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武大版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武大版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武大版

第一章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分文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上是指一国的外汇收支,即凡是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必须通过外汇收支进行清算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内容。广义上指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目上的记帐、易货贸易等也包括在内。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s)也叫国际收支账户,是一国将其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内容与范围,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理表示的会计报表。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又称为往来账户,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真实资源的转移情况,并在整个国际收支账户中占主要地位。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等四个子账户。货物(Goods)。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IMF 建议,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格(FOB)计价。服务(Services)。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的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收益(Income)。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一是职工报酬,主要指支付给非居民工人(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工资报酬。二是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是排除了以下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单方面价值转移:一是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二是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三是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主要反映资本所有权在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移动,即国际资本流动。具体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资本转移。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和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这一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且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施加着相当大的影响。直接投资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设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股票(最低10%)的形式。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股本证券包括股票、参股和其他类似文件(如美国的存股证);债务证券可以分为期限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外部资产,主要有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 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又叫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是指那些基于商业(利润)动机或其他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如商品、劳务、技术交流,收益的转移,无偿的转让,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等。国际收支均衡(Equilibrium of BP),即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或者说,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偶发性失衡(Accidental Imbalance)又称临时性失衡(Temporary Imbalance),即短期的、由非确定和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周期性失衡(Cyclical Imbalance)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收入性失衡(Income Imbalance)指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政策性失衡(Policy Imbalance)指由于一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运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失衡(Structural Imbalance)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够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失衡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因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二是因一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其产品出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低而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高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

来实现对国际收支的调节。自动调节机制的特点是:调节过程由国际收支的失衡自动引起,无须人为干预,便能够导致平衡的自动恢复。国际收支的自觉调节,是指政府自觉地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可以归纳为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与资金融通政策。另外,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加强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需求增减政策(Demand-changing Policy)又称为支出增减/变更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是指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来改变国内居民对外国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种政策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发挥作用。需求转换政策(Demand-swithing Policy)又称为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hing Policy )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水平,。而是改变需求方向,进而改善国际收支的政策。包括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供给调节政策又称为结构政策,旨在通过改善一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社会产品的供给能力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包括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资金融通政策指一国政府当局运用国际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措资金等方式,来抵消外汇市场的超额供给或需求,以解决一次性、季节性和短期性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由于这种政策措施是以外汇作为缓冲体,所以又叫做外汇缓冲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为使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必须大于1。J 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在马—勒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通常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是有一段时滞。即在货币贬值初期,贸易收支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第二章外汇与汇率自由兑换外汇:即那些在国际清算中用得最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可以用于偿清债权债务并可以自由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港币等。有限自由兑换外汇: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IMF 规定:凡对国际性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有一定限制的货币均属于有限自由兑换货币。包括人民币在内世界上有一半国家的货币都是有限自由兑换货币。记账外汇:又称清算外汇或双边外汇,指记账在双方指定银行账户上的外汇,它不能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能用来对第三国进行支付。贸易外汇:指来源于或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即由于国际上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种支付手段。非贸易外汇:指一切非来源于或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如劳务外汇、侨汇等。金融外汇: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如银行同业之间买卖的外汇,它既非来源于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也非用于有形贸易,而只是为了方便货币头寸的管理而持有的外汇资产。即期外汇: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又称为现汇。远期外汇:买卖双方在成交时先就交易的货币种类、汇率、数量以及交割期限等达成协议,并以合约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然后在规定的交割日再由双方履行合约,结清有关货币金额的收付。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 )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单位与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单位之间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单位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单位的价格。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以一定单位外国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买入一定数额的外汇时,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又称应付标价法(Giving Quotation)。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以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卖出一定数额的本币时,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又称应收标价法(Receiving Quotation)。固定汇率(Fixed Rate):指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汇率波动被限制在一定幅度内。为此,中央银行有义务随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指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涨落,中央银行没有义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基本

