外意识是与群体成 员把自己看作哪一个群体的成员,或者说更倾向于把自己 看作哪一个群体的成员相联系的。越是把自己看作小群体 的成员,排外的意识就越是强烈。因此,“外人”也就更 难进入小群体。这反过来也说明,人们往往更重视小群体 的利益。“小金库”“小圈子”屡禁不止,也是这个原因。

旅客服务心理学PPT资料【优质版】

旅客服务心理学PPT资料【优质版】

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理论。




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

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如: 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征 之
忽视一致性信息

自我防御性归因

错误的归因导致错误的行为
LOGO 第二章
自我实 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关系图

感觉。这里主要介绍外部感觉。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时刻都在感知自身存 在的外部环境,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

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

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 枢,从而产生的反应,而感觉的综合就形成 了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及评价。
心 理


.只有通过感觉,才可能分辨事物的个别属性,了解自身的 运动、姿势以及内部的器官的工作情况。保持机体与环境
之 感
的平衡。感觉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LOGO 第二章
知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 映,所反映的是一个较完整的事物。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 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 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旅客服务心理学
LOGO 过渡页
*
1 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LOGO 第一章
1*
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 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变态世界
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
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

铁路旅客服务心理

铁路旅客服务心理

铁路旅客服务的重要性和作用
重要性
铁路旅客服务是铁路运输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直接关 系到旅客的出行体验和满意度,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声誉和发 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用
铁路旅客服务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还对经济发展和 区域合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提高铁路客服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对铁路旅客服务的建议
提高服务可靠性
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水 平,确保旅客在旅行过程中能够获得稳定可靠的服务。
优化旅客体验
铁路运输企业应关注旅客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和设施,提供个性 化的服务产品,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加强与旅客的互动
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与旅客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旅客的反馈 和需求,改进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旅客出行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信息收集
旅行偏好
旅客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铁路旅行的信息 ,包括列车时刻、票价、服务质量等。
旅客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会影响其决策, 如速度快、安全可靠、服务优质等。
出行目的
出行预算
旅客出行目的不同,如旅游、商务、探亲等 ,会影响其选择和决策。
旅客的出行预算会影响其对旅行方式、住宿 、餐饮等方面的选择。
07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总结
铁路旅客服务在安全性、正点率、舒适性和方便性等方面有了 显著的提高。
铁路旅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现实感受之间存在差距,尤其是 服务可靠性方面。
铁路旅客的满意度受到服务因素和非服务因素的影响,其中服 务因素包括安全、正点、舒适和方便性等方面,非服务因素包 括旅客的个人特征、旅行经历和心理预期等。
05
实证研究与方法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旅客类型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3章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3章
素的影响。
金庸小说对人们出游行为的影响
人数及比例 项目 人数 占样本 (人) 总数比 例(%) 男生 (人) 其中
占男生 (%)
女生 占女 (人) 生(%)
能从看过的书 大学生 中列举一些景 中学生 点
对去书中出现 大学生 的地方旅游有 中学生 兴趣 在旅途中能回 大学生 忆起小说中的 中学生 地方
被调查人数:381人
113
58 138 120 106 75
58.8
40.6 72.4 83.9 55.2 52.4
55
28 68 51 60 37
52.9
41.8 65.8 76.1 57.7 55.4
58
30 70 69 46 38
65.9
39.5 79.6 90.8 52.3 50.0
38
思考题
知觉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就是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人们对于某一 对象的共同心理与行为倾向。心理定势是导致知觉歪曲的影响 因素,它可能会造成信息的失真,掩盖知觉对象的本来面目。 o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 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o首次效应:首次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 次接触某个人或事物时,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成为一种心理 定势而难以改变。 o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它是指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 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旅游行为的学习(3)
处理购买后疑虑的学习
旅游者作出购买决策后的疑虑称为 “购买后的疑虑”或“购买后的失调”。 •产生购买后疑虑的原因:决策时可供选 择的信息太多、购买之后受到挫折或者遇 到预料不到的困难等。 •减少购买后疑虑的方法 :有选择地接受 新信息、坚信自己的选择、与旅游者直接 联系。

铁 路 旅 客 心 理 分 析

铁 路 旅 客 心 理 分 析

铁路旅客心理分析旅客运输业为旅客提供了具有时间、空间移动需求的运输服务。

在提供运输服务的过程中,旅客运输业与旅客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服务与被服务的责任关系,旅客对运输需求的满足程度反映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

