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论文撰写若干问题

合集下载

输血安全约稿范文

输血安全约稿范文

输血安全约稿范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与此同时,输血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输血安全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对受血者和给予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测,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有效、稳定和可追溯,保障受血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输血安全问题。

一、输血质量标准1. 包装标准:输血包装应当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在包装上必须印有必要的信息,例如献血者的身份证号码、血型、检测结果等信息。

2. 血液质量:输血前,必须对血液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测,确保没有包括艾滋病、梅毒等病原体。

目前采用的是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同时,对于ABO血型和Rh血型也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

3. 血型配对:在输血前,必须进行双人生物学鉴定,判断受血者和给血者之间的血型是否相符。

如果血型不相符,可能会引起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二、输血过程管理1. 人员管理:输血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进行。

医务人员必须熟知输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对输血前后的病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监测,确保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设备管理:输血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输血设备,如输血盘、输血针头、输血管等,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在使用输血设备时,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器械的完好性。

3. 输血记录管理: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记录全部的过程,包括输血前的双人生物学鉴定、检测结果、输血时间和输血的剂量等。

在输血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病人的情况,并及时在纪录中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输血后的跟踪和监测1. 术后跟踪:输血后必须对病人进行适当的观察和监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出现输血反应等不良反应。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不良反应报告:对于任何输血反应,必须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进行上报。

这些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反应、病毒感染等。

特殊内科情况输血论文

特殊内科情况输血论文

特殊内科情况的输血探讨【关键词】特殊内科疾病输血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28-01临床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为了更安全和有效地输血,我站制备的各种血液制品如全血、浓缩红细胞、除白细胞全血、紫外线照射全血和血小板等,完全满足辖区内的用血需求。

现将几种特殊内科情况输血时应注意的问题分述如下[1]:1 冠心病冠脉循环依靠从血红蛋白中摄取足够的样衣维持其功能,冠心病合并中至重度贫血病人,输注浓缩红细胞有利于心肌供氧。

输血时应采取类似充血性心衰所需的预防措施。

病人主观症状的好转,时输血治疗的最好监护。

但要注意,突然改变血粘度或红细胞流动性,也可以能进一步损害血流,必要时检测血液粘滞度。

2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病人纠正贫血可减少心肌负荷,改善心肌供氧,有助于心衰治疗。

但是,充血性心衰病人合并贫血需要输血时,必须牢记循环负荷过重的问题,应取下述方法:2.1 弄清楚贫血的原因,针对贫血的病因给予治疗,尽可能避免输血。

如营养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贫血可能很快缓解,则不必输血。

2.2尽可能输注浓缩红细胞,最好是采近期内的血液制剂。

2.3 以多次少量为原则,每次输200ml为宜。

输注时应严密监护,滴速要慢,每分钟不超过30滴。

2.4 每输注一单位血液,可适当应用快速利尿剂。

2.5 若合并急性失血,在针对低血容量和贫血而补充液体及输血时,应精确地注意液体平衡。

创伤性监护是绝对必要的,如测定中心静脉压或填充压。

2.6 若病人要作选择性操作(如麻醉或手术),应在输血之后心血管系统稳定了一段时间再进行。

此外,给病人保温,用输血过滤网输注,尽量避免晚上输血等都是重要的。

3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伴有大量血液丧失,特别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大量快速输血,将加重肝脏对抗凝剂,稳定剂(腺嘌呤磷酸)和为聚集物的代谢及清除负荷,而导致枸橼酸炎等中毒。

医院护理人员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医院护理人员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医院护理人员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然而,在临床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输血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将对医院护理人员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1. 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部分护理人员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未能严格按照规定填写,导致输血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2.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在输血前,护理人员未能对患者身份进行准确识别,可能导致输血错误。

3. 血液制品检查不仔细:护理人员在核对血液制品时,未能仔细检查血型、血袋标签等,可能导致输血过程中出现意外。

二、输血过程中的问题1. 输血速度控制不当:护理人员在输血过程中,未能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特性调整输血速度,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2. 输血反应处理不及时:在输血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不够及时,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3. 输血部位护理不当:护理人员在输血过程中,未能对输血部位进行妥善护理,可能导致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三、输血后的观察与评估不足1. 输血后不良反应观察不仔细:护理人员在输血后,未能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以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

