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

合集下载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诊疗常规肛周脓肿就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得化脓性疾病,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发病多以青年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中医称之为肛痈,藏毒等。

1.诊断依据一般病情急,病史短,多在一周以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肛门旁红肿疼痛:部分患者脓肿部位高,肛周症状不突出,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热、便秘、伴有全身发热、恶寒。

检查:肛周或直肠周围间隙有炎症肿块,浅表者可扪及波动感.血常规检查WBC总数以及中性可增高。

2.治疗原则肛周脓肿得治疗方法很多,但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其她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前后得辅助治疗。

除了极个别得情况外,肛周脓肿一经确诊均应该尽早手术,以防止脓肿向其她间隙扩展,加重病情.必要时可以不待检查结果,先行急诊手术。

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一整套完整得术式。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考虑根治术式.根治术得实质就是在切开引流时同期处理内口,其关键就是正确地寻找内口。

3。

手术治疗3.1。

手术指征3。

1.1。

脓肿已成熟3。

1。

2。

脓肿溃破后内口未做处理,或者引流不畅。

3.1.3.无其她严重肠道疾病,如直肠癌等。

3。

1。

4.无其她手术禁忌症.3.1。

5.患者愿意承担可能得手术风险。

3。

2.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透、血压、肝功、乙肝两对半、肾功、血糖等。

3.3。

术前准备3。

3。

1.术前谈话:术前必须向病员或者家属讲明病情、手术疗效以及可能发生得问题。

病员或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3.3.2。

肠道准备:生理盐水或者软皂水500ml术前灌肠一次.3.3。

3.术区准备:备皮,清洁局部。

3。

4.手术方式选择3.4.1.切开引流术:适用于单一间隙得低位脓肿。

3.4。

2.多切口引流术:适用于多间隙得低位脓肿。

3。

4.3。

切开内口挂线引流术:适用于高位脓肿。

3.4。

4。

单纯切开引流术:适用于非瘘管性脓肿、内口不明显得肛周脓肿、患者体弱不能承受上述手术者。

3。

5。

术后处理3。

5。

1.辨证论治3.5.1.1。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肛周脓肿】...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肛周脓肿】...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肛周脓肿】...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
【肛周脓肿】属中医学“肛痈”范畴,发病初期以肛门部剧烈疼痛为主,坐立时加重,脓肿破溃后疼痛减轻,易形成肛瘘,导致肛门周围反复流脓、流液、疼痛等。

中医认为:“【肛周脓肿】的发生大多数认为是湿热下注热毒蕴结,导致一个热毒蕴结于肛门局部,导致脓肿的发生。

中医外治法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方经多例临床验证,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方剂组成】
生大黄、薄荷、防风、荆芥、苦参、地骨皮、苍术、蛇床子、艾叶、黄柏、乳香、没药、白芷、延胡索。

【用法用量】
煎水坐浴,早晚各一次。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

舌红、苔黄、脉弦滑。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患者因""入院,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肛痈"的范畴,证属"热毒炽盛证"。

患者过食辛辣肥甘、醇酒炙博之品,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蕴久化热,热胜肉腐,发为痈疽,故见肿痛剧烈,痛如鸡啄,按之应指,或穿刺有脓;邪正相争,则见恶寒、发热;邪热炽盛,津液耗伤,故见口干、便秘;小便黄。

舌红、苔黄、脉弦滑皆为邪热内盛之象,本病病位在肛周,属实证,积极治疗,预后尚可。

中医鉴别诊断:1.臀痈:两者皆可见肿块,红肿疼痛,但臀痈多发生于肛门周围之臀部皮下,脓肿浅在而病变范围广泛,皮肤增厚变硬,溃后流脓,破溃后不形成肛瘘,且直肠指检无发现肿物。

直肠指检可资鉴别。

2.坐板疮:两者皆可见肿快,红肿疼痛,但坐板疮多发于尾骨及肛周皮下,局部红肿热痛,根浅,脓出即愈,或此愈彼起,且破溃后不形成肛瘘。

直肠指检可资鉴别。

3.骶骨前畸胎瘤:有时与直肠后脓肿相似,多为先天性,指诊直肠后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X线检查可见骶骨前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可有散在钙化阴影。

中医诊断:肛痈
热毒炽盛证
西医诊断:肛周脓肿
3、中医治则:以清热解毒透脓为法,方以透脓散加减,具体拟方如下:
黄芪 20克白芷10g 川芎10克当归10克
皂角10克牛蒡子15g 金银花15g
3剂,日1剂,水煎服,三碗水煮一碗。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06
详细描述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 疼痛和紧张情绪,提高舒适度。
饮食护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清淡易消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粥 、蒸蛋、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增加水分摄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 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液。 再次加水,小火煎煮20分钟,滤 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分早晚
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
汤剂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服用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外敷的护理
外敷药物
遵医嘱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 的蜂蜜或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
日常生活调护指导
1 2
保持局部清洁
指导患者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感 染。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局部血液适时起身活动,以减轻肛门局 部压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和 排便时的疼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药食同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食同源食材,如绿豆、菊花、山楂 等。
症状护理
总结词
保持局部清洁
详细描述
每日清洗肛门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和刺激。
患处。
敷药时间
每次敷药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天 1-2次。
注意事项
敷药前先清洗患处,保持干燥;敷 药后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有不适, 立即停止外敷并就医。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五)鉴别诊断1、肛周毛囊炎、疖肿: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发病与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

