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功能主治

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肠溶片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成分是二甲双胍。
它属于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肠溶片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作用。
它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功能主治。
2. 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功能主治二甲双胍肠溶片具有以下功能主治:2.1 降低血糖水平二甲双胍肠溶片是一种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首先,它可以抑制肝脏中糖原的产生,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到血液中的量。
其次,它可以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肌肉组织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2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抵抗。
二甲双胍能够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
2.3 控制体重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二甲双胍肠溶片可以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有助于减轻体重。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脂肪代谢,减少脂肪的合成和积累。
2.4 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
二甲双胍肠溶片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它可以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
2.5 预防心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二甲双胍肠溶片具有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6 其他功能主治除了上述功能主治外,二甲双胍肠溶片还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增加肌肉组织的代谢率,调节脂肪组织的分解与合成等。
3. 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的注意事项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2.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时,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以评估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的学术文献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慢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超过4亿人口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压力。
治疗糖尿病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而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其疗效如何,一直是学术界和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根据学术文献,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进行深入观察和探讨。
一、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1. 二甲双胍的基本特点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肝糖异生: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异生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对于葡萄糖的合成,减少了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时的血糖水平。
(2)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3)促进血糖排泄: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排泄,从而减少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了血糖水平。
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1.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许多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都证实了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良好疗效。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缓解了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状。
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了外周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抵抗,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性。
二甲双胍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了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机会。
2. 二甲双胍的长期疗效观察除了短期的临床疗效外,二甲双胍在长期治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一些长期随访研究显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并且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型糖尿病的治疗先锋——二甲双胍

本文链接:/Periodical_tnbtd201110011.aspx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
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机制较多,包括抑制肝脏的 糖原异生,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摄取.提高外周组
因此,二甲双胍不愧誉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先锋。醢
万方数据
2型糖尿病的治疗先锋——二甲双胍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先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Diabetes World 2011(10)
缓释二甲双胍更经济.更安全、更有效
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上二甲双胍主要剂型有普 通剂型和缓释剂型。普通剂型的二甲双胍极易溶于 水,口服后药物迅速溶出,导致消化道内局部药物 浓度超过饱和浓度,刺激胃肠道黏膜,从而腹泻、 恶心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高。此外,普通 剂型需要一天服药三次,很容易产生漏服现象,影 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差。缓释剂型的二 甲双胍,由于加入了缓释技术,使药物缓慢释放. 每天服药一次。便能满足患者控制全天血糖的需 求.服药方便,能够很好避免漏服现象。此外,由 于缓释作用,药物对消化道刺激很小,不容易引起 消化道不良反应。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等医疗单 位所做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甲双胍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大量的医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在 控制体重.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 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 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以及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和 改善血管舒张功能等方面均能够使患者获益,从而 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 生风险。
(商品名卜可,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在国内外多个治疗指南中被列为一线降糖药物。
该药物有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价格较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早在中世纪,欧洲传统医学便发现紫丁香(山羊豆)可以缓解患者尿多的症状并可减少尿糖。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了胍类化合物,希望能以此类化合物作为武器让人类从糖尿病中“解放”出来。
随后,科学家陆续合成一系列具有降糖功效的胍类衍生物,尤其是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化合物,降糖效果更优。