汇率(Basic Rate):本国货币对特定的关键货币(本国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最大且在国际上广为接受的货币)的汇率。套算汇率(Cross Rate):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得出的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T/T Rate):指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以电报方式买卖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M/T Rate):指银行以信函方式买卖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票汇汇率(Demand Draft Rate,D/D Rate):指银行买卖外汇汇票、支票和其他票据时所使用的汇率。远期差价(Forward Margin),又称掉期率(Swap Rate)。是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其差额、官方汇率(Official Rate):指政府机构公布的汇率。官方汇率可以是单一汇率,也可以是多重汇率,多数情况下是双重汇率(复汇率)。市场汇率(Market Rate):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它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浮动。贸易汇率(Commercial Rate):指应用于对外贸易货物价格及其从属费用方面支付结算的汇率。金融汇率(Financial Rate):指适用于资金移动及旅游等非贸易往来上的汇率。开盘汇率(Opening Rate)指每个营业日外汇市场买卖交易开始时的汇率,:又叫开盘价。收盘汇率(Closing Rate)指每个营业日外汇市场买卖交易终了时的汇率,:又叫收盘价。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政府和媒体公布的汇率。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胀因素后的汇率。实际汇率的另一种理解从名义汇率中剔除了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因素后的汇率。实际汇率又分为实际双边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实际双边汇率(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由名义双边汇率按同一时期两国相对通胀率调整而得。E = e ·P*/P 其中:E 为实际双边汇率;e 为名义双边汇率;P*为外国价格指数;P 为本国价格指数。实际有效汇率(Effective Real Exchange Rate):指一国货币与其各个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的实际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值。高估:相对于均衡汇率,本币不应该贬值或贬值幅度过大。低估:相对于均衡汇率,本币不应该升值或升值幅度过小。均衡汇率: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的平衡时,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便是均衡汇率。第三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是指外汇供求双方买卖外汇的整个领域。抛补(Cover):轧平头寸,即对自己的外汇头寸进行调整,超买则抛出,超卖则补进。向进出口商或其它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这属于银行被动性的外汇交易。而抛补则是银行主动性的外汇交易。外汇头寸:外汇买卖的差额--空头/超卖/短头寸:卖出多于买进(Short Position);多头/ 超买/长头寸:卖出少于买进(Long Position)双档报价(Two Way Price)在即期外汇交易的报价时采用,即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基本货币:数量固定不变,作为比较基础的货币,又称为被报价货币。标价货币:数量不断变化的货币,又叫报价货币。外汇投机(Foreign Exchange Speculation):指投机者(Speculator)根据对有关货币汇率变动的预测,通过买卖现汇或期汇,有意保持某种外汇的多头或空头,以期在汇率实际发生变动之后获取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套汇(Arbitrage Transaction)指套汇者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汇市场某些货币的汇率差异,进行贱卖贵买以获取差价利润的一种外汇业务。时间套汇(掉期swap transaction )外汇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一种期限、一定数额的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种期限、相同数额的同种货币的外汇交易。即期对远期:一种货币在被即期买入或卖出的同时,又被远期卖出和买入。即期对即期:在买进和卖出一笔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和买进币种相同、金额相等但交割日不同的另外一笔即期外汇。又称为隔日掉期交易。远期对远期:由两笔不同期限的远期外汇交易所构成的掉期交易。纯粹掉期交易:指交易只涉及两方,即所有外汇买卖都发生于银行与另一家银行或客户之间。配合掉期交易:交易涉及三个交易者,如银行与一方进行即期买入的同时,又与另一方进行远期卖出的复合型交易。套利(Interest Arbitrage)利用外汇市场汇价的差异以及当时两国短期投资利率上的差额,将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调往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从中赚取利

