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独秀

合集下载

评陈独秀

评陈独秀

评陈独秀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对陈独秀先生,我觉得应从功与过两个方面来评价。

首先是功绩方面。

对于陈独秀的历史地位,已有很多著作进行了论述。

总的来说,我认为他主要有以下几大贡献:一.在辛亥革命之前陈独秀组建岳王会,借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人的精神,宣传鼓动革命,后来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牺牲的烈士大多是出自岳王会可见,陈独秀领导的岳王会对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起了多大的作用二.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他以《新青年》为战斗堡垒培养出一代以改造黑暗中国为己任的新人;他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率先向传统封建思想的堡垒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发动文学革命,把思想解放运动引向更加广阔的领域;他锐意改革北大文科,为青年学生开辟了思想自由的新天地。

众所周知,20世纪中国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70至80年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影响最早而且时间最长的当然是第一次,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如果没有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就没有後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後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与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三.被毛泽东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的陈独秀,通过《新青年》,以科学和民主的思想惊醒了长期束缚在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于是在1919年5月4日这天掀起了思想解放热潮,这个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四.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试论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

试论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
仰 空间 。其次 说对 人权 的理 解 。通过 研读 陈独 秀 的
饱; 我有 口舌 , 自陈好恶 ; 我有心思 , 自崇所信 ; 绝不
认 他人 之越俎 , 不应 主我 而奴他 人 : 自以为独 立 亦 盖
云 为 , 遵 理 性 , 迷 信 斩 焉 , 无 知 妄 作 之 风 息 一 而 而
化基础上最终形成的。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宗 旨
是希 望通 过 思想革 命 唤醒 大众 的 国 民意 识 以使得 民 国切 实走 上 资本 主义 民 主宪政 之路 。

焉。 [(6 所以说 , ”2P2 3 1) 科学不仅可 以治物 , 而且可以治
人 。也 就 是说科 学不 仅 可 以推 动物 质文 明 的发展 和
进步 , 而且 可 以开启 中国人 的理性 思维 , 根治 中国人

“ 人权 ” “ 学” 和 科 —— 陈独秀 早 期 宪政 思 想
的“ 常识 之思 维 ” “ 无 、无理 由之信 仰 ” 。而后 者 则是
陈独 秀引入 科 学概念 的关 键 。他说 :
煎! ! ! 型


ZH O U I KAN XLE
■ 法

试 论 陈 独 秀 早 期 宪 政 思想
韩 慈
( 东政 法 大学 , 华 上海 204 ) 002
[ 要] 陈独 秀早期 宪政 思想是 在他发起 的新 文化运 动过程 中最 终形成 的。“ 摘 人权 ” 科 学” 和“ 两面大旗拉 开 了新 文化 运动的序幕 , 也构成 了陈独 秀早期 宪政 思想的主线 ; 主权在 民” 惟 民主义” 陈独 秀早期 宪政 思想的核 心; “ 的“ 是 为人 民谋 幸福
[ 作者简 介] 慈, , 韩 女 河北石 家庄人 , 东政 法大学法学博士后 流动站讲师 , 华 主要研 究方向 中国法制史、 中共党 史。

1.4.陈独秀为何信共产主义

1.4.陈独秀为何信共产主义

陈独秀为何信共产主义【他从“新文化运动”统帅,到中国共产党“开山鼻祖”,到头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再到中国“托洛茨基派”首领,大起大落。

创办《新青年》时,他决心“不谈政治”,希望以“思想和文化的启蒙”为使命,从改造国民性入手,把国民改造成有“独立自主人格,自由平等权利”的新青年。

他高举“德先生”与“赛先生”两面大旗,呼吁:“国人而俗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这以后,他回归到“不隶属于任何党派”的独立思想者。

在生平最后一次开创政治局面的尝试受挫后,他退回书斋,对政治理论进行新的探索和反思,重新评估他曾信奉过、追随过、批判过的“理论和人物”。

这些思考总结成他“最后的政治意见”。

最后,他远离了马克思主义,摒弃了托洛茨基主义的核心——“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退回到五四时期他所高举的“民主”和“人权”。

