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M1700M立磨选粉机的成功改造_魏振生

合集下载

煤立磨系统静态选粉机的升级改造措施

煤立磨系统静态选粉机的升级改造措施

REFRACTORIES&LIME Feb.2021Vol.46No.1煤立磨系统静态选粉机的升级改造措施王志锋(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洛阳471039)摘要:为了节约资金,满足新建石灰回转窑所用煅烧煤粉性能的要求,将旧有煤粉制备系统煤立磨静态选粉机改造升级为动态选粉机。

结果表明,改造后煤立磨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细度都达到了生产要求,为同类企业通过利旧改造来节约资金投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煤立磨;静态;改造;动态中图分类号:TQ1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92(2021)01-0036-03Upgrading and reforming measures of static classifier incoal vertical mill systemWang Zhifeng(CITIC Heavy Indust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Luoyang41703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ave money and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calcined coal powder used in newly⁃built lime rotary kiln,the old coal vertical mill static classifier was upgraded to a dynamic classifi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product fineness of the reformed coal vertical mill can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terprises to save the cost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to the old equipment.Key words:Coal vertical mill;Static;Upgrading;Dynamic收稿日期:2020-05-06作者简介:王志锋(1978-),男,工程师2021年2月第46卷第1期耐火与石灰表1旧有高炉用煤立磨技术参数型号磨盘直径/mm磨盘转速/(r·min-1)磨辊直径/mm磨辊宽度/mm能力/(t·h-1)∗煤粉细度/80μm电机功率/kWMPS140140031109037018<20%210注:∗表示设备考核能力,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0t/h。

HRM1700Mú

HRM1700Mú

HR M 1 7 0 0 M煤粉立磨选粉机的改造
魏 振 生 关 生 林 冀 猛 张 明 忠
1 . 北京酷勒斯技 术发展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2 3 0 0; 2 . 四平金 隅水泥有 限公 司, 吉林 四平 1 3 6 0 0 1

摘 要 HR M1 7 0 0 M煤粉 制备系统 自投产 以来 ,煤粉细度 、水分很难控制 。在拉风最小化 、选粉 机转速
2 0 1 5 年 第5 期
No. 5 2015
新 世 纪水 泥导报
Ce me n t Gu i d e f o r N e w E p o c h 粝 磨 丝 术
中 图分 类 号 :T Q1 7 2 . 6 3 2 .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8 — 0 4 7 3 ( 2 0 1 5 ) 0 5 - 0 0 1 9 — 0 4 DOI 编码 :1 0 . 1 6 0 0 8 / j . c n k i . 1 0 0 8 — 0 4 7 3 . 2 0 1 5 . 0 5 . 0 0 5
2 存 在 问题 及原 因分析
( 1 )如前 所 述 ,该 立 磨 自从 投 产 以来 ,在 系 统 拉 风最 小化 、选粉 机转 速 达到 最大 极 限状 态下 , 煤 粉 细度 高达 2 2 %、水 分 高达 6 . 7 %。由于 煤粉 跑粗
间过短 、热风与物料的热交换不充分、部分气流短 路 等是 导致 出磨煤 粉水 分 高 的主要原 因 ,影 响着熟 料煤 耗 。 ( 3 ) 选粉机转子直径和高度都过小 ,导致转
1 9
且水 分大 ,窑头燃烧 速度变慢 ,火焰不集 中 ,高
2 5 0 0 t / d 电石 渣制 水 泥熟 料 生产 线 ,煤粉 制 备 系统

