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穴位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及护理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对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对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对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增生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

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我院接诊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本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为2组,两组均以中药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加用针灸与中医护理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中药逍遥散加味汤剂治疗(于月经干净后第一天开始,每天1剂,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并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与针灸联合治疗,措施如下:1.2.1 针灸治疗:针灸取穴主要为肩井穴、尺泽穴、期门穴及足三里,这些穴位均以针灸处理,其中足三里还加用艾灸,每次留针20min,每天1次,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0d 计,一个月针灸1个疗程,连续针灸3个疗程(3个月)。

1.2.2 中医护理:①健康讲座:大部分患者对乳腺增生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常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为此要及时将疾病的病因、发展、预防、治疗及转归等知识告知她们,并提供相应的科普资料,使得她们更好地掌握疾病,加强预防,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情志干预: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她们合理的身心所需,锻炼她们的意志,陶冶性情,以平衡的心态应对治疗与护理,从而缓解紧张、消积等负面情绪。

利用“移情”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使得她们从悲观、苦闷及烦恼中解脱而出。

当患者处于沮丧、忧愁及烦闷时,可采取播放舒缓音乐或喜剧电影的方式放松她们的心态。

以五行相生原理,引导她们有意识消除、控制及调节不良情绪,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顺应自然与社会规律,实现自我调控精神意志,养心与养德并举,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提高抵抗力。

③行为治疗:通过心理脱敏法或放松训练来治疗负面情绪较重的患者,每次20min,可根据患者情况每天1-2次。

④随访干预:建立患者的随访档案,通过电话随访、回院复查等方式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并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告知乳房自查方法与最佳时机,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_0

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_0

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通过对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文献加以回顾性综述,总结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概况,分析其临床现状,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

本文分别从隔物灸、艾条灸、针灸并用、针药结合、其它特殊艾灸法及综合疗法6个方面对有关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标签:灸法;乳腺增生;综述乳腺增生症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女性,其发病率高达40%,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 [1]。

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以乳腺疼痛和乳腺结节为主,在中医学属”乳癖”的范畴。

采用艾灸治疗乳腺增生可以消散郁结,减轻疼痛,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补中益气等作用。

目前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多样,现将近年灸法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1隔物灸杨海泉[2]使用隔姜灸灸膻中、屋翳、乳根、阿是穴治疗乳腺增生63例,总有效率88.89%。

李琳[3]等对60例本病患者采用木香饼隔物灸的治疗方法。

结果发现,总有效率为91.66%,治疗对乳房肿块、乳房水肿、乳头溢液有改善作用。

2艾条灸刘正义等[4]用艾条雀啄灸治疗本病,共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

安淑芬[5]采用艾灸治疗23例本病,总有效率91.3%,且无发现不良反应。

张骊[6]采用温和灸治疗本病,其中5例乳房胀痛和肿块均消失,其他3例治疗6个月后症状亦消失。

周海进[7]用温和灸肿块局部及阿是穴治疗本病52例,只有2例无效,总有效率98%。

3针灸并用王美芝[8]采用艾灸配合电针治疗本病38例,取足三里、太冲等穴,总有效率92.1%。

纪艳华[9]采用温针灸治疗本病52例,选颈、胸夹脊穴,治愈23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6.15%。

陈旭梅等[10]用温针灸治疗本病100例,取膻中、屋翳等穴,治疗2个疗程。

除2例无效,其余98例(98%)均有效。

吴雪梅等[11]治疗本病68例,取双侧鱼际及配穴针灸,治疗20d~3个月,除4例无效外,治愈24例,总有效率94%。

单桂敏医生的艾灸疗法

单桂敏医生的艾灸疗法

单桂敏医生的艾灸疗法单桂敏医生艾灸疗法乳腺增生,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f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

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

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

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

10天为一个疗程。

用隔姜灸或艾条灸。

癌症,用艾灸可以扶正,增强免疫功能,取穴中脘、关元、膏肓、足三里。

中医管各种癌症叫癥瘕,癥瘕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段,素是“质”产生的阶段。

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质变的过程。

症瘕描述的就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了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