纵观陈独秀的一生,随着世界政治大势和国内政局动荡变幻,他反清、反袁、反军阀、批孔、批党、批“国际”,走了一条由改良——民主革命——启蒙——马列主义革命——呼唤议会民主的政治道路。

为他生前死后中国的落后,改良,革命,倒退,停滞,再革命,倒退,改革的历史进程,画上一个个问号。

】创办《新青年》时期的还没有相信马克思主义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从“救亡”思想出发,这位“康党”、“乱党”的组织者和宣传家开始“转向”,走向文化启蒙运动。

关于为何办《新青年》,陈独秀认为:当时的中国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他还提出20年不谈政治,要在此时间里造成巩固共和的“国民总意”。

陈独秀身边聚集起了一批有着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撰稿人:李大钊、胡适、吴稚晖、马君武、苏曼殊、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蔡元培、傅斯年,以及笔名“二十八画生”的毛泽东。

评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评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 。
,
月到
192 2 年 个 可 暇
,
陈独秀并 没有
:
:

在同一 目的之下 共产党
,

二次革命论
,
思想
他的主要观点是
国民党及其他党派在劳动运动的工作
, ,
首先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他

上 应该相互提携 结成一个联合战线 才免相互 冲突 才能够指导劳动界作有力的战斗
, ,
,
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曾说
, , 、
,
,
二次革命论 的观点 且在大革命失败前后表现不
。 , ,

,
1 92
0年 1 2
,

1 日)

这表明
。 ,
同 大革命 时期 表现得几起几落 革命失败后 的 一次革 命论
” “ ”
,
数次反 复 ; 大

他对资产眨 尔 级革命派的革命性
有着清醒的认识
实际上是 二次革命

其次 社会 主 义可 以很快 代 替资本主义 而成 为 中国革命的前途

, 。 , , ,
会上
,
力言国民党不是一个资产阶级 的党

而是各阶级
联合的党 一文
,
会后 陈独秀发表 了 《 国民党是什么 ? 》
,
明显改变了三个 月前的态度 说
,

中国国民
: “
,
党是一个代表 国民运动的革命党 不是代表那一个 阶级的政党 ; 因为他的党纲所要求乃是 国民的 州般 利益 不是那一个阶级 的特殊利 益 党员的分子 中
,
:

革命的共和

历史学论文-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

历史学论文-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

历史学论文-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摘要: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阶段,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独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共产国际代表们在许多问题上的决策往往都受到共产国际权威的指导和制约。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它向中国派去的顾问代表们是其政策方针的直接执行者。

因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居领导地位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他错误路线的形成、执行,与共产国际代表们在华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陈独秀;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代表;大革命后期;鲍罗廷;罗易大革命后期,中国的革命形势处于异常紧急的状况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为挽救革命而努力奋斗。

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共产国际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它派往中国的顾问代表们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对于中国革命,他们既有一定的贡献,也犯了许多错误,同时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之所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也与这些顾问代表们有一定的关系。

本文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图从具体主张做法和内在原因两个方面剖析探讨一下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大革命失败应负的责任。

一、具体的主张和做法(一)在武装斗争的策略方面,共产国际代表草率盲目的自信及陈独秀退让被动的服从导致了重大失误的出现。

理论上,陈独秀对革命军队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是有认识的。

他在1926年11月25日发表的《革命与成功》一文中就认为:“被革命的统治阶级都有强大的武力,革命的被统治阶级如果没有武力,当然不会成功。

”[1](P304)但在实际工作中,陈独秀不但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而且反对共产党掌握军队,突出强调国民党正规军的作用。

