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格型网络结构
数字信号处理程佩青第三版课件第八章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

2 e
2j
c
(z
1 0.999)(z1
0.999)
dz z
其积分值等于单位圆内所有极点留数的和。单位
圆内有一个极点 z=0.999,所以
2 f
2 e
1 0.999
1 1 0.999 0.999
2 16
1
2.5444103
3 1 0.9992
return39
8.4 乘积误差对数字滤波器有限字长运算的影响
软、硬件实现
return 3
即一个输出序列是其过去 点N输出值的线性组合加上当前输 入序列与过去 点输N入序列的线性组合。 除了y与(n当) 前的输
入 有关,x(同n)时还与过去的输入和过去的输出有关,系统是 带有记忆的。
对于上面的算式,可以化成不同的计算形式,如直接计算 、分解为多个有理函数相加、分解为多个有理函数相乘等等 ,不同的计算形式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计算结构,而不同的计 算结构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或者是实现简单,编程方便 ,或者是计算精度较高等等。
如符号位发生进位,进位的 1 丢掉。 负数以补码形式表示的原因是 将减法运算变为补码的加法运算。
return 12
(2)浮点表示 x M 2c
1 M 1
2
尾数 指数 阶数
浮点制运算: 相加 对阶
相加
归一化,并作尾数处理 相乘 : 尾数相乘, 阶码相加, 再作截尾或舍入。
尾数M的取值在[0.5, 1),只是要求规格化表示。
i b 1
0≤ET≤q
return 18
补码( 0 1)
b1
x 1 i 2i i 1 b
xT 1 i 2i i 1
b
b1
ET i 2i i 2i
数字信号处理4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2020/4/24
课件
11
例:一个FIR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H (z) 1 1.8313708z1 1.4319595z2 0.448z3 试求其格型结构。
解:这是一个三阶系统
b(3) 1
1.8313708,
b(3) 2
1.4319595,
b(3) 3
0.448
得
k3
b(3) 3
0.448
四、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格型结构的优点:
1)模块化结构便于实现高速并行处理
2)m阶格型滤波器可以产生1阶到m阶的m个横向 滤波器的输出性能
3)对有限字长的舍入误差不灵敏
故广泛应用于现代谱估计、语音信号处理、自适 应滤波等。
2020/4/24
课件
1
1、全零点系统(FIR 系统)的格型结构
一个M 阶的 FIR 滤波器的横向结构的系统函数:
M
M
H z h i zi 1 biM zi B z
i0
i 1
系统 biM 表示M 阶 FIR 系统的第 i 个系数
2020/4/24
课件
2
M
M
H z h i zi 1 biM zi B z
i0
i 1
横向结构:M个参数 biM ,或 hi i 1 : M
M 次乘法,M 次延迟 格型结构:M 个参数 ki , i 1 : M 称为反射系数
(1) kM bM M
(2) 由kM ,b1M ,b2M L bM M ,求 Bm1 z 的系数
b1M 1, b2M 1,L
bM 1 M 1
kM 1
或由(6)得 BM 1
z
,则
kM 1
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格型结构

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格型结构FIR和IIR是数字滤波器的两种主要类型。
FIR(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IIR(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都可以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滤波操作,但它们在结构和性能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FIR滤波器是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其输出仅依赖于输入和滤波器的冲击响应。
FIR滤波器的输出是通过对输入信号和滤波器的冲击响应进行卷积运算得到的。
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由若干个延迟器、系数和加法器组成。
其冲击响应是有限长的,因此称为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FIR滤波器的结构可以用直观的块图表示,每个块代表一个延迟器、系数和加法器的组合。
FIR滤波器的优点之一是它具有稳定的性能和线性相位响应。
它可以设计为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如带通、带阻和多通道滤波器。
FIR滤波器的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确定,例如基于窗函数、最小二乘法和频率采样等。
这些设计方法可以满足各种滤波器的要求。
然而,FIR滤波器也具有一些缺点。
由于其冲击响应是有限长度的,FIR滤波器的实现可能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
此外,FIR滤波器的结构通常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来保存冲击响应的系数。
相比之下,IIR滤波器是一种具有无限冲击响应的滤波器,也是一种反馈滤波器。
与FIR滤波器不同,IIR滤波器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输入和滤波器的冲击响应,还取决于过去的输出值。
I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由延迟器、系数、加法器和反馈路径组成。
IIR滤波器的冲击响应是无限长的,因此称为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IIR滤波器的结构可以用差分方程表示,通过对输入信号和过去的输出值进行运算得到输出。
相对于FIR滤波器,IIR滤波器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紧凑的结构。
