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前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

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目录

1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6)

2.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6)

2.1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6)

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7)

2.2.1确定筒体内径 (7)

2.2.2 确定封头尺寸 (7)

2.2.3 确定筒体的厚度Hi (8)

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8)

2.4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9)

2.4.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9)

2.4.2 按内压对圆筒和封头进行强度计算……………………………………

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强度校核 (10)

2.4.4 夹套厚度计算 (11)

2.4.5 水压试验校核计算 (11)

3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12)

3.1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结构设计 (12)

3.2 搅拌轴设计 (13)

4 反应釜的传动装置 (14)

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 (14)

4.2 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 (14)

4.3 凸缘法兰 (15)

4.4 安装底盖……………………………………………………………………

4.5 机架 (15)

4.6 联轴器 (16)

5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 (16)

6 反应釜的其他附件 (16)

6.1 支座 (16)

6.2人孔 (17)

6.3 设备接口 (17)

7 反应釜的装配图 (17)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目的:把所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及相关知识,在课程设计中综合运用,把化工工艺条件与化工设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巩固

和强化有关机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有较精确的设计内容和步骤,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是设计计算的整理和总

结,是审核设计的技术文件之一。主要内容有: 1 . 目录; 2 .

设计任务书; 3.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4. 各部分结构尺

寸的确定和设计计算; 5. 设计小结; 6. 参考资料。)CAD

图纸一张,用A2纸打印。

设计内容:设计一张带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第三组组长:张定成

设计人:张定成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一个夹套反应釜主要有搅拌容器、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座、人孔、工艺接管等一些附件构成。而搅拌容器又可以分为罐体和夹套两部分。搅拌装置分为搅拌器和搅拌轴,根据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本次设计搅拌器为浆式搅拌器;考虑到机械轴封的实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所以轴封采用机械轴封。

在阅读了设计任务书后,按以下内容和步骤进行夹套反应釜的机械设计。

(1)总体结构设计。根据工艺的要求,并考虑到制造安装和维护检修的方便来确定各部分结构形式。

(2)搅拌器的设计。

①根据工艺参数确定各部几何尺寸;

②考虑压力、温度、腐蚀因素,选择釜体和夹套材料;

③对罐体、夹套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校核;

(3)传动系统设计,包括选择电机、确定传动类型、选择联轴器等。

(4)决定并选择轴封类型及有关零部件。

(5)绘图,包括总图、部件图。

(6)编制技术要求,提出制造、装配、检验和试车等方面的要求。2.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反应釜是有罐体和夹套两部分构成,罐体是反应的核心,为物料完成搅拌过程提供一个空间。夹套为反应的操作温度提供保障,是一个套在罐体外的密封空间容器。

2.1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罐体采用立式的圆筒形容器,有筒体和封头构成。通过支座安装在基础平台上。封头一般采用椭圆形封头。由于筒体内径Di<1200mm,因此下封头与筒体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而为了拆卸清洗方便,上封头采用法兰与筒体连接。

夹套型式与罐体大致一致。

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2.2.1确定筒体内径

一般有工艺条件给定容积V、筒体内径D

i

估算:i

D?

式中i为长径比即:

i

i

H

i

D

=

,有表4-2选取。根据题意取i=1.0,

已知V=1.0,则D i =1084mm, 将D i 圆整到公称直径系列,则D

i =1000(mm).

2.2.2 确定封头尺寸

(1)椭圆封头选取标准件,它的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标准椭圆封头尺寸见附表4-2.即DN=D i =1000(mm )

曲边高度 h i =250mm 直边高度h2=25mm 容积V=0.1505m3 (2)封头厚度计算

由公式

[]

D i 20.5c t

c

p s p σ

?=

-

其中P c =0.2 []t

σ =113MP (由参考文献附表9查的) 封头焊接采取双面焊、全焊透,局部无损伤 ,则φ=0.85 计算S=0.7×1400/(2113×0.85-0.5×0.7)=5.1 mm 由参考文献一 表4-9查得:负偏差 C1=0.5mm 由参考文献一表4-11查得:腐蚀裕量C2=1.5mm 计算名义厚度 Sn=S+C1+C2+Δ=5.1+1.5+0.5+0.9=8mm 故封头厚度取8mm

(3)由于S<10mm 则封头的直边高度 h 2 =25mm 有附表4-2 知封头内表面积A=2.2346m 2 容积V=0.3977m 3 2.2.3 确定筒体的厚度H i

反应釜容积V 通常按下封头和筒体两部分容积之和计算。则筒体高度Hi 按下式计算并进行圆整:Hi=(V -V 封)/V im 式中V 封 ------------封头容积:0.3997 m 3

V im ------------1m 高筒体容积(见附表4-1):V im =1.539 m 3 /m 得 Hi= (2.5-0.3977)/1.539=1.3660m 圆整后的Hi=1.4m=1400mm 按筒高圆整后修正实际容积:

V= V im×H i + V封=1.4*1.539+0.3977=2.55 m3 >2.5 m3

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夹套和筒体的连接常焊接成封闭结构,夹套的结构尺寸常根据安装和工艺两方面的要求而定。夹套的安装尺寸见图4-6,夹套内径D2可根据筒体内径D1按表4-3选取:D2 =D1+100=1500mm

夹套下封头型式同筒体封头,直径D2与夹套筒体相同。

夹套高H2有传热面积而决定,不能低于料液高,

装料系数: y=操作容积/全容积=2÷2.5=0.8

夹套高H2 计算:H2 = (ηV-V封)÷V im 代入数值计算

得:H2 =1.04 m

夹套所包围的罐体的表面积,一定要大于工艺要求的传热面积F,即:

