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蜡原油降凝剂与石蜡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与探讨
降凝剂在海上含蜡原油管道中的应用

降凝剂在海上含蜡原油管道中的应用
张帆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
【年(卷),期】2001(013)006
【摘要】降凝剂在海上和陆上含蜡原油输油管道上的应用结果表明,降凝剂可降低含蜡原油凝点,改善含蜡原油低温流动性能,延长停输时间,减小停输再启动压力等,特别适用于海洋和沙漠中不宜建中间加热站的含蜡原油管道.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海底管道的应用特点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总页数】3页(P34-35,51)
【作者】张帆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8
【相关文献】
1.含蜡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J], 赵书华;刘飞飞;王树立;赵会军;李天洲
2.含蜡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J], 赵书华;刘飞飞;王树立;赵会军;李天洲;
3.纳米降凝剂在含蜡原油中的应用 [J], 盛丽媛;吕梦芸
4.英旺油田高含蜡原油降凝剂筛选及现场应用 [J], 王贺谊;白建林;江绍静;王前荣;仝敏波;何晨;贺新宏
5.锦州高含蜡原油降凝剂的筛选及现场应用 [J], 孟迪;贺三;袁宗明;陈云霞;盖芸;梁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油蜡晶结晶机理和降凝剂作用机理

柴油蜡晶结晶机理和降凝剂作用机理柴油蜡晶结晶机理是指柴油中的蜡组分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结晶的过程。
蜡是柴油中的主要组分之一,它在低温下会形成固态结晶,导致柴油的流动性降低甚至凝固。
以下是柴油蜡晶结晶的一般机理:
1. 高碳链烃组分:柴油中的蜡主要由高碳链烃组分组成,例如正构烷烃和芳烃。
这些高碳链烃分子在低温下会相互靠近,逐渐形成有序的结晶体。
2. 分子间作用力:蜡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如范德华力和氢键等,促使它们在低温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结晶。
这些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和类型会影响蜡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形态。
3. 温度降低:当柴油温度低于蜡的结晶温度时,蜡分子开始有序排列形成结晶。
结晶过程中,蜡分子逐渐形成晶粒,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柴油的凝固或流动性变差。
降凝剂是一种用于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添加剂。
它们的作用机理如下:
1. 改变结晶形态:降凝剂能够干扰蜡分子的结晶过程,改变它们的结晶形态。
降凝剂与蜡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蜡的结晶方式,使其形成较小的晶粒,从而提高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2. 扰乱结晶网络:降凝剂能够扰乱蜡分子之间的结晶网络,使其结构不那么紧密。
这样可以降低蜡的凝固点和提高柴油的流动性,使其在低温下更容易流动。
3. 抑制结晶生长:降凝剂还可以抑制蜡晶体的生长,防止晶粒的过度增长。
这样可以使蜡分散均匀,减少结晶的影响,提高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总的来说,降凝剂通过改变蜡的结晶形态、扰乱结晶网络和抑制结晶生长等机制,提高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它们的添加可以降低柴油的凝固点,延缓蜡的结晶过程,使柴油在低温下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关于原油管道清防蜡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研究

