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发布会口译技巧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口译对话及发布会作业说明(合集5篇)

口译对话及发布会作业说明(合集5篇)

口译对话及发布会作业说明(合集5篇)第一篇:口译对话及发布会作业说明口译班的同学们注意:negotiation的对话至少编写两个如果合作不存在开发新产品可以选择其他有争议的部分进行谈判每个对话长度不少于3分钟(双方的sales manager主要负责编写口译员和其他组员协助)sightseeing至少编写一个如果negotiation的内容较少可以增加一个观光的对话观光人员及地点由各组自行决定(CEO和口译员主要负责)press conference分为两部分(公关经理主要负责编写演讲稿及所有环节对话如何选择及回答问题口译员和其他组员协助可根据实际条件准备假花、气球、彩带、水杯)第一部分1.公关经理开场白欢迎媒体朋友介绍活动环节介绍到场嘉宾请双方CEO发言2.CEO发言(内容包括欢迎媒体及来宾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本公司及本次合作的契机对对方CEO的印象等等)如果不开发新产品可以搞成签约仪式握手拍照(需准备好合同、文件夹等公关经理安排拍照拍摄等)第二部分是Q&A环节回答来自媒体的3-5个问题各组要思考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以及准备问其他组的问题(公关经理级秘书负责)如果问题是关于CEO本人的则本人回答合作的具体细节由sales manager回答宣传问题由公关经理回答(发布会总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本周上课练习的对话(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自己做的笔记请同学们自己整理好手写到A4纸上中英对照(Unit 5日月潭只用写我们听到的部分 Unit6 补充练习Text ABCUnit12 现场口译)如果有自己总结的单词词组和句型也请一并整理好手写到A4纸中英对照关于外景录像请大家先自行排练周六下午把对话稿发给我以后我先修改再发给大家暂定周一统一录像服装要统一周六周日可以开始写实践心得了手写至少写满一张A4纸实习报告封面及正文模板要求在最早发的实践安排通知里面第二篇:口译接待对话Entertaining guests at dinner Host: 晚餐准备好了。

新闻发布会中的发言稿技巧

新闻发布会中的发言稿技巧

新闻发布会中的发言稿技巧新闻发布会是一种重要的传媒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组织者可以向媒体和公众传达重要信息。

在新闻发布会中,发言稿的撰写和演讲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闻发布会中的发言稿技巧,以帮助发言人在这一场合中更好地传递信息。

一、准备工作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发言人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发布会的目的和主题,确保发言稿的内容与之一致。

其次,要对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相关数据和事实,以便在发言中提供准确的信息。

最后,要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关注点,以便在发言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待。

二、发言稿的结构发言稿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以便发言人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演讲。

一般来说,发言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开场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组织,同时对与会者表示感谢。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发布会的背景和目的,让听众对话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主要内容:在这一部分,发言人可以详细介绍相关信息、数据和观点。

可以使用实例、案例或者故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

4. 结论和呼吁:在发言的最后,发言人可以总结主要观点,并提出呼吁或者行动建议,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关注。

三、语言表达技巧在新闻发布会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对于传递信息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语言表达技巧的建议: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免让听众产生困惑。

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

2. 注意语速和语调:语速过快会让听众难以跟上,语速过慢则会让听众产生厌倦。

同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达的感染力。

3.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数据:具体的例子和数据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发言人的观点。

同时,这也可以增加发言人的说服力。

4. 避免使用行话和术语:在新闻发布会中,听众的背景和专业知识可能各不相同。

因此,要避免使用过多的行话和术语,以免让听众感到困惑。

四、演讲技巧除了语言表达技巧外,演讲技巧也是新闻发布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说新闻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说新闻 教案

1.准确地传达信息。

2.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

多媒体。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生活产生新闻,新闻充实生活,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你们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通过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知道的新闻,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板书:说新闻)二明确要求,有的放矢1.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1)在你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

(2)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3)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2.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1)准确传达信息。

(2)清楚、连贯地讲述。

(板书: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三师生参与,合作探究1.教师:要召开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大家分组讨论。

(1)要选一位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齿伶俐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2)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3)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4)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5)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新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流畅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2.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次新闻发布会很重要,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五点为评比标准。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我们就评选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选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