F封+F筒>=F 其中 F筒=H2 ×F1m

故 F封+F筒=2.2346+4.40×1.04=7.07>=7㎡

所以换热要求满足。

筒体和上封头的连接采用甲型平焊法兰连接,选取凹凸密封面法兰,其尺寸见附图4-2,主要尺寸有附表4-4查的,其中:

D=1530mm D1=1490mm D2=1455mm D3=1441mm

D4=1438mm S=46mm d=23mm

2.4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夹套反应釜几何尺寸确定后,要根据已知的公称直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进行强度计算确定罐体及夹套的筒体和封头的厚度。

2.4.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强度计算中各参数的选取及计算,均应符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

圆筒为正压外带夹套时:当圆筒的公称直径DN>=600㎜时,被夹套包围部分的圆筒分别按内压圆筒和外压圆筒计算,取其中较大值,其余部分按内压圆筒设计。

2.4.2 按内压对圆筒和封头进行强度计算 (1)筒体强度计算

已知:Tc=110℃ Pc=0.7Mpa []

113t

M pa

σ= φ= 0.85

[]

5.12i t

PcD S m m

σ

?

=

=

负偏差 C2=1.5mm 腐蚀裕量 C2=1.5㎜

名义厚度 Sn=S +C1+C2+Δ=8㎜ (2)封头厚度计算

[]

5.120.5i

t

PcD S mm

Pc

σ

?=

=- 同理

名义厚度 : Sn=S +C1+C2+Δ=8㎜ 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强度校核 (1)筒体图算法 由于D 0/Se>=20

① 假设 Sn=14mm 令Se=Sn-2=12mm D 0=D i +2Sn=1428mm

② 则 L/D 0=1400÷1428=0.98 D 0/Se=119 D 0>20 ③ 查图5-5得 A=0.0012

④ 查图5-7 由于Tc =<140℃ 则B=125Mpa 计算许应外压力[p] [p]=B/( D 0/Se)=1.05Mpa 所以 [p]>=p c 故筒体厚度Sn 2取14mm 由Sn 1=8mm=< Sn 2=14mm 封头厚度确定为14mm (2)外压封头强度计算

①设封头的厚度 Sn=14mm 计算有效厚度Se=Sn-C=12mm R 0=K 1D 0 式中K 1 =0.9 D 0 =Di+2Sn=1428mm R 0 =0.9×1428=1285mm ② 计算系数A

0.1250.0011

A R Se

=

=

③查参考文献[1]中图5-8 T=<150℃ 查的系数B=120Mpa

B [p]=

10M pa

R Se =

[p]>p c 所以封头厚度确定 Sn=14mm 2.4.4 夹套厚度计算 (1)夹套筒体部分厚度计算 由 P c 2=0.9Mpa T c 2

=<140℃ []

113t

M pa

σ= φ=0.85

2227.032[]c t

p D m m

S σ?

=

=

负偏差 C 1=0.5mm 腐蚀裕量 C 2=1.5mm 则 Sn 2=S 2+C 1+Δ=10mm (2)夹套封头厚度计算

22

227.02[]0.5c t

c

p D m m

p S σ?=

=- 同理 :

则 Sn 2=S 2+C 1+Δ=10mm 2.4.5 水压试验校核计算

夹套反应釜应对罐体和夹套分别进行水压试验,并校核圆筒应力σT (1) 罐体水压试验

由于[σ]≈[σ]t

故 p T =1.25p=1.25Pc=0.875Mpa

()

61.72T T p Di Se M pa

Se

σ+=

=

材料屈服点应力 σs =235Mpa

0.9 σs φ=179.8Mpa T

σ ≦0.9 σs φ 所以罐体水压试验强

度足够

(2)由于[σ]≈[σ]t

故 p T =1.25p=1.25P c2=1.125Mpa

22

(2)

1062T T p D Se M pa

Se σ+=

=

材料屈服点应力 σs =235Mpa

0.9 σs φ=179.8Mpa T

σ ≦0.9 σs φ 所以夹套水压试验强

度足够

3 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搅拌装置由搅拌器、轴及其支撑组成。搅拌器的形式很多,根据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本次设计采用的是浆式搅拌器。其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搅拌器直径、搅拌器与搅拌轴的连接结构。、进行搅拌轴的强度设计和临界转速校核、选择轴的支撑结构。

由表4-4 查的D1/D J取1.25:1—2:1 H0/D J=1:1—2:1

有实际情况取D1/D J=1.5:1 H0/D J=1:1

则:搅拌器直径 D J=900mm

液面高度: H0=900mm

3.1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结构设计

桨式搅拌器结构如图4-7所示,其桨叶为两叶。轴转速为50r/min ,采用双层桨安装。搅拌器与轴的连接常用螺栓对夹。器主要尺寸有表4-5查的:

d J=900mm d=50mm

螺栓:d0 :M16 数量 4 螺钉:d1 :M16 数量 1

S=16 b=90 c=150 m=110 f=45 e=5

3.2 搅拌轴设计

搅拌轴的机械设计内容同一般传动轴,主要是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1)搅拌轴的材料:选用 Q 235-A

(2)搅拌轴的结构:用实心直轴,因是连接的为桨式搅拌器,故采用光轴即可。

(3)搅拌轴强度校核

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是: []m ax k

p

T W

θττ≤=

(参考文献

1.公式9-5)

