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宏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经验介绍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带下病200例

中医药治疗带下病200例

中医药治疗带下病200例作者:田何玉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年第08期【关键词】:中医药带下治疗【中图分类号】R271.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8-0079-01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或有臭气或伴有其他症状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

其病机责之脾虚,肾虚湿热下注等。

临床上可见有白带,黄带和赤带三种。

笔者运用经验方治疗本病20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职业:职员62例,家庭妇女54例,教师32例,学生34例,自由职业者18例。

1.1.2 年龄:20岁4例,21岁~25岁22例;26岁~30岁23例;31岁~36岁54例;36岁~40岁48例;41岁~45岁46例;46岁~50岁3例。

1.1.3 类型宫颈炎患者48例,盆腔炎70例;阴道炎82例。

1.1.4 症状:带下分泌物色白者112例,色黄者26例;黄白相间者38例;赤白相间者24例;带下热臭者62例;腥味者138例;伴有头昏者84例;心悸者54例;腰酸者156例;腹胀痛者30例;发热者28例;食欲不振者14例。

1.2 治疗方法1.2.1 药物组成:炒苍术、白术茯苓、蒲公英、败酱草、鸡冠花。

1.2.2 随症加减带下腥冷色白者,选加荆芥、吴萸、干姜;带下热臭色黄者,加川连、黄柏、炒黄芩;赤带者,加丹皮,赤芍;腰酸者,加杜仲、炒川断、炒狗脊;腰胀痛甚者,加制乳没、丹参、玄胡索、台乌药;头昏心悸者,加制首乌、女贞子、杏仁;体虚者,加党参,炙黄芪;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食欲不振者,加陈皮、砂仁、谷、麦芽;阴痒者,加苦参、蛇床子、黄柏、生百部。

2 结果2.1 疗效标准痊愈:带下分泌物消失,体力恢复,妇检炎症消失。

显效:带下分泌物显着减少,其它症状明显减轻,妇检炎症基本消失。

好转:带下分泌物减少,其它症状亦有减轻,妇检炎症较治疗前减轻。

无效:治疗前后之症状及妇科检查均无明显改变。

4首常用带下方临床应用验案4则

4首常用带下方临床应用验案4则

医案医话doi:10.3969/j.issn.l672-397X.2019.11.0184首常用带下方临床应用验案4则付磊强兰世萍胡晓丹(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36)关键词带下病;完带汤;易黄汤;止带方;清带汤;验案中图分类号R271.130.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19)11-0049-03带下病属于中医妇科四大证之一,是女性妇科常见病。

中医学对带下病的记载颇为丰富,有“白沃”“赤沃”“下白物”等名称。

带下病常合并月经不调、不孕、癥瘟等症,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很多疾患。

完带汤、易黄汤、止带方、清带汤是临床治疗带下病常用的4首方剂,笔者临床运用治疗带下多获得效验,现介绍验案如下。

1完带汤案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一书,是治疗脾虚肝郁导致的湿浊带下,偏重于白带。

方中人参、山药、白术补脾为君药;苍术燥湿运脾为臣药,白芍柔肝理脾,使肝达而脾土自强;车前子清热利湿;陈皮理气,柴胡、荆芥穗之辛散,配白术升发脾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皆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肝脾同治,补消升散兼有,共奏补脾疏肝、化湿止带之功。

案1.郭某,女,45岁,已婚。

2018年9月11日初 诊。

主诉:带下量多2年余。

自诉白带多,伴阴道坠胀,妇产科多次检查,服用消炎药(具体不详)后好转,但停药或同房后症状复发,经人介绍来就诊。

刻下:带下量多,质黏稠,色白或淡黄,无异味,伴阴道坠胀感,尿频,大便稀,乏力,时腰酸痛。

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无痛经。

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滑。

辨证:脾肾气虚,湿浊下注。

治宜补脾益肾,利湿止带。

方用完带汤加减。

处方:党参30g,炒白术15g,炒苍术15g,山药30g,荧实15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升麻6g,车前子15g(包),柴胡10g,白芍20g,补骨脂15g,蒲公英30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

9月17日二诊:服上药后带下量明显减少,阴道坠胀感减轻,现仍乏力、腰酸痛,前方加炙黄罠30g、赤石脂30g、杜仲15g。

【王幸福:特病专方--治疗带下病专方】

【王幸福:特病专方--治疗带下病专方】

【王幸福:特病专方--治疗带下病专方】
带下病专方
主方:仙鹤草50g 炒苍白术各15g 怀山药30g 海螵蛸30g 白蔹30g 鸡冠花15g
萹蓄12g 茜草15g 忍冬藤15g 车前子12g 水煎服日三次。

