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三磨牙的牙根形态及根管系统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下颌磨牙近中根管解剖形态分析

下颌磨牙近中根管解剖形态分析

下颌磨牙近中根管解剖形态分析作者:李少茜荣丽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1年第08期【摘要】根管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的首选方法,而对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的充分掌握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基础。

下颌磨牙是临床上牙髓病的多发牙位,但其根管解剖尤其是近中根管形态复杂多样,给临床根管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增加了根管治疗的失败率。

本文对下颌第一恒磨牙及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根管解剖形态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下颌恒磨牙近中根管解剖形态弯曲度[Abstract] The root canal therapy is the first choic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ndodontic and apical disease at present, and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ical morphology of the root canal system is the basis of successful root canal therapy. Mandibular mola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ental sites in clinical pulp disease, but its root canal anatomy is complex and varied,especially in the mesial root canal, make great difficulty to clinical root canal therapy, increase the failure rate of root canal therapy. In this paper, the anatomic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andibular first permanent molars and mandibular second permanent molars mesial root canal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root canal therapy.[Key words] Mandibular permanent molars Mesial root canal Anatomical morphology CurvatureFirst-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Binzhou 256603,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8.042下頜恒磨牙是牙髓病的好发牙位,但其牙根及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变异较多,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

下颌第一前磨牙3牙根3根管临床报告及文献回顾

下颌第一前磨牙3牙根3根管临床报告及文献回顾

下颌第一前磨牙3牙根3根管临床报告及文献回顾刘钦捷;罗明;梁衍平;赖汉标【摘要】下颌第一前磨牙由于根管形态比较复杂,牙根的变异情况较多,多根管的发生率较高,成功的根管治疗术除对根管系统进行严格清理、消毒与充填外,还需要对根管形态和解剖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可能出现遗漏根管,而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

及时的冠方封闭也是根管治疗术成功要素之一。

本文报告1例下颌第一前磨牙3牙根3根管的诊断、治疗、修复过程。

【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7(025)010【总页数】5页(P656-660)【关键词】下颌第一前磨牙;3根管;根管治疗术;楔状缺损;牙体修复【作者】刘钦捷;罗明;梁衍平;赖汉标【作者单位】[1]河源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河源51700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市口腔疾病研究所,东风西门诊部正畸科,广东广州510140;[3]珠海上冲医院口腔科,广东珠海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根管治疗术需要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严密充填根管并修复缺损,防止微渗漏的发生,其中包括需要正确认识到根管系统解剖的复杂性,否则可能出现遗漏根管;机械、化学预备及根管消毒综合使用,以达到尽可能彻底清创效果[1]。

张丹等[2]研究发现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与根管存在较大的变异,单个牙根发生率占93.1%,2个牙根占6.6%,3个牙根占0.3%。

Ⅰ型根管发生率占75.1%,Ⅱ型占2.0%,Ⅲ型占1.7%,Ⅳ型占5.5%,Ⅴ型占12.5%,Ⅵ型占0.1%,Ⅶ型<0.1%,Ⅷ型占0.5%,其他根管类型占2.6%。

本文报告1例下颌第一前磨牙3牙根3根管(其他根管类型,1-3型)的诊断、治疗、修复。

1.1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2016年4月22日以“右下后牙肿痛2 d”就诊。

3年前右下后牙因疼痛,在外院治疗且行冠修复,患牙于2 d前出现肿痛,牙龈肿胀,咬合加重,影响日常作息。

否认系统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1以牙齿本身因素为主导一直以来,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评估主要以牙齿本身因素为主导,利用X线影像手段来确定其拔除难度。

1988年,Pederson提出了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指数,其主要的依据是通过牙齿的放射线检查确定第三磨牙与邻牙的关系、在颌骨内的深度以及与下颌升支的关系。

根据下颌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长轴关系,主要分为4种:垂直、近中阻生、水平阻生、远中阻生。

根据牙在骨内深度主要包括3种位置:水平A:牙的最高部位平行或高于水平面;水平B:牙的最高部位低于平面,高于第二磨牙颈部;水平C:牙的最高部位低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