由于其冲击响应是无限长的,IIR滤波器可以通过较少的延迟器和系数实现更复杂的频率响应特性。
此外,IIR滤波器的实现通常需要较少的处理时间和存储空间。
然而,IIR滤波器也具有一些问题,例如潜在的不稳定性和相位失真。
总的来说,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都是数字信号处理中常见的滤波器类型。
数字信号处理大题+小题(空白)

已知序)()(5n R n x ,求x(n)的8点DFT 变换。
已知模拟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将其转换为数字滤波器,设T=2。
已知采样周期T=2,用双线性变换法将其转换成数字滤波器,说明双线性变换法的有点和缺点。
已知 ,在Z 平面上画出零极点分布图。
已知FIR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为:N=7,h(n)=[3,-2,1,0,1,-2,3] ,说明其相位特性,求群时延。
利用Z变换法求解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系统函数H(z)。
1,0)(),(05.0)1(9.0)(-≤==--nnynunyny写出图中流图的系统函数表达式。
已知序列x(n)如图所示,画x((n-2))5R5(n)的图形。
(选做)y(n)1/2 -83 1/4x(n)2Z-1Z-1Z-1求有限长序列x(n)= 的N点DFT。
用脉冲不变法将转换为H(z),采样周期T。
五、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如图所示的RC低通滤波器(1)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转换成数字滤波器。
并画出相应的网络结构图(2)用双线性变换法转换成数字滤波器。
并画出相应的网络结构图(3)以上两种方法所设计的滤波器各自存在那种失真?已知,求两个序列的N=5的循环卷积。
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为)2(31)1(32)2()1(2)()(-+---+-+=n y n y n x n x n x n y , (1)求出系统函数(2)画出直接II 型网络结构(3)画出全部一阶节的级联型结构 (4)画出一阶节的并联结构已知序列}4,3,2,1{)(1=n x ,}1,1,1,1{)(2=n x ,求两个序列的线性卷积,和N=5及N=7点的循环卷积。
一个FIR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是实数的,且n<0 和n>6 时h(n)=0。
如果H(0)=1且系统函数在z=0.5e jπ/3和z=3 各有一个零点,H(z)的表达式是什么?假如x(n)的z变换代数表示式为:(1)求出系统函数所有的零极点;(2)X(z)可能有多少个不同的收敛域?(3)画出不同情况的收敛域图。
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格型结构

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格型结构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中常用的两种基本滤波器结构。
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式和特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都有其优势和限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FIR滤波器(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是一种具有有限冲激响应的数字滤波器,其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实现。
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包括若干个延时元件、加法器和乘法器,其输入信号经过一系列加权和累加运算后得到滤波后的输出信号。
FIR滤波器的特点是具有稳定性、线性相位和无稳态误差等优点,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频率响应和相位特性的应用。
FIR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是由其系数决定的,可以通过设计滤波器的系数来实现所需的滤波特性。
常用的FIR设计方法包括窗函数法、最小均方误差法和频率抽样法等。
窗函数法是最为常用的设计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窗函数可以实现不同的频率响应特性,如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
另一种常用的数字滤波器结构是IIR滤波器(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其特点是具有无限长冲激响应和递归结构。
I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延时元件、加法器、乘法器和递归反馈路径,其输入信号经过一系列递归和前馈运算后得到滤波后的输出信号。
IIR滤波器的特点是具有高效性、窄带特性和实现简便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通、低通和带通滤波的应用。
IIR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是由其结构和系数决定的,可以通过设计滤波器的结构和系数来实现所需的滤波特性。
常用的IIR设计方法包括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和频率抽样法等。
脉冲响应不变法是最为常用的设计方法,通过将模拟滤波器的冲激响应转化为数字滤波器的系数可以实现频率响应的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信号处理需求和性能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FIR滤波器或IIR滤波器结构。
FIR滤波器适用于需要精确频率响应和相位特性的应用,如通信系统、音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等。
(完整word版)数字信号处理实验05