适应制粉业发展的磨粉机改进设计(一)——新型喂料装置

适应制粉业发展的磨粉机改进设计(一)——新型喂料装置
本上得到根治 , 达到了预期 的效果 。 仍在使用这种磨粉机 的厂家不妨一试 。
②弹簧 ③螺母及底座 ④螺母
⑤调节螺丝
豳 2 磨粉机前刷架调料 、 工 艺 , 新 新 最大 限度地
满足制粉工艺要求 , 对传统磨粉机进行改进设计是
研制具有先进水平 的磨粉机产品的突破点。 在制粉 工艺中, 良好 的喂料效果是保证磨粉机研磨效果的
收稿 日期 :0 5 0 一 l 20 - 8 l
必要前提 。为此 , 喂料装置的功能要求是 .. a 物料在 喂料辊全长上分布均匀 .. b物料厚度在喂料辊全长 上均匀一致 , 料层从分流辊上下落呈均匀的薄幕状 准确地进入研磨区。喂料系统 中,喂料控制装置
下端螺母及底座 . 加长了⑤调节螺丝 . 对①所示 的
螺母也进行了改动。
①原来是圆螺母 M1 , 0 现改为 D 的圆孔 。而 1 1
由于① 由 M1 的丝孔 改为 D l 0 l的圆孔 。使得 刷架不再被 固定在调节螺丝上 , 而是在②压缩 弹簧 的行程范围内。 随弹簧 的自动调节沿调节螺丝的轴 向作 自由活动 。 从而使得刷体对磨辊的清理 由被动
刷体高度减小 、 压缩弹簧在最大的工作行程状态下 仍然无法满足清理磨辊所必需的情况。这时. 就需 要在弹簧 自 动调节 的基础上进行手动调节 . 具体方 法是 : 调节螺 丝通过 圆螺母④旋进 。 复刷架在压 恢 缩弹簧正常工作行程范围内对磨辊 的有效清理。 改进后 ,磨粉机快辊得到 了有效而及 时的清 理, 物料缠辊及 由此而引起的磨辊颤动的现象从根
变为主动。 调节螺丝与弹簧为刷架提供了一个纵 向的运
动行程 。 这就使刷架不再依靠 限位螺丝来 限制其横 向运动空间 。 因为改进后的机构使刷架本身在横 向

生料立磨提高台时产量技术改造

生料立磨提高台时产量技术改造

生料立磨提高台时产量技术改造【摘要】简要阐述了如何提高生料立磨的台时产量。

介绍了生料立磨系统的改造方法。

采用对工艺设备的改进来提高台时产量,从而解决了由于电石渣掺量增加以及余热发电投用后窑尾废气温度低,造成我厂生料立磨台时产量偏低,影响窑系统正常煅烧的问题。

【关键词】生料立磨;提高;台时;产量;挡料圈;撒料盘一、前言粉磨是水泥工业中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生料粉磨主要是指对按一定比例配料的石灰石、粘土(或砂岩、粉砂岩)、铁粉等混合料进行粉磨。

立磨的主要特点是集烘干、粉磨、选粉、提升于一体的节能型磨机。

我公司2500t/d电石废渣综合利用水泥熟料带低温余热发电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立磨采用的是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MLS3626型立式辊磨机,设计生产能力为190t/h,于2009年4月份投产运行。

由于上游PVC生产厂开始生产,2010年5月份我厂开始投用干排电石渣,随着其掺量的不断增加,对生料磨的产量及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我厂熟料的煅烧。

为了能够稳定生料磨产量,我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先后通过两次技术改造来提高生料立磨的台时产量。

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技术改造可以有效提高生料立磨的台时产量。

二、前期出现的问题及改造方法1、前期出现的问题(1)、生料立磨在电石渣投用前,台时产量稳定在200t/h左右,细度控制值80∪m筛余量≤12%较为稳定。

干排电石渣投用后,在5%时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随着掺入量的增大(最高时30%),立磨台时急剧下降,由200t/h下降至180t/h 左右,而且细度控制值放大至14.0%,仍然不受控。

分离器转速最高调至46Hz,依然超标。

(2)、另一方面,立磨振动加剧,设备磨损和破坏性增大,存在设备安全隐患,造成立磨产质量下降,振动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干排电石渣水分偏高和过细(入磨水分最高时18%,细度≤12%);由于水份偏大,导致立磨烘干效率降低,不能及时出磨,大量细粉聚集在分离器无法带走,立磨工况差,主电机电流高,磨盘料层不稳定,导致振动加剧。