我知道同学们准备了很多资料,但光会收集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整理资料。

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时事”“经济”“文化”等版块整理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3.学生按照“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新闻。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面互动,召开会议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4 口语交际 新闻发布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4 口语交际 新闻发布会

奖励方式:
最佳新闻:意义重大、覆盖面广 最有用新闻:对我们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最生活新闻:来源于身边,生活气息浓 最有趣新闻:最有意思 最佳播报员: 口齿清晰、姿态大方、有播报员风范 最佳评论员:评论深刻到位
评价公正、客观
小组准备:
互相讲一讲,补充内容、准备提问。
风声雨声读书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
声声入耳 事事关心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播报员xxx今天是x月x日星期x今天的内容有xxxxxxx
新闻发布会
途径要求:
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 、生活……
内容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
1.国内、国外的大事 2.身边的新鲜事
讲的要求:
真实
清楚、明白 ,有自己的观点
听的要求:
认真听,提出疑问 、交流自己的看法
讲述步骤:
1.开头: ①大家好,我是新闻播报员XXX,我播报的新闻 题目是_____。 ②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播报员XXX,今天是 X月X日星期X,今天的内容有XXXXXXX。 ③大家好,我是记者XXX,现在您所看到的是我 于XX(地点)发回的现场报道。 ④…… 2.新闻正文 3.新闻评论:结合世界局势/社会现象/生活实际 4.播报员、听众互动

《目的论视角下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车发布会的举办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展示其最新科技成果与产品创新的重要舞台。

口译在新车发布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现场发言精准无误地传递给参与者,对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加强品牌影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对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特点目的论,即Skopos Theory,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一环。

在新车发布会的口译中,口译的目的性显得尤为重要。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口译需在短时间内准确传递信息,确保无障碍沟通。

2. 文化背景的融合性:口译需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实现跨文化交流。

3. 语言简洁明了性:口译需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使参与者能够快速理解信息。

三、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1. 准备阶段策略(1)了解背景知识:在口译前,译者需了解新车的基本信息、技术特点、市场定位等背景知识。

(2)熟悉语言风格:了解发言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以便更好地进行口译。

(3)准备专业词汇:针对汽车领域的相关词汇进行准备,确保在口译过程中能够准确使用。

2. 现场口译策略(1)听取并理解原语:在听取原语时,需集中注意力,理解发言人的意图和表达内容。

(2)快速反应与转换:根据目的论的要求,口译需在短时间内将原语转换为目标语,并确保准确性。

(3)合理使用意译法:当原语与目标语存在较大差异时,可合理使用意译法,使译文更加贴合目标语的文化和语境。

3. 跨文化交际策略(1)了解文化差异:在口译过程中,需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等差异。

(2)恰当处理文化冲突:当出现文化冲突时,应通过解释、补充等方式,使双方能够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文化。

(3)尊重语言习惯:尊重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避免直译造成的误解。

四、结论通过对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的研究,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口译的特性和要求。

口语交际《新闻发布会》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新闻发布会》教学设计

《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案例执教:四(2)杨惠学习目标:1、搜集、了解最近国内外大小新闻资料,培养关注新闻的意识,提高整理信息的能力。

2、发布新闻,评价新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重点:能大方、清晰、流畅地发布新闻;认真倾听,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展开评议。

学习难点:新闻发言人要较全面了解自己要发布的新闻的相关内容,解答听众的问题。

学习准备:课前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资料及图片。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播放“新闻联播”片头,学生汇报昨晚收看到的新闻信息。

师小结:像这些在祖国各地、国内国外最新最近发生的事就是新闻。

2、导语: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

只要你关注新闻,就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要了解新闻太容易了!除了看电视,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也能获取到新闻信息?(交流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途径。

)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小小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一起来了解国内国外最新的新闻动向吧!(板书:小小新闻发布会)二、会前准备,明确要求1、师质疑:要举办一个成功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1)、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发表意见。

(2)、师生共同小结,出示“友情提示”,明确要求。

a、推荐一个优秀主持人.b、发布的新闻内容完整、语言简洁.c、发言人较全面了解新闻内容并解答观众提问.d、发言人仪态大方,声音响亮、清晰、流畅.2、我们刚才归纳这几点对开好发布会非常重要。