所以根除症瘕,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

导致癥瘕的发生多是: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或外感六淫之邪等导致致病因素,以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而发生此病。

临床表现:体内结块,固定不移,同游定处。

病久面暗消瘦,纳减乏力、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

治疗:扶正补虚,祛瘀排毒。

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

方法:用四眼盒艾灸在腹部的神阙和关元部位行大面积艾灸,每次腹部穴位大约艾灸20-30分钟,足三里用单眼艾灸盒每穴艾灸10分钟。

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这样艾灸10余次后,你的机体免疫力会有一个提高,相继会带动其他症状的消失。

声带小结,可以在少商和商阳点刺放血,然后再在大椎穴点刺2-3下,拔罐放血后,在此艾灸15-20分钟。

便秘,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

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的穴位,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

虚证,用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

用铺灸治疗背痛可以主一身之阳,调整人体的正气,使病邪不会在嚣张。

用铺灸调动体内的元阴元阳,疏通经络。

真气动力才可能增强,病情才能痊愈。

背痛治疗:先用铺灸的方法调动一身之阳。

方法:1.先把大蒜捣碎成泥,大约要100-200克大蒜泥。

穴位贴敷配合健乳灵方治疗冲任不调型乳腺增生的效果与护理

穴位贴敷配合健乳灵方治疗冲任不调型乳腺增生的效果与护理

穴位贴敷配合健乳灵方治疗冲任不调型乳腺增生的效果与护理陈翠环;刘华【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and Jianruling Decoction on breast hyperplasia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imbalance of Chong-Ren meridian. Methods 62 cases of breast hyperplasia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imbalance of Chong-Ren meridian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3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treated with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and Jianruling Decoction, acupoint sticking nursing, diet nursing and mental nursing. The levels of sex hormone, pain de-gree, lump size and hardnes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E2 and PRL after treatment [(121.66±0.25) ng/L,(17.70±9.93)μg/L]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150.21±0.29) ng/L, (25.11±10.97)μg/L], progestogen [(18.37±7.75)μg/L] wa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12.25±6.05) μg/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Pain was relieved, lump size was shrinked and lump hardness was declined after taking treatment as well. Conclusion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and Jianruling decoction have the effect of regulat-ing the level of endocrines, relieving pain, declining the size and hardness of the lump, and promte health recovery on breast hyperplasia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imbalance of Chong-Ren meridian.%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健乳灵方治疗冲任不调型乳腺增生患者的效果及护理。

嗨!乳腺增生可以用艾灸治疗哈

嗨!乳腺增生可以用艾灸治疗哈

嗨!乳腺增生可以用艾灸治疗哈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本病既非炎症又非肿瘤,西医归因于内分泌紊乱,即雌激素含量相对或绝对增高, 乳腺组织某个部位或象限对雌激素敏感性增高;黄体酮相对或绝对降低;另外,循环血中催乳素异常升高也有可能是导致良性乳腺疾病发病原因之一。

中医则认为此病为本虚标实,归因于饮食偏嗜、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因素,随着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妇女患乳腺增生病的机率增加,患乳腺增生病的程度加重。

这些人的体质绝大多数属于阳虚肝郁。

那么阳虚肝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如果把阳虚肝郁的人比做一棵树,那么这棵树不是处于山的阴面就是被别的植物遮盖,不能很好的享受阳光。

光能体阴(不缺水)不能用阳(缺少阳光),就会造成树枝伸展不开,郁郁寡欢的一个状态,那就不能很好的光合作用么,就会有很多阴性的赘生物。

各位可以想想自己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工作,或者是在上夜班等等。

下图就是武功山(处于罗霄山脉末端和幕阜山脉以南),这里的地势不仅能遮挡强烈阳光,避免强大气流吹入,气温低、湿度大构成了灵芝、蘑菇等菌类极佳的生长环境。

中医认为阳气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和排出代谢废物的动力。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就是说阳气(与人体的关系),就像天和太阳的关系一样,(一旦人)损耗了他的(阳气),就会减少寿命。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注释上述话语的时候进一步说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认为阳气在人体生理功能中起主导作用,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