实验五2019年12月5日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数字滤波器分类与结构的了解。
2.掌握数字滤波器各种结构相互间的转换方法与MATLAB子函数.3。
加深对模拟滤波器基本类型、特点和主要设计指标的了解。
4.掌握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的设计方法与相关MATLAB子函数。
5。
理解模拟频域变换法,掌握使用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进行频率变换及设计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方法。
6。
了解模拟频率变换的MATLAB子函数及其使用方法.7。
理解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方法,掌握使用模拟滤波器原型进行脉冲响应变换的方法。
8.了解脉冲响应变换的MATLAB子函数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用到的MATLAB函数1。
tf2latc 将数字滤波器由直接型转换为格型结构2。
latc2tf 将数字滤波器由格型结构转换为直接型3.buttord 确定巴特沃兹滤波器的阶数和3dB截止频率4.cheb1ord 确定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的阶数和3dB截止频率5。
cheb2ord 确定切比雪夫II型滤波器的阶数和3dB截止频率6。
ellipord 确定椭圆滤波器的阶数和3dB截止频率7。
buttap 巴特沃兹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8。
cheb1ap 切比雪夫I型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9.cheb2ap 切比雪夫II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10.ellipap 椭圆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11。
poly 求某向量制定根所对应的特征多项式12。
poly2str 以习惯方式显示多项式13.pzmap 显示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14.lp2lp 低通到低通模拟滤波器转换15.lp2hp 低通到高通模拟滤波器转换16.lp2bp 低通到待遇模拟滤波器转换17。
lp2bs 低通到带阻模拟滤波器转换18.set 设置图形对象属性19。
impinvar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实现模拟到数字的滤波器转换三、实验原理1。
数字滤波器的分类离散LSI系统对信号的响应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号进行滤波的过程.因此,离散LSI系统又称为数字滤波器。
数字信号处理问答1
1.六种窗函数:矩形窗;三角窗;汉宁窗;哈明窗,布莱克曼窗;凯塞窗。
2.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a X(k)共轭对称,即X(k)=X*(N-k),k=0,1,2….,N-1b 如果x(k)是是偶对称序列,即x(n)=x(N-n),则X(k)实偶对称,即X(k)=X(N-n)c 如果实奇对称序列,即x(n)=-x(N-n),则X(k)纯虚奇对称,即X(k)=-X(N-k)3.u(n)和δ(n)的两种关系:δ(n)=u(n)-u(n-1);阶跃的导数是冲击。
4.因果稳定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如果系统n时刻的输出指取决于n时刻以前的输入序列,而和n时刻以后的输入无关,则称为系统具有因果性质,即满足h(n)=0 n<0;稳定系统是指系统有界输入,系统输出也是有界的。
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绝对可和。
5.窗函数设计FIR录波器的截断效应:1在理想特性不连续的点ω=ωc附近形成过度带。
2通带内产生了波纹,最大峰值在ωc-2π/N处,喆就是对h(n)用矩形窗截断后,在频域的反应。
6.DFT,ZT,和FT之间的关系:序列x(n)的N点DFT是Z变换在单位圆上的N点等间隔采样,X(k)为x(n)的傅里叶变换X(ejw)在区间{0,2π}上的N点等间隔采样。
7.FT的对称性:序列分成实部和虚部两部分,是部对应的傅里叶变换具有共轭对称性,虚部和j一起对应的傅里叶变换具有共轭反对称性。
8.数字信号中的三种基本运算:乘法,加法,单位延迟。
9.FIR线性滤波器的分类:h(n)=±h(N-n-1),+代表第一类线性相位滤波器,—代表第二类线性相位滤波器。
10.IIR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及其优点和缺点:直接型:优点:可以由标准形式或差分方程画出网络结构、简单直观;缺点:对于高阶系统调整零极点困难、对系数量化效应敏感度高、乘法运算量化误差在系统输出端的噪声功率最大。
级联型:优点:系统结构组成灵活、调整零极点容易、对系数量化效应敏感度低;缺点:存在计算误差积累、乘法运算量化误差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大于并联型,但小于直接性。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教程及答案第4章
第 4 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4.4 例
[例4.4.1] 例
题
设FIR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1 H ( z ) = (1 + 0.9 z −1 + 2.1z − 2 + 0.9 z −3 + z − 4 ) 10
求出其单位脉冲响应, 判断是否具有线性相位, 画出直 接型结构和线性相位结构(如果存在)。
第 4 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4.1 教材第 章学习要点 教材第5章学习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完毕后, 得到的是该系统的系 统函数或者差分方程, 要实现还需要按照系统函数设计一 种具体的算法。 不同的算法会影响系统的成本、 运算的复 杂程度、 运算时间以及运算误差等。 教材第5章的学习要点 如下: (1) 由系统流图写出系统的系统函数或者差分方程。