2、骶骨前畸胎瘤继发感染:有时与直肠后部脓肿相似。

肛门指诊直肠后有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

X 线检查可见骶骨与直肠之间组织增厚和肿物,或见骶前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肿物内有散在钙化阴影,骨质,牙齿。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知识讲解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知识讲解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精品文档以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有里急后重、舌紫痕,此型应活血化痕消肿止痛,以三黄膏外敷,三黄栓纳人肛内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因情志不畅,气滞则血癖病情加重。

此外使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

2、湿热下注型以肛门坠胀疼痛、红肿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饮,大便燥结或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无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

便秘者多吃水果,塘泻者少吃粗纤维素蔬菜,肛门坠胀者肛内纳人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3、肛门热毒型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溃破后液黄浊,稠而带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窟,软坚散结为主,发热盛者给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局部外徽三黄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用硝硼散30g每日热水坐浴2次,疼痛盛者给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宁胶囊每晚2粒,嘱患者多饮水。

4、饮食调护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因此我们便用“培土生金”方法,加强病人的饮食调节。

肛周腔肿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及嗜茶习惯,忌食难以消化的甘厚腥和辛辣刺激之品,应多食清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萝卜等。

5、情志护理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之说,肛周脓肿患者,尤其女病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诊治,延误病情,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可给患者讲述病情的转归以及此病的发病机理,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医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肛周脓肿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严格掌握病人的辨证施治原则,辨证分型施护,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早防治尽快解除病患。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

肛痈肛痈,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形成的脓肿。

本病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

也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

中医分型及术前治疗:1热毒蕴结证:肿痛突起,持续加剧,皮肤焮红,触痛明显,质硬,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火毒炽盛证:肛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入寐;伴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方药:透脓散加减3.阴虚邪恋证:肛周肿痛,皮色暗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伴午后潮热,心烦口干,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去湿解毒。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术后处理1、术后伤口疼痛及创面水肿:我科常规予患者耳穴压籽治疗,取交感、神门及耳尖等穴镇痛安神。

或针刺:承山、足三里;气滞血瘀可用艾灸止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湿热内生,下注魄门;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证属湿热下注,治拟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方选苦参汤加减。

方药如下。

苦参15g 黄柏10g 白芷10g 金银花30g 野菊花30g 石菖蒲10g 五倍子15g 明矾10g 冰片0.5g 制乳没(各)10g 制川草乌(各)10g疼痛明显者重用制乳香、没药,酌加赤芍、红花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水肿明显者重用苦参、黄柏,酌加苍术,增加燥湿的功效。

2、术后尿储溜:针刺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

3、大便不调:患者既往有便秘或者缓泻病史,或因术后疼痛而恐惧排便导致大便偏干,应予相应对症处理。

便秘患者可先予开塞露 40ml灌肠,再予消炎冲剂 1包冲服 2/日,或予中药煎剂麻仁丸、五仁丸等口服;缓泻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诊断后,予中药煎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四神丸加减。

肛周脓肿的护理

肛周脓肿的护理

肛周脓肿的护理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简称,它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结果。

此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急骤,肛门部坠痛剧烈难忍,如不及时治疗形成的脓肿易向周围软组织间隙扩散形成新的脓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本文就肛周脓肿的护理谈以下自己的体会。

1、病因病机1、1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醇等以致湿浊不化,湿热疫毒流注于肛门结成肿块。

1、2机体感受外邪、邪气不散、风热之邪盛,谷气流滋于下部,引起肛门淤积成块。

1、3正益邪实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而下注,因中气虚陷,湿热下注,负至奔走,劳碌不停机病后劳累,以上因素皆伤元气则强聚湿聚则生热,湿热下注大肠而成脓肿。

2、分型与辩证施护2、1肛门热毒型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破溃后液黄浊,稠而带臭味。

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

凉淡祛热、软坚散治为主。

发热,虚汗,给予针刺合谷、曲池,等穴位,局部外敷药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用硝硼散30克每日热水洗浴2次。

疼痛甚者,给予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宁胶囊每晚2粒,嘱患者多饮水。

2、2清热下注型以肛门坠胀疼痛,红肿较重,一、食欲不振,口渴不多饭,大便燥结或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为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便秘者多吃水果、菠菜等,少吃粗纤维素蔬菜,肛门追涨者,肛门纳入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2、3气滞血瘀型以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有里急后重、舌紫,此型应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以药膏外敷,三黄粒纳入肛门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

因情志护理不畅,气滞则血瘀病情加重。

此外,辨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

3、情志护理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云”,“精神内伤,身必败之”之说,肛周脓肿患者,尤其女病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诊治,延误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有里急后重、舌紫痕,此型应活血化痕消肿止痛,以三黄膏外敷,三黄栓纳人肛内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因情志不畅,气滞则血癖病情加重。

此外使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

2、湿热下注型
以肛门坠胀疼痛、红肿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饮,大便燥结或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无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

便秘者多吃水果,塘泻者少吃粗纤维素蔬菜,肛门坠胀者肛内纳人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3、肛门热毒型
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溃破后液黄浊,稠而带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窟,软坚散结为主,发热盛者给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局部外徽三黄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用硝硼散30g每日热水坐浴2次,疼痛盛者给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宁胶囊每晚2粒,嘱患者多饮水。

4、饮食调护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因此我们便用“培土生金”方法,加强病人的饮食调节。

肛周腔肿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及嗜茶习惯,忌食难以消化的甘厚腥和辛辣刺激之品,应多食清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萝卜等。

5、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之说,肛周脓肿患者,尤其女病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诊治,延误病情,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可给患者讲述病情的转归以及此病的发病机理,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医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肛周脓肿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严格掌握病人的辨证施治原则,辨证分型施护,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早防治尽快解除病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