差收益的外汇交易。不抛补套利(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即套汇者只是将资金从利率低的货币转向利率高的货币,从中谋取利差收入,但不同时进行反向交易轧平头寸。这种套利要承受高利率货币贬值的风险。抛补套利(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套利者在将资金从低利率地区调往高利率地区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高利率货币,以避免汇率风险。这是更常见的套利行为。外汇期货交易(Foreign Exchange Futures)在有组织的交易市场上以公开竞价方式,买卖在未来某一日期以既定汇率交割一定数额货币的标准化期货合约的外汇交易。初始保证金:期货合同协定时必须存入的货币数额。维持保证金:保证金被允许下降到的最低水平。当保证金下降到这一水平时,交易者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变动保证金:起始保证金与维持保证金之间的差额。期权:又称选择权,指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外汇期权:购买方以支付期权费为代价取得规定日期内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外汇或外汇期货合同的权利。买方期权:合约持有者将来有权买入某种货币的期权,又叫看涨期权。卖方期权:合约持有者将来有权卖出某种货币的期权,又叫看跌期权。欧式期权:只能在期权到期日履约。美式期权:可以在到期日和到期日之前的任何一天履约。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ate)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由于有关货币汇率发生变动,给经营双方任何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外汇曝露指一个企业或个人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受汇价变动的资金额。敞口头寸(Open Position):资产或负债金额不相等。期限缺口(Maturity Gap):资产或负债期限不匹配。交易风险(Transaction Exposure)由于汇价变动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和应付债务的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转换风险(Translation Exposure)又称为会计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导致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的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经营风险(Operating Exposure)也叫经济风险。指由于未预料的汇率变动导致企业未来纯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企业产品的未来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的影响程度。轧差(Netting)又叫债务净额支付。指跨国公司在清偿其内部交易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时,对各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划转与冲销,仅定期对净额部分进行支付,以此来减少风险性的现金流动。配平(Matching)一种使外汇流入与流出在币种、金额及时间上相互平衡的管理机制。即当存在一种外汇曝露时,以同种货币或与该种货币有固定联系的货币,并以等值的数额和相同的期限,创造一笔流向相反的资金流量。自然配平(Batural Matching ):以同种货币创造反向流量。平行配平(Parallel Matching ):以某种固定联系的货币创造反向流量。资产负债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指根据汇价走势的预测对资产和负债的各个项目进行调整以应对汇价风险的方法。具体说,对硬货币的资产负债项目,应增加资产项目的数额,或减少负债项目的数额;对软货币的资产负债项目,则采取相反的策略。贴现(Discounting):通过对外汇票据应收款贴现来对付汇价风险的方法。保收(Factoring):通过保收机构的保收业务来对付汇价风险。福费廷(Forfaiting):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过进口商承兑的中长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向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大金融公司贴现,以便提前获得资金并最终消除汇价风险。第四章外汇制度和外汇管制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 or Exchange Rate System)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一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浮动汇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允许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的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中央银行没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s)主要特征是货币当局根据对应的外汇储备按某一固定比价发行国内货币。这种制度有利于维持汇率的可信度但不利于汇率的

调节,外部冲击只能通过国内经济活动加以吸收,中央银行丧失了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阿根廷、香港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等。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Conventional Fixed Peg Arrangements)又叫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或真正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该种制度下,本币与外币保持严格的平价,某种货币的官方平价不能调整(1%以内)实行这种汇率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前殖民地,。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长期的、密切的经济联系。如西非和中非的一些国家直到现在仍然严格钉住法郎。水平调整的钉住(Pegged Exchange Rates With Horizontal Bands)又叫固定但可调整的汇率或可调整钉住汇率制度。一国对外公开宣称采取固定汇率,但其货币当局却没有能够维持汇率平价,而是经常突然性地对汇率进行调整(上下1%)。爬行钉住(Crawling Pegging)爬行钉住是指本币与外币保持一定的平价关系,但是货币当局根据一系列经济指标频繁地、小幅度调整平价。爬行带内浮动(Exchange Rates Within Crawling Bands)也叫在一个区间内的浮动汇率制度或汇率目标区制度。该制度允许汇率在一个区间内自由浮动,这个区间的中心汇率又叫做基础均衡汇率,市场汇率围绕着这一基础均衡汇率波动,波动的浮动有上下限限制。单独浮动或自由浮动(Independent Floating)即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决定,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进行任何干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元汇率制度接近这种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硬浮动汇率制度:许多名义上宣称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由于频繁地干预外汇市场,以致于使得这些国家事实上的汇率制度与钉住汇率制度没有太大的区别。软钉住汇率制度:那些宣称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同时又有通货膨胀倾向的国家,由于常常实行与固定汇率制度不相符的货币贬值政策,使得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事实上更类似于有弹性的汇率安排。名义锚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应当有较大的刚性,甚至完全固定,这样名义汇率可起一种“驻锚” (Anchor)的作用,由此一国政府可获得公信力(Credibility)和财经纪律,故而可降低通货膨胀。不可能三角定理;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同时实现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这三个目标,必须放弃其中的一个。因此,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本管制进行合理的搭配。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货币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其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其他目的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外汇买卖、外汇汇率以及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够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成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本国货币。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突破国家和主权的限制,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从而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国际货币:对于私人部门而言,能够用于国际贸易的结算和国际金融债务的偿还,能够用于国际金融工具和外贸交易的计价,能够用于存款、贷款和债券的计价;对于官方部门而言,能够用于外汇市场干预和国际结算融资,能够用于表示汇率关系和作为其他货币的锚,能够用于货币当局的国际储备。第五章国际储备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 )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资产的总称。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是指一国在无需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及维持汇率的总体能力。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外国可兑换货币及其他短期金融资产,它是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储备档头寸等于成员国以外汇储备头寸向IMF 认缴的那部分资金,其额度是IMF 分配给该国份额的25%,因成员国可以无条件地使用其在IMF 中的储备头寸以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因而又称为普通提款权(Reserve Position)。债权头寸又称为“超黄金档头寸” ,是指IMF 因将某一成员国的货币贷给其他成员国使用而导致其对该国货币的持有量下降到不足该国本币份额的75%的差额部分,以及成员国在IMF 超过份额的贷款部分(最高为份额的125%)。普通提款权(普通提款权(Reserve Position)