: 解: 上式的分子分母是因式分解形式, 再写成下式:
− 8 + 20 z −1 − 6 z −2 H ( z ) = 16 + (1 − 0.5 z −1 )(1 − z −1 + 0.5 z −2 )
上式的第二项已是真分式, 可以进行因式分解。
第 4 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41教材第5章学习要点42按照系统流图求系统函数或者差分方程43按照系统函数或者差分方程画系统流图44例题45教材第章学习要点46教材第章习题与上机题解答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41教材第5章学习要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完毕后得到的是该系统的系统函数或者差分方程要实现还需要按照系统函数设计一种具体的算法
− 8 + 20 z −1 − 6 z −2 H1 ( z) = (1 − 0.5 z −1 )(1 − z −1 + 0.5 z − 2 )
赵雪英10版《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讲义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讲义信息学院赵雪英2013.1前言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数字处理设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它包括数据采集,变换、分析、综合、滤波、估值与识别等加工处理,以便于提取信息和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优点有:(1)灵活性好。
适合用计算机、可编程器件(如通用单片机、DSP、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实现,通过编程很容易改变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得参数,从而使系统实现各种不同的处理功能。
如数字电话系统中采用的时分复用技术。
(2)稳定可靠。
(3)处理精度高。
(4)便于加解密。
(5)便于大规模集成化、小型化。
(6)便于自动化、多功能化。
(7)可实现模拟系统无法实现的复杂处理功能。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现和应用是本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非常广泛,涉及语音、雷达、声呐、地震、图像处理、通信系统、系统控制、生物医学工程、机械振动、遥感遥测、航空航天、电力系统、故障检测和自动化仪表等领域。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功能极其强大的高技术计算语言和内容极其丰富的软件库。
其中的信号处理工具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信号处理软件库,是学习、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极好工具。
在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同时,熟练掌握MATLAB的使用,对理工科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目录实验一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 (4)实验二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6)实验三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8)实验四特殊滤波器 (9)实验五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10)实验六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12)实验七综合实验-数字滤波器设计 (14)实验八时域离散系统的实现 (15)实验一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一、实验目的(一)常用时域离散信号的MATLAB 表示 (二)应用MATLAB 求线性卷积 (三)应用MATLAB 求解差分方程 二、实验内容(一)常用时域离散信号的MATLAB 表示用两个参数向量x 和n 表示有限长序列x(n),x 是x(n)的样值向量,n 是位置向量; n 与x 长度相等。
探索独立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的形象化教学
探索独立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的形象化教学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依据“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阐述了形象化教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改革。
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 aiming at the target of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according the features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urse,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visualizing teaching and carries out the practical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from the point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effect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and following the teaching idea of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it is proved that its result is positive.关键词:独立学院;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方法;形象化教学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teaching methods;visualizing teaching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27-02————————————作者简介:段嗣妍(198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工程类专业的研究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 z ) = ∑ ak z k