基于上述思想,他又指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临床实践中,我们都首先要求乳腺增生者改掉耗损阳气的生活作息方式。

比如:饮食冰冷、长期熬夜、夜间健身、房事过度、衣薄受寒等等都能耗伤阳气。

那么顾护和长养阳气,首先春夏季节不要吃冰冷食物;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不要露宿,睡卧凉席、石凳、湿地;不要出汗时对风纳凉或洗澡……这都容易损伤阳气。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化疗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极为重要。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采用艾灸加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程度及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不仅在临床疗效上有明显效果,而且能够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胃肠道反应。

结论: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来发挥作用。

这为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胃肠道反应;艾灸;穴位贴敷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调节人体气血等作用,已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穴位贴敷是一种针对特定穴位的贴敷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作用。

由于艾灸和穴位贴敷在调节人体功能、改善疾病症状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我们假设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可能对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有一定的疗效。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方法受试者纳入标准:1. 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2. 正在接受化疗治疗;3. 18-70岁的女性;4. 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存在其他重要器质性疾病;2.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3. 具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2021乳腺增生中医外治论文中的处方穴位总结范文3

2021乳腺增生中医外治论文中的处方穴位总结范文3

2021乳腺增生中医外治论文中的处方穴位总结范文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0%左右,而占全部乳房病的88.7%[1]。

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

患乳腺增生的患者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健康妇女高1.4~1.5倍,且成年女性该病患病率正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2],因此关注乳腺增生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女性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而引发的乳腺疾病。

治疗以口服激素为主,激素药物副作用大,服用疗程长,而且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

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疾病属于“乳癖”范畴,主要病因是由于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阻滞于经脉;经络以通为用,乳房经络闭阻而不通,则气机不畅,冲任不得灌养乳络,则导致乳房疾病的发生。

运用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治疗本病已取得确切疗效。

中医外治的方法包括:针刺、穴位埋线、按摩、乳房局部艾灸、中药外洗、中药贴敷、刮痧、拔罐等。

目前中医外治法根据经络学说中十四经及十二皮部的理论,通过刺激局部经络、腧穴或是经皮吸收药物可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从而更好地达到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效。

但是外治法中穴位繁多,各执一词,不乏有很多重复的穴位,因此,笔者通过收集近3年78篇乳腺增生中医外治论文,将其处方中的穴位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用穴规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2011年1月—2013年12月)。

以“乳腺增生”为关键词,二次检索“外治”。

所有文献均为国内外专业杂志公开发表的文献。

1.2纳入标准 1.2.1文献类型 文献必须是有治愈率,语言仅限于中英文。

1.2.2研究对象 纳入患者的诊断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O01.2-94)制定。

1.2.3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显效:肿块缩小或数量减少>1/2,乳痛明显减轻,偶有痛感,或仅有轻触痛;好转:肿块缩小或数量减少但<1/2,乳房疼痛及触痛均有所减轻;无效:肿块无变化或增大,而乳痛无明显减轻,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无缩小。

单桂敏:乳腺疾病艾灸调理效果好!

单桂敏:乳腺疾病艾灸调理效果好!