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提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要发布的新闻,用一两句话把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简要说一说,然后推荐一个代表上台发布。

(小组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新闻资料,推荐代表发言。

)3、推荐主持人及新闻发言人。

4、(出示评价表)明确倾听任务:在这个舞台上,谁的表现最有光彩呢?发布会结束后,请在这张表上填上你心目中最优秀的新闻发言人的名字。

在“热点新闻”一栏填上你最感兴趣的新闻标题,内容完整、语言简洁的为“最佳新闻”。

第七讲_新闻发布会

第七讲_新闻发布会

Passage 2 launching a new car model
主题导入:德国汽车公司欧宝Opel董事长 在新车发布会上的讲话。 请先熟悉列出的词汇与短语再听录音,并 在录音停顿时开始口译。
词汇与短语 Opel 欧宝 Vectra 威达 World premiere 全球首发式 Geneva Motor Show 日内瓦车展 Mid-size segment 中型车市场 Environmentally compatible vehicles环保型汽车 环保型汽车
第七讲
新闻发布会
Press Conference(1)
Press conference
Press conference is a popular way of releasing information, expressing viewpoints of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organizations, and it is also a way for them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ress on policies, important events, major issues of concern, crises, etc. in a direct way.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s may also hold press conferences. Press conference is usually composed of two parts: opening and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s.
二.错译
最优秀的译员在现场口译中也难免出错: 一旦认识到自己译错,不要惊慌,也不要 说“对不起,我译错了”或者I’m sorry. I made a mistake. 这样不仅会让听众 产生理解混乱,还会损害译员和译文的可 信度。这时不妨重译,并且对正确的译文 采取重音重复,就象平时说话要强调某事 一样。或者以解释的语气和方式,用“I mean,…”或“就是说”“确切地说”引 出正确的译文。

《目的论视角下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新车发布会的盛行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企业推广新车型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口译策略有效传达新车的性能、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国内外口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新发布会的口译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口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目的论视角与新车发布会口译的关联目的论认为翻译应满足目标语言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和功能。

在新车发布会的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应准确理解并传达原语信息,同时考虑到目标听众的接受程度和预期反应。

因此,目的论视角下的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口译过程中的交际目的、功能及目标听众的期待,优化口译策略,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新车发布会口译策略分析1. 准确理解与传达:在口译过程中,准确理解原语信息是首要任务。

这需要口译员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要有效传达信息,需对新车性能、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入了解,确保在翻译过程中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2. 目标听众导向:口译员需关注目标听众的接受程度和预期反应。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的听众,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风格,使信息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3. 互动性口译:新车发布会往往伴随着现场互动环节。

口译员需灵活运用互动性口译策略,如即兴翻译、现场问答等,确保现场氛围活跃,促进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4. 辅助性工具使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同声传译设备、电子屏幕等辅助性工具,提高口译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这些工具还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翻译内容,提高整体会议效果。

四、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估在新车发布会的实践中,应用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策略可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在翻译新车性能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在互动环节中,灵活运用即兴翻译和现场问答,增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利用同声传译设备和电子屏幕等辅助性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闻发布会口译技巧导言目前,新闻发布会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介绍新的政策、措施,通报重大事件调查进展情况的主要方式。

它以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的方式介绍相关信息,表明相关立场、态度。

高层政府举行的发布会一般以两种语言交替翻译的形式进行。

现场译员采用各种翻译方法准确、快速的将发言人的话用另一种语言口头传达给记者,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各国公众。

新闻发布会中,口译一定是按照这三部分来完成的,即听取信息,转换信息和表达信息。

因此,译员在新闻发布会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听取信息在口译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听取信息的质量好坏将严重影响译员的翻译质量。

译员在听取原语发言人信息的时候,与一般意义上的听完全不一样。

此时的听是听取原语发言人信息的意思,听出原语的逻辑与结构,为后面的口译表达做好铺垫。

接收信息后,译员在头脑中马上进行了信息的转换,即把听取到的中文信息在头脑中转换成英文,或是把听取到的英文信息在头脑中转换成中文信息。

在说话人停止说话的时候,译员就要马上进行信息的翻译表达了,即将听取到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由于双语的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要求译员具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译员在会中的表现将严重影响到大会的进行,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译员翻译质量的好坏将决定着大会的成败,所以译员在大会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员个人所承受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掌握翻译的技巧是每个译员必做的功课,不仅为自己的名声,更为所有为这场新闻发布会而工作的人。