2. 输血效果评估不及时:部分护理人员未能在输血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评估,以判断输血效果。

3. 输血记录不完整:护理人员在输血过程中,未能详细记录输血相关信息,影响后续的治疗和护理。

针对以上问题,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2. 完善输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输血管理制度,确保输血过程的规范化。

3.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护理人员对输血工作的责任心,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

4. 加强输血后监测:对输血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5. 优化输血流程:简化输血流程,提高输血工作效率。

分析输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输血质量

分析输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输血质量

分析输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输血质量目的:探讨输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对策,提高输血质量。

方法:分析文献中输血中在的输血反应、输血传播疾病、血液质量管理不善等不安全因素。

结果:输血存在着诸多风险。

结论输血工作者要严格操作常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存在的问题。

标签:输血;存在的问题;对策1输血存在的风险1.1输血反应患者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导致的任何意外不良反应,称为输血反应,发生率约为1.65%.输血反应可分为溶血性反应、败血性输血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及其他输血反应。

1.2输血传播疾病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是指献血者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输血使受血者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输血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之一。

其危险性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1] 。

输血后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发生率为2.4~27.6%, 常常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2]。

孕妇因输血而致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容易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

骨髓移植患者因输血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死亡率很高。

疟原虫感染可产生无症状疟原虫携带状态,当输用这些血液时可发生输血后疟疾。

近年又发现一些新的与输血安全相关的病毒,如TTV病毒、SEN-V 病毒、新克- 雅氏病毒、SARS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3] 。

2血液质量管理不完善有的医疗机构中输血指导准则和质量标准控制网络尚未健全,对输血工作质量控制的力度不够,有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输血管理监督检查的组织亦不健全,缺乏科学客观权威的输血工作质量标准等;输血科工作环节多,如果血源管理不当,献血员体检验血有误,采血过程无菌操作不严,配血发血及输血时粗疏等都会影响输血工作的质量与安全;输血科与临床用血单位尚无快捷有效的信息与反馈系统,不了解输血效果;房屋设施、实验仪器设备比较简陋落后,检测方法和试剂不统一;血源管理、血液质量和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混乱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血液检测手段比较落后,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严重,用血量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职业供血者的比例占50%以上,由于多数献血员缺乏医学和输血知识,异地流动或短期内重复交叉献血现象比较严重,使血液质量难以保证。

临床输血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临床输血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 医疗用血 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2 . 1 适应证不 严格用血 主要 表现是经验性 和习惯性 的 用血 , 包括人情血 、 营养血 、 安慰血和手术后 的过度输血 。 患者 , 3 3岁 , 2 0 1 0年 9月 4日因创伤人住 ×县人 民医 院 , 手 术前 查 血 红蛋 白( H b ) 1 3 2 g / L , 病 历 记 录手 术 中出 血 量 为 1 5 0 mL , 输注 同型红细胞 2 U。
【 3 】 丁振刚. 肾上腺节细胞瘤的 c T 诊 断[ J J . 基层医学论坛 , 2 0 1 2 , 1 6 ( 3 2 ) :
4 2 9 9 - 43 0 0.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1 9 )
2 0 1 0年 7月 1 3日抽 查 ×区 中心 医 院 的病 历 时 发 现 : “ 2 0 1 0年 3月手术 , 术前 查 H b均在正 常参考值 的上限 , 一个病 历记载术 中出血量 2 0 0 mL , 输血 6 0 0 mL , 一个病历记载术 中出
【 1 】 谢京城 . 椎 管内节细胞神经瘤 的诊 断与治疗[ c ] . 中华 医学会 神经外 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 , 2 0 1 0 : 9 . 【 2 】 谢京城 . 颈椎 节细胞神经 瘤的临床特 点与手术治疗 f J 1 . 中国脊 柱脊
髓杂志 , 2 0 1 0 , 8 ( 1 0 ) : 1 1 8 — 1 2 0 .
输 注 同型 红 细 胞 2 U 。
患者 4 8岁 , 2 0 1 2年 8 月 1日因交通事 故入住 ×职工 总医
院, 手术前查 H b 1 2 0 g / L , 病历记 录手术 中出血量约为 3 0 0 m L,
近年来 , 输血 医疗纠纷是社会 十分关 注的一个焦点 、 热点 、 难点 , 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 , 特别是 因输血感染 丙肝、 人类免疫 缺 输 注同型红细胞 2 U、 新鲜冰冻血浆 2 0 0 m L 。 某患者 2 0 1 3年 3月 1 1日,因骨折人住 ×县人 民医院, 术

