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时期茅盾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_张莲波

合集下载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的开题报告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的开题报告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
研究背景: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社会运动,其中
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文化名人和社会活动家。

在这个时期,妇女解放
思潮在学术界和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五四时期妇
女解放思潮的来源、发展和影响。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妇女解放思潮的起源:探讨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的起源、主要
影响力量和其背景条件,以及不同阶层的女性如何参与其中。

2. 妇女解放思潮的发展:分析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的发展历程,
从妇女参与政治、社会活动、经济领域以及教育上的变革等方面来探究
其发展情况。

3. 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探讨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对中国社会的
影响,包括对妇女地位的改变、对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中国
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采访当事人、组织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五
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

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深入探究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的起源、
发展和影响等方面,揭示其历史背景、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对于推进
中国女性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茅盾视阈中的女性解放问题

茅盾视阈中的女性解放问题

茅盾视阈中的女性解放问题作者:余铮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08期内容摘要:茅盾认为女性解放的目的不是性别人格的最终解放,而是思想意识的根本解放,性别自身没有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茅盾女性解放按照女权主义者的理解,我们的历史是父权制的历史。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在我们的文化深处形成了一种顽固的“男权意识”。

这种男权意识因其深厚的积淀是很难铲除掉。

直到在“五四”人的解放历程中,女性的解放才被众多的男性知识分子视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先驱者们都举起了反抗封建礼教和一切旧传统、旧道德,主张个性解放的旗帜。

虽然男性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女性解放,让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与男人一样有着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性别意识决定,男性视阈中的女性解放观念也具有传统男性意识。

一茅盾认为女性解放的目的不是性别人格的最终解放,而是思想意识的根本解放,性别自身没有意义和价值。

茅盾曾说:“人类行为除受生活状况支配外,委实还有一个最大的力——便是道德思想。

”“现在社会中男女间的不平等,经济尚止是一端,其他发源于伦理的不平等,尚是很多。

”由此可见,茅盾认为造成男女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就是束缚人的思想的旧观念,要求得解放,就得先解放思想。

作为女性本身,就应该有“女性的自觉”。

何谓“女性的自觉”?即“现代的女性的自觉是一个人,是一个和男性一般的人。

……历史遗传的许多偏见把妇女生生地造成异样的人了。

现在我说的‘女性的自觉’,只是希望女性从这些‘异样的’‘非人的’外壳里自觉过来,献出伊‘真人’的我来”。

在茅盾看来,女性就是要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一个人,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和男性一样的人,而不是被异化的“非人”。

女人在有了这自我觉醒的意识之后,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须有绝对的身体上、经济上、政治上的的独立资格。

对此观点茅盾在《家庭改制的研究》一文中做了详细的论述。

女性除了自己解放了自己外,同时男性的思想观念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想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想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第43 卷第5 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Vo l. 43 No. 52007 年10 月Journal of GuangxiNo rmal U niversity: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 ion O ctober, 2007[收稿日期] 2007204218[作者简介] 刘小林(1959- ) , 女, 广西桂林人,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想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刘小林(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广西桂林541001)[摘要]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核心是“个性解放”, 但五四之后的妇女解放运动并未完全按照这一路径发展。

毫无疑问, 妇女的真正解放只有依靠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近代中国, 女性通过投身社会政治变革追求解放, 既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解决妇女问题的先决条件。

然而, 政治革命并不能完全代替妇女解放,社会变革的政治功利性往往会异化女性解放的深刻内涵, 狂风暴雨式的解放手段也往往容易冲击、淡化甚或湮没妇女解放的特殊内容。

[关键词]妇女; 个性解放; 五四时期; 政治变革[中图分类号] K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6597 (2007) 0520126205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 妇女解放思想的主旋律是“人本主义”、“个性解放”。

然而,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五四之后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并没有按照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所期盼的那样, 坚持“人本主义”主题, 沿着“个性解放”这一西方妇女解放的道路走下去, 而是走向了革命化的发展历程, 并由此赋予了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以全新的文化含义。

一个性解放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最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

作为对中世纪封建神权的反叛, 个性解放不仅催生了资产阶级意识并使之日臻成熟, 而且引导着新兴资产阶级走向阶级的独立与自由。

个性解放的核心是人本主义, 是人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生物人的确立, 是人的独立意识的萌生与自我意识的苏醒, 是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与实现, 是人在整个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中个人地位的确认。