采用LV技术提高煤磨产量

采用LV技术提高煤磨产量

采用LV技术提高煤磨产量潘小平【摘要】@@ 1 煤磨改造背景rn我公司5000t/d生产线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2004年7月投产运行.煤磨选用的是沈阳重型机械制造厂制造的MPF2116立磨,设计能力是40t/h,由于运行过程中原煤来源较多,产质量波动较大,遇到质量不好的原煤会有煤粉供不应求的情况,煤粉细度被迫放粗,窑被迫减产,如2008年1月份由于磨机产量偏低,窑被迫减产20~30t/h达10d之久,使生产处于被动状态.【期刊名称】《水泥技术》【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2页(P91,95)【作者】潘小平【作者单位】江苏天山水泥集团溧阳分公司,江苏,溧阳,2133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639我公司5000t/d生产线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2004年7月投产运行。

煤磨选用的是沈阳重型机械制造厂制造的MPF2116立磨,设计能力是40t/h,由于运行过程中原煤来源较多(表1),产质量波动较大,遇到质量不好的原煤会有煤粉供不应求的情况,煤粉细度被迫放粗,窑被迫减产,如2008年1月份由于磨机产量偏低,窑被迫减产20~30t/h达10d之久,使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面对这种局面,如果坚持用质量稳定的优质煤,不仅增加进厂原煤成本,而且随着市场变化很难实现;或在建设二线时,将新煤磨的规格增大作为老线的补充,不仅远水不解近渴,而且煤粉的远距离输送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LV的立磨选粉机改造技术,通过提高选粉技术,不但能在煤粉细度不变的条件下增产,而且能降低电耗。

这种技术在国外已经成功改造了数百台,虽然国内的煤立磨尚未有应用先例,但公司在与LV技术工程(天津)公司技术交流后,决定采用这项技术作为提高煤磨能力的首选方案。

LV的选粉技术的突出特点是选粉效率远高于90%以上,并且粗粉中无细粉。

其核心技术在于转子外周的导向叶片特殊的LV气室结构,与转子叶片的巧妙配置。

生料磨系统的改造措施

生料磨系统的改造措施

生料磨系统的改造措施某厂两台Φ3m×9m生料磨,与Φ3m旋风式选粉机组成闭路粉磨系统。

后来对窑进行技术改造,使回转窑的产量提高了40%左右。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必须相应提高生料磨的产量,因此,对两条生料粉磨系统也进行了技术改造。

自初试车投产以来,其产量和生料质量均比改造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回转窑的要求。

现将这次生料粉磨系统改造的内容、效果和体会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注:l.设备9能分别送入两个磨头石膏小仓;2.除设备6、7、8、9、12外其余设备均为相同的两套;3.实线表示物料流向,虚线表示气体流向。

进行的技术改造是建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历时50余天,较大的改造项目有10余项:①配料系统由电磁振动给料机改为微机控制的定量给料机。

②磨尾斗式提升机由板链式改为环链式,加大提升速度,从而增大提升能力。

③螺旋输送机规格由Φ600mm改为Φ800mm,加大其输送能力。

④1号磨将衬板、隔仓板的材质,由高锰钢换为42CrSiMn鄄MoRe合金钢;衬板的形式由阶梯形改为沟槽形;双层隔仓板、篦板及出料篦板篦缝加宽30%以上;两台磨磨尾均加装筛分装置。

⑤主机袋收尘器清灰方式由人工振打清灰,通过改造换气阀,增加脉冲阀而恢复自动清灰功能,同时将滤袋材质由玻璃纤维改为CW-300-FCA。

⑥喂料皮带收尘由原来自制的高压静电收尘器改为单机袋收尘器。

⑦磨尾斗式提升机顶部新增1台单机袋收尘器,处理斗式提升机内含尘气体。

⑧增加1套加石膏系统,将加石膏的工作由人工改为机械。

⑨新增两台磨音测量仪。

生料粉磨系统改造后,运行1年多的各种数据表明,其台时产量和质量(合格品占有率)均比改造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生料粉磨系统这次所进行的几个主要技改项目中,大部分是比较成功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表现如下:①用微机控制的DEL0813型定量给料机替代原来的DZ型电磁振动给料机作为配料系统。