关于原油管道清防蜡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研究摘要: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上升,而在石油开采等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输油管道或者是油井结蜡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石油运输以及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经常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这就要求我国不断研发防蜡技术,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现阶段原油管道出现结蜡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阐述了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状况,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防蜡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
关键词:原油管道;防蜡技术;展望原油由于其性质以及含量非常容易出现结晶的问题,而有的结晶非常不容易清理,但是结晶问题又会在极大程度上造成危险,影响石油的运输效率以及质量,所以相关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一定要采取不同的防清蜡技术,有效去除石蜡,保障原油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一、原油管道出现结蜡的影响因素原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而且原油中含有一定的蜡量,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原油在实际的管道运输中出现了石蜡结晶等状况,这也是原油管道出现结晶的一个内在原因,原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蜡,所以除了原油管道以外,油井在进行开采以及作业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结蜡的现象。
而且原油中还具有较多的轻质馏分,不同的原油具有的轻质馏分含量是不同的,但是原油中轻质馏分含量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结蜡的现象,而且蜡体还不统一进行析出。
而相反原油中含有的轻质馏分越少,就越不容易产生结蜡现象,产生的结蜡也比较容易清理。
二、原油管道清蜡防蜡的相关技术(一)原油管道的磁清蜡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很多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选择磁清蜡的方式进行原油管道结蜡问题的处理,就现阶段磁清蜡技术来说,主要工作的机理有以下两种:(1)具有一定的氢键异变效应,该效应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其可以在一定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将石蜡的氢键进行打断,这样就会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石蜡键的强度以及键角,这样的话石蜡就没有办法形成相应的骨架,使得蜡晶间的聚结被破坏掉,石蜡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轻易的产生聚集,从而达到清蜡的效果。
大庆原油降凝剂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庆原油降凝剂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是中国天然气水平井开发的先河,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强油期开发的油田之一。
大庆原油以高含蜡、高粘度、High Pour Point(HPP)的特点而著称,其中HPP也是限制油田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大庆油田的开发中,如何有效地解决原油凝固现象,提高原油的采集、输送和加工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解决原油凝固问题中,降凝剂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降凝剂是一种专门为高凝固原油而设计的化学药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原油分子的作用,降低原油的凝固温度,从而使原油能够在环境温度下畅通无阻地流动。
降凝剂作为一种化学药剂,不仅可以提高采油效率,还可减少生产与加工设备的故障和停机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此,本文选取大庆原油降凝剂及其应用作为研究主题,旨在通过对大庆原油凝固原因和降凝剂作用机理的分析研究,探讨可行的原油降凝方法,为大庆油田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目的:1.分析大庆原油凝固的原因和特点,探究其凝固机理,为降凝剂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筛选适合大庆原油降凝的药剂,考察其性能及稳定性,并对其凝固温度下降的效果进行测试,为降低原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凝固温度提供可行方案。
方法:1.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综合分析来了解大庆原油凝固的原因和特点,熟悉降凝剂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机理,掌握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2.考虑降凝剂的性能指标,通过实验室试验,筛选出适合大庆原油降凝的药剂,探索药剂的的优化配比,研究具有最佳性能的降凝剂配方。
3.测试降凝剂处理前后原油的凝固温度,以及在常温常压下降低凝固温度的降凝效果、Oil Recovery Rate(ORR)和稳定性等相关性能,评估降凝剂的凝固温度下降效果和可行性。
三、拟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思路1.大庆原油凝固原因和特点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大庆原油的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其凝固机理和凝固原因,并探讨大庆原油凝固的特点。
乳液降凝剂制备及原油降凝机理研究

乳液降凝剂制备及原油降凝机理研究高含量易凝原油的输送是一个存在于输油管道行业中的普遍问题。
在原油开采和管道输送过程中,原油低温流动性差、蜡晶缔结的三维网状结构、停输再启动难等已成为危及输油管道安全的重大问题。
保持管道的良好流动性在整个管输领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低温凝结是时常发生的现象,如不加以外界控制因素不仅会给输油过程带来阻碍,也为原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带来极大困难,还可能损害铺设完好的管道设备,浪费人力和财产,危害管道周边的自然环境。
采用传统的降凝剂,在恶劣地自然条件下,不仅对管道的运输产生较大影响,还耗费人力、物力,不符合全方位节约经济能源的主旨。
新型乳液型降凝剂是目前理想的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案,这类物质是液体,与原油有很好相似相容性,像稀释剂一样,在原油凝固的情况下加入微量,就可使凝固的原油在此温度下继续正常的流动,只有在更低的温度时出现凝固。
本文介绍的乳液型降凝剂就是这样一类物质,其既可恢复低温下管道内原油的流动性,节约热能的消耗,又不需要大量使用,且操作简单,不腐蚀管道内壁。
乳液型降凝剂的合成通过乳化基本降凝剂的原料,从而形成油包水结构的乳液,影响蜡分子的结晶取向,改善低温原油流动性。
乳液型降凝剂对于输油管道的输送工作是安全的、经济的、可靠的长久治理方法。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一类有效降凝剂的主要成分,我国各产地的原油对降凝剂的选择性很强,本文中研究的是梁南混油的降凝剂的制备,EVA 对梁南混油有明显的降凝效果,改良EVA降凝剂,使其有效地作用于梁南原油的输油管道中是研究的重点。
本实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展开,一是乳液型降凝剂的制备,二是乳液型降凝剂性能的评价。
从六种EVA类型选用EVA28/6做原料,用二甲苯作溶剂溶解EVA 颗粒,在乳化温度80℃,搅拌速度700 r/min的条件下,乳化时间15min后,加入转相剂置换出水分,制出EVA含量在25%的EVA乳液。
EVA与纳米Si02混合制备出EVA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原料制备出EVA 纳米复合材料乳液。
浅析管道输油工艺降凝剂降凝技术革新