对Q235-A [τ]k =12~20Mpa 对实心轴 Wp=πd 3

/16=24531mm 3

T θ=9.55×106 p/n=133700N ?mm

则: 5.5[]m ax M pa k

ττ≤= 故 d=50mm 强度足够

(4) 搅拌轴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一般搅拌轴要求运转平稳,为防止轴的弯曲对轴封处的不利影响,因此轴安装和加工要控制轴的直度。 当转速 n<100r/min 时直度允许误差:1000:0.15。

轴的表面粗糙度可按所配零件的标准要求选取。 (5) 搅拌轴的支撑

一般搅拌轴可依靠减速器内的一对轴承支承。当搅拌轴较长时,轴的刚度条件变坏。为保证搅拌轴悬臂稳定性,轴的悬臂长L1,轴径d 和两轴承间距B 应满足以下关系:L1/B ≤4―5; L1/d ≤40―50 搅拌轴的支承常采用滚动轴承。安装轴承处的公差带常采用K6.外壳孔的公差带常采用H7 。安装轴承处轴的配合表面粗糙度Ra 取0.8 ~ 1.6 外壳孔与轴承配合表面粗糙度Ra 取1.6

4 反应釜的传动装置

反应釜的搅拌器是由传动装置来带动。传动装置设置在釜顶封头的

上部,其设计内容一般包括:电机;减速机的选型;选择联轴器;选用和设计机架和底座等。

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

设备选用电机主要是考虑到它的系列,功率,转速,以及安装形式和防爆要求等几项内容。最常用的为Y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机功率必须满足搅拌器运轴功率与传动系统,轴封系统功率损失的要求,还要考虑到又时在搅拌过程操造作中会出现不利条件造成功率过大。

电机功率可按下式确定:

m d

P P P

η

+

=

式中:p=1.4KW η=0.95 ~0.96 (有表4-8选取)

设计采用机械轴封,功率消耗小,P m=0.6KW

则: P d=2.2KW

4.2 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

反应釜的立式减速机的选用根据:轴转速 n=50r/min 电机功率为2.2KW

查表 4-11 可选:BLD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其尺寸从HG 5-745-78 标准中选取。

由表4-11 选的:电动机功率为 2.2kw 转速为 1430r/min

查附表5-4 选取电动机型号为:Y112M-4 额定功率为4KW

满载转速为1440r/min

4.3 凸缘法兰

凸缘法兰一般焊接于搅拌器封头上,用于连接搅拌传动装置。设计采用R型突面凸缘法兰,其形式见附图4-4,其尺寸有附表4-6查找。

选择R型突面凸缘法兰,其尺寸如下:DN=400mm d1=410mm d2=565mm k=515mm d3=430mm d4=455mm

螺栓数量:16 ,螺纹:M24 。质量:46Kg

4.4 安装底盖

安装底盖采用螺栓等紧固件,上与机架连接,下与凸缘法兰连接。是

整个搅拌传动装置与容器连接的主要连接件。设计选取了RS型安装底盖。

其主要尺寸查图4-15和附表4-7 和4-8,内容如下(单位:mm):DN=400,

d2=565 k=515 d5=16-26 d6=415 s=50 d9=176 k2=210 d10=8-M16 4.5 机架

机架是安装减速机用的,它的尺寸应与减速机底座尺寸相匹配。其选

用类型有三种,本次选用无支点机架。

常用的无支点机架见附图5-1,尺寸见附表5-6.

选用WJ90型无支点机架,H1=40mm H2=25 H3=7 H4=8 D1=400

D2=450 D3=490 D4=430 D5=515 D6 =565 H=660 质量:170Kg

4.6 联轴器

常用的电机和减速机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及传动轴与搅拌轴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联轴器连接的。常用的类型很多,选取刚性凸缘联轴器。主

要尺寸以及型式见附图5-5,尺寸见附表5-10. 选用GT-45 质量:17K g.

5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

轴封式搅拌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保证搅拌设备内处于

一定的正压和真空状态以及防止物料溢出和杂质的掺入。鉴于搅拌设备以

立式容器中心顶插式为主,很少满釜操作,轴封的对象主要为气体;而且

搅拌设备由于反应工况复杂,轴的偏摆震动大,运转稳定性差等特点,故不是所有形式的轴封都能用于搅拌设备上。

反应釜搅拌轴处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常用的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形式。他们都有标准,设计时可根据要求直接选用。

这次设计选用机械轴封。

机械轴封是一种功耗小,泄露率低,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转轴密封。主要用于腐蚀、易燃、易爆、剧毒及带有固体颗粒的介质中工作的有压和真空设备。

由于机械轴封的结构形式很多。且大都有标准。附图5-9和附表5-15给出了202型标准机械密封结构及尺寸。

6 反应釜的其他附件

6.1 支座

夹套反应釜多为立式安装,最常用的支座为耳式支座。标准耳式支座(JB/T 4725-92)分为A型和B型两种。当设备需要保温或直接支撑在楼板上时选用B型,否则选择A型。

设计中选取B型,支座数为4个。允许载荷为100KN 型式见附图4-9 ,尺寸见附表4-9.

支座质量为:28.7Kg 地脚螺栓: M24.

6.2人孔

人孔的设置是为了安装、拆卸、清洗和检修设备内部的装置。

设备的直径大于900mm,应开设人孔。人孔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圆形人孔制造方便。应用较为广泛。人孔的大小及位置应以人进出设备方

便为原则,对于反应釜,还要考虑搅拌器的尺寸,一便搅拌轴及搅拌器能通过人孔放入罐体内。其主要尺寸见附表4-11 ,型式见附图4-11.