第一部分;新闻发布会口译的特点和过程1.1新闻发布会口译特点1.1.1即席性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

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

在新闻发布会上,口译内容千变万化,往往难以预测。

译员或许可以通过事先确定的交谈主题来预测交谈各方的话题。

但是,译员的任何估计都不可能是充分的,而且主观预测也是靠不住的,甚至是危险的。

此外,发言人与记者都希望能连贯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迅速传递给对方。

但是由于在语言不同的交际双方之间介入了一个传言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表达的连贯性和接收的快捷性。

这就要求译员具有高超的即席应变能力和流利的现时表达能力。

1.1.2独立性在新闻发布会中,译员属单打多的个体工作者,其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操作性,译责重大。

通常,译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

译员必须随时独立处理可能碰到的任何问题。

有些问题属语言类,与译员的双语知识有关;有些属文化传统类,与译员的民族知识有关;有些属自然科学类,与译员的学科知识有关;更多的属社会科学类,与译员的社会、文化、国情、时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关。

译员无法回避面临的任何一个问题,无路可退,只有正视每一道难题,及时处理每一道难题。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不可能查询工具书或有关参考资料,也不能频频打断说话者,要求对方重复自己所讲的内容,解释其中的难点。

作为个体劳动者,译员要对自己的口译负责,不可胡编乱造,信口雌黄,自我得意;不可“自圆其说”,瞎猜乱凑,以期歪打正着;不可“你说你的,我译我的”,两条铁轨,永不相交。

译员应该认识到,“译(一)语即出,驷马难追”。

自己的译语,字字句句,重如千金,随意不得。

有些场合口译出错,还可期望在以后起草书面协议时予以纠正。

然而许多口译,如国际会议口译,没有后道工序的补救机会。

对于口译,所谓的“译责自负”原则没有多大意义。

译员自知“译责”重大,只是在重要口译场合铸成大错,恐怕自己想“负”此责,也“负”不了。

1.1.3综合性在新闻发布会中,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

“视”是指译员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脸部表情、手势体姿、情绪变化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

“听”是指译员能够耳听会意发言人和记者的各种带地方口音以及不同语速的话语的能力。

“说”是指译员能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流利而达意地表达的能力。

“写”是指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能进行快速笔记的能力。

新闻发布会口译属一种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方式。

信息来源广泛,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记者,既给口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发言人和记者浓重的地方口音和过快的语速给译员带来的耳听会意的困难,同时又为口译工作创造了颇为有利的条件,如说话者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生动直观的体语表现,现场各种与口译内容有关的景物,所有这一切都是辅助口译的有利条件。

1.2新闻发布会口译过程1.2.1信息接收译员对信息的接收有两种渠道:一种为“听入”,一种为“视入”。

听入是口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信息接收形式,是口译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发布会中,信息的接收主要是依靠译员的听来完成。

语言信息的听入质量与译员的听觉能力有关。

当译员听入母语所表达的信息时,除了不熟悉地方口音、怪僻语、俚语、古语、专业词语或发生“耳误”情况外,听入一般不会发生困难。

当译员听入非本族语所表达的信息时,接收信息将可能构成一道难关,译员对外语信息可能会少听入或者未听入,甚至会误听。

译员在接收说话人信息时,应当采取主动接收法,注重信息的意义(包括语境意义和修辞意义),而不是采用只听取孤立的单词的被动接收法。

1.2.2信息转换信息转换是指译员对接收到的来源语的信息码进行解意,获取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新闻发布会中,原语信息码---记者的提问或是发言人的回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语言码,如语音、句法、词汇等信息,也有非语言码,如文化传统、专业知识、信息背景、表达风格、神态表情等信息,由于原语信息码丰富复杂,既呈线形排序状,又呈层次交叠状,所以译员对原码的解译处理不可能循序渐进、逐一解码。