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分为3类:第1类:在下颌支与第二磨牙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容纳第三磨牙牙冠;第2类:下颌支与第二磨牙之间的间隙不足以容纳第三磨牙牙冠;第3类:第三磨牙大部分或全部位于下颌支内。

根据牙在X线片上的类型对其赋分,极难:7~10分;中等难度:5~6分;轻微难度:3~4分。

Winter提出了3种假想线,能够大体估测牙齿位于颌骨内的深度,但这种方法很少被应用于临床;Pell等描述了一种可选择的拔牙难度评估方法,也是基于牙齿影像学特点,但是这种方法也被一些研究者认为不可靠,且临床效益不高。

许多临床医生通过对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分类进行风险难度评估,通常有4种常见的分类方式:牙齿倾斜角度、阻生程度、埋伏深度及萌出高度。

有研究指出,影像学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难度,例如牙齿倾斜角度、第三磨牙与下颌支相对位置、牙周韧带宽度、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关系等。

通过这些研究,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对于术前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评估主要集中于牙齿影像学特点的判断。

2以病人个体因素为主导在目前的研究中,Gbotolorun等提出应综合考虑病人总体因素(性别、年龄、BMI指数)和牙齿本身因素(牙在颌骨的深度、牙根的形态),从而更好地预测牙齿的拔除难度。

根管系统解剖

根管系统解剖

根管系统解剖是牙髓和根管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研究和描述。

了解根管系统的解剖是牙齿根管治疗的基础,以便于有效地进行根管治疗和预防牙齿相关问题的发生。

根管系统主要包括牙髓和根管。

1. 牙髓:牙髓是位于牙齿中心的软组织,包含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

它位于牙冠和牙根的连接处,填充牙齿中的中央腔室(pulp chamber)。

2. 根管:根管是牙髓延伸到牙根中的管道系统。

每个牙根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根管,其中包含着根管腔(root canal space),内部充满牙髓组织。

根管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对每个牙齿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牙齿的根管系统的解剖,以了解内部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牙齿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
1. 单根的中切牙和侧切牙:通常有一个根管。

2. 单根的磨牙:通常有一个或两个根管。

3. 多根的磨牙:上颌磨牙通常有三个根管(MB、DB和P),下颌磨牙通常有两个根管(MB 和DB)。

4. 尖牙:有一个或两个根管。

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医生需要使用特殊的器械,如文件和冲洗液,来清理和形成牙髓和根管系统,以确保将牙齿内的感染和疾病物质清除干净,并填充根管,以防止再次感染。

根管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根管系统解剖的了解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因此,牙医在进行根管治疗之前通常会对患牙进行根管系统解剖的评估。