密封面型式:突面(RF型)公称压力:1.0Mpa 公称直径:DN=450mm 总质量:125Kg 螺柱:20个螺栓:40个。螺柱:M24-125

6.3 设备接口

化工容器及设备,往往由于工艺操作等原因,在筒体和封头上需要开一些各种用途的孔。

接管和法兰是用来与管道和其他设备连接的。标准管法兰的主要参数是公称直径和公称压力。管子的公称直径和与钢管的外径的关系见表4-13.

接管的伸长度一般为从法兰密封面到壳体外径为150mm。

液体出料管的设计主要从无聊易放尽、阻力小和不易堵塞等原因考虑。另外还要考虑温差应力的影响。

7 反应釜的装配图

附图一

参考文献

[1]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

[2] 吴宗泽,机械设计师手册﹙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

[3] 吴宗泽,机械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7

[4] 余国琮,化工机械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5

[5] 魏崇光、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3

[6] 巨勇智、勒士兰,过程设备机械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 005,4

[7] 朱有庭、曲文海、于浦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8]汤善甫、朱思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2

[9] 董大勤、袁凤隐,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使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

[10] 周明衡、常德功,管路附件设计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11] 刘湘秋,常用压力容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

[12] 叶君,实用紧固件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鸣谢

在为期两周的设计里,在此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感谢徐宏斌老师,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给予我们的指导,由于是初次做化工设备机械设备课程设计,所以,再设计整个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不知该

筒形件一次拉深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2) 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4) 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4) Ⅱ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5) Ⅲ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6-7 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8) Ⅰ确定模具类型机结构形式 (8) 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8) 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9) Ⅳ模具零件的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 Ⅴ冲压设备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Ⅶ模具装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31 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 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 处理含苯煤气2000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 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塔径的计算; ③其他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 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 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 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 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 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材料成型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Molding Process) 课程代码:(07310060) 学分:6 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 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与培养计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材料成型工艺》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及焊接成型的工艺原理、方法、特点、质量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质量控制、适用范围等。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实际经验、工程技术及其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系统学习,在掌握成型工艺过程基本规律及其物理本质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零件需求,灵活选择和全面分析成型工艺、完成合理的工艺设计;同时,针对成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到解决措施,消除和减少工件质量缺陷; 本课程以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等作为理论基础,主要应用物理冶金、化学冶金、成形力学理论,系统阐述金属材料成型工艺过程的相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规律、形成机制;同时,还汇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经验和实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金属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1. 掌握铸造成型、冲压成型和焊接成型工艺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原理; 2. 掌握各种成型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能够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选择高效、优质低成本的成型工艺方法;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内容:1、编制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要求:(1)进行工艺性分析 (2)制订工艺规程 2、任选一模具装模图(附图)制订 其装配工艺规程(必做)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目录 一、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1 二、导套的加工工艺规程————————————3 三、上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6 四、下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8 五、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0 六、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2 七、典型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4 八、凹凸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6 九、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8 十、模具装配图————————————————20

一、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 导柱(20钢渗碳58-62HRC) 1.导柱的作用 导柱是磨具上的导向零件。与导套配合,起导向和定位作用。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导柱与导套滑动配合以保证凸模与凹模工作时有正确的位置,为了保证良好的导向作用,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小于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一般采用H7/h6,精度要求高时采用H6/h5,导柱与下模座采用H7/r6过盈配合。 为了保证导向精度。加工时除了使导柱导套精度符合要求外,还应满足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即两个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导套外圆与内孔表面的同轴度。 2.导柱的工艺性分析 1)几何形状 有同轴不同直径的外圆、倒角、退刀槽组成。 2)技术要求分析 ⑴导柱配合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⑵导柱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 ⑶导柱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硬度:HRC50-55 3)加工表面分析 φ32r6:Ra0.4——精磨才能达到要求 φ32h6:Ra0.1——圆柱度0.006—研磨才能达到要求 φ32h6:精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

(完整版)(第三部分)制浆造纸行业工艺流程

二、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1、制浆工艺流程 (1)植物纤维原料制浆(木浆、非木浆)工艺流程 说明:纤维离解对化学法制浆工艺是蒸煮过程,对机械法制浆工艺是粗磨过程,对化机法、半化学法制浆工艺是化学预处理过程和磨浆过程。 (2)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 2、造纸工艺流程

说明:①造纸机的干部和湿部都要有损纸回抄过程;②以上工序可以根据制浆造纸企业制造方法、产品品种和档次的不同有所增加或删减。 三、制浆造纸工序规程 1、原料场 (1)植物纤维原料贮存 原料场管理规程的重点是防火、防雷击、防自燃、防水、防潮、防霉变。 2、备料工序 木材、竹材要制成合格的木片、竹片,禾草要制成合格的草段,并筛选去杂质。该工序主要设备有剥皮机、除节机、削片机(或切草机、切苇机、切竹机等)、筛选

