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以生产为核心)向消费者社会(以消费为核心的大众消费时代)的转型,旅游消费不仅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也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旅游消费现象进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则是晚近的事。

大多数专业社会学家曾认为,社会学应关注“严肃的”、“有用的”和“重大的”社会问题,而旅游现象被视为琐碎的、肤浅的社会现象,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更有甚者,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旅游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因而也只是经济学研究的课题。后来,伴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社会学家发现,并非只是经济因素影响了旅游消费行为的发生,很多如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等非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旅游消费的重要方面,故此,旅游消费才作为一个重要问题逐渐进入社会学的研究视野。

英国社会学家洱瑞指出,旅游决不是在社会学意义上“无意义”的、“琐碎”的现象,而是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1]。社会学家围绕人们为什么去旅游这一基本问题,主要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旅游消费的享乐论、旅游消费的日常实践论、旅游消费的文化宰制论和旅游消费的制度激励论等几种重要观点。本文试就以上观点进行梳理,并分析转型中国的旅游消费存在的不足。

一、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

(一)本真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麦坎内尔首次提出用“本真性”概念来解释人们的旅游消费现象。他指出,旅游是一种与宗教朝圣对等的神圣活动,

更确切地说,是人们远离现代社会而去追求“真实”的世俗的朝圣,这种真实是与原始社会的神圣性相对而言的。在麦坎内尔看来,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肤浅性和体验的非真实性,使得旅游者离开自己生活的世界,前往“异地”或“他时”找寻一种现实生活难觅的“本真性”体验[2]。

后来,受社会学家戈夫曼“戏剧”理论的启发,麦坎内尔又进一步用“舞台化的本真性”来发展他的“本真性”概念,他认为旅游者追求的“本真性”即是戈夫曼提出的“后台”,“后台”是与神秘感紧密相连的,神秘感可以促使旅游者得到一种真实性的体验。然而,“现在所展示给游客的已不是那些如戈夫曼所定义的一般…后台?,而变成了…舞台化了的?(展示的)后台”[2]。这样的“后台”是专门为旅游者的需要而炮制出的“本真性”。这也正如布尔斯丁提出的“虚假事件”[3]一样,认为人们很难通过旅游过程获得“本真性”体验,因为旅游场景本身往往会是一种虚假的设计产品,导致旅游者首先获得了一种虚假的人工设计的经历或体验,让旅游者追求真实体验的初衷动机被预先布置好的、非真实性的产品所替代了。科恩也对麦坎内尔的“本真性”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真实性”被赋予了给定的或者“客观的”性生质,被现代人用来形容“远方的”世界。亦即,“本真性”是一个在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概念。如此,这样的“本真性”不是既定的,而是“可商议的”[4]126。尽管如此,麦坎内尔的“本真性”还是成为被广泛用来解释旅游消费现象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学术界关于旅游中的“本真性”研究也因此而成为旅游社会学研究文献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为了深入讨论对“本真性”概念的理解,许多社会学家试图重新建构“本真性”的内涵。科恩根据个体在旅游中寻求到的体验深度的不同,将旅游者的体验分为五种模式:即娱乐模式、

转移模式、体验模式、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娱乐模式下的旅游者依附于他的社会或文化中心;转移模式下的旅游者周游在没有中心的天地里;体验模式下的旅游者失去了他们自己的中心,无法在自己家里找到一种真正的生活,力图通过与他人共鸣的、本质上是审美的方式,去体验他人生活的真实;实验模式下的旅游者是那些不再愿意依附他们自身社会的精神中心,转而向四面八方去找寻替代中心的人;存在模式下的旅游者则是依附于“选择的”中心(与日常生活世界相对而言,定期出发去朝圣并获取精神支持的地方)的人[4]79-106。不难看出,科恩的“五种体验模式”扩展和丰富了麦坎内尔关于旅游体验的“本真性”内涵,即从“肤浅的”、被单纯寻求“乐趣”的愿望推动的旅游,走向“深刻”的、被寻求意义推动的旅游。

著名消费社会学家王宁教授认为,从旅游目的地来看,可以将旅游体验的“本真性”划分为:客观主义的本真性、建构主义的本真性和存在主义的本真性三种类型。客观主义的本真性是指对原作品的真实性体验。相应的,旅游体验中的“本真性”相当于对原作品真实性的认识论体验。建构主义的本真性是指为旅游者设计的、或是旅游开发商根据游客的意象、期望、偏好、信仰、权力等建构出来的旅游客体。存在主义的本真性是指旅游者在某些旅游活动的激发下,处于一种潜在的“成为”的存在状态。相应的,旅游体验的本真性是为了在有限的旅游过程中获得这种潜在的“成为”的存在状态。存在主义的本真性与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毫不相关[5]。此后,王宁按照游客的体验又将“本真性”分为“单向本真性”和“互动(双向)本真性”两个方面[6]。在他看来,以往研究多把“本真性”当作一种“单向本真性”来对待,“即一种存在于旅游对象中的、有待游客去观察和发现的本真性。与此同时,

游客被假定为只是被动的观众,不是参与建构旅游本真性,并围绕本真性与旅游对象进行互动的主体。”与之相对应,“互动本真性”则是一种源于旅游客人和本地东道主的接触、互动和交流的本真性。此时游客是主动的、积极参与的,并卷入了自己的感情[6]。即游客参与当地人的合作是“互动本真性”得以产生的条件。

