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练习题(一)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约300题)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约300题)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集锦一、判断下列句子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2、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4、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5、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6、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7、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8、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

()9、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10、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11、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惚入了梦乡。

()12、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1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4、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15、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16、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7、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1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2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2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22、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3、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4、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2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6、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7、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2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各种技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答案:A. 拟人;B. 反问;C. 夸张;D. 反问。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对偶。

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夸张。

二、填空题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修辞手法。

- 他的话像_________,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 她的眼睛闪烁着_________,仿佛能看透人心。

答案:清泉;星辰。

5. 请用修辞手法改写下列句子,使其更加生动。

- 他跑得很快。

答案: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

三、简答题6. 请简述“排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多个相似或相关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节奏和强调效果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语言更加流畅,表达更加有力。

7. “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有何不同?答案:比喻是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或强调某种特性或情感。

拟人则是将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使它们具有人的属性。

四、论述题8. 论述“反问”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答案:反问是一种不期待回答的提问方式,通常用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的强烈情感或观点。

在文学作品中,反问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增强文本的感染力,使读者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

五、应用题9. 请用“夸张”修辞手法描述一场大雨。

答案:那场大雨如同天塌地陷,倾盆而下,仿佛要把整个世界淹没。

10.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描述春天的景象。

答案:春风拂面,花开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艺术性。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一、用横线标出以下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二、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薄弱,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似你追我赶似的。

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D.罗丹好似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三、判断以下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似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初中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 ]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4.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5.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B.秦时明月汉时关C.主人忘归客不发D.烟笼寒水月笼沙6.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下列对偶句中,上下句关系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D.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8.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精选版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精选版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一、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二、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D.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1.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你教的‘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比喻B.(1)对偶、讽刺(2)比喻(3)引用、夸张(4)比喻C.(1)夸张、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夸张D.(1)对偶、夸张(2)夸张(3)引用、比喻(4)象征3.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4.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A.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动。

B.村前的小路紧贴着蜿蜒的小溪,路的两旁长着鲜嫩的青草,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

这美丽的小路,就像铺展在原野上的一块白布。

C.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尾响应,结构像神经节和神经网那样结合得非常严密。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三、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1、浪费也是犯罪吗?()2、浪费怎么不是犯罪?()3、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4、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5、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四、选择1、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A. 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B.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A、比喻拟人排比对偶B、拟人比喻对偶排比C、拟人比喻夸张排比D、比喻拟人比喻反复2、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长虹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①比喻 ②借代 ③比喻 ④对比
11.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2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B.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C.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B.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C.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欢笑盛开在眉毛、眼睛上,心啊,要从嘴里跳出。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1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14.下列诗句与所用手法对应的一项是( )
古诗词中常因为修辞之妙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________”运用了借代的手法;“________”运用了比喻的手法;“________”运用了比拟的手法;“________”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①梨花千树雪②旅雁还应厌后行
③钟鼎山林都是梦④天台四万八千丈
B.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光阴的故事》)
C.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冰雨》)
D.爱是漫长的旅途,梦有快乐梦有痛苦,悲欢离合人间路,我可以缝缝补补。(《风雨无阻》)
23.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
16.下列诗句中,与例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例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A.夜半醒来红烛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D.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17.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
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B.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C.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D.书成医国千秋药,道是匡时一座山。
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设问)
B.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比喻)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偶、夸张)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过了三个月,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
D.我觉得,松针或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更受欢迎。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B.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要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C.无数条淙淙流淌的河流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D.头发梳得光,脸上搽得香。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A.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B.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霰比喻成了花;
D.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庭院里的竹木积雪累累,如玉叶琼枝,美不胜收。
7.解析:选A。
此题考查了比喻、借代和互文等修辞手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借喻”等。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句中的“鞍马”代客人。A.项:“杜康”代酒;B.项:“青螺”是比喻;C.项:反问;D.项:互文。故选A。
D.项:“斜阳”本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诗人却直接同它们进行对话,这就赋予它们以生命。这是拟人手法。
2.解析:选B。
B.项,是拟人,其余都是比喻。
3.解析:选C。
脉搏只会跳动,不会流动,用来比喻小河不恰当
4.解析:选A。
A项:借代;BCD项:比喻。
5.解析:选D。
D项:比喻;ABC项:拟人。
6.解析:选B。
D.项:选自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意为多少株绿荷满含怨意地互相偎倚,同时回过头来背对着西风,这里是拟人手法。
故选D。
13.解析:选B。
A.项:何事秋风悲画扇: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借代)
10.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②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③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A.①拟人 ②对比 ③比喻 ④拟人
B.①借代 ②夸张 ③借代 ④对比
C.①对比 ②夸张 ③借代 ④拟人
修辞手法练习题(一)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D.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
C.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称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D.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
C.和尚打伞——无发无天
D.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21.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远水救不了近火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不为五斗米折腰
D.初生牛犊不怕虎
22.下列歌词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英雄泪》)
C.不知庭霰今朝落, 疑是林花昨夜开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7.下列与“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画线词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1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
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
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B.项:选自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意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喻为“雪珠”;
C.项:选自秦观《浣溪沙》,意为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像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像心中的忧愁,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雨丝”比喻为“忧愁”;
11.解析:选B。
A.项:“一带一路”比喻为“新引擎”;
B.项:没有比喻;
C.项:“网络病毒”比喻为“洪水猛兽”;
D.项:“东道主在观念”的转变比喻为“弯道超车”;
故选B。
12.解析:选D。
A.项:选自俞桂《过湖》,“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意为若隐若现的山色像幅画般横在天地间的卷轴上,白鸽飞过诗兴大发,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若隐若现的山色”比喻为“横在天地间的卷轴”;
8.解析:选A。
A项:借代,用“红巾翠袖”代指“女子”;BCD为比喻。故选A。
9.解析:选B。
A.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比喻成“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自问自答,化无形为有形表明此人的忧愁;所以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正确;
B.项:“门前冷落鞍马稀”该句以“鞍马稀”代指到这个地方来的人少,所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比喻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