第三磨牙牙根形态与牙冠形态方位关系的探讨

第三磨牙牙根形态与牙冠形态方位关系的探讨

第三磨牙牙根形态与牙冠形态方位关系的探讨陈德建;陈红;昌桂英;朱国雄;袁伟【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03(013)008【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第三磨牙牙根形态与牙冠形态和方位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8~35岁患者拔除的第三磨牙687个,按正常形态和不良形态牙冠分组,观察分析两组在不同萌出方位时的牙根形态变化.结果:①在任何方位,正常牙冠组的牙根分叉机率均显著高于牙冠发育不良组(P<0.001).②在相同方位,正常牙冠组的牙根弯曲机率与牙冠发育不良组无明显差别;在不同方位上,第三磨牙牙根弯曲情况明显不同,其中垂直位69.01%和远中位84.61%的根尖向远中弯曲,近中位63.05%和水平位69.17%向近中弯曲.结论:成人第三磨牙牙根形态变化与牙冠形态和方位之间有明显关系.了解其规律性,对临床拔除第三磨牙有一定指导意义.【总页数】2页(P449-450)【作者】陈德建;陈红;昌桂英;朱国雄;袁伟【作者单位】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72323部队卫生所;山东,济南,250031,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相关文献】1.泸州地区上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与根管形态的CBCT研究 [J], 蔡雪;王望;刘瑶;杨维虹;刘兴容2.上颌第三磨牙牙冠最大周径、牙尖与牙根相互关系的探讨 [J], 殷立行;余金明;王鹏3.藏族第三磨牙牙根形态和根管形态研究 [J], 周振;王克勤;任燕;夏红智4.上颌第三磨牙根形态与根管形态的研究 [J], 龙明生;王晶;杜昌连5.下颌第三磨牙牙冠形态与牙根形态的关系 [J], 蔡成莲;朱友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研究进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研究进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研究进展陈秋硕;胡荣党【摘要】第三磨牙是发育和萌出最晚的牙齿,临床上以第三磨牙的阻生最为常见,尤其是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容易引发冠周炎、龋齿、间隙感染和骨髓炎等病症,通常需要外科拔除或者进行正畸矫治.而在拔除或者保留第三磨牙的选择上,临床医生各持不同的看法.在正畸治疗中,常遇到需拔除下颌第二磨牙或第一磨牙.因此,保留第三磨牙以替代缺失的磨牙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拔除或保留第三磨牙的选择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37)001【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第三磨牙;阻生;正畸治疗【作者】陈秋硕;胡荣党【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浙江,温州,325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变迁和食物结构的变化等造成了咀嚼器官不平衡地退化,使得颌骨容纳不下所有的牙齿,从而导致萌出较晚的牙齿不能正常萌出,引起阻生,临床上以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最为常见[1]。

正畸医生在治疗成年患者时,常需面对拔除或保留第三磨牙的选择。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期为拔除或保留第三磨牙的选择提出一些理论指导。

续美如等[2]对429名12~23岁青少年的全景片分析后发现,第三磨牙的先天缺失率为18.36%,第三磨牙的阻生率为36.82%,以近中阻生最为常见,占59.35%,其次是水平阻生,占25.16%,垂直阻生只有5.16%。

但是,张彦彬[3]通过口镜对1 802名19~23岁大学生的口内观察后发现,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占38.73%,水平阻生占1.55%,垂直阻生占31.74%。

聂红兵等[4-6]的调查结果也大致相同。

虽然,第三磨牙各阻生类型的概率有所不同,但下颌第三磨牙的近中阻生率是最高的。

近中阻生的第三磨牙容易造成局部食物残渣、细菌和牙菌斑的大量堆积,从而引起冠周炎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这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磨牙及磨牙髓腔解剖

前磨牙及磨牙髓腔解剖
(三)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 1.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形态
• (1)近远中剖面:与尖牙髓腔近远中剖面形态相似,但髓室和根管 均较窄。 • (2)颊舌剖面:髓室顶有颊舌髓角分别伸入颊尖和舌尖中,颊侧髓 角较高,接近牙冠中1/3处,舌侧髓角较低,接近牙冠颈1/3处。髓室 底有2个、1个,偶尔有3个根管。 • (3)横剖面:牙颈部横剖面髓腔呈椭圆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颊舌向中份缩小呈肾形;牙根中部横剖面若为单根管,根管呈椭圆形; 若为双根管,颊舌向两根管均为圆形。
• 磨牙髓腔应用解剖 1.上颌磨牙的近中颊侧髓角和近中舌侧髓角较高,备洞时 应避免穿髓。 2.上颌磨牙的颊侧两个根管口相距较近,且近中颊侧根管 较窄小,有时出现两个根管,故在根管治疗前最好拍X线 片,以了解根管形态和变异,操作时应注意根管走行方向 。 3 .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管融合为一粗大的单根管, 治疗时应加以注意。 4 .下颌磨牙的髓室顶与髓室底的距离相距较近,髓室底与 根分叉也较近,开髓时应避免髓室底穿通。
前磨牙髓腔应用解剖 1 .上颌前磨牙多为颊舌向两个根管,且根管的分叉部位接近根 尖部,作根管治疗时应注意,勿将双根管误认为单根管。 2 .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备洞时应避免穿通颊侧髓角;其 髓室底较深,开髓时避免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 3 .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明显向舌侧倾斜,故其颊尖位于牙冠 中份,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作根管治疗时,器 械应与牙长轴方向一致,以免根管侧壁穿通。
目标测试
一、名词解释 1.髓腔 2.髓室 3.根管 4.根尖孔 5.根管口 二、填空题 1.上颌中切牙唇舌剖面观,髓腔呈 形;近、远中剖面观 ,髓腔呈 ‗。 2.上颌第一磨牙髓室较大,一般有 个髓角,髓室底可 见 个根管口。髓室顶凹向下,最凹处约平 。 3.下颌第一磨牙髓室呈 ,大多有 个髓角,髓室顶最 凸处约与 平齐。