又称储备档头寸等于成员国以外汇储备头寸向IMF 认)缴的那部分资金,其额度是IMF 分配给该国份额的25%,因成员国可以无条件地使用其在IMF 中的储备头寸以平衡国际收支逆差。(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指IMF 按成员国基金份额无偿分配,可用以特别提款权归还基金组织贷款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帐面资产。适度国际储备量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而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护汇率稳定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国际储备量。最低限外汇储备量。这是指一国完全采用国内经济调整政策和国外融资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时所需的外汇储备量,外汇储备持有额实际上可为零。经常外汇储备量。这是指一国保证正常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进口不会因为外汇储备不足而受影响时的储备量。保险外汇储备量。这是指既能满足国际收支逆差的对外支付,又能保证国内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资源投入的储备量。最高外汇储备量。这是指一国完全放弃国内经济调整政策和国外融资政策,纯粹依靠外汇储备来调节国际收支和汇率稳定时所需要的储备量。外汇储备需求目标区,就是以适度外汇储备量为中心,确定外汇储备持有额上下波动的目标范围,其波动的上限是保险外汇储备量,下限是经常储备量。结构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对国际储备资产进行风险分散的技术性操作,从而防止国际储备价值变动的风险。一级储备:现金或准现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或商业票据等。二级储备:投资收益率高于一级储备,但流动性仍比较高的资产,如中期债券。三级储备:流动性低但收益性高的长期投资工具,如长期债券。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是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或以现代化通信设施相连接的网络体系。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则仅指从事国际资金借贷和融通的场所或网络,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通信工具,进行资金融通、证券买卖及相关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或网络。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等。欧洲货币市场是世界各地离岸金融市场的总体,该市场以欧洲货币为交易货币,各项交易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或在货币发行国境内通过设立“国际银行业务设施”进行,是一种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Euro-currency)又称境外货币、离岸货币(Off-shore Currency),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存储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功能中心(Functional Center)集中了众多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从事具体的资金存贷和投融资等业务的区域或城市。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是指资本在各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转移。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长期资本流动(Long-term Capital Flows)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它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主要方式。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国际证券投资(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所进行的投资。也称为国际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政府贷款(Government Loans)一国的政府利用财政或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援助性、长期优惠性贷款。政府贷款多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银行贷款:一国独家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不限定用途的贷款。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贸易性资本流动:由国际贸易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金融性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各国经营外汇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而引起的国际间资本转移。保值性资本流动,又称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为了资金的安全或保

持其价值不下降而进行资金调拨转移所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投资者在不采取抛补性交易的情况下,利用汇率、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变动,伺机买卖,追逐高利而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第八章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各国政府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包括为此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纯粹商品本位制:纯粹以某种商品或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如国际金本位制)。纯粹信用本位制:指只以外汇作为国际储备资产而与黄金无任何联系的货币制度(如牙买加体系)。混合本位制:同时以黄金和可兑换黄金的外汇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金本位制:黄金作为国际间的交易手段、支付手段和储备手段,各国都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自发形成了以铸币平价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固定汇率,并要求各国政府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和平衡国际收支。牙买加体系:以浮动汇率制度为特征、相对松散的、不太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一方面,世界储备总量的增长有赖于美国向世界各国的美元供给,这要求美国在国际收支上处于逆差地位;另一方面,作为储备货币的发行者,美国有责任在国际收支上保持顺差来维持各国对美元储备的信心。第九章最优通货区理论与实践最优货币区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者是一种单一的货币;或者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区域内的货币与区域外的货币之间汇率保持浮动。铸币税原指铸币成本与其在流通中的币值之间的差额,现在通常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而得到的收入。