单桂敏:乳腺疾病艾灸调理效果好!乳腺增生也就是乳腺上皮增生,俗称“小叶增生”,它是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是一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病变;是以乳腺小叶和中段、末段导管的扩张、增生和囊性改变为主的一个过程。

【症状】1、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它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月经过去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本病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多在25-45岁最高。

3、肿块常为多发性,可见于一侧,也可见于双侧,可局限于乳f 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f。

4、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有囊性感,与皮肤和深层组织之间无粘连并可推动。

5、腋窝,肩背部偶有酸胀感,但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6、乳f疼痛与情绪和劳累程度有关。

7、偶伴有乳头溢液,溢液可为黄色,黄绿色或为无色浆液性。

【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f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

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

【灸法】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

10天为一个疗程。

用隔姜灸或艾条灸。

隔姜灸:切1元钱硬币厚度的姜片,用牙签扎上眼,然后上置艾状(底座大约2厘米左右,每次用3-4状)艾条悬灸: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灸盒温和灸,使其有热感。

软化结节,减轻症状。

【医解】《百症赋》云:“肩井乳痛而极效。

”女患有乳腺增生病时在该穴处有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且与此处施灸后诸多相应症状可随之减轻,证明肩井穴具有舒导肝胆郁结之气的作用。

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中医一般采用舒肝解郁、行气化痰的方法治疗。

另外,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

一旦患乳腺增生症,除了疼痛、肿块外,患者在情绪上必有烦躁,易怒,恐惧等,生理上有功能下降,如性功能淡漠,月经紊乱,体力下降。

也可以通过艾灸调整胃经、肝经、肾经和厥阴经经穴,配合中药活血化淤,理气疏肝,治疗一个月后,B超复查,看看是否有效果。

艾灸起泡是很正常的现象,可以继续艾灸,用温和灸的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直捣肿块局部的阿是通过温热刺激达到改善组织供氧、供血,改变体液成分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1 3 治 疗方 法 .
采用 国家 中医药管 理局 1 9 9 4年 发 布
《 中医病证 诊 断疗效 标 准 》 “ 癖 ” 中 乳 的诊 断 依 据 进 行
1 3 1 艾灸 仪 ..
针对 乳 腺 病 的病 因病 机 运 用 中 医辨
证 施治 的原 理 , 用特 定 的经络 和穴位 , 选 利用 艾绒 等 中 药 有效 成分 和磁 力线直 接作 用 于穴位 和病 灶处 。操作
2 3岁 , 龄最 大 5 年 6岁 , 均 年 龄 3 . 平 6 7岁 , 程 最 短 4 病
个 月 , 程最 长 1 病 3年 ; 灸 仪 配 合 中 药 治 疗 组 ( 6 艾 5
例 ) 照 , 龄最小 2 对 年 6岁 , 龄 最 大 6 年 0岁 , 均 年 龄 平
艾 灸仪 配合 中药 治疗 组 分 别 与艾 灸 仪 组 、 中药 组 比较 , x 经 检 验 , 分 别 为 6 2 5 P < 0 0 和 X . 1 6( . 5) 770 ( .2 9 P<0 0 ) 中药 组 与 艾 灸仪 组 之 间 经 统计 学 .5 , 检验 无 明显差 异 , 值 为 0 5 8 ( x . 5 8 P>0 0 ) 这 说 明 .5 , 艾灸 仪配 合 中药 治 疗 组 治 疗 效 果 明 显 优 于 其 它 两 组
通、 棱、 胡、 金) 三 柴 郁 煎水 内服 , 煎再 服 , 日一 剂 , 复 每 每1 5天为一 疗程 , 一般 用药 2~ 3个 疗程 。 13 3 艾灸 仪配 合 中药 .. 14 疗效 标准 . 即上述 两种方 法 的结合 , 先 用艾 灸仪 治疗后 , 给予 中药 内服 。 再 采用 《 医病 证诊 断 疗效 标 准 》 中 。显
次, 每次 3 0~4 mi, 用 3次 后 须 重 新 更 换 艾 炷 , 0 n使 每
天进行 一次治 疗 , 腺 增 生 范 围大 且 肿块 多者 可 增 加 乳
的表现 有乳 房胀痛 和 乳 内肿块 , 目前 西 医 对 本病 除 了 定 期 观 察 外 , 特 效 治 疗 方 法 。我 们 在 临 床 上 采 用 无 D J B型艾 灸仪 艾炷 穴位 配合 中药治 疗该 病 , 得较 A一 5 取 好 的效果 , 现报 告如 下 。
方法 : 者取坐位 , 择适 合患者 身材 的治疗器 ( 患 选 乳
罩 ) 专用 艾 炷 置 入 治 疗 器 的艾 腔 内按 实 , 将 防 止 将 再 交 叉 感染 片 ( 纺 布 ) 于 患者 胸 上 , 上 治 疗 器 , 无 垫 戴 再 把连 接线 插头 分别插 入 控 制 仪 输 出插 孔 中 , 电源 线 将
效: 乳房 疼痛及 肿 块 消失 。有效 : 房 疼 痛 减 轻 , 块 乳 肿 缩 小 。无效 : 乳房疼 痛及 肿块 没有 变化 。
2 结 果
10例 乳 腺 增 生 病 患 者 , 系 我 院 门诊 病 人 , 性 患 3 均 女 者 。随机 分 为 3组 , 灸仪 治 疗 组 ( 2例 ) 年 龄 最 小 艾 4 , 2 4岁 , 年龄 最 大 6 2岁 , 均 年 龄 3 . 平 9 8岁 , 程 最 短 2 病 个 月 , 程最长 1 病 2年 ; 中药 治 疗组 ( 2例 ) 年 龄最 小 3 ,
插头 插入 2 0 0 z 源 , 下 电源 开 关 , 通 电 源 , 2 V5 H 电 按 接
3 护 理 措 施
() 确诊 断, 据病 情制定合 理 的治疗 方案。 1明 根
目前专科 采 用 中药 综合 治疗 , 了突破性 进展 , 果更 有 效
d i 1 . 9 9 jis . 0 3 8 1 2 2 0 .9 o :0 3 6 / .sn 1 0 —9 4.01 . 2 0 2 文章 编 号 :0 38 1 2 1 )0 —3 40 1 0 .9 4( 0 2 -20 6 -2
乳 腺增 生病是 中青 年女 性 常 见 、 发 的 一种 乳 腺 多 组 织 的 良性 增生性 疾病 。本 病发 展缓 慢 , 病程 长 , 出 突