一、旅客运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旅客运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输服务的对象,即旅客;二是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即客运服务人员。

(一)从运输服务对象角度看研究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关键问题是定义旅客的概念。

一个人持有铁路的有效乘车凭证及同行的免费乘车儿童,从他进入旅客运输服务系统开始,到他离开旅客运输服务系统为止,即从其购买车票、进入车站乘车到下车验票出站,在这段时间内,他成为一位旅客。

旅客运输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就是对旅客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使其旅行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

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反映了客运服务质量的高低。

因此,从服务对象角度讲,掌握旅客旅行心理活动与需要,使旅客旅行需要得到满足,是客运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研究旅客运输心理学的作用研究和掌握旅客在旅行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探索旅客在站、车各个环节和各种旅行环境中的旅行心理及其规律,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的提高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企业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运输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具备和运用旅客运输心理学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旅客的心理需要,改进客运服务人员的服务方式,科学地组织各种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乘车旅行的需要。

加强旅客运输心理学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提高客运服务的主动性一切客观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人们如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同样,旅客运输服务工作也是如此。

例如,通勤职工的乘车习惯是掐点来上车;短途旅客总是要到接近开车时,才来买车票;旅客上车后,急于找座位;下车后,旅客却又匆匆忙忙想先出站;农民旅客不常出门,对旅行信息了解得少,好询问;青、少年旅客喜欢在站候车厅、车厢内走动等等。

【精品】旅客服务心理学-精品资料PPTPPT资料

【精品】旅客服务心理学-精品资料PPTPPT资料


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 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

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

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

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

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
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
称知、情、意。
LOGO 过渡页
*
2 旅客的心理特征
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时刻都在感知自身存
3、沟通有助于增进服务人员与旅客之间的友谊。
在的外部环境,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
人当的个认 体识对活态动度受对情象绪产和生情一感定的的影认响识。和评价时,就要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很自然征的和也就属会性产生通表过达想刺法激的意人向的。 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
我们可以从哪些非语言途径来了解旅客呢 1、内扩散:情绪在主题自身的扩散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4*
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
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如何给旅客留下好 印象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 “ 光 环效应” 、“ 成见效应、“ 以点概 面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
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 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LOGO 第二章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感知觉(sensory
&perception): 记忆(memory): 思维(thought):
thinking, decidemaking, judgment
(一)认知
认知过程简图
2*

LOGO 第二章

《旅客运输心理学》参考答案

《旅客运输心理学》参考答案

《旅客运输⼼理学》参考答案《旅客运输⼼理学》参考答案第⼀章旅客运输⼼理学概述⼀、不定项选择题1.A 2.ABD 3.AD⼆、填空题1.意志2.个性⼼理特征3.⼼理规律三、简答题1.简述铁路旅客运输的⼯作内容及特点。

答:在旅客运输的整个过程中,铁路运输运营⽅需开展以下⼯作。

(1)了解不同旅客群体(客流)的数量、流向、流程、流时、旅⾏服务需求及其变化。

(2)开发有竞争⼒的、能满⾜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旅客运输产品和运输服务。

(3)制订运输计划,合理运⽤运输设备、能源和⼈⼒资源。

(4)提供服务:包括⽅便的客票预订和发售服务,良好的候车环境,旅⾏途中优质的餐饮、卫⽣和⽂娱服务,信息服务,旅客投诉和理赔服务等。

(5)运输过程中监控和调度指挥,保证旅客和⾏李包裹安全、迅速和⽅便地输送。

(6)做好运营活动的安全、技术和经济考核、统计分析和管理等。

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有:(1)铁路旅客运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旅客,其次是⾏李、包裹和邮件。

(2)铁路旅客运输⽣产向社会提供的是⽆形产品,其核⼼产品是旅客的空间位移。

(3)铁路客运产品具有易逝性。

(4)铁路旅客运输在时间上具有波动性。

(5)铁路客运站的位置要求设在客流易于集散处,使旅客便于换乘不同的交通⼯具。

(6)旅客运输服务具有多样性。

2.简述旅客运输⼼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1)旅客的消费⼼理和⾏为旅客运输⼼理学主要研究旅客的认知、情绪情感、需要、个性和群体⼼理等,了解⼼理因素对其消费⾏为的影响及其选择和接受服务后的⼼理变化等。