武汉大学 西 方 哲 学 史(上)试卷及答案

A卷 武汉大学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西方哲学史(上) (2003哲学基地班、宗教学) 一、辨析题(每小题5分,其中判断正误1分,说明4分;共20) 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是对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学说的根本否定。 (正确。普罗泰戈拉的这种相对主义认为个人自身才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尺度,与爱利亚学派用抽象的神或存在等超感觉概念来否定现象世界的思路是针锋相对的。) 2、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导致了一种严密的机械论。 (错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导致了一种严格的机械决定论,然而这种机械论本身却并不严密,其绝对必然性自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偶然性,而且原子的运动也要由外在的推动决定,这样就在运动的最终来源问题上留下了空档。) 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与柏拉图的“理念”一样,都是思想的抽象物。 (错误。亚里士多德把个别的具体事物当作第一实体的做法是与柏拉图把普遍抽象的种属概念即理念当作真实存在的做法截然对立的。) 4、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要害就在于从思维直接过渡到存在。 (错误。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才是从思维直接过渡到存在,而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则以经验的证据为出发点,从有限的存在上升到无限的存在。只是这一论证隐含着的先验原则仍然只能付诸信仰而已。)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将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称为逻各斯,其希腊文原意为话语,也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西方哲学语言学精神的出现,具有客观规律与主观理性的双重含义。) 真理与意见 (柏拉图将知识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的知识,可见世界的知识是意见,包括想象和信念;可知世界的知识则是真理,包括理智和理性。意见不如真理那么明确,但并不是无知。)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对美德的一般定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这个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使美德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而成为普遍的知识。) 唯名论 (中世纪经院哲学在回答共相问题时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两大阵营。唯名论坚持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的观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正的实体或实在,共相只不过是人们用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或符号,作为普遍本质只能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 三表法 (培根的科学归纳法在收集相关感性材料步骤中采用的一种方法,分别通过“本质或具有表”、“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以及“程度表”或“比较表”来列举有关例证,再以分析比较和排除对其进行归纳。) 三、论述题(第1题20分,第2题30分,共50分): 1、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并说明形式与质料的辩证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各种本原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存在或产生的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而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又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质料与形式共同构成个别事实,因此它们都是实体,而形式由于代表一个实体的个别性,因此比无定形的质料更称得上实体,所以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同时,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整个宇宙由此形成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从“纯质料”即“非存在”到“纯形式”即作为“第一推动者”的“神”的统一序列。) 2、试从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哲学中 梳理出一条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线索。 (毕达哥拉斯把“数”这种有定形的抽象原则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在认识论上开创了一条理性主义的道路,不过此时数还没有完全脱离形体,还被理解为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赫拉克利特作为万物运动法则的“逻各斯”具有话语的意义,不但具有数或量上的规律性,更表达了一种质的必然性;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也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巴门尼德从逻各斯的道路通向了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他把存在理解为有定形的封闭的圆球,同时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处于流变中的事物因为无法在语言中固定而确切地表述,因此只能被归于非存在,这种本体论的观念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柏