浅论五四时期中国妇女解放思潮

浅论五四时期中国妇女解放思潮

浅论五四时期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摘要:五四时期是现代中国思想大解放时期,其中对妇女解放理论的探讨尤为突出。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潮,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一思潮的特点加以系统、深入地研究,有助于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五四时期乃至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内在规律和理路。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对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进一步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地位,以期广大妇女发扬五四精神,大胆解放思想,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一个枢纽时期,是一个思想空前解放,心灵空前觉醒的启蒙时代。

“伦理的觉悟”和“人的发现”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这一历史氛围使得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成为一种思潮。

妇女运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争取女性从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男女不平等的状况中解放出来,为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和家庭中与男性具有平等权利的运动,是为推动女性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纲领、有目标的社会运动。

妇女运动通常是伴随着政治经济的革命或改革的进行而发生的,但又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是以妇女活动为中心的。

纵观世界妇女运动和中国妇女运动,其基本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妇女参政运动、争取选举权、争取受教育权、要求婚姻自主、参加社会劳动、同工同酬等。

妇女运动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紧密结合的。

一、五四时期中国妇女解放思潮兴起的原因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从戊戌维新时期开始起步,经过了艰苦的实践和摸索,直到五四时期才找到真正的解放道路。

那么,为什么直到五四时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才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呢?笔者认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中国妇女悲惨的境遇,使她们具有十分强的革命性在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里,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濡染了中国人畸形的女性观念,女性世界成了封建文化残酷肆虐的重灾区。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1. 引言1.1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概述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阶段之一,在这一时期,女性解放思潮在中国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研究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和社会运动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过程,在研究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影响、代表人物以及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权利和解放思想,以及这些思潮对当时社会及之后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意义。

对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进行研究是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正文2.1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思想解放的开始。

在这一时期,女性解放思潮逐渐兴起,成为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传统封建礼教束缚严重,女性地位低下,受尽歧视和压迫。

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观念,提倡平等思想。

五四运动的爆发也为女性解放思潮提供了契机。

五四运动呼吁科学、民主、自由,提倡平等思想和革命精神,这些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女性解放思潮的发展。

女性参与五四运动的大胆行动和呼声,同时也使得更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权利。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历史背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这为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主要内容一、对传统封建礼教观念的质疑与挑战。

五四时期,女性开始积极探讨封建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束缚和歧视,批判封建礼教中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二、关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呼声。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倡导男女平等,呼吁废除婚姻中的封建思想,提倡女性拥有自主权利。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传播路径研究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传播路径研究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传播路径研究林文凤(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摘要]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一经当时的先进分子掌握,便结合中国的妇女问题,开展妇女解放运动。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几种途径,探析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以及对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妇女解放;妇女[中图分类号]D442[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林文凤(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妇女被“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了几千年,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华民族从所受的灾难中开始普遍觉醒。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力量进一步成长,到五四运动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已有200多万人。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得中国先进分子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在中国传播。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成立70周年,追忆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从妇女地位、教育、职业等问题到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求得解放的条件、途径和方式以及妇女解放的最终目标,对妇女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阐述与概括,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其核心内容主要如下:第一,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私有制最初产生于家庭,妻子和儿女都沦为丈夫的奴隶[1],“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做单纯的生产工具的”[2]46。

妇女地位的低下便随着男性在社会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在生产和经济中拥有支配权而出现了。

第二,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在于无产阶级解放。

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解放以及全人类的解放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与无产阶级受压迫的根源都是私有制、阶级剥削。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思潮,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历史事件。

它是以五四运动为背景,由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旨在反对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倡导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争取女性的解放与权利。

在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对封建礼教和男权思想。

五四时期,封建礼教对妇女形成了严格的束缚和压迫,对其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女性解放思潮为了摆脱这种束缚,开始反对封建礼教和男权思想,倡导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女性通过参与社会运动和社会实践,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

二、推崇新文化和新女性。

五四时期,一大批革命先驱和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倡导新文化和新女性的形象。

他们认为,妇女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意识,追求自由和独立,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新女性”。