(二)享乐论

在传统社会,人们的消费欲望是被一种特定的消费观念所抑制。韦伯笔下的新教教义说道:按照上帝的意志:“只有行动,而不是消闲和享乐,才能够增加上帝的荣耀”,如果“把时间损失在社交、闲聊、奢侈生活方面,甚至睡觉超过保证健康所需的时间(六小时,最多八小时),是一定要受道德谴责的”[7]148。换言之,人们对非必需品的消费被视为是一种浪费行为,甚至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享乐伦理在这种时期是被污名化的,禁欲不仅被赋予了强烈的道德色彩,还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也就是说,只有“劳动是一种公认的禁欲手段”[7]146-147。相应的,一切与劳动无关的享受性生活方式都被视为不合理的。作为一种“非必需品”消费——旅游消费,在这种消费观念下自然不会被提倡,甚至可能是禁止的。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进入消费社会,享乐伦理逐渐兴起,并成为消费社会的典型特征被广为接受。“享乐伦理兴起的一个标志是享乐不再具有道德的贬义,而是获得了文化合法性。”[8]346享乐伦理的“合法化”催生了“后现代旅游”(大众旅游)的出现[9]。如此,麦坎内尔关于旅游消费的“本真性”解释也受到了挑战,寻求享受和快乐才是现代社会旅游消费兴起的主要成因。换言之,如果说早期的旅游是为了“寻真”甚或“逃避”现实

生活方式的话,那么现代旅游(大众旅游)则更多为了去享乐,享乐的“正当性”是大众旅游消费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享乐的“正当性”主要包括:享乐是人生的目的;享乐是减轻工作压力的手段;追求享乐是奋斗的动力;享乐是付出努力的回报;享乐是国家所允许和鼓励的事情[8]347。

如此这般,在消费社会,作为非必需品的旅游消费被合法化了,旅游消费的合法化是建立在享乐伦理(或浪漫伦理)合法化的基础之上的。导致享乐伦理滥觞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繁荣、收入的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兴起。正如波德里亚所言,“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风盛现象。”[10]1物质的极大丰富诱导着人们从一个物品走向另一个物品,或从一套消费体系进入另一套消费体系。在这种情形下,只有消费、享受才能体现物质丰富的价值[10]24-30。同时,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在中产阶级或更多的富人那里,旅游消费成为“值得的”、“可接受的”、“不可替代的”、“最舍得花钱的”一种消费方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8]367-369。另外,现代社会信贷制度的推广,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超前消费,甚或是透支性消费。这种以提倡及时享乐为主的“观念性高消费”[8]313方式的逐渐盛行,使得享乐主义也得到了大众消费的认同并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三)日常实践论

特纳指出,旅游消费并非一定为了去“寻真”或享乐,旅游消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实践,这一实践过程几乎涉及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全部方面,从吃、住、行到游、购、娱,旅游者体会了不同的消费感知。旅游者离开日常生活的“价值中心”,到“远处的中心”可以无拘无束地

体验生活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11]。科恩更是具体地把现代旅游的通感认识细化为“视、听、嗅、味、声、触”等多个方面[12]。质言之,旅游消费并不是有“规定”的具体目标,旅游消费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旅游者的意义所在。

旅游者通过旅游消费的实践过程,让旅游主体的生活空间被扩展成了两个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和“选择的”空间(旅游目的地)[4]95。这样,旅游实践不仅扩展了旅游主体的生活空间,也改变了旅游主体的生活世界。但是,“出游是为了返回,每一次出游都给…家?赋予了一次新的意义。”[13]也就是说,每一次旅游归来,“家”就会被重构一次。即通过对“选择的”空间的体验,旅游者获取了充分的精神过滤,再重返至“日常生活”空间时,更觉得“日常生活”空间才是真正的家园。

如此看来,旅游消费不仅是旅游者为了“寻真”或享乐,而是为了延伸自己的日常生活空间,让固有的日常生活焕发新的活力。旅游者“是出于自愿、暂时离家外出的旅行者,他们之所以从事路程相对较长的、非经常重复的往返旅程,是出于盼望旅行中能体验到的新奇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愉悦。”[4]29旅游者通过每一次出游,在短暂的过程中释放对现实的不满和怨恨、消除日常生活中的不适,从而在返回后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当然,旅游消费的日常实践也产生了一种“非预期后果”[14]。从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的互动关系来看,一方面,旅游主体为了拓展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前往旅游目的地参观某项“吸引物”,无论这“吸引物”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另一方面,旅游客体(旅游服务者)也不断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建构这个“吸引物”的“真实性”,使它们“适于”大众旅游消费实践过程的发生

[4]51。这样,旅游消费在改变旅游主体的生活空间的同时,也改变着旅游客体的工作空间。例如旅游企业在提供旅游设施或旅游服务时,已经设定好了各种让旅游者们可接受的“吸引物”,众多被建构起来的旅游“吸引物”,就是为旅游消费者们的需求欲望量身定做的。如此这般,旅游消费在这里掩蔽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旅游消费实践的过程使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完成。