净化设备和输送机等,设备要高效率、低能耗、低噪音。 3、纤维解离工序 热磨机械制浆(TMP)、化学热磨机械制浆(CTMP)和半化学制浆(SCP)一般要用连续式设备,化学制浆可以用连续式的设备也可以用间歇式设备(立式蒸煮锅)。使用间歇设备时,提倡使用具有节约纤维资源、能源和产品质量优良的置换蒸煮(RDH)和冷喷放工艺。 4、黑液提取、碱回收和综合利用工序 黑液提取工序规程要达到以尽量高的浓度和温度把黑液提取出,获得较高的黑液提取率和碱回收率。 5、洗涤、筛选、净化、漂白和漂后洗涤浓缩工序 洗涤、筛选、净化、漂白和漂后洗涤浓缩工序在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用水和排水量最大,提倡该工段使用逆流洗涤工艺,以利节水减排。 6、漂白工序 漂白工序提倡采用无元素氯漂白(ECF)和全无氯漂白(TCF)。 7、精磨和贮浆工序 精磨(特别是粘状打浆)是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能耗最大的工序,提倡使用生产效率高、能耗小、噪音小、占地面积小的圆盘磨浆机或锥型精浆机等连续磨浆设备,不使用槽式打浆机(包括粘状打浆);提倡增加贮浆槽(池)容积。 8、配浆和调料工序 调配纸浆(将不同品种的纸浆混合),添加化学品、助剂和填料(含添加顺序和搅拌、停留时间等)要制订有工艺操作规程。 9、提浆工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水吸收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学院河南城建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王要令 班级 1014112 姓名喻宏兴 学号 101411252 2013年 12月24日

附: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 年处理量为吨氨气吸收塔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600m3/h,其中含空气为94%,氨气为6%(体积分数,下同)。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塔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 倍【20℃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2) 工艺操作条件 ①操作平均压力:常压; ②操作温度:t=20℃; ③每年生产时间:7200h; ④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规格:DN50 (3)设计任务 1.填料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设计与计算; 3.填料吸收塔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4.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6.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0. 前言 (5) 1. 设计方案简述 (5) 1.1 设计任务的意义 (5) 1.2 设计结果 (5) 2. 工艺流程简图及说明 (7) 3. 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8) 3.1 液相物性数据 (8) 3.2 气相物性数据 (8) 3.3 物料计算 (8) 3.4 平衡曲线方程及吸收剂用量的选择 (9) 3.5 塔径的计算 (10) 3.6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1) 3.7 填料层压降计算 (14) 4. 附属设备计算及选型 (15) 4.1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5) 4.2 填料支承装置 (15) 4.3 填料压紧装置 (15) 4.4 液体再分布装置 (16) 4.5 塔顶除沫装置 (16) 4.6 塔附属高度及塔总高的计算 (16)

高聚物成型工艺学课设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任务 (3) 1.3 ABS塑料简要概述及研究意义 (3) 1.4 ABS的燃烧机理 (4) 1.5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4) 第二章制备阻燃ABS原料的选取及配方设计 2.1 主要原料的选取 (6) 2.2 助剂的选择 (7) 2.3 配方设计 (7) 第三章生产中物料相关计算 3.1物料衡算内容及选定基准 (8) 3.2物料衡算相关计算 (8) 3.3物料衡算流程图 (11) 第四章生产设备的选型 4.1设备选型的原则及其分类 (12) 4.2设备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3) 4.3 定性设备的选取 (13) 4.3.1 储罐的选取 (13) 4.3.2 自动配料秤的选取 (15) 4.3.3 高速搅拌机的选取 (16) 4.3.4 失重式喂料机 (17) 4.3.5 仓壁振动器的选取 (17) 4.3.6 挤出机的选取 (18)

4.3.7 水槽的选取 (19) 4.3.8 风力吹干机的选取 (20) 4.3.9 切粒机的选取 (20) 4.3.10 振动筛的选取 (21) 4.3.11设置搅拌槽混匀前、后期物料 (21) 4.3.12 烘干机的选取 (21) 4.3.13 台秤的选取 (22) 4.3.14 打包机的选择 (23) 第五章阻燃ABS树脂生产工艺流程 5.1 概述 (24) 5.2 生产方法的确定 (24) 5.3 工艺流程 (24) 5.3.1 工艺流程 (24) 5.3.2 造粒方法 (25) 5.3.3 物料输送方式 (25) 设计体会 (26) 参考文献 (27)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为:年产1000吨阻燃ABS树脂成型工艺设计。 1.2设计任务 (1)生产方法论证; (2)阻燃ABS树脂配方的确定; (3)挤出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挤出设备选型、挤出成型工艺参数设计; (4)工艺流程图纸1张; (5)设计说明书1份; 1.3ABS 塑料简要概述及研究意义 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树脂是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因而能表现三种组分之间的协同性能:丙烯晴组分在ABS中表现的特性是耐热性、耐化学性、刚性、抗拉强度,丁二烯表现的特性是抗冲击强度,苯乙烯表现的特性是加工流动性,光泽性。这三组分的结合,优势互补,使ABS树脂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刚性好,冲击强度高、耐热、耐低温、耐化学药品性、机械强度和电器性能优良,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流动性,易于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好,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涂金属、电镀、焊接和粘接等二次加工。ABS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SAN,BS的各种性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 ABS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在ABS消费结构中主要是家用电器、机械配件、办公用品和用具等。主要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电话、吸尘器等,此外还有汽车、摩托车和管道等。上述用途中ABS主要做内外壳体、支撑和各种零配件。同时在通讯器材、商品器材、文教娱乐用品及建材的需求前景也十分看好。ABS树脂已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工程塑料。但ABS氧指数