新女性是激发了妇女的自尊和尊严,让她们有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体现。

三、倡导女性的独立解放。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开始倡导女性的独立解放。

女性在经济上要独立自主地发展,不再依赖男性经济支持;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要争取平等和自主的地位;在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地位。

女性开始通过学习和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独立和自由,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开展女权运动和组织。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开始开展女权运动和组织。

一大批妇女组织和妇女社团相继成立,开始推动妇女解放事业。

这些组织和社团以宣传妇女权利、改善妇女地位、提高妇女意识为宗旨,通过组织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发展妇女教育、维护妇女权益等途径,来促进妇女的解放和发展。

五、妇女教育的发展。

五四时期是中国妇女教育的重要时期,女性解放思潮为妇女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女性开始倡导妇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求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女性开始依托妇女组织和妇女学校来推动妇女教育的发展,开办了一大批妇女学校和妇女研究机构,为妇女的教育提供了平等和发展的机会。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研究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瓦解和现代化的全面启动。

在这个时期,不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也见证了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五四运动是以“爱国、民主、科学”为核心的运动。

这个时期,中国面临外部侵略和内部落后的双重压力,无数怀揣着振兴中华的梦想的人们开始动员起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女性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普遍认为,以男女不平等为特征的传统封建思想方式和文化形态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为此,女性解放成为了五四运动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个时期,女性解放的运动呈现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女性为争取教育权而奋斗。

在五四运动后的几年中,兴起了一批女性先驱者,她们被称为新文化女性,通过发表宣言、组织讲座等形式,争取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一些女性志愿者也纷纷走进贫困地区,为儿童和女性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阶段,女性开始为争取平等之路而努力。

由于女性在传统文化中地位低下,受到种种不平等待遇,她们开始要求争取平等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女权运动和反男权思潮,呼吁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婚前性行为自由等。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作品,主要探讨女性的自我。

这个时期内,女性在时装、化妆、文学等方面的表现逐渐突破了传统限制,但是在教育和就业等领域内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思潮,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进程,也对今天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她们为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掀起的女权主义浪潮也使中国女性开始追求自我。

其次,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通过改变女性地位,逐渐摆脱了传统封建思想,实现了社会的现代化。

再次,五四运动中的女性先驱们呼吁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婚前性行为自由等,这一思想理念的出现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卷 第4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45 N o .42005年7月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J u l .2005论五四时期茅盾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张莲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 要:五四时期,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茅盾着重对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探讨,并具体地指导了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特别是对推动资产阶级女权运动向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茅盾;妇女解放运动;思想中图分类号:K 26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05)04-0115-03 收稿日期:2004-12-10 作者简介:张莲波(1948-),女,安徽蚌埠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五四运动时期,茅盾对妇女解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用初步掌握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当时影响广泛的《妇女杂志》、《民国日报·妇女评论》上发表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评论、译文多达五六十篇,从而形成了他妇女解放的思想理论。

本文试对茅盾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作一探讨。

1.妇女应该解放。

 五四时期的思想大解放,也同样涉及到妇女解放问题的空前大讨论。

对于妇女该不该解放?社会上有三种观点:一部分人观点鲜明,坚决支持妇女解放,茅盾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新思潮的冲击下,认为妇女不应当解放的人很少;更多的人表面上装出一副仁义道德的样子,圆滑地说:“妇女正应该解放,但……程度不配。

”持这种观点的人势力强大,如不及时揭露批判,势必影响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茅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批人好像赞成妇女解放,实际上比那些奉敬国粹、明目张胆地反对妇女解放的更可恶。

程度不配,无非是说女子有许多缺点,什么虚荣心太重、心窄、没有判断力等等,这些好像是事实,但男子就没有吗?就算男子没有,女子这些令人伤心的缺点是如何形成的?它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造的”,是“数千年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的影响”。

[1](P 234)换句话说,是统治阶级的男子造成的,不是吗?“是男子造出卖淫制度来,叫女子丢脸;是男子做出奇形怪状的东西来,叫女子好装饰;是男子做出不通的礼法来,叫女子没知识没独立的人格;是男子造出可恶的谎来,叫女子自认是弱者是屈伏者”,“天地间不平的事情还有过于此么?”茅盾愤愤不平地说:对于男子抨击妇女程度不配的话,我们要问道:“几千年来由男子治理的社会糟到怎么样了,人类的光辉被你们玷污尽了,你们倒配么?”[1](P 207)表现了茅盾激进的妇女解放的观点。