(四)文化宰制论

著名社会学家里茨尔精辟地指出:在美国,旅游如同其他消费品一样,也被纳入了“麦当劳化”(即一种套餐式、注重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非人格化的“理性化”消费方式)消费特征的轨道。里茨尔批评这种消费特征存在着“理性中的不合理性”的悖论[15]58。“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组团旅游。这儿可以举一个三十日游欧洲的例子,为提高效率,旅游者只访问欧洲主要的景点。游客匆匆地穿越一些城市,让游客在所允许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看一眼不同的景点……在那里,观光者可以匆匆地穿越景点,拍照、买纪念品,然后赶回旅游巴士再走向下面一站。团队旅游可以看作是一种得以高效地将人们从一个旅游点清运往另一个旅游点的机制。”[15]93质言之,在里茨尔看来,这种套餐式旅游往往只注重数量,注重游览了多少景点,而不是景点游览的质量如何。

这样,消费社会的旅游消费不仅是旅游者寻求“本真”或“享乐”的主动选择的实践过程,而且往往是被某种主观文化(消费文化)宰制的结果。让旅游者体验了一种社会学家齐美尔所言的“文化的灾难”,即: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正日益被自己创造的文化产品所压抑,具有文化意义的旅游消费原本

是旅游者暂时逃离刻板化的日常生活的替代方式,但事实上,旅游者在旅游实践中却不得不遭遇了一种独特的消费文化的宰制[16]。

1.旅游消费受制于一种流行大众文化的操纵。“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不论是年轻人或是老年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所有社会成员都被身边的这种大众文化的变迁所触动。”[17]70-71例如,“组团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主流大众文化形式,组团旅游是人们后天创造的一种“主观文化”,其出发点是为人们的出游带来便捷和较为系统的服务,但事实上,组团旅游却偏离了初衷,非但让出游者没有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愉悦,而且还被剥夺了更多的自由,让旅游过程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追寻“虚无之物”的消费活动。“虚无之物”即是指没有内涵,没有特色,没有个性,某个中心建构和控制、相比而言缺乏特定内容的社会形式,是与“实在之物”相对而言的。随着“虚无之物”扩张,“实在之物”被逼在角落和夹缝中生存,结果是空前的富裕到来后,曾经的有意义的重要世界消失了或被扭曲了[18]。例如,电子类导游这一方式被许多旅游景点(主要是博物馆、纪念馆等室内景点)所采纳,游客可以通过个人喜好及资费的高低来选择电子类导游或专业导游。一般来说,这种电子类导游价位低廉,介绍内容是事先程序化设定的,并无个性服务的特征。

2.旅游消费也受制于一种特定的符号文化的操纵。现代社会的旅游消费也是“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19],这种“符号文化”也是另一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不但是改变消费者主观性的强有力工具,而且能够在各社会阶层中构建统一的消费愿望和消费品位。”[17]71换言之,人们消费的并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符号。人们是否外出旅游,去哪里旅游,

并非完全出于本能的需要,很有可能是受各种广告传媒的影响、亲朋好友的推荐、旅行社的促销手段等一系列符号文化的影响。

3.旅游消费同样受制于一种能够衡量社会身份认同或社会地位差异的标志性“产品”的操纵。“当主流社会都在使用某种产品或实践某种生活方式时,如果某人无力使用这种产品或实践这种生活方式,他必然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8]318也就是说,在大众旅游盛行的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个体无力去外出旅游,便会使其产生一种挫败感。于是,此时的旅游消费已不再只是一种实践体验,而变成了一种衡量个体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的“产品”。如此,人们通过旅游消费活动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或体验到一种“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身份差异。正如丹恩所发现:西方人,尤其是中下阶层,可借旅游体验第三世界目的地居民的伺候、羡慕和尊敬,来“提升”自己的地位[20]。换言之,在消费社会中,许多人去旅游消费不是出于人们生活的必须,也不是为了传统的展示需要,而是为了获取他们的某种身份认同[21]。

(五)制度激励论

如果说,旅游消费的“文化宰制论”反映的是,旅游者去旅游是因为受制于某种外部因素的被动约制,那么旅游消费的“制度激励论”则着重反映了某种外部因素对旅游消费的积极推动过程。具体而言,与西方国家的消费逻辑不同。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大规模的旅游消费的兴起,更多的是受一种外部宏观制度激励的结果。因此,“制度激励论”是关于转型中国社会大众旅游消费的重要解释。正如王宁指出的:“在一个全能主义国家,消费并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事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政策和制

度安排的结果。”[22]

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国家对私人消费领域和集体消费领域的解禁,大众化的旅游消费获得了“合法性”基础。众所周知,如同前苏联、东欧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在改革前的全能主义时期,中国的“社会”实际上被国家“殖民化”了,并不存在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一方面,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统购统销”政策和“大锅饭”政策,抑制了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这个时代反映在消费领域的基本意识形态,旅游消费自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遭到抑制[23]。改革以来,随着国家推动的社会结构的变革,带来了社会个体的消费欲望的解放和消费欲望的“合法性”获得。对此,王宁用“国家让渡论”解释了消费主义在中国消费生活中获得合法性的原因,即“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是伴随社会结构转型而来的国家让渡民生自由的结果,也是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从…乌托邦主义?转向…经济主义?的副产品。”[23]换言之,随着国家对私人消费领域和集体消费领域的解禁,不仅社会个体的消费欲望得到了彻底的解放,而且消费者对消费产品选择的自主性不断增强。