然而,胰岛素在当时的风靡让双胍类化合物“生不逢时”。
在双胍类化合物还未推向市场之前,胰岛素便已问世,并以其确切的作用、快速的疗效使很多糖尿病患者获益,迅速成为明星药品。
直到21世纪,胰岛素一直站在糖尿病药物治疗舞台的中央,相关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二甲双胍却是命运多舛,被发明之后沉寂了近30年。
直至20世纪中叶,其作用机制被逐步了解,并开始应用于临床。
但很快又被发现可能导致危险的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再度遇冷。
近些年,对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方面的研发并不顺利,二甲双胍作为口服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其安全性被反复证实,并被认为是能使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
其降糖机制主要有三点:一是能促进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二是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减少肝糖原输出;三是能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多个世界权威机构、组织指出,二甲双胍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否则药物治疗均应从使用二甲双胍开始,且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俨然成了降糖领域的“明星”。
那么二甲双胍是否可以用来减肥呢?事实上,该药的减肥效果视不同人群而定。
临床上,肥胖人群可分为糖尿病肥胖人群和正常无糖尿病肥胖人群。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小组(DPP)针对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的大样本、长期研究显示,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对降低血糖的影响论文

二甲双胍的临床与应用【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综合症,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作用机制各异,而二甲双胍降糖药独树一帜,本文总结其优势。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免疫机制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症。
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高发的国家之一,加上中国方式的改变如饮食无节制、缺乏体育锻炼、生活紧张、肥胖等,这些因素使糖尿病的患者迅速增多。
二甲双胍的作用优势双胍类药的应用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首例药物苯乙双胍(又称降糖灵),苯乙福明,但苯乙双胍服用后可使血乳水平升高27%~52.2%,成为在国外被淘汰的原因。
迄今已有多个商品问鼎如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是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1 项为期56 个月的临床研究,初始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应磺酰脲类降糖药,结果证实:联合应用双胍类可显著减少心梗发生的风险,相对于磺酰脲类降糖药组,出现心梗的风险,二甲双胍不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降糖药。
糖尿病治疗的回顾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基于糖尿病者的两个主要代谢异常环节: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
其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前者包括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磺脲类药,主要替代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后者包括双胍类药、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胰升血糖受体拮抗剂、β3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α2受化体拮抗剂、糖原异生抑制剂和釩化合物等,主要对抗糖尿病者糖代谢的各种障碍。
(一)副作用与临床应用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但如果在餐中和餐后服用,症状会减轻,一般不必停药。
如果用药指征把握不当或者大剂量服用有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尽管发生率很低),另外,长期使用本品还可能降低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二甲双胍的临床用途1、二甲双胍是超重和(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它不会使体重增加,甚至有一定的减肥作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满意时,加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取得较好的降糖效果。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不良,导致血糖不能被正常转化及利用,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疾病及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为主,而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二甲双胍(Metformin)和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两种经常被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两种药物都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度等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略有不同。
本文旨在探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的糖尿病治疗效果,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一、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及糖尿病治疗效果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减少肝脏糖原的合成,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抑制胃肠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减少高血糖的目的。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清晰,且安全性高,在糖尿病患者中被广泛应用。
二甲双胍的临床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1年内平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1.5%以上,同时对身体重量的影响不大。
然而,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时,由于肝脏和肾脏的代谢与排泄,会出现消化系统问题、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并积极协调治疗。
阿卡波糖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肠道α-葡萄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使其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的作用不影响其他车道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对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的代谢也没有影响,因此相比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对患者的食欲、体重的影响较小。
此外,阿卡波糖治疗时还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阿卡波糖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相比于其他药物,其安全性更高。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高,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足引起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4.16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91亿。
糖尿病患者面临着与高血糖相关的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病、肾病和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除了降低血糖水平外,二甲双胍还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二甲双胍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二甲双胍简介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和促进体内糖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织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