2 妇女为什么要解放? 妇女解放是根据人类平等的思想而来的,在旧礼法下,妇女不许有自由的意志、自由的行动和言论,被三从四德束缚得丝毫不能动,一言以蔽之,“人的权利”剥夺净尽。

现在要解放,就是要恢复“这人的权利,使妇女也和男人一样,成个堂堂的人,并肩儿立在社会上,不分个你高我低”。

[1](P 64)妇女解放的真意义,是叫妇女做个“人”。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妇女解放“全为的是要全社会进步的缘故”,[1](P 90)社会是男女结合而成,一方受束缚,另一方也不能发展,整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妇女解放不是为人道主义,不是为平平女子的气,为的是从社会化着想,所以妇女解放是天经地义的。

3 妇女怎样才能解放? 茅盾把妇女问题放在人类发展史上来考察。

一再强调“妇女问题是社会改造问题中的一部(分)。

他和社会的经济组织有很大的关系”。

[1](P 126)在资本主义社会,妇女为了生活被迫走出家庭,到工厂做工,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价值,就用减低工金,增加工作时间来剥削她们。

同时,劳动条件越来越恶劣,妇女问题日趋严重,就爆发了妇女运动。

妇女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的,所以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是“先要变更我们的社会生活”,[1](P 66)也就是变革社会制度。

但社会制度没有变更前,并不是不谈妇女解放,而是要做妇女115DOI :10.15991/j .cn ki .411028.2005.04.028解放的准备工作。

妇女解放的总目标是提高妇女地位,所以解放的动力是妇女自己。

促进动力的方法,首先改造家庭,实行公共食堂、儿童公育,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其次是发展女子教育。

“增高女子的人格和能力”。

[1](P97)所以教育在妇女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时,社会上办了一些女学,教育的目标只是为父母培养一个好女儿,为丈夫培养一个好妻子,从这个立脚点去谈妇女解放,简直是南辕北辙。

女子教育,应该替全社会着想,应该“替社会教出一个好`人'来”,[1](P96)也就是把女子培养成一个社会需要的人,能为社会办事的人。

同时,女子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贵族妇女,要面向整个妇女界,不能局限于少女,已婚妇女也得受教育。

除了女学堂外,还要设些妇人补习学校。

让那些已婚的、年长的妇人来学习。

小学以至大学,一律男女同校。

从此看出,茅盾所主张的妇女解放包括全体妇女。

再者要有职业,职业是女子生活独立和妇女解放的基础,“经济的独立是妇女解放的最稳固的保障”。

[1](P288)呼吁社会上各项职业都要向女子开放。

最后,妇女要为社会尽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在旧礼教下,女子是不担当社会责任的,这“就是未解放的人”,妇女要解放必须同男子“同担改良社会促进社会之责任”。

[1](P68)对社会、自身以及全人类尽义务。

茅盾要求妇女们擦去历史上遗传下来的污尘,不要把“万恶社会的坑害”、“男性的诱惑”作为自己堕落的护身符。

号召妇女一方面应该到社会中去,利用一切机会,用你们的口和手,向群众宣传你们的主张;另一方面要直接参加国内各种政治社会运动,在运动中求得自身的解放。

妇女解放是社会思想变革的一部分,妇女除了自己解放自己外,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上没有把女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人、和男子一样的人,而视女子为牛马奴隶。

提倡女子解放,人们必须彻底抛弃形形色色的歧视女子的思想和行为,彻底根除男权主义。

“把女子看作和我们完全一样,我们要尊重她们的意志,我们要还她们自由,同时我们也要把从她们那里揽来的责任归还她们。

”[2](P40) 4 关于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解放,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讨论,必须着手去做,这做的表示叫做“运动”。

运动一定要有方法、宗旨,才算是一种正当的运动。

根据妇女解放的内涵,茅盾高瞻远瞩地指出:妇女解放运动的目的是“使妇人的文化势力办到完全发展,并自由效力于社会”,[1](P159)妇女运动的全部也就是最大最后的意义,使妇女以一个独立的人格自由自在地为社会服务。

这样妇女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决不是仅仅抱有一个目的,女子教育、经济独立、婚姻自由、伦理道德、参政议政等等。