王宁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的消费制度经历了从禁欲主义向消费主义的变迁。“消费主义的本质,就在于不断追求新的产品和体验,而且这种追求永无满足之日,因为一件产品或经历被体验过了,人们就会逐渐产生厌倦,就会去追求新的产品和经历。正是由于这种求新求变的心理,驱动着人们消费欲望的不断升级换代。”[8]375而旅游向来以求新求奇为特征,通过每一次对不同旅游“吸引物”的消费,产生更强烈地去下一个旅游“吸引物”消

费的欲望[24]。这种欲望又促使旅游者永元止境地追求着下一个目标。因此,旅游被视为最能体现消费主义本质的一种消费活动。

2.国家宏观消费制度和旅游管理制度的变迁刺激了旅游消费的发展。房爱卿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消费政策的变迁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抑制消费政策阶段(1949-1978)、补偿消费政策阶段(1979-1988)、适度消费政策阶段(1989-1997)和鼓励消费政策阶段(1998年以后)[25]。不论这几个阶段的划分是否合理,但从建国之初的国家抑制消费到现在的鼓励消费的转变却是不争的事实。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短短几年内连续八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降低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税率,征收存款利息税,提高城镇低收入者和公职人员的工资,推行消费信贷,延长节假日(由此形成五一、十一、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等[22]。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家对旅游消费的开放和鼓励,各种各样的旅游市场和中介机构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旅游安全,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旅游,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机构的法规或政策。例如:《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令第1号,1990)、《旅游投诉暂行规定》(国家旅游局第2号,1991)、《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令第3号,1995)、《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令第5号,1996,这部法规于2001年和2009年分别被进行了两次修订)、《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令第24号,2005)等①。

从上所见,国家的特定制度安排是中国人逐渐热心于旅游消费的合法性

基础之一。

3.国家逐步退出对私人生活方式的干预,并逐渐放松对消费生活的话语控制和制裁。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改变了过去对贪图享乐进行道德鞭挞的做法,开始鼓励居民进行消费[23]。具体而言,国家已不再对私人消费领域实行严密的监控,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逐渐分离,彻底改变了私人领域的消费活动过程和结果。家庭不再像前几十年中那样,一切求诸于政府。一方面,个体消费逐渐变成了个体的自主选择过程,另一方面,个体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宽松的商业交易。如此,家庭领域内新的微小的自由实质性改变了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政治权力关系[26]。

二、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社会学关于旅游消费的解释不同于经济学的经济决定论。“本真论”和“享乐论”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个体的不同体验;“日常实践论”从中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以及对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世界产生的影响;“文化控制论”与“制度激励论”从宏观视角解释了旅游消费的社会分层机制和外部激励因素。

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学家对旅游消费的解释虽有分歧,但也有相似的观点;1)大众旅游消费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不容置疑,现代社会为社会个体提供了非必需品消费的结构性条件(如收入的增加、交通技术的进步及相应的产业化、带薪假期制度的形成等)和文化条件(如享乐主义的文化、怀旧和寻根情节、媒体文化的影响等)。2)大众旅游是消费主义的伴生物,消费主义以享乐伦理为“合法性”基础。一方面,当享乐伦理获得“合法性”后,旅游消费就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和推崇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消费主义

与消费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密切相关。“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10]1只有享乐伦理的合法化与消费社会的丰富物质相结合的前提下,大众旅游才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

以上关于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对分析转型中国的旅游消费现象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但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还需进一步展开。

1.从旅游者的“寻真”过程来看,尽管前辈学者批评了现代社会的旅游“吸引物”大多是被“舞台化”了的,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好奇而“创造”出来的、不真实的产品。但是,不同的旅游者对“寻真”的追求取决于他对“寻真”目标的设定,即不同的旅游者并非对同一旅游“吸引物”的“真实性”获得同样的体验。例如,在转型中国社会,不同的社会群体(如大学教授、工人和农民等)因为拥有不同的文化资本,可能对“寻真”的设定和体验会千差万别。但具体有哪些方面的不同或相似之处,对此需要深入的经验研究才能回答。

2.从“消费主义”来看,不能仅仅把“消费主义”看作是一个关于消费的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同国情之下人们对“消费主义”内涵的理解会有不同。西方国家关于“消费主义”的享乐伦理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经济繁荣和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基础之上的,人们对“消费主义”的观点会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中国的社会结构尚处于“金字塔”型,中产阶级毕竟还是少数,这种贫富分化的格局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对“消费主义”的内涵界定可能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同样需要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3.从旅游消费的“制度激励”来看,长期存在的“二元”城乡社会结构,导

致农民和市民对消费制度的体会也有巨大差异。较之于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的经济收入、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巨大差异导致的社会“区隔”依然存在,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方面,也反映在文化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城市的高收入群体对一些惯常的旅游景点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对他们而言,要么去乡村那些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却未经过人工雕琢的地方,追寻一种返璞归真的原始“真实”;要么将出国游、甚至太空游作为一个重点内容。相反,乡村社会的大多数农民,一方面,由于收入低下,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大大减少,很难真正分享国家推行的“消费制度”的益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生活于传统、封闲的乡村社会,相比市民而言,他们对未经“加工”的自然风光兴致较弱,反而更想去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看看。如此这般,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关于旅游消费的解释,更需结合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等综合因素提出新的分析思路。