下颌第三磨牙统计分析

下颌第三磨牙统计分析

下颌第三磨牙统计分析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下颌第三磨牙的生长方向,了解其对下颌第二磨牙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

方法:对22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693颗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统计,分析其对邻牙及牙周组织的影响。

结果:3种常见的阻生牙中,垂直阻生引起冠周炎的机会最多,随着年龄增大其危害呈下降趋势;近中阻生对邻牙危害最大,对机体危害风险随年龄递增而上升,所以应及早拔除;水平阻生牙虽然对邻牙危害不大,但因萌出困难,为避免并发症,应尽早拔除。

当第二磨牙出现严重龋坏或者其根尖周围骨质破坏严重时,拔除第三磨牙已经无济于事,应当拔除第二磨牙。

结论:低位阻生及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应尽早拔除。

关键词下颌磨牙阻生邻牙龋坏拔牙下颌阻生齿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

近年来,阻生齿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其并发症远较其他牙齿多,可引起第二磨牙龋坏、急性冠周炎、下颌牙列的拥挤等,以及由此派生的其他疾病。

为了尽量减少下颌阻生牙对人体的造成的危害,对2226例(2693颗)下颌阻生齿统计调查,分析其对身体影响的不利因素,以便作出恰当的治疗。

临床资料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就诊并且拍摄了曲面断层X线片的患者,年龄18~78岁,均在调查范围内。

详细检查其下颌第三磨牙是否存在、是否阻生,阻生类别、萌出情况、牙体牙冠及牙周情况,第二磨牙是否龋坏、缺失及其与第三磨牙的关系,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是否做过治疗及处理。

以上均详细记录。

结果受检人数2226例,共3423颗下颌第三磨牙。

男1015例,女1211例,年龄18~78岁,其中缺失1颗下颌第三磨牙者455例,缺失2颗下颌第三磨牙者287例。

所缺失的颗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为1029颗(455×1+287×2),自然脱落的为96颗(52×1+22×2),未萌出过394颗(212×1+91×2)。

现有的3423颗下颌第三磨牙中正常者计730颗(238×2+254×1),阻生齿计2693颗(1220×2+25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第三磨牙的牙根形态及根管系统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10-08T16:13:30.9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作者:朱慧敏吕晓辉谷杨阳孙扬羊宋文婷黎婷(通讯[导读] 配合口腔内科根管冲洗药物,如次氯酸钠、EDTA溶液等,防止根管交通支及管间吻合的遗漏,增加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 221100)
【摘要】目的:探索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分布规律。

方法:对120例离体下颌第三磨牙的牙根形态进行肉眼观察,并通过“透明牙技术”对其根管形态进行观察,最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下颌第三磨牙单个融合根检出率最高,占总数的51.7%;其侧副管中以管间吻合和根尖分叉最为多见。

结论:下颌第三磨牙的根管系统比较复杂且变异较大,但对于牙根发育完全的单个融合根及双牙根双根管牙齿,对其进行牙髓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下颌第三磨牙;根管系统;透明牙技术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91-02 下颌第三磨牙,又称下颌阻生智齿,其中很大部分是近中斜位阻生[1]。

二十一世纪口腔修复、种植、正畸[2]等口腔技术发展迅速,新兴技术的产生仍建立在尽量保存自身牙齿的原则上,对牙根进行完善的牙体牙髓及牙周治疗使得口腔治疗的基本观念得到延伸[3]。