该厂的石灰石原料成分波动较大,原来的电磁振动给料机既无量的显示,其下料量的稳定性又受电压波动的干扰,给下料工控制原料配比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HRM3700立式生料磨的改进

HRM3700立式生料磨的改进
22 1 56 8 7 7 917 0
1 0 2 8 15 4
20 1 —99 2 7 1 9 3 7 2
该 型 立 式磨 主 要 包括 以下 部 分 :分 离 器 装 置 、
上壳体装置、磨辊装置、磨盘装置 、传动装置和加 压 限位装 置 。分离 器用于 筛选 细粉 ;磨 辊和 磨盘 装 置用 于粉磨 生料 ;加 压装 置提供 可调 的研 磨压 力 ; 传动装置传递研磨所需的动力 。 Ⅷ 30立式生料磨 的主要 技术参数见表 1 7O 。
HR 70 M30 立式磨 是合 肥水泥 研究设 计 院合肥 中 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专为3 0 水泥熟料生产 0t 0 / d 线配套设计的大型原料立式磨,已被十多家水泥生 产 企业 所选 用, 现投入 生产 使用 的该 型号 立式 生料
磨 均 已成 功达 产达 标 ,且大 部分 一直 长期 稳定地 运 行于超产状态 。
7 8 5 5 1 2 31 . 3 1. 35 O8 .
8 2 1 5 1. 25 25 .8 1 4 05 . 7
8 0 8 3 1- 23 23 . 7 1. 3 8 O5 . 6
磨辊数量( 爪J
磨盘转速( i r n / ) a r 入料粒度( m m ) 入磨物料水
左右。于是,将每片叶片都逆时针方向旋转3 。并 0
保 持 最 大 旋 转 外 径 不 变 , 这 样 , 方 可 同 时 达 到
Ro 1%和R。1 。 4 < o %的细度水平 。 <

2 传 动 臂 装 置 的 改进 . 2
( )滑动轴 承改进 为滚动轴 承 。改造 原 因有二 , 1
是原滑动轴承材质为锡青铜,顶部设有润滑脂注 入 孔 ,但 因磨辊 轴压 在铜 瓦上 的作 的润 滑脂 很难进 入到铜 瓦摩擦 副需 要润滑 的

立磨收尘系统的改造与优化

立磨收尘系统的改造与优化

立磨收尘系统的改造与优化--------------------------------------------------------------------------------作者:-作者:徐占辉姚学武肖炎王中伟单位:平顶山星峰集团众所周知,立磨制备的成品全部要靠收尘器收集,所以,收尘系统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立磨系统运行的好坏。

我公司生料制备采用HRMl300立磨系统。

投产初期,由于收尘系统工艺设计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造成收尘效率低下,粉尘排放严重超标,立磨系统不能连续运行,台时产量偏低,不能满足生产的正常需要。

1问题分析我公司HRMl300立磨系统采用二级收尘。

出磨含尘气体经φ2.5 m旋风收尘器、主风机后,一部分作为循环风重新入磨,另一部分经过ZC一144型回转反吹扁袋收尘器过滤后,经排风机排人大气。

收尘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见表1。

该系统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作为一级收尘的φ2.5m旋风收尘器为自制的通用型收尘器,收尘效率偏低,经实际检测,仅为65%~75%,造成了进入二级收尘器气体含尘浓度高达150一200g/m3。

(2)作为二级收尘的ZC型机械回转反吹收尘器存在选型不当,内部设计不合理等弊端:①反吹风机清灰力度不大,且反吹风口与上花板之间间隙较大,加上滤袋长达5 m,反吹风机很难将滤袋上积灰彻底清除,造成收尘阻力增加,系统通风不畅。