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doc

设计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初步分析 1.零件图样分析 1)两个mm 024 .0011.060++φ的同轴度公差为mm 02.0φ 2)mm 05.004.54+φ与mm 024 .0011.060++φ同轴度公差为mm 02.0φ 3)mm 021.0002.080++φ与mm 024 .0011.060++φ同轴度公差为mm 02.0φ 4)保留两端中心孔 5)调质处理28—32HRC 6)材料45 2.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3.工艺分析 1)该铀的结构比较典型,代表了一般传动轴的结构形式, 其加工工艺过程具有普遍性。 在加工工艺流程中,也可以采用粗车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 2)图样小键槽未标注对称度要求.但在实际加工小应保证 mm 025.0±的对称度。这样便于与齿轮的装配,键槽对称度的 检查,可采用偏摆仪及量块配合完成,也可采用专用对称度检具 进行检查。 3)输出轴各部向轴度的检查,可采用偏摆仪和百分表综合 进行检查。

二、工艺设计 该步骤主要拟定工艺路线,并对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进行选择,以及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1、定位基准的选择 ①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有如下四点要求,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便于工件装夹原则,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 该轴选取左端为粗基准,便于装夹。 ②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有如下五条原则,基准重合原则,统一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便于装夹原则。 该轴在精车加工中选取两端和与其对应的中心孔为精基准,采用互为基准原则,提高轴的同轴度,在磨削加工过程中,采用两顶尖为精基准,保证该轴各轴段的同轴度要求。 2、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加工表面、零件材料和加工精度以及生产率的要求,考虑现有工艺

国内外制浆造纸工艺研究报告现状与发展趋势

……大学 制浆造纸结课论文 题目:国内外制浆造纸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案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化工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评阅人 学号 2018年11月25日

国内外制浆造纸工艺的研究趋现状与发展趋势 …… <……) 摘要: 当前我国的制浆造纸业发展速度飞快,随着纸和纸板等产品生产量的不 断增长,我国制浆造纸机械制造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制浆造纸机械 制造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全行业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完善技术研发 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大中型制浆造纸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从而取得了 良好的发展。许多国际知名的造纸装备、化学品、造纸织物和商贸服务等跨国 公司都在我国设有业务机构,有些还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制浆造纸工艺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分析了我国发展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以及其原因,指出了将来的发展趋势。相关先进制浆造纸装备的制造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缩小该行业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差距。 关键字:制浆造纸发展趋势工艺设备 前言 随着人们对纸和纸板及其制品品种多样化的要求和消费量日益增长, 造纸工业面临的主要间题仍是纤维原料的来源, 节约能源,降低污染, 设备的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等[1]。造纸工业只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制浆技术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也无不紧紧围绕上述问题而发展着。中国的市场经 济发展很快,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印刷、包装、新闻出版 和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工业用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的造纸工业产 能正处于迅速上升的阶段,在全球中国是纸和纸板领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名称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概述 (6) 2.1乙醇的性质及质量标准 (6) 2.1.1物理性质 (6) 2.1.2化学性质 (6) 2.1.3生化性 (6) 2.1.4质量标准 (6) 2.2乙醇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史 (7) 2.2.1乙醇生产的意义 (7) 2.2.2乙醇生产的发展 (7) 2.3乙醇的应用领域 (8) 2.4主要生产工艺 (8) 2.5 乙醇发酵常用的微生物 (10) 3 乙醇发酵工艺 3.1 乙醇发酵分类 (10) 3.2 操作要点 (12) 3.3 结果 (12) 4 参考文献 5 感谢

1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细化工是化学或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把基础知识用于具体化工生产的一个专业体现。而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是继前面专业课之后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进行的一次实践,它犹如学生搞毕业设计那样的一次“预演习”,无疑对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设计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些毕业前只搞毕业论文不搞毕业设计的学生,是使他们得到工程师训练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以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抗静电剂、热稳定剂、纳米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精细化工研究领域为基本方向,相应的组别选择相应的方向中具体的精细化学品作为设计目标,进行合成设计。 设计题目举例:

1.3 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对所选择的设计目标做出文献综述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要求为: 1、查阅至少四篇相关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设计相应的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要求画出具体的设计工艺及参数,要求工艺及方案合理可行; 3、课程设计期间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1.4 设计数据基础 可查相关教材或工具手册 1.5 工作计划 1、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3天); 2、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工艺设计(5天); 3、校核验算,获取最终的设计结果(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绘制工艺流程图(3天)。 1.6设计成果要求 1、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等最终提供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稿及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案资料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外壳注塑成型模具设计 姓名: 施春猛 班级: 11级模具(1)班 学号: 2011061486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 尹甜甜 目录

设计任务书……………………………………………………………………………………..…… 1. 工艺分析……………………………………………………………………………………........ 1.1 塑件材料分析…………………………………………………………………………… 1.2 注射工艺规程编制…………………………………………………………………… 1.2.1 工艺过程…………………………………………………………………………… 1.2.2 确定型腔数目…………………………………………………………………… 1.2.3 塑件体积计算…………………………………………………………………… 1.2.4 型腔型芯尺寸确定…………………………………………………………… 1.2.5 初选设备及工艺参数确定…………………………………………….…2.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确定…………………………………………………………. 2.1分型面设计……………………………………………………………………………… 2.2 型腔排布…………………………………………………………………………………. 3.浇注系统设计……………………………………………………………………………… 3.1 主流道设计……………………………………………………………………………... 3.1.1 浇口套的结构设计……………………………………………………….. 3.1.2 浇口套的尺寸确定…………………………………………………..……. 3.2 分流道设计……………………………………………………………………………… 3.3 浇口设计…………………………………………………………………………………… 3.4 流动距离比校核……………………………………………………………….………4.模架选用………………………………………………………………………………………… 4.1 模具整体结构分析…………………………………………………………………… 4.2 模架确定……………………………………………………………………………..………