对语言信息的立体式加工处理是人脑的物种属性,译员在解译语言信号的同时会综合辨别和解析各种微妙的非语言信号以及它们同语言信号之间可能发生的关系。

有必要指出,译员的感知和解码能力与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译员的解码能力,会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经验的丰富而增强。

1.2.3信息输出信息的输出指信息的表达,即译员将目标语编码后的信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传译出来。

在新闻发布会中,表达是口译过程的最后一道环节,是全过程成败的验收站,也是口译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

信息输出的成功标志是准确和流利,只有准确流利的表达才能在交际双方中间构筑一座顺达的信息桥梁。

口译表达虽无需译员具备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说才能,但口齿清楚、吐字干脆、音调准确、择词得当、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却是一名职业译员在新闻发布会中站稳脚的必备条件。

第二部分:会前译员准备2.1背景准备2.1.1会议背景准备作为新闻发布会的翻译人员,对于会议的背景必须了解一清二楚。

背景方面的信息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有口译对象、口译内容、大会主题等等。

就口译对象方面的信息,事前了解得越详细越好,新闻发布会中的口译对象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以及问题回答者,因为有些信息对后来的口译可能会有直接的影响,必须弄清楚哪些国家记者以及记者的所在单位,中英文如何表达,最好了解该单位喜欢报到哪些方面的新闻。

大会的主题是译员会前必须了解的事情,译员对大会的主题的了解将影响译员对于句子的了解的难易程度以及信息处理的时间。

2010年4月28日在上海举行了上海世博会新闻发布会,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介绍世博会的准备情况、试运行情况、以及上海市民为世博会作出的贡献等等。

该发布会的译员在得知要担任译员之后,马上开始了准备工作。

她首先了解参加大会的主要发言人有:主持人宋超,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执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先生,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先生,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先生。

查阅资料了解这几位发言人的说话用词特点,又从主办方了解参加会议的媒体记者,了解这些记者尤其是外国记者的发音特点。

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中,译员表现相当良好,说话人的口音基本上没有对译员带来多大的困难。

大会的内容受到了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译员对于大会背景的准备为译员的准确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2 发言人背景准备译员应当事先了解源语发言人的口音特点,吐字清晰度,用词偏好等,以便正确理解源语发言人的内容。

由于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是来自世界各国,所讲的英语必定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

例如法国人说英语多少带有法语的口音在里面,他们会把上海[Shanghai]发音成【】,而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会将一些轻辅音全部浊化,香港人说英语尽管很流利,但是喜欢中文和英文混杂……译员可在为大会准备期间,多听听这些国家人民的英语发音,以了解其发音特点。

源语发言人的说话语速对口译也有很大的影响,若发言人语速超过了250字/分的话,译员将无法完整有效地做好口译笔记,因而无法连续准确地进行。

发生上诉情况时,译员有必要提醒发言人其语速对口译造成的不利影响,取得发言人的理解,有时译员在会前也可以与发言人签订君子协定以提醒放慢语速,以便于口译。

2.2专业知识准备专业也术语准备担任新闻发布会的口译必须正确理解并准确翻译出专业术语,这是保证口译顺利进行得重要前提。

在我国,会因为各种不同的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因此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主题,如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等。

为此,译员应当在会前无穷尽地收集这些术语,透彻理解其意义,并找到它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否则就无法在翻译过程中完成源语信息的准确转换。

如08年时,许多记者招待会都是围绕地震展开,译员就得提前准备好有关地震方方面面的词汇,如seismological seismology seismograph seismographer aftershock smaller tremors epicenter magnitude Richter Scale(1—10) earthquake monitoring tsunami tsunami warning system tidal waves natural disaster tragedy wreckage death toll survivors victims international contributions evacuation rescue team译员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是亲自见面的方式,与会议发言人、承办方、译员的聘用单位取得联系,向他们索要往届活动中的材料、本次大会中的会程安排、与会人员名单以及采访的新闻机构名册以及个人名片等材料,进行语言材料的收集和准备。

如果一些专业人士参加新闻发布会,术语的错译,漏译会严重地损坏译员的个人名誉以及聘用单位的名声。

2.3记者问题预测新闻发布会本来就是采取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的方式进行流程,因此译员快速准确翻译出记者的提问对于整个大会的进行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