②滤袋及袋架截面均为梯形,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滤袋破损。

上花板袋口密封困难,易造成漏风,使排放气体含尘浓度升高。

③收尘袋滤料为涤纶208绒布,易结露糊袋,使用寿命仅有2个月左右。

④检修换袋繁琐,费时费力。

每次换袋都需要抽出袋架、滤袋,校正袋架变形部位,将上花板袋口清理干净后,装入滤袋及袋架,并涂上密封胶,待密封胶干后方能开车。

全部更换滤袋至少需要一天时间。

、.⑤该收尘器处理气体含尘浓度较低,铭牌上标称入口允许粉尘浓度为15 g/m3,而实际上入口气体含尘浓度十倍于允许浓度,造成袋收尘器负荷过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同 样 的 工 况 流量 下 混 合 流 体 流 经 导流 叶 片 的 风速 过 低

的 线 速 度相 比显 得 过 低

该 风 速 与 转 子 外缘 不 利 于混 合气 流 快 速进人 选 粉 区 域 导 致 选 粉 效 率 下 降及 转 子

叶 片机 械 磨 损 加 剧




⑷ 大幅 度 窄 化选 粉 室 宽度 有 利 于 混合气流 在 此 区 域呈 现 均 勻 分 布 减 少返混现 象 5 提 高 导 流 叶 片 内 部 混合 流 体 的 风 速 通 过 增加 导 流叶 片 的 数量 调整混合 流方 向
, ,





使混合气 流 经 过导 流 叶片 的 风 速与 转子尖部 的 线 速度 相差 无几 促进混 合气 流 的 内 部多
现 象 可 以 肯定 两 个磨 辊 的 受料 不 等 较 细 颗 粒 被


螺 旋 上 升 气 流 直 接携 带 进 入选 粉 机 真 正 落 到 磨 盘 中 心 的 物料寥 寥 无 几


导 致粉磨 效 率
下 降 选 粉 机 减 速机底 座 振 动速 度 > 3 mm

/S 。

吉林
1
3 6 0 0
四 平 金隅 水泥 有 限 公司 有

投产 煤粉制 备系 统采用 H RM


1
条 2 5 _ 利 用 电 石渣生 产水 泥熟料 生 产线 2 0 0 9 年 9 月 7 0 0M 立 磨 该磨机 自 投产 以 来 煤粉细 度 水分很难 控制
, , ,


在拉风最 小化 选粉机 转速 达 到最 大值 在 4%

7

创 新 设计 转 子 与 顶 盖 的 密 封 结构


转 子 与 顶 盖之 间 的 密封严 重 磨 损 也 是 煤粉
, ,
跑粗 的 原 因 之

我 们 在顶 盖 上垂 直 布 置 了 两 道密 封 圈 分别 置 于 转 子 叶片 的 内 外 端

分 离 器 容 积加 大 2 倍 以 上 对 于 降 低煤粉水 分也 会 产 生

定 的 积 极作 用

m amh

2
颗 粒 受 力 情 况 分 析 图
3
改 造 后 的 煤 粉立 磨 外 形

4

分离 器 转 子 叶 片 使 用 寿 命低


该 分离 器转 子 叶 片 材质 为

4
0 0

4 0 0

8

螺 旋 输 送机

LS 4 0 0 X 6

3
5 0 0

3 9

6m



9

螺 旋输 送机

L SS 0 0




75 0 0

7 8 mVh

1
0

煤 粉仓

4 4


5

1 1

9m
1

2 0


1 1
粉 体定 量 供给 机 柔 性密封锁气 阐






五 级 旋风筒


C5

继 续 燃烧 造成 五 级旋风筒 温 度 过 高 使分解炉 出 口 和 五 级旋 风 筒下 料
, ,,Biblioteka ,温度 倒 挂 ' 产生局 部高温粘结 由 于 生 料 中 灰分含 量过高 热 生 料流动 性变差 导 致结