武大版摄影测量学重点

摄影测量学 第一章绪论 1、基础地理信息类型传统的 4D 数 据 DLG-Digital Line Graphic,数字线 化图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 型 DOM - 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正 射影像 DRG - 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 字栅格地图 2、传统的摄影测量学 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通过像片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 3、摄影测量与遥感 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进行记录、量测、分析和表达,从而获得地球及其环境和其它物体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4、摄影测量是影像信息的获取、处理、提取和成果表达的一门信息科学。 5、摄影测量的任务: (1)地形测量领域: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2)非地形测量领域生物医学、公安侦破、交通事故、勘察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业摄影测量、环境监测 6、摄影测量的特点 ?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 ?由二维影象获取对象的空间三维信息 ?面采集数据方式,信息丰富逼真 ?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信息 7、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1)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851-1970) ?利用光学/机械投影方法实现摄影过程的反转,用两个/多个投影器模拟摄影机摄影时的位置和姿态构成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几何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量测得 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 (2)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950-1980)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来 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 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 (3)数字摄影测量阶段(1970-现在)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 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8、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复习 相对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在国际贸易中所交换的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交换双方的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实际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一国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 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边际成本: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倾销: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依据:1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2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3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产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持续性/掠夺性 最佳关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条件: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幼稚产业:某种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的产业。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贸易创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对进口国是福利损失。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主要目的:使政府当局了解本国(地区)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从而为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即Vx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公式表述为ηx+ηm>1,这一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 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美元需求的不断增长,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以使美元持续流入外国,但是这又必然导致各国对美元清偿能力信心下降;如果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币值,又不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对美元的需求,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 套期保值: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Chapter 3 1.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production of a good if it has a lower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than the foreign country in this good.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101408.html,parative Advantage(相对优势):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oses in terms of computers is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that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a given number of roses. 4.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the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such as aLW (wine) and aLC (cheese) 5.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 (say wine)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ny given amount of another (say cheese). Chapter 4 1.Abundant factor: the resource of which a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supply(labor in home,land in foreign) 2.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much more in one direction than in the other. 3.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when Home and Foreign trade, the relatives prices of goods converge. This convergence, in turn, causes convergence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and and labor. 4.Heckscher-Ohlin theory: It 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 and 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5.Scarce factor: in tha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 of which it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upply( land in Home, labor in foreign)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课后思考题

西哲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武汉大学版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适用考中科院的同学)

第一部分:AES,AAS,AFS AES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所辐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对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特点: 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2.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3.试样用量少,测定元素范围广 4.局限性 (1)样品的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进行定量分析时,常常需要配制一套与试样组成相仿的标准样品,这就限制了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等的提高。 (2)发射光谱法,一般只用于元素分析,而不能用来确定元素在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状态,更不能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基团;对一些非金属,如惰性气体、卤素等元素几乎无法分析。 (3)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昂贵。 术语: 自吸 自蚀 ?击穿电压:使电极间击穿而发生自持放电的最小电压。 ?自持放电: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后,即使没有外界的电离作用,仍能继续保持电离,使放电持续。 ?燃烧电压:自持放电发生后,为了维持放电所必需的电压。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 仪器: 光源的作用: 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跃迁。 光源的影响: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光源的类型: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火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ICP 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流I 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 气,不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粉色),其电阻很小,电流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ICP-AES 法特点 1.具有好的检出限。溶液光谱分析一般列素检出限都有很低。 2.ICP 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约1%。 3.基体效应小。 4.光谱背景小。 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1%,干扰少。 6.自吸效应小 进样: 溶液试样 气动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不连续的信号 气体试样可直接引入激发源进行分析。有些元素可以转变成其相应的挥发性化合物而采用气体发生进样(如氢化物发生法)。 例如砷、锑、铋、锗、锡、铅、硒和碲等元素。 固体试样 (1). 试样直接插入进样 (2). 电弧和火花熔融法 (3). 电热蒸发进样 (4). 激光熔融法 分光仪棱镜和光栅 检测器:目视法,摄谱法,光电法 干扰: 光源 蒸发温度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应用范围 直流电弧 高 4000~7000 较差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 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 中 4000~7000 较好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火花 低 瞬间10000 好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的定量分析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