另外肉体上的和精神上的束缚都在解放之列。

解放贞操、家庭、风俗习惯、传统思想的束缚等等。

当时,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已走过了十几年的路程,不免有随意性、无目的性。

特别可怕的是,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

若不及时纠正,妇女解放运动就有可能走入歧途。

针对这些,茅盾用自己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理论,及时进行了指导。

其一,妇女解放运动不是男女的阶级斗争。

当时女权运动者把受几千年封建礼教压迫和夫权统治的结果,简单笼统地归结于男性对女性的统治。

这样,普遍地对男性存在着敌对情绪,把男的分为一阶级,女的分为另一阶级,错误地把妇女解放运动看成是男女的阶级斗争。

茅盾分析了这种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从男性损害女性已及数千年”这方面着想,有这种思想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受损害的头脑趋于反动,倒好像是事理之常,但男女两性之间决不是阶级斗争。

接着茅盾用他初步掌握的阶级分析的观点论述: (一)男女两性不能分为阶级,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里面都包括着男女。

(二)阶级斗争是对抗的,必然是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那么男女的斗争,女的消灭男的,世界上无男子都成了女子,这不是太荒谬了吗?过去人类的罪恶,“是有产阶级的男子造成,不是一切的男子”。

[1](P311)妇女运动的目的是在谋全社会的进步,所以只有无产阶级的男女团结起来,共同努力,铲除过去人类的罪恶,妇女才能解决自身解放的问题。

茅盾高屋建瓴的论述,及时把妇女对男性的仇恨转移到剥削制度上,把斗争的矛头集中在统治阶级身上。

其二,妇女解放运动不是男女两性的斗争。

在参政运动中,浙江女子向省制宪提出了三条要求,最后说:“倘为无理由之打消,愿提倡总离婚”。

用“性的罢工”、“同盟罢嫁”作为实现参政的后盾,就是把参政看成是性的争斗。

茅盾首先发出疑问,如果都照这样办了,是否合乎情理?接着他指出:两性之间的关系决不是对抗的、仇视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

所以妇女解放不是反抗、敌视一切男子,而只是想得到男子所已享有的权利;不是把两性地位颠倒过来,要凌驾于男子的地位之上,而是只求妇女有独立的人格;不是在社会上代替男子的地位,而是做个自由的人,“是一个和男性一般的一个人”,[1](P232)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消除社会上男女仇恨的心理,男女两性在社会上只能并肩战斗,携手并进。

其三、妇女解放运动不是要废除家庭。

妇女运动把妇女从家庭的人变为社会的人,家庭会不会荒废116呢?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妇女运动要求的只是改善家庭,把大家庭变为小家庭,使家庭不妨碍个人的自由,只是主张“夫妇对于家事同等的权力”和责任。

[1](P162)其四,妇女解放运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抨击封建礼教上。

五四时期,发表讨论妇女问题的文章很多,同时也很容易,随便拣一个题目,比如婚姻、家庭制度、女子的人格、纳妾问题等等,无处不可以攻击。

这些文章大多数都是痛斥几句旧礼法旧制度,什么“兽性的结合”、“造人的机器”,这些文字警醒睡梦中的人是很有效力的,但它只起感情作用而不起理性作用,警醒了“却抬不起身来做”。

[1](P94)纸上鼓吹尽管说得好,说得响,说得新,实际上并不会起多大的影响,要想运动发生作用,必须切实深入地研究妇女问题,研究如何提高妇女的能力。

第一,妇女问题是社会改造中的一部分,它和社会的经济组织有很大的关系,研究妇女问题不可不懂社会学、经济学、人生哲学和生物学。

第二,要知道欧美国家妇女运动的起源、分派、趋势、现在和将来,以及这些问题发生的背景。

第三,要实地观察,普遍调查、组织研究妇女问题的团体,到工厂、到农村专门调查社会上的实况,用真实生动的材料和统计数字来研究妇女问题,这样做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才能深入,才能在实践中发生效力。

茅盾的这些论述,使人们耳目一新,清除了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健康地向前发展。

5 关于妇女参政。

 1920年前后,资产阶级知识妇女掀起了一场参政运动,声势浩大,辐射全国,茅盾密切注视并及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