(2)服务⼈员的⼼理和⾏为旅客运输⼼理学主要研究服务⼈员与旅客沟通、为不同旅客服务、处理各种事务及突发事件的⽅法与技巧;研究服务⼈员在⼯作中应具备的良好⼼理品质,以及提⾼⼼理素质、维护⼼理健康的途径与⽅法等。

(3)旅客与服务⼈员的⼼理变化变化的个性和变化的服务相互作⽤,导致旅客与服务⼈员在服务的形式、内容和要求上会表现出⽭盾或冲突,所有这些都是旅客运输⼼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针对性服务方式的改进:
1、变体力型为智力型
2、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3、变执行型为需要型
4、变传统型为科学型
5、变物质型为精神型
四、掌握旅客心理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旅客旅行的主要心理 2、掌握旅客旅行的具体心理 3、 注意从站、车的实际出发客:(12小时以上) 2、短途旅客
3、市郊旅客
五、根据旅客自身条件划分

(一)不同年龄分:
老年旅客 中年旅客 青年旅客

(二)不同性别 (三)不同体质旅客 (四)不同籍贯旅客
六、根据旅行中情况划分

1、没有买到车票,却又想乘车的旅客. 2、上错车、坐过站、下错车、中途漏乘等旅客

1、识别旅客的职业、名族和旅行目的 2、识别旅客性别、身体状况和性格特征 3、识别旅客长短途、是否中转 4、识别旅客表情形态,分析判断其心理 5、识别旅客对运输服务企业的意见和要求
三、针对性服务方式的改进
针对性服务的途径在于转变客运服务人员 的服务观念,不断开拓服务新领域,寻求服务 新方式,增添服务新内容,有的放矢,以满足 不同旅客的不同需要。
职业 旅行目的 旅行行程 性质 始发地 性别 年龄 体质 经济心理 舒适心理 安全心理 便利心理 顺畅心理 不同的旅 行过程 主体心理 不同的情 节
安静心理 快捷心理
第四节 旅客群体心理与服务 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旅客群体的特点;
★ 掌握对旅客群体心理的服务方法。
一、旅客群体的特点

旅客在旅客客运服务部门内停留的时间从十 几分钟到几十小时不等,人与人之间很少有 思想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般是聊天, 不涉及思想深处的感受。因此,旅客群体有 其独特的特点。
13、在昼夜不同时间下的旅客。
七、根据旅客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划分

1、逆向心理(和共同的个性心理相反的心理现象)
2、掩饰心理(服务员要心细、提高警惕性) 3、将就心理(主动询问,主动提高服务质量) 4、取巧心理(心细、提高警惕性) 5、恐惧心理(监视、果断、机智处理) 6、忧郁心理(主动关心、询问、主支帮助) 7、自卑心理(主动热情服务)

8、急切心理(主动安慰、主动帮助安排好旅行
中的事情) 9、好奇心理(主动介绍、尽力满足) 10、兴奋心理(婉言相劝,站在他们安全的角 度上适度节制。) 11、其他心理:旅客的个性心理是多种多样的, 除上述外,还有波动心理、强求心理、自尊心 理、犹豫心理、喜悦心理、愤怒心理等。
旅客旅行心理变化关系图
二、根据旅客职业划分

1、工人 能有个座,吃上饭、喝上水就行。没有座 位也能克服。工人旅客在旅行中一般都能
自觉地遵守铁路的有关规定,维护站、车
秩序,并能积极协助和支持客运服务人员
工作。

2、农民 a、出门携带品多; b、强调乘车的经济性,尽量减少旅途费用。 根据其旅行的特点,突出的个性心理活动 是个“怕”字,怕事、怕别人询问、怕买 不到车票、怕上不了车、怕坐过站。想问, 但犹豫不决不敢问。有些农民旅客听不懂 站、车广播,听不清广播术语,不明白揭 示的内容。所以,客运服务人员应多掌握 和体贴农民旅客的个性心理,主动、热情 地为他们服务。
★ 了解掌握旅客心理活动的具体方法; ★ 了解针对性服务方式的改进,掌握旅客 心理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掌握旅客心理活动的基础

1、要有明确的思想基础 2、要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要细心、耐心、有耐力 4、要有迅速、果断的应变能力 5、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二、掌握旅客心理活动的具体方法
第三章 旅客旅行心 理活动与服务
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旅客旅行的共性心理、个性心理与服 务,并且了解旅客群体心理与服务 ★ 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熟悉提高服务水平 的途径。
第一节 旅客旅行心理活动概述
1.研究旅客旅行心理活动的目的 研究旅客旅行心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 以下两个问题: (1) 、旅客旅行过程中在想些什么 (2) 、根据旅客的需求运输部门采取相应的 服务措施。