因此,对于位置正常,形态功能良好的下颌第三磨牙,其保存意义也与日俱增。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研究对象:
样本获取:①医院收集;②诊所收集;③标本获取。

收集各地拔除的外形完整的100颗下颌第三磨牙,年龄18~40岁。

其中C8 43颗D8 57颗,经消毒无害处理、清洁牙面污垢及软组织后,顺序编号备用。

样本筛选标准:①牙根发育完好,根尖完整,牙体磨耗较少,未做过根管治疗等牙髓治疗;②患龋病的牙齿龋洞不能过大,可有浅龋但要求不影响各项观察。

1.2 方法
1.2.1将收集的离体牙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将6组牙齿依次放入5.2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两周。

1.2.2去除牙周膜及根管口有机基质,清水清洗晾干放入有碳素墨水(HERO英雄234碳素墨水56ML)的锥形瓶中盖上橡皮塞后抽成真空维持五分钟,直至没有气泡继续从根尖冒出;打开瓶塞,利用大气压力将墨水压入根管和髓室,继续在墨水中浸泡24小时。

清水冲洗净牙表面墨水,5%盐酸浸泡48小时脱矿,根管扩大针能够刺入为止,清水洗涤后分别用50%、75%、95%、100%乙醇和无水乙醇序列脱水,最后将标本放入盛有冬青油的玻璃瓶,封禁瓶盖即可。

1.2.3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透明牙标本根管形态,分别统计各组每颗样本的牙根数、根管数、根管类型,及其所占比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对比。

2.结果
2.1 在不同地区获取的120例下颌第三磨牙中,左侧有48例,右侧有72例,单根牙有62例(51.7%),双根牙有46例(38.3%),三根牙有12例(10%),其中,单个融合根多根管占单根牙总数的98.4%,观察发现融合的牙根表面多有凹陷,且根管数与凹陷数呈正相关。

双根牙双根管检出率为28.3%,双根牙牙根多出现一个较大的近中融合根另加一远中牙根,近中融合跟多为多根管,且以Ⅲ型根管最为多见,即三根型融合根,由三个根融合成一个根,根面可见融合痕迹,
2.2 在100例透明离体牙中,根管侧支检出率31例(26%),根尖分叉54例(45%),管间吻合50例(42%),副根管38例(32%),根尖分歧27例(22.5%);以根尖分叉与管间吻合的检出率最高。

3.讨论
近几年来,利用下颌第三磨牙配合使用种植支抗进行正畸治疗的成功病例屡见报道。

由于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相邻,关系密切,对于第一磨牙缺失采用微型种植支抗将第二、三磨牙向近中牵引,这对正畸的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更表明下颌第三磨牙的临床意义重大。

据统计,临床上对下颌第三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仍然较低,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形态及根管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

武汉大学的张七援老师曾调查过22例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三磨牙,一年复查成功19例,成功率为86.36%。

得出了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形态复杂,操作难度大,掌握了不同类型患牙的特点,根管治疗仍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熟悉下颌第三磨牙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单个融合根多根管占单根牙总数比例较大,常可发现在牙根发育完全的根尖处,根尖分叉出现率较高,这增加了临床进行根管治疗时的难度,观察发现融合的牙根表面多有凹陷,且根管数与凹陷数呈正相关,故在临床进行根管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BCT检查能较为有效的观察到牙根表面的融合痕迹,辅助临床治疗。

双根牙双根管检出率为28.3%,双根牙牙根多出现一个较大的近中融合根另加一远中牙根,近中融合跟多为多根管,且以Ⅲ型根管最为多见,即三根型融合根,由三个根融合成一个根,根面可见融合痕迹,故在进行牙髓治疗时应当注意双根牙的近中根的探查,配合口腔内科根管冲洗药物,如次氯酸钠、EDTA溶液等,防止根管交通支及管间吻合的遗漏,增加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新华,陈勇明,申晓青.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12.22.
[2]郭鑫.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8):507-508.
[3]刘洪臣.口腔修复学发展趋势[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 12.20.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510313068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