安全输血制度存在问题

安全输血制度存在问题

一、引言输血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挽救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输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安全输血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分析安全输血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安全输血制度存在的问题1. 输血血源管理不规范(1)血站血液采集、检测、储存等环节存在漏洞。

部分血站采集血液时,未严格执行采血操作规程,导致血液污染;检测环节存在漏检、误检现象,无法保证血液质量;储存环节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可能导致血液变质。

(2)血液供应紧张。

我国血站血液采集与供应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尤其在偏远地区,血液供应更加紧张,导致临床输血存在安全隐患。

2. 输血用血审批制度不完善(1)审批程序繁琐。

临床医生在申请输血时,需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耗时较长,影响患者救治。

(2)审批权限不明确。

部分医院输血审批权限不明确,导致临床医生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获得输血。

3. 输血并发症监测与处理不足(1)输血并发症监测体系不健全。

我国输血并发症监测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医院缺乏专业的输血科,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并发症。

(2)输血并发症处理不规范。

部分医院在输血并发症处理上缺乏规范,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4. 输血宣传教育不到位(1)公众对输血知识了解不足。

部分患者和家属对输血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对输血产生恐惧心理。

(2)医护人员输血知识培训不足。

部分医护人员输血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在临床工作中正确指导患者输血。

三、对策探讨1. 加强输血血源管理(1)规范血站血液采集、检测、储存等环节,确保血液质量。

(2)加大血液采集力度,提高血液供应能力,缓解血液紧张状况。

2. 完善输血用血审批制度(1)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2)明确审批权限,确保临床医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输血。

3. 加强输血并发症监测与处理(1)建立健全输血并发症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能力。

(2)规范输血并发症处理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输血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输血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输血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输血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输血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血型不匹配问题在输血过程中,血型不匹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血型不匹配可能导致输血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临床医生在进行输血之前必须仔细核对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并且进行准确的血型鉴定。

此外,在输血过程中,还需要实施严格的血型鉴定和配血管理制度,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输血相关感染问题输血相关感染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输血液品质差、操作不规范以及输血设备的不洁净可能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确保输血设备的消毒和清洁,并定期检查输血液品质,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三、输血反应问题输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输血反应可能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

为了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临床医生需要在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家族史,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在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输血过程中的操作技术问题输血过程中的操作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输血过程中出现漏血、输血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医生需要接受专业的输血操作培训,并定期进行技术水平的评估和提高,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跨省输血问题在跨省输血过程中,由于输血相关的手续繁琐,可能会出现延误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建立相互信任和有效的协调机制,确保跨省输血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输血工作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输血工作的重视,强化相关的操作培训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输血医学论文的写作

输血医学论文的写作
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大牛的文章,无论他有多牛, 他的文章总是集中在某一个方面,总有其他东西 没有包括进去,把他的文章认真精读了,总会发 现漏洞和不足或不全面之处,然后你就知道怎么 做了。
记住:每篇文章几乎都有没有考虑全面的东西。
13
获得idea的经验(4)
经常阅读更广泛领域的文献,扩大自己对研究领 域的全局性了解。
分析报告
19
常用格式:IMRaD
• 摘要(Abstract) • 引言/前言(Introduction) •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结果(Results) • 讨论(Discussion) • 结论(Conclusion)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0
写作顺序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结果(Results)
讨论(Discussion) 引言(Introduction) 文题与摘要(Title and Abstract)
21
1、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应仅包括研究方案开始实施前的信息 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应归入“结果”部分 具体而真实 是别人能够重复实验的重要依据,应以他人可
17
中文相关期刊
中国输血杂志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检验杂志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18
三、 “八股文”式的写作技巧
生物医学论文的格式
温哥华标准: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 CONSORT标准:随机对照试验报告 STARD标准:诊断性试验报告 QUOROM标准:RCT文章进行meta分析报告 STROBE标准: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 MOOSE标准: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进行met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