2.旅客旅行各阶段心理需要的表现 (1)旅行动机的产生 (2)旅行工具的选择 (3)购票 (4)去车站 (5)进入车站及上车 (6)车上旅行 (7)到站下车及出站 (8)继续乘车旅行

3、旅客旅行心理需要的规律性表现 (1)需要的档次性


(2)需要的强度性
(3)需要的主次性

旅客群体

松散大群体 紧密小群体

1、松散大群体 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制约人的行为。 2、紧密小群体

具有一致性,团结。
对群体旅客心理的服务

加强对紧密小群体的
关注(尽量让他们同
行、同住、同食)

用亲切、和蔼、礼貌
的态度为大群体服务
(利用旅客群体内部的
相互制约关系)
第五节 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与 服务水平的提高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
★ 熟悉旅客的七种分类方法; ★ 掌握旅客旅行心理分类与旅行心理变化的 关系。
第三节 旅客旅行的个性心理与服务

1、共性心理与服务?

2、个性心理与服务?
一、根据旅客气质划分
1、急躁型旅客(胆汁质)
特征、服务。 2、活跃型旅客(多血质) 特征、服务。 3、稳重型旅客(粘液质) 特征、服务 4 忧郁型(抑郁质) 特征与服务

是指所有旅客在乘车旅行的过程中,从
买票到旅行终了,经过各个环节,遇到各
种情况,所具有的相同的心理活动。





1、旅客旅行总体方面的需要 (1)、安全心理 (2) 、顺畅心理 (3) 、快捷心理 (4) 、方便心理 (5) 、经济心理 (6) 、舒适心理 (7) 、安静心理



3、军人 具有较强的纪律性、自觉性和组织性,能够 主动维护站、车秩序,支持服务人员的工作。
4、干部 具有一定的旅行知识,他们突出地表现出方 便和顺畅的心理需要;他们很注意客运服务人 员的服务态度、服务作风和服务水平。
5、学生 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活 跃。在乘车旅行中,乘车心切,急于想到目 的地,总是尽量减少在车站的滞留及等待乘 车的时间,买到车票有座即可。旅行中的心 理行为表现在喜欢聚集成群,好奇、好动; 喜欢说笑、娱乐、热闹;爱看书、串座、串 车厢;到站喜欢下车散步买东西;夜间乘车 横躺竖卧;饮食不讲究,经济实惠即可。客 运服务人员对他们的行为应礼貌地多给予提 示,以免影响别人,或给自己增添麻烦。


3、严重超员列车中的旅客.
4、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的旅客。

5、丢失财物的旅客。

6、无票乘车或携带物品超重的旅客。 7、对旅行条件不满意、不如意的旅客。


8、遇到意外事件的旅客。
9、临时患病的旅客。


10、有急事的旅客。
11、在严寒、酷暑的气温下的旅客。


12、遇到天气发生突然变化的旅客。
4、全方位心理服务措施 为满足旅客旅行心理需要,提出了全方位 心理服务思想。就是将旅客旅行整个过程 中产生的所有心理活动综合在一起考虑, 使旅客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服务思想。

如何实施全方位心理服务? (1)延伸性服务 (2)车站服务

(3)列车服务
第三章 旅客旅行心 理活动与服务
第三节 旅客旅行的个性心理与服务
6、自由职业者 随经济的发展,行业不断增多,为人们提供了 多种可选择的职业。在旅客运输中,自由职业 者人数不断增加,这部分旅客给运输服务业提
出了新的要求。
7、除上述职业以外的旅客 港、澳、台、侨胞、外宾、家属、城市居民等 旅客。
三、根据旅行目的划分





1、公出 2、旅游 3、探亲访友 4、治病就医 5、通勤通学 6、旅行结婚 7、其他(疗养、参加体 育活动等)




2.影响旅客旅行心理活动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2) 、个人因素 (3) 、旅客因素 (4) 、运输工具及服务因素

3.旅客旅行的动机表现 根据旅行费用的来源于支出形式可分为:


a、因公需要的乘车旅行;
b、因私需要的乘车旅行。
第二节 旅客旅行的共性心理与服务

旅客旅行的共性心理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