k =0
N
(5.7.10) l=1,
式中,a0=h(0)=1; kl为全零点格型网络的系数,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H ( z ) = ∑ ak z k
k =0 N
转换公式
a
(N ) k
= ak
(5.7.11)
kl = al(l )
( a kl 1) l ( a kl ) k l al()k = 1 k l2
式中, A(z)是FIR系统,因此全极点IIR系统H(z)是FIR系 假设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分别用x(n),y(n)表示,由 (5.7.17) 式得到全极点IIR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y ( n) = ∑ a k y ( n k ) + x ( n)
k =1 N
(5.7.16)
x(n) = eN (n), y (n) = e0 (n)
def
def
再将FIR格型结构的基本公式(5.7.1),(5.7.2)重写如下:
el (n) = el 1 (n) + rl 1 (n 1)k l
(5.7.18)
rl (n) = el 1 (n)k l + rl 1 (n 1)
(5.7.19)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图5.7.1 全零点格型网络结构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图5.7.2 基本单元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按照图5.7.2写出差分方程如下:
el (n) = el 1 (n) + rl 1 (n 1)k l
rl (n) = el 1 (n)k l + rl 1 (n 1)
El ( z ) 1 R ( z) = l k l z 1 k l El 1 ( z ) 1 z Rl 1 ( z )
(5.7.5)
将N个基本单元级联后,得到:
E N ( z ) 1 R ( z) = N k N
z 1 k N 1 1 z k N 1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由于重新定义了输入输出,将el(n)按降序运算, rl(n)不变,即
x ( n) = e N ( n)
l = N , N 1, ,1
(5.7.20) (5.7.21) (5.7.22)
el 1 (n)=el (n)-rl 1 (n 1)k l
rl (n) = el 1 (n)k l + rl 1 (n 1)
式中, |a|<1,|b|<1, 试画出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 联型结构.x(n)和y(n)分别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4. 设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1 + z 1 )(1 1.414 z 1 + z 2 ) H ( z) = 4 (1 0.5 z 1 )(1 + 0.9 z 1 + 0.81z 2 )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hn=latc2tf(K) 将FIR格型结构转换为FIR直接型结 构.K为FIR格型结构的系数向量K,hn为FIR滤波器 的单位脉冲响应向量,即FIR直接型结构系数向量. 例 5.7.1的求解程序如下: hn=[1, -0.9, 0.64, -0.576]; K=tf2latc(hn) 运行结果: K=[-0.6728 0.1820 -0.5760]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5.7.2 全极点格型网络结构 全极点格型网络结构
全极点IIR系统的系统函数用下式表示:
H ( z) = 1 1 + ∑ ak z
k =1 N k
=
1 A( z )
(5.7.14)
A( z ) = 1 + ∑ a k z k
统A(z)的逆系统.
k =1
N
(5.7.15)
z 1 k N 1 1 1 z k1
z 1 k1 E 0 ( z ) 1 R0 ( z ) z
(5.7.6)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令Y(z)=EN(z),X(z)=E0(z)=R0(z), 其输出为
1 1 E N ( z ) Y ( z ) = [1 0] = [1 0] ∏ l=N k RN ( z) l
k2 = a
( 2) 2
= 0.181 974 91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l=2, k=1时,
a
(1) 1
a1( 2) k 2 a1( 2 ) 0.795 182 45 × (1 0.181 974 91) = = = 0.672 757 47 2 2 1 k2 1 (0.181 974 91)
r1 (n) = e0 (n)k l + r0 (n 1)
y ( n ) = e0 ( n ) = x(n) k1 y (n 1)
(5.7.27)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单极点和双极点IIR格型网络结构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全极点网络可以由全零点格型网络形成,可以归纳出下 面的一般求逆准则: (1) 将输入到输出的无延时通路全部反向,并将 该通路的常数支路增益变成原常数的倒数(此处为1); (2) 将指向这条新通路的各节点的其它节点的支 路增益乘以-1; (3) 将输入输出交换位置.