主治:妇女各种带下症(阴道炎引起的白带黄带较多)。

功效:健脾祛湿,固精止带。

是方由傅青主完带汤和古方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加减而成,对于治疗妇女由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引起白带异常有很好的疗效,此证中医一般归于脾虚湿盛,注泻于下。

多从健脾益气,升提中气为主,兼治湿毒。

临床方子较多,我运用此方治疗各种带下症一般3-7剂即可收效。

如兼热象明显还可加入连翘、马齿苋、公英等,效果仍佳。

附: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补益方-补血
【别名】乌贼鱼骨丸、乌鱼骨丸
【处方】乌鲗骨 4份;芦茹 1份
【功能主治】益精补血,止血化瘀。

治血枯。

胸胁支满,不思饮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头晕目眩,二便出血,月事渐少以至经闭。

【方解】本方治证为肝肾精血亏损所致,方中乌鲗骨补肾益精,收敛止血,并可通血脉,治女子血闭;芦茹活血通经,治女子经水不通;麻雀卵能益精血,调冲任;鲍鱼汁养肝化瘀。

组合成方,共奏益精补血,止血化瘀之效。

【用法】每服5丸,空腹时用鲍鱼汁送服。

学家传腹背推拿绝技走遍各地都需要

学家传腹背推拿绝技走遍各地都需要

学家传腹背推拿绝技走遍各地都需要[山西]王伟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污染、食品添加剂、加上生活压力、体力透支造成大多人身体出现亚健康等各种问题。

作为我们普通百姓,当前都感到两大难,一是没有发展项目挣钱难,二是没有钱看病难。

好多人等到病重时才去找医生,到时花的更多还不一定能治好,甚至钱光病耽误,非常的痛苦。

绿色养生理疗因成本低,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未病先治不药而愈的特点,任何年代与时期、无论富人、穷人、大人、小孩都离不开健康和保养,养生理疗发展前景远大,是一个阳光灿烂永不淘汰的绿色健康养生事业。

中医理疗师王国平的父亲王老医生是上个世纪60年代山西运城盐湖一带有名的土医生,在周边几十里内无人不知。

不管大人小孩,头痛脑热、腰腿颈肩难受、小儿感冒拉肚子,就连政府机关的很多领导也前来找王老医生治疗,王老医生都会热情认真帮助治疗,对一些常见病,经王老医生腹背推拿后很快好转。

尤其是腰腿脖子痛者,有的当场见效,立竿见影,一般做三次就好。

王老医生经常教育家人说咱们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对于部分经济紧张、看病困难的乡亲,我们用家传手法给人治疗乃举手之劳,有钱给治,没钱也给治。

换位思考都不容易,要积德行善,多做好事。

王老因人品好手法独特,每天上门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自幼王国平理疗师在父亲为民治病救人的耳濡目染熏陶下,加上父亲亲手传授,也掌握了腹背推拿的要领绝技。

王国平老师青年时响应国家号召参军离开父亲,后又转业在地方事业单位工作。

在部队和单位,利用自己家传手法在闲余时间为别人做理疗。

经常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和尊重,但因在职工作不能专业。

退休后不再担任领导和其他工作,每天找王老师的人很多,王老师现已60多岁,年龄已大,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愿意把家传绝技失传于世。

经过再三思考王老师决定把家传腹背推拿绝技授于热爱养生事业的有志爱好者和想发展事业而没有项目的人,找一条创业之路,让此技术在各地生根开花,为社会做贡献。

王老师不以盈利为目的,凡来学习者仅收适当培训服务所需的成本费2000元,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每个学员。

王永宏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经验介绍

王永宏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经验介绍

王永宏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经验介绍宋琼; 陆春艳; 汤莉; 王永宏【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9(034)015【总页数】3页(P2309-2311)【关键词】带下病; 名医经验; 王永宏; 中医药疗法【作者】宋琼; 陆春艳; 汤莉; 王永宏【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长沙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22【正文语种】中文俗话云“十女九带”,带下病在女性的一生中极为常见,属于西医“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疾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1]。

多数患者因此病“无疼痛之苦”而不予重视,但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往往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日积月累,“却有暗耗之害”,给女性生活甚至生育带来严重影响。

王永宏教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班秀文,为湖南省中医妇科界知名中医,从事中医妇科临床与教学30余年,对于妇科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药简效佳,余有幸跟师临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多端祛湿为主历代医家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阐述多不胜数,致病因素或寒湿、或湿热、或湿毒;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或从内生,责之于脏腑功能失调,或自外受,归因于外界湿毒秽浊内侵;总而言之,均是由于水谷之精微不能正常上布施化,反下陷为湿,停滞胞宫,损伤冲任,发为带下。