仪器分析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2 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组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还能用于组分的结构分析;(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仪器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量准确度稍差,适合于微量、痕量及超痕量组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的手段,是分析化学的组成部分。 1-5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实现仪器分析的一种技术设备,是一种装置;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才能达到量测的目的,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的工具。仪器分析与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 1-7 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的是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某种确定的关系,且这种关系还受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的影响。因此要进行组分的定量分析,并消除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对测量的影响,必须首先建立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2-1 光谱仪的一般组成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引入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光源:提供能量使待测组分产生吸收包括激发到高能态; 单色器: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样品引入系统:将样品以合适的方式引入光路中并可以充当样品容器的作用;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对信号进行放大、转化、数学处理、滤除噪音,然后以合适的方 式输出。 2-2: 单色器的组成包括:入射狭缝、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出射狭缝。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入射狭缝:采集来自光源或样品池的复合光;透镜:将入射狭缝采集的复合光分解为平行光;单色元件: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即将光按波长排列) 聚焦透镜:将单色元件色散后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 2-3 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的折射。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折射率,据此能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光栅的分光原理是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总效果。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衍射后有不同的衍射角,据此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2-6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历年考研真题 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 2019(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 1.存在(巴门尼德) 2.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阿奎那) 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 4.人是机器(拉美利特) 5.自在与自为(萨特) 二、简答题(每题15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2.简述休谟关于两类知识的区分 3.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试述康德的绝对命令学说 2.试述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 2014(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 2.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 3.霍布斯的“利维坦” 4.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 二、简述题 1.简述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对感觉和理性的否定 2.简述对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理解 3.简述对莱布尼茨实体、属性和样式的理解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中世纪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斗争及评析 2.康德对旧的形而上学批判,希望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试论述康德论述的思路2013(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 2.古代怀疑论 3.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 4.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 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6.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7.后结构主义 8.忘了 二、论述题 1.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 2.康德的先验演绎 3.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 2012(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2.柏拉图的通种论 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 4.我思故我在 5.贝莱克的存在即被感知 6.尼采的权力意志 7.思维经济原则 8.逻各斯中心主义 二、论述题 1.比较康德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 2.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到谢林的同一哲学 3.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 2011(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四根说 2.光照说 3.利维坦 4.绝对精神 5.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个方法 6.尼采的超人学说 7.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步骤 二、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身心关系说的发展 2.评述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 3.维特根斯坦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理论,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误解是一种理解吗?结合解释学相关理论回答 2010(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1. 称取纯金属锌,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计算 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 0.325065.39 0.0198825010 Zn c mol L +--= =?g 2. 有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L 。问应加入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LNaOH 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 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 844:1:1NaOH KHC H O n n =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 22422:2:1 NaOH H C O H O n n ?= 1111 2 1 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

2221 2 1 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 6.含S 有机试样,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 2242S SO H SO KOH ::: 100%1 0.108/0.028232.066/2100% 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 = ????=?= 8.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 32CaCO HCl : NaOH HCl : 00 1 ()2100%100% 1 (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 0.250098.24%cV cV M 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 -=?=??-??=?= 9 今含有 MgSO 4·7H 2O 纯试剂一瓶,设不含其他杂质,但 有部分失水变为MgSO 4·6H 2O ,测定其中Mg 含量后,全部按MgSO 4·7H 2O 计算,得质量分数为%。试计算试剂中MgSO 4·6H 2O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题

武汉大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系别学号姓名考分 “西方哲学史”试卷 梳理和分析如下哲学文本中的思路和论证,并简要评价(2题,每题50分)。 1、“我早就注意到,为了实际行动,有时候需要采纳一些明知很不可靠的看法,把它们当成无可怀疑的看待,这是上面说过的。可是现在我的目的是专门寻求真理,我想做法就完全相反:任何一种看法,只要我能够想像到有一点可疑之处,就应该把它当成绝对虚假的抛掉,看看这样清洗之后我心里是不是还剩下一点东西完全无可怀疑。因此,既然感官有时欺骗我们,我就宁愿认定任何东西都不是感官让我们想像的那个样子。既然有些人推理的时候出错,连最简单的几何学问题都要弄乱,作出似是而非的推论,而我自己也跟别人一样难免弄错,那我就把自己曾经用于证明的那些理由统统抛弃,认为都是假的。最后我还考虑到,我们醒时心里的各种思想在睡着时也照样可以跑到心里来,而那时却没有一样是真的。既然如此,我也就下决心认定:那些曾经跑到我们心里来的东西也统统跟梦里的幻影一样不是真的。可是我马上就注意到: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必然应当是个东西。我发现,‘我思,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2、“向来人们都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当我们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这一假定也许将更好地与所要求的可能性、即对对象的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相一致,这种知识应当在对象被给予我们之前就对对象有所断定。这里的情况与哥白尼的最初的观点是同样的,哥白尼在假定全部星体围绕观测者旋转时,对天体运动的解释已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了,于是他试着让观测者自己旋转,反倒让星体停留在静止之中,看看这样是否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在形而上学中,当涉及到对象的直观时,我们也能够以类似的方式来试验一下。如果直观必须依照对象的性状,那么我就看不出,我们如何能先天地对对象有所认识;但如果对象(作为感官的客体)必须依照我们直观能力的性状,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可能性。但由于要使直观成为知识我就不能老是停留于它们之上,而必须把它们作为表象与某个作为对象的东西相关联,并通过那些表象来规定这个对象,所以我可能要么假定,我用来作出这种规定的那些概念也是依照该对象的,这样一来,我如何能先天地对它知道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就使我又陷入了同一个困境;要么,我就假定诸对象,或者这是一样的,诸对象(作为被给予的对象)唯一在其中得到认识的经验,是依照这些概念的,这样我马上就看到了一条更为简易的出路,因为经验本身就是知性所要求的一种认识方式,知性的规则必须是我还在对象被给予我之前因而先天地就在我心中作为前提了,这个规则被表达在先天的概念中,所以一切经验对象都必然依照这些概念且必须与它们相一致。……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它里面去的东西。”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下册)