模具制造工艺设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2 1.1零件结构分析 2 1.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2 第二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3 2.1毛胚类型的确定 3 2.2毛胚结构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3 2.3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4工艺方案的确定 4 第三章、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4 第四章、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5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9总结10参考文献10

引言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及结构分析 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等机械性能要求、结构分析等。 工艺规程设计 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毛坯尺寸和公差等零件锻件图的确定。 毛胚制造工艺设计。 加工余量及切屑用量的设计 电火花线切割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包括对零件的铣削和磨削,零件的孔隙加工及工序内容的确定。 工序卡 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根据前述各项内容以及加工简图,一并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中。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分析 1.零件结构形状分析 该零件从形体上分析其总体结构为平行六面体,上表面有4个直径为8,2个直径为6的凹模通孔,中间为下凹的型腔,因此其结构形状较简单。 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如图可知,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外形尺寸也不大。要求的尺寸标注采用统一的基准即设计基准,零件内腔各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下凹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另外,该零件有一个固定孔,其精度要求Ra为0.4,平面部分位Ra0.8。

现代造纸工艺流程

现代的造纸工艺流程 1.制浆段: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洗涤筛选→浓缩或抄成浆 片→储存备用 2.抄纸段: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配制各种添加剂→纸料的混合→纸料 的流送→头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成纸 3.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干燥→卷取→再卷→超级压光 4. 加工段:复卷→裁切平板(或卷筒)→分选包装→入库结束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 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 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 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 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 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 a.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d.压光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 70%,此时已无法

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e.卷纸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g.裁切、选别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精细化工课程设计

1. 产品介绍: 1.1.产品简介: 液体洗衣剂,顾名思义是一种物理存在形态为液体的洗衣用洗涤剂,是进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洗衣剂。由于液体洗衣剂具有的在冷水中易溶,易分散,在洗衣机的分配器中不宜结块等优点,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而走向消费者市场。 1.2发展趋势: 最初开发重垢液洗剂 (HDL) 主要是对衣物进行预处理 , 后来发展成为与洗衣粉并列的剂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 ,促使洗涤用品也在不断更新变换 ,目前洗涤用品正朝着浓缩化 ,低温化 ,加酶化 ,专业化 ,无磷化及易生物降解等方向发展。 1.3产品优势: 相较于其它洗衣剂,如肥皂、洗衣粉等,该产品具有易于用瓶盖计量、冷水中易溶、易分散、去污力强、用量少、对皮肤温和、不损伤衣物、易生物降解、稳定性好等特点 ,适应于洗涤棉麻 、化纤 、混纺等衣物,可在各种水质中使用 。 2.文献综述: 2.1洗衣剂产品概述: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现行洗衣剂产品的种类主要分为皂基洗衣剂、粉状洗衣剂和液体洗衣剂三大类。其中皂基洗衣剂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洗衣剂,以肥皂为主要代表。肥皂是最古老的洗衣产品,在烷基苯磺酸钠(ABS)出现之前一直统治着全球的洗衣剂市场。直到20世纪40年代,研究发现ABS 与三聚磷酸钠存在显著的协同去污作用,使得洗衣粉的性能明显超越了肥皂,然后,洗衣粉迅速取代肥皂,成为最主要的洗衣剂。洗衣粉因具有耐硬水、无皂垢、手洗机洗皆宜等诸多优点,因此洗衣粉仍然是现行最受欢迎的一种洗衣剂。然而面对逐渐升温的环境保护问题和低碳的号召问题上,由于其使用时需要温水且其配料可能污染环境等缺点,洗衣粉不断地接受着事实的考验。洗衣液是一种新型的洗衣产品,由于其具有的在冷水中易溶,易分散,在洗衣机的分配器中不宜结块等优点,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而走向消费者市场。 2.2制备方法: 2.2.1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液体洗衣剂 2.2.1.1本液体洗衣剂的配方如下: (wt%)每个烷基含:15—50个碳原子 的二烷 基胺盐 0.5—2.0 一端连有含15—20个碳原子直链烷基的七至十五聚乙二醇9.5—12 氢氧化钠 0.3—0.5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优秀]

前言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主要表现在飞行器钣金件、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因此我们在学习完《飞机钣金成形原理和工艺》等模具相关基础课程后,安排了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以帮助我们掌握模具设计的过程,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设计内容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图1 零件图 1)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如图1所示零件图,该零件外形尺寸为R11,19;内孔尺寸为R3,6,均未标注公差,公差等级选用IT14级,则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制件的精度要求. 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形状简单,适合冲裁成形. 3)制件材料分析制件材料为45钢,抗剪强度为432~549米pa,抗拉强度为540~685米pa,伸长率为16%.适合冲压成形. 综合以上分析,得到最终结论:该制件可以用冲压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有几点应注意: 1)孔与零件左边缘最近处仅为2米米,在设计模具是应加以注意. 2)制件较小,从安全方面考虑,要采取适当的取件方式. 3)有一定批量,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一定的模具寿命.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由零件图可知,该制件需落料和冲孔两种冲压工艺,设计模具时可有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5月31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处理含苯煤气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 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 塔径的计算; ③ 其它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长春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 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模具)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塑件的工艺分析 (5) 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5) 1.2塑件材料pp的使用性能 (6) 1.3成型工艺 (7)

1.4特点 (8) 2、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9) 2.1确定成型方法 (9) 2.2 选择成型设备 (9) 2.3 型腔布置 (10) 2.4确定分型面 (11) 2.5选择浇注系统 (11) 2.6 确定推出方式 (11) 2.7 模具的结构形式 (12) 2.8 模架的结构 (13) 2.9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3) 3.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3) 3.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4) 3.2 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14) 3.3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4) 3.4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5) (15)