病因虽多,但着眼点在于“湿”,故“祛湿法”贯穿于带下病辨证治疗的始终,祛湿虽有燥湿、利湿、化湿、渗湿、汗湿、泄湿、逐湿之分[2],导师认为,祛湿最重要的在于温化和清利。

温化即温肾健脾以化湿,脾属于中土,脾气散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气受损则运化失职;肾属于下焦水脏,主津液,亦为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之一,肾阳虚损,则气化失常,水气内聚而成湿;肾气不固,则封藏失职,水湿下注而成带。

温肾健脾,则脾气壮旺,饮食之精华,生气血而不生带,肾阳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促进精血津液运行输布,水湿运化正常,则带下自止。

王永宏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

王永宏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

王永宏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
李怡欣;李盼盼;王永宏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22(43)5
【摘要】介绍王永宏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

王永宏教授认为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多由虚、痰、湿所致,其人脾肾素虚,水湿内停难化,聚而成痰,阻滞冲任、胞宫,不通不畅,受盛无源。

故本病之病机关键全在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之中断,卵泡难以成熟,不能摄精种子,治疗应以“通轴助卵”
为重,以“排卵”为目的。

王永宏教授针对导致胞脉闭阻的病因,善用自拟女更康方
激巢助卵,强调分时而治,非经期与二陈汤共用使痰湿得化;经期加用紫河车,益气养血活血、温补肾精,并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以达到促排助孕之目的。

于临床应用多年,疗效颇丰,后附典型医案以验证。

【总页数】5页(P636-639)
【作者】李怡欣;李盼盼;王永宏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5
【相关文献】
1.王希浩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经验
2.刘春甫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证经验
3.丁彩飞治疗排卵障碍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经验
4.王
永宏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验案举隅5.王琪教授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晋王氏妇科灌肠治疗带下病的临证经验

三晋王氏妇科灌肠治疗带下病的临证经验

三晋王氏妇科灌肠治疗带下病的临证经验刘磊;常珍珍【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6(024)008【总页数】1页(P32)【作者】刘磊;常珍珍【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中医院,030006;山西省晋中市中医院,030006【正文语种】中文女性阴道内流出的分泌物超过正常生理量,同时出现色、质、气味异常,并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过多。

带下病过多有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之别。

炎症性带下一般由细菌性、滴虫性、霉菌性和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感染所致,另外,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疾病也可以出现带下过多。

非炎症性带下过多与内分泌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

本病在临床上具有缠绵、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王氏妇科对带下过多的认识王氏妇科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热毒蕴结,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可因外感六淫邪气,日久化火成毒,或转成其他证型迁延失治转成湿毒者;或因经行产后胞室空虚,经行不洁,生产不慎,湿毒热邪乘虚侵犯阴器胞宫,热毒瘀结于任脉,浊液下流成为湿毒带下病。

女性以肝为本,生性敏感,易于肝气郁滞,亦可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克犯脾土而致肝热脾湿;或恣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而致湿浊内生,久而化热,湿热之邪互结于下焦,而致带下病;或湿热之邪累及肝经出现肝经湿热,湿热下注伤及任、带二脉成为湿热带下病。

从治疗方面,带下病者虽余热未清,或残有热毒,但热势不重,瘀滞与湿邪共存,治以清热利湿化瘀,瘀结日久,酌以软坚散结;慢性者病程长,缠绵难愈,若见气血耗伤,正气不足而虚实错杂者,治疗宜针对其少腹瘀结,正气不足之候,予以扶正祛邪,补气化瘀散结,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因其常导致输卵管阻塞、宫外孕或不孕症,宜及早诊治。

病案举例患者,女,52岁,初诊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主诉:带下量多伴腰困1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时有异味,伴腰困反复发作1年,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

现症见:小腹憋胀不适,腰酸困,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异味,胸闷痞满,纳呆,口干口苦,小便时有发黄,大便不成形,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边有齿痕,脉弦数。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

中药治疗带下病经验作者:刘子英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46期《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中对“带下病”是这样定义的: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色泽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称“带下病”。

带下异常很容易被患者发现,且症状可以忍受,因此患者往往自行服用中成药物和抗生素。

事实上,带下病在中医妇科学上有严格的分型,这就要求因证立方,辨证施治。

带下病的分型正常女性阴道内均有少量白色无臭味的分泌物,这種分泌物大多来自宫颈腺体,部分由子宫内膜分泌或由阴道黏膜渗出,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分泌量均有明显的周期性改变,并受卵巢激素的影响,称为白带。