16.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H2S+H2O2→ (2)H2S+Br2→ (3)H2S+I2→ (4)H2S+O2→ +H+→ (5)H2S+ClO- 3 (6)Na2S+Na2SO3+H+→ (7)Na2S2O3+I2→ (8)Na2S2O3+Cl2→ (9)SO2+H2O+Cl2→ (10)H2O2+KMnO4+H+→ (11)Na2O2+CO2→ (12)KO2+H2O→ (13)Fe(OH)2+O2+OH-→ (14)K2S2O8+Mn2++H++NO- → 3 (15)H2SeO3+H2O2→ 答:(1)H2S+H2O2=S+2H2O H2S+4H2O2(过量)=H2SO4+4H2O (2)H2S+Br2=2HBr+S H2S+4Br2(过量)+4H2O=8HBr+H2SO4 (1)H2S+I2=2I-+S+2H+ (2)2H2S+O2=2S+2H2O (3)3H2S+ClO3-=3S+Cl-+3H2O (4)2S2-+SO32-+6H+=3S+3H2O (5)2Na2S2O3+I2=Na2S4O6+2NaI (6)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7)SO2+Cl2+2H2O=H2SO4+2HCl (8)5H2O2+2MnO4-+6H+=2Mn2++5O2+8H2O (9)2Na2O2+2CO2=2Na2CO3+O2 (10)2KO2+2H2O=2KOH+O2+H2O2 (11)4Fe(OH)2+O2+2H2O=4Fe(OH)3 (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卷

武汉大学1997—1998年第一学期“西方哲学史”试卷 (全校公选课)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西方的“哲学之父”是(),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家是()。 2.赫拉克利特把万物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叫做();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的著名命题是();而第一个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3.古代原子论和理念论的代表分别是()和()。 4.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解释实体是如何生成的问题时,提出了()与()的理论。 5.在中世纪,提出著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而提出“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则是()。 6.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是围绕着()与()的关系问题进行的。 7.近代西欧经验论的创始人是(),他在()一书中系统地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和创立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学说;近代西欧唯理论的创始人是(),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说。 8.洛克的主要哲学著作是(),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说。 9.斯宾诺莎认为唯一的实体就是(),他同时又把它等同于神,他的这种世界观通常被称为()。 10.莱布尼兹创立了()的世界观理论体系,为了解决“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矛盾,他又提出了()的学说。 11.贝克莱哲学的两个重要命题是()和“存在就是被感知”;休谟把经验论推向了极端,从而导致了()的结论。 12.卢梭的主要著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 13.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两个,一是笛卡尔“物理学”中的(),一是洛克的()。 14.康德的认识论思想集中表述在()一书中,康德认识论的出发点是()与()的二元对立,前者提供形式,后者提供内容,共同构成作为认识对象的()。 15.费希特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谢林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是()。 16.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它内部所包含的(),而绝对精神运动发展的形式则是()。 17.黑格尔“逻辑学”的起点是(),终点是()。 18.费尔巴哈把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基础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转化为“人”,他的哲学因此而被叫作()。 (说明:以下各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二、辨析题(每题判断正误1分,说明3分,三题共12分): 1.柏拉图认为,理念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的反映。 2.洛克认为,我们的所有知识或观念都是来源于感觉。 3.黑格尔哲学最深刻的内在矛盾就是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回忆说 我思故我在 自然神论 绝对命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