皮 塌 料 甚 至 堵塞 等故 障频繁 发生

, ,



同 组装 到 新 选粉 机上

手 动 盘 车 转 动 正 常 后 再 整 体 吊 装 新选 粉机 装 置 到 磨 机 壳体 上


只 在 高 空 联 结 选 粉 机 与 磨 机 之 间 的 法 兰螺 栓


将 转 子 直径 扩 大 提 高 高 径 比 参考 国 外 先 进 立 磨 如 Lo e ch e LS K S 等 分离 器 转 子 叶 片 的 设计 特点 适 当 加 宽转 子 叶 片 增 加离 心 力 有 利 于 大 颗 粒迅 速 返 回 磨 盘及
转 子 叶 片 宽 度 过小 更 多 的 是靠 增 多 叶 片 的 数量 来 阻止 跑 粗 类 似 于 筛 网过 滤





不 利 于 细 粉 的 顺 利排 出


7)
导 流叶 片 宽度为

3
0 0 mm

数 量为
4
8


叶片之间外

距离

1
4 6 mm

内 口 距离
1
2 9 mm



3

选 粉机转子 直径和 高度 都过 小 导 致转子 截面 风速过 髙 煤粉 颗粒所受 的 离 心 力
, , ,
Fz
过小 见图
2

该磨 机所配 分离器 转 子 直径 为

1
8 0 0 mm

高 径 比为

0

3
9

笔 者查 阅 国 内

外 同 规格先进煤 粉立 磨分 离 器转 子 直径 般 彡 2 3 0 0 mm 高 径 比 为 0 5 左 右 如果按照 先 进煤 粉立磨技术重 新 设计 布 置 分离 器转 子 在 同 样 的 工 况 条件 德 机 出 口 气体 流 量 气


2
入 厂原 煤工 业 分析

热值


k c al /k^)
灰分 拟 挥发分 拟 水分 拟



5 3 4 8

2
1

2 2

3 0

6 2


1
3

存在 问 题 及原 因 分析 如 前 所述 该立磨 自 从投产 以 来 在系 统 拉风最 小化 选粉 机转 速 达到 最 大极 限 状态 下 煤 粉细 度高 达 2 2 % 水分高 达 6 7 % 由 于 煤粉 跑粗且水分大 窑 头燃 烧速度 变慢
1

原煤仓



备注


5


1
0

9m
3

1

5 0



2

密封定 量 给料机
煤粉 立 磨

M D GV


2

3
0



3
H RM 1
7 0 0M


3

1
7
t/

煤磨 主 电机

Y R KK 4

5
0

6
1
5kW

分离 器



0
1
8 0 0

2
6 7 0

1
6
Mn

使用 不 足 年 叶
1

片 宽度 就磨 损 了

3
0 mm
5

选 粉室 过 宽

外 缘磨成 了 刀 子 状 改造 前煤 粉 细 度 已 经 超过 了 2 2 % 所 谓 选 粉 室 宽度 是指 转 子 叶 片 与 导 流 叶 片 之 间 的 距 离 该 选 粉 机



8

没 有设 置 将 磨 内 上 升 混 合气 流平 滑 地 转 化 为 水 平 混 合 气 流 的 装 置 水 平 整 流 板




不 利 于 混 合气 流 在转 子 周 围 的 均 匀 分 布 导 致磨 机 内 部 流体 流 场 不 均 匀




9

原设计 喂料方式 是 原 煤 经 过 人磨 下 料 溜 子 利 用 原 煤 的 重 力 与 惯性 将 原 煤 溜
、 、

⑵ 我 公 司 进 厂 原 煤 水分 经 常 多

1
3


该 立磨 系 统 的 烘 干 能力 严 重不 足 物 料在磨 内

的停 留 时 间 过短 热 风 与 物 料 的 热 交换不 充分 部 分气 流短 路等 是导 致 出 磨煤粉水 分 高

的 主要原 因 影 响 着 熟料煤耗
, ,

个极 为 成

1
煤粉制 备 工 芝 流 程 我公 司 煤粉制 备车 间 工艺 流 程见 图
1

设备 规 格 型 号见 表
1 。
1 柳
1


M A AA ^ 9




i^A AA /\ A

/ \/ \ / v\/ \/\/ > y ^ /\ / \
4
改造 措 施 ⑴ 快 速 而可 靠 的 拆装 工 艺 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