受体内雌激素的影响,带下量在月经干净后减少,排卵期增加,排卵后受孕激素的影响量也会减少。

妊娠期带下也较多,此即《沈氏辑要笺正》引王孟英所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

”所以,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期的带下量变化无其他伴随症状时是不需要治疗的。

带下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被广大女性所熟知的是狭义的带下病,即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黏腻或清稀的液体异常。

临床上以带下明显增多常见。

带下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湿邪又有内、外之别,外湿一般指外感湿邪,内湿一般指脾虚失运,肾虚失固。

所以,临床上一般会将带下病分成脾虚、肾虚和湿浊。

带下病的辨证治疗带下病的辨证要点在于辨别白带的量、色、质和气味。

一般来说色深、质黏稠、异味较大者多属实、属热;色淡、质稀、有腥味者多属虚、属寒。

分型不同治则不同,湿浊者宜利,偏热者宜清,脾肾两虚者则以补脾肾为主。

脾虚型: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脾虚型表现为带下色白或淡黄、质黏稠、量多,面色胱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

舌淡苔白或腻,边有齿痕,脉缓弱。

方用完带汤加减:党参9g,白术10g,怀山药12g,苍术9g,陈皮6g,柴胡9g,炒荆芥6g,车前子(包煎)9g,茯苓10g,薏苡仁12g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永宏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经验介绍
宋 琼1 陆春艳1 汤 莉1 王永宏2△※
摘要: 目的 总结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随王永宏教授临诊与学习王永宏教授的医案,并结合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导师治疗带下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 王永宏教 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多以“湿”“瘀”“虚”立论,认为“瘀能滞湿,湿能生瘀”“无虚不生湿,无湿不作带”“久病多瘀,久病必虚”,湿、 瘀、虚三者恶性循环,互为因果,治疗上以祛湿、活血、扶正为基本治疗原则,随证加减。结论 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设方 平易,用药纯和,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推广。
( 1. Grade 2017 Graduate,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208,China 2.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22,China)
关键词: 带下病; 名医经验; 王永宏; 中医药疗法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9. 15. 014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9) -15-2309-03
Introduction to the Experience of Wang Yongho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Leukorrheal Diseases SONG Qiong1 LU Chunyan1 TANG Li1 WANG Yonghong2△※
[4] 邱德华志, 2000,41( 12) : 757.
[5] 张宇成,徐泳芳. 浅谈引经药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J]. 风湿病 与关节炎,2016,5( 9) : 56-57.
[6] 张广辉,刘国丽,李坚. 试述藤类药在风湿病中的临床应用[J]. 风 湿病与关节炎,2013,2( 3) : 32,33-35. ( 本文校对: 万李 收稿日期: 2019 - 05 - 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Professor Wang Yonghong’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leukorrheal diseases. Methods By following Professor Wang Yonghong’s clinical practice and studying Professor Wang Yonghong’s medical cases,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lated discussions of ancient doctors,the autho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his academic view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leukorrheal diseases from the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and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Professor Wang deals with leukorrheal diseases from “wet”,“stasis”and “virtual”theory,thinks that “blood stasis can delay wet,wet begets stasis”,“without virtual not wet,wet does not make leukorrheal diseases”,“long illness more stasis,long illness will be empty”,vicious circle,dampness,blood stasis,virtual three causal,treatment to remove dampness,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the centralizer as the basic therapeutic principles. Conclusion Professor Wang Yonghong ’s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leukorrheal diseases is simple,pure and effective,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leukorrheal disease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 Wang Yonghong; therapy of TCM
光明中医 2019 年 8 月第 34 卷第 15 期 CJGMCM August 2019. Vol 34. 15
·2309·
4 结语 药物能够“引经报使”,除 引 导 药 物 直 达 病 所 之
外,尚且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如牛膝不仅能引药下 行,同样能补肝肾、壮腰膝,羌独活不仅能到达上下肢, 另外祛风湿止痹痛,学会并恰当地使用引经报使药,能 起到精简处方、减药增效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引经报 使药的整理分析,希望为伤科遣方用药提供更进一步 的理论指导,对于不同部位损伤的治疗提供一定的裨 益,望增益疗效,但是本次整理仍有不少纰漏,比如中 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五味区别,不同的证型是都可以用 同一种引经药,还是应该辨证的使用,这一部分还有待 以后进一步总结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何俊余. 引 经 药 为 何 能 引 经 报 使[J]. 世 界 中 医 药,2011,6 ( 6) : 521.
[2] 赵双,关金茹. 浅议张元素引经报使药[J]. 哈尔滨医药,2005,25 ( 6) : 67-68.
[3] 张培祥,张魁,张玉柱. 名老中医张绍富治疗头部内伤的经验[J]. 中医正骨,1998,10( 6) : 49-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