(16) (16) 3.4.4 型芯高度尺寸 (16) 4、模具的装配、试模 (17) 4.1模具装配图 (17) 4.2 模具的安装试模 (18) 4.3 试模前的准备 (18) 4.4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18) 4.5 试模 (19) 4.6检验 (20) 5、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机电工程学院(系、部)机制专业 120116 班级 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设计题目:小勺注射模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5 年 12 月 9 日至 2015 年 12 月 22日共 2 周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1.9吨直径30mm7075铝合金挤压棒材 生产工艺设计及成本核算 授课教师 学生 班级 学号

目录 摘要 (1) 1 合金概况及总体工艺流程制定 (2) 1.1 订单信息 (2) 1.2 合金成分及合金概况 (2) 1.2.1 合金的名义成分 (3) 1.2.2 合金的用途 (3) 1.2.3 合金的工艺特点 (3) 1.3 工艺流程制定 (4) 1.4 变形过程中各段定尺计算 (4) 1.4.1变形过程各段已知条件 (4) 1.4.2 定尺计算 (5) 1.5 成品率计算 (5) 1.6 熔铸投料量计算 (6) 2 具体工艺安排及操作步骤 (7) 2.1 熔铸工艺安排及计算 (7) 2.1.1 熔铸工艺的工艺流程 (7) 2.1.2 铸次分配 (7) 2.1.3 合金的成分计算 (8) 2.1.4 配料计算 (8) 2.1.5 熔炼工艺参数 (12) 2.1.6铸造工艺条件 (14) 2.1.7铸造过程中损耗率计算 (14) 2.1.8成品铸锭计算 (14) 2.2 锯切定尺安排 (15) 2.3车削工艺安排 (15) 2.4均火工艺 (15) 2.4.1 均匀化退火 (15)

2.4.2均匀化退火工艺设计 (16) 2.5挤压工艺 (16) 2.5.1挤压比 (16) 2.5.2挤压工艺参数确定 (16) 2.5.3挤压工艺设计 (16) 2.6固溶淬火工艺 (17) 2.7矫直工艺 (17) 2.8锯切 (17) 2.9包装 (17) 3成本核算 (18) 3.1成品率计算 (18) 3.2各工序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1熔铸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2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3车皮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4均匀化退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5挤压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6拉伸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7淬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8辊式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9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2.10包装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3总成本核算 (22) 参考文献 (24)

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 选择之前注塑模课程设计工艺进行分析,更正之前不恰当之处当时我的任务是完成装配图,其他部分由组员完成。 装配图截图如下: i

第一处明显错误是在做型芯时,未将突起部分做成镶件,由于两个突起部分相 隔尺寸太小,无法进行很好的加工成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现在将型芯做成镶件形式,加工方便,容易制造,节约成本,缩短制造周期, 镶件磨损也便于更换,但比稳定性相对于整体有所下降。 不管是前期热处理和后处理都很方便,容易实现。

另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考虑安装调试而引起,制造、加工、使用理论 上来说都不存在什么大问题,只是在将模仁安装到模架上时出现较大的问题。 如 下图所示, 改进前,看似没有多大问题,但肯定是安装不进去,没有能加工到这么完美 的零件,改进后很方便是实现安装,并且对模具的使用要求没有一点变化 改进后 改进后 改进后 改进后

推杆安装设计部位也不对,下图所示, 改进前没留间隙 改进后开出相应间隙 若不开间隙,那么加工要求高,不容易实现,而且没有多少明显的特点,故需将之加间隙,安装工作都方便。 从以前所做的模具中选取两个零件来分析制造工艺等。

1. “Z”型拉料杆 拉料杆三维结构如下图1所示 1. 工艺性分析 本零件是主流道冷料穴底部带钩型的拉料杆使冷料穴兼有开模时将主流道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来附在动模边的作用。其固定方式是以6-0.01部位与推杆固 定配合(配合种类为过渡配合H7/m?与推杆同步运动。零件的材料为T10A经淬火.回火后硬度为HRC53-58其工作部位是拉料杆Z形头部。表面质量要求高,是本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本零件尺寸齐、要求合理、结构工艺性好。 2. 选择毛胚 本零件是模具普通轴类,选取材料为①6的T10A钢。因为零件时单件生产,故为一般自由制造。 3. 拟定零件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 本零件为轴类零件,加工时采用外圆工作为粗基准装夹工件(夹具装夹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住外圆)进行加工。一般可按照粗基准原则。 2加工方法

塑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套管注塑成型 目录 前言 --------------------------------3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6 二、成型设备的选取-----------------------------7 三、塑件的模塑工艺卡片-------------------------8 四、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9 4.1 分型面的选择-------------------------9 4.2 型腔的确定---------------------------10 4.3 浇注系统的设计-----------------------11 4.3.1 主流道的设计---------------------11 4.3.2 注射机和浇口衬套的设计-----------13 4.4型腔、型芯的设计----------------------14 4.5 推出机构的选择------------------------15 4.6 模架的选用标准------------------------16 4.7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16 4.7.1 冷切系统的设计计算----------------16 4.7.2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16 五、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19 5.1 尺寸的计算----------------------------19 5.2 导向原件的选取------------------------21 六、注射机参数的校核---------------------------22 6.1 注射压力的校核------------------------23 6.2 注射量的校核--------------------------23 6.3 锁模力的校核---------------------------23 6.4 安装尺寸的校核-------------------------24 6.4.1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