社会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0.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学的想象力? 答: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因此,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象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困扰,公章不在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使我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更广阔的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例如当社会走向工业化时,农民就自然转变为城市工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当民族遭受战争蹂躏时,人民就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经济萧条时期,大批工人失业,不管曾经他们的工作效率多高。对此,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无能为力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能使我们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社会学?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定义,需要理解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社会学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社会学的作用有,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3.社会学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功能? 答: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宗教旅游案例分析之无锡灵山胜境

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灵山。作为一尊高达88米、国内最大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宗教、历史和文化上,还体现在旅游上,灵山担负着带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重任。大佛、大庙、大景区,浓郁的佛教气息,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和感化力量--这是灵山大佛景区的宏伟蓝图。灵山大佛景区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性丛林。使灵山在国内的旅游行业中取得了重要地位。 一期工程——灵山大佛(1994-1997年) 【主要项目设计】 建造项目——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为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件,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以1:1的比例复制而成。手掌高达11.7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宽5.5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达13吨,由此可见大佛的雄伟高大了。佛掌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 建造项目——百子戏弥勒

大型青铜艺术珍品名为“百子戏弥勒”,它高3米,宽7.8米,重9吨。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 建造项目——祥符禅寺 始建于唐代、且几度兴废的千年古刹祥符禅寺。内有钟楼里设置有“江南第一钟”。重12.8吨,高3.5米,下口直径2.5米。 建造项目——灵山大佛(核心项目) 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石头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 灵山大佛佛体由156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莲花座的440块,就刚好2000块。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块铜壁板的展开面积平均4—6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总共耗用铜725吨,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35公里。壁厚为6-8毫米。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凡捐资满人民币100万元的,可在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传播学专业 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050302) 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本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具有相对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开设了传播全球化研究、基础统计学、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方法等重要的传播学基础课程,同时也为学生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文化外交研究、新媒体传播形态与传播规律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但加强了传播理论课程的比重,也更加有效提高了课程之间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2.应用传播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陈力丹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陈力丹 (2005-11-29 15:52:24.0) 内容提要:本文从传播学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学派,分别对它们的形成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三个方法论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需要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因为组合的整体力量大于分散力量之和。 关键词: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我们历来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近来读了陈卫星和胡翼青的书《传播的观念》、《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很受启发。我赞同他们将传播学划分为三个学派,虽然表述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总的看法相同。陈卫星划分为经验-功能、控制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三个学派;胡翼青划分为经验主义、技术主义、批判主义三种研究范式。 这样的划分对于深刻理解传播学很有必要。过去把技术主义控制论方向的传播研究大多归到经验主义学派,也有的被归到批判学派。其实,它与这两个学派的思路很不相同。在新媒介技术急遽发展的当前,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到了应当独立看待的时候了。 斟酌用词,“批判学派”之说,难以显示出所指学派的方法论特征,概括得过于笼统;“结构主义方法论”,体现不出该学派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即追究表象背后的权力因素。“经验主义”亦没有完整地表现出这个学派的方法论特征。技术主义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三论”,特别是控制论。出于以上的考虑,我使用“经验-功能”、“技术控制论”、“结构主义符号-权力”这样的表述,从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三个学派,与陈、胡的划分依据差不多,有些地方略有不同。 传播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 为说明学派的划分,需要讨论传播学得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自从人类文明以来,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被当作一种专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何学科的发轫都源于社会关注,而任何社会关注来源于重大的社会变迁。 传播得以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只能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从照相术、电报、电话、电影的发明和普及,到20世纪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感知。人的关系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如何使用新传媒的问题。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情景几乎同时浮出水面,即工业国家城市人口的急遽增长。这类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读和写的传播成为必需,因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比生活在乡村的人有更多和更复杂的信息需求,他们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信息,以满足工作、生活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工业化激起的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以及迅速的城市化,促使人们必须关注传播。因为一系列新的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形态、内容、方式等等,均已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经济形态和创新模式的发展与变化。 如果从古代学者那里找寻关于传播现象的论述,总会有一些。但是作为现代传播学的较为直接的学科思想先驱者,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即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以及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er,1857-1913)。还有一位优秀的记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也在20世纪初为后来的传播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 杜威是库利、帕克的老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只有通过有机系统内循环的信息分享,社会生活才有可能。科学最终要汇集到能够产生相互理解、允许产生合作行为的传播当中。他把大众传媒看作是社会变迁的工具。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把人通过别人认识自己视为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传播是这个过程的惟一关键要素。新的传媒修改了传统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反应,改变了个人的日常生活概念。他于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是第一本关于社会传播的专著。他和另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米德(George Mead)共同创立了关于社会信息交换的“象征互动论”。 帕克是最早研究报纸的理论家,他在20多年中通过报纸持续考察不同种族背景的社会群体在美国社会的同化、移民整合问题。他认为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所在,它创造着和维持着社会。他提出了传媒与舆论如何相互影响、人际网络如何与传媒连接、媒体如何促进社会变迁等后来传播学的前沿问题。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49199.

