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思想
以邓小平为 什么是社会主 核心的党的 义;怎样建设社 邓小平理论 第二代领导 会主义 集体 进一步回答了什 以江泽民为 么是社会主义, 核心的党的 怎样建设社会主 “三个代表” 第三代领导 义;创造性地回 答了建设什么样 集体 的党、怎样建党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4、科学地回答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和中国社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提出:
基本形成:
成熟并形成体系: 写入党章:
十二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 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党章的决议
1.背景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了许 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 ①国际: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②国内: A.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 日益多样化; B.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 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 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 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酝酿: 开端: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课标要求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6.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6.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 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 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 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 规划。”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上的讲话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 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答案】 (1)思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特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2)内容: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的战略 方针。意义: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 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3)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历史意义: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本 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为十四大召开奠定了思想基 础。
3.成就 (1)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 题。 32 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 (2)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 ○ 题。 4.地位 33思想体系。 (1)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 34 新局面的强大 (2)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 ○ 思想武器。 35 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3)在中共 ○ 章。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5-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成熟 (1)发表南方谈话: ①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 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成为指导思想: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 党,明确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 章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 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旗帜。
自主思考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有何内在联系? 提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中 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4-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3.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明确了 方向。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进一步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 B.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C.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对国有企业实行简政放权 解析: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 此后,我国开始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迈进。 答案:C
-15-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345
4.“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 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解析: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他三项都属于 其组成部分。 答案:B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 ×)
提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 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 根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探索党的建设问题,而邓小平 理论主要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两者概念完全不同。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 提示:(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党执政兴 国的根本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 工作的新要求。(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完善党的 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主题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地位 【探究讨论】 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 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 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3.地位:2002年,在中共_十__六__大__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 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4.评价: (1)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 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它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 _思__想__武__器__。 (3)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问题。 (4)它创造性的回答了_建__设__什__么__样__的__党__、__怎__样__建__设__党__的问题。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件汇总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件汇总

3.评价:
(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___________。 (2)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____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
大旗帜。
7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 与时俱进 (2)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 _________的新问题。 2.内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___________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_________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
【探究讨论】 材料一 “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
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
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11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
4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十二大
中国特色
初级阶 段 一个中心
5
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 生产力
共同富裕
邓小平
市场经济体制
指导 思想
6
2.内容:
(1)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_________的论述。 一国两制 (2)提出“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和平 与发展 (3)阐述了_____ _____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9
【警示钟】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 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能否从根本上 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

人教版历史必修3《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3《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 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 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内容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2、精髓: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 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五、邓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 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 帜。
(3)成熟: 2002年十六大报告对其作了更加 深入的阐述。
更加系统、成熟
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三个代表的含义(内容)是:
中国共产党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 说明问题:探索救国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 情,注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 • 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 (2)三位伟人分别创立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什么?
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3)在探索救国道路的问题上,孙中山仿 效欧美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失败,毛泽东 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 功,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我党什么样 的思想路线?
2、重要讲话
伟大转折宣言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心转移 ——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出了—— 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标志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中共十二大(1982)

高二历史必修3_第18课_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高二历史必修3_第18课_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消除一些人在姓“资”姓“社”
问题上的困惑,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左”的干扰,推进改 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1992年3月,芜湖市检察院主动撤诉,年广九被 宣告无罪释放。
有人认为,邓小平又一次拯救了年广九。 1994年,年广九再出山,成立安徽芜湖傻子瓜子 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年广九依旧采取专卖店包围超市的策略 与同行竞争。
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 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 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 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合作探究:
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 革家,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 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 主义国家。”
结合史实思考,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探讨两次改革给 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人教版必修三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点击播放视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娄底三中 李艳
课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