3 4。 6
光 明中医2 1 0 2年 2月 第 2 7卷 第 2期
C G C Fbur 2 1 . o 2 . JM M era 0 2 V l 7 2 y
艾 炷 穴位 配合 中药 治疗 乳 腺 增 生 病 临床 观察 及 护 理
谭 卉 妍
摘要: 目的 观察 D J B型艾灸仪艾炷穴位配合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随机将 10例患者分为艾 A. 5 3 灸仪配合中药治疗组(6 , 5 例)艾灸仪治疗组(2 , 4 例) 中药治疗组(2例) 治疗 1 3 , 5天为一疗程, 共三个疗程。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 分别为 8.%、 .%、25 经统计学分析, 75 6 0 6 .%, 9 艾灸仪艾炷穴位配合 中药治疗组效果明显, 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9 P< 00 ) .5 。结论 艾灸仪配合中药组治疗乳痛和乳房肿块消失快, 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中药治疗及单用艾灸仪治疗。 关键词: 艾灸仪艾炷; 穴位; 乳腺增生病; 艾灸疗法; 护理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病例 资料 . 从 20 0 2年 1 2月 ~ 0 3年 6月 , 20 收集
1 , 次 每次施 灸 3 4 m n 1 为一个 疗程 , 0~ 0 i ,5天 一般 做 2

3个 疗程 为 限。
1 3 2 中药治 疗 ..
用健 乳 1方 ( 鹿角霜 、 补骨 脂 、 路 路
( 表 1。 见 )
表 1 三 组 疗 效 比较 表 ( , ) n%
3. 8 3岁 , 病程 最 短 2周 , 程 最 长 1 病 0年 。发 病 部 位 : 乳房 单 侧 5 例 , 侧 7 1 双 9例 。各组 间基 线特 征 无 统计 诊断 标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