1 1 y (n) = x(n) + x(n 1) + y (n 1) + y (n 2) 3 4
试分别画出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3. 设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y ( n) = (a + b) y (n 1) aby ( n 2) + x( n 2) + ( a + b) x (n 1) + ab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题6图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调用MATLAB 转换函数可以实现全极点系统的直接 型和格型结构之间的转换. K = tf2latc(1, A): 求IIR全极点系统格型结构的系数向 量K,A为IIR全极点系统函数的分母多项式A(z)的系数 向量.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B,A] = latc2tf(K, ′allpole′): 将IIR全极点系统格 型结构转换为直接型结构.K为IIR全极点系统格型结构 的系数向量,A为IIR全极点系统系数函数的分母多项式 A(z)的系数向量.显然这时分子为常数1,所以B=1. 例如:
k1 = 0.672 757 47
最后按照算出的格型结构的系数,画出三阶FIR直接型 结构和三级格型网络结构流图
第5章构
实际上,调用MATLAB函数实现直接型网络结构与 格型网络结构之间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tf2latc实现直 接型到格型结构变换,latc2tf 实现格型到直接结型结构 变换. K=tf2latc(hn): 求FIR格型结构的系数向量K=[k1, k2, …, kN], hn为FIR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向量,并关 于hn(1)=h(0)归一化.应当注意,当FIR系统函数在单位 圆上有零极点时,可能发生转换错误.
将上式进行Z变换,得到
(5.7.1) (5.7.2)
E l ( z ) = E l 1 ( z ) + z 1 Rl 1 ( z ) k l
Rl ( z ) = E l 1 ( z )k l + z 1 Rl 1 ( z )
(5.7.3) (5.7.4)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再将上式写成矩阵形式
=
1 A( z )
A( z ) = 1 + ∑ a k z k
k =1
N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图5.7.4 全极点IIR系统的直接型结构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基于上面的事实,我们将FIR格型结构通过交换公 式中的输入输出作用,形成它的逆系统,即全极点格型 IIR系统.重新定义输入输出
z 1 k l 1 X ( z) 1 z 1
(5.7.7)
由上式得到全零点格型网络的系统函数为
1 1 Y ( z) = [1 0] ∏ H ( z ) = l=N k X ( z) l
z 1 k l 1 1 z 1
(5.7.8)
只要知道格型网络的系数kl,l=1, 2, 3, …, N, 由上式可以 直接求出FIR格型网络的系统函数.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习题与上机题 习题与上机题
1. 已知系统用下面差分方程描述:
3 1 1 y ( n)= y (n 1)- y ( n 2)+x (n) + x(n 1) 4 8 3
试分别画出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式 中x(n)和y(n)分别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2. 设数字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5.7 格型网络结构
5.7.1 全零点格型网络结构
1. 全零点格型网络的系统函数 全零点格型网络的系统函数 全零点格型网络结构的流图如图5.7.1所示. 该流图只有直通通路,没有反馈回路,因此可称 为FIR格型网络结构.观察该图,它可以看成是由 图5.7.2的基本单元级联而成.
( a1(3) k3 a23) 0.9 + 0.576 × 0.64 a1( 2 ) = = = 0.795 182 45 2 2 1 (0.576) 1 k3
l=3, k=2时,
( a22 ) ( a23) k3 a1(3) 0.64 0.576 × 0.9 = = = 0.181 974 91 2 2 1 k3 1 (0.576)
(5.7.12) (5.7.13)
k = 1,2,3, , (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