《消费者行为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 )提出的。 A.波登B.赫杰特齐C.马斯洛D.温得尔?斯密 2、食品的营养与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要求、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消费着的此类担心均属于( B )风险的范畴。 A 功能风险 B 物质风险 C 社会风险 D 心理风险 3、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 A ) A.习惯型B.冲动型C.疑虑型D.理智型 4、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属于人类最高级需要的是( D ) A.自尊的需要B、他人实现的需要C、自我表达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5、在广告上运用的词语,如““塞外茅台,宁城老窖”,体现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哪个原理?(A ) A.刺激的泛化B.刺激的辨别 C.刺激的强化D.刺激的重复 6、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 A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D.单趋冲突 7、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哪四个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C )。A.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个人收入 B.职业、道德、居住的区域、个人收入 C.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

D.职业、道德、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 8、人们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商家的营销战略及决定,那么商家能从消费者的哪三个方面来决定正确营销战略?( B ) A.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调节或者自我控制 B.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 C.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调节或者自我驾驭 D.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 9、动机研究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 A.完形填空B.选词填空C.联想技术D.构造技术 10、度假、孩子上学、购买和装修住宅一般是由什么方式的家庭决策来作出决定的?(D )。 A.自主型B.丈夫主导型C.妻子主导型D.联合型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消费者行为具有(ACE )的特点 A 多样性B专业性C可引导性 D 引申性 E 复杂性 2、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ABDE )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 A 职业 B 家庭收入C相关群体D居住区域E教育 3、现代动机理论包括(ACD ) A需要层次理论B驱力理论C双因素理论D显性需要理论E精神分析说 4、知觉风险类型包括(ABCDE ) A功能风险 B 物质风险C经济风险 D 社会风险E心理风险 5、态度的功能包括(ABCD ) A 功利功能 B 自我防御功能 C 知识(认知)功能 D 价值表现功能 E 识别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旅游文化案例分析

关于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考 —以四川阆中古城为例 一、前言 人类自存在旅游活动以来,文化也在不断地改变,如何将商业旅游融入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创新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至今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以四川阆中古城为例,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旨在和众多旅游研究者进行讨论和分享,为旅游学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二、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是一处被嘉陵江所环绕的风水宝地阆中古城。建成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四川保存最完好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齐名,名列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复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个办事处,人口万,其中城区人口万。 阆中以风水奇特见长。古城处于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交汇处,水绕三方,整个嘉陵江是呈“”形化绕着古城,呈龙腾虎跃之势,处处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还有建筑学、地理学各个方面等因素,风水文化无处不在,因而阆中古城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阆中天下稀”等美誉。同时,由于阆中在古代时盛行对风水文化的研究,所以阆中古城也被誉为最大的“风水古城”。 、交通状况

阆中古城距离四川省会成都大约公里,国道线和省道线穿境而过,并交叉呈十字型辐射全市。成南高速、渝南高速的贯通和即将启动的广元—南充高速已列入阆中的“十一五”规划;嘉陵江环城而流,国家二级民用机场正在建设之中;兰渝铁路也在阆中设立二级站。 、旅游资源 阆中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战国中期为巴国国都。阆中作为由秦入蜀的交通要道和陕、甘、鄂、广、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以其险要的地势,便捷的交通,丰饶的物产而成为川北经济、军事重镇。清朝初年,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达年。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阆中至今仍保存着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处精致的古院落。多处人文景观,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国家级文物余件。主要景点有布局严谨、古朴典雅的张飞庙;有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黄家亭子、状元洞、紫薇亭将相堂、明代白塔组成的东山园林。修筑阆中古城之时,颇讲风水,其选址、布局均契合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是龙、砂、穴、水、向等各种因素的结合,棋盘式的古城格局,是融合了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 四川常说巴蜀文化,而阆中则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中,阆中逐步形成了遐迩闻名的华夏本源文化;风水文化;以落下宏为代表的天文文化;以汉恒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清代考棚为代表的科举文化;以巴巴寺、大佛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巴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2、意见领袖: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的那些消费者。 3、品牌忠诚: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4、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或群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社会或群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5、动机冲突: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 六、简答题 1、展示一定的社会地位;多维性(社会阶层由多个因素决定);层级性(由低到高形成一个地位连续体);对行为的限定性;同质性;动态性。 2、购物点陈列、削价与促销、店内布置与气氛、商品脱销、销售人员。 3、购买动机、购买能力、情景因素、测度上的问题、态度测量与行动之间的延滞。 4、处于问题认知状态;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 5、时间;识记材料对消费者的意义与作用;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学习的程度;学习时的情绪。 七、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要点: (1)采用针对性强且灵活多样的广告心理策略:借助名人效应,采用多种方式吸引消费者注意;广告宣传采取多样重复的方法,刺激消费者联想,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广告文稿生动简洁吸引消费者注意等等。 (2)提出可行建议并予以说明既可得满分。 2、参考答案要点: (1)气质是个性消费心理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调查能够反映消费者的部分个性心理特征。(2分) (2)气质四种类型及特点: 胆汁质—抑制能力较差。易于冲动,热情直爽,不够灵活。精力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 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活泼好动,富于生气,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兴趣广泛但不持久,缺乏耐力和毅力; 粘液质—情绪兴奋性低,外部表现少,沉着冷静,反应速度慢,深思熟虑,思维言语动作迟缓。交际适度,内心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自制力强,不够灵活,易固执己见。 抑郁质—善于察觉细节,不轻易评论,细心谨慎,敏感多疑。内心体验深刻但外部表现不强烈,行动迟缓,不活泼。脆弱孤僻,对事物反应强,办事不果断、缺乏信心。 3、参考答题要点: (1)商品名称具有识别、服务、传播、促销的功能,美妙的名称不仅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商品的特点,还能引发消费者联想,增强对商品的喜爱,打开商品销路。(4分) (2)商品命名的心理策略: 把握命名原则:名实相符、便于记忆、雅俗共赏、激发兴趣。(3分) 采用多种命名方法:效用命名、功能命名、产地命名、人名、外型、译音命名等。(3分) 一、单项选择: 1、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 C )提出的。A.波登 B.赫杰特齐 C.马斯洛 D.温得尔?斯密 2、食品的营养与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要求、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消费着的此类担心均属于( B )风险的范畴。A 功能风险 B 物质风险 C 社会风险 D 心理风险 3、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