二甲双胍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不仅适用于单药治疗,还适用于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二、二甲双胍对脂肪代谢的影响1. 降低血脂水平慢性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脂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血脂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脂肪酸合成,从而降低肝脂肪生成。
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脂蛋白脂酶活性,促进甘油三酯的代谢和清除。
二甲双胍还能够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摄取,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肪堆积。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异常。
2. 减少脂肪组织炎症炎症是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的常见特征,脂肪组织炎症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脂肪组织炎症。
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脂肪组织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的表达和分泌,减少炎症反应。
二甲双胍还可以促进脂肪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的增加,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反应。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在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两种常用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下面我们将对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敏感促进剂,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原的合成,降低糖原的释放,从而减少肝脏对血糖的贡献,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脂肪的氧化,减弱胃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等,综合作用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减缓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
这样可以减少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阿卡波糖还可以减少血糖生成物的生成,增加肠道激素的释放,减少胰岛素的分泌等,从多个方面控制血糖水平。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被广泛应用并被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
研究表明,在用药初期,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减轻体重。
二甲双胍还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二甲双胍是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阿卡波糖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主要用于补充二甲双胍的不足或替代二甲双胍的情况。
阿卡波糖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血糖峰值的发生,降低后续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阿卡波糖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包括腹泻、腹胀等。
在选择阿卡波糖治疗时需要强调患者对副作用的耐受程度。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常用的口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是首选药物。
阿卡波糖主要用于补充二甲双胍的不足或替代二甲双胍的情况。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 文献
[] T o C J h s nAB, u c e e a.Dib tc Me , 1 h wJ , ono F l h rG, t 1 a e i d
[] K l dr K B j n , ekr H r f e, 93 1 :7 - 8 4 oe of , os D ce om Me b s 18 ,5 2 4 7 . n eJ t aR 2 [] 张颖, 5 白姣姣 , 晶. 李 护理研 究, 0 , () 0 4 14 . 2 6 O4 : 4 ・0 5 0 2 1
导 下 自行 用 胰 岛素 笔注 射 4~7 以 上 才 能 掌 握 操 次
1 0 ,( : 06 2 90 76 — . 7 )0 0 [】 T o H me . MJ 19 , 0 : -. 2 hwJ o B ,903 13 , P 4
[] E gt m P at a a ee, 9 4 1 : 9 3 n sr L. rci l h ts 1 9 , 13 . o c Di
部 级课题 研 究 ,发表论 文 7余篇 ,主 编 内分泌 专著2 。 O 部 Biblioteka 对 ’ 器
胰 岛素 敏感 性 ,而 且 可能 具有 潜 在的 心血 管 保护 作 用 ,在预防 和延缓 2 型糖 尿病发 生方 面的 作用也 备受
服 降糖 药 , 目前认 为 其不 仅 可改 善血 糖 水平 ,增加 关注 。
3 mi后再 注 射 。仔 细 检 查胰 岛素 的外 观 ,中效 、 0 n
盘 、注 射流 程 图等 ,保 证其 在 出 院后 在家 注射 胰 岛 总 之 ,耐 心 、不 厌其 烦 、反 复地 用患 者能 理 解
长 效胰 岛素 或者 预 混 5 /0 03 胰 岛素 均 为 均匀 素 的安全和 疗效 。 05 、7/0
作方 法 ,达 到 熟 练注 射 需 1 以 上 。对 于 心 理 素 质 周 特别 差 的患者 ,可 以手 把手 地 指导 ,加 强 对这 类 患 者 的心 理 护理 非 常必 要 。患 者在 住 院期 间 ,护 理人 员要特 别 加 强对 其的 胰 岛素 笔注 射 实践 训练 ,使其
[0 1 ]曹敏晖, 王玉, 李莉莎 . 中国实用医药,0 01 ) 2 -3 . 2 1 , 5: 92 0 ( 2 [1 1]郭庆玲, 王云玲, 晓娜, . 张 等 武警医学院学 报, 0 : () 4 -4 . 2 91 4 : 53 6 0 8 3 [2 1]陈德志, 王昭玲, 火焱, . 医药, 0 , (0: 9 等 河北 2 32 1 ) 3 . 0 5 7 [3 1]周秋 红, 李映兰, 李强翔 . 调查研 究, 0 :8 ・9 . 2 85 85 0 0 [4 1]潘 纯媚. 最新护理技 术. 京: 北 科学技术 出版社, 9 :3 . 1 911 9 [5 1】巫海娣, 胡艳, 莫永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0 8 49:8 9 等. 2 0 , () - . 2 22
[] 周雷, 8 范栩妃 , 琴, . 州医学院学报 , 0 , () 9 —9 . 卢雪 等 温 2 93 5: 24 3 0 9 4
[】 Ho D Jun n uD aeo H t i , 5 2 32 5 9 me .o r n i t oe D e 1 9 : 4 -5 . P A b l l u 9
起老 年 患者 烦躁 与 焦虑 ,注 意 语速 适 中 ,以 患者 能 接受 ,不感 到吃 力为标 准 。对 于 对注 射有 紧 张 、恐 惧等 心理 压 力 的患者 ,护士 需做 好 心理 指 导 ,解 除 其心 理压 力 ,帮 其 尽快 熟练 这 项操 作技 术 。可先 让 患者 在模 型 上练 习 ,待 患者 心 理接 受 ,操 作 熟练 后 再 逐 渐转 为 实际 注射 。一般 患者 常需要 在 护士 的指
后检 查笔 的视 窗 中的数字 是否 归零 。
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 中的依从性和 自我管理能
43教 育技 ≯ 教 育 须个 体 化 ,应 根据 不 同患 力 ,从 而 良好 地控 制血 糖 。 .
者具体情况给予指导。针对老年患者 ,在讲解胰岛 素笔应用时要重点突出,避免 因无意义的解释而 引
的混 悬液 , 轻摇 晃 后呈 牛奶 状 。如果轻 轻摇 晃 后 , 轻
瓶 底有 沉淀 物 ,或 者 有一 层冰 霜 样 的物 体黏 附在 瓶 的语 言讲 解 ,手把 手 地 教授 ,不断地 进 行 示教 与 反
壁上 ,则不能再使用。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 ,注射 示教 ,使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知识和注射技能 ,
[6 rn t il nL E e vs H B e igR S ma sn t e , 1]A e d- e e , g k i , jr n o t e sMo s N s t r o R
[】 ] o J ,o no , rd nS e . a eMe ,9 0 7 7 57 9 6 ? w C Jh snAB Mase ,t1Dibt d 19 , :9 -9 . h a
[] V a A H n br A L uie M,t1 i e s a , 98 1: 3-3. 7 a , a de , ar n ea. a t C r 18, 17 3 6 g g t z D be e 7
经验 交流
匿圈
二 甲双胍住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卫生部 北京 医院内分泌科 郭立 新
郭立新 医学博士、主任 医师、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现任 卫生部北京医院
内分 泌科主 任 , 兼任 中华 医 学会 糖尿 病 学会委 员、北京 糖尿 病 学会 副主任 委 员、 中
国 医师协会 内分泌 代谢科 分会 委 员和 多种 专业 杂 志编委 等职 务。主要研 究方 向 :糖 尿 病 大血 管病 变的发病 机制 及干 预 、老年 内分泌疾 病 。承 担 和 参 与多项 国家级及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