这种矛盾状况,也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政策有关。

共产国际从一开始就在行动上只武装援助国民党力量,而不发展共产党独立的武装力量。

对国民党,除帮助建立黄埔军校和在国民革命军八个军中皆派有军事顾问外,又于1926年援助枪械,分四批运到广州。

试论陈独秀的社会改良思想

试论陈独秀的社会改良思想


惠州 56 0 ) 107
政法 系,广东
要: 陈独 秀是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闯将 。他在 宣传 民主与科 学精神 的同时, 也对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
深刻的思考 。陈独秀从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 、 提倡社会 全面变革 的角度 出发 , 中国社 会的家庭 问题 、 对 妇女 问题 、 习
俗 问题 、 育问题等方面进行剖析 , 出移风 易俗 , 教 提 改造 国民性 , 推动社会进 步的主张 , 于中国社会 和思想文化 变 对
革, 也必须提倡 和推进社会 习俗方面 的改 良。正 是基
可恨我们 中国人 , 于婚姻 一事 , 自始 至终 , 没有一 件事 合乎情理 ……第一是结婚的规矩不合乎情 理。原来人 类婚嫁 的缘 由, 因男 女相悦 , 忍相离 , 以男女结 乃 不 所
于此种认 识 , 陈独秀 以及 当时许 多激进知识分 子对 于 习俗改 良方面发表 了比较 多的言论 , 产生 了重要 而积 极 的影响 。本 文拟对陈独 秀关于社会 习俗改 良的思想
迁 产 生 了积 极 、 重要 的 影 响 。
关键词 : 陈独秀; 社会改 良
中 图分 类 号 :0 9 D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i6 1 94(O9 o 0 8 o 17 —53 2 O )5— 0 4一 5
五 四新 文 化时期是 近代 最大 规模 的思 想启 蒙 时 期, 是中国社会 的思想、 文化 、 伦理 等方面发 生重大 变
出情理二 字 。况是 男女 婚姻 大事 , 是不消 说 的 了。 更
他的政治思想 、 革命思 想、 学术思想 等方面 , 于深刻 对
理解陈独秀 以及他 的思想很有 帮助。但是 , 文化运 新 动时期激进人士 提出改造 国民性 的任务 , 不仅涉及社

近代史人物陈独秀评价两千字

近代史人物陈独秀评价两千字

中国历史人物—陈独秀陈独秀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和民族灾难沉重的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领导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重要的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过总书记;但也受过多次牢狱之灾,......1937年7月,陈独秀经受过8年的监狱生活后,作为政治犯被释放出狱。

几十年过去了,陈独秀关于民主思想的见解有的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有的是正确的,应以一个公平的心态去评价陈独秀。

我的家乡是安庆市,作为陈独秀先生的老乡我深感自豪也深为其思想、博学、人格、个性、理性、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真知灼见与正确预见所折服。

人如其名,“独秀”即独特而优秀的品质和才华是我中华最值得自豪的人物。

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在宣扬民主、自由、张扬个性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地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扬弃不能不说是他的独特而优秀之处,对于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也是值得吸收的精神财富。

我一直尊敬和欣赏陈独秀的才气、智慧和人格,他是当今中国政坛与思想界无人可比的人才,但他的真实思想与行为却被世人所忽视或者说误解了,而那些荒谬的观点却在中国风靡一时,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啊!他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其学识渊博,懂日、英、法三国文字,工宋诗,善写隶书,对旧学很有功底,新学造诣尤深,思想锐利,通晓中西文明,是民主自由和科学的倡导者,他的政治预言已被现实证实(比如苏联的大清洗、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东欧巨变而解体等)是正确的,而且对于现在的中国正走向民主与自由历史趋势同样有现实意义。

我想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也许就是陈独秀提倡科学精神的延续吧,毛泽东一直很尊敬与欣赏他的前辈兼老师陈独秀先生,但遗憾地是他没有继承和发扬陈独秀的民主与自由的普世真理而是走向了民主与自由的反面独裁(专制),也没有陈独秀的学识渊博和高尚人格,进而酿成了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也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带来了专制这个消极影响,如果毛泽东很好贯彻了陈独秀的民主自由与科学那今日之中国也不会出现国共两党两岸对立,也不会出现众多的官僚与贪官,经济发展也会比现在发达多了,至少在经济上中国起步会早五六十年时间,如果从陈独秀提倡民主自由科学起一直执行和贯彻它那么这种政治思想经过八九十年(1915-2004年)的发展早已深入民心了。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关于陈独秀,360百科是这样说的,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

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这个简短的百科中,大家已经能够认识到陈独秀的贡献,我们把陈独秀的贡献做一简单概括。

一、陈独秀的历史贡献陈独秀的历史贡献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仍然是中国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注意是上海)创办《青年》杂志,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号问世。

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创刊词《敬告青年》,首次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为了区别于上海青年,从第二卷开始,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不久,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就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陈独秀曾犹豫地说:“因为要办《新青年》,每月出一期,上海那边恐怕走不开。