传播学题目分析

传播学作业 姓名:陈显丽 学号:134502010145 1、如何理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答: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生活在自然存在和经过先辈改造了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能够清晰感觉到的现实环境。现 在,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 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在 不知不觉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四海的各种 媒介信息,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可以亲身感受的现实环境的另 一种环境中。这种环境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事件或人、 物、直接听到的观点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 它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但是,由于现代 传媒及时迅速、无所不传、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现方式,使得依 赖传媒往往可以满足我们了解更多信息的需求。人们便心甘情 愿地将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作为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和自身行为的重要参照体系。?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便成为信息 时代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 最早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的代表性人物是李普曼,其后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更广范围的阐释和论述。李普

曼还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拟’这一媒介进行的。?李普曼不但指出了现代社会信息环境替代客观环境的现实,而且指出这种替代的结果除了影响人的认知行为外,也会影响现实环境,使现实环境无形中涂抹上信息化的色彩。 日本的传播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明确指出:人们依赖信息环境但却无从辨认其真伪,因此信息环境在指导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可能误导甚至欺骗人类。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广泛接触大众媒介,其所建构的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在环境的主要渠道;现代媒介除了为人们提供信息外,还可以代替现实环境帮助人们的日常事务,使得媒介?地球村?的现实功能更强。信息环境越来越具有环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媒介话语和媒介技术很强的拟真性与包容性以及对信息的垄断式占有,使得媒介信息又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内容和认知行为,进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现实环境也越来越具有信息化的色彩。 2、如何理解新闻价值?以具体案例谈一谈。 答:传播媒介大概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这两种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名词解释一1、社会学是一门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17、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者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8、本原的社会制度:指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1.分别举实例分析说明阿萨尔的购买行为类型。 (1)复杂的购买行为,(特点:高卷入,品牌差异大)比如:购买贵重物品、大型耐用消费品风险较大的商品、外露性强的商品。 (2)减少失调的购买决策(高卷入,品牌差异小) (3)习惯性的购买行为(低卷入,品牌差异小) (4)寻求变化的购买行为(低卷入,差异大) 2.与其他的决策相比,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什么特点 相对于其他决策活动来说,消费者的决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非常复杂。消费者的决策虽然表现为个人的、经常性的、相对简单的活动,但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 (2)消费者决策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决策内容的情境性。因为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影响消费者信息搜寻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1)消费者对风险的预期 (2)消费者对产品货服务的认识 (3)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程度 (4)情景因素也会影响产品因素的收集 4.举例说明多因素关联的决策原则 多因素关联决策原则是指消费者为商品的各种属性规定了一个最低的可接受水平,只有这些属性都达到规定水平时,该商品才可以接受。 比如:在选用护肤品的时候,要考虑要保湿效果的、抗过敏的、价格再50到80元之间的、规格是100ML的综合这些因素,符合的就留下,不符合的就排除。 5.影响消费者卷入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1)先前的经验 (2)对负面结果的风险的预知 (3)消费者的个人特征 (4)产品特征 (5)环境因素 6.什么是购买后失调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者的期望与产品的绩效之间的差距越大(指绩效低于期望的状况),消费者购物后产生不满意的体验就越深刻,这种现象叫做购买后失调。 影响因素有:(1)绩效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2)差距对个人的重要性 (3)差距能够修正的程度 (4)购买的费用。 1.知觉的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具有自我保护价值和生存价值) (2)知觉的理解性(理解使知觉更为深刻,更为精准,提高知觉的速度)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识的恒常性(影响因素:过去经验)

大众传播学

网络时代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摘要:“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进入了真正的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得到了复兴。网络传播带来的是人类传播史上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它同时为“适用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网络时代受众播客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的使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① 一、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复兴 当家用电脑开始普及,互联网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介并列的传播媒介时,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开始进入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复兴,也正是源于互联网的发展。 托马斯?鲁杰罗(Thomas Ruggiero)认为,“在每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初期,使用与