浅析管道输油工艺降凝剂降凝技术革新摘要:我国所产原油大多都是高含蜡原油,其凝固点较高油质粘稠,含蜡原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结蜡层,增加了沿程摩阻,能耗安全问题应运而出,并降低了管道运输的经济社会效益,含蜡原油的输送一直是我国油气储运界重点研究领域,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从未停止,本文对国内近年来含蜡原油输送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及分析,并重点介绍了添加剂降凝输送的新兴技术。
关键词:管道输送发展现状添加剂降凝技术新型降凝剂WHP 发展趋势1 含蜡原油管道输油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应用,我国管道输油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管道工业的迅猛发展,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原油集输系统和长输管道运用前景更加广阔,正朝着安全、环保、低耗、节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方向完善提高,原油管道输送工艺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重视。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盛产含蜡粘性原油的大国,都特别重视含蜡高粘原油输送及流动保障技术的研究,挪威、法国、英国、美国等石油工业发达国家在含蜡原油输送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断突破,含蜡原油输送工艺必将向新型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世界范围内的含蜡原油输送工艺的研究正向着新型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并且已经由室内试验研究过渡到工业应用阶段,单一采用加热输送工艺的历史早已结束,采用组合输送工艺技术现代输送工艺的主要特点,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还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绿色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添加降凝活性剂和物理处理输油等环保工艺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其浓厚的研究兴趣,是未来管道输油技术的一大发展方向之一。
2 添加降凝剂输油技术与降凝机理(1)我国原油80% 多蜡,这类原油特点是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在常温甚至或更高温度时原油经常处于不能流动的凝固状态,而在流动过程中也是耗能高、阻力大,给原油正常开采和输送带来了困难和过多的经济损失,而在不同的原油中加入不同品种的化学添加剂可以起到减阻、降凝的作用,对于掺水输送的管道主要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可以减少输送管道内的掺水量,从而提高输油效率。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本文旨在对我国
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原油结蜡是指在低温下,原油中一些组分结晶并形成蜡状物质,这会导致原油在输送、采集等过程中出现堵塞等问题。
针对原油结蜡的问题,我国开展了多项研究。
从知识图谱
分析来看,原油结蜡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添加结构改性剂、添加乳化剂以及物理方法(如
加热、振动等)。
目前,我国采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是添加结构改性剂,通过调节原油中
蜡烷基链的长度和分子间距离来减少蜡的生成,从而达到防止原油结蜡和清除已经结成的
蜡状物质的目的。
清防蜡是指在输送原油的过程中,通过对原油的处理,防止或清除原油结蜡。
知识图
谱显示,当前清防蜡的主要方法包括添加降温剂、添加界面活性剂、添加溶解剂和添加蜡油。
其中添加降温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
降温剂的作用是通过降低原油的温度,使得结晶的蜡状物质重新变为液态,从而避免原油堵塞管道。
同时,降温剂还可以与原油
中生成的蜡形成稳定的复配物,防止蜡再次结晶。
除此之外,界面活性剂和溶解剂也可以有效地清除原油中的蜡状物质。
界面活性剂可
以改变原油中蜡状物质和溶液之间的界面特性,从而分离出蜡状物质。
溶解剂则可以与蜡
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其溶解掉。
总体来看,我国在原油结蜡及清防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创新,相信将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被应用到这个领域中。
原油降凝剂研究浅析

原油降凝剂研究浅析李恺翔;徐仿海;孙忠娟【摘要】With the deterioration and heavier of crude oil quality at home and abroad,huge challenge appea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mining,transportation and processing.However,the adding of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 can ease the burden,and so many researcher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The development progress,species and mechanism of depressing pour point were reviewed,and the factors on the effects of crude oil pour point and application were also analyz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随着国内外原油质量变差、变重,原油在开采、储运、加工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原油降凝剂的加入将会缓解原油的开采、储运负担,于是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原油降凝剂的研究。
文章对原油降凝剂的发展、种类、降凝机理做了简单的阐述,并对影响原油降凝的因素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原油降凝剂的研究有所借鉴作用。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24【总页数】4页(P27-29,42)【关键词】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应用【作者】李恺翔;徐仿海;孙忠娟【作者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化学系,陕西延安716000;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化学系,陕西延安716000;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化学系,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869原油按照特性因数分类法可以分为: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我国大多数油田所产原油属于石蜡基原油,大部分原油含蜡量高,蜡含量在10%~40%,个别原油蜡质量分数可以超过40%,此外原油还含有胶质、沥青质从而导致其凝点升高,流动性变差,尤其在低温条件下易凝固,从而对原油的储运及加工带来了负担,也使成本大幅度攀升,于是降低原油凝点、提高流动性能显得极其重要,为了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原油在输送方面采用了热处理、加减阻剂和水悬浮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能耗大、设备投资费用高,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