”“没关系,你正好可以把杂志带到学校里办。

”蔡元培说,“北大还要聘请一大批名流学者任教,正可以帮你编杂志。

”陈独秀随即将《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

之后,如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沈尹默等一大批知名学者纷纷加入《新青年》的阵营,为其撰稿并参与编辑工作。

这样,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以《新青年》为阵地,一个崭新的文化阵营在中国出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汪承勇班级:市场营销本科班学号:110106302
论陈独秀
——人物简介及分析
陈独秀是与孙中山、毛泽东具有同等重要历史地位的杰出人物!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现在对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他的历史地位逐渐得到了恢复。

但是,对他的评价仍然分歧很大,他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

对于陈独秀的历史地位,已经有很多论著进行了论述,但还是肯定得不够。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至少有六大历史贡献、两大杰出成就,并为我们做出一个杰出的表率。

其六大历史贡献是: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

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

现在说,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说法不准确。

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

仅仅这一条,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现在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不科学的,毛泽东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独秀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党的队伍也从50多人迅速发展到6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他晚年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其两大杰出成就是:
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

他的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

《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给人很多启发。

第二,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

他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

如果不是后来转向政治斗争,他无疑会成为中国
近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之一。

所谓一个表率,是说他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以上这几个方面,要做到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容易的,但陈独秀兼而有之。

毫无疑问,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编辑出版家、大学者,是20世纪与孙中山、毛泽东等具有同等重要历史地位的中国最杰出的伟大人物之一。

如果说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位杰出人物,那么陈独秀就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位杰出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我相信他的历史地位会越来越高,最终会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能够千古留名的少数人之一。

当然,陈独秀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犯过错误。

他之所以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是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

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有几个没有犯过严重错误呢?就拿功劳最大的毛泽东来说,同样也犯过严重的错误,他的错误甚至比陈独秀的错误更为严重。

拿陈独秀和毛泽东相比,他们的功劳同样伟大:一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一个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有些方面超过了陈独秀,如新民主主义理论、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哲学思想等,但有的方面则远远不如陈独秀,如对民主、科学等远远不如陈独秀那样重视。

因此,如果拿同一个标准来衡量陈独秀、毛泽东两个人,就可以看出他们同样都是伟大的历史人物,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应该给予同等的历史地位,不能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对于陈独秀所犯的错误应该怎么办呢?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他的错误主要来自共产国际,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

在当时的条件下,谁都不能不犯这样的错误,而且他对共产国际的一些主张还进行了抵制,如他从一开始就反对党内合作,因为党内合作这样的方式最后必然导致激烈的冲突。

当国共发生磨擦后,他又主张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合作。

如果中国共产党当时按照他的主张退出国民党,就不会有后来的"清党"和惨败。

现在,戴在陈独秀头上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帽子已经被摘掉,中共中央批准的权威党史改成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好像比原来的错误减轻了一点。

但我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帽子,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因为这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为推卸责任而硬扣到陈独秀头上的。

说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就给人造成陈独秀搞机会主义、搞投机的印象。

其实,陈独秀是一个毫无心计、光明磊落的人,根本没有搞什么机会主义,没有进行投机。

他的错误,不过是执行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其实质是教条主义(我认为应是被迫执行的教条主义. )。

而且有的所谓错误,还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现在仍然指责的陈独秀对当时工农运动过火行为的批评,我认为陈独秀就是正确的。

因为在统一战线的条件下,不能不照顾到联合者的利益。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也是反对过火行为,极力维护统一战线的。

为什么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政策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对陈独秀则横加指责,彻底否定呢?对于历史的评价,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而不能实行两个标准。

陈独秀之所以会犯错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质上是一个书生、学者,而
不是一个善于搞政治的人,缺乏搞政治的经验和手段。

搞政治,什么手段都可以采取,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是一点书生气都要不得的。

对于那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像陈独秀这样的书生、学者是应付不了的,往往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他和瞿秋白一样,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都是一个悲剧。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会。

总之,陈独秀的历史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他的错误是被夸大或者是被利用的,历史上给对他的评价是不公正的,他理应可以与孙中山、毛泽东一样得到历史应有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