满足总能提供一种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提供了大量传播行为集合”的互联网的三个特性,供“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者考察: 1.交互性“极大地加强了积极地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核心概念”,因为大众传播中的交互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播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控制和在相互交流中改变角色的程度”,它赋予受众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去一体化是“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菜单中选择的能力……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 3.异步性意味着经由中介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时间上错开,电子讯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电子邮件,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同时也意味着个体能够方便的发送、接收、储存、找回信息。一旦讯息数字化,个体对媒介的操纵性便有了无限可能,和使用传统媒介相比,个体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二)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消解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选择和使用的多样性与宽泛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无疆域性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与人们自由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着人们的自由。在对电视的评价上人们声称“大众是一群被动、消极、受电视蛊惑的‘文化傻帽(Cultural Dopes)’,而传媒则是统治者和阴谋家用大众宣传手段行使权力和愚弄世人的坏技术”②。尽管这样的评价有点极端,却昭示着受众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媒介技术面前仅有一步之遥。 “使用与满足理论”旨在突出受众为不满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动权应掌握在受众手上的。“网络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掉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③正因为如此,受众更在形式的笼罩下流连忘返,在媒介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全球化的平台上乐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感受。“使用网络连接的电脑或信息服务,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出于习惯,表明了电脑仪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选择特定内容,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 ④可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话,受众的主题地位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更不用说使用与满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你”时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网络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不但集中了多种媒介形式的特征,

如何搭建传播学知识框架及知识体系

如何搭建起传播学的知识框架及体系 搭建出完善、准确的专业知识体系对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至关重要,它可以帮我们全面认识专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迅速定位考研复习的重难点所在,培养我们系统思考的习惯,提高我们综合分析的能力,让我们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在答题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 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内容包括传播学史和传播学理论两个部分。传播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它的整体知识体系大致如下: (一)传播学史: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 (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 (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 (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https://www.360docs.net/doc/a1780945.html,/campus/6/

(2)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3)定量研究方法 (4)定性研究方法 (5)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异与结合 (三)传播: (1)对传播的思考 (2)传播的类型 (3)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4)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 (1)信息及相关概念 (2)三论 (3)信息的特征 (4)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 (5)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6)有关符号的理论 (7)讯息 (五)传播类型: (1)内向传播的定义 (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 (3)群体传播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4)组织传播的定义、形式与功能 (5)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征 (六)传播的功能: (1)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历程 (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3)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 (七)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1)波洛的传播过程观 (2)传播模式的类型 (3)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缺陷 (4)重要的传播模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a1780945.html,/campus/6/

中传传播学考研四大专业方向分析

中传传播学考研四大专业方向分析 1.理论传播学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2.应用传播学方向 (1)媒介经营管理是一级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传播学”之下的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主要研究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研究,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新闻传播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传播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对比研究法,对比国外传媒集团先进的媒介运营模式;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传媒经营管理案例;运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深入传媒一线参与实践;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对媒介市场的描述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媒介经营管理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应用型学科,研究方法较为综合,总体强调第一手资料的占有,着重与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和本学科理论发展相联系。 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本研究方向为传媒产业培养应用与研究并重型人才,硕士生应通晓传媒经济和传媒经营管理的实务,具备传媒专业素养以及经营管理的素质和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教学能力。对学生量才侧重培养,毕业学生可为胜任传媒产业领域专业性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可为承担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高层次的媒介管理工作的管理型人才,可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2)媒体创意是媒介竞争的产物,是市场化时代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基本内含,是指现代传媒面向市场需求和变化,在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各个领

社会学概论简答题答案解析

社会学概论简答题答案 4、请详述社会控制的功能。 答:社会控制的功能有: 1、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促使人们行为制度化,通过社会控制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调剂其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制约和知道他们的社会行为。 2、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条件。一方面,通过社会控制从正面鼓励引导良好行为,树立良好社会风尚,规定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的地位、社会权利和义务,限制其利益竞争X围,调整利益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纠正越轨犯罪行为,抑制个人间和社会各个利益群体间的冲突,避免发生大规模的对抗和冲突。 3、协调社会运行的各系统,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其运行轨道,控制运行方向和速率,促进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4、作为阶级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斗争工具。 简述社会控制的手段有? 答:社会控制的手段: 1、国家政权:这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利,也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 2、法律:是有国家立法机关定立和认可,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划。 3、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自己成员制定的行为准则。 4、习俗: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互相模仿逐渐形成的并共同村手的风俗和习惯。 5、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来评价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之间或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X。 6、某:社会共同持有的一套信仰和惯例。 7,、社会舆论: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具有切身性、重要性、新颖性和争议性的问题所公开表达的情绪性的一致意见。 3 题目17 完成 满分10.00 标记题目 题干 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答:任何特定的社会体系一经确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关系。但是,社会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因素。社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要素都具有自我组织和不断完善的特性,有可能出现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体系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和不平衡的出现,就要不断调整原有的结构关系。这种适应和调整先是局部的、缓慢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导致原有体系结构的整体改组,直至采取社会革命的形式。在影响社会变迁的诸因素中,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经济发展变化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内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的变化造成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也发生变化。社会变迁除了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制度、观念、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题目18 完成 满分10.00 标记题目 题干 请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 答:社会保障的特点: 1、社会性: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即它所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2、强制性:各国用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固定下来,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主管随意性。 3、普遍性:保障项目普遍,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 4、公平性:符合保障的对象能够均等的获得保障的机会和权利。 5、互助性:横向互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遵循的是一种大数法则,也即是多数成员实现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补偿。 纵向互助,代际之间的互助。 6、储蓄性: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是先行扣除、缴纳和储存,然后